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邱璿如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台抗
最高法院

請求離婚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08號 抗 告 人 吳○○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蘇○○間請求離婚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 年7月5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家上字第17號),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知他造之住居所,指為所在不明而與涉訟者,為民 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6款所定得提起再審之訴之事由, 故判決經公示送達而確定者,縱有上開情形,在未經再審程 序廢棄以前,不得逕指該送達為不合法。上開規定,依家事 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 二、本件相對人對抗告人提起離婚訴訟,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 1年度婚字第397號判決抗告人敗訴,抗告人不服,對之提起 上訴。原法院以:抗告人自承其未居住在戶籍地,第一審法 院查詢抗告人之勞工保險及全民健康保險投保資料、申辦電 話資料,無法查知抗告人應送達處所。又依抗告人入出境資 料所示,其自民國110年2月13日出境後至111年8月3日止, 均未再入境台灣。相對人雖於109年間對抗告人提起離婚訴 訟(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9年度婚字第49號),惟非第一審法 院所知悉,該院亦無從經由該訴訟資料查知抗告人之應為送 達處所。第一審法院已依職權調查相關資料,仍不知抗告人 應受送達處所,因而依相對人之聲請對抗告人為公示送達, 於法並無不合。第一審法院於112年1月17日依民事訴訟法第 150條規定,對抗告人公示送達第一審判決,依同法第152條 但書規定,自公告翌日即同年月18日發生送達效力,其上訴 期間自翌日起算20日,扣除在途期間37日,迄同年3月16日 止屆滿。抗告人遲至同年8月10日始提起第二審上訴,已逾2 0日之不變期間;至於相對人是否知悉抗告人之住居所卻指 為所在不明,不影響前開公示送達之效力,因認抗告人之上 訴為不合法,以裁定予以駁回,經核於法並無違誤。抗告意 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非有理由。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 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 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李 國 增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麗 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抗-808-20241128-1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假扣押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88號 再 抗告 人 格林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成發 訴訟代理人 劉韋廷律師 施瑋婷律師 陳禹齊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梁庭維等間聲請假扣押事件,對於中華 民國113年9月6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719號), 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抗告,僅得以 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86條第4項規定 甚明。又當事人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 抗告,就該裁定如何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應有具體之指摘。 否則,其再抗告自難認為合法。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 指原法院本其取捨證據之職權所確定之事實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而言,不包括認定事實不當之情形在內。 二、本件再抗告人對於原法院所為相對人抗告有理由之裁定再為 抗告,係以:相對人梁庭維、廖文瑛分別為債務人寶利環保 有限公司(下稱寶利公司)之實質負責人及登記負責人,明 知未經許可,不得出口事業廢棄物,竟以寶利公司名義,將 裝運事業廢棄物之3只貨櫃交由不知情之伊託運,伊複委託 第三人臺灣快桅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快桅公司)運送,嗣遭 海關查獲並禁止放行,經伊多次催告相對人清運及交還空櫃 遭拒,致伊須支付快桅公司延滯費合計新臺幣173萬8,800元 。相對人上開行為該當民法第184條、第185條第1項規定之 共同侵權行為,並應依民法第28條,公司法第8條第3項、第 23條第2項規定,與寶利公司連帶賠償伊上開延滯費。伊已 就對相對人假扣押之請求盡釋明之責,並陳明願供擔保以補 釋明之不足,詎原法院竟認伊未為釋明,而就此部分為伊不 利之裁定,自有消極不適用上開規定,及適用民法第664條 ,民事訴訟法第284條、第526條規定之顯然錯誤等語,為其 論據。惟查再抗告人所陳上開理由,核屬原法院認依其提出 之相關證據,不能釋明對相對人有假扣押請求之認定事實當 否問題,要與適用法規是否顯有錯誤無涉。依上說明,其再 抗告自非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 第2項、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陳 媖 如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抗-888-2024112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薪資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1591號 上 訴 人 日統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義風 訴訟代理人 吳聰億律師 被 上訴 人 王聖鑫 王子云 汪景蘭 王承豐 張光輝 李明福 鄭志清 呂富貴 王樹山 何智豪 謝耀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薪資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 月15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1年度重勞上 更一字第1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又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第469條所 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原判決所違背 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 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70條第2項 、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條規定,判決 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法第469條規 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背法令。