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周舒雁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61-170 筆)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報酬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075號 上 訴 人 林建亨 訴訟代理人 熊健仲律師 被 上訴 人 隆銘綠能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同開科技工 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鑒隆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報酬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3月 26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0年度重上字第101號),提起 一部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 第469條所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 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 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 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 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 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 條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 法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 違背法令。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 及第469條之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 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 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 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 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 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 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 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駁回其請求被上訴人給付新臺幣(下 同)1,755萬元本息之上訴提起第三審上訴,雖以該部分判 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 捨證據、認定事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兩造及訴 外人鴻晶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鴻晶新公司)於民國10 7年5月31日簽立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約定解除鴻晶新 公司與上訴人原買賣訴外人双建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双 建公司)股權之協議,鴻晶新公司應歸還持有之双建公司股 權予上訴人,上訴人則應返還鴻晶新公司已付款項1,950萬 元,但該債務由被上訴人承擔,並應於3個工作日開立面額1 ,755萬元、無禁止背書轉讓之支票1紙予鴻晶新公司。嗣兩 造於翌日即同年6月1日簽訂契約(下稱系爭契約),約定上 訴人應將双建公司股權過戶轉讓予被上訴人或其指定之第三 人,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第1期服務報酬1,971萬2,222元 ,於上訴人同意並交付辦理双建公司股權轉讓予被上訴人或 其指定之第三人時,由被上訴人代扣執行業務所得稅及健保 補充費後,實付1,755萬元,被上訴人並於同日簽發指定受 款人為上訴人,且未禁止背書轉讓之同額支票1紙,由上訴 人及鴻晶新公司共同簽領,並經鴻晶新公司兌領完畢,足認 系爭協議約定上訴人應返還予鴻晶新公司之已付價款,且由 被上訴人承擔債務,開票予鴻晶新公司之1,755萬元支票來 源,即為系爭契約所約定被上訴人應實付上訴人之第1期服 務報酬1,755萬元無訛,是被上訴人已依約給付第1期服務報 酬予上訴人。另上訴人亦不否認被上訴人已支付第2期服務 報酬。從而,上訴人依系爭契約訴請被上訴人給付1,755萬 元,及自108年12月3日民事擴張聲明狀繕本送達翌日起算之 法定遲延利息,為無理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命為 辯論及已論斷或其他贅述而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泛言謂 為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 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未具體敘述為從事 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 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 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陳 容 正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賴 立 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2024-12-19

TPSV-113-台上-2075-20241219-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履行契約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184號 上 訴 人 於光泰 訴訟代理人 翁瑞麟律師 被 上訴 人 黃維勳 黃維誠 黃維富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王志陽律師 被 上訴 人 黃美麗 黃志豪 黃美鳳 黃美華(Mei-Hua Huang)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契約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 月11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3年度建上更四字第2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 第469條所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 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 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 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 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 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 條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 法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 違背法令。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 及第469條之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 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 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 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 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 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 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 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被繼 承人莊烟(民國87年5月12日死亡)於82年12月7日簽訂合建 契約,約定莊烟提供所有坐落○○市○○段000、003、004地號 土地(004地號嗣併入003地號),由上訴人出資興建A至E棟 之7層房屋(門牌依序編釘○○市○○路007、005、003、001、0 07號),建造完成後由莊烟分得C、D棟及E棟1至3樓房屋(C 、D棟下合稱系爭房屋)。上訴人於85年8月底前完工,惟因 其未按圖施作,致系爭房屋有混凝土強度不符及部分樑柱配 筋不足之瑕疵,被上訴人於94年5月2日催告上訴人於3個月 內修補未果,兩造不爭執扣除上訴人於103年12月支出補強 費用後,所需修復費用為新臺幣(下同)356萬6,085元,被上 訴人自得請求如數賠償。上訴人於107年9月27日交付系爭房 屋,被上訴人於100年4月7日提起本件訴訟,未罹於民法第5 14條所定1年時效期間,其請求上訴人給付356萬6,085元, 並加計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同年6月20日起算法定遲延利 息,為有理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命為辯論及已論 斷或其他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泛言謂為違法、矛盾或漏 未論斷,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 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未具體敘述為從事 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 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 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至原判決贅述其他理由,與裁 判結果無影響,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 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周 舒 雁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詩 璿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9

