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假扣押事件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71-180 筆)

屏全
屏東簡易庭

假扣押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屏全字第1號 聲 請 人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代 理 人 陳秋芷 相 對 人 黃昱瑋即諾億通訊行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借款事件,聲請人聲請假扣押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黃昱瑋即諾億通訊行前於民國111年4 月7日向聲請人申貸借款50萬元,詎至113年11月30日止尚有 新臺幣(下同)本金144,206元、利息及違約金未為清償, 屢經聲請人催討、實地查訪,相對人均置之不理,致聲請人 未獲清償回應,顯見相對人已喪失清償能力而陷於無資力之 狀態。然相對人財產有限,若不假扣押其財產,日後將有有 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爰依法聲請假扣押等語。 二、按債權人就金錢請求或得易為金錢請求之請求,欲保全強制 執行,得聲請假扣押;假扣押,非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 難執行之虞者,不得為之;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應釋明之 。其釋明如有不足,而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或法院認為適當 者,法院得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假扣押,民事訴訟 法第522條第1項、第523條第1項、第526條第1項、第2項分 別定有明文。又所謂假扣押之原因,依同法第523條規定, 係指日後有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或應在外國為強制 執行之情形,如債務人浪費財產,增加負擔,或就其財產為 不利益之處分,將成為無資力之狀態,或將移住遠地、逃匿 無蹤、隱匿財產等情形。又債權人應先就「請求」及「假扣 押之原因」,盡其釋明之責,亦即須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 為真實之證據,必待釋明有所不足,而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 或法院認為適當者,法院始得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 假扣押。倘債權人就任一要件未為任何釋明,即不符假扣押 之要件,縱其陳明願供擔保,仍不得准其供擔保以補釋明之 欠缺,其假扣押之聲請自不應准許。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其對相對人有144,206元之債權乙節,業 已提出借據、授信約定書、放款帳務資料查詢單等件為證, 固得認聲請人就請求原因已為相當之釋明。然關於本件假扣 押之原因,聲請人未就相對人有何財務狀況陷入困頓,恐有 脫產逃匿之情釋明完足,而逾期放款催收紀錄表僅能釋明聲 請人曾有催告相對人清償債務乙情,尚難據以釋明相對人有 浪費財產,增加負擔,或就其財產為不利益之處分,將成為 無資力之狀態,或將移住遠地、逃匿無蹤、隱匿財產等假扣 押之情事。此外,聲請人亦未提出任何證據釋明相對人有何 隱匿財產或逃匿無蹤,致將來難以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自 不能認聲請人就本件假扣押之原因已為釋明,則其雖陳明願 供擔保,以代釋明,揆諸上開說明,仍難認已補釋明之欠缺 ,其假扣押之聲請,即屬無據,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曾吉雄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 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鄭美雀

2025-02-25

PTEV-114-屏全-1-20250225-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14號 聲 請 人 簡秋卿 相 對 人 林秀貞即張群泉之繼承人 張鈞淳即張群泉之繼承人 張育誠即張群泉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06年度存字第1688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120,000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 之擔保者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及第106條 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再按,假扣押之原因消滅、債權人受本 案敗訴判決確定或其他命假扣押之情事變更者,債務人得聲 請撤銷假扣押裁定。又假扣押、假處分或定暫時狀態之處分 裁定經廢棄或變更已確定者,於其廢棄或變更之範圍內,執 行法院得依聲請撤銷其已實施之執行處分,民事訴訟法第53 0條第1項、強制執行法第132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倘原假扣 押裁定經裁定撤銷確定,並由受擔保利益人即假扣押債務人 持該已確定之撤銷假扣押裁定聲請執行法院撤銷假扣押執行 ,而經執行法院撤銷假扣押執行,自亦屬訴訟終結。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之被繼承人張群泉間假 扣押事件,聲請人前依鈞院106年度司裁全字第1462號民事 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臺幣120,000元為擔保金, 並以106年度司執全字第661號強制執行在案。茲因上開假扣 押裁定業經鈞院以106年度執事聲字第127號、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106年度抗字第542號裁定撤銷確定在案,而上開假 扣押執行程序亦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依職權撤銷在案,是該程 序業已終結,聲請人並已向鈞院聲請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 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本院106年度司裁全字第146 2號裁定、106年度執事聲字第127號裁定、106年度存字第16 88號提存書、民事執行處公告、113年度司聲字第1985號函 文、除戶謄本等影本資料為憑,並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查核 無誤。上開假扣押裁定,經相對人之被繼承人張群泉抗告, 經本院106年度執事聲字第127號撤銷原裁定,聲請人不服復 抗告至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經該院以106年度抗字第542 號駁回抗告確定,本院民事執行處並對假扣押之執行標的塗 銷查封在案,應認訴訟業已終結。又上開程序終結後,張群 泉於民國112年10月15日死亡,其繼承人為林秀貞即張群泉 之繼承人、張鈞淳即張群泉之繼承人、張育誠即張群泉之繼 承人,且查無有拋棄繼承之情事,此有本院依職權查詢之親 等關聯查詢結果、司法院家事事件公告查詢結果在卷可稽, 聲請人列全體繼承人林秀貞即張群泉之繼承人、張鈞淳即張 群泉之繼承人、張育誠即張群泉之繼承人為相對人並無不合 ,聲請人並向本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 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 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有 本院民事庭查詢表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 所示之擔保金,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2-25

