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讓房屋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屏簡字第613號
原 告 簡宏誌
被 告 鍾志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8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門牌號碼屏東縣○○市○○路○段000巷0○0號5樓之房屋
騰空遷讓返還原告。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98,000元,及自民國113年8
月16日起至返還前項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4,000元。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四、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111年8月10日與被告簽訂房屋租賃契約書
,約定將原告所有門牌號碼:屏東縣○○市○○路○段000巷0○0
號5樓之房屋(下稱系爭房屋)出租予被告,約定租期自111
年8月15日至113年8月15日,每月租金14,000元,然迄今扣
除押租金28,000元尚積欠租金98,000元,且系爭租約到期後
,被告仍繼續占用系爭房屋迄今,爰依租賃契約、所有物返
還請求權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
:如主文第一、二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答辯或陳述
。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租賃者,謂當事人約
定,一方以物租與他方使用、收益,他方支付租金之契約;
承租人應依約定日期,支付租金;租賃定有期限者,其租賃
關係,於期限屆滿時消滅;租賃期限屆滿後,承租人仍為租
賃物之使用收益,而出租人不即表示反對之意思者,視為以
不定期限繼續契約;承租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應返還租賃
物,民法第421條第1項、第439條前段、第450條第1項、第4
51條、第455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主張之前開
事實,業據提出系爭房屋租賃契約書、大溪南興郵局存證號
碼9、19號存證信函及回執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8至19頁)
,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
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
同條第1項之規定,應視同自認,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依前開規定,系爭租約既已於113年8月15日到期,被告繼續
占用系爭房屋即無合法權源,從而,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
項前段之規定,請求被告將系爭房屋騰空返還,並給付積欠
之98,000元租金,自屬有據。自屬有據。
㈡再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民法第179條本文定有明文。又按依不當得利之法則
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以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有利益,致他人
受有損害為要件,故其得請求返還之範圍,應以對方所受之
利益為度,非以請求人所受損害若干為準,無權占有他人土
地,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故如
無權占有他人之房屋,加害人應返還之不當得利之範圍,為
相當於租金之利益(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94號判決意
旨參照)。被告自113年8月15日起就系爭房屋已無合法占有
權源,已如前述,然被告仍繼續使用系爭房屋,致原告受有
無法占有、使用、收益系爭房屋之損害,原告自得向被告請
求返還其所受自租約到期後即113年8月16日起之利益。據此
,原告以兩造約定之每月租金14,000元為計算標準,請求積
欠租金98,000元,及應自113年8月16日起至遷讓房屋之日止
,按月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14,000元,亦有理由。
五、綜上所述,原告本於民法第767條第1項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
係,請求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返還予原告,並給付原告如
主文第二項所示之金額,均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1款規定適用簡易訴訟
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
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未
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PTEV-113-屏簡-613-20241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