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瑜娟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台抗
最高法院

請求清償借款核定訴訟標的價額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56號 再 抗告 人 曾秋雀 訴訟代理人 陳水聰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 清償借款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8日臺 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242號),提起再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按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 者,不併算其價額,民國112年12月1日施行之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是以一訴附帶請求利息及違約金者,就 起訴前所生已可確定數額之利息及違約金,仍應併算其價額。 本件相對人以再抗告人為被告,於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下稱高 雄地院)113年度訴字第279號民事事件(下稱本案),訴請再 抗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236萬3255元本金、利息及違約金, 經該院為再抗告人敗訴之判決,再抗告人不服,提起上訴。高 雄地院核定本案再抗告人上訴之訴訟標的價額為238萬1752元 ,再抗告人不服,對之提起抗告。 原法院以:再抗告人之上訴利益即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現 行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併算相對人所附帶請求而 於起訴前已確定數額之利息及違約金。又相對人上該請求,係 經高雄地院依其聲請核發支付命令後,再抗告人等人於法定期 間內異議,而以相對人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故本件起 訴日應以相對人為支付命令聲請時即112年12月11日為準。高 雄地院據此計算並核定其訴訟標的價額為238萬1752元。再抗 告人所稱第一審共同被告油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向其表示另有 部分還款,係屬本案訴訟抗辯有無理由之實體問題,與訴訟標 的價額之核定無涉,因而維持高雄地院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 部分之裁定,駁回再抗告人之抗告,經核於法並無違誤。再抗 告意旨猶執前詞,指摘原裁定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聲明廢棄, 非有理由。 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 項、第481條、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林 玉 珮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李 郁 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2025-01-08

TPSV-114-台抗-56-20250108-1

台上
最高法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80號 上 訴 人 沈傳緒 被 上訴 人 吳吉富 吳慶城 徐億雯 林福進 陳國龍 上列當事人間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 月30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重上字第97 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三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 前段規定,預納裁判費,並依同法第466條之1第1項前段規 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本件上 訴人對於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2年度重上字第97號判決 其不利部分提起第三審上訴,未預納裁判費及委任律師為其 訴訟代理人。雖其向本院聲請訴訟救助暨選任律師為其訴訟 代理人,但其聲請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台聲字第1053號裁定 駁回,此項裁定已於民國113年12月3日送達,有卷附送達證 書及臺南市政府警察局開元派出所司(軍)法文書簽收登記 表傳真頁面可稽。上訴人既於上訴後聲請訴訟救助暨選任律 師為其訴訟代理人,可認其明知上訴之要件有欠缺,依民事 訴訟法施行法第9條規定,自無庸再行命補正之程序。茲已 逾相當期間,上訴人仍未補正,其上訴自非合法。 二、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 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2025-01-08

TPSV-114-台上-80-20250108-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聲請再審而聲請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36號 聲 請 人 魏美芬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全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間請求損害 賠償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20日本院裁定(113年度台聲 字第684號),聲請再審,而聲請選任訴訟代理人,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按當事人對於第三審確定裁定聲請再審,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 ,依訴訟救助之規定,聲請再審法院為之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 人者,關於無資力之事由,應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並能 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第2項、第 284條及第507條、第505條準用第466條之2第1項之規定自明。所 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之信用者而言。本件聲 請人雖對本院113年度台聲字第684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而向本 院聲請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然未提出證據以釋明其確係窘 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信用,致無資力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其聲請即屬不應准許。 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 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胡 宏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黃 鉉 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2025-01-08

TPSV-114-台聲-36-20250108-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買賣價金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4號 聲 請 人 王桂枝 訴訟代理人 董家豪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吳阿燕間請求給付買賣價金事件,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7月4日本院裁定(113年度台上字第1288號),聲請 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1項第4 款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明再 審 理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 體情 事,始為相當。倘僅泛言有何條款之再審事由,而無 具體情 事者,尚難謂已合法表明再審理由。如未表明再審 理由,法 院無庸命其補正。本件聲請人主張本院113年度台 上字第128 8號確定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有民事訴訟法 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定事由,對之聲請再審,經核其聲請 狀內表明之再審理由,無非說明其對於前訴訟程序確定裁判 不服之理由,對於原確定裁定究有如何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9 6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具體情事,則未據敘明,其聲請自非 合法。 二、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 02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胡 宏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黃 鉉 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2025-01-08

