搜尋結果:本票強制執行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司票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32號 聲 請 人 周奕萱 相 對 人 黃克誠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法院裁定本票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簽發如附表編號001所示之本票金額新臺幣參拾萬元,其 中之新臺幣貳拾萬元及自附表編號001所載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相對人簽發如附表編號002至005所示之本票金額及自附表所載利 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 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參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 票,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於屆期後經提示未獲付款,爰 提出本票5件,聲請裁定就如主文所示之金額及按年息百分 之六計算之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起確認 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基隆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高湘雲                    附表:114年度司票字第32號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本票號碼 備註 001 113年10月9日 300,000元 113年11月30日 113年11月30日 CH0000000 002 113年3月31日 1,600,000元 113年4月16日 113年4月16日 TH0000000 003 113年7月15日 500,000元 113年9月15日 113年9月15日 TH0000000 004 113年7月21日 3,000,000元 113年8月24日 113年8月24日 THNo786776 005 113年7月24日 3,000,000元 113年8月24日 113年8月24日 THNo786777

2025-02-26

KLDV-114-司票-32-20250226-1

司票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28號 聲 請 人 杜比多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書豪 相 對 人 DIAG MANILYN CARLEM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法院裁定本票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十三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 新臺幣肆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十三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柒佰伍拾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下同)113年10 月13日簽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票據號碼:TH000 0000),內載金額新臺幣40,000元,到期日未載,利息未約 定,詎於113年10月13日提示後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票1件 ,聲請裁定就上開金額及自113年10月13日起至清償日止, 依法定年息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起確認 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基隆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高湘雲

2025-02-26

KLDV-114-司票-28-20250226-1

非抗
臺灣高等法院

票款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非抗字第7號 再 抗告人 富國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建宏 代 理 人 何宗翰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郭致源間請求票款執行事件,對於中華 民國113年12月6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抗更一字第7號所為 裁定,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再抗告人執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本票(下稱系爭本票 ),以其於系爭本票到期後,經提示未獲付款,向原法院聲 請准予強制執行,經原法院司法事務官以112年度司票字第3 0499號裁定駁回(下稱原處分)。再抗告人不服提起抗告, 經原法院合議庭以113年度抗字第85號裁定(下稱85號裁定 )廢棄原處分並准許再抗告人就系爭本票記載之金額及自民 國112年11月28日起算之利息為強制執行,相對人不服提起 再抗告,經本院以113年度非抗字第98號廢棄85號裁定,發 回原法院更為裁定,復經原法院以113年度抗更一字第7號裁 定駁回抗告(下稱原裁定),再抗告人不服,對之提起再抗 告,聲明求為廢棄原裁定並准其聲請,意旨略以:系爭本票 是否合法提示,與相對人是否在境外並無關聯,如有爭議應 另以訴訟程序解決,再抗告人法定代理人與相對人於112年1 1月27日均在上海,已向相對人為付款之提示,原裁定以相 對人於112年11月27日已出境為由,認再抗告人並未為付款 之提示,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等語。 二、按非訟事件,除以抗告不合法而遭駁回者外,對於抗告法院 之裁定再為抗告,僅得以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非訟 事件法第45條第3項定有明文。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 指原法院裁判為確定事實而適用法律,或就所確定之事實而 為法律上判斷,顯有不合於法律規定,或與司法院解釋或憲 法法庭裁判顯有違反,或消極的不適用法規,顯然影響裁判 者而言。復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 院裁定後強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匯票到期 不獲付款時,執票人於行使或保全匯票上權利之行為後,對 於背書人、發票人及匯票上其他債務人得行使追索權;匯票 上雖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期限內 為承兌或付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未為提示者,應負 舉證之責,票據法第85條第1項、第95條亦有明定,前開規 定依同法第124條規定,於本票準用之。而票據上記載免除 作成拒絕證書者,執票人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 僅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者,應負舉證之責而已,並非謂執票 人可不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準此,票據為提示證券 ,本票上雖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行使票據權 利,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現實提出票據原本請求付款,如未踐 行付款之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85條第1項規定,應 認其行使追索權之形式要件未備。 三、經查,系爭本票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再抗告人向原法院 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乃陳明提示日為112年11月27日 (見原處分卷第9頁),互核相對人之入出境紀錄(見原處 分卷證物袋),顯示其於再抗告人所主張之提示日不在我國 境內;相對人爭執再抗告人未於112年11月27日向伊提示請 求付款(見85號裁定卷第89頁),並援引其入出境紀錄為據 ,衡情已為相當之舉證。經原法院以113年10月18日通知命 再抗告人於10日內敘明係如何對相對人為付款提示、有無現 實提出系爭本票請求付款,再抗告人僅於113年11月1日具狀 陳稱伊毋庸提出已付款提示之證據,復稱其法定代理人林建 宏於112年11月27日不在國內,與相對人同在上海,非完全 無提示系爭本票之可能云云(見原法院卷第29、33至35頁) ,始終未敘明究竟如何於該日向相對人為付款提示。原法院 依前開事證,認再抗告人主張已為付款提示,難認可採,依 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85條第1項規定,應認其行使追索權之 形式要件未備,無從准許本票強制執行,尚無不合。 四、綜上所述,原法院司法事務官駁回再抗告人之聲請,核無違 背法令之處,原裁定予以維持,駁回再抗告人之抗告,亦無 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情形。再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 予廢棄,為無理由,應駁回其再抗告。 五、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蒨儀                法 官 羅惠雯                法 官 宋家瑋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何敏華 附表: 編號 發票人 發票日 (民國) 票面金額 (人民幣) 到期日 提示日 (民國) 1 郭致源 110年6月28日 30,450,000元 未記載(視為見票即付) 112年11月27日 2 郭致源 110年6月28日 18,000,000元 未記載(視為見票即付) 112年11月27日

