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勒令歇業

共找到 93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違反商業會計法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27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劉昱吟 被 告 莊奇文 選任辯護人 張志全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商業會計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 年 度偵字第17873 號),被告在本院準備程序中自白犯罪,經本院 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改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莊奇文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 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部分更正起訴書附表一編 號3 「稅額」欄位為「100,816」、證據部分補充被告莊奇 文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外,其餘均引用附件起訴書之記 載。 二、論罪科刑:  ㈠查統一發票為營業人依營業稅法規定於銷售貨物或勞務時, 開立並交付予買受人之交易憑證,足以證明會計事項之經過   ,應屬商業會計法所稱之會計憑證,而查,被告雖非八田商 社股份有限公司之登記負責人,卻為實際負責人,此經被告 自承屬實,並經該公司之登記負責人吳志晏陳明在卷(偵查 卷第77頁),依公司法第8 條第3 項前段規定:「公司之非 董事,而實質上執行董事業務或實質控制公司之人事、財務 或業務經營而實質指揮董事執行業務者,與本法董事同負民 事、刑事及行政罰之責任。(其餘略)」,被告應係商業會 計法第4 條規定所稱之商業負責人。  ㈡核被告所為,係犯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 款之填製不實會計 憑證罪;前開罪名係刑法第215 條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罪之 特別規定,依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之原則,應優先適用,即無 再贅論刑法第215 條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罪之必要(最高法 院94年度台非字第98號判決意旨參照),附此敘明。被告基 於單一之犯罪決意,在時空密接的狀態下,接續開立起訴書 附表二所示之3 張發票,結果並均侵害八田商社股份有限公 司同一期帳冊登錄之正確性,為接續犯,僅論以一罪,即為 已足。  ㈢爰審酌被告並無前科,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 可稽,尚查無不良素行,其明知營業人應據實開立統一發票   ,妥善處理公司稅務事宜,竟仍開立起訴書附表二所示之3 張不實發票,影響八田商社股份有限公司會計紀錄之正確性   ,間接影響稅負公平,惟犯後已坦承犯行,另斟酌本件不實 發票之張數與金額,被告自陳之年齡智識、生活狀況與家庭 經濟等其他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庭提出上訴。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454 條,商業會 計法第71條第1 款,刑法第11條前段、第41條第1 項前段,刑法 施行法第1 條之1 第1 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郭季青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五庭法 官 陳彥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邱郁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論罪法條: 商業會計法第71條 商業負責人、主辦及經辦會計人員或依法受託代他人處理會計事 務之人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 併科新臺幣六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以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填製會計憑證或記入帳冊。 二、故意使應保存之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滅失毀損。 三、偽造或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內容或毀損其頁數。 四、故意遺漏會計事項不為記錄,致使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結果 。 五、其他利用不正當方法,致使會計事項或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 結果。    附件: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2年度偵字第17873號   被   告 莊奇文 男 51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號7              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商業會計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莊奇文為址設臺北市○○區○○路000巷00號「八田商社股份有 限公司」(統一編號:00000000,下稱八田公司)實際負責 人(名義負責人吳志晏部分,另經本署檢察官以111年度偵 字第18262號為不起訴處分),係公司法第8條規定之負責人 及商業會計法所稱之商業負責人,其明知八田商社股份有限 公司並無進貨及銷貨之事,竟基於不實事項而填製會計憑證 及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之犯意,於民國106年10月間,取 得大驊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開立之不實統一發票3張,金共計 新臺幣(下同)4,097,820元,稅額計204,892元,同期間開 立不實統一發票計3紙予明祖國際有限公司,充當其進項憑 證,銷售額共計4,205,280元,稅額計210,264萬元,足以生 損害於稅捐稽徵機關課稅之管理及正確性。 二、案經本署檢察官簽分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莊奇文坦承其為八田公司實際負責人,而有開立上 開發票等節,復有證人吳志晏於偵訊中之證述、財政部臺北 國稅局刑事案件移送書所附資料、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 官112年度偵字第21548號緩起訴處分書、臺灣新北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21547號不起訴處分書、本署111年 度偵字第18262號不起訴處分書等附卷可稽,是被告所涉上 開犯行,應堪認定。 二、按商業會計法所稱之商業會計憑證,分為原始憑證及記帳憑 證,所謂原始憑證,係指證明事項之經過,而為造具記帳憑 證所根據之憑證。而記帳憑證則係指證明處理會計事項人員 之責任,而為記帳所根據之憑證而言,此觀諸商業會計法第 15條之規定自明;而統一發票乃證明交易事項之經過而為造 具記帳憑證所根據之原始憑證,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之 不實填製會計憑證罪,為刑法第215條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 罪之特別規定,依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之原則,自應優先適用 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論處,而無適用刑法第215條之餘地 (最高法院94年度台非字第98號判決意旨參照)。核被告莊 奇文所為,係犯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 證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1  日                檢 察 官   劉昱吟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5  日                書 記 官   彭旭成 所犯法條:商業會計法第71條 商業登記法第7條 商業之經營有違反法律或法規命令,受勒令歇業處分確定者,應 由處分機關通知商業所在地主管機關,廢止其商業登記或部分登 記事項。 附表一:(進貨及進項稅額部分、總額) 八田公司取具不實統一發票明細表 編號 公司名稱 開立年月 發票字軌 張數 銷售額 稅額 1 大驊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0610 QB00000000 1 493,920 24,696 2 大驊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0610 QB00000000 1 1,587,600 79,380 3 大驊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0610 QB00000000 1 2,016,320 100,516 附表二:(銷貨及銷項稅額經申報扣抵之部分、總額)單位:元 八田公司開立不實統一發票明細表(明細表檔) 編號 營業人名稱 開立年月 發票字軌 張數 銷售額 稅額 1 明祖國際有限公司 10610 QB00000000 1 1,843,680 92,184 2 明祖國際有限公司 10610 QB00000000 1 1,187,520 59,376 3 明祖國際有限公司 10610 QB00000000 1 1,174,080 58,704