是 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及第469條之 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有關之司法院解釋、憲法法庭裁判,或成 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 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 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 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 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 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 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關於其敗訴部分提起第三審上訴,雖 以該部分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 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被上訴人 王承豐以次8人(合稱王承豐8人)與第一審共同原告王科文 (於發回前第三審訴訟程序中死亡,由被上訴人王聖鑫以次 3人承受訴訟,與王承豐8人合稱王承豐9人),均曾受僱於 上訴人擔任營業用大客車駕駛工作,並與上訴人約定應給付 之工資依原判決附表三所示方式計算,其中里程獎金、載客 獎金及清潔獎金之給與,係司機出勤駕車載客或服清潔勞務 而領取之工作對價報酬,為經常性之給與,屬勞動基準法( 下稱勞基法)第2條第3款規定之工資。則依民國104年6月3 日修正前勞基法第30條第1項規定之勞工每月正常工時184小 時及每趟出車4小時計算,每月法定工時為46趟次,故王承 豐9人之平日工資,應以每月基本工資加計46趟次之里程獎 金、載客獎金及清潔獎金,再除以30日計算等情,指摘其為 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者,泛言未論斷,而非表明該部分判 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 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 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 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 法。末查本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660號、85年度台上字第197 3號、82年度台上字第293號判決之案例事實,與本件不同, 不得比附援引,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勞動法庭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陳 媖 如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上-1591-20241128-1

台抗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訴之追加)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21號 抗 告 人 陳柚屹 訴訟代理人 邱柏誠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確認僱傭關 係存在等(訴之追加)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12日臺灣高 等法院花蓮分院裁定(111年度勞上字第1號),提起抗告,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應由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更為裁判。 理 由 一、本件抗告人於第一審主張:伊原任職於相對人東部發電廠( 下稱東部發電廠)擔任水路組水工課6等土木工程師水工維 護專員(下稱新職),東部發電廠於民國110年間對伊施以 輔導計畫,並於輔導期間屆滿後之同年5月3日召開「東部發 電廠審議不適任人員會議」決議提報資遣,相對人核定後, 以伊對於所擔任工作不能勝任為由,依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 5款規定,預告於同年月17日終止勞動契約。惟伊並無相對 人所指不能勝任工作之情事,相對人終止勞動契約亦不符解 僱最後手段性原則,不生合法終止之效力等情,求為確認兩 造間之僱傭關係存在,及命相對人自同年6月6日起按月給付 薪資之判決(下稱原訴訟)。嗣抗告人對第一審敗訴判決提 起上訴,主張:東部發電廠於109年4月14日違法將伊自土木 組營繕課7/8等土木工程師(職位名稱:土木工程專員)之 職務(下稱原職務)調任新職(下稱系爭調動),並先後將 伊109、110年度考績列為丙、丁等,均非合法等情,爰追加 求為命相對人回復伊任原職務,及重新核定伊109、110年度 考績之判決。原法院以:抗告人追加之訴,與原訴訟之基礎 事實並非同一,不符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但書第2款至 第6款所定情形,因以裁定予以駁回。 二、按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原告得在第二審為訴之變更或追 加,毋庸被告之同意,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46條第1項、第25 5條第1項第2款規定自明。所謂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係指 變更或追加之訴與原訴之事實,有其社會事實上之共通性及 關聯性,而就原請求所主張之事實及證據資料,於變更或追 加之訴得加以利用,且無害於他造當事人程序權之保障,俾 符訴訟經濟者,均屬之。查抗告人於原訴訟及追加之訴主張 相對人所為終止勞動契約、系爭調動及將伊109、110年度考 績列為丙、丁等,均非合法,均關涉相對人所辯抗告人曾對 主管提出刑事告訴、行為乖戾、工作態度消極且不接受主管 指派工作等基礎事實,難謂其主要爭點無共同性及關聯性。 原法院已就抗告人平日工作內容、表現、態度及考績申復等 事項,分別詢問證人蔡萬枝、張駿綸、張榮宏、宋清炎等( 見原審卷㈡第267至345頁),抗告人就追加之訴,亦援引卷 內已有之證據資料(見原審卷㈢第66至67頁、第109至116頁 ),依上說明,抗告人於原審所為追加之訴,與原訴訟基礎 事實同一。