TPSV-114-台聲-14-2025010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分割遺產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628號 上 訴 人 張淑芬 訴訟代理人 蘇文俊律師 被 上訴 人 鄭櫳春 訴訟代理人 沈志成律師 施懿哲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1 月29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重家上字第92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 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民事訴 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 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 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 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 本文各有明定。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 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 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 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 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 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 ,或有關大法官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 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 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 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 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 。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 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上開規定,依 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 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 職權行使所論斷:遺囑人鄭張秀蘭指定訴外人周德壎及同意訴 外人姚素珠、李嘉楠等3人為系爭代筆遺囑之見證人,並口述 擬將其遺產(即如原判決附表〈下稱附表〉一所示,下稱系爭遺 產)於支付其殯葬費用後,由被上訴人與原審共同上訴人鄭世 明及鄭世明配偶即訴外人張麗美各繼承3分之1(張麗美於第一 審表明抛棄影響鄭張秀蘭如附表二編號3至10之繼承人特留分 之遺贈請求權)之遺囑意旨,經周德壎筆記及在鄭張秀蘭、姚 素珠、李嘉楠面前宣讀、講解,經鄭張秀蘭認可後,記明年、 月、日及代筆人周德壎之姓名,由見證人周德壎、姚素珠、李 嘉楠及遺囑人鄭張秀蘭同行簽名,該遺囑符合代筆遺囑法定要 件,自屬有效;鄭張秀蘭之繼承人及各該應繼分如附表二所示 ,應保留該遺囑侵害鄭張秀蘭如附表二編號3至10之繼承人特 留分之比例,爰將系爭遺產按附表三比例分配予鄭張秀蘭全體 繼承人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者,泛言論斷違法 ,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 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 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 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 訴為不合法。末查,原審依證據評價判斷其事實之真偽,核屬 原審證據取捨及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且已於判決說明該遺囑 符合代筆遺囑法定要件,鄭張秀蘭並無反對而同意以周德壎所 推薦之姚素珠、李嘉楠擔任該遺囑見證人之理由及其心證所由 得,復說明其餘攻防方法及證據,經斟酌後,不足以影響判決 之結果,自無判決違背法令或理由矛盾。均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 訟法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林 玉 珮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李 郁 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2025-01-08

