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仁懷

共找到 33 筆結果(第 11-20 筆)

消債職聲免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免責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97號 債 務 人 胡妮妮 代 理 人 張仁懷律師(法律扶助律師)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債 權 人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代 理 人 黃心漪 債 權 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代 理 人 陳冠翰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權 人 第一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蘭芬 債 權 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代 理 人 陳正欽 上列債務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經本院裁定清算程序終結 後移送裁定免責,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胡妮妮應予免責。   理 由 一、法院為終止或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後,除別有規定外, 應以裁定免除債務人之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 債條例)第132條定有明文。惟債務人如有消債條例第133條 、第134條所列各種情形,除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者 外,法院即應為不免責之裁定。 二、經查:  ㈠債務人於民國112年9月25日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惟 調解不成立。嗣於112年11月1日向本院聲請清算,經本院以 112年度消債清字第84號裁定債務人自113年4月25日下午5時 起開始清算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經本院司 法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債務人可供清償債務之清算財團共 計新臺幣(下同)4萬2,880元,經本院於113年8月23日以裁 定代替債權人會議決議清算財團處分方式,且業已製作分配 表予已公告在案,由本院依職權分配前開清算財團財產予債 權人,已分配完結,並於113年9月30日裁定清算程序終結等 情,業經調取本院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38號卷宗核閱無 誤,依上開規定,本院應裁定是否准許債務人免責。又經本 院函詢全體債權人就債務人是否免責陳述意見,未經全體債 權人同意債務人免責。  ㈡債務人無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應為不免責之情形:  ⒈債務人經本院以112年度消債清字第84號裁定債務人自113年4 月25日下午5時起開始清算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清算 程序,且於113年9月30日裁定清算程序終結等情,已如前述 ,是本院依消債條例第133條前段為本件不免責裁定之審查 時,自應以本院裁定開始清算時(即113年4月25日下午5時 )起至裁定免責前之期間,認定債務人有無薪資、執行業務 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 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且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 債務人聲請清算前2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 其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以判斷其有無消債條例第 133條之適用。  ⒉債務人自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之收入狀況:   債務人於本院訊問時陳稱其自113年4月25日至同年7月31日 於運達嬅國際有限公司代班,每月代班天數約1至2天,每天 薪資為933元,當時還有加減做美容,每月約3,000元至4,00 0元等語(職聲免卷第97頁),並陳報自113年8月1日起擔任 清潔正式職工,每月薪資為2萬7,470元,且除自113年10月 起迄今每月領有房屋津貼3,600元外,並未領有其他保險金 、社會津貼或其他政府津貼(同上卷第63頁),與本院函查 之臺南市政府社會局113年12月23日函、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 13年12月25日函、債務人所提郵政存簿儲金簿封面及內頁資 料內容相符(同上卷第53、59至61、65、69頁),是債務人 之每月收入平均約為2萬719元【計算式:〔933元2天3個月 +4,000元3個月(均以每月較多之天數及金額計算;期間自 113年4月25日起至同年7月31日止,以3個月計)+27,470元 5個月(期間自113年8月1日起至113年12月25日止,以5個月 計)+3,600元3個月(期間自113年10月起至113年12月止, 以3個月計)〕8個月≒20,719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應堪 認定。  ⒊債務人自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之支出狀況:   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 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消債條例第6 4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而113年臺南市公告之每人每月最低 生活費為1萬4,230元,以1.2倍計算應為1萬7,076元,債務 人主張其個人生活費用為1萬7,076元(計算式:膳食費10,0 00元+交通費1,000元+電訊費499元+勞保費659元+健保費426 元+房租4,492元=17,076元,同上卷第63頁),未逾上開最 低生活費標準,應屬合理。又債務人尚須扶養養母,養母為 37年生,已逾法定退休年齡,110、111年度並無所得,名下 亦無不動產,僅有郵局存款165元,並自108年1月起每月領 取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目前續領中,自112年1月起每月 領取1,263元;自113年1月起每月領取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 津貼,目前續領中,自113年2月起每月領取8,329元,有本 院函查之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3年12月25日函、臺東縣政府1 13年12月23日函在卷可參(同上卷第59至61、89至91頁), 是債務人養母仍有受債務人扶養之必要,而其生活費標準亦 應以上開最低生活費標準為限,並扣除其每月領取之國民年 金保險老年年金1,263元、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8,329元 ,再以債務人應負擔扶養義務比例認定(債務人養母僅有債 務人一名子女,故由債務人單獨扶養,債務人應負擔之扶養 義務比例為全部,消債清卷第137至138頁),是債務人每月 扶養養母之扶養費上限應為7,484元(計算式:17,076元-1, 263元-8,329元=7,484元),然債務人所陳扶養養母費用為8 ,054元(職聲免卷第63頁),已逾上開扶養費上限,且未提 出相關單據證明其確有逾越前揭上開扶養費上限之必要,則 債務人每月扶養養母之扶養費上限仍以7,484元計算。是以 ,債務人每月必要費用即為2萬4,560元(計算式:17,076元 +7,484元=24,560元)。  ⒋綜上,債務人自本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確有收入每月約2 萬719元,扣除每月必要費用之數額2萬4,560元後,顯然入 不敷出,已無餘額,故本件即毋庸再審酌是否符合該條後段 「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2年間,可 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 額」之要件,從而,債務人並無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應予 不免責之事由。  ㈢此外,復查無債務人有符合消債條例第134條各款所列之不免 責事由,亦不得依此規定為不免責之裁定。 三、綜上所述,本件債務人既經法院為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 ,復查無消債條例第133條、第134條所定之不應免責情形存 在,參照首揭說明,應以裁定免除債務人之債務,是本件債 務人應予免責,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丁婉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須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鄭梅君

