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原審法院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71-18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2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3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4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5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6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7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8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21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87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314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348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501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569號                     113年度訴字第433號                    113年度訴字第456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00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謝任哲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院民國113 年10月4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謝任哲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 訟法第361條定有明文。 二、本案上訴人即被告謝任哲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 院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2、13、14、15、16、17、18、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21、287、314、348、501、569、1007 號、113年度訴字第433、456號刑事判決,而本判決於民國1 13年10月4日宣判後,被告已提出上訴狀,並於同年11月4日 送至本院,然而上訴狀內未敘述上訴之具體理由,且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仍未補提理由書至本院(本判決於113年1 0月17日送達被告,上訴期間屆滿日為同年11月7日,是被告 應於同年11月27日前補提理由書),爰依上開規定,命被告 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上訴理由。若逾期未補正,駁回 其上訴。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 條、第361 條第3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張羿正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王宣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YDM-113-訴-433-20250313-2

金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2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3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4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5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6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7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8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21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87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314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348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501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569號                     113年度訴字第433號                    113年度訴字第456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00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謝任哲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院民國113 年10月4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謝任哲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 訟法第361條定有明文。 二、本案上訴人即被告謝任哲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 院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2、13、14、15、16、17、18、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21、287、314、348、501、569、1007 號、113年度訴字第433、456號刑事判決,而本判決於民國1 13年10月4日宣判後,被告已提出上訴狀,並於同年11月4日 送至本院,然而上訴狀內未敘述上訴之具體理由,且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仍未補提理由書至本院(本判決於113年1 0月17日送達被告,上訴期間屆滿日為同年11月7日,是被告 應於同年11月27日前補提理由書),爰依上開規定,命被告 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上訴理由。若逾期未補正,駁回 其上訴。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 條、第361 條第3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張羿正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王宣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YDM-113-金訴-501-20250313-2

金訴緝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2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3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4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5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6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7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8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21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87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314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348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501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569號                     113年度訴字第433號                    113年度訴字第456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00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謝任哲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院民國113 年10月4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謝任哲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 訟法第361條定有明文。 二、本案上訴人即被告謝任哲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 院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2、13、14、15、16、17、18、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21、287、314、348、501、569、1007 號、113年度訴字第433、456號刑事判決,而本判決於民國1 13年10月4日宣判後,被告已提出上訴狀,並於同年11月4日 送至本院,然而上訴狀內未敘述上訴之具體理由,且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仍未補提理由書至本院(本判決於113年1 0月17日送達被告,上訴期間屆滿日為同年11月7日,是被告 應於同年11月27日前補提理由書),爰依上開規定,命被告 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上訴理由。若逾期未補正,駁回 其上訴。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 條、第361 條第3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張羿正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王宣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YDM-113-金訴緝-12-20250313-2

金訴緝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2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3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4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5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6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7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8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21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87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314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348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501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569號                     113年度訴字第433號                    113年度訴字第456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00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謝任哲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院民國113 年10月4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謝任哲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 訟法第361條定有明文。 二、本案上訴人即被告謝任哲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 院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2、13、14、15、16、17、18、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21、287、314、348、501、569、1007 號、113年度訴字第433、456號刑事判決,而本判決於民國1 13年10月4日宣判後,被告已提出上訴狀,並於同年11月4日 送至本院,然而上訴狀內未敘述上訴之具體理由,且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仍未補提理由書至本院(本判決於113年1 0月17日送達被告,上訴期間屆滿日為同年11月7日,是被告 應於同年11月27日前補提理由書),爰依上開規定,命被告 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上訴理由。若逾期未補正,駁回 其上訴。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 條、第361 條第3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張羿正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王宣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YDM-113-金訴緝-16-20250313-2