2025-02-26

TPHV-114-非抗-7-20250226-1

司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強制執行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634號 聲 請 人 王建程 相 對 人 胡榮華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林劉佩姸、胡榮華間聲請對本票准許強制執 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胡榮華於如附表所示發票日簽發之本票乙紙,內載憑票交 付聲請人如附表所示之金額,及自如附表所示利息起算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人其餘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相對人胡榮華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林劉佩姸、胡榮華共同簽 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1紙,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付款地: 臺南市),詎經聲請人向相對人提示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 票1紙,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按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此項規定,依 非訟事件法第11條規定,於非訟事件關係人準用之。次按執 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 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惟上開規定既限定執票人向 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 ,則對於發票人之繼承人,即無上開規定之適用。 三、經查:  ㈠聲請人就相對人胡榮華之請求,業據其提出本票原本,並陳 報其已向相對人提示,經核與票據法第123條之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㈡除上開准許部分外,聲請人另聲請本院對相對人林劉佩姸核 發准許本票強制執行之裁定,惟相對人林劉佩姸已於聲請人 聲請前之民國113年7月12日死亡,有本院依職權調取其個人 戶籍資料附卷可稽。則林劉佩姸於聲請人提出本件聲請時已 無當事人能力,甚為明瞭。又依前開說明,因聲請人不得改 以林劉佩姸之繼承人為相對人,故本件之情形,復屬無從補 正者,依上開說明,聲請人此部分之聲請,顯非適法,應予 駁回。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3條、第24條第1項,民事訴 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 變造者,得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 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 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司法事務官 項仁玉 附記:  一、聲請人、相對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聲請人應於收受本票裁定後15日內,提出『相對人其他可供 送達之地址』;如相對人係法人,則應提出法人最新登記 資料( 例如公司設立變更登記事項表) 及法定代理人最新 現戶戶籍謄本正本( 戶長變更及全戶動態記事欄、個人記 事欄請勿省略) ,以核對是否合法送達。( 否則無法核發 確定證明書)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証明書,聲請人 勿庸另行聲請。  四、本票裁定不經言詞辯論,亦不訊問聲請人,相對人對於聲 請人之請求未必詳悉,是聲請人、相對人獲本院之裁定後 ,請詳細閱讀裁定內容,若發現有錯誤,請於確定前向本 院聲請裁定更正錯誤。  五、本票裁定因屬非訟事件裁定,為裁定之法院僅就本票為形 式上之審查,抗告法院亦僅就形式為審查,無從審酌屬於 實體上法律關係之事由,亦不得審酌抗告人關於實體事項 之抗辯事由,是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空白授 權票據者,或對本票債務是否清償而消滅有所爭執等實體 上之爭執者,應係由發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以 資解決。                         附表:          114年度司票字第000634號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新臺幣) (即提示日) 001 109年10月24日 200,000元 未載 114年1月29日

2025-02-26

TNDV-114-司票-634-20250226-1

司票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476號 聲 請 人 李文豪 相 對 人 許嘉瑋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法院裁定本票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 付新臺幣貳拾萬元,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下同)113年9月 25日簽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票據號碼:CH00000 00),內載金額新臺幣200,000元,到期日為113年9月30日 ,利息未約定,詎於屆期後經提示後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 票1件,聲請裁定就上開金額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起確認 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基隆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高湘雲