TCDV-114-司聲-214-20250225-1

司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639號 聲 請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 理 人 黃俊智 代 理 人 周建瑋 相 對 人 鑫豐團膳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辛毓人 相 對 人 徐深霖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1年度存字第1394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中央 政府建設公債103年度甲類第13期登錄債券面額新臺幣80萬元, 准予返還。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及自本裁定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 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 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 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 款後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 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 條所 規定。若受擔保利益人,已確定得就所受損害對供擔保人提 存之擔保物行使權利者,即應認與「訴訟終結」相當;故債 權人依假扣押裁定供擔保後,已經假扣押執行,嗣撤銷該假 扣押裁定或於收受假扣押裁定後已逾30日(強制執行法第13 2條第3項),撤回假扣押執行者,債務人就假扣押執行所受 之損害,已得確定並能行使,於此情形,債權人自得依上述 規定,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於債務人未行使後 ,聲請法院裁定發還提存之擔保物(最高法院102年度第12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又按所謂應供擔保原因消滅 ,係指必待無損害發生,或債權人本案勝訴確定,或就所生 之損害已經賠償時,始得謂供擔保之原因消滅(最高法院53 年台抗字第279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依本院111年度司裁全字第541號民事裁定,提供中央政府 建設公債103年度甲類第13期登錄債券面額新臺幣80萬元為 擔保,並以本院111年度存字第1394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 茲因假扣押之本案訴訟業已終結,聲請人已就假扣押執行事 件,減縮至勝訴範圍,並以郵局存證信函通知受擔保利益人 即相對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 本件提存物等語。 三、聲請人上開聲請,業據其提出存證信函暨郵件收件回執等件 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相關卷宗查核無誤。本件假扣押 之本案訴訟業已終結,且聲請人就假扣押債權未取得勝訴判 決部分,已減縮假扣押執行金額至勝訴範圍,應認訴訟已終 結。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 詢表、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及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函附卷可稽。 揆之首揭規定,應認其此聲請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爰 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25

TYDV-113-司聲-639-20250225-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2075號 聲 請 人 高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炎輝 相 對 人 顏均頴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09年度存字第107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667,000元,關於相對人顏均頴部分,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 項第2款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 保者準用之,亦為同法第106條所明定。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本案兩造間聲請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鈞院108年度司裁全字第1752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 押曾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並以鈞院109年度存字第107號 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因相對人同意聲請人取回上開擔保 金,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聲請人上開聲請,業據其提出本院108年度司裁全字第1752 號裁定影本、本院109年度存字第107號提存書影本、同意書 、印鑑證明為憑,並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審核屬實。是依前 揭規定,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2-25

TCDV-113-司聲-2075-20250225-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限期行使權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31號 聲 請 人 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勝宏 代 理 人 康榮洲 相 對 人 中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破產管理人 吳政遇律師 相 對 人 吳金娥 沈宏祥 EXTRA GOOD INVESTMENTS LIMITED 兼上列一人 法定代理人 沈宏洲 上當事人間因本院104年度存字第660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聲 請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中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吳金娥、沈宏祥、沈宏洲應於本 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就其因本院一0四年度司執全字第三一七 號假扣押執行所受損害,向聲請人行使權利,並向本院提出行使 權利之證明。 其餘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相對人中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吳 金娥、沈宏祥、沈宏洲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於受通知後一定期間內未行使權利,或未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   明文。而此項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同法第106條亦定有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   處分供擔保之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   押或假處分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   裁定為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執行法院撤銷執行程序   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未確   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故必待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程   序已撤銷,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35   7號裁定意旨參照)。末按假扣押經裁判後未聲請執行,或   於執行程序實施前撤回執行之聲請者,提存人得逕向法院提   存所聲請返還,提存法第18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準此,   擔保提存之提存人對受擔保利益人未聲請假扣押執行,即得   逕向法院提存所聲請返還提存物,並無庸法院裁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依本院104年度司裁全字第529號假扣押裁定,提供面額新 臺幣4,000,000元之中央政府建設公債98年度甲類第五期債 票為擔保金,並經本院104年度存字第660號提存事件提存後 ,經本院104年度司執全字第317號執行假扣押在案。茲因聲 請人已撤回前述假扣押事件之強制執行聲請,執行程序業經 本院撤銷,訴訟業已終結,爰聲請通知相對人於一定期間內 行使權利等語。 三、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卷宗審核無訛 ,堪信為真實。本件聲請人已撤回假扣押執行,執行程序並 經本院撤銷在案,故可謂訴訟終結。且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 人行使權利,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函、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 表一紙存卷可憑。聲請人聲請通知相對人中楠企業股份有限 公司、吳金娥、沈宏祥、沈宏洲限期行使權利,核與前揭規 定相符,自應准許。至相對人EXTRA GOOD INVESTMENTS LIM ITED部分,因本件聲請人並未對其聲請強制執行,揆諸前揭 說明,聲請人得就該部分於取得本院民事執行處核發之未執 行證明書後,逕向法院提存所聲請返還提存物,並無庸法院 裁定,從而,聲請人聲請通知相對人EXTRA GOOD INVESTMEN TS LIMITED限期行使權利,並無必要,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9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收受本裁定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 務官提出異議,並應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張哲豪