TPSV-113-台上-628-20250108-1

台抗
最高法院

拍賣抵押物聲請回復原狀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126號 抗 告 人 陳映竹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計然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等間拍賣抵押物聲 請回復原狀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0月18日臺灣高等法院臺 南分院裁定(112年度聲字第47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原裁定廢棄,發回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更為裁定。 理 由 本院法律上之判斷: ㈠按民事訴訟法第164條第1項規定:當事人或代理人,因天災或 其他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遲誤不變期間者,於其原因消滅後 10日內,得聲請回復原狀。此一規定係期日效果所寓法安定性 及個案正義間之補償(衡平)規範,僅在當事人或代理人,因天 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遲誤不變期間者,始有其適用 。而在因書記官於裁判書最後誤為教示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之情形,倘當事人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因律師有知 悉法律及保護當事人權益之忠實義務,如其對於裁定中有疑義 或錯誤之內容,未予查明,乃可歸責於代理人,固非屬得聲請 回復原狀之事由。惟於個案上,如因事件本身非屬律師強制代 理,而當事人未委任律師進行者,除當事人乃企業經營者或對 於法律專業知識有一定掌握或得輕易利用具法律專業能力等類 此情形者外,倘因裁定中有將得(再)抗告誤載為不得(再) 抗告之教示,致當事人受誤導而未於法定期間內提起(再)抗 告者,基於程序法上一般性誠信原則,法院對訴訟當事人之保 護義務,亦應於具體個案中落實,即「不能要求當事人承受法 院錯誤行為之效果」、「因公權力行為錯誤造成法律適用有疑 義時,解釋上應採有利當事人原則」,應認期間未記載或記載 錯誤,致當事人遲誤期間而影響其程序救濟權益者,推定為不 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而准當事人於知悉或受通知後10日內 ,依民事訴訟法第164條規定,聲請回復原狀,以為救濟。而 訴訟權包括程序權保障,係憲法正當法律程序核心內容,無分 係訴訟程序或非訟程序而有不同。是以,非訟事件法第46條: 抗告及再抗告,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抗告 程序規定之解釋,有關非訟事件,亦應準用民事訴訟法前揭規 定。 ㈡又抗告之本質亦係上訴不服之本質,觀諸民國19年民事訴訟法 立法理由即明。因此對於裁定以得抗告為原則,例外以法有明 文者始不得為抗告。而民事訴訟法第164條規定聲請回復原狀 之裁定,依同法第482條規定為得抗告之事件;且除非訟事件 法另有規定外,非訟事件之抗告及再抗告,準用民事訴訟法關 於抗告程序之規定,非訟事件法第46條復有明文。則非訟事件 法對於聲請回復原狀之事件,既無不得(再)抗告之規定,解 釋上應對於非訟事件聲請回復原狀之裁定,有抗告權。蓋因當 事人回復原狀之聲請,性質上係另一獨立事件,有不同於本案 事件之獨立原因與要件,屬民事訴訟法第164條聲請回復原狀 之事件,而非原本案(拍賣抵押物)之非訟事件。則高等法院 或其分院就聲請回復原狀所為之裁定如有錯誤而影響當事人程 序救濟,不分訴訟程序或非訟程序,即應給予審級救濟,此乃 程序權保障之核心。 ㈢又有關裁判書正本之教示欄記載錯誤,致當事人遲誤不變期間 而影響其程序救濟權益,是否為民事訴訟法第164條第1項之「 其他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當事人得否依該條規定聲請回復 原狀之法律問題,司法院於110年12月3日第197次院會通過之 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於第229條所增訂第5項 :「第三項期間未為記載或記載錯誤,致當事人遲誤上訴期間 者,得於知悉或受通知後十日內,依第一百六十四條之規定, 聲請回復原狀。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一、當事人 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二、當事人有律師為訴訟代理 人。三、記載期間較法定期間為長者,而當事人未於該期間內 提起上訴。四、因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所致。」之規定,亦 可資參考。  本院廢棄發回之理由:  ㈠查抗告人在本件准予拍賣抵押物之非訟程序,並無委任律師為 代理人,亦非具備或得利用法律專業能力等類此情形者,係受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下稱臺南地院)於112年6月29日以裁定駁 回其抗告(下稱系爭裁定)之敎示欄記載本件為「不得再抗告 」之誤導,直至收受臺南地院書記官嗣於同年8月14日以處分 書將系爭裁定之教示欄記載更正為「...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 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下稱系爭處分書), 抗告人於同年月18日收受系爭處分書後,始知得對系爭裁定提 起再抗告,顯見系爭裁定教示欄之記載錯誤,已影響其因不服 系爭裁定所得行使之程序救濟權益,依前揭說明,應推定為不 可歸責於抗告人之事由,得准抗告人於知悉或收受更正通知後 10日內,依上開㈡所述,自得準用民事訴訟法第164條規定, 聲請回復原狀。 ㈡本件抗告人因系爭裁定教示欄記載為不得再抗告,致遲誤再抗 告不變期間;而原法院就抗告人對系爭裁定所為回復原狀之聲 請,復以書記官於裁判書教示欄之誤載,與民事訴訟法第164 條所規定得聲請回復原狀之要件不符,裁定予以駁回,並於該 裁定教示欄記載為得抗告,抗告人因而據之提起本件抗告。雖 本件原因案件(即拍賣抵押物事件)屬不得抗告於本院之非訟 事件,敎示欄固不能因此改變其原有非訟事件不能向本院抗告 之屬性;但本件個案,為法院裁判書所記載之程序救濟規定, 違反程序法上之一般性誠信原則,致抗告人因誤信系爭裁定不 得再抗告而遲誤再抗告期間,其雖於收受系爭處分書後,同時 提起再抗告並聲請回復原狀,仍經原法院同時駁回抗告人之再 抗告及回復原狀之聲請。惟查聲請回復原狀如前述係另一獨立 事件,且係系爭非訟程序(即拍賣抵押物事件)之前提程序, 於駁回聲明回復原狀程序終結前,將影響該拍賣抵押物事件之 再抗告程序合法與否。本於有權利即有救濟原則,而原法院亦 認本件應循抗告程序處理,抗告人並依原裁定教示欄之記載提 起抗告,本件應給予抗告人程序救濟之機會,准其回復原狀之 聲請。 ㈢本件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前曾提案聲請本院民事大法庭 予以裁判,經本院民事大法庭以提案之基礎事實,係非訟事件 之當事人對於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之終審裁定聲明不服,本 院對之並無管轄權為由,裁定不予受理。惟管轄權之有無,應 係具體個案審判權認事用法權限,非本件移請大法庭表示法律 見解之對象,且既經民事大法庭不予受理,本院仍應本於法之 確信,就抗告人聲明不服之具體個案,依法審理裁判,併此敘 明。 ㈣綜上,原法院以抗告人所為回復原狀之聲請難謂有理,裁定予 以駁回,自有未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 非無理由,應發回原法院更為適法處理,以維抗告人程序保障 之必要。  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2條,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林 玉 珮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李 佳 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2025-01-08