2025-02-26

KLDV-113-司票-476-20250226-1

司票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472號 聲 請 人 黃琪媛 相 對 人 孫緯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法院裁定本票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金額及自附表所載利息起算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 票,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到期日未載,利息未約定,付款 地為基隆市,詎於提示後未獲付款,爰提出本票2件,聲請 裁定就附表所示之本票金額及自附表所載利息起算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起確認 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基隆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高湘雲 附表:113年度司票字第472號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提示日 利息起算日 本票號碼 備註 001 111年11月24日 120,000元 113年11月29日 113年11月29日 THNo475947 002 111年11月29日 20,000元 113年11月29日 113年11月29日 THNo475876

2025-02-26

KLDV-113-司票-472-20250226-2

司票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472號 聲 請 人 黃琪媛 相 對 人 孫緯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法院裁定本票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如附表所示之本票移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票據法第123條所定執票人就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 事件,由票據付款地之法院管轄,非訟事件法第194條第1項 定有明文。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 原告聲請或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 第1項有明文規定。此於非訟事件亦準用之,非訟事件法第5 條亦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對於相對人簽發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查其 所提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並未載付款地,依票據法 第120條第5項規定,未載付款地者,以發票地為付款地,而 上開本票之發票地在桃園市○○區○○路00號10樓,依前開法條 規定,聲請人就上開本票聲請裁定強制執行自應由臺灣桃園 地方法院管轄,茲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顯係違誤 。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5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基隆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高湘雲 附表:113年度司票字第472號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本票號碼 備註 001 111年12月29日 20,000元 未記載 THNo475905

2025-02-26

KLDV-113-司票-472-20250226-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7號 抗 告 人 郭沅承 相 對 人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12日本 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4488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已於113年9月聲請債務更生,同年11 月已進入第二階段擬訂計畫與補件,爰依法提起抗告,請求 廢棄原裁定等語。 二、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法 條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案件 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 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 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714 號、57年台抗字第76號裁判意旨可資參照。又按對於債務人 之債權,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前成立者,為更生 或清算債權,除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別有 規定外,不論有無執行名義,非依更生或清算程序,不得行 使其權利,固為消債條例第28條所明定。惟同條例第48條第 2項本文亦規定,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對於債務人不 得開始或繼續訴訟及強制執行程序。足見於法院裁定開始更 生或清算程序後,債權人始不得聲請本票裁定,換言之,如 債務人提出更生或清算之聲請後,法院仍未裁定開始更生或 清算程序,即無礙債權人權利之行使,本票執票人仍得聲請 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 三、本件相對人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於112年3月28日所簽發票面金 額為810,000元、到期日為113年8月29日、免除作成拒絕證 書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經屆期提示未獲付款,依 票據法第123條聲請裁定許可強制執行等情,已據提出系爭 本票原本1紙為證,經核均符合本票應記載事項而屬有效之 票據,原裁定予以准許,即無不合。況本院准許系爭本票強 制執行後,相對人尚須持向執行法院聲請強制執行抗告人財 產有結果,始有受償可能,倘執行程序進行中,抗告人經法 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依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第3款裁定 保全處分,強制執行程序亦因此停止,不致影響抗告人其他 債權人之受償,自無庸抗告人於更生聲請裁定前,即預慮該 裁定結果,而不許相對人就系爭本票聲請准許強制執行取得 執行名義。抗告人之主張縱係屬實,亦為實體上之爭執,應 由抗告人另行提起訴訟或依其他程序解決,並非本件非訟之 抗告程序得以審究,是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 49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何悅芳                        法 官 邱逸先                     法 官 鄧怡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林依潔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1 112年3月28日 810,000元 113年8月29日 113年8月30日