2025-03-25

SLDM-114-簡-27-20250325-1

鳳秩
鳳山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鳳山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鳳秩字第14號 移送機關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鳳山分局 被移送人 依之三美容坊(獨資商號,現負責人:侯振隆)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4年2月19日高市警鳳分偵字第11470651200號移送書移送審 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被移送人依之三美容坊之原負責人阮虹如,因執行業務而犯刑法 妨害風化罪,經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處被移送人依之三美容 坊勒令歇業。   事實及理由 一、移送意旨略以:被移送人依之三美容坊為址設高雄市○○區○○ 路0段000號之獨資商號,其原負責人阮虹如於民國113年6月 18日17時50分許,基於意圖使成年女子與他人為猥褻行為而 容留以營利之犯意,提供上開場所,容留成年女服務生周○○ 與成年男客鍾○○從事「半套」之性交易。阮虹如所為已涉犯 刑法妨害風化罪章第231條第1項圖利容留猥褻罪,經本院刑 事簡易庭於113年11月21日以113年度簡字第4301號判處有期 徒刑2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確定。爰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18條之1規定,聲請裁處被移送人勒令 歇業等語。 二、按公司、有限合夥或商業之負責人、代表人、受雇人或其他 從業人員,因執行業務而犯刑法妨害風化罪、妨害自由罪、 妨害秘密罪,或犯人口販運防制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罪 ,經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得處該公司、有限合夥或商 業勒令歇業,社會秩序維護法第18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經 查,被移送人案發時為獨資商號,負責人為阮虹如,其因犯 刑法第16章之1「妨害風化罪」第231條第1項之圖利容留猥 褻罪,經本院刑事簡易庭以113年度簡字第4301號判處有期 徒刑2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確定,有 刑事判決及公務電話紀錄在卷可稽,是被移送人之負責人阮 虹如既因執行業務而犯刑法妨害風化罪,並經判決有期徒刑 以上之刑,如繼續經營,勢將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及民眾觀感 ,自有予以遏止之必要。 三、又社會秩序維護法第18條之1規定之立法理由略謂:「公司 、有限合夥或商業之負責人、代表人、受雇人或其他從業人 員,動輒利用該公司、商業名義犯刑法上妨害風化罪、妨害 自由罪、妨害秘密罪,或犯人口販運防制法、通訊保障及監 察法之罪,雖經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責,卻仍以原招牌繼 續經營,已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及民眾觀感,必須予以遏止, 以避免其死灰復燃。爰增訂本條規定得處該公司、有限合夥 或商業勒令歇業之處罰,且不受刑法第76條所定之緩刑效力 影響」,基此,為對應上開規定勒令歇業之法律效果,並貫 徹防免商業重為違法行為之目的,應以商業主體為其規範對 象。查被移送人為獨資商號,其商業統一編號為00000000號 ,原負責人雖為阮虹如,嗣於114年1月20日變更負責人為侯 振隆,有經濟部商工登記資料在卷可憑,然本件移送及處罰 對象為商業統一編號00000000之獨資商號,縱事後變更負責 人,其主體性仍屬同一,復於同一地址繼續營業,揆諸前揭 規定及立法意旨,自不因其上開變更負責人而受影響,爰依 上開規定,處被移送人勒令歇業。 五、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1項、第18條之1第1項,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鳳山簡易庭  法 官 林婕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陳孟琳

