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蕭清清

共找到 206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82號 原 告 陳彥騰 訴訟代理人 李永裕律師 複 代理人 黃文欣律師 顏聖哲律師 被 告 張錫興 訴訟代理人 孫世群律師 複 代理人 江仁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伊之父母即訴外人陳卿子、陳哲世於民國106年6 月間因經營臺拓國際實業有限公司之資金需求,欲向被告借 款,故依被告要求,由陳卿子於106年6月間簽發如附表一編 號1至5所示共5紙未填載發票日之支票(下稱系爭5紙支票) ,另由陳哲世未經伊同意或授權,逕於系爭5紙支票蓋印陳 彥騰之印鑑章背書後,將系爭5紙支票交予被告,約定待被 告日後交付借款時,始由陳卿子補填系爭5紙支票之發票日 。嗣陳哲世於107年3月間因被告未交付借款請求被告返還系 爭5紙支票,被告要求由陳卿子填載附表一編號4、5所示支 票之發票日供被告兌現以清償106年前之借款,並要求陳哲 世以不動產設定抵押權予被告,始返還附表一編號1至3所示 支票(下稱系爭3紙支票),詎被告嗣未依約返還,且於陳 哲世110年9月14日死亡後,因多次持系爭3紙支票請求陳卿 子付款未果,明知其收受系爭3紙支票時,陳卿子未填載發 票日亦未授權他人填載,且因其未依約交付借款而無支票債 權存在,亦明知伊並未親自於系爭3紙支票背書,竟分別於1 10年11月29日於附表編號3所示支票、110年12月27日於附表 一編號1至2所示支票自行蓋印填載發票日向永豐商業銀行提 示兌現,遭退票後,復於110年12月16日、110年12月30日向 本院聲請假扣押,並於假扣押聲請狀虛構其曾要求伊提出印 鑑證明書且親自於系爭3紙支票背書之不實內容,經本院分 別以110年度司裁全字第1942號、111年度司裁全字第9號裁 定准予假扣押後,持上開裁定向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下稱士 林地院)聲請強制執行,由該院以110年度司執全字第319號 、111年度司執全字第9號執行事件受理,並就伊所有附表二 所示土地核發執行命令而為假扣押查封登記,另囑託本院以 110年度司執全助882號、111年度司執全助字第32號執行事 件,就伊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遠東銀行) 之存款債權新臺幣30萬1172元及美金20071.41元折合新臺幣 共85萬5555元為假扣押執行,致伊受有附表二所示土地遭假 扣押無法處分之損害共68萬4120元、銀行存款無法動用之損 害共11萬7639元,伊亦因信用名譽受侵害而精神痛苦,得請 求慰撫金70萬元,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後段、第2項及 第195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 告1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陳卿子前以伊擅自填載系爭3紙支票發票日為由 ,對伊提起刑事偽造有價證券罪之告訴,經臺灣臺北地方檢 察署以112年度偵續字第271號為不起訴處分,陳卿子聲請再 議,經臺灣高等檢察署以112年度上聲議字第11658號駁回其 再議。另伊對原告提起給付系爭3紙支票票款之民事訴訟, 經本院臺北簡易庭以111年度北簡字第3744號判決伊勝訴, 原告不服提起上訴,經本院以112年度簡上字第342號判決駁 回原告之上訴(下稱系爭民事判決)。系爭民事判決業已認 定原告與陳卿子應對伊負發票人及背書人責任,是伊對原告 確有票據債權存在,並無原告所述明知無支票債權而為假扣 押所致之損害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本院卷第361、370至371頁):  ㈠被告於110年12月16日向本院聲請假扣押裁定,經本院以110 年度司裁全字第1942號裁定准許假扣押。  ㈡被告於110年12月30日向本院聲請假扣押裁定,經本院以111 年度司裁全字第9號裁定准許假扣押。      ㈢被告於110年12月23日以本院110年度司裁全字第1942號裁定 為執行名義,向士林地院聲請假扣押強制執行(案號:110 年度司執全字第319號),該院就原告所有如附表二所示土 地核發執行命令而為假扣押查封登記,另囑託本院以110年 度司執全助882號執行事件,就原告遠東銀行之存款債權新 臺幣30萬1172元及美金20071.41元折合新臺幣共85萬5555元 為假扣押執行。  ㈣被告於111年1月13日以本院111年度司裁全字第9號裁定為執 行名義,向士林地院聲請假扣押強制執行(案號:111年度 司執全字第9號),該院就如附表二所示土地部分併入110年 度司執全字第319號執行,遠東銀行存款債權部分囑託本院 以111年度司執全助字第32號併入110年度司執全助882號執 行。