2025-01-16

TNDV-113-消債職聲免-97-20250116-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66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王春富 代 理 人 張仁懷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王春富自民國114年1月8日17時起開始更生程序;並命司 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0,000元者,於法 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債 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 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 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協商或調解成立者,債務人不得聲請更生或清算,但因不可 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不在此限;法院開始更 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 ;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 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 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第7項 、第1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王春富現受雇海嘯貿易 有限公司(下稱海嘯貿易公司)擔任清潔鐘點工之工作,平 均每月薪資收入約為24,000元,除此薪資收入外,名下尚有 車牌號碼000-000機車1輛、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富邦人壽保險公司)之保單1紙(保單價值準備金為18,02 3元),然累積債務總金額已達4,611,345元,均為無擔保或 無優先權之債務,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前已提出 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清冊及債務人清冊,以書面 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請求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即兆 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兆豐銀行)共同協商債 務清償方案,而兆豐銀行雖提供「分144期、利率6.5%、月 繳7,216元」之還款方案,惟債務人尚有積欠普羅米斯顧問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羅米斯公司)、長鑫資產管理股份有 限公司(下稱長鑫資管公司)、滙誠第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 公司(下稱滙誠第一資管公司)、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 限公司(下稱元大國際資管公司)、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良京公司)之債務無法納入協商範圍,且債務人每月 收入扣除個人基本生活費用16,492元後,實已無法負擔債權 銀行所提供之任何還款方案,以致調解不成立,且其無擔保 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 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上開規定,提出前置調解不成 立證明書、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清冊、債務人清 冊,聲請更生等語。 三、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 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 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 解。債務人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 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 數提出繕本或影本,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2項 分別定有明文。查債務人曾於民國113年10月21日向本院聲 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惟因債務人尚有積欠普羅米斯公司、長 鑫資管公司、滙誠第一資管公司、元大國際資管公司、良京 公司之債務無法納入協商範圍,致其無法接受兆豐銀行所提 供之「分144期、利率6.5%、月繳7,216元」之還款方案,而 調解不成立等情,業據債務人提出113年12月9日前置調解不 成立證明書為證,復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南司消 債調字第832號卷宗查明無訛,足認債務人確已與最大債權 銀行踐行前置調解而不成立。 四、債務人主張其現受雇海嘯貿易公司擔任清潔鐘點工之工作, 平均每月薪資收入約為24,000元等語,並提出海嘯貿易公司 113年9月起至113年11月止之薪資簽收條3紙為憑,惟依前開 薪資簽收條所載,債務人受雇於海嘯貿易公司自113年9月起 至113年11月止之實領薪資數額分別為19,764元、23,424元 、24,156元,是債務人平均每月薪資收入為22,448元【(19 ,764元+23,424元+24,156元)/3】,堪予認定。 五、又債務人主張其負債總額為4,611,345元,均為無擔保或無 優先權之債務,名下尚有車牌號碼000-000機車1輛、富邦人 壽保險公司之保單1紙(保單價值準備金為18,023元),而 債務人僅係一般消費者,未曾從事營業之事實,業據提出債 權人清冊、債務人清冊、債務人之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110、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暨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勞保職保被保險人 投保資料表(明細)、車牌號碼000-000機車行車執照影本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 資料查詢結果回覆書暨結果表、富邦人壽保險公司保價金證 明書、動產擔保交易動產抵押及附條件買註銷登記申請書等 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832 號卷宗、債務人之勞、健保資料、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 查詢結果財產暨所得表、全國動產擔保交易線上登記及公示 查詢服務資料等後,核閱相符,堪認債務人上開之主張,亦 堪憑採。 六、本院審酌債務人每月平均薪資收入為22,448元;而債務人自 陳其每月個人基本生活費用為16,492元,因該金額未逾行政 院衛生福利部所公告114年臺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用每 人每月為15,515元之1.2倍即18,618元之範圍(參酌消費者 債務清理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之規定),堪認為合理。準此 計算,債務人每月收入22,448元,扣除其最低生活費16,492 元後,僅餘5,956元,顯無法負擔債權人兆豐銀行所能提供 予債務人之最優惠債務清償方案約7,216元之債務清償方案 ,更遑論債務人尚有羅米斯公司、長鑫資管公司、滙誠第一 資管公司、元大國際資管公司、良京公司之債務需清償。至 債務人名下雖有富邦人壽保險公司之有效保單1紙,然縱其 將該有效之保單予以解約,解約金額亦不會高於18,023元, 此有債務人提出之富邦人壽保險公司保價金證明書在卷可稽 ,實難認該解約金數額得以清償債務人400餘萬元之無擔保 債務,是其資產尚不足清償全部債務,應認債務人確已達不 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程度。 七、綜上所述,依債務人之收入財產及必要生活支出之情形,已 達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程度,而債務人僅係一 般消費者,未曾從事營業,其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 1,200萬元,且債務人曾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請求 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兆豐銀行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惟協商不 成立,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又查無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 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債務人聲請更生,應屬有據,爰 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洪碧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114年1月8日17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林政良