2025-03-25

FSEM-114-鳳秩-14-20250325-1

簡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妨害風化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66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楊亞蓓 選任辯護人 鄭世脩律師 上列被告因妨害風化案件,不服本院民國113年10月27日所為113 年度壢簡字第1031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偵查案號:113年度 速偵字第854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 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甲○○緩刑2年。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經本院合議庭審理結果,認原判決之認事、用法及量刑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均 無不當,應予維持,是除補充如下以外,本案事實、證據及 理由均引用原判決之記載(如附件):   ㈠證據部分增列「上訴人即被告甲○○於本院之自白」。   ㈡依被告於偵查中、本院之供述及證人劉佳琪之陳述,龍筋 按摩係對採跪趴姿勢之男性之私密處為按摩,會按到會陰 穴、睪丸內之輸精管、鼠蹊部及下腹部,過程會碰到生殖 器,佐以被告所經營之工作室對外宣傳之用語(如「好爽 好爽 好硬好硬」、「棒棒」,詳見速偵卷第53頁),足認 此仍屬猥褻行為(即性交以外,足以興奮或滿足性慾,有 關風化之一切色慾行為)之範疇,被告就此亦自白犯行, 是本案堪以認定。 二、被告上訴意旨略以:我有去泰國學龍筋按摩。我承認犯罪, 且我被抓後就沒有做。我甫因手術住院1周,還要付房貸及 照顧原本是流浪動物的貓犬,經濟狀況吃緊,請給我緩刑的 機會。 三、經查:   ㈠被告於提起本案上訴後,雖有提出在泰國、我國學習龍筋 按摩之文件(均無認證),但龍筋按摩本屬猥褻行為,有如 前述,且被告在本院審理中未具體指出原判決之量刑有如 何之違法或不當,本院就原判決亦查無任何違法、不當之 處,原判決自應維持,是被告此部上訴應予駁回。   ㈡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法院前 案紀錄表附卷可佐。被告雖因一時失慮,致罹本案刑典, 但於偵查中、本院均自白犯行一貫,迄無何相關案件偵查 、審理中,且被告所經營之工作室亦經勒令歇業,有辯護 人於本院所提出之本院113年度壢秩字第112號裁定附卷可 考,足認被告已未從事此類犯行,是被告經本案之偵審教 訓,當知所警惕,信無再犯之虞,於原審所受之宣告刑以 暫不執行為適當。被告上訴求為緩刑寬典,尚屬有理,爰 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諭知如主文所示之緩刑。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條 、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王俊蓉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袁維琪到庭執 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十庭審判長法 官 林大鈞               法 官 曾煒庭               法 官 徐漢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陳政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簡字第1031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甲○○ 女 (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市○○區○○○街00巷00號           居桃園市○○區○○○街00巷00號1樓 上列被告因妨害風化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85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圖利容留猥褻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 實欄一、第4行至第5行「意圖使成年女子與不特定男客為猥 褻而媒介以營利之犯意」,更正為「基於意圖使女子與他人 為猥褻之行為而媒介、容留以營利之犯意」外,其餘均引用檢 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詳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刑法第231條第1項所規定意圖使男女與他人性交或猥褻之行 為而引誘、容留或媒介以營利者,其處罰對象為引誘、容留 或媒介之人,犯罪構成要件係以行為人主觀上有營利意圖, 及使男女與他人為性交或猥褻行為之犯意,客觀上有引誘、 容留或媒介之行為為已足,屬於形式犯,故行為人只要以營 利為目的,有使男女與他人為性交或猥褻行為之意圖,而著 手引誘、容留或媒介行為,即構成犯罪,至該男女與他人是 否有為性交或猥褻行為,則非所問,亦不以媒介行為人取得 財物或利益,始足當之。又刑法上所謂猥褻行為,係指性交 以外,足以興奮或滿足性慾,有關風化之一切色慾行為而言 ,如撫摸私處,或撫摸、按摩男性生殖器,直至射精為止之 俗稱「半套」行為,皆為適例。準此,被告以營利為目的, 媒介並容留與喬裝男客之警員從事性交或猥褻行為之性交易 ,依上開說明,即已成罪,不因警員實際上並無進行性交易 之意,或該次性交易未完成,而有不同之認定。  ㈡核被告甲○○所為,係犯刑法第231條第1項之圖利容留猥褻罪 。被告媒介猥褻之低度行為,為高度之容留行為所吸收,不 另論罪。  ㈢爰以行為人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正當途徑獲取金錢, 竟媒介成年女子與他人從事性交易服務以營利,有害社會社 會善良風俗,應予非難,然被告犯後坦承犯行,態度尚可, 兼衡被告自承之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及其為本案犯行 之動機、目的、手段、所生危害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 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王俊蓉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7  日          刑事第十八庭 法 官 姚懿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張妤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31條 (圖利使人為性交或猥褻罪) 意圖使男女與他人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而引誘、容留或媒介以 營利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萬元以下罰金。以詐術 犯之者,亦同。 公務員包庇他人犯前項之罪者,依前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 一。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854號   被   告 甲○○ 女 36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屏東縣○○鄉○○路00巷0號             居桃園市○○區○○○街00巷00號1             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妨害風化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為址設桃園市○○區○○街000號「蔓斯工作室」之負責人 ,該時店內即聘僱劉佳琪擔任按摩小姐,且劉佳琪於任職期 間即有與男客從事性交易,並為甲○○所知悉。詎甲○○基於意 圖使成年女子與不特定男客為猥褻而媒介以營利之犯意,媒 介店內女子與不特定男客進行半套(俗稱打手槍)性交易, 收費方式為30分鐘新臺幣(下同)1,800元,由蔓斯工作室 抽取720元,餘歸小姐所得。嗣於113年3月25日下午4時55分 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文化派出所員警黃睿紳喬裝 為顧客至「蔓斯工作室」消費,甲○○遂指引員警前往並無設 置門鎖之包廂內等候,並媒介劉佳琪至包廂內提供按摩服務 。劉佳琪果因此與喬裝員警談妥前開半套性交易之價格,欲 進行半套之性交易之際,為警表明身分而當場查獲。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業據被告甲○○於偵訊時坦承不諱,核與證人即員工劉佳琪之 證述相符,並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文化派出所警員 職務報告、對話紀錄截圖、實施臨檢紀錄表、密錄器譯文、 現場照片附卷可佐,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31條第1項意圖使女子與他人為猥 褻而容留以營利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27  日                檢 察 官 王俊蓉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20  日                書 記 官 朱依萍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31條 (圖利使人為性交或猥褻罪) 意圖使男女與他人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而引誘、容留或媒介以 營利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10 萬元以下罰金。以 詐術犯之者,亦同。 公務員包庇他人犯前項之罪者,依前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 一。