金訴緝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2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3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4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5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6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7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8號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21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87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314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348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501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569號                     113年度訴字第433號                    113年度訴字第456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00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謝任哲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院民國113 年10月4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謝任哲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 訟法第361條定有明文。 二、本案上訴人即被告謝任哲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 院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2、13、14、15、16、17、18、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21、287、314、348、501、569、1007 號、113年度訴字第433、456號刑事判決,而本判決於民國1 13年10月4日宣判後,被告已提出上訴狀,並於同年11月4日 送至本院,然而上訴狀內未敘述上訴之具體理由,且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仍未補提理由書至本院(本判決於113年1 0月17日送達被告,上訴期間屆滿日為同年11月7日,是被告 應於同年11月27日前補提理由書),爰依上開規定,命被告 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上訴理由。若逾期未補正,駁回 其上訴。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 條、第361 條第3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張羿正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王宣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YDM-113-金訴緝-17-20250313-2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

竊佔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59號 上 訴 人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功明 選任辯護人 曾泰源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竊佔案件,不服臺灣花蓮地方法院112年度易 緝字第16號中華民國113年6月7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 花蓮地方檢察署101年度偵字第340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 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檢察官上訴意旨詳如上訴書所載(附件)。 二、本案檢察官認被告該當刑法第320條第2項竊佔罪,主要係基 於:被告民國94、95年左右將鞍順公司疏浚萬里溪所採得之 砂土、砂石(以下合稱土石),擅自堆放在花蓮縣○○○○○段0 000地號土地(以下稱系爭土地)上,且未加清除處理,因 認被告有竊佔犯意等語,惟基於以下理由,尚難認被告有竊 佔犯意:  ㈠系爭土地上的土石係鞍順公司堆放,與被告無關:  ⒈查證人潘文龍於偵訊時證稱,系爭土地上的土石(原)為鞍 順公司所有,大約在95年我與鞍順公司疏浚萬里溪所堆置( 偵卷第72頁),並有鞍順公司土石採取場登記證2紙可佐( 警卷第126頁、第127頁),且為檢察官所不爭(本院卷第16 0頁)。  ⒉準此,系爭土地上土石既非被告所堆置,且無積極證據足認 被告與鞍順公司有何關連性或就土石堆置系爭土地有何謀議 ,得否認被告有竊佔系爭土地的犯意,尚難認為無疑。  ㈡尚難認被告有故意不清除處理系爭土地上土石,而有竊佔的 犯意:  ⒈查被告於103年11月24日經原審法院通緝,迨至112年11月26 日始為警緝獲乙節,有通緝案件移送書(原審易緝卷第13頁 )、前案紀錄表(本院卷第31頁至第35頁)可參,可見,於 該段期間被告因案通緝,未在臺灣(原審易緝卷第13頁), 無從清除處理系爭土地上土石,故其是否有故意不清除處理 系爭土地上土石,竊佔系爭土地的犯意,實難認為無疑。  ⒉依被告自承:我以新臺幣(下同)500萬元價格向鞍順公司購 買土石,時間約落在94年間,500萬元代價包含鞍順公司運 到底下東興砂石場(本院卷第160頁)。又鞍順公司因涉股 東間財務糾紛,約於100年間時許,始具函表示業經法院判 決確定,其私權爭執已定,經花蓮縣政府同意准予3個月內 恢復土地原狀乙節(100年11月5日至101年2月5日),有同 縣政府100年11月3日函可稽(警卷第124頁),可見,被告 約自94年間迄103年通緝間,非無可能係因鞍順公司內部財 務糾紛,而未履行運送載運系爭土地上土石,能否因鞍順公 司未履行運送約定,認被告有故意不清除處理系爭土地上土 石,而有竊佔犯意,亦難認為無疑。  ㈢系爭土地與同鄉○○段2222、2226、2227、2228、2240地號等5 筆土地(以下稱系爭2222號5 筆土地)相毗鄰,非無可能係 鞍順公司堆置土石時,跨越堆置至系爭土地,被告向鞍順公 司購買土石時,是否知悉該情,尚難認為無疑:  ⒈系爭土地與系爭2222號5筆土地相毗鄰乙節,有地籍圖可參( 警卷第118頁至第123頁)。  ⒉鞍順公司有於系爭2222號5筆土地,堆置土石、設置碎解洗選 設備及加蓋鐵皮屋等情,有花蓮縣政府100年11月3日函(警 卷第124頁)、萬榮鄉公所113年1月11日函(原審卷第123頁 )可佐。  ⒊證人潘文龍於偵訊時證稱,系爭土地上的土石(原)為鞍順 公司所有,大約在95年我與鞍順公司疏浚萬里溪所堆置(偵 卷第72頁)。  ⒋承上說明可知,系爭土地與系爭2222號5筆土地相毗鄰,鞍順 公司亦有於系爭2222號5筆土地堆置土石,系爭土地上的土 石(原)為鞍順公司所有,大約在95年由證人潘文龍與鞍順 公司疏浚萬里溪所堆置,可見,系爭土地上土石非無可能係 鞍順公司堆置土石時,跨越系爭2222號5筆土地而堆置至系 爭土地。  ⒌又系爭土地上土石係被告向鞍順公司購買,本案並無積極證據足以證明,購買時有明確鑑界或確認土石堆置地號,故被告是否知悉所購買土石有跨越至系爭土地,亦難認為無疑,準此,應難認被告有故意不清除處理系爭土地上土石,而有竊佔的犯意。 三、綜上所述,原審為被告無罪之諭知,就結論而言,並無違誤 ,檢察官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決,改諭被告有罪,並無理由, 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羅美秀提起公訴,檢察官卓浚民提起上訴,檢察官 鄒茂瑜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林信旭                法 官 黃鴻達                法 官 張健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雅君