2025-01-08

TNDV-113-消債更-666-20250108-2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20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徐秀嬋 代 理 人 張仁懷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預納更生程序費用新臺幣叁仟 元,逾期未預納,即駁回更生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1,000元;郵務送達 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 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需費用 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 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 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定有 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經本院調查後,認有命聲請人預 納更生程序費用之必要,爰斟酌關係人人數及事件之繁簡程 度,限期命聲請人預納如主文所示之更生程序費用,如逾期 未預納,即駁回聲請人更生之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徐安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記官 顏珊姍

2025-01-02

TNDV-113-消債更-320-20250102-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68號 聲請人 顏妏容 代理人 張仁懷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更生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1,000元;郵務送達 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 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需費用 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 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 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定有 明文。 二、聲請人向本院聲請更生,本院認有命聲請人預納更生程序費 用之必要,乃於民國113年11月11日裁定命聲請人於收受裁 定送達後10日內預納更生程序費用新臺幣7,000元,該裁定 業於113年11月13日送達聲請人,然聲請人逾期仍未補正, 有送達證書、本院民事科查詢簡答表、本院答詢表在卷可稽 。依前揭法條規定,本件聲請人更生之聲請,於法不合,應 予駁回。 三、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第15條,民事訴訟法第 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消債法庭              法 官 王 獻 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李 雅 涵

2024-12-31

TNDV-113-消債更-168-20241231-4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63號 債 務 人 胡清淼即胡添福 代 理 人 張仁懷律師 債 權 人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何英明 訴訟代理人 吳念芷 債 權 人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雷仲達 代 理 人 林勵之 債 權 人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代 理 人 黃心漪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債 權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權 人 磊豐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司政 債 權 人 滙誠第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仲沼 債 權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瑪莉 代 理 人 李宗憲 債 權 人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代 理 人 楊子瑤 債 權 人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法定代理人 白麗真 債 權 人 新加坡商艾星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曾慧雯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胡清淼即胡添福自民國113年12月25日下午5時起開始清算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發現已申報無擔保及無優先權 之債權總額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時,除有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2條第1項所定可不繼續進行 債務清理程序之情形外,縱令債務人提出更生方案,且該更 生方案經債權人會議或書面決議可決,法院依前開條例第63 條第1項第5款規定,仍應以裁定不認可更生方案;且法院依 前開條例第64條第2項第2款規定,並不得為同條第1項之認 可,為免程序之浪費及費用之增加,自無待債務人提出之更 生方案經債權人會議或書面決議可決後,再以裁定不認可更 生方案之必要。 二、又更生方案未經債權人會議或書面決議可決,且無前開條例 第12條、第64條規定情形時,法院應以裁定開始清算程序; 法院為前述裁定前,應使債權人、債務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前述裁定得為抗告,並於裁定確定時,始得進行清算程序 ,此參諸消債條例第61條第1項、第2項、第3項規定自明。 另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發現已申報無擔保及無優先權 之債權總額逾1,200萬元,且無消債條例第12條規定情形時 ,更生程序已不能繼續,為清理債務人之債務,應由法院以 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且為保障債權人與債務人雙方選擇是否 進行清算程序之權利,及使爭執其有消債條例第12條所定情 形,不應受法院開始清算程序裁定之債務人有救濟途徑之必 要,與債務人提出之更生方案未經債權人會議或書面決議可 決,且無前開條例第12條、第64條規定情形時,並無二致, 法律本應同予規範,惟因立法者疏於規範,致有法律漏洞存 在,基於平等原則,自應類推適用同條例第61條第1項、第2 項及第3項規定,藉以彌補上開法律漏洞。 三、經查,本件債務人前聲請更生經本院112年度消債更字第545 號裁定自113年1月11日下午5時起開始更生程序,並命司法 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13年度司執消 債更字第15號受理在案。嗣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11月1日 製作債權表並公告周知,債務人無擔保及無優先權之本金及 利息債務總額為12,978,244元,已逾1,200萬元,且該債權 表計算結果及審究是否裁定開始清算程序,經通知債務人及 全體債權人後,債務人陳報同意逕行清算程序,債權人兆豐 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滙誠第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均具狀同意轉入清算 程序,新加坡商艾星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則具狀就債務 人是否應予免責尊重本院依職權裁定外,其餘債權人對上開 債務總額並無異議等情,業經本院職權調取上開卷宗核閱無 訛。因本件並無消債條例第12條所定已申報無擔保及無優先 權債權人全部同意債務人撤回更生聲請之情形,則依前揭規 定及說明,本件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 總額既已逾1,200萬元,自應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並命司法 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 四、依消債條例第63條第1項第5款、第6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 、第83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開始清算程序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 提出抗告狀(類推適用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1條第3項),並 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蕭伊舒