TPSV-113-台抗-126-20250108-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拆屋還地等再審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51號 聲 請 人 林銘麒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間請求拆屋還地等聲 請再審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3月14日本院裁定(113年度台 聲字第328號),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如其前訴訟程序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者, 其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請再審,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 505條準用第466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亦應委任律師為其訴 訟代理人,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聲請人對於本院113年度 台聲字第328號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關於本院112年度台 聲字第282號裁定附表(下稱282號裁定附表)編號1部分聲 請再審,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而其前對該部分前訴訟 程序之本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906號、102年度台聲字第137 號、第1043號裁定聲請再審,均曾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且其前對本院112年度台聲字第282號裁定聲請再審,未委任 律師為訴訟代理人,經原確定裁定以聲請不合法駁回,可認 其明知此部分聲請再審要件有欠缺,參酌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9條規定,得不命補正,逕認其聲請再審不合法。 二、次按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1項 第4款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明 再審理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 體情事,始為相當,如未表明再審理由,法院無庸命其補正 。聲請人對於原確定裁定關於282號裁定附表編號2至4部分 聲請再審,經核其聲請狀內表明之內容,無非說明其對於前 訴訟程序確定裁判不服之理由,惟於原確定裁定究有何法定 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則未據敘明,依上說明,其聲請自非 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 502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2025-01-08