2025-03-19

TYDM-113-簡上-669-20250319-1

南秩
臺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裁定 113年度南秩字第90號 移送機關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 被移送人  奇緣養生館           設臺南市南區夏林路7之1號 法定代理人 邱晟瑋 住同上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113年1 2月16日南市警六偵字第1130798119號函移送審理,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被移送人奇緣養生館之負責人、受僱人,因執行業務而犯刑法妨 害風化罪,經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處被移送人奇緣養生館勒 令歇業。 理 由 一、移送意旨略以:鍾佳翰為被移送人(設址:臺南市南區夏林 路7之1號)之實際負責人,柏宏明則受僱於鍾佳翰,並於上 址店內擔任櫃檯人員,負責接待客人等業務,兩人共同基於 意圖使女子與他人為猥褻之行為而媒介、容留以營利之犯意 聯絡,自民國112年3月1日起,以新臺幣(下同)1400元之 代價,由店內小姐提供客人半套性服務,所得由鍾佳翰從中 抽取400元至500元,店內小姐抽取900元至1000元,以此招 徠客人以營利,涉犯妨害風化案件,經移送機關查獲移送臺 灣臺南地方檢察署偵辦並聲請簡易判決處刑後,並經本院於 113年5月8日以113年度簡字第1528號判決(下稱系爭刑案判 決)鍾佳翰、柏宏明罪刑確定。爰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18條 之1規定,裁處勒令歇業等語。  二、按公司、有限合夥或商業之負責人、代表人、受雇人或其他 從業人員,因執行業務而犯刑法妨害風化罪、妨害自由罪、 妨害秘密罪,或犯人口販運防制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罪 ,經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得處該公司、有限合夥或商 業勒令歇業。前項情形,其他法律已有勒令歇業規定者,從 其規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18條之1定有明文。上開條文於1 05年5月25日新增,其立法理由為「公司、有限合夥或商業 之負責人、代表人、受雇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動輒利用該公 司、商業名義犯刑法上妨害風化罪、妨害自由罪、妨害秘密 罪,或犯人口販運防制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罪,雖經判 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責,卻仍以原招牌繼續經營,已嚴重影 響社會秩序及民眾觀感,必須予以遏止,以避免其死灰復燃 。爰增訂本條規定得處該公司、有限合夥或商業勒令歇業之 處罰,且不受刑法第76條所定之緩刑效力影響」。 三、經查,被移送人之實際負責人鍾佳翰及受雇人柏宏明,因執 行業務犯刑法第231條第1項前段之意圖營利容留、媒介猥褻 罪,經本院以系爭刑案判決判處鍾佳翰、柏宏明罪刑確定等 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刑事卷宗核閱無訛,且有系爭 刑案判決、商工WebIR系統商業登記資料查詢結果可參(本 院卷第9至16頁、第19頁)。審酌被移送人之實際負責人及 受雇人因執行業務犯妨害風化罪章之罪,如許其繼續營業, 有影響社會秩序及民眾觀感之虞,爰依首揭規定,處被移送 人勒令歇業。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18條之1第1項,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柯雅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起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于子寧

2025-03-18

TNEM-113-南秩-90-20250318-1

潮秩
潮州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潮秩字第13號 移送機關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內埔分局 被移送人 劉榮華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114年 度內警偵秩字第1138001852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劉榮華被移送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5款部分,不罰。 其餘移送部分均駁回,退回移送機關處理。   理 由 一、移送意旨略以:被移送人劉榮華於民國113年11月22日12時5 8分至13時26分許,在屏東縣○○鄉○○路00巷0號住家前之巷內 大聲喧嘩,並向周邊鄰居誣賴係關係人賴冠宇向環保局檢舉 其門口盆栽,致關係人遭鄰居誤會,被移送人上開行為已違 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同法第72條第1款、 第3款規定等語。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 能證明被告犯罪或其行為不罰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 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並為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所準用。復按警察機關移請裁定之案件 ,該管簡易庭認為不應處罰或以不處拘留、勒令歇業、停止 營業為適當者,得逕為不罰或其他處罰之裁定,社會秩序維 護法第45條第2項亦有明定。再按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 之安寧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社會秩 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固有明文,惟行為人主觀上須有 將明知為不實事實散發傳布於公眾之目的,且該散布謠言之 內容足以使聽聞者心生畏懼與恐慌,而有影響公共安寧之情 形,始構成本條項款之非行。 三、經查:被移送人於前揭時地有在巷道內與鄰居口述遭檢舉花 盆等語,業經關係人與被移送人提出監視器影片為證,惟自 雙方提出之影片與譯文以觀,被移送人雖有以手指斜前方之 動作,但並無一語提及關係人姓名。且被移送人與其中一名 鄰居之對話提及「環保單位就來開始拍照,說這不是他的業 務就回去」等語。縱然如關係人所指稱,被移送人向其他鄰 居主張係由關係人檢舉,該內容亦無可能使聽聞者心生畏懼 與恐慌,而有影響公共安寧之情形。依上開卷內現存資料, 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規定之構成要件尚有未 合,應為不罰之諭知。 四、另按①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酗酒滋事、謾罵喧 鬧,不聽禁止者。③製造噪音或深夜喧嘩,妨害公眾安寧者 ,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下罰鍰,為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2條第1 款、第3款所明定,乃專處罰鍰事件,依同法第43條第1項第 1款、第45條及法院辦理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應行注意事項 第22條「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事務管轄區分表」之事務管轄 規定,屬由警察機關裁處。本件移送機關認被移送人涉犯違 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2條部分,揆諸前揭說明,自應由警察 機關自為處分,移送本院裁定,於法未合,應為移送駁回之 諭知,將該部分退回移送機關處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麥元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語柔