2024-12-25

TNDV-113-消債清-163-20241225-1

侵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強制猥褻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侵上訴字第1688號 上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DANG VAN CAM(鄧文琴) 選任辯護人 張仁懷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強制猥褻案件,不服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12年 度侵訴字第25號中華民國113年8月1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6159、6471號),提起上訴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DANG VAN CAM (中文名:鄧文琴,下 稱被告)於民國112年6月21日18時15分許,在雲林縣○○鄉○○ 路0○00號之○○○○○○○商店內,見告訴人即代號:BL000-A1120 91之男童(000年0月生,真實姓名年籍詳卷,下稱A男)與 其3位未成年胞姊(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於上開店內櫃檯 處結帳,遂持續向告訴人A男招手要求告訴人A男靠近,嗣告 訴人A男靠近時,被告隨即伸出右手朝向告訴人A男身體下方 處,惟因告訴人A男即時向後閃躲,被告未能碰觸到告訴人A 男身體。詎被告又自告訴人A男身後以右手抱住告訴人A男之 腰腹部位,強制將告訴人A男拖離櫃檯處並往自己方向靠近 ,且隔著告訴人A男外褲,以右手撫摸告訴人A男下體,復於 告訴人A男掙脫欲返回到櫃檯之際,繼續以右手隔著告訴人A 男外褲撫摸告訴人A男下體。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24條之1 、第222條第1項第2款對未滿14歲之男子強制猥褻罪嫌。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 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 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刑事訴訟法第1 61條第1項明定:「檢察官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 ,並指出證明之方法。」故檢察官除應盡提出證據之形式舉 證責任外,尚應指出其證明之方法,用以說服法院,使法官 確信被告犯罪事實之存在。倘檢察官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 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法說服法院 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者,為貫徹無罪推定原則,即應為被 告無罪之判決。法官基於公平法院之原則,僅立於客觀、公 正、超然之地位而為審判,不負擔推翻被告無罪推定之責任 ,自無接續檢察官依職權調查不利於被告證據之義務。故檢 察官如未盡舉證及說服責任,法院無從依據卷內資料獲得被 告犯罪之確信者,自應為被告無罪之判決。(最高法院108 年台上字第1376號判決意旨參照)。再依刑事訴訟法第154 條第2項規定,有罪判決書理由內所記載認定事實所憑之證 據,須經嚴格證明之證據,在無罪判決書內,因檢察官起訴 之事實,法院審理結果認為被告之犯罪不能證明,所使用之 證據不以具有證據能力之證據為限,故無須再論述所引有關 證據之證據能力。 三、公訴意旨認被告涉犯上開對於未滿14歲之男子強制猥褻罪嫌 ,無非係以:證人即告訴人A男、A男胞姐3人之證述、店內 監視錄影畫面等,為其主要依據。 四、訊據被告固坦承有將告訴人A男拉住並拖往被告身旁之行為 ,然堅決否認有何對於未滿14歲之男子強制猥褻犯行,辯稱 :伊當時以為告訴人A男拿棒棒糖放到口袋沒有結帳,想要 制止他,才產生這樣的誤會,伊並沒有碰到告訴人A男的下 體等語。 五、經查:  ㈠被告於案發當時在櫃檯見到告訴人A男時,確實有向告訴人A 男揮手,並在告訴人A男第一次靠近時即伸手往告訴人A男靠 近,待告訴人A男退後,被告又伸手將告訴人A男拉往被告位 置,告訴人A男欲離開時,被告又伸手往告訴人A男鼠蹊部附 近,此有檢察官勘驗筆錄含監視錄影畫面截圖(見偵6159卷 第93至121頁)、原審勘驗筆錄(見原審卷第115至121頁) 、監視器影像光碟1片在卷可稽。被告對此影像所呈現之客 觀狀態亦不否認,此部分事實堪予確認。  ㈡按刑法所指之「猥褻行為」,係指除性交以外,行為人主觀 上有滿足自己性(色)慾之意念,而在客觀上施行足以誘起 他人性(色)慾之舉動或行為者,即足當之。亦即,行為人 基於滿足個人性慾之主觀意念,所為性交以外之舉動或行為 ,依一般社會通念,足以引起、滿足或發洩性慾,而使被害 人感到嫌惡或恐懼之一切行為而言(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 字第1532號刑事判決參照)。而證人即告訴人A男於偵訊時 證稱:當時被告第二次拉告訴人A男過去的時候,有摸到告 訴人A男的生殖器等語(見偵6159卷第21至25頁);又於原 審審理中證稱:「把我抱過去時,摸到我重要部位」(見原 審卷第173頁),再經原審當庭播放監視錄影畫面可知,自 被告伸手將告訴人A男拉扯過去至告訴人A男完全離開,約是 畫面顯示時間「18:15:13」至「18:15:18」(原審卷第 174頁)之過程。由此可知,本件被告可能涉及強制猥褻構 成要件之行為,大約發生在5秒內。復經原審向告訴人A男確 認當時被告摸到生殖器之狀況,告訴人A男答稱是「我感覺 好像有上下抓」、「上下的時候就是移動一次」(見原審卷 第176、177頁)。以告訴人A男所證述之經過,被告是在5秒 內,對告訴人A男之生殖器碰觸且有上下抓或移動1次之行為 。