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紀語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51-160 筆)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173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黃智佳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96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智佳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有期徒刑部分, 應執行有期徒刑陸年拾壹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黃智佳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 件,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 第5款及第50條第2項(聲請意旨漏載),定其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定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附表應補充部分:附表編號1「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欄所載「新竹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1356、1357、1358、1 359號」,應補充為「新竹地檢112年度緝字第1356、1357、 1358、1359、1360號」。 二、按數罪併罰,有2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 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 ,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有明文。次按刑法第53條所 謂數罪併罰,有2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 行之刑,以2裁判以上所宣告之數罪,均在裁判確定前所犯 者為必要,最高法院33年非字第19號號判例意旨可資參照。 三、經查,本件受刑人請求檢察官就附表編號1所示得易服社會 勞動之罪、附表編號4所示得易科罰金之罪與附表編號2、3 所示不得易科罰金、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聲請定應執行刑 ,有卷附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受刑人定執行刑或易科罰金意 願回覆表在卷為憑,合於刑法第50條第2項規定,又本院為 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且 如附表編號2至4所示之罪確係附表編號1所示之判決確定前 所犯,並俱經如附表所示之法院分別判決判處如附表所示之 刑確定,有各該案件刑事判決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等文件在卷可考。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3項規定,本院 亦已函請受刑人於文到5日內具狀就如何定應執行刑表示意 見,以維護受刑人之程序保障,本件經受刑人表示希望從輕 定刑之意見,此有本院定應執行刑案件受刑人意見回覆表在 卷可憑。茲因檢察官向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即本院聲請 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爰依 受刑人犯罪行為之不法及罪責程度、各罪之關聯性、犯罪情 節、次數及行為態樣、數罪所反應受刑人之人格特性與傾向 、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並審酌受刑人之意見後, 就其所犯附表各罪為整體非難評價,就有期徒刑部分,定其 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得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陳紀語

2024-12-30

SCDM-113-聲-1173-2024123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169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郭家辰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97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郭家辰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拘役,應執行拘 役壹佰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郭家辰因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等案件, 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 款,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 定定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附表應更正部分:附表編號1至3之「偵查(自訴)機關年度 案號」欄所載「新竹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401號」,均應更 正為「新竹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401號等」。 三、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 應執行之刑;宣告多數拘役者,比照前款定其刑期。但不得 逾120日,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四、經查,本院為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之犯罪事實最後判 決之法院,且如附表編號2至4所示之罪確係附表編號1所示 之判決確定前所犯,並俱經如附表所示之法院分別判決判處 如附表所示之刑確定,有各該案件刑事判決及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等文件在卷可考。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3 項規定,本院亦已函請受刑人於文到5日內具狀就如何定應 執行刑表示意見,以維護受刑人之程序保障,本件經受刑人 表示希望從輕定刑之意見,此有本院定應執行刑案件受刑人 意見回覆表在卷可憑。茲因檢察官向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 院即本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應 予准許,爰依受刑人犯罪行為之不法及罪責程度、各罪之關 聯性、犯罪情節、次數及行為態樣、數罪所反應受刑人之人 格特性與傾向、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就其所犯附 表各罪為整體非難評價,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五、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得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陳紀語

2024-12-30

SCDM-113-聲-1169-2024123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172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徐家德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97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徐家德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拘役,應執行拘 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徐家德因犯毀棄損壞等案件,先後經 判決確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定 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定應 執行之刑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 應執行之刑;宣告多數拘役者,比照前款定其刑期。但不得 逾120日,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院為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之犯罪事實最後判 決之法院,且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確係附表編號1所示之判 決確定前所犯,並俱經如附表所示之法院分別判決判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確定,有各該案件刑事判決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等文件在卷可考。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3項規 定,本院亦已函請受刑人於文到5日內具狀就如何定應執行 刑表示意見,以維護受刑人之程序保障,受刑人迄今未表示 意見。茲因檢察官向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即本院聲請定 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爰依受 刑人犯罪行為之不法及罪責程度、各罪之關聯性、犯罪情節 、次數及行為態樣、數罪所反應受刑人之人格特性與傾向、 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就其所犯附表各罪為整體非 難評價,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得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陳紀語