TPSV-113-台上-2184-20241219-1

台抗
最高法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聲請訴訟救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956號 再 抗告 人 樺福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慧娟 訴訟代理人 陳水聰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三一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間分配表異議 之訴事件,聲請訴訟救助,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25日臺灣高等 法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638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抗告,僅得以 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86條第4項規定 甚明。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指原法院本其取捨證據之 職權所確定之事實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而言,不包括取捨證據 、認定事實不當之情形在內。且提起再抗告,依民事訴訟法 第495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470條第2項之規定,應於再抗 告狀內記載再抗告理由,表明原裁定有如何合於適用法規顯 有錯誤之具體情事;如未具體表明,或所表明者與上開規定 不合時,應認其再抗告為不合法,而以裁定駁回。本件再抗 告人對於原裁定再為抗告,係以:伊受第三人遠東航空股份 有限公司債務牽連,財務嚴重受損,公司營運困頓停業,財 產俱遭法院查封,不能自由處分名下不動產、存款、債權及 其他所得,無力繳納本件裁判費云云,為其論據。惟查再抗 告人所陳上開理由,核屬原法院認定再抗告人未釋明其無資 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實當否問題,要與適用法規是否顯有錯 誤無涉。依上說明,其再抗告自非合法。至再抗告人於再抗 告程序提出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促字第4769號支 付命令影本,核屬新證據,本院依法不得審酌,附此敘明。 二、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 第2項、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吳 美 蒼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賴 立 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19

TPSV-113-台抗-956-20241219-1

台聲
最高法院

一、台 菲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與井強企業有限公司等間聲請通知行使權利提出異議再抗告而聲請訴訟救助暨選任訴訟代理人事件。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09年度台聲字第2031號 聲 請 人 菲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原設103]Invaders Bay, Audrey Jeffers Hwy, Port of Spain, Trinidad and Tobago 法定代理人 廖玉麟 原住同上 聲 請 人 Highberger,Kakita,Spencer &Turner MAF Corp for 謝謝國際聯合律師事務所 原設49. PRIBINOVA 12, BRATISLAVA, 81109, SLOVAKIA 法定代理人 K. Hung 原住同上 聲 請 人 一心稅務專利法律事務所 原設阿菲亞非洲村酒店 Liberia Rd Ext, Accra,迦納 法定代理人 Paul Hsieh 原住同上 聲 請 人 謝諒獲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井強企業有限公司等間聲請通知行使權利 事件,提出異議,對於中華民國109年1月31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 (108年度抗字第1372號),提起再抗告,而聲請訴訟救助暨選 任訴訟代理人事件,就該聲請部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九年度台聲字第二○三一號裁定對於聲請人應為公示送達 。 理 由 按對於當事人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或應於外國為送達,預知雖 依民事訴訟法第145條之規定辦理而無效者,如無人為公示送達 之聲請,受訴法院為避免訴訟遲延認有必要時,得依職權命為公 示送達,此觀民事訴訟法第149條第1項第1款、第3款及第3項之 規定自明。本件聲請人於書狀記載之送達處所為外國地址,經本 院依民事訴訟法第145條規定,囑託我國駐外機構對之送達未果 ,有我國駐聖文森國大使館、駐斯洛伐克代表處、駐奈及利亞代 表處函在卷可稽;另聲請人謝諒獲之送達地址,則經本院另案10 9年度台聲字第708號裁定公示送達,可預知雖依民事訴訟法第14 5條規定囑託辦理送達亦無效,自應對之為公示送達,爰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吳 美 蒼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賴 立 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19