然依前揭最高法院關於猥褻行為認定之見解,猥褻行為在 客觀的行為外觀上,係指依一般社會通念,足以引起、滿足 或發洩性慾,而使被害人感到嫌惡或恐懼之一切行為。以告 訴人A男上開所指述之內容,參照監視錄影畫面所顯示之過 程,實際上攝得被告手部貼近告訴人A男下體部位之畫面, 係在畫面時間「18:15:16」至「18:15:18」(見偵6159 卷第107至113頁),亦即被告實際上可能碰觸到告訴人A男 下體之時間,僅約2秒間,是極為短暫的時間,在2秒內碰觸 他人下體之行為,是否已屬依一般社會通念,足以引起、滿 足或發洩性慾的行為,尚有疑義。是本案無論被告事實上有 無碰觸到告訴人A男之生殖器,依監視錄影畫面所呈現之被 告行為外觀,能否該當於刑法猥褻行為之構成要件,仍容有 合理懷疑存在。  ㈢又被告在案發前,是先來到櫃檯前方,坐在米袋上等候結帳 ,當時被告手中拿著待結帳商品,其手中有一罐狀物,並沒 有棒棒糖,此有原審勘驗筆錄(見原審卷第116頁)及監視 錄影畫面截圖(見偵6159卷第93至98頁)在卷可稽。依監視 畫面攝得之過程,告訴人A男第一次靠近被告,之後又退開 ,被告即有彎下腰撿拾的動作,接下來被告手中就出現棒棒 糖一根,此亦有原審勘驗筆錄(見原審卷第117、118頁)在 卷可佐。再者,證人即告訴人A男之二姐(代號BL000-A1120 91D,真實姓名年籍詳卷,下稱D女)於原審審理中證稱:「 之前弟弟有拿那個棒棒糖,後面那個男生叫他過去的時候, 弟弟就有拿棒棒糖給他」、「好像是弟弟拿給他之後,他又 拿過來,然後我想說他要還給弟弟,我就拿了」等語(見原 審卷第192至194頁)。由證人D女之證詞對照監視錄影畫面 ,應可確認被告原本手中並沒有棒棒糖,是告訴人A男手持 一根棒棒糖丟到被告前方地板上後,被告再彎腰拾起該棒棒 糖此一客觀事實。  ㈣又證人即告訴人A男之大姊(代號BL000-A112091C,真實姓名 年籍詳卷,下稱C女)於原審審理中證稱:印象中案發之商 店所販售的棒棒糖是一包的,沒有散裝的等語(見原審卷第 189頁)。對照被告於原審之辯護人所提出店家商品之拍攝 照片可知,貨架上棒棒糖確實是以夾鍊袋包裝數根為一包的 方式販售(見原審卷第81、83頁)。倘案發之商店並無販售 散裝之棒棒糖,則告訴人A男在店內手持一根棒棒糖之舉動 ,與現場商品販售之實況不符,確實會讓人心生疑竇,進而 推測告訴人A男是否有未經店家同意拆開包裝,自行拿取棒 棒糖之行為。  ㈤被告在本案拉扯行為結束後,有歪著頭看著被害人,並手指 晝面左上方的舉動,告訴人A男在被告比劃後,也回頭往上 看(見原審卷第120頁勘驗筆錄、偵6159卷第118頁截圖), 依被告所辯,他當時是在提醒告訴人A男說現場有監視器在 拍。參酌監視錄影畫面之拍攝位置以及被告手指比畫之舉動 ,可認被告此部分對於手指行為之解釋,堪信為真。  ㈥又本件案發位置是在店內結帳櫃檯前,監視器畫面均攝得當 時尚有其他客人進出、結帳以及店內結帳人員在場,並非有 遮蔽而旁人難以查知動靜之地點,毫無隱蔽性可言。此種人 來人往眾目睽睽的場合,一旦發生類似性暴力犯罪之情狀, 有極大的可能馬上就會遭到察覺及制止,行為人也難以脫免 國家刑罰之追訴。是以,除非行為人精神狀態及判斷事理之 能力已異於常人,或有個人情感之特殊狀況、緣由,否則殊 難想像「結帳櫃檯前」,會被人選擇為從事性暴力犯罪的場 所。  ㈦被告對其本案行為主觀意圖之解釋,由偵查至審理中相當一 致,均表示係因為他看到告訴人A男拿著棒棒糖,他認為告 訴人A男沒有要結帳,才會發生後續一連串的拉扯行為。由 上揭告訴人A男在未販售散裝棒棒糖的店內手持一根棒棒糖 之舉動,以及告訴人A男手持一根棒棒糖丟到被告前方地板 上後,被告彎腰拾起該棒棒糖之事實,再參酌被告在拉扯結 束後有手指監視器的行為,佐以案發地點是在「結帳櫃檯前 」的客觀情狀。足認被告所辯伊是為了要告誡告訴人A男才 為拉扯行為之說法,尚屬合於事理,本件無法排除被告係因 認告訴人A男拿了棒棒糖卻沒有要結帳,當下因語言不通而 溝通困難,致生誤解才發生拉扯之合理懷疑。本案尚難遽認 被告行為時有何強制猥褻之主觀犯意,亦無從認定被告有性 騷擾之主觀意圖。  ㈧綜上所述,本案檢察官所提出之證據,雖足以證明被告有對 告訴人A男拉扯之行為,但依前揭說明,本案無從認定被告 之行為客觀上已該當於猥褻犯行,亦難以證明被告主觀上具 有強制猥褻之犯意,亦即經綜合評價後,仍尚未達於通常一 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依刑事 訴訟制度「倘有懷疑,即從被告之利益為解釋」、「被告應 被推定為無罪」之原則,即難據以為被告不利認定,既無法 證明被告犯罪,揆諸前揭條文及判決意旨,即應為被告無罪 之諭知。   六、駁回上訴之理由:  ㈠原審同上認定,本於職權,對於相關證據之取捨,已論敘得 心證之理由,以被告犯罪不能證明而為其無罪之諭知,本院 核其認事用法並違誤,應予維持。  ㈡檢察官上訴意旨雖以:  1.本案經原審當庭勘驗監視器畫面,內容略為「監視器晝面顯 示時間2023/06/21 18:15:14,被告起身離開坐著的米袋 並朝向被害人下方伸出右手,將其往後拉,將被害人往被告 方向拖行後即坐回米袋上」、「監視器畫面顯示時間2023/0 6/21 18:15:18,可見被告右手伸到被害人大腿上方鼠蹊 部附近,被害人彎腰並以手擋住生殖器部位且持續後退以躲 避被告伸出之右手,並轉身看向被告,隨後被害人脫離被告 右手,被告仍持續朝被害人微笑,站在被害人旁的3名女孩 則在旁看向被告」、「監視器畫面顯示時間2023/06/21  1 8:15:19,被害人看向被告,被告對被害人微笑,並以右 手比出將5根手指捏在一起的手勢,身穿白衣(有黑色圖樣 )靠近收銀櫃臺之短髮女孩搗住嘴巴似受到驚嚇」等節,有 原審勘驗筆錄1份、監視器影像光碟1片在卷可稽,被告亦對 上開監視器畫面之勘驗內容不爭執,是被告確實有朝向告訴 人A男下方伸出右手,將其往後拉,以及其右手有伸到告訴 人A男大腿上方鼠蹊部附近等事實,堪予確認。  2.