2024-12-30

SCDM-113-聲-1172-2024123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16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邱少文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97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邱少文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拘役,應執行拘 役陸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邱少文因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等案件, 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 款,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 定定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附表應補充部分:附表編號1「宣告刑」欄應補充「應執行 拘役50日」。 三、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 應執行之刑;宣告多數拘役者,比照前款定其刑期。但不得 逾120日,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四、經查,本院為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之犯罪事實最後判 決之法院,且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確係附表編號1所示之判 決確定前所犯,並俱經如附表所示之法院分別判決判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確定,有各該案件刑事判決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等文件在卷可考。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3項規 定,本院亦已函請受刑人於文到5日內具狀就如何定應執行 刑表示意見,以維護受刑人之程序保障,受刑人迄今未表示 意見。茲因檢察官向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即本院聲請定 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爰依受 刑人犯罪行為之不法及罪責程度、各罪之關聯性、犯罪情節 、次數及行為態樣、數罪所反應受刑人之人格特性與傾向、 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就其所犯附表各罪為整體非 難評價,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五、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得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陳紀語

2024-12-30

SCDM-113-聲-1168-2024123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171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莊永東 (現於法務部○○○○○○○○附設勒戒所強制戒治中)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97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莊永東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有期徒刑,應執 行有期徒刑貳年陸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莊永東因犯詐欺等案件,先後經判決 確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其應 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定應執行 之刑等語。 二、附表應更正部分:  ㈠附表編號1至21之「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欄所載「新 竹地檢112年度偵字第7164號」,均應更正為「新竹地檢112 年度偵字第7164號等」。  ㈡附表編號7之「宣告刑」欄所載「有期徒刑1年3月」,應更正 為「有期徒刑1年2月」。  ㈢附表編號13之「宣告刑」欄所載「有期徒刑1年2月」,應更 正為「有期徒刑1年1月」。  ㈣附表編號14之「宣告刑」欄所載「有期徒刑1年1月」,應更 正為「有期徒刑1年3月」。  ㈤附表編號19之「宣告刑」欄所載「有期徒刑1年3月」,應更 正為「有期徒刑1年2月」。  ㈥附表編號21之「宣告刑」欄所載「有期徒刑1年2月」,應更 正為「有期徒刑1年1月」;另「犯罪日期」欄所載之「111 年12月11日」應更正為「111年12月10日」。 三、按數罪併罰,有2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 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 ,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有明文。次按刑法第53條所 謂數罪併罰,有2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 行之刑,以2裁判以上所宣告之數罪,均在裁判確定前所犯 者為必要,最高法院33年非字第19號判例意旨可資參照。 四、經查,本院為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之犯罪事實最後判 決之法院,且如附表編號2至21所示之罪確均係附表編號1所 示之判決確定前所犯,並俱經如附表所示之法院分別判決判 處如附表所示之刑確定,有各該案件刑事判決及臺灣高等法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等文件在卷可考。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3項規定,本院亦已函請受刑人於文到5日內具狀就如何定 應執行刑表示意見,以維護受刑人之程序保障,受刑人迄今 未表示意見。茲因檢察官向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即本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爰依受刑人犯罪行為之不法及罪責程度、各罪之關聯性、犯 罪情節、次數及行為態樣、數罪所反應受刑人之人格特性與 傾向、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就其所犯附表各罪為 整體非難評價,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五、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得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陳紀語