乃原法院認二者基礎事實不同,無從援用原訴訟 資料等詞,因而駁回其追加之訴,自有可議。抗告意旨,指 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非無理由。末查,訴之追加,係 利用原有訴訟程序所為之起訴,為追加時,固須有原訴訟程 序之存在,惟一經利用原有訴訟程序合法提起追加之訴後, 即發生訴訟拘束之效力,而能獨立存在,不因嗣後原訴已經 判決確定而受影響。原訴訟部分雖經本院以113年度台上字 第1989號裁定駁回上訴確定,仍不影響本件追加之訴獨立存 在,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2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勞動法庭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邱 璿 如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劉 祐 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抗-821-20241128-1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80號 再 抗告 人 劉倩如 訴訟代理人 江凱芫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余廼昌即康軒牙醫診所間聲請定暫時狀 態處分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6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 年度勞抗字第58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抗告,僅得以 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86條第4項規定 甚明。又當事人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 抗告,就該裁定如何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應有具體之指摘, 否則,其再抗告自難認為合法。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 指原法院本其取捨證據之職權所確定之事實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而言,不包括認定事實不當或理由不備之情形在內。 二、本件再抗告人對於原法院所為抗告無理由之裁定再為抗告, 係以:相對人於民國113年4月9日招聘第三人鄭妤綺任牙醫 助理後,仍刊登牙醫助理職缺,及新增1名牙醫師,原法院 認相對人無其他職位供伊擔任,過於速斷。又雇主對勞工之 信任,非衡量勞工任職久暫、是否自願離職,且離職後短暫 任職其他診所亦不必然與不能勝任工作有關,原法院以伊任 職相對人時間非長等,認兩造間信任關係薄弱、不能勝任相 對人診所工作,違反論理法則、經驗法則及舉證責任分配原 則。又相對人具相當規模,繼續僱用伊,並不會影響其醫療 業務等制度運作。伊自112年11月30日起迄今,未再找到牙 醫助理或其他工作,維持職業技能或競爭力將更吃力,更不 可能維持生計,伊不能回復工作所受工作權、人格權等損害 ,大於相對人繼續僱用伊所生損害,乃原法院不察,適用勞 動事件法第49條第1項規定顯有錯誤等語,為其論據。惟查 再抗告人所陳上開理由,係屬原法院認定倘許再抗告人至相 對人處所持續工作,將影響相對人醫療業務等制度之運作, 造成其營運與管理之不利益;而再抗告人仍得繼續維持生計 及專業技能,未使其產生重大損害或急迫危險,再抗告人未 能釋明其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必要性事實認定當否問題,要與 適用法規是否顯有錯誤無涉。依上說明,其再抗告自非合法 。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 第2項、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勞動法庭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蘇 芹 英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麗 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2024-11-28

TPSV-113-台抗-880-2024112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退休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1109號 上 訴 人 春雨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其泰 訴訟代理人 蘇義洲律師 林育如律師 黃郁婷律師 參 加 人 春雨工廠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工會 法定代理人 劉仁宏 被 上訴 人 李世仁 訴訟代理人 王正豪律師 李金澤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退休金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3 月26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2年度重勞上 更三字第3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因參加訴訟所生之費用,由參加 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於第三審上訴程序中,參加人之法定代理人變更為劉仁 宏,有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函及當選證明書可稽,其聲明承受 訴訟,核無不合,應予准許,先予敘明。 二、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 第469條所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 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 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 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 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條 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法 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 背法令。