又參以證人A男於原審審理時證稱:「被告有摸我重要部位 ;我會用那個地方上廁所;被告只有摸一次;不會摸太久, 只有一下下而已」、「被告要蹲下來的時候,他要坐回去那 邊的時候,快要坐到那袋米上面的時候,他就這樣子摸我」 、「他第一次要摸的時候沒有摸到,第二次就有摸到」、「 我感覺被告有上下抓」等語;證人即在場之C女於原審審理 時證稱:「我沒有確實看到,我只有看到被告手不知道在幹 嘛,然後我弟弟在躲,是排行第二的妹妹(即D女)跟我說 的,妹妹馬上跟我說被告抓弟弟的下面,後來我有問弟弟, 他跟我說被告真的有抓他的小鳥還是下面」等語;證人即在 場之D女於原審審理時證稱:「我不記得被告是哪個時間點 摸弟弟,我確實有看到被告摸弟弟的下體,下體不是大腿」 等語;證人即在場之E女於於原審審理時證稱:「被告叫我 弟弟過去,然後我弟弟就沒有要過去,我姐姐就以為他只是 想要跟我弟弟玩。然後就叫我弟弟過去。然後一開始那個摸 我弟弟那個人就要摸,就沒有摸到,然後我弟弟就回來,第 二次的時候,第二次好像摸到,是被告從米上面下來拉我弟 弟衣服過去的時候」等語,可知斯時在場之證人C、D、E均 與告訴人A男所證述被告確實有摸到其生殖器官部位一節, 為相一致之陳述,且前開證人均陳明被告第1次沒摸到,益 徵上開證人並未虛捏被告第1次亦有摸到告訴人A男之生殖器 ,而刻意渲染事實故為誇大,尤足認其等證詞均屬可採。是 以,綜合上情觀之,被告確實有隔著告訴人A男之外褲觸摸 告訴人之生殖器部位一節,應堪認定。  3.原審雖認被告實際上可能碰觸到告訴人A男下體之時間,僅 約2秒間。並進一步認定2秒是極為短暫的時間,在2秒內碰 觸他人下體之行為,是否已屬依一般社會通念,足以引起、 滿足或發洩性慾的行為,顯有疑義等情。惟查,男性生殖器 乃屬極具私密性之身體隱私部位,並非他人(尤其係不具親 密關係之陌生人)可隨意碰觸甚或撫摸,本案被告依上開監 視器畫面呈現之內容以及告訴人A男所證述之情節,其持續 以右手觸摸告訴人A男生殖器部位之時間至少有2至3秒,況 告訴人A男在被觸摸後甚有以手擋住生殖器部位且持續後退 以躲避被告之舉,是本案被告之行為外觀已侵害告訴人A男 性自主決定自由,且參以在旁身穿白衣(有黑色圖樣)靠近 收銀櫃臺之證人E女更有摀住嘴巴而表露受到驚嚇之況,足 認被告之行為亦會使一般人產生厭惡或羞恥之感,客觀上自 係基於色慾而具性關聯之猥褻行為。  4.原審雖認為無法排除被告係因認為告訴人A男拿了棒棒糖卻 沒有要結帳,當下因語言不通而溝通困難,致生誤解才發生 拉扯之合理懷疑,因而難以遽認被告行為時有何強制猥褻之 主觀犯意,以及性騷擾之主觀意圖。然本案依前開監視器畫 面所呈之內容以及前開證人等人所證述之情節,可見被告在 觸摸告訴人A男之生殖器部位前,已有拉扯告訴人A男之舉, 且告訴人A男並有閃躲之情,可知告訴人A男於案發時已對被 告表達不同意其遭被告撫摸或觸摸之強烈意念,並有具體之 反抗舉動,則被告主觀上自當知悉其再以右手隔著告訴人A 男之外褲觸摸其生殖器部位之行為,顯係違反告訴人A男意 願之強制猥褻行為。況被告於過程中有將告訴人A男往其方 向拖拉之舉,係直接以有形之強制力加諸告訴人A男,其所 為已足壓制告訴人A男之意志,亦屬強暴行為無訛,足見被 告所為與「被害人對行為人所為之性騷擾行為,尚未及感受 到性自主決定權遭受妨害,侵害行為即已結束」並不相同。  5.綜上各情,被告本案所為自該當於強制猥褻之犯罪構成要件 ,且告訴人A男自外觀即可清楚知悉係未滿14歲之男子,是 本案被告係涉犯刑法第224條之1、第222條第1項第2款對未 滿14歲之男子強制猥褻罪無訛云云。  ㈢然查:  ⒈檢察官上訴意旨所指被告確實有朝向告訴人A男下方伸出右手 ,將其往後拉,以及其右手有伸到告訴人A男大腿上方鼠蹊 部附近等事實,固經原判決所肯認,然原判決業已說明被告 對其本案行為主觀意圖之解釋,由偵查至審理中相當一致, 由告訴人A男在未販售散裝棒棒糖的店內手持一根棒棒糖之 舉動,以及手持一根棒棒糖丟到被告前方地板上後,被告彎 腰拾起該棒棒糖之事實,再參酌被告在拉扯結束後有手指監 視器的行為,佐以案發地點是在「結帳櫃檯前」的客觀情狀 ,足認被告所辯伊是為了要告誡告訴人A男才為拉扯行為之 說法,尚屬合於事理,本件無法排除被告係因認告訴人A男 拿了棒棒糖卻沒有要結帳,當下因語言不通而溝通困難,致 生誤解才發生拉扯之合理懷疑,本案尚難遽認被告行為時有 何強制猥褻之主觀犯意,亦無從認定被告有性騷擾之主觀意 圖,又本案無論被告事實上有無碰觸到告訴人A男之生殖器 ,依監視錄影畫面所呈現之被告行為外觀,能否該當於刑法 猥褻行為之構成要件,仍容有合理懷疑存在。是本件檢察官 所舉之證據經綜合評價後,仍尚未達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 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業如前述。  ⒉原判決對檢察官所舉各項證據,已逐一剖析,參互審酌,並 敘明其取捨證據及得心證之理由,核與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 無違。檢察官上訴仍執原審已詳予斟酌之證據,對於原判決 已說明事項及屬原審採證認事職權之適法行使,逕為相異評 價,復未提出其他證據或指明調查證據方法,以證明被告本 件被訴對未滿14歲之男子強制猥褻罪犯行。從而,檢察官上 訴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張雅婷提起公訴、同署檢察官 郭怡君提起上訴,臺灣高等檢察署臺南檢察分署檢察官葉耿旭到 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郭玫利                     法 官 林臻嫺                    法 官 曾子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檢察官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 書(須受刑事妥速審判法第9條限制)。 本件被告不得上訴。                    書記官 蔡双財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附錄法條: 刑事妥速審判法第9條 除前條情形外,第二審法院維持第一審所為無罪判決,提起上訴 之理由,以下列事項為限: 一、判決所適用之法令牴觸憲法。 二、判決違背司法院解釋。 三、判決違背判例。 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至第379條、第393條第1款規定,於前項案件 之審理,不適用之。