2024-12-30

SCDM-113-聲-1171-2024123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貪污治罪條例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493號 113年度聲字第1321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宋瑞展 選任辯護人 魏順華律師 戴愛芬律師 上列被告因貪污治罪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暨被告聲 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宋瑞展自民國壹佰壹拾肆年壹月貳日起延長羈押貳月並禁止接見 通信。 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而有下列情形之 一,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者,得羈押之: 一、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二、有事實足認為 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三、所 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 有相當理由認為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 或證人之虞者,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羈押 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得於期 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之1之規定訊問被告 後,以裁定延長之;審判中之延長羈押,每次不得逾2月, 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前段、第5項分別明定。 二、經查:  ㈠被告宋瑞展因刑法第268條聚眾賭博罪、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第 7條、第4條第1項第5款之有調查職務人員違背職務收受賄賂 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日訊問 被告後,認被告涉犯上開罪名之犯罪嫌疑重大,又被告歷次 供述有出入,與其他共犯及卷內證據內容不符,且所犯為最 輕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有事實足認有勾串共犯之 虞,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2、3款之羈押原因而有 羈押必要,於113年10月2日起執行羈押,並禁止接見通信在 案。  ⑵茲因羈押期限即將屆滿,經訊問被告後,被告就起訴書所載 部分客觀事實坦認不諱,但犯罪時間、金額多所爭執,惟依 卷內相關證據資料,足認被告涉嫌前揭罪名之犯罪嫌疑重大 ,依本案之目前之審理進度,被告所述情節仍與同案被告劉 震華之供述有相當之歧異,亦與卷內扣案書證不符,故原羈 押之原因仍然存在。衡酌被告位居警界高層,涉嫌收受賄賂 之期間甚長、金額甚鉅,對國家社會秩序影響甚大,為確保 國家刑事司法權及將來國家刑罰權之有效行使及其他公共利 益,與被告人身自由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程度,而為利益衡 量後,本院認有繼續羈押及禁止接見通信之必要,應自114 年1月2日起延長羈押2月並禁止接見通信。  三、被告及辯護人雖以被告已坦承犯行,無串證串供之虞,而聲 請具保停止羈押等語,然被告仍有羈押之原因與必要,已如 前述,此外,復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示情形。從而 ,被告及辯護人向本院提出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尚難准許 ,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賴淑敏                             法 官 吳佑家                             法 官 劉得為 以上正本証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陳紀語

2024-12-27

SCDM-113-訴-493-20241227-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493號 113年度聲字第1321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宋瑞展 選任辯護人 魏順華律師 戴愛芬律師 上列被告因貪污治罪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暨被告聲 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宋瑞展自民國壹佰壹拾肆年壹月貳日起延長羈押貳月並禁止接見 通信。 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而有下列情形之 一,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者,得羈押之: 一、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二、有事實足認為 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三、所 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 有相當理由認為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 或證人之虞者,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羈押 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得於期 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之1之規定訊問被告 後,以裁定延長之;審判中之延長羈押,每次不得逾2月, 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前段、第5項分別明定。 二、經查:  ㈠被告宋瑞展因刑法第268條聚眾賭博罪、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第 7條、第4條第1項第5款之有調查職務人員違背職務收受賄賂 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日訊問 被告後,認被告涉犯上開罪名之犯罪嫌疑重大,又被告歷次 供述有出入,與其他共犯及卷內證據內容不符,且所犯為最 輕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有事實足認有勾串共犯之 虞,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2、3款之羈押原因而有 羈押必要,於113年10月2日起執行羈押,並禁止接見通信在 案。  ⑵茲因羈押期限即將屆滿,經訊問被告後,被告就起訴書所載 部分客觀事實坦認不諱,但犯罪時間、金額多所爭執,惟依 卷內相關證據資料,足認被告涉嫌前揭罪名之犯罪嫌疑重大 ,依本案之目前之審理進度,被告所述情節仍與同案被告劉 震華之供述有相當之歧異,亦與卷內扣案書證不符,故原羈 押之原因仍然存在。衡酌被告位居警界高層,涉嫌收受賄賂 之期間甚長、金額甚鉅,對國家社會秩序影響甚大,為確保 國家刑事司法權及將來國家刑罰權之有效行使及其他公共利 益,與被告人身自由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程度,而為利益衡 量後,本院認有繼續羈押及禁止接見通信之必要,應自114 年1月2日起延長羈押2月並禁止接見通信。  三、被告及辯護人雖以被告已坦承犯行,無串證串供之虞,而聲 請具保停止羈押等語,然被告仍有羈押之原因與必要,已如 前述,此外,復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示情形。從而 ,被告及辯護人向本院提出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尚難准許 ,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賴淑敏                   法 官 吳佑家                   法 官 劉得為 以上正本証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陳紀語

2024-12-27

SCDM-113-聲-1321-20241227-1

金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字第872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翰閩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偵字第13584號),業經本院依簡式審判程序辯論終結,茲查 本案尚有應行調查之處,爰命再開辯論,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得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紀語