2025-02-25

TNDV-114-司聲-31-20250225-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63號 聲 請 人 楊錦龍 相 對 人 淞立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雍舜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一二年度存字第五一五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貳佰陸拾陸萬柒仟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定有明文。而此項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 之,同法第106條亦定有明文。又該款所謂「訴訟終結」, 應從廣義解釋,包括撤銷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及執行程序終 結在內(最高法院88年度台抗字第682號、92年度台抗字第3 79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本院112年度司裁全字第329號民事假扣押裁定,提供新 臺幣2,667,000元為擔保金,於本院112年度存字第515號提 存事件提存後,業經本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176號假扣押執 行在案。茲因聲請人已聲請撤銷前開假扣押裁定(本院113 年度司裁全聲字第38號),另撤回假扣押執行程序,訴訟可 謂終結。而聲請人已催告相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限期行使權 利而未行使,爰檢附相關文件影本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查聲請人前揭所述,有其檢附之存證信函及中華郵政掛號郵 件收件回執等在卷可稽,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相關卷宗審核 無訛,本件聲請人已撤回假扣押執行,並已聲請撤銷上開假 扣押裁定,且經本院裁定撤銷確定,故可謂訴訟終結。而相 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存卷 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核與前揭規定,自無 不合,應予准許。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壹仟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張哲豪

2025-02-25

TNDV-114-司聲-63-20250225-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52號 聲 請 人 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勝宏 相 對 人 會豐五金有限公司 兼 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梁洪彩珠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一三年度存字第一六七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捌拾萬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於受通知後一定期間內未行使權利,或未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 明文。而此項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同法第106條亦定有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 處分供擔保之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 押或假處分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 裁定為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執行法院撤銷執行程序 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未確 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故必待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程 序已撤銷,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35 7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鈞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113號民事假扣押裁定,提供擔 保金(鈞院113年度存字第167號)後,經鈞院113年度司執 全字第67號假扣押執行在案。茲因聲請人已具狀向鈞院聲請 撤回上開假扣押執行程序,並聲請鈞院准予裁定限期催告相 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限期行使權利而未行使,爰檢附相關文 件影本提出本件聲請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存 字第167號提存書、113年度司裁全字第113號裁定、113年度 司聲字第307號裁定暨其確定證明書等影本為證,並經本院 依職權調閱上開各案號及本院113年度司執全字第67號卷宗 審核無訛,堪信為真實。茲因聲請人已撤回上開假扣押執行 程序,訴訟可謂終結。而相對人經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307 號裁定通知限期行使權利後,迄今均仍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 ,此亦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及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各乙紙 在卷可憑。是聲請人提出本件聲請,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 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 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孫慈英