TPSV-114-台聲-51-20250108-1

台抗
最高法院

請求終止借名登記等聲請保全證據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934號 抗 告 人 沈育莛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吳德富等間請求終止借名登記等事件,聲 請保全證據,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29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 院裁定(113年度聲字第178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證據有滅失或礙難使用之虞,或經他造同意者,得向法院 聲請保全;就確定事、物之現狀有法律上利益並有必要時, 亦得聲請為鑑定、勘驗或保全書證,民事訴訟法第368條第1 項固定有明文。然依同法第370條第2項規定,聲請之當事人 就上開應保全證據之理由,應提出能即時調查可使法院信其 主張為真實之證據,以釋明之。 二、抗告人聲請意旨以:相對人吳德富對伊及第三人帝景農技有 限公司(下稱帝景農技公司)請求終止借名登記等事件(臺 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2年度重上字第170號,下稱本案), 因帝景農技公司及第三人盤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盤石公司 )開業後之公司(變更)登記表及統一發票購票證領用書原 本(下稱系爭文件)有吳德富印文,可證明伊在本案提出之 契約書上吳德富印文真正。系爭文件分別存放在相對人臺中 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及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民權稽徵所(下稱國 稅局民權所),若不及時保存,有滅失之虞,爰聲請保全系 爭文件等語。 三、查吳德富提起本案訴訟,受訴法院審理時已依抗告人聲請, 向臺中市政府調得帝景農技公司登記卷,並將卷內登記文件 連同其他參鑑文書上吳德富印文囑託法務部調查局鑑定,鑑 定結果與待鑑定文書上吳德富印文不符,有臺中市政府函、 法務部調查局文書暨指紋鑑識實驗室鑑定書可稽(見本案訴 訟第二審卷一第389頁、卷二第159至173、347至352頁), 其聲請保全之帝景農技公司統一發票購票證領用書原本,本 案受訴法院亦曾向國稅局民權所函調,經該所回復已未保存 (見本案訴訟第二審卷二第53頁、原法院卷第15頁),抗告 人就此再聲請保全證據,難認有保護必要。又抗告人提出房 地產買賣契約書、房產委託登記契約書、土地房產合買契約 書、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函(稿)、國稅局民權所函、帝 景地產有限公司設立登記表、帝景農技公司變更登記表、民 事聲請調查證據四狀、筆錄、財政部中區國稅局統一發票購 票證領用書等件,均難以釋明盤石公司之統一發票購票證領 用書及公司(變更)登記表如不予保全,即有滅失之虞,或 有其他保全證據之理由。原法院因認抗告人所為保全證據聲 請,無保全之必要性,以裁定予以駁回,經核於法並無違誤 。抗告論旨以國稅局民權所未表示盤石公司之統一發票購票 證領用書原本已銷燬,該公司之(變更)登記表原本保存期 限未知,及本案訴訟鑑定囑託欠當等詞,指摘原裁定不當, 聲明廢棄,非有理由。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 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0

TPSV-113-台抗-934-20241230-1

台抗
最高法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916號 抗 告 人 黃世 莊榮兆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吳淑敏間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提起反訴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17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裁定(112 年度上字第26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於第二審程序提起反訴,其訴訟標的與本訴不相同 者,應預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查本件抗告人於 第二審程序提起反訴,請求確認相對人對抗告人黃世之本 票債權新臺幣(下同)500萬元無效,及相對人應給付黃世 2,000萬元本息,並將其中1萬元給付抗告人莊榮兆。此與相 對人提起分配表異議之訴,主張第一審共同被告曾德雄、麗 神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汪崧園即汪賢宗對黃世均無債權存 在,渠等於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10年度司執字第11624號事件 於民國110年11月30日所製作分配表受分配金額應予剔除之 訴訟標的並不相同。原法院已於113年2月21日裁定命抗告人 於收受裁定正本之日起5日內繳納裁判費34萬8,000元,該裁 定已於同年3月4日送達,有卷附送達證書足據。抗告人雖就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提起抗告,惟業經本院於113年5月22 日以113年度台抗字第400號裁定駁回,該項裁定,已於同年 6月4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抗告人已逾相當期間, 仍未繳納反訴裁判費,原法院因認其反訴為不合法,以裁定 予以駁回,經核於法洵無違誤。抗告論旨,指摘原裁定不當 ,聲明廢棄,非有理由。 二、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 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李 瑜 娟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李 佳 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0