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債務人因假扣押受有損害,向債權人請求賠償,若非本於 民事訴訟法第531條之規定,而係依民法侵權行為之法則辦 理,則須債權人聲請假扣押有故意或過失,始得為之(最高 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2986號判決意旨參照)。則本件原告依 侵權行為法則向被告請求損害賠償,即須被告聲請假扣押有 故意或過失,始得為之,且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規定 ,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由原告負舉證責任。  ㈡原告主張被告明知其收受系爭3紙支票時,陳卿子未填載發票 日亦未授權他人填載,且因其未依約交付借款而無支票債權 存在,亦明知伊並未親自於系爭3紙支票背書,竟聲請假扣 押及強制執行伊之財產,致伊受有損害云云。然查,被告係 分別就如附表一編號3所示支票、如附表一編號1至2所示支 票之債權請求,聲請假扣押,經本院以110年度司裁全字第1 942號裁定被告以50萬元或同面額之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 有限公司可轉讓定存單為原告供擔保後,得對原告之財產在 150萬元之範圍內為假扣押,另以111年度司裁全字第9號裁 定被告以200萬元或同面額之中央政府建設公債為原告供擔 保後,得對原告之財產在600萬元之範圍內為假扣押,有上 開裁定附卷可稽(本院卷第27至29、147至148頁);嗣被告 對原告提起給付票款之本案訴訟,主張伊執有陳哲世交付、 陳卿子簽發、原告背書之如附表一編號1至3即系爭3紙支票 ,屆期分別於110年11月30日及同年12月28日提示,竟因存 款不足遭退票,爰依系爭3紙支票之法律關係請求陳卿子及 原告連帶給付1100萬元及利息等語,經本院臺北簡易庭以11 1年度北簡字第3744號判決被告全部勝訴,原告不服提起上 訴,經本院以112年度簡上字第342號判決駁回原告之上訴, 有系爭民事判決在卷可佐(本院卷第47至53、351至359頁) ,系爭民事判決並認定系爭3紙支票經陳卿子授權填載發票 日,於被告為付款提示時屬有效支票,原告未能舉證系爭3 紙支票背面印文係遭陳哲世盜蓋,系爭3紙支票為陳卿子交 付陳哲世,陳哲世取得原告背書後,再交付被告,故兩造間 非系爭3紙支票直接前後手,原告不得以系爭3紙支票之原因 關係不存在為由,拒絕給付票款等情(本院卷第353至357頁 ),被告既受本案勝訴判決,難認其聲請假扣押有何故意或 過失。此外,原告復未就被告係以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其權 利、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原告、違反保護他 人法律致生損害於原告等情舉證以實其說,自難為有利於原 告之認定。是原告以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其因假 扣押所生之損害,應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後段、第2項及第195 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1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原告受敗訴判決,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 依據,應併予駁回。 六、本案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審   酌後於本件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林家鋐      附表一: 編號 發票日 (民國) 發票人 背書人 支票號碼 金額 (新臺幣) 1 110年12月27日 陳卿子 陳彥騰 FD0000000 700萬元 2 110年12月27日 陳卿子 陳彥騰 FD0000000 250萬元 3 110年11月29日 陳卿子 陳彥騰 FD0000000 150萬元 4 107年7月5日 陳卿子 陳彥騰 FD0000000 100萬元 5 107年7月5日 陳卿子 陳彥騰 FD0000000 100萬元 附表二: 編號 土 地 坐 落 面  積 (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1 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 26 3分之1 2 臺北市○○區○○段○○段00000地號 2 3分之1 3 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 334 28分之1 4 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 11 28分之1 5 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 62 28分之1