TPSV-109-台聲-2031-20241219-2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拆屋還地等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2235號 上 訴 人 康平和 訴訟代理人 李秋銘律師 被 上訴 人 邱萬來 訴訟代理人 林世超律師 歐瓊心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 月26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字第135號),提起 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給付新臺幣一萬二千四百五 十元及自民國109年1月1日起按年給付新臺幣四千四百二十三元 之訴及該訴訟費用部分廢棄。 其他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上訴人主張:伊為坐落宜蘭縣五結鄉季新段107地號土 地(重測前為同鄉頂清水段清水小段12-5地號,分割自同小 段12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所有權人,被上訴人與第一 審共同被告周邱阿定繼承其父即訴外人邱阿屘(民國59年9 月19日死亡)所有門牌○○縣○○鄉○○路00號房屋如第一審判決 附圖編號A、B所示地上物(1層磚造鐵皮屋頂建物、鐵皮棚 架,面積各225.61平方公尺、4.72平方公尺,下稱69號房屋 或系爭地上物),無權占有系爭土地,每年並受有新臺幣( 下同)8,845元相當租金之利得等情。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 前段、第179條規定,求為命被上訴人、周邱阿定拆除系爭 地上物,並給付自105年12月6日起至108年12月31日止之不 當得利2萬4,899元,及自109年1月1日起至返還該占用部分 土地之日止,按年給付8,845元之判決。嗣於原審審理時, 以周邱阿定未繼承69號房屋為由,撤回對周邱阿定之訴(其 餘未繫屬本院者,不予贅述)。 二、被上訴人則以:邱阿屘向上訴人之祖父即訴外人康一鳩(43 年1月16日死亡)承租系爭土地興建69號房屋,並設定權利 存續期間自38年10月26日起至48年10月26日止之地上權(原 判決起訖日均誤載為25日,下稱系爭地上權),上訴人之父 即訴外人康開源繼承系爭土地後繼續收取租金,縱其於82年 8月17日塗銷系爭地上權,亦不影響兩造間基地租賃關係, 伊為有權占有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以:  ㈠周邱阿定未繼承69號房屋,有宜蘭縣政府財政稅務局113年3 月11日函及房屋稅籍登記表可稽,上訴人於原審撤回對周邱 阿定之訴,周邱阿定收受通知後逾10日未提出異議,視為同 意撤回。  ㈡次按基地租賃為地上權登記後,租賃債之關係與地上權物權 關係應可併存,租賃關係如無消滅事由,不因地上權之設定 而失其存在;土地所有人於地上權消滅後,承租人仍可本於 租賃契約主張權利。又土地法第103條第1款規定租用建築房 屋之基地,非因契約年限屆滿,出租人不得收回。所謂契約 年限屆滿,不僅指契約明定租賃之期限屆滿而言,當事人雖 未明定租期,依契約之目的,探求當事人之真意,應解為定 有租賃至房屋不堪使用時為止之期限。查邱阿屘與康一鳩設 定之系爭地上權存續期間為38年10月26日起至48年10月26日 止,其設定契約書約定:「……租用土地特訂立租用如左:…… 租用期間自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起至民國四十八年十 月二十六日止共計十年。前項租用期間屆滿時双方同意繼續 者可續訂契約或自民國四十八年十月二十七日起不定年限」 ,且建築改良物情形填報表記載邱阿屘起造本國式木造建物 之建築日期為「民國五年」;69號房屋自25年1月起課房屋 稅,足認邱阿屘係為其起造之69號房屋與康一鳩成立基地租 賃契約,並為系爭地上權登記,同時約定租約到期後可續約 或轉為不定年限契約。又現69號房屋為磚造木頂蓋鐵皮頂、 面積225.61平方公尺,固與系爭地上權設定登記時邱阿屘所 建木造住宅、面積11.61坪不符,惟其內部仍有木造結構, 有勘驗筆錄、照片等可稽。另徵諸證人即被上訴人之子邱木 燦於另案臺灣宜蘭地方法院101年度訴字第276號拆屋還地事 件及曾居住季水路69-1號房屋之證人蔡清標所言,可知康開 源於系爭地上權及原定租賃期間經過後,至82年8月24日單 獨申請塗銷系爭地上權前,仍繼續出租系爭土地,嗣該地區 房屋因48年八七水災受創而有修繕,其依斯時69號房屋修繕 增建狀況、收取稻穀不便等情,以屋內房間每間500元與邱 阿屘重新議定並按時收取租金,康開源已同意上開修繕增建 ,並延續租約期限至69號房屋不堪使用時為止,康開源、邱 阿屘死亡後應由兩造繼受該租賃關係。69號房屋目前供邱木 燦居住,部分供作鐵工廠使用,屋內有家俱、廚房、神明桌 等,顯未至不堪使用之程度,難認兩造間租賃期限已屆至。  ㈢綜上,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請求被上 訴人拆屋還地及給付相當租金之不當得利,均屬無據。爰將 第一審所為命被上訴人拆除系爭地上物,返還該占用部分土 地及給付2萬4,899元,暨自109年1月1日起至返還上開占用 土地之日止,按年給付8,845元部分判決廢棄,改判駁回上 訴人第一審之訴。 四、關於廢棄部分(即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給付1萬2,450元及自 109年1月1日起按年給付4,423元):   按除別有規定外,法院不得就當事人未聲明之事項為判決, 民事訴訟法第388條定有明文。又民法第271條規定數人負同 一債務而其給付可分者,應各平均分擔之。此項屬可分之債 ,應於平均分擔後,各就其分擔之部分負清償之責。查第一 審判決係命被上訴人與周邱阿定給付自105年12月6日起至10 8年12月31日止之不當得利2萬4,899元,及自109年1月1日起 至返還該占用部分土地之日止,按年給付8,845元部分,即 被上訴人、周邱阿定各給付上開金額半數。上訴人既撤回對 周邱阿定之訴,其訴訟繫屬即消滅。乃原審就第一審命周邱 阿定給付金錢部分(即上開金額半數1萬2,450元及自109年1 月1日起按年給付4,423元,元以下均4捨5入),仍予駁回上 訴人該部分之訴,顯屬訴外裁判,應將原判決此部分廢棄, 以臻適法。 五、關於其他上訴駁回部分(即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拆屋還地及 給付1萬2,449元及自109年1月1日起按年給付4,422元):   原審認康開源知悉邱阿屘修繕增建69號房屋,並與邱阿屘重 新議定及按時收取租金,已同意延續租約期限至該房屋不堪 使用時為止,且該房屋目前未至不堪使用之程度,其租賃期 間未屆滿,上訴人不得請求被上訴人拆屋還地及給付相當租 金之不當得利。因而廢棄第一審所為上訴人該勝訴部分之判 決,駁回其該部分之訴。經核於法尚無違誤。至原判決其餘 贅述理由,無論當否,要與本件判斷結果並無影響。上訴論 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違背法令,求予廢棄,非有理由。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一部為有理由,一部為無理由。依民事 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第478條第1項第2款、第481條、第44 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周 舒 雁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詩 璿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9