2025-03-18

CCEM-114-潮秩-13-20250318-1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3年度北秩字第311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 被移送人 劉小燕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3年11月30日北市警中分刑字第1133082815號移送書移送審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被移送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前段部分,不受理;違反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後段部分,不罰。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移送意旨以:被移送人為設址在臺北市○○區○○路000巷0號之 愛麻社休閒會館負責人,竟於民國113年11月30日凌晨1時32 分許,縱容少年在內逗留,而未即時報告警察機關,亦未予 以驅離,因認被移送人涉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規定 等語。 二、按公共遊樂場所之負責人或管理人,縱容兒童、少年於深夜 聚集其內,而不即時報告警察機關者,處新臺幣15,000元以 下罰鍰;其情節重大或再次違反者,處或併處停止營業或勒 令歇業,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定有明文。又按違反社會秩 序維護法行為專處罰鍰或申誡之案件,警察機關於訊問後, 除有繼續調查必要者外,應即作成處分書,同法第43條第1 項第1款亦有明文。 三、經查,移送機關所指被移送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 前段」之行為,係專處罰鍰案件,應由移送機關自為處分, 本院對此部分無審判權,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準用刑事 訴訟法第303條第6款之規定,此部分應諭知不受理。其次,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後段」以「情節重大」、「再次違 反」為處罰要件,惟依移送機關以114年3月3日北市警中分 刑字第1143005283號函補正其就被移送人有何違反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77條後段之說明,其補正函覆略以:「於114年2月 15日1時30分許及2月23日2時10分許至案址臨檢2次,尚未發 現有未成年逗留於內等情,惟於2月15日該次臨檢發現店內 有提供客人抽菸之空間及熄菸器具……顯已造成店內未成年少 年之身體重大危害」等情,均不足認被移送人之違序情節有 重大或再次違反之情,核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後段所定 上開處罰要件不合,洵難認定被移送人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 法第77條後段之行為,此部分自應為不罰之諭知。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6款及社會 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仁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100006臺北市○○○路○段000巷0號)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黃進傑