2025-03-13

HLHM-113-上易-59-20250313-1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05號 抗 告 人 即 受刑人 李垣志 上列抗告人即受刑人因聲請定其應執行刑案件,不服臺灣屏東地 方法院中華民國114年2月10日裁定(113年度聲字第1412號), 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原裁定意旨詳如附件。 二、抗告意旨則以:抗告人即受刑人李垣志(下稱抗告人)前因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原審於民國114年2月10日以11 3年度聲字第1412號裁定(即原裁定)其應執行刑有期徒刑3 年3月;惟抗告人於本案各罪之犯罪時間密接,且依抗告人 之個人情狀,處以適當之刑已足以達防衛社會之效果,原裁 定未審酌上情,所定之刑不符合比例原則、平等原則、罪刑 相當原則,請參酌其他法院對觸法者所定較輕之刑,重新定 抗告人之應執行刑,為此提起抗告,請將原裁定撤銷,並從 輕量刑,讓抗告人得以早日重返社會、重新做人云云。 三、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又數罪併罰,有二裁 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且數罪 併罰,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 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同法第50條第 1 項前段、第51條第5款、第53條規定甚明。又執行刑之量 定,係事實審法院裁量之職權,倘其所酌定之執行刑,並未 違背刑法第51條各款或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2、3項所定之 方法或範圍(即法律之外部性界限),亦無明顯違背公平、 比例原則或整體法律秩序之理念者,即不得任意指為違法或 不當。 四、經查,抗告人犯如原裁定附表所示共9罪,先後經法院各判 處如該附表所示之刑確定,原審並參酌抗告人如附表所示各 罪分別有得易科罰金、不得易科罰金者,業經抗告人請求檢 察官合併聲請定應執行刑,並考量附表編號1至3、5、7至9 所示之罪各別為施用第一、二級毒品;附表編號4所示之罪 為幫助一般洗錢罪;附表編號6所示之罪則為加重竊盜罪, 各罪間犯罪時間界於111年2月至112年2月間相距非遠、犯罪 之性質同為施用毒品及財產犯罪,兼衡法律所規定範圍之外 部性界限、責任非難重複性程度之高低,及比例原則、公平 正義原則之規範,謹守法律秩序之理念,體察法律之規範目 的,使其結果實質正當,合於裁量之內部性界限,並考量限 制加重原則、罪責相當及受刑人復歸社會之可能性,及抗告 人之意見等情,定其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3年3月一節,業據 原裁定說明甚詳,且經本院核閱卷證屬實,並無違反外部界 限、內部界限、比例原則或罪責相當原則之處,自應維持。 五、抗告人雖以前詞提起抗告,惟查,抗告人所犯如原裁定附表 共9罪,其刑期加總為有期徒刑4年5月(53個月),原裁定 酌定其執行刑為有期徒刑3年3月(39個月),並無違反外部 界限之情形,且所定刑期已減輕甚多刑度,距外部界限已經 有一定之差距,堪認原審已基於恤刑之理念,在裁定中為抗 告人大幅度之折減,並無違反比例原則或罪責相當原則之處 ;本案原裁定已審酌抗告人上開各罪之犯罪時間相距非遠、 犯罪性質同為施用毒品及財產犯罪,並考量比例原則、公平 正義原則、限制加重原則、罪責相當及受刑人復歸社會之可 能性,及抗告人之意見等一切情狀,酌定其執行刑為有期徒 刑3年3月,已兼顧前述定執行刑所欲達到之整體法律目的, 經核並無違反比例原則、罪責相當原則或整體法律秩序之理 念,自屬法院自由裁量職權之行使,本院即不得任意指為違 法。至抗告人援引之其他法院之裁定,與本案並不相同,本 不得比附援引,原審法院亦不受其拘束得本於法律賦予之職 權予以適當裁量,自不能以此認為原審裁定有何違法或不當 之處;從而,抗告人抗告意旨徒以前詞指摘原審裁定不當,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簡志瑩                    法 官 李政庭                    法 官 王俊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郭蘭蕙