TPSV-113-台上-2235-20241219-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分割共有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166號 上 訴 人 張春男 訴訟代理人 許博森律師 陳羿蓁律師 上 訴 人 楊文棋 訴訟代理人 葉宏基律師 被 上訴 人 張施碧 陳永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2 月21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09年度上字第1350號),各 自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 第469條所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 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 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 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 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 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 條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 法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 違背法令。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 及第469條之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 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 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 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 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 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 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 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關於反訴部分提起上訴,雖以該部分 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 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坐落新北市○○區○○ 段000-0、000、000地號土地(下各稱地號)為兩造共有, 應有部分如原判決附表所示,其中000-0地號土地屬臺北縣 (現改制為新北市)政府68○使字第263號使用執照建物建築 基地留設之法定空地範圍,依法不得分割,上訴人張春男請 求將該土地與000、000地號土地合併變價分割,不符建築法 第11條及建築基地法定空地分割辦法第3條、第4條規定,不 應准許。另000、000地號土地並無因物之使用目的或法令限 制不能分割情形,兩造亦無不分割之約定,張春男得請求分 割該2筆土地。審酌000、000地號土地相鄰呈長條地形,前 者為住宅區畸零地,後者已劃入同段000地號等7筆土地都市 更新事業計畫案(下稱系爭都更案)更新單元基地,無法合 併開發建築,且系爭都更案採權利變換方式實施,如合併分 割後000地號土地面積或權利範圍變更,勢必影響系爭都更 案範圍內相關土地所有權人之權利價值及選配,致權利變換 計畫須配合辦理查估、分配予以修正,影響系爭都更案之進 程,而無合併分割之實益及必要。又000、000地號土地現為 停車使用,倘為原物分割,造成土地過分細分,難以有效利 用;若將000地號土地分歸應有部分比例僅九分之一之上訴 人楊文棋獨得,由其以金錢補償其餘共有人,亦非公允,原 物分割顯有困難且非適當。而將000、000地號土地予以變價 分割,可經由自由市場競爭,使該2筆土地市場價值極大化 ,有利於全體共有人,楊文棋亦可行使共有人之優先承買權 ,取得000地號土地,不致發生土地面積或權利範圍變動, 延宕系爭都更案進行情事。從而,000、000地號土地以變價 分割方式並按兩造應有部分比例分配價金,自較妥適且符合 公平原則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命為辯論及已論斷或 其他贅述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泛言謂為違法,而非表明 該部分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 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 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 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 上訴為不合法。 三、按提起上訴,為當事人對於所受不利益之終局判決聲明不服 之方法,受勝訴判決之當事人,自無許其提起上訴之餘地。 本件被上訴人張施碧以上訴人等人為被告所提本訴,經第一 審判決駁回,張施碧不服,對之提起上訴,復經原審判決駁 回其上訴,楊文棋就此部分,已獲勝訴判決,並無上訴利益 ,其就原判決關於本訴部分提起上訴為不合法。 四、上訴人之上訴均不合法,其上訴效力自不及於原審同造之其 餘共有人即被上訴人陳永輝、張施碧,爰不將之併列為上訴 人,附此敘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吳 美 蒼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賴 立 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19

