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延滯息

共找到 33 筆結果(第 11-20 筆)

司拍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拍字第20號 聲 請 人 和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相 對 人 許朝詠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貳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謂:相對人許朝詠於民國111年10月5日簽發 面額新臺幣(下同)150萬元,受款人為和勁企業股份有限公 司或其指定人,到期日為113年1月17日,利息自遲延日起按 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明之本票1紙予聲 請人,並於111年10月12日將其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 擔保,設定擔保債權總金額180萬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經 登記在案。未料屆期不為清償,尚積欠本金及利息計1,702, 521元(不含法務費、延滯息、違約金等相關費用),為此聲 請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等語。 二、按最高限額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 請法院拍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民法第881條 之17準用第873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聲請,業據聲請人提 出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影本、他項權利證明書影本、本票影本 、土地及建物登記謄本等為證,並經本院於113年12月5日發 文通知相對人,於文到10日內就本件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 表示意見,經於同年12月17日合法送達在案,惟相對人迄今 並未有所陳述。是本件聲請,經核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 三、爰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 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1,500元。如持本裁定聲請強制執行時,請一 併檢附相對人收受本裁定之送達證書影本提出於民事執行處 。 五、關係人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係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執 之。關係人如主張擔保物權之設定係遭偽造或變造者,於本 裁定送達後20日內,得對擔保物權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 訴。如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74條之1第2項 準用同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馬公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郭山水 附表: 113年度司拍字第000020號 編號 土地坐落 地目 面積 權利範圍 備考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號 公頃 公畝 平方公尺 001 澎湖縣 ○○○ ○○ 0000 68.76 1分之1 重測前:○○○段000-0地號 002 澎湖縣 ○○○ ○○ 0000-0 11.40 1分之1 分割自:重測前○○○段000-0地號 附表(建物): 113年度司拍字第000020號 編 建築式樣主 建物面積(平方公尺) 權利 建號 建物門牌 基地坐落 要建築材料 樓層面積 附屬建物主 備考 要建築材料 範圍 號 及房屋層數 及合計 及用途 001 00 ○○○0000號 ○○○○○段0000地號 2層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農民住宅 一層:44.13平方公尺;二層:44.13平方公尺;電梯樓梯間:6.00平方公尺;總面積:94.26平方公尺。 1分之1 建築完成日期:72年7月11日 ◎附註: 一、聲請人、相對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提出相對人最新戶籍謄本 (記事欄勿省略,惟與相對人本人無關者得省略),以核對 本裁定是否合法送達相對人。(否則無法核發確定證明書)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毋 庸另行聲請。

2025-01-13

PHDV-113-司拍-20-20250113-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472號 抗 告 人 江昱緹 相 對 人 郭亮巖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16 日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29108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關於駁回抗告人後開第二項之聲請部分,暨聲請程序費用 之裁定均廢棄。 相對人就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本票,按票面金額計付自如附表 編號1、2所示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之年息百分之四延滯息部 分,得為強制執行。 抗告人其餘抗告駁回。 聲請及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貳仟元,均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人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附表 所示之本票2紙(下稱系爭本票),內載票面金額分別為新 臺幣(下同)50萬元及45萬元,付款地均未載,利息約定如 附表「利息約定」欄所載,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經於附表 所示提示日提示均未獲付款,為此提出系爭本票,聲請裁定 就票面金額及依附表所載「利息約定」之利息(月息部分均 僅請求1﹪),准予強制執行等情。經原裁定准許抗告人就附 表票面金額及自附表所示利息起算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月 息1﹪利息部分之聲請,而駁回其餘違約金之請求(按:抗告 人於原法院聲請時主張附表之「延滯息」係「懲罰性違約金 」)後,抗告人不服,表示於原法院所為按每萬元每日10元 加計懲罰性違約金之陳述乃誤植,遂更正此應為延遲給付之 延滯息為由,提起本件抗告,並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二、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執票人向本票債務人 行使追索權時,得要求被拒絕承兌或付款之本票金額,如有 約定利息者,其利息,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97條第1項第1 款亦有明文。 三、經查:  ㈠抗告人主張其持有相對人簽發,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系爭 本票,詎經提示未獲付款,爰依票據法第123條之規定,聲 請准予強制執行等情,業據其提出本票為證(原法院卷第11 至13頁),堪信為真實,且本院依首開規定審酌,系爭本票 業已具備各項應記載事項,屬有效本票。  ㈡抗告人主張:依系爭本票上記載,應係延遲給付之延滯息, 其於聲請時誤植為違約金等語。觀諸系爭本票上關於利息後 段部分,均記載「…且不得無故推遲付息時間,違者願罰每 天0.1%延滯息」,該約定所稱之「延滯息」應係於原利率外 另行加計遲延利息之意,又利率雖得由當事人特別約定(票 據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規定參照),惟該約定利率仍不得超 過民法第205條所規定週年利率16﹪之法定上限。查附表編號 1、2所示之本票利息前段部分,各約定「每個月10日支付2% 的利息」、「每個月10日支付1%的利息」,惟抗告人均僅請 求按月息1﹪計算之利息(原審卷第8頁,本院卷第12、14頁 ),即各為年息12%,而抗告人對此既已請求之,並經原裁 定准許,則其再請求按每日加計0.1﹪遲延給付之延滯息即年 息36.5%,逾民法第205條規定利率部分,無由准許。據此, 抗告人僅得再請求如附表編號1、2所示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4%計算之延滯息部分,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四、從而,除原裁定准許部分外(此非本院裁定範圍),抗告意 旨主張相對人就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本票,按票面金額計 付自如附表編號1、2所示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之年息4﹪ 延滯息得為強制執行部分,應予准許;超逾部分,不應准許 。原裁定就上開應准許部分,駁回抗告人之聲請,於法不合 ,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 爰由本院將原裁定此部分廢棄,並裁定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至上開不應准許部分,原裁定駁回抗告人此部分之聲請,核 無違誤;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五、綜上所述,本件抗告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依非訟事 件法第21條第2項、第46條、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 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450條、第95條第1項、第7 9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姜悌文                 法 官 黃珮如                 法 官 賴錦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陳玉鈴 附表(日期:民國;幣別:新臺幣、單位元):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約定 提示日 及利息起算日 1 111年1月26日 50萬元 未記載 每個月10日支付2﹪之利息,如無故推遲付息時間,願罰每天0.1﹪延滯息 112年4月1日 2 112年4月1日 45萬元 未記載 每個月10日支付1﹪之利息,如無故推遲付息時間,願罰每天0.1﹪延滯息 112年6月1日