2024-11-28

TPDV-113-訴-682-2024112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671號 原 告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訴訟代理人 曾仲鈺 被 告 余承鴻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1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伍拾萬參仟零壹拾參元,及自民國一一三 年四月十九日起至一一三年五月十九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九點 三七計算、自民國一一三年五月二十日起至一一四年二月十九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一點二四四計算、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二 十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九點三七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伍仟柒佰參拾元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壹拾陸萬柒仟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 被告如以新臺幣伍拾萬參仟零壹拾參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 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兩造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有信用借款約定 書第55條約定為憑(本院卷第29頁) ,是本院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先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10月19日經由伊MMA金融交易網 之網路銀行向伊借款新臺幣(下同)60萬元並簽訂信用借款 約定書,約定借款期間自111年10月19日起至118年10月19日 止,借款利率按伊個人金融放款產品指標利率(按月調整) 加碼週年利率7.79%機動計付,被告應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 息,並約定遲延還款或付息時,應按原借款利率1.2倍計付 遲延利息,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自第10 期後回復依原借款利率計計收遲延利息。詎被告未依約清償 本息,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欠伊50萬30 13元,及自112年4月19日起按上開約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未清 償。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㈠如主 文第1項所示;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線上 成立契約影本、歷史利率查詢、信用貸款申請書、網路銀行 服務條款、放款往來明細查詢等件為證(本院卷第19至38頁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 狀答辯供本院斟酌,惟依上開證據,已堪信上情為真正。從 而,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 所示之本金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經核合於法律規定, 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 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五、本件訴訟費用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家鋐

2024-11-27

TPDV-113-訴-5671-202411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575號 聲 請 人 葉紫光(即陳中和之遺產管理人) 代 理 人 潘慶運 黃子榮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993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0月4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家鋐           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1575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和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83NX0235939-9 1 48

2024-11-27

TPDV-113-除-1575-20241127-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496號 聲 請 人 饒瑞嬌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926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9月20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家鋐           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1496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三商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三商行股份有限公司) 79-NX-17032-7 1 300 002 三商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三商行股份有限公司) 80-NX-28537-3 1 30

2024-11-27

TPDV-113-除-1496-202411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449號 聲 請 人 蔡秋月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811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9月9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家鋐           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1449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國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093NX0064834-1 1 292

2024-11-27

TPDV-113-除-1449-202411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711號 原 告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訴訟代理人 陳天翔 被 告 葉才銘 洪英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1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葉才銘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拾陸萬肆仟陸佰參拾柒元,及自 民國一一三年四月七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七計算 之利息,暨自民國一一三年五月七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六個 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者,按上開利 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 九期。如對被告葉才銘之財產強制執行無效果時,由被告洪英足 給付之。 訴訟費用新臺幣柒仟肆佰玖拾元由被告葉才銘負擔。如對被告葉 才銘強制執行無效果時,由被告洪英足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者為限,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1 項定有明文 。查兩造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有汽車貸款借據暨 約定書(下稱系爭借據暨約定書)第7條為憑(本院卷第11 頁),是本院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次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 之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 2款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時原聲明請求被告連帶給付新臺 幣(下同)66萬4637萬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7日起按週年利 率7%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5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 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 率20%計算之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 (本院卷第7頁),嗣於113年11月21日言詞辯論期日變更聲 明為如主文所示。核原告所為訴之變更,係基於同一基礎事 實而主張,揆諸前揭規定,應予准許。  三、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葉才銘於111年1月4日邀同被告洪英足為一 般保證人向伊申辦汽車貸款並簽立系爭借據暨約定書,核貸 金額為85萬元,借款期間自111年1月7日起至116年1月7日止 ,共60期,並約定利息按週年利率7%固定計算,被告應依年 金法按月攤還本息,並約定如逾期還本付息,逾期在6個月 以內者,按上開約定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者,按上 開約定利率20%計付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 數為9期。詎葉才銘未依約繳納帳款,依系爭借據暨約定書 之約定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欠本金66萬 4637元,及自113年4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上開利率計算之 利息,暨自113年5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之違約金未清償;洪 英足為上開債務之一般保證人,自應於伊對葉才銘之財產強 制執行無效果時,負給付之責。為此,爰依系爭借據暨約定 書、消費借貸法律關係及一般保證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 何書狀以為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爭   貸款申請書暨約定書、帳務總覽、帳戶還款明細等件為證( 本院卷第11至23頁),其主張核與上開證物相符。被告經合 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答辯供本院 斟酌,惟依上開證據,已堪信上情為真正。從而,原告依系 爭借據暨約定書、消費借貸法律關係及一般保證法律關係提 起本訴,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四、本件訴訟費用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家鋐