2025-03-17

TPEM-113-北秩-311-20250317-1

南秩
臺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南秩字第7號 移送機關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分局 被移送人 鄭宇呈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4年1月20日南市警四偵字第1130825763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鄭宇呈藉端滋擾公共場所,處罰鍰新臺幣壹萬元。   事實及理由 一、被移送人鄭宇呈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  ㈠時間:民國113年12月19日上午12時許。  ㈡地點:臺南市○○區○○路0段0號之臺南市議會大門口。  ㈢行為:於上開時、地,消防車捐贈活動開始前,在活動現場 逗留徘徊,對在場維持秩序之員警多次大聲咆哮,對員警口 出「上次沒帶槍,這次有帶槍,啊每個人密錄器這樣錄我, 我是很紅膩,我很紅是不是啊」、「你跟我說話啊!來啦! 你跟我說話啊!講一下話啊!」、「警察,逮捕我啊,抓我 啊」、「抓我啊!社維法是不是?抓我啊!辦我啊!辦我啊 !抓我啊!開我槍啊,反正我小小人物而已嘛,我被開槍也 不會申辦嘛,對不對?我就在市議會啊,你開我啊!對啊你 們就開我啊!我也沒在怕啦」等言詞,以此方式藉端滋擾公 共場所。 二、上開違序事實,有下列證據可佐:  ㈠被移送人鄭宇呈於警詢時之供述(見本院卷第9頁至第12頁) 。  ㈡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分局華平派出所(下稱華平派出所) 員警盧紹誠之職務報告(下稱系爭職務報告)、華平派出所 員警費德智密錄器錄影(下稱系爭錄影)之對話譯文各1份 、錄影畫面擷取照片11張(見本院卷第27頁至第29頁、第31 頁至第45頁、第55頁至第65頁)。  ㈢系爭錄影光碟。 三、按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規定「藉端滋擾住戶、工廠 、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 拘留或新臺幣1萬2,000元以下罰鍰」,係參考違警罰法第56 條第1項第10款規定而制定,旨在禁止無賴之徒藉端滋擾, 以維公共安寧(立法院公報第80卷第22期第92頁至第93頁、 第80卷第71期第132頁參照),且觀該條規定在社會秩序維 護法分則之「妨害安寧秩序」章,其保護法益自係社會安寧 秩序。再所謂「藉端滋擾」,應指行為人有滋擾場所之本意 ,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該事端 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場所之安 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被移送人鄭宇呈固辯稱其 並未藉端滋擾,當天是去陳情,在捐贈儀式均未發出聲響, 沒有碰撞員警,只是表達訴求,這是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等 語(見本院卷第10頁至第12頁),惟被移送人鄭宇呈確有在 活動開始前於活動現場逗留、徘徊,並對在場維持秩序之員 警多次大聲咆哮,對員警口出如「逮捕我啊」、「抓我啊」 、「開我槍啊」等言詞,有系爭錄影之對話譯文、錄影畫面 擷取照片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31頁至第35頁、第55頁至第 65頁),縱依被移送人鄭宇呈所述係因其女被性侵,向臺南 市政府教育局要求要看監視器畫面遭拒(見本院卷第12頁) ,其於全然無關之消防車捐贈活動開始前在活動現場表述, 在員警並未回應之情況下頻頻以言詞挑釁,試圖引起爭端, 用字遣詞均淪為單純情緒發洩之目的,並無助於意見溝通, 已踰越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場所 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之程度。核被移送人鄭宇呈所 為,應屬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藉端滋擾公共場 所之行為。本院審酌被移送人鄭宇呈行為後否認非行,對公 共場所及社會秩序造成之危害,暨其警詢時自述大學畢業之 智識程度、勉持之家庭經濟狀況、從事創意導演等一切情狀 (見本院卷第9頁),裁定如主文所示之處罰,並期被移送 人鄭宇呈能切實悔改,勿再有違序非行。 四、移送意旨另以:被移送人鄭宇呈㈠於113年12月19日上午11時 許在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辦公室藉端滋擾,及㈡在臺南市議會 大門口於員警依法執行職務除上開言詞外同時推擠、碰撞員 警,係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或行動 相加,尚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程度之違序行為,亦違反社會 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第85條第1款規定。然按犯罪事實 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刑事訴訟法第 154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事實之認定,應憑證據,如未能發 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以推測或擬制之方 法,以為裁判基礎,最高法院著有40年台上字第86號判例可 參。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3條第1項所列各款以外之案件,警 察機關於訊問後,應即移送該管簡易庭裁定。前項警察機關 移請裁定之案件,該管簡易庭認為不應處罰或以不處拘留、 勒令歇業、停止營業為適當者,得逕為不罰或其他處罰之裁 定;法院受理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事件,除社會秩序維護法 有規定外,準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 、第92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查:前揭行為㈠部分,移送機關 僅提出臺南市政府教育局113年12月23日南市教政字第11325 85741號函1份為證,該函雖記載:被移送人鄭宇呈於113年1 2月19日上午11時12分許以恰公為由直闖本局副局長室,於 門口大聲嚷嚷不斷以言詞、動作對在場執行職務人員挑釁、 叫囂長達30分鐘,引起其他民眾側目等語(見本院卷第25頁 ),惟亦為被移送人鄭宇呈於警詢時所否認(見本院卷第10 頁至第11頁),另該函移請移送機關調查時建議移送機關查 察「市長室保安警察、市政府駐衛警小隊長、第四分局員警 配備密錄器錄影」等證(見本院卷第26頁),移送機關則均 未提出。本院依現有卷內事證,尚無從得知被移送人鄭宇呈 之具體言語、行動行為態樣為何,自無從判斷該行為是否已 踰越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達到「藉端滋 擾」之程度。又行為㈡部分,移送意旨雖稱被移送人鄭宇呈 有推擠、碰撞員警之行為,惟本院勘驗系爭錄影未見被移送 人鄭宇呈與畫面中身著制服之員警有何明顯之肢體接觸,有 錄影翻拍照片9張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71頁至第75頁), 此部分行為應屬不能證明。第按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 以顯然不當之言詞或行動相加,尚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 度者,處拘留或12,000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5條 第1款定有明文。考其規範目的,係保障依法執行職務之公 務員,藉以維護法治國之效能,並非保障公務員之個人利益 。是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行動相加 即構成本款妨害公務之行為,因其有礙於國家權力之行使, 妨害國家法益,故應予以處罰。而被移送人鄭宇呈固有前開 對在場員警大聲咆哮、挑釁之情緒性言詞,然在場員警並未 因言詞受有影響,故對員警後續職務之執行終未造成妨害, 其後消防車捐贈活動亦順利進行,要無有礙於國家權力之行 使而妨害國家法益之情形,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5條第1款 處罰之行為有間,自不得以該規定相繩。此外,移送機關復 未提出其他證據供本院調查,依前開說明,原應為不罰之諭 知,惟因移送機關認上開㈠、㈡部分與本院裁處之違序行為係 同一行為,爰均不另為不罰之諭知,附此敘明。 五、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8條第2款,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臺南簡易庭  法 官 徐安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5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顏珊姍