2025-01-09

TPDV-113-抗-472-20250109-1

保險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保險金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保險字第24號 原 告 楊雅旬 訴訟代理人 張楉云 被 告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熊明河 訴訟代理人 徐來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等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 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 ,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6條定有明文。經 查,原告起訴時原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美金188,089 元,及自民國110年4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10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11頁)。嗣後,原告訴訟代理 人於113年11月12日提出「民事訴之變更暨辯論(一)狀」, 變更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083,051元,及自1 13年6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 息(見本院卷第189頁),並於同年月20日本院言詞辯論期 日陳稱前揭變更後訴之聲明,係將請求金額自美金換算為新 臺幣,併算至起訴前1日即113年6月10日止之利息等語(見 本院卷第198頁),核屬不變更訴訟標的,僅補充事實上之 陳述,合於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一)原告於108年1月間以其配偶即訴外人劉恩賜 為被保險人,並以其本身為受益人,向被告投保「國泰人壽 祿美利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保險金 額為美金381,000元,保單號碼為0000000000號(下稱系爭 乙契約),及原告於109年1月間以劉恩賜為被保險人,並以 其本身為受益人,向被告投保「國泰人壽GO經典101美元終 身壽險(定期給付型)」,保險金額為美金180,000元,保單 號碼為0000000000號(下稱系爭丙契約)。嗣後,劉恩賜於1 09年10月21日因心臟器質性缺損併發心衰竭而休克死亡,原 告於同年11月12日交齊證明文件向被告申請理賠保險金,被 告竟拒絕給付系爭乙契約之身故保險金729,23美元及系爭丙 契約之身故保險金182,557美元,共計255,480美元。(二) 被告於110年2月1日及同年4月7日,趁原告陷於喪偶之痛, 心神恍惚之情境,竟以非誠實信用之方法,威脅(以違反告 知義務拒賠)、利誘(返還已收受保險費)原告簽署2份「 合意解除契約同意書」(下稱系爭同意書),並返還已收受 保險費75,702美元(即系爭同意書記載給付金額75,002美元 ),以免除其應給付保險金之責任,其動機可議,實屬不該 。且被告誘導原告簽署系爭同意書,以免除其依保險法應負 之義務,並使要保人與受益人即原告拋棄依保險法應享之權 利,請法院審酌被告有無違反保險法第54條之1第1款、第2 款規定,締約時顯失公平,應屬無效。(三)依保險法第17 條、第25條、第34條、第64條第2項及第3項前段、第81條、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規定,及依系爭乙契約第14條第1項第3 款前段、第18條第1項第2款、第41條前段約定,以及依系爭 丙契約第14條第1項第3款前段、第17條第1項前段及第2項、 第41條前段約定,系爭乙、丙契約於109年10月21日因被保 險人劉恩賜身故(即保險利或標的消滅)而終止,原告不再 具有要保人身分,故系爭同意書因當事人不適格及解除標的 已不存在而不成立或自始無效。(四)以系爭同意書之第2 次給付日110年4月15日作為計算遲延利息之基準日,被告應 給付系爭乙契約之身故保險金72,923美元及遲延利息2,777 美元,共計75,700美元;及系爭丙契約之身故保險金182,55 7美元及遲延利息6,952美元,共計189,509美元,以上合計2 65,209美元,經扣除被告已給付77,120美元,迄今尚未給付 身故保險金之差額計188,089美元。而原告於113年2月6日以 群保經字第113020620號函向被告提出申訴,並請求被告應 給付原告美金188,089元,及自110年4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被告卻於113年2月27日 以國壽字第1130022148號函指稱系爭乙、丙契約業經兩造於 110年2月1日及同年4月7日合意解除而拒給付。(五)被告 意圖免除給付系爭乙、丙契約之身故保險金188,089美元, 及自110年4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 利息之責任,致原告受有損害,為此爰依民法第179條規定 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083, 051元,及自113年6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10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一)原告於108年1月間以劉恩賜為被保險人,向 被告投保系爭乙契約,及於109年1月間以劉恩賜為被保險人 向被告投保系爭丙契約,嗣劉恩賜於109年10月21日死亡, 原告向被告申請理賠身故保險金。