2024-12-26

SCDM-113-金訴-872-20241226-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撤銷扣押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073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劉震華 選任辯護人 黃炫中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賭博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 偵字第8197號、第5979號、第9489號、第13567號、第13570號) ,現由本院審理中(113年度訴字第493號),聲請撤銷扣押命令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劉震華於繳納如附表編號1至4所示之擔保金後,准予撤銷如附表 編號1至4所示扣押標的之扣押命令。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依起訴書所載,檢察官聲請本院扣押如起訴 書附表八所示不動產之目的,係為保全將來對於犯罪所得所 得之沒收,尚無做為保全證據之用,聲請人即被告劉震華就 起訴書附表編號34至37所示之不動產,願依實價登陸價格繳 納與扣押範圍相當之保證金,以保全將來犯罪所得之沒收或 追徵,爰聲請撤銷此部分之扣押命令等語。   二、按得沒收或追徵之扣押物,法院或檢察官依所有人或權利人 之聲請,認為適當者,得以裁定或命令定相當之擔保金,於 繳納後,撤銷扣押,刑事訴訟法第142 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 。揆諸上開規定之立法理由略以:「得沒收或追徵之扣押物 ,如有作為其他利用之必要,如權衡命所有人或權利人繳納 相當之擔保金,亦可達扣押之目的時,自應許所有人或權利 人聲請以相當之擔保金,取代原物扣押」。 三、經查,本院前於民國113年9月12日以113年度聲扣字第20號 裁定扣押聲請人如起訴書附表八編號1至49所示之財產(下 稱本院裁定扣押之財產)乙節,有上開裁定附卷可參。審酌 前開本院裁定扣押之財產,係為供保全將來對於犯罪所得之 沒收或追徵之用,而非作為保存證據之用,聲請人繳納擔保 金既能達相同之保全犯罪所得及將來沒收或追徵之目的,即 無以扣押起訴書附表八編號34至37所示之不動產作為唯一保 全手段之必要。故聲請人請求於繳納如本裁定附表編號1至4 所示之擔保金後,撤銷如本裁定附表編號1至4所示(即起訴 書附表八編號34至37)扣押標的之扣押命令,應屬有據。 四、檢察官主張略以:本案起訴書認定聲請人之犯罪所得為新臺 幣(下同)9億7,987萬8,960元,本案查扣聲請人之不動產 及存款現金僅7億餘元,不足清償其犯罪所得,聲請人請求 以附表編號1至4所示擔保金撤銷附表編號1至4所示之扣押命 令,非屬適當;刑事訴訟法第142條之1之立法理由提及聲請 人須就扣押物舉證「有做為其他利用之必要」,聲請人並未 提出相關證據資料;就擔保金額部分,本案起訴書附表八編 號34至37之土地所列價格,係以公告地價估算該等土地之價 值,較一般不動產交易市場行情為低,應由聲請人提出與該 等土地實際市場價值相當之保證金為妥等語。然查,法務部 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聲請扣押如起訴書附表八編號1至39所 示之不動產時,已就聲請人上開財產釋明其市場價值合計7 億7,573萬2,371元,經本院採用而為扣押之裁定,而聲請人 僅就其中如起訴書附表八編號34至37所示之不動產,聲請供 擔保撤銷扣押命令,本件仍有其他扣押中之財產做為擔保, 檢察官認為聲請人僅以合計1億2,199萬3,319元擔保金撤銷 扣押,難達沒收目的云云,恐有誤會;至檢察官認為聲請人 應舉證就扣押物「有做為其他利用之必要」,惟本件查無法 律明文規定有此要件及聲請人有此舉證責任,實難憑採;關 於聲請人應提出之擔保金金額部分,本院認為本件於法務部 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聲請扣押裁定時,已經釋明各該扣押標 的之市場價值,況且依據起訴書附表八編號34至37所列不動 產市場價值均為「實價登錄價格」,故起訴書附表八編號34 至37所列扣押標的以聲請扣押裁定時之「實價登錄價格」做 為將來保全沒收犯罪所得之估算,應屬相當。 五、綜上,聲請人前揭聲請,尚非無據。爰依刑事訴訟法第220 條、第142條之1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得為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紀語 附表(金額單位均為新臺幣): 編號 扣押標的 財產種類 應有部分 應提供之擔保金 備註 1 新竹縣○○市○○段00號 土地 0.5 5,386萬9,844元 即本院113年度聲扣字第20號刑事裁定附表編號34、起訴書附表八編號34 2 新竹縣○○市○○段00號 土地 0.5 2,797萬6,675元 即本院113年度聲扣字第20號刑事裁定附表編號35、起訴書附表八編號35 3 新竹縣○○市○○段00號 土地 0.5 2,007萬3,400元 即本院113年度聲扣字第20號刑事裁定附表編號36、起訴書附表八編號36 4 新竹縣○○市○○段00○0號 土地 0.5 2,007萬3,400元 即本院113年度聲扣字第20號刑事裁定附表編號37、起訴書附表八編號37