2025-03-12

TNEM-114-南秩-7-20250312-1

花秩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花秩字第17號 移送機關 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 被移送人 陳尚謙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4年3月3日花市警刑字第1140004862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尚謙公共遊樂場所之管理人,縱容少年於深夜聚集其內,而不 即時報告警察機關,其再次違反,處罰鍰新臺幣6千元,併處停 止營業2日。   事實及理由 一、被移送人陳尚謙前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案件之紀錄 ,復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民國114年2月8日4時許。  ㈡地點:花蓮縣○○市○○○路00號2樓「A-teen酒吧」公共遊樂場 所內。  ㈢行為:被移送人係「A-teen酒吧」之店長,前於113年7月22 日5時許,即因縱容2名少年,在上開處所內聚集飲酒,而不 即時報警處理,經移送機關查獲並以113年8月6日花市警刑 字第1130024660號處分書,裁處被移送人罰鍰新臺幣(下同) 5,000元後,竟未知警惕,復於114年2月8日4時許,在上開 酒吧,縱容未滿18歲之少年江○樂(00年0月生)於深夜與成年 親戚聚集該酒吧內,而不即時報告警察機關,再次違反社會 秩序維護法第77條之規定。嗣因移送機關臨檢當場查獲而悉 上情。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之陳述:陳稱少年江○樂當時用手機出示證件 ,應該是有出示證件的樣子云云,佐證「A-teen酒吧」對少 年江○樂之年齡未確實查證。  ㈡證人即少年江○樂於警詢之陳述:陳稱店家有問我有沒有帶身 分證,我說我沒帶,然後他們問我有沒有成年,當時我要翻 照片給他看證件,沒有回答對方,然後店家說沒關係就讓我 進去等語,佐證「A-teen酒吧」對少年江○樂之年齡未落實 查證程序。  ㈢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臨檢紀錄表及當事人酒精測定紀錄表 、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豐川派出所勸導少年登記表、少年 江○樂之戶籍資料。  ㈣「野吧企業社」(即「A-teen酒吧」之商業登記名稱)之商業 登記抄本。  ㈤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113年8月6日花市警刑字第1130024660號處分書。 三、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之立法意旨,無非在防免未滿12歲之 兒童或12歲以上未滿18歲之少年,因其身心正處於迅速發展 狀態,倘深夜時分猶滯留在公共遊樂場所內,易對其等身心 健全發展產生不良影響。而所謂「縱容」,係指消極不阻止 兒童或少年在公共場所內聚集,且不即時報告警察機關而言 ,旨在避免兒童或少年於深夜時分仍在外逗留,以維護兒童 或少年之安全。是立法者乃創設公共遊樂場所負責人或管理 人有隨時阻止、探知,並即時向警察機關報告之公法上作為 義務,以由其與公權力機關共同落實前揭保護兒童及少年之 立法意旨,倘其竟不即時報告警察機關,將致前揭立法目的 無從貫徹。又上開規定所謂之「聚集」非屬動態之行為 , 不宜將之解釋為須兒童或少年自行呼朋引伴集合達一定人 數以上始合於聚集之意涵,而應從保護兒童或少年之立場, 將聚集解釋為係一種狀態描述,因此兒童或少年(不管人數 多寡)於深夜時分在公共場所與不特定人接觸、逗留,即合 於聚集之意義,以符法令保護兒童及少年之旨趣。 四、爰審酌被移送人曾於113年7月22日因相同行為,在其擔任店 長之「A-teen酒吧」內縱容少年於深夜聚集其內,經移送機 關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前段規定裁處罰鍰5千元在案, 有上開處分書及繳款書在卷可稽,其短期內再次違反同條規 定,任令少年江○樂於深夜在上開「A-teen酒吧」店內聚集 逗留。準此,被移送人既屬第2次違犯上揭規定,爰裁處如 主文所示。 五、本案關於少年江○樂之身分資訊,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 保障法第69條第2項之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 訊,爰就其姓名為部分遮隱,附此敘明。 六、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1項、第77條後段,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花蓮簡易庭 法 官 李立青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判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敍述 理由,向本庭提出抗告(應抄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張賀凌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 公共遊樂場所之負責人或管理人,縱容兒童、少年於深夜聚集其 內,而不即時報告警察機關者,處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其情節重大或再次違反者,處或併處停止營業或勒令歇業。

2025-03-12

HLDM-114-花秩-17-20250312-1

士秩
士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士秩字第22號 移送機關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 被移送人 王振篪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4年2月18日新北警淡刑字第1144298161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王振篪投擲有殺傷力之物品而有危害他人身體或財物之虞,處罰 鍰新臺幣捌仟元。   理 由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一)時間:民國113年12月22日凌晨5時49分許。 (二)地點: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前。 (三)行為:被移送人朝公眾往來道路投擲有殺傷力之水雷炮而 有危害他人身體或財物之虞。 二、按放置、投擲或發射有殺傷力之物品而有危害他人身體或財 物之虞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社會秩 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4款定有明文。經查,被移送人於上 開時、地,朝公眾往來道路投擲有殺傷力之水雷炮乙情,業 據其於警詢時坦承不諱,復有查訪照片在卷可稽,足認其上 開任意性陳述與事實相符,應可採信。核被移送人王振篪所 為,係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4款規定,應依法 論處。爰審酌被移送人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水碓派 出所前為上開違序行為,暨其於警詢時自述動機、目的、手 段、違反義務程度及所生損害、犯後態度、教育程度、家庭 經濟狀況、職業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處罰。 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3條第1項第4款,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歐家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若羽 附錄本案處罰法條: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 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 : 一、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物 品者。 二、無正當理由鳴槍者。 三、無正當理由,攜帶用於開啟或破壞門、窗、鎖或其他安全設 備之工具者。 四、放置、投擲或發射有殺傷力之物品而有危害他人身體或財物 之虞者。 五、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 六、蒙面偽裝或以其他方法驚嚇他人有危害安全之虞者。 七、關於製造、運輸、販賣、貯存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險物品之 營業,未經主管機關許可;或其營業設備及方法,違反法令 規定者。 八、製造、運輸、販賣、攜帶或公然陳列經主管機關公告查禁之 器械者。 前項第7款、第8款,其情節重大或再次違反者,處或併處停止營 業或勒令歇業。