(二)被告檢視劉恩賜之 病歷資料發現,劉恩賜於106年間即因罹患「非風濕主動脈 瓣閉鎖不全、心房中膈缺損、非風濕性二尖瓣閉鎖不全」而 陸續就醫,然於投保時之書面詢問事項「過去5年內是否曾 因患有狹心狀、心肌梗塞、心肌肥厚、心內膜炎、風濕性心 臟病、先天性心臟病、主動脈血管瘤等疾病而接受醫師治療 、診療或用藥?」卻答稱「否」,顯影響被告之危險評估, 已違反保險法第64條規定據實告知義務,被告自得解除系爭 乙、丙契約並拒絕給付保險金。(三)兩造於110年2月1日及 同年4月7日簽訂系爭同意書,合意解除系爭乙、丙契約,被 告並已退還全部保險費75,002美元,及發給慰問金700美元 ,合計75,702美元,被告自無給付保險金之義務。至原告主 張被告以非誠實信用之方法,威脅(以違反告知義務拒賠) 、利誘(返還已收受保險費)其簽署系爭同意書等情,被告 予以否認。(四)劉恩賜於109年10月21日因心臟器質性缺 損併發心衰竭而休克死亡,系爭乙、丙契約之受益人即原告 之身故保險請求權之時效應自此起算,然原告遲至113年6月 間提起本件訴訟,已罹於保險法第65條規定2年時效期間, 被告得拒絕給付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原告於108年1月間以其配偶即訴外人劉恩賜為 被保險人,並以其本身為受益人,向被告投保「國泰人壽 祿美利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保險 金額為美金381,000元,保單號碼為0000000000號(即系 爭乙契約),及原告於109年1月間以劉恩賜為被保險人, 並以其本身為受益人,向被告投保「國泰人壽GO經典101 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保險金額為美金180,000 元,保單號碼為0000000000號(即系爭丙契約)。且劉恩 賜於109年10月21日因心臟器質性缺損併發心衰竭而休克 死亡等情,並提出系爭乙、丙契約、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 109年度相字第1954號相驗屍體證明書等影本為證(見本 院卷第23至45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19 至120頁),亦與卷附被告所提系爭乙、丙契約之要保書 影本(見本院卷第95至113頁),互核一致,是以,本院依 調查證據之結果,堪信原告前揭主張為真正。 (二)原告主張:兩造陸續於110年2月1日及同年4月7日簽訂「 合意解除契約同意書」(即系爭同意書),及被告已向原 告返還75,702美元(包含被告已收受保險費)等情,並提 出「合意解除契約同意書」影本為證(見本院卷第47至49 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22至123頁),自 堪信為真實。 (三)原告主張:被告於110年2月1日及同年4月7日,趁原告陷 於喪偶之痛,心神恍惚之情境,竟以非誠實信用之方法, 威脅(以違反告知義務拒賠)、利誘(返還已收受保險費 )原告簽署系爭同意書,以免除其應給付保險金之責任, 其動機可議,實屬不該等情,已為被告所否認,經查:   1.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民事訴訟如係 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 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 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 告之請求(最高法院17年度上字第917號民事裁判意旨參 照)。   2.原告主張前情,已為被告所否認,揆諸前揭說明,原告應 負舉證責任,然遍查全卷並無任何證據顯示被告曾以何非 誠實信用之方法,威脅或利誘原告簽署系爭同意書之情形 ,則原告主張前情,尚非可採。 (四)原告主張:系爭乙、丙契約於109年10月21日因被保險人 劉恩賜身故(即保險利或標的消滅)而終止,原告不再具 有要保人身分,系爭同意書因當事人不適格及解除標的已 不存在而不成立或自始無效。且被告誘導原告簽署系爭同 意書,以免除其依保險法應負之義務,並使要保人與受益 人即原告拋棄依保險法應享之權利,請法院審酌被告有無 違反保險法第54條之1第1款、第2款情形,締約時顯失公 平,應屬無效。再者,被告意圖免除給付系爭乙、丙契約 之身故保險金188,089美元,及自110年4月15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利息之責任,致原告受有 損害,為此爰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 新臺幣8,083,051元,及自113年6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等情,復查:   1.按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對於保險標的物無保險利益者,保 險契約失其效力;保險標的物非因保險契約所載之保險事 故而完全滅失時,保險契約即為終止,保險法第17條、第 81條固然分別定有明文。惟按被保險人死亡或保險標的物 所有權移轉時,保險契約除另有訂定外,仍為繼承人或受 讓人之利益而存在,保險法第18條亦有明定。