2025-03-12

KSHM-114-抗-105-20250312-1

審原金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違反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審原金訴字第210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吳耀宗 選任辯護人 黃子容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院民國113 年12月31日113年度審原金訴字第210號第一審刑事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耀宗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七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狀。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 訟法第361條定有明文。 二、本案上訴人即被告吳耀宗不服本院民國113年12月31日第一 審刑事判決,於法定期間內聲明上訴,惟迄今未補提理由, 爰依上開規定,命被告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向本院補正 上訴理由,逾期未補正,駁回其上訴。 三、爰依刑事訴訟法第361條第3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陳彥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陳淑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2025-03-12

TYDM-113-審原金訴-210-20250312-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55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蔡振豊 指定辯護人 楊紹翊律師(法扶律師)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徐敏男 指定辯護人 吳庭毅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不服本院 中華民國113年11月25日所為之第一審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蔡振豊、徐敏男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伍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 訟法第361條定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即被告蔡振豊、徐敏男對於本院所為之112年 度訴字第552號刑事判決提起上訴,惟其刑事聲明上訴狀並 未敘述上訴之具體理由,亦未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 理由書,於法容有未合,爰命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 向本院補提上訴理由書狀(須載明上訴之具體理由),特此 裁定。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361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十七庭審判長法 官 吳軍良                   法 官 林欣儒                   法 官 林莆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郭怡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2025-03-12