2025-03-11

SLEM-114-士秩-22-20250311-1

苗秩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苗秩字第2號 移送機關 苗栗縣警察局苗栗分局 被移送人 黃睦翔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於民國11 4年2月25日以栗警偵字第1140004555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黃睦翔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參仟元 。   事實及理由 一、被移送人黃睦翔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  ㈠時間:民國114年2月6日10時50分許。  ㈡地點:苗栗縣苗栗市中正路與愛國路口。  ㈢行為:無正當理由,於上開時地,隨身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 械即菜刀(非管制刀械)1 把。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證據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黃睦翔於警詢時之供述。  ㈡員警職務報告、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現場紀錄、苗栗縣 警察局苗栗分局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讓與扣留保管物所 有權同意書。  ㈢現場監視器畫面截圖5張、現場照片2張。  ㈣扣案之菜刀1把。 三、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 物品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本條款之構成要件,須 行為人客觀上有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 險物品之行為,且該攜帶係無正當理由,因而有危害於行為 人攜帶所處時空之安全情形,始足當之。依上開要件,判定 行為人有無違反本條款非行,首須行為人有攜帶行為,次審 酌該攜帶行為是否係無正當理由,再衡量行為人攜帶行為所 處時空,因行為人於該時空有攜帶該類器械,而使該時空產 生安全上危害;亦即,就行為人客觀上之攜帶行為,依其攜 帶行為之目的,考量行為人攜帶當時言詞舉動、時間、地點 、身分等因素,據以認定其是否已構成本條款之非行。換言 之,社會秩序維護法之立法目的,旨在維護公共秩序,確保 社會安寧,此同法第1條已昭示明確。是行為人有上開攜帶 具殺傷力之器械、危險物品行為外,仍須視該行為是否已對 於公共秩序與社會安寧造成相當程度之危害。 四、經查,被移送人於上開時、地攜帶扣案之菜刀1把,業據被 移送人坦承不諱,且有前述㈡至㈣所列證據可佐,堪認此部分 事實為真正。又扣案菜刀雖非屬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所管 制之刀械,惟該刀械為金屬製品,質地堅硬,如持之朝人揮 砍,足以造成人體傷害,應屬具殺傷力之器械無疑。又按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所稱之「無正當理由」,應 指行為人若所持目的與該器械於通常所使用之目的不同,而 依當時客觀環境及一般社會通念,該持有行為因已逾該器械 原通常使用之目的及範疇,致使該器械在客觀上因本具殺傷 力之故,易造成社會秩序不安及存在不穩定危險之狀態,即 屬之,當不以行為人是否已持之要脅他人生命、身體而產生 實質危險為斷。而被移送人陳稱:我在前述地點之垃圾堆旁 拾獲菜刀並拿來刮除住家牆上之殘膠,刮完後帶著菜刀步行 至苗栗市復興路的回收站回收等語(見本院卷第10頁),其 手持上開菜刀步行在騎樓、道路上,雖未持以攻擊他人,惟 其攜帶刀械之行為,顯已脫逸正常社會生活維持所必需,自 足對他人之生命、身體、安全構成威脅,亦足對公共秩序與 社會安寧造成相當危險,是被移送人確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 有殺傷力器械之行為,堪以認定。 五、核被移送人所為,係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 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器械。爰審酌被移送人無正當理 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菜刀,對公共秩序及社會安寧危害非輕 ,又其事後坦認其違規行為,態度尚可,兼衡其於警詢中自 陳待業中、經濟狀況小康、智識程度大學畢業等一切情狀, 裁處如主文所示之罰鍰。 六、次按供違反本法行為所用之物,以行為人所有者為限,得沒 入之,社會秩序維護法第22條第3項前段定有明文。查扣案 菜刀1把,雖係被移送人持以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所用 之物,然該短刀非被移送人所有,已如前述,又非屬查禁物 ,爰不予沒入。 據上論斷,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1項、第63條第1項第1 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苗栗簡易庭 法 官 郭世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呂 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錄處罰法條: 社會秩序維護法條第63條 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3 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 萬元以下罰 鍰: 一、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物   品者。 二、無正當理由鳴槍者。 三、無正當理由,攜帶用於開啟或破壞門、窗、鎖或其他安全設   備之工具者。 四、放置、投擲或發射有殺傷力之物品而有危害他人身體或財物   之虞者。 五、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 六、蒙面偽裝或以其他方法驚嚇他人有危害安全之虞者。 七、關於製造、運輸、販賣、貯存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險物品之   營業,未經主管機關許可;或其營業設備及方法,違反法令   規定者。 八、製造、運輸、販賣、攜帶或公然陳列經主管機關公告查禁之   器械者。 前項第七款、第八款,其情節重大或再次違反者,處或併處停止 營業或勒令歇業。

2025-03-10

MLDM-114-苗秩-2-202503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