是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 及第469條之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 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有關之司法院解釋、憲法法庭 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 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 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 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 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 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 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 認。 三、上訴人對於原判決關於其敗訴部分提起第三審上訴,雖以該 部分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 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持有Ch un Yu Works(USA),Inc.(下稱美國春雨公司)100%股份 ,對於該公司業務經營有指揮監督權,且直接控制該公司之 人事任免、調動。被上訴人原受僱於上訴人,經上訴人於民 國73年6月15日指派至美國春雨公司前身美國春雨工廠股份 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於82年1月5日美國春雨公司成立後, 改派擔任該公司總經理。上訴人於99年11月11日免除被上訴 人在美國春雨公司之職務,同年12月30日令被上訴人自100 年2月1日起調派回臺工作。上訴人得調動被上訴人所任公司 及職務,且核定其薪資額,復承認其年資自73年6月15日起 算,並無終止原僱傭契約關係,原僱傭關係仍存在。被上訴 人於100年2月22日申請退休,經上訴人完成簽核程序,同意 其退休。被上訴人依勞動基準法第53條第2款、第55條規定 ,請求上訴人給付退休金,為有理由等情,或原審贅述而與 上開認定無關部分,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命為辯論及已論 斷者,泛言謂為違法,而非表明該部分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 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 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 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四、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第86條第1項,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勞動法庭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蘇 芹 英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麗 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2024-11-28

TPSV-113-台上-1109-20241128-1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強制執行聲明異議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59號 再 抗告 人 黃穎秀 代 理 人 陳宇琦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尚發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等間聲請定暫時 狀態處分強制執行聲明異議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25日臺 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4號),提起再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程序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抗告,僅得以 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86條第4項規定 甚明。又當事人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 抗告,就該裁定如何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應有具體之指摘。 否則,其再抗告自難認為合法。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 指原法院本其取捨證據之職權所確定之事實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而言,不包括認定事實不當之情形在內。上開規定,依強 制執行法第30條之1規定,於強制執行程序準用之。 二、本件再抗告人對於原法院所為裁定再為抗告,係以:伊持臺 灣橋頭地方法院111年度全字第66號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 下稱保全裁定)為執行名義,向該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 法院)聲請強制執行(111年度司執全字第172號)。執行法 院於民國111年9月29日核發執行命令,命相對人尚發營造股 份有限公司及南仁湖育樂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案訴訟終結前, 就○○市○○區○○段0小段0、0之0等地號土地比鄰地界線之保護 基樁與連續壁以上之部分,不得續建(下稱系爭執行命令) ,嗣於111年10月14日及112年8月23日依現場履勘結果(下 稱履勘結果),認相對人於收受系爭執行命令後,確有施作 連續壁頂端填平混凝土,混凝土地面上有突出鋼筋及預留管 路等情形(下稱系爭續建部分),而違反系爭執行命令,命 相對人除去系爭續建部分。惟原法院依履勘結果,認相對人 於收受系爭執行命令後,確有施作系爭續建部分,竟又援引 社團法人高雄市建築師公會113年5月30日函覆意見,認定並 未違反保全裁定及系爭執行命令,所持理由與主文、證據均 有矛盾。且上開函覆意見非鑑定報告,復經伊爭執,原法院 自應調查審認,惟未予調查,亦未就有利伊之證據說明不採 之理由,即為伊不利之認定,亦有理由不備之違法云云,為 其論據。惟查再抗告人所陳上開理由,係屬原法院認定相對 人之系爭續建部分,並未違反保全裁定及系爭執行命令之事 實認定當否問題,要與適用法規是否顯有錯誤無涉。依前揭 說明,其再抗告自非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 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陳 媖 如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抗-859-20241128-1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19號 再 抗告 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訴訟代理人 陳業鑫律師 張仁興律師 葉智超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張玉璽間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事件,對 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30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勞抗字第14 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相對人張玉璽因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訴訟(下稱本 案訴訟),向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下稱士林地院)聲請為定暫 時狀態處分獲准,再抗告人不服,提起抗告。