2024-12-24

SCDM-113-聲-1073-20241224-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恐嚇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簡字第1308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家弘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0684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 通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乙○○犯恐嚇危害安全罪,累犯,處拘役肆拾伍日,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日期「民國113年6月16日」應 更正為「113年5月16日」,以及證據欄補充「被告於準備程 序時之自白」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乙○○所為,係犯刑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  ㈡被告前因恐嚇案件,經本院以112年度易字第413號判決判處 有期徒刑4月確定,於112年12月7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等情 ,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查,其於受徒刑之 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 累犯。參以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審酌被告 所犯本案恐嚇危害安全罪,與上開執行完畢之前案罪質相同 ,被告顯未能記取前案科刑之教訓謹慎行事,漠視法紀,對 刑罰之反應力薄弱,未因此產生警惕作用,仍有應予處罰之 惡性,有加重其刑之必要。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在公用道路上為本案犯 行,除侵害被害人法益外,也因暴戾之氣危害社會治安、交 通安全,所為實值非難。惟念及被告坦承犯行,暨其自述國 中畢業之智識程度、入監前從事冷氣空調工作,月薪約新臺 幣三萬三千元,家庭經濟狀況勉持、入監前與父母及前妻同 住,入監後未成年子女由其父母照顧,且與現任配偶辦理離 婚中、素行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 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翌日起算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吳柏萱提起公訴,檢察官何蕙君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得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陳紀語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0684號   被   告 乙○○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乙○○於民國113年6月16日上午6時34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 -0000號自用小客車違規停駛在新竹縣○○市○○路0段00號之公 車站牌前,適有甲○○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營業大客車同 向行駛至該處時,見上開車輛違規,遂對其鳴按喇叭,乙○○ 因而心生不滿,竟基於恐嚇危害安全之犯意,持黑色鋁棒1 支下車恫嚇甲○○,使甲○○心生畏懼,致生危害生命、身體之 安全。嗣因甲○○報警處理,始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甲○○訴由新竹縣政府警察局竹北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乙○○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核與告訴人甲○○於警詢時之指訴大致相符,並有車輛詳細資 料報表2紙、監視器畫面檔案暨截圖14張在卷可稽,足認被 告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5條之恐嚇罪嫌。 三、至告訴暨報告意旨固認被告於上開時地對告訴人辱罵「叭殺 小、幹你娘、雞掰」等情,尚涉犯刑法309條第1項之公然侮 辱罪嫌。惟按個人言語使用習慣及修養本有差異,有些人之 日常言談確可能習慣性混雜某些粗鄙髒話(例如口頭禪、發 語詞、感嘆詞等),或只是以此類粗話來表達一時之不滿情 緒,縱使粗俗不得體,亦非必然蓄意貶抑他人之社會名譽或 名譽人格,尤其於衝突當場之短暫言語攻擊,如非反覆、持 續出現之恣意謾罵。即難逕認表意人係故意貶損他人之社會 名譽或名譽人格,憲法法庭113年度憲判字第3號判決參照。 是被告僅係因行車糾紛而與告訴人發生口角衝突,僅屬短暫 言語攻擊,尚非反覆、持續出現之恣意謾罵,尚難認被告主 觀上係故意貶損告訴人之社會名譽或名譽人格,自與公然侮 辱之構成要件有間,惟此部分若成立犯罪,與前開起訴部分 ,有裁判上一罪關係,應為起訴效力所及,爰不另為不起訴 處分,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17  日              檢 察 官 吳柏萱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6  日              書 記 官 戴職薰

2024-12-20

SCDM-113-竹簡-1308-202412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