及依保險法 第54條之1規定:「保險契約中有左列情事之一,依訂約 時情形顯失公平者,該部分之約定無效:一、免除或減輕 保險人依本法應負之義務者。二、使要保人、受益人或被 保險人拋棄或限制其依本法所享之權利者。三、加重要保 人或被保險人之義務者。四、其他於要保人、受益人或被 保險人有重大不利益者。」。   2.復按配偶為遺產繼承人,民法第1138條定有明文。又按契 約經解除者,溯及訂約時失其效力,與自始未訂契約同。 此與契約之終止,僅使契約嗣後失其效力者迥異(最高法 院23年度上字第3968號民事裁意旨參照)。    3.另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 其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 民法第179條定有明文。又按不當得利之成立要件,必須 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且該受利益與 受損害之間有因果關係存在(最高法院95年度臺上字第17 22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     4.觀諸系爭乙契約第14條第1項第3款前段記載:本公司按第 18條約定1次保險金,本契約之效力即行終止等語,及第1 8條第1項記載:被保險人於本契約有效且於前5保險單年 度內身故者,如要保人指定1次給付身故保險金,本公司 按身故日,下列2款計算方式所得金額之較大者,給付身 故保險金;如要保人指定分期定期給付身故保險金者,本 公司按身故日,下列2款計算方式所得金額之較大者計算 身故保險金並依第20條之約定給付予受益人等語,以及第 41條前段記載:因本契約涉訟者,同意以要保人住所地地 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等語(見本院卷第26、27、31頁 ),均未提及保險契約因被保險人死亡而當然終止,且系 爭乙契約之被保險劉人恩賜於109年10月21日死亡時,其 配偶即原告為其法定繼承人,揆諸前揭說明,系爭乙契約 仍為原告之利益而存在。而原告主張:系爭乙契約於109 年10月21日因被保險人劉恩賜身故而終止,原告不再具有 要保人身分,系爭同意書因當事人不適格及解除標的已不 存在而不成立或自始無效等情,容有誤會,尚非可採。   5.觀諸系爭丙契約第14條第1項第3款前段記載:本公司按第 17條約定1次給付保險金或退還所繳保險費加計利息,本 契約之效力即行終止等語,及第17條第1項、第2項記載: 被保險人於本契約有效期間內身故者,如要保人指定1次 給付身故保險金,本公司按身故日之保險金額,給付身故 保險金;如要保人指定分期定期給付身故保險金者,本公 司按身故日之保險金額計算身故保險金並依第19條之約定 給付予受益人。被保險人於本契約有效且於繳費期間內身 故者,本公司另加計按日數比例當期已繳付之未到期保險 費,併入身故保險金內給付等語,以及第41條前段記載: 因本契約涉訟者,同意以要保人住所地地方法院為第一審 管轄法院等語(見本院卷第37、38、42頁),均未提及保 險契約因被保險人死亡而當然終止,且系爭丙契約之被保 險劉人恩賜於109年10月21日死亡時,其配偶即原告為其 法定繼承人,揆諸前揭說明,系爭丙契約仍為原告之利益 而存在。而原告主張:系爭丙契約於109年10月21日因被 保險人劉恩賜身故而終止,原告不再具有要保人身分,系 爭同意書因當事人不適格及解除標的已不存在而不成立或 自始無效等情,容有誤會,尚非可採。    6.觀諸原告於110年2月1日及同年4月7日簽署系爭同意書均 記載:國泰人壽給付75,002美元後,雙方合意解除保險契 約號碼0000000000號(即系爭乙契約)及0000000000號( 即系爭丙契約)之保險契約,日後不得就該保險契約再向 國泰人壽為任何請求或主張(包含但不限於延滯息及保險 契約之其他保險事故等語(見本院卷第47、49頁),參以 ,原告自承被告已給付前揭系爭同意書記載金額75,002美 元乃包含被告已收受保險費乙節(見本院卷第12、13頁) ,足認兩造於110年間合意解除系爭乙、丙契約,並約定 被告應返還已收受保險費,尚難認有何顯失公平之情形。       7.綜上以析,因兩造於110年間合意解除系爭乙、丙契約, 致系爭乙、丙契約溯及於訂約時失其效力,原告已無從請 求被告給付系爭乙、丙契約之身故保險金,且被告既已返 還其所收受保險費,尚難認其受有何種利益,自無適用民 法第179條規定之餘地。從而,原告主張依民法第179條規 定,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083,051元,及自113年 6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 ,為無理由,不應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主張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應給 付原告新臺幣8,083,051元,及自113年6月11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 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 ,自無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賴秀雯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 後二十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 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楊思賢