TPSV-113-台抗-916-20241230-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分割共有物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2227號 上 訴 人 陳大桐 訴訟代理人 陳以敦律師 陳崇光律師 被 上訴 人 陳大春 訴訟代理人 蔡將葳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 月21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重上字第62 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廢棄,發回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理 由 一、本件上訴人主張:兩造共有如原判決附表(下稱附表)一所 示之土地及建物(下合稱系爭房地;編號7所示工廠內設置 有肉品冷藏及冷凍設備、真空包裝機、抽風設備、雙口灶、 不鏽鋼攤車等動產),應有部分各2分之1。兩造間就系爭房 地並無不能分割之約定,亦無因使用目的不能分割之情事, 且不能協議分割等情,依民法第823條、第824條規定,求為 准分割系爭房地由兩造各自取得之判決。 二、被上訴人則以:伊同意分割,惟如附表一編號1至5所示之房 地,應由兩造出價,由價高者得,且伊有意願購買;編號6 至9所示房地,應由兩造各取得2分之1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將第一審所為分割方法予以廢棄,改判依附表二所示之 分割方法進行分割及金錢補償,係以:系爭房地分別為兩造 按如附表三所示應有部分比例所共有,且無不分割之約定, 亦無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情形,於起訴前無法協議分割 ,自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及合併分割。次查系爭房地中 如附表一編號1、2所示土地及其上編號3所示房屋,編號4所 示土地及其上編號5所示房屋,編號8所示土地及其上編號9 所示未辦保存登記房屋(下依序稱標的組合一、二、四), 兩造均同意由被上訴人單獨取得,再由被上訴人以金錢補償 上訴人。則標的組合一、二、四之房地自應分歸被上訴人單 獨取得,並由被上訴人依鑑定結果補償上訴人依序新臺幣( 下同)212萬8,190元、480萬9,317元、240萬2,699元。又如 附表一編號6所示土地及其上編號7所示未辦保存登記房屋( 下稱標的組合三),其房屋現況為工廠,內有兩造共有之肉 品冷藏及冷凍設備、真空包裝機、抽風設備、雙口灶、不鏽 鋼攤車等動產,兩造同意一併列入分割。審酌編號6所示房 屋北側如原判決附圖(下稱附圖)編號996-A範圍內有1間辦 公室,係由上訴人使用,辦公室後方依序為2間房間及2間廁 所,由兩造各單獨使用1間房間與廁所;南側有5個冷凍櫃, 兩造各單獨使用2個,共用1個;南側如附圖編號996(1)位 置尚有1間廚房(包括抽風機、雙口灶等設備),係由被上 訴人以15萬元為對價向上訴人取得單獨使用權利等分管使用 狀況,暨兩造均主張該房屋為其各自經營事業所必須,如單 獨分由一人取得,顯不公平等各情,認應依民法第824條第2 項第1款本文規定,將標的組合三所示房地以如附圖所示方 案分配予兩造,即以建物屋脊(最高點)連線作為分割線, 將北側如附圖編號996-A、996(2)部分分歸上訴人,將南 側編號996(1)、996(3)部分分歸被上訴人,並以上訴人 就不動產部分應補償被上訴人之89萬4,952元,扣除被上訴 人就動產部分應補償上訴人之23萬7,342元後,由上訴人補 償被上訴人65萬7,610元為妥適。故系爭房地含附表一編號7 所示房屋內之肉品冷藏及冷凍設備、真空包裝機、抽風設備 、雙口灶、不鏽鋼攤車,應依如附表二所示分割方法進行分 割及金錢補償等詞,為其判斷之基礎。 四、本院廢棄發回之理由:  ㈠查原審係認如附表一編號7所示房屋內有兩造共有之肉品冷藏 及冷凍設備、真空包裝機、抽風設備、雙口灶、不鏽鋼攤車 等動產,並與系爭房地一併列入分割。乃未特定上開動產確 切之數量及位置,亦未說明該等動產係分割歸予何人及如何 計算找補,逕謂標的組合三之房地以如附圖所示方案分割為 二並由兩造分別取得後,被上訴人就動產部分應補償上訴人 23萬7,342元,已有可議。 ㈡次查協議分割或裁判分割共有之不動產,對於不動產之權利 有所變動,屬處分行為之一種,依民法第758條、第759條規 定,應經登記,始得為之。如附表一編號7及編號9所示房屋 係未辦保存登記之建物,為原審認定之事實,自無從處分分 割其所有權。原審未闡明上訴人就上開未辦保存登記房屋請 求分割之標的是否並非所有權,即逕依民法第824條規定將 附表一編號7所示房屋以原物分割為二並由兩造各自取得, 將編號9所示房屋分割由被上訴人單獨取得,於法即有未合 。又法院所定共有物分割方法性質上不可分,原判決就上開 動產及未辦保存登記房屋所為分割既有可議,自應將原判決 全部廢棄。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違背法令,求予廢棄,非 無理由。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第478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李 瑜 娟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李 佳 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0

TPSV-113-台上-2227-2024123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