2024-12-18

TNHM-113-侵上訴-1688-20241218-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66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王春富 代 理 人 張仁懷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提如附件所示相關資料證明 到院,並預納更生程序費用新臺幣7,500元,逾期未補正暨預納 ,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1,000元;郵務送達 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 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需費用 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 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 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次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 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 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 第8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漏未提出如主文所示相關資料 證明到院,且經本院審查完畢,認有預繳更生程序費用之必 要,爰定期命補正暨預納如主文所示費用金額,如逾期未補 正暨預納,則駁回本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洪碧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政良   附件: 一、債務人自陳受雇海嘯貿易有限公司擔任清潔鐘點工之工作等 語,請債務人補提雇主「海嘯貿易有限公司」名義出具之薪 資證明文件。 二、請債務人釋明名下有無保險契約?如有,請提出保險契約, 並陳報保單價值準備金之證明;若無,亦應註明。    三、依全國動產擔保交易線上登記及公示查詢服務資料所載,債 務人以其名下所有車牌號碼000-000機車向陳嘉屏設定動產 抵押作為擔保,目前仍在效期內,請債務人更正債權人清冊 。 四、請債務人補提車牌號碼000-000車輛之行車執照影本。  五、請債務人釋明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832號調解不成立 證明書上所載之債權人並無「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何 以債權人清冊上載列「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債權人之 一?並提出債權金額之相關證明文件。