原法院以:相 對人主張其遭再抗告人非法解僱,提起本案訴訟,經原法院 以110年度勞上字第15號判決確認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並 命再抗告人回復相對人職務及按月給付工資,應認相對人就 所爭執之法律關係存否已釋明所提本案訴訟有勝訴之望。相 對人經再抗告人終止僱傭關係後,已逾3年無法正常工作領 薪,影響其經濟生活與財務規劃,且其具財經專業與經歷, 有繼續原有工作以維持生計與保有專業技能之需求;而再抗 告人資本雄厚、規模龐大且組織完善,依其所提證據,難認 其以原有工作條件繼續僱用相對人,將造成經濟上沉重負擔 而顯有重大困難。衡量兩造利益,認有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必 要,因以維持士林地院所為裁定,駁回再抗告人之抗告。 二、按勞工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法院認勞工有勝訴之望 ,且雇主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者,得依勞工之聲請,為 繼續僱用及給付工資之定暫時狀態處分,勞動事件法第49條 第1項定有明文。揆諸立法理由明載:勞動事件之勞工,通 常有持續工作以維持生計之強烈需求,基於此項特性,於確 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訟進行中,如法院認勞工有相當程度之 勝訴可能性,且雇主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時,宜依保全 程序為暫時權利保護。其規範旨趣非僅暫時性滿足勞工生活 上之急迫需求,尚寓有使勞工繼續工作以維持其職業上技能 及競爭力,涉及其工作權、人格權之保護。上開規定係斟酌 勞動關係特性之特別規定,性質上屬民事訴訟法第538條第1 項所定爭執法律關係及必要性等要件之具體化,法院應就個 案具體狀況,審酌勞工勝訴之望,及對雇主客觀上得否期待 其繼續僱用之利益等情形,為自由之裁量,不得僅以勞工有 資力足以維持生計,遽而認定無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必要。原 法院認相對人提起本案訴訟有勝訴之望,且經衡量兩造間利 益,再抗告人繼續僱用相對人所可防免對相對人造成之不利 益或損害,顯然大於再抗告人因此所受不利益或損害,因認 再抗告人繼續僱用相對人,並無重大困難,有定暫時狀態處 分必要,經核於法並無不合。再抗告意旨以相對人未釋明其 已無資力,而有保全之急迫性及必要性等語,指摘原裁定適 用法規顯有錯誤,求予廢棄,非有理由。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 第2項、第481條、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勞動法庭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李 國 增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麗 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抗-819-2024112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025號 上 訴 人 億德合金屬工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星五 訴訟代理人 蕭智元律師 被 上訴 人 同泰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曾子章 訴訟代理人 陳寧樺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 月18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2年度重上更一字第4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 第469條所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 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 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 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 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條 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法 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 背法令。是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 及第469條之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 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有關之司法院解釋、憲法法庭 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 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 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 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 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 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 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 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訴外人李遠智自民國106 年1月1日起至108年8月止擔任被上訴人執行長兼總經理;訴 外人李家銘自105年5月1日起至108年7月18日止為被上訴人 工作,支領報酬,為承接被上訴人系爭工作之訂單賺取利差 ,乃於106年2月間成立上訴人公司,由李遠智找張星五擔任 上訴人之名義上負責人,及李遠智斯時女友即訴外人周詠昕 擔任實際負責人。上訴人於同年5月間與被上訴人簽立外包 合約承包系爭工作,復將之轉包予由李家銘擔任實際負責人 之訴外人培英半導體有限公司(下稱培英公司),培英公司 再外包予訴外人德菱金屬有限公司(下稱德菱公司)。