2025-01-08

TCDV-113-保險-24-20250108-1

虎簡
虎尾簡易庭

清償信用卡消費款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虎簡字第290號 原 告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光華 訴訟代理人 林志剛 被 告 周明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信用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25,641元,及其中新臺幣120,000元自民 國113年11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0.63計算之利息 。 訴訟費用新臺幣1,330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 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前於民國109年9月21日簽訂信用卡申請 書,表明同意遵守信用卡約定條款之約定,向原告申請信用 卡及領用MASTERCARD MY樂現金回饋卡乙張使用,依上開約 定條款之約定,被告得於特約商店憑卡簽帳消費,或向辦理 預借現金之機構預借現金,並約定當期之應付帳款應於當期 繳款截止日前向原告清償,如逾期未履行時,須自入帳日起 ,按原告依持卡人信用評分結果所訂之循環信用利率,並按 銀行法第47條之1規定,計算至帳款清償日止之延滯息,及 延滯第1個月當月計收違約金新臺幣(下同)300元、延滯第 2個月當月計收違約金400元、延滯第3個月當月計收違約金5 00元。而被告自發卡日起陸續簽帳消費或預借現金,目前尚 積欠消費款項120,000元,暨已計未收之利息4,542元、已計 未收之違約金1,099元,惟被告未依約繳納帳款,原告乃依 約定條款第22條第1項第3款之約定,停止被告使用上開信用 卡,其積欠債務依約定條款第23條第1項視為全部到期,被 告自應負清償上開債務之責任,為此,爰依信用卡約定條款 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負清償責任等語。並 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信用卡申請書、 信用卡約定條款、消費明細列表、信用卡管理系統資料(含 帳簿查詢、計息摘要、帳簿異動表)、2024年6月至9月信用 卡帳單等為憑,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以供本 院審酌,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 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信為真實。  ㈡依原告提出之信用卡約定條款第15條第4項第2款約定「持卡 人如未於每月繳款截止日前付清當期最低應繳金額,應依第 二項約定計付循環信用利息,並同意貴行得依本約定條款收 取違約金,各帳單週期之違約金之計算方式為按月計付。… 二、持卡人應付帳款逾1,000元者,逾期繳款第一個月當月 計收違約金300元;逾期繳款第二個月當月計收違約金400元 ;逾期繳款第三個月當月計收違約金500元。(每次連續收 取期數最高以三期為上限。)」,又依同條款第22條第1項 第3款、第23條第1項之約定,持卡人如有任一發卡機構所繳 付款項連續2期未達帳單所示最低應繳金額,或應付帳款已 被列為催收款或呆帳,或遭強制停卡者,原告無須事先通知 或催告,得隨時縮短持卡人延後付款期限或視為全部到期。 經查本件被告自113年6月起至同年9月,並未依約繳付當期 最低應繳金額,有原告提出之上開信用卡帳單在卷可參,則 原告依上開信用卡約定條款之約定,主張被告之信用卡債務 視為全部到期,並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125 ,641元(含積欠本金120,000元、已計未收之利息4,542元、 已計未收之違約金1,099元)及其利息,即屬有據。 五、從而,原告依信用卡約定條款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 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及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 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依民事訴訟法第87條第1項、第78條、第91條第3項等規定, 確定本件訴訟費用額為1,330元(即原告第一審所繳納之裁 判費),應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加給按法定利率即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虎尾簡易庭 法 官 廖國勝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灣雲林地方法 院虎尾簡易庭)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廖千慧

2025-01-08

HUEV-113-虎簡-290-20250108-1

司拍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拍字第176號 聲 請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相 對 人 張氏美娘 上列當事人間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 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上開規定於最高限額抵 押權亦準用之,民法第873條、第881條之17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張氏美娘於民國(下同)112年8 月22日以其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擔保其對聲請人之 現在及將來所負租金、貨款、價金、手續費、借款、墊款、 保證、票據、損害賠償、應收帳款業務之違約責任、利息、 遲延利息、違約金、實行抵押權之費用所生之債權,設定新 臺幣(下同)600,000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確定 期日142年8月15日,債務清償日期、利息、違約金依照各個 債務契約所定,經登記在案。嗣相對人於112年8月17日簽發 500,000元,到期日與提示日相同為112年12月27日,詎相對 人屆期不為清償,尚積欠567,726元(不含法務費、延滯息 、違約金等費用)。依上開約定,本件借款應已到期。為此 聲請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並提出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其他 約定事項、他項權利證明書、本票等影本為證。 三、經查,聲請人所提上開資料,與本院職權調取土地及建物登 記謄本,核與其聲請意旨相符,且經本院依非訟事件法第74 條之規定,以113年11月25日新院玉民寶1130司拍176字第46 574號函,通知相對人得就上開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陳述 意見,該函經送達後,惟迄未見相對人有所陳述,從而,聲 請人聲請拍賣如附表所示之抵押物,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許智閔