2025-02-25

KSDV-114-抗-7-20250225-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清償債務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3006號 原 告 林詩韻 訴訟代理人 沈建宏律師 被 告 游幃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37,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20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2,540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原告自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237,00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3月24日因有購車之需求, 向訴外人蘇益妍(下稱蘇益妍)以分期付款之方式購買分期 付款價新臺幣(下同)2,606,400元(現金價2,000,000元) 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嗣經蘇益妍將上開價金 債權讓與訴外人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裕融公司), 後裕融公司除要求被告提供兩位連帶保證人外,另要求被告 及連帶保證人共同簽發票面金額為2,000,000元之本票一紙 作為擔保,被告應允後遂邀同原告及訴外人游玉琴共同簽立 分期付款暨債權讓與契約,並簽發票面金額為2,000,000元 之本票一紙作為擔保。詎被告至113年7月間未依約清償,裕 融公司遂向本院聲請本票強制執行,並經本院以112年度司 票字第22077號民事裁定(下稱系爭本票裁定)准予強制執 行,裕融公司後持系爭本票裁定暨確定證明,向臺灣桃園地 方法院聲請強制執行查封原告名下資產。原告為挽回自身之 信用,遂與裕融公司進行協商,並經裕融公司同意於原告代 為清償237,000元後,即撤回對原告之強制執行程序,原告 後於113年10月23日匯款237,000元予裕融公司,裕融公司即 依約定撤回對原告之強制執行程序並以簡訊通知原告,是原 告共計為被告向裕融公司代償237,000元等情,爰依民法第7 49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2 37,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如受有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 執行。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保證人向債權人為清償後,於其清償之限度內,承受債權 人對於主債務人之債權,民法第749條前段明文規定。經查 ,原告就其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分期 付款暨債權讓與契約、系爭本票裁定影本、郵政跨行匯款申 請書、通知簡訊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5至21頁),並有裕 融公司114年1月20日回函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47頁)。而 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卻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復未提出書狀作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 1項規定視同自認,自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  ㈡又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其 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 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經 查,原告請求被告返還代償款項,核屬無確定期限之給付, 自應經原告之催告而未給付,被告始負遲延責任。揆諸前揭 規定,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3年1 2月20日(見本院卷第27頁)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49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237,000 元,及自113年12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係照原告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2,540元 合    計       2,540元

2025-02-25

TPEV-113-北簡-13006-20250225-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9號 抗 告 人 李倧綸 相 對 人 林佩君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7日 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票字第2213號裁定提起抗告,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系爭本票與抗告人向本院提起之另訴即113 年度竹北簡字第359號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有關,本件 聲請本票裁定事件事件仍宜由本院裁定為妥,且非訟事件法 第194條第1項非專屬管轄之規定,觀諸同條第2項之規定自 明,又相對人住所地在新竹,依同法第7條規定,本院應有 管轄權等語。 二、本件相對人聲請對抗告人裁定准予本票強制執行,經原審司 法事務官裁定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下稱新北地院)。抗 告人對之不服,於法定期間內提起抗告。 三、按票據法第123條所定執票人就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 事件,由票據付款地之法院管轄,非訟事件法第194條第1項 規定甚明。次按,本票應記載付款地;未載付款地者,以發 票地為付款地,票據法第120條第1項第7款、第5項分別定有 明文。又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就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准予 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性質,非訟事件法第194條第1項既 已就上開事件專訂係以票據付款地之法院為管轄法院,則該 事件自為專屬管轄。又參照非訟事件法第194條第2項規定之 立法理由可知,增設該條項之目的,係在解決二人以上為發 票人之本票,如本票上未載明付款地,倘依票據法第120條 第4、5項規定,所擬制之付款地有兩個以上,且不在同一法 院管轄區域內時,各該擬制付款地之法院是否對共同發票人 全體均有管轄權之問題,初與該條之性質是否專屬管轄無涉 。此由因不動產之物權而涉訟之案件,依民事訴訟法第10條 第1項規定,係專屬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如該不動產 所在地跨連或散在數法院管轄區域內者,依同法第21條規定 ,雖各該法院俱有管轄權,惟仍不改其係專屬管轄案件之性 質,可為明證。(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0年法律座談 會民事類提案第31號研討結果同此見解)。 四、觀諸系爭本票內容,抗告人於「發票人簽章」欄簽名、蓋印 ,該欄位下方「身分證字號」、「地址」欄位,以手寫方式 記載抗告人之身分證字號、新北市板橋區地址,系爭本票其 餘位置則無任何付款地之記載,有系爭本票可稽(見原審卷 ),足見系爭本票未載付款地,依前開說明,即應以為發票 地即新北市板橋區地址為付款地,並以該地法院即新北地院 為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事件之專屬管轄法院,故相對 人就系爭本票聲請原審裁定強制執行,應由新北地院專屬管 轄。原審以此理由,裁定將本件移送至新北地院並無違誤。 從而,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林南薰                             法 官 林哲瑜                                      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向本院提 起再抗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2025-02-25

SCDV-114-抗-9-202502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