被上 訴人就系爭工作本得與德菱公司直接訂立契約,無須經由上 訴人、培英公司,惟培英公司自106年4月起至108年6月間就 系爭工作支付德菱公司新臺幣(下同)1,466萬5,309元,上 訴人支付培英公司2,114萬4,945元,被上訴人支付上訴人2, 698萬9,688元,上訴人及培英公司就系爭工作均未提供任何 勞務,本不得獲取報酬,其依上開方式因而獲得584萬4,743 元、647萬9,636元,合計1,232萬4,379元之利益,為被上訴 人因此增加支出所受損害。被上訴人為預防、遏阻交易對象 與其員工或關係人私下勾結,杜絕不當利益輸送,要求上訴 人簽署之承諾書第2-1條約定,上訴人承諾不向被上訴人員 工或其關係人及(或)其指定人給付不正當利益。所稱「員 工」包括為被上訴人工作、受領報酬之人,不以與被上訴人 成立僱傭契約者為限;而依承諾書第1-4條約定,「關係人 」包括與被上訴人員工間有深入交往、熟知及信任等關係者 。張星五及周詠昕、培英公司分別為被上訴人員工李遠智、 李家銘依承諾書第1-4條約定所指之關係人,而上訴人、培 英公司就系爭工作取得上開利益由周詠昕、李家銘、培英公 司支配,上訴人使彼等獲取上開不正當利益,違反承諾書第 2-1條約定,被上訴人依承諾書第4-1條約定,一部請求上訴 人賠償650萬元及懲罰性違約金150萬元,為有理由等情,或 原審贅述而與上開認定無關部分,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命 為辯論及已論斷者,泛言謂為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 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更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 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 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蘇 芹 英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麗 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2024-11-28

TPSV-113-台上-2025-2024112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1989號 上 訴 人 陳柚屹 訴訟代理人 邱柏誠律師 被 上訴 人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曾文生 訴訟代理人 魏辰州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7月12日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勞 上字第1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又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第469條所 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原判決所違背 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 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70條第2項 、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條規定,判決 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法第469條規 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背法令。是 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及第469條之 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有關之司法院解釋、憲法法庭裁判,或成 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 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 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 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 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 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 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第三審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 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 認定事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自民國95年 間起任職於被上訴人東部發電廠(下稱東部發電廠),於10 9至110年間擔任水路組水工課6等土木工程師水工維護專員 ,惟有拒絕接受主管工作指派、情緒管理不良等情事,經被 上訴人依「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處理不適任人員應行注意 事項」(下稱注意事項)啟動不適任人員輔導程序,由東部 發電廠相關部門訂定輔導計畫(下稱系爭輔導計畫)。前述 輔導期間屆滿,上訴人之輔導成績整體評估為不及格,東部 發電廠於110年5月3日召開「東部發電廠審議不適任人員會 議」,決議上訴人對於所擔任工作不能勝任,無再延長輔導 之需要,依注意事項提報資遣,被上訴人於核定後,依勞動 基準法第11條第5款規定,於同年月17日終止系爭勞動契約 ,未違反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自屬合法。被上訴人於輔導 期間,雖未依注意事項第5條第㈡項第1款所定附件格式填報 面談紀錄表,而係以成立輔導小組施以系爭輔導計畫之方式 進行輔導,惟既經時任水工課長張榮宏於工作記事詳實記錄 過程,相較於面談更為全面、嚴謹及慎重,難謂違反該注意 事項之規定。又被上訴人係以上訴人不能勝任工作為由預告 終止系爭勞動契約,無須踐行工作規則第54條所定程序等情 ,或原審贅述而與上開認定無關部分,指摘其為不當;並就 原審已論斷者,泛言未論斷,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 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 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 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勞動法庭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邱 璿 如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陳 媖 如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上-1989-2024112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