2024-11-27

TPDV-113-訴-5711-202411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272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張華軒 被 告 陳秉豐(原名:陳嘉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 1月2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佰肆拾貳萬壹仟參佰捌拾捌元,及   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壹萬陸仟肆佰肆拾肆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   判決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肆拾捌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佰肆拾貳萬壹仟參佰捌拾捌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本件兩造簽訂之信用卡約定條款第28 條、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參、共通約定條款第10條第2項約 定,於契約涉訟時,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 卷第37頁、第115頁、第135頁、第149頁、第163頁),揆諸 前開規定,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前於民國111年7月13日向伊申辦而請領信用卡(VISA,   卡號:0000000000000000、另有帳單分期之虛擬卡號000000   0000000000)使用,依約即得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然被告   至113年4月25日止累計消費記帳新臺幣(下同)55,524元   (其中52,772元為消費款、1,552元為循環利息、1,200元為   約定條款得計收之其他費用)未給付,依約被告除應給付上   述消費款項外,並應給付本金52,772元自113年4月26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利率15%計算之利息。    ㈡、被告復於111年7月29日以電子授權驗證方式向伊申請貸款,   伊借款23萬元予被告,並撥入被告指定之第一商業銀行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第一銀行)頭份分行帳戶(帳號:00000000   000),而約定借款期間自111年7月29日起分期清償,利息   以定儲利率指數加年利率8.99%計算(違約時合計為10.   6%)按日計息。如有停止付款或拒絕承兌或付款者,或任   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付息者,債務視為全部到期。   詎被告繳納利息至112年11月25日後即未依約清償本息,尚   欠198,144元,依約被告除應給付上開款項外,並應給付自1   12年11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10.6%計算之利息。 ㈢、被告又於112年6月17日以電子授權驗證方式向伊申請貸款,   伊借款709,159元予被告,並撥入被告指定之第一銀行中山   分行帳戶(帳號:00000000000),而約定借款期間自112年   6月17日起分期清償,利息以定儲利率指數加年利率10.99%   計算(違約時合計為12.6%)按日計息。如有停止付款或拒   絕承兌或付款者,或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付息   者,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繳納利息至112年11月25日   後即未依約清償本息,尚欠684,675元,依約被告除應給付   上開款項外,並應給付自112年11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利率12.6%計算之利息。   ㈣、被告再於112年6月17日以電子授權驗證方式向伊申請貸款,伊借款35萬元予被告,並撥入被告指定之第一銀行頭份分行帳戶(帳號:00000000000),而約定借款期間自112年6月17日起分期清償,利息以定儲利率指數加年利率10.99%計算(違約時合計為12.6%)按日計息。如有停止付款或拒絕承兌或付款者,或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付息者,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繳納利息至112年11月25日後即未依約清償本息,尚欠337,896元,依約被告除應給付上開款項外,並應給付自112年11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12.6%計算之利息。   ㈤、被告末於112年7月28日以電子授權驗證方式向伊申請貸款,伊借款15萬元予被告,並撥入被告指定之第一銀行頭份分行帳戶(帳號:00000000000),而約定借款期間自112年7月28日起分期清償,利息以定儲利率指數加年利率8.99%計算(違約時合計為10.6%)按日計息。如有停止付款或拒絕承兌或付款者,或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付息者,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繳納利息至112年11月27日後即未依約清償本息,尚欠145,149元及,依約被告除應給付上開款項外,並應給付自112年11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10.6%計算之利息。 ㈥、為此,爰依信用卡契約及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且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中國信託信用卡線上申請專用申請書、信用卡約定條款、持卡人計息查詢、繳款利息減免查詢、信用卡帳務明細、中國信託個人信用貸款申請書4份、中國信託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4份、第一銀行頭份分行帳戶存摺正面、撥款資訊4份、產品利率查詢、放款帳戶利率查詢4份、放款帳戶還款交易明細4份、放款歷史交易查詢4份等件影本為證(見本院卷第21至169頁),且被告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據信用卡契約及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本金、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經核與民事訴訟法第 390條第2項之規定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 另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職權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宣告被 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五、本件第一審訴訟費用16,444元應由被告負擔,並依民事訴訟 法第91條第3項規定,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爰確定如主文第二項所載。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蕭清清                                        法 官 林志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陳香伶 附表:(年份:民國;幣別:新臺幣) 編號 產品 請求金額 計息本金 年利率 利息起迄日 1 信用卡 55,524元 52,772元 15% 自113年4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2 小額信貸 198,144元 198,144元 10.6% 自112年11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3 小額信貸 684,675元 684,675元 12.6% 自112年11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4 小額信貸 337,896元 337,896元 12.6% 自112年11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5 小額信貸 145,149元 145,149元 10.6% 自112年11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