TPSV-113-台上-2166-20241219-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代收款等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265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玉上園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戴志芬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即上訴人德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給 付代收款等事件(本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644號),聲請核定第 三審律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四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周 舒 雁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李 嘉 銘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9

TPSV-113-台聲-1265-20241219-1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拍賣抵押物強制執行聲明異議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914號 抗 告 人 鄧筑双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聲請拍 賣抵押物強制執行聲明異議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11日臺 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854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按提起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此項抗告 ,應包括再抗告在內;又提起再抗告逾抗告期間者,原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87條本文、第495條之1第2項準 用第481條、第442條第1項規定自明。又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 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行之,民事訴訟法第136條第1項本文亦有 明文。上開規定,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規定,於強制執行程 序準用之。本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8月15日原法院113年度抗 字第854號駁回其抗告之裁定(下稱854號裁定)再為抗告,查該 裁定於同年月26日送達於抗告人陳明之住所即○○市○○區○○路0段0 0號,有異議狀及送達證書可稽,再抗告之不變期間自裁定送達 翌日起算,因無須扣除在途期間,於同年9月5日即告屆滿。乃抗 告人遲至同年月9日始提起再抗告,已逾再抗告期間。原法院因 認其再抗告為不合法,裁定予以駁回,經核於法並無違誤。抗告 論旨,以854號裁定未送達其住所,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 ,非有理由。 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 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陳 容 正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賴 立 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2024-12-19

TPSV-113-台抗-914-20241219-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拆屋還地等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246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施文嵐 被 上訴 人 施翠華 施文賢 上列聲請人因被上訴人與相對人即上訴人何志偉等間請求拆屋還 地等事件(本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523號、113年度台上字第1638 號),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共為新臺幣七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周 舒 雁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李 嘉 銘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9

TPSV-113-台聲-1246-20241219-1

台上
最高法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033號 上 訴 人 奚順源 訴訟代理人 張乃其律師 被 上訴 人 徐金玉 訴訟代理人 林育生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 月18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重上字第583號),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 第469條所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 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 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 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 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 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 條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 法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 違背法令。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 及第469條之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 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 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 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 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 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 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 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關於其敗訴部分提起第三審上訴,雖 以該部分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 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兩 造於民國104年6月15日簽訂金錢消費借貸契約,約定上訴人 向被上訴人借款新臺幣(下同)490萬元,於同日作成公證 書(下稱系爭公證書)在案,已達成借貸意思表示合致,上 訴人並將其所有如原判決附表(下稱附表)一所示房地設定 1,000萬元最高限額抵押權予被上訴人,另簽發如附表三所 示金額490萬元之本票予被上訴人作為擔保。而被上訴人經 由訴外人若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若雅公司)負責人王 雅儷交付、代墊及若雅公司得請求之服務費如附表二編號1 、4、5、7所示項目之款項,於合計406萬2,552元之範圍內 ,足認已交付予上訴人而有效成立消費借貸關係。則被上訴 人對上訴人有借款本金406萬2,552元及利息395萬7,159元之 債權存在。從而,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並未交付406萬2,552 元借款,求為確認就該借款本息債權不存在;及被上訴人於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0年度司執字第15937號強制執行事件11 1年5月24日所製作之分配表次序9就上開借款本金406萬2,55 2元之分配金額應予剔除;被上訴人不得持系爭公證書對其 為強制執行,為無理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命為辯 論及已論斷或其他贅述而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泛言謂為 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 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 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 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 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陳 容 正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賴 立 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2024-12-19

TPSV-113-台上-2033-202412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