2024-12-25

SCDV-113-司拍-176-20241225-1

虎簡
虎尾簡易庭

清償債務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虎簡字第265號 原 告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光華 訴訟代理人 方麗娟 被 告 吳爾夫即吳金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48,563元,及其中新臺幣①48,976元、②1 4,885元、③76,226元部分均自民國113年10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分別按年息①百分之12.83、②百分之13.63、③百分之15計算之利 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660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 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前於民國100年7月5日簽訂信用卡申請 書,表明同意遵守信用卡約定條款之約定,向原告申請信用 卡使用,並領用VISA世紀白金卡乙張,依上開約定條款之約 定,被告得於特約商店憑卡簽帳消費,或向辦理預借現金之 機構預借現金,及約定當期之應付帳款應於當期繳款截止日 前向原告清償,如逾期未履行時,須自入帳日起,依信用卡 申請書之申請人聲明及同意事項第20點,按原告依持卡人信 用評分結果所訂之循環信用利率,並按銀行法第47條之1規 定,計算至帳款清償日止之延滯息,以及延滯第1個月計收 違約金新臺幣(下同)300元、延滯第2個月當月計收違約金 400元、延滯第3個月當月計收違約金500元。查被告自發卡 日起陸續簽帳消費或預借現金,目前尚積欠消費帳款140,08 7元,暨已計未收之利息7,656元、已計未收之違約金820元 ,惟被告未依約繳納帳款,原告乃依約定條款第22條第1項 第3款之約定,停止被告使用上開信用卡,其積欠債務依約 定條款第23條第1項視為全部到期,被告自應負清償上開債 務之責任,爰依信用卡約定條款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請求被告清償責任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四、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VISA世紀白金卡 信用卡申請書、信用卡約定條款、信用卡差別利率適用條件 、2024年5月至9月信用卡帳單、信用卡管理系統資料、消費 明細列表等為憑,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 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以供 本院審酌,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80條第3項前段 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信為真實。  ㈡依原告提出之信用卡約定條款第15條第4項第2款約定「持卡 人如未於每月繳款截止日前付清當期最低應繳金額,應依第 二項約定計付循環信用利息,並同意貴行得依本約定條款收 取違約金,各帳單週期之違約金之計算方式為按月計付。… 二、持卡人應付帳款逾1,000元者,逾期繳款第一個月當月 計收違約金300元;逾期繳款第二個月當月計收違約金400元 ;逾期繳款第三個月當月計收違約金500元。(每次連續收 取期數最高以三期為上限。)」,又依同條款第22條第1項 第3款、第23條第1項之約定,持卡人如有任一發卡機構所繳 付款項連續2期未達帳單所示最低應繳金額,或應付帳款已 被列為催收款或呆帳,或遭強制停卡者,原告無須事先通知 或催告,得隨時縮短持卡人延後付款期限或視為全部到期。 查本件被告自113年5月起至同年9月,並未依約繳付當期最 低應繳金額,有原告提出之信用卡帳單在卷可參,則原告依 上開信用卡約定條款之約定,主張被告之信用卡債務視為全 部到期,並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148,563元 (含積欠本金140,087元、已計未收之利息7,656元、已計未 收之違約金820元)及其利息,即屬有據。 五、從而,原告依信用卡約定條款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 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及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 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依民事訴訟法第87條第1項、第78條、第91條第3項等規定, 確定本件訴訟費用額為1,660元(即原告第一審所繳納之裁 判費),應由被告負擔,被告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加給按法定利率即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虎尾簡易庭 法 官 廖國勝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灣雲林地方法 院虎尾簡易庭)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廖千慧