TYDM-112-訴-552-20250312-2

台抗
最高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347號 抗 告 人 涂雄政 上列抗告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高 雄分院中華民國113年12月25日駁回其聲請再審之更審裁定(113 年度聲再更一字第1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定:「有罪之判決確定後 ,因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 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 認罪名之判決者,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得聲請再審」;同條 第3項規定:「第一項第六款之新事實或新證據,指判決確 定前已存在或成立而未及調查斟酌,及判決確定後始存在或 成立之事實、證據」。準此,依此原因聲請再審者,應提出 具體之新事實或新證據,由法院單獨或綜合案內其他有利與 不利之全部卷證,予以判斷,而非徒就卷內業已存在之資料 ,對於法院取捨證據之職權行使加以指摘;如提出或主張之 新事實、新證據,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倘無法產 生合理懷疑,不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所認定之事實者,即無 准予再審之餘地。 二、本件原裁定略以:抗告人涂雄政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販賣第一級毒品)案件,對於原審法院111年度上訴字第687 號確定判決(下稱原判決,經本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252號 判決,以抗告人之上訴不合法律上程式,予以駁回),依刑 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定,聲請再審。其聲請意旨 如原裁定理由一所載,並提出書信2則(再證2,均影本)及 聲請傳喚證人阮恩羚、蔡信華、涂薛美雲,欲證明原判決採 為裁判基礎之證人蘇明富證言不可採,抗告人遭蘇明富栽贓 、誣陷,確無販賣或交付毒品予蘇明富,凡此單獨評價或與 卷存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足以動搖原判決論罪之結果,據 為新證據;又原判決所適用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規 定,已經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宣告法規範定期 失效,請求停止再審審理等語。經查:原判決勾稽案內證據 資料,認定抗告人確有販賣第一級毒品之犯行,論以所載罪 刑,並非單憑證人即購毒者蘇明富之指證,係綜合抗告人之 部分供述、案發當日抗告人與蘇明富之通話紀錄、員警(蒐 證)職務報告及扣案分裝袋、塑膠吸管等證據資料,載敘其 調查取捨證據之結果及憑以認定犯罪事實之心證理由,就抗 告人否認犯罪所執在住處1樓陪伴母親,未交付毒品海洛因 給前往4樓之蘇明富等旨辯詞,何以委無足採,亦依調查所 得證據論駁明白,所為論斷無違背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亦 無欠缺補強證據之違法。並對再審意旨逐一載明:㈠所舉上 揭書信,揆之內容,係蘇明富表明遭警查獲後,僅供稱向抗 告人拿取毒品海洛因,未指證有金錢交易,但聽他人轉述抗 告人對外宣稱其咬抗告人販賣毒品,使阮恩羚蒙羞,蘇明富 因此心生不滿而要求抗告人給予金錢等旨,難認蘇明富有所 指栽贓、誣陷抗告人之動機,或當認蘇明富所為證言為不實 ,不論單獨或與卷內其他證據綜合判斷,均不足以動搖原判 決認定有罪之事實,而為抗告人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 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㈡原審依抗告人聲請傳喚阮恩羚,依 所證情節,阮恩羚不知道抗告人與蘇明富間有何恩怨或金錢 糾紛,且案發當日未在場見聞,基於主觀臆測蘇明富與抗告 人間或存有金錢糾紛、蘇明富未向抗告人購買毒品,顯無從 採為抗告人有利之認定,且不論單獨或與卷內其他證據綜合 評價判斷,仍不足動搖原判決所確認有罪之事實。㈢所執聲 請傳喚蔡信華、涂薛美雲,欲證明抗告人未交付或分裝毒品 海洛因予蘇明富,然販賣毒品係違法行為,自會隱密為之, 縱蔡信華、涂薛美雲未見聞抗告人與蘇明富交易毒品之過程 ,從形式上觀察,尚不足以推翻原判決所確認有罪之事實, 如何無調查必要之理由。綜上,本件聲請再審意旨所指各節 ,均與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定之再審要件不符 等各情,業經原審調查審認,記明其判斷理由,乃認本件抗 告人聲請再審為無理由,因而駁回其再審之聲請,並敘明憲 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係宣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4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適用於「無其他犯罪行為,且依其 販賣行為態樣、數量、對價等,可認屬情節極為輕微,顯可 憫恕之個案,縱適用刑法第59條規定酌減其刑,仍嫌情輕法 重」之販賣第一級毒品個案時,因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 於該範圍內,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並未宣告該罪之法 定刑違憲失效,不涉及原判決所認定之「罪名」,而無裁定 停止審理之必要等語。經核於法尚無違誤。 三、抗告意旨猶執前詞,就原裁定已為論駁之事項,再事爭辯, 或就原判決已說明之事項及取捨證據等採證認事職權行使, 以自己說詞,認具有前揭再審之理由,與法律規定得為聲請 再審之事由不相適合,應認其抗告為無理由,予以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六庭審判長法 官 段景榕 法 官 洪兆隆 法 官 汪梅芬 法 官 許辰舟 法 官 何俏美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鄭淑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2

TPSM-114-台抗-347-202503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