2024-11-27

TPDV-113-訴-5272-20241127-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753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張華軒 被 告 劉哲全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佰參拾柒萬伍仟陸佰伍拾元,及自 民國一一三年六月七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九點六 二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壹萬伍仟零伍拾捌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 決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肆拾陸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佰參拾柒萬伍仟陸佰伍拾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本件兩造簽訂之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 參、共通約定條款第10條第2項約定,於契約涉訟時,合意 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23頁),揆諸前開規 定,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3月7日經由電子授權驗證方式 向伊申請貸款,而伊借款新臺幣(下同)140萬元予被告, 並撥入被告指定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帳戶(帳 號:0000000000000000),約定借款期間自113年3月7日起 分期清償,利息則採定儲利率指數1.61%加年利率7.89%計算 (違約時合計為9.62%),如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 者,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繳納利息至113年6月6日後 未再依約清償本息,合計尚欠伊137萬5,650元,及自113年6 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9.62%計算之利息。為此,爰依 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 一項所示;且原告願提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個人信用貸款申請書、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身分證正反面、撥款資訊卡、產品利率查詢、放款帳戶利率查詢、放款帳戶還款交易明細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7至33頁),且被告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據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本金、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經核與民事訴訟法第 390條第2項之規定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 另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職權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宣告被 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五、本件第一審訴訟費用15,058元應由被告負擔,並依民事訴訟 法第91條第3項規定,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爰確定如主文第二項所載。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蕭清清                                       法 官 林志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陳香伶

2024-11-27

TPDV-113-訴-5753-202411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721號 聲 請 人 劉如翎(即劉明發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060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0月23日屆滿,迄今無 人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家鋐           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1721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6ND0195891-1 1 1000

2024-11-27

TPDV-113-除-1721-202411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621號 聲 請 人 劉秋痕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059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0月8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家鋐           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1621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台火股份有限公司 0086-NX-0097011-1 1 51

2024-11-27

TPDV-113-除-1621-202411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