2024-12-18

HUEV-113-虎簡-265-20241218-1

司拍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拍字第167號 聲 請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相 對 人 詹偉宏 上列當事人間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 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上開規定於最高限額抵 押權亦準用之,民法第873條、第881條之17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於民國(下同)112年8月25日以 其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擔保其對聲請人之現在及將 來在本抵押權所定最高限額內所負之租金、貨款、價金、手 續費、借款、墊款、保證、票據、損害賠償、應收帳款業務 之違約責任、利息、遲延利息、違約金、實行抵押權之費用 所生債務,設定新臺幣(下同)960,000元之最高限額抵押 權,擔保債權確定期日142年8月22日,債務清償日期、利息 、違約金依照各個債務契約所定,經登記在案。嗣相對人於 112年8月24日簽發面額800,000元本票向聲請人借用,因到 期日113年6月1日已屆至。詎相對人屆期不為清償,尚積欠8 26,652元(不含法務費、延滯息、違約金等相關費用)。依 上開約定,本件票款已到期。為此聲請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 ,並提出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其他約定事項、他項權利證明 書、本票等影本為證。 三、經查,聲請人所提上開資料,及本院職權調取土地及建物登 記謄本,核與其聲請意旨相符,且經本院依非訟事件法第74 條之規定,以113年11月13日新院玉民寶113司拍167字第447 99號函,通知相對人得就上開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陳述意 見,該函經送達後,惟迄未見相對人有所陳述,從而,聲請 人聲請拍賣如附表所示之抵押物,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許智閔

2024-12-18

SCDV-113-司拍-167-20241218-1

司拍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拍字第155號 聲 請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相 對 人 杜照美 關 係 人 吉鷗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杜照美 上列當事人間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程序費用新臺幣貳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 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上開規定於最高限額抵 押權亦準用之,民法第873條、第881條之17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杜照美於民國(下同)112年7月 3日以其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擔保其相對人杜照美 、關係人吉鷗企業有限公司對聲請人之現在及將來所負租金 、貨款、價金、手續費、借款、墊款、保證、票據、損害賠 償、應收帳款業務之違約責任、利息、遲延利息、違約金、 實行抵押權之費用所生債務償,設定新臺幣(下同)4,800, 000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確定期日142年6月27日 ,債務清償日期、利息、違約金依照各個債務契約所定,經 登記在案。嗣相對人杜照美與關係人吉鷗企業有限公司於11 2年6月27日共同簽發面額4,800,000元本票予聲請人,然本 票到期日113年9月4日已屆至,不為清償,尚積欠2,930,000 元(不含法務費、延滯息、違約金等相關費用)。為此聲請 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並提出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其他約定 事項、他項權利證明書、土地登記謄本、應收展期餘額表、 分期付款契約書、本票、存證信函等影本為證。 三、經查,聲請人所提上開資料,核與其聲請意旨相符,且經本 院依非訟事件法第74條之規定,以113年10月24日新院玉民 寶113司拍155字第41826號函,通知相對人及關係人得就上 開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陳述意見,該函送達後,惟迄未見 相對人及關係人有所陳述,從而,聲請人聲請拍賣如附表所 示之抵押物,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六、關係人如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係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 執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許智閔 113年度司拍字第155號附表: 編號  土     地     坐     落    面      積  權 利 範 圍 縣 市 鄉鎮市區   段  小 段 地   號 (單位:平方公尺) 1 新竹縣 關西鎮 上橫坑段 880-48 2,009.00 1分之1