2025-02-25

TNDV-114-司聲-52-20250225-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762號 聲 請 人 蕭美珠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陳春桃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於受通知後一定期間內未行使權利,或未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 明文。而此項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同法第106條亦定有明文。而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 假處分所供擔保之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 假扣押或假處分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 處分裁定為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供擔保人撤回假扣 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 生,損害額既未確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必待供擔保人 已撤回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 院87年度台抗字第234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本院112年度司裁全字第495 號民事假扣押裁定,提供新台幣630,000元擔保對相對人之 財產實施假扣押,經本院112年度存字第729號提存事件提存 ,並以本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241號(下簡稱系爭假扣押執 行事件)實施假扣押執行相對人財產在案。茲因假扣押執行 之標的業經本院111年度司執字第118895號執行事件(下簡稱 系爭本案執行事件)分配完畢,前開假扣押裁定亦經撤銷確 定。聲請人嗣聲請本院命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經本院以11 3年度司聲字第580號限期行使權利事件通知相對人在案,然 相對人逾期未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為此聲請發還本件 擔保金等語。 三、聲請人前揭陳述,固據其提出本院112年度司裁全字第495號 民事假扣押裁定、112年度存字第729號提存書、113年度司 裁全聲字第27號民事裁定暨其確定證明書件、113年度司聲 字第580號民事裁定及其更正裁定與確定證明書等件影本為 證。惟經本院調閱本院112年度司裁全字第495號假扣押裁定 事件、112年度司執全字第241號假扣押執行事件、112年度 存字第729號提存事件、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27號撤銷假扣 押事件、113年度司聲字第580號限期行使權利卷宗、本院11 1年度司執字第118895號給付會款執行等卷宗審查,惟本件   聲請人迄今未向假扣押執行事件承辦股陳報撤銷假扣押裁定 ,並撤回假扣押之執行程序,此有本院114年1月20日112司 執全北字第241號函說明第二點「...截至114年1月17日止, 均未收受債權人蕭美珠撤銷假扣押執行之聲請狀,其假扣押 執行程序尚未撤銷」等語可參,故訴訟尚未終結甚明。聲請 人縱主張系爭假扣押執行事件標的業經系爭本案執行事件分 配完畢云云,然經本院調閱系爭本案執行事件製作日期為11 3年3月26日分配表之附註欄第六點內容「併案債權人蕭美珠 之債權與本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241號假扣押債權同一,故 不予重複列計假扣押債權。」、債權人分配金額彙總表內容 「債權人蕭美珠債權分配金額860,522元、不足額1,004,478 元」及該案業經換發本院113年6月12日南院揚111司執北字 第118895號債權憑證予聲請人等情,堪知本件聲請人之債權 並未全數受償,自無法排除聲請人尚有於原假扣押執行事件 中再行追加執行標的物之可能,實難謂已訴訟終結,則依前 揭說明,相對人因假扣押執行所受之損害額仍無法確定,自 無從行使權利;且如聲請人於取回提存物後再予追加假扣押 執行,相對人因該追加之假扣押執行所受損害,再無擔保物 可供擔保,亦非法理之平。綜上,聲請人通知相對人限期行 使權利,為訴訟終結前之催告,亦不生合法催告之效力,本 件復查無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其他各款規定之情事 。是以,本件聲請於法未合,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 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用新臺幣壹仟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項仁玉

2025-02-25

TNDV-113-司聲-762-20250225-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88號 聲 請 人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代 理 人 蔡安邦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鋐鎮實業有限公司、楊明雨、吳雅雯間聲請 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擔保提存之提存人於提存後,假扣押、假處分所保全之請 求,其本案訴訟已獲全部勝訴判決確定;其請求取得與確定 判決有同一效力者,亦同,得聲請該管法院提存所返還提存 物。又按依提存法第18條第1項第1款至第8款規定,聲請法 院提存所返還提存物者,無庸法院裁定,提存法第18條第1 項第5款、同法施行細則第16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523號民事裁定,為擔保相對人 因假扣押所受之損害,曾提供面額新臺幣(下同)50萬元之 中央政府建設公債為擔保金,並以本院113年度存字第983號 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兩造間本案訴訟業經判決確定 而告終結,聲請人並已通知催告相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行使 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為此聲請返還提存物等語 。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固據其提出本院民事裁定、提存 書、判決暨確定證明書等件影本為證,惟本件聲請人之本案 訴訟,經本院113年度訴字第1326號民事判決聲請人全部勝 訴確定,有判決暨確定證明書影本在卷可稽,並經本院依職 權調取上開卷宗查明屬實。揆諸首揭規定,聲請人自得依提 存法規定逕向本院提存所聲請返還擔保金,尚無庸聲請本院 裁定,其所為聲請,核非必要,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2025-02-24

TCDV-114-司聲-288-2025022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37號 聲 請 人 洪育慧 相 對 人 游佳慧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1年度存字第1000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176,000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供擔保之 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 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為假扣押 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供擔保人撤回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 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尚未 確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必待供擔保人已撤回假扣押或 假處分之執行,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87年度台抗字 第234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依鈞院11 1年度司裁全字第460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 臺幣176,000元為擔保金,並以鈞院111年度存字第1000號擔 保提存事件提存、111年度司執全字第230號強制執行在案。 因聲請人已向鈞院聲請撤回假扣押執行,是該程序業已終結 ,聲請人並已向鈞院聲請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 即相對人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 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本院111年度司裁全字第460 號裁定、111年度存字第1000號提存書、本院民事執行處函 文、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2040號函文等影本資料為憑,並 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查核無誤,足見兩造間假扣押事件因聲 請人撤回執行而告終結。又上開程序終結後,聲請人復向本 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相對 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 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有本院民事庭查詢 表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 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2-24

TCDV-114-司聲-237-202502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