2024-12-13

SCDV-113-司拍-155-20241213-1

重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訴字第438號 原 告 李碧容(原名:李珮蓉) 被 告 蔡英文 柯文哲 謝宗宏 陳柏剛 許睦燦 賴萬壽 龔曾祥 林子豪 廖昌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1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蔡英文、柯文哲、謝宗宏、陳柏剛、龔曾祥經本院合法 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 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略以:林祐生為伊之大兒子。林祐生前於民國110 年1月14日死亡,係被告蔡英文指使被告柯文哲毒殺所致。 被告蔡英文復持假的借據及伊之印章,將原應由林祐生之繼 承人即伊所得領取之富邦人壽保險金新臺幣(下同)1,000 多萬元盜領一空。又伊名下之房屋及土地,遭被告偷偷辦理 過戶。爰依民法第185條前段、第194條等規定,請求被告連 帶給付原告4,500萬元之損害賠償等語。並聲明:(一)被 告應連帶給付原告4,5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原告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之答辯 (一)被告許睦燦:原告的兒子林祐生是伊的里民,伊是里長,伊 只是去關心他如何死的。後來伊有去參加林祐生的告別式及 到場送花,其他的事伊就不清楚了等語。 (二)被告賴萬壽:伊不認識原告的兒子,伊都不清楚狀況等語。 (三)被告林子豪:原告是二房,伊是四房的兒子,原告住2樓, 伊住4樓。原告的兒子突然在家裡往生,伊被告的莫名奇妙 等語。 (四)被告廖昌賢:伊當時是南港分局的偵查佐,伊不曉得原告兒 子死亡的事情。伊認識原告是因為原告有一個傷害案件由伊 承辦,原告的指稱不實等語。 (五)上開被告並均聲明:1.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2.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六)被告蔡英文、柯文哲、謝宗宏、陳柏剛、龔曾祥則均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侵權行為之成立,須 行為人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亦即行為人須具備歸 責性、違法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始能成立 ,且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侵權行為之成 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328號、10 0年度台上字第1189號判決要旨參照)。而損害賠償之債, 以實際上確有損害發生及有責任原因存在,並二者之間有相 當因果關係為其成立要件,且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 於該損害賠償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12年 度台上字第1309號判決要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固主張被告有共同毒殺其子林祐生等語。然經本 院向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函調林祐生之相驗屍體證明書(見 本院卷第320至322頁),其上載明林祐生之直接死亡原因為 姿勢性窒息、死亡方式為意外、先行原因為癲癇發作併趴姿 、死亡地點為住居所等情,核與原告於本院言時辯論時所自 承:當天110年12日林祐生去晶華酒店吃公司的尾牙後,回 來睡覺,隔天13日還正常上班,下班後回家睡覺,14日凌晨 就死掉等語(見本院卷第360至361頁),就林祐生係於住家 死亡之情相符,堪認林祐生之死因乃係姿勢性窒息之意外所 致,而非他殺或遭他人毒殺,自無原告所指被告共同毒殺林 祐生之情,原告復未提出積極證據證明上情,則其主張,自 無理由。 (三)另原告主張被告共同盜領林祐生之保險金共4,500萬元等語 。惟經本院向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函調林祐生身故後 之投保及保險金請領資料,該公司函復林祐生之團體保險內 容及理賠資料(見本院卷第268至272頁),有投保保額150 萬元之富邦人壽團體倍數型意外傷害保險(GMA)甲型及傷 害險,該筆150萬5,754元(5,754元係傷害險延滯息理賠部 分)之款項係於110年10月28日匯至原告名下之郵局帳戶( 帳號詳卷,下稱系爭郵局帳戶),此有系爭郵局帳戶之交易 明細可憑(見本院卷第300至319頁);又該筆150萬5,754元 ,係原告於同年11月26日自臨櫃窗口轉帳提款,並蓋有系爭 郵局帳戶原留之印鑑章乙節,亦有郵政存簿儲金提款單可憑 (見本院卷第302頁),堪認上開保險金係匯至原告名下之 系爭郵局帳戶,且由原告本人提領甚明,自無原告所指遭被 告共同盜領林祐生之保險金達1,000多萬元之事實,原告復 未提出積極證據證明上情,則其主張,自無理由。 (四)至於原告雖稱被告將其名下之土地、建物移轉至自己名下等 語。然經本院調閱上開土地及建物之登記謄本(見本院限閱 卷),可見目前該等房地均仍在原告名下,自無原告所指遭 被告盜取之情。 四、綜上所述,原告既未能舉證證明被告有上開侵權行為之事實 ,則原告依共同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原 告4,500萬元暨遲延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之訴 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五、本件判決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訴訟資料經本 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故不另一一論述,併此 敘明。   六、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4-12-05

SLDV-112-重訴-438-20241205-1

司拍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拍字第122號 聲 請 人 和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相 對 人 黃𨺓進 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程序費用新臺幣貳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 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上開規定於最高限額抵 押權亦準用之,民法第873條、第881條之17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黃𨺓進於民國112年11月2日以其所有 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向聲請人借款之擔保,設定新台幣 (下同)2,040,000元之本金最高限額抵押權,存續日期自 民國112年11月1日起至民國142年10月31日止,以擔保對聲 請人現在及將來所負之租金、貸款、價金、手續費、借款墊 款、保證、票據、損害賠償、應收帳款業務之違約責任、利 息、遲延利息、違約金、實行抵押權之費用所生之債權,並 依抵押權設定登記在案。 三、嗣相對人於民國112年11月1日簽發面額新臺幣1,700,000元 ,利息自到期日起按年息16%計付,到期日與提示日同為民 國113年1月7日,免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壹紙,並以前述不 動產為擔保,詎相對人黃𨺓進屆期不為清償,尚積欠新臺幣 2,040,000元(不含法務費、延滯息、違約金等相關費用) ,為此聲請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並提出抵押權設定契約 書影本、他項權利證明書影本、土地及建物登記簿謄本各一 件、本票影本一件為證。 四、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五、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抗告狀,並需繳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關係人如就聲請 所依據之法律關係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執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橋頭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蘇芳旻                  附表 土地: 編 號 土   地   坐   落 使 用 分 區 面 積 權利 範圍 市 區 段 地 號 平方公尺 1 高雄 茄萣區 崎漏 0000-0000 (空白) 80 1分之1 備註: 建物︰ 編 號 建 號 基地坐落 建築式樣 主要建築 材 料 及 房屋層數 建物面積 (平方公尺) 權利 範圍 建物門牌 樓層面積 合  計 附屬建物用途及面積 1 00000-000 茄萣區崎漏段0000-0000地號土地 鋼筋混凝土造4層 199.34 騎樓 1分之1 高雄市○○區○○街00巷0號 備註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申請。 二、嗣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4-12-04

CTDV-113-司拍-122-20241204-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