2024-12-18

TNDV-113-消債更-666-20241218-1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38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林金龍 代 理 人 張仁懷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勝宏 上列當事人間清算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即債務人林金龍自民國113年12月18日17時起開始清算程 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 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 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 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揆諸 消債條例之立法目的,乃在於使陷於經濟上困境之消費者, 得分別情形利用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債務,藉以妥適調整債 務人與債權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利義務關係,保障債權 人之公平受償,並謀求消費者經濟生活之更生機會,從而健 全社會經濟發展(消債條例第1條參照)。準此,債務人若 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且客觀上並無濫用 更生或清算程序之情事,自應使其藉由消債條例所定程序以 清理債務。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 、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 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 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 消債條例第83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下稱聲請人)負欠債務總 額新臺幣(下同)14,229,312元,無力清償,曾於民國113 年10月9日經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570號調解不成立 。聲請人現無工作,生活仰賴勞保老年給付每月16,208元, 且未領有政府補助,扣除每月必要支出11,599元後,雖有餘 額,然不足以清償債務,聲請人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 序或宣告破產,爰聲請清算等語。 三、聲請人前揭主張,業據其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 人清冊、債務人清冊、戶籍謄本、調解不成立證明書、財團 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當 事人綜合信用報告、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臺南分局111、112年 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暨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 詢清單、臺灣土地銀行存摺、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 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料系統」資料查詢結果回覆書、南山 人壽保單價值準備金一覽表、國泰人壽保單帳戶價值一覽表 等件為憑。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其前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曾於113年7月17日 向本院聲請與相對人即債權人(下稱相對人)進行前置調解 ,然調解不成立,經本院調取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5 70號前置調解事件卷宗核閱無訛,堪信為真實。則聲請人於 聲請本件清算前,業經調解不成立,已符合消債條例第151 條第1項之要件,堪可認定。  ㈡聲請人主張現無工作,生活仰賴勞保老年給付每月16,208元 ,業據其提出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臺南分局111、112年度綜合 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臺灣土地銀行存摺為證,堪信為 真。聲請人主張其個人每月必要支出為11,599元等語,亦屬 可採。  ㈢聲請人名下有桃園市○鎮區○○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公同 共有2分之1)、春源鋼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408股、中興紡 織廠股份有限公司1020股、臺灣土地銀行存款16,621元、台 新銀行存款11,286元、永豐銀行存款1,503元、中國信託銀 行存款1,262元。又以聲請人為要保人之南山人壽保險股份 有限公司南山康樂限期繳費終身壽險計算至113年10月30日 之保單解約金309,252元、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5張 保單計算至113年10月30日之保單解約金共1,464,518元,有 上開保險公司函文及保單明細在卷可佐。而相對人陳報對聲 請人之債權總額為14,290,475元,堪認聲請人每月收入扣除 必要支出後雖有餘額,然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且其財 產顯不足以清償其所負債務,而有藉助清算制度調整其與債 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自應許其 得藉由清算程序清理債務。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依其收入及財產狀況,確有不能清償債務 之情事,致無法與債權人達成前置調解,且未經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本院審酌聲請人每月收 入扣除必要支出尚有餘額,名下亦有不動產、股票、保單、 存款可充清算財團,應有清算實益。此外,聲請人復查無消 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定應駁回清算聲 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聲請清算,核屬有據,自應准許, 並依首揭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楊亞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17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陳雅婷

2024-12-18

TNDV-113-消債清-138-20241218-1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53號 債 務 人 賴秀娒 代 理 人 張仁懷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清算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 元,逾期未預納,即駁回清算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 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 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 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 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 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 6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即債務人賴秀娒向本院聲請清算程序事件, 郵務送達費經核定約需2,000元,扣除聲請人已繳納聲請費1 ,000元外,尚應徵收1,000元,未據聲請人繳納,茲依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該聲請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4-12-17

TNDV-113-消債清-153-20241217-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塗銷抵押權登記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034號 原 告 蘇郁雅 訴訟代理人 張仁懷律師 被 告 陳恭(已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有權利能力者,有 當事人能力;原告之訴,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法院 應以裁定駁回之,民法第6條、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項、第 249條第1項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基此,原告起訴時,如以 已死亡之自然人為被告,因無從命補正,法院即應逕以裁定 駁回(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1279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查原告以陳恭為被告提起本件訴訟,於民國113年11月5日繫 屬本院,惟被告於訴訟繫屬前之95年3月8日業已死亡,有其 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單在卷可查,是原告本件起訴係以已 死亡而無當事人能力之人為被告,其起訴有違法定程式,且 無從命補正,依前開規定及說明,自應逕以裁定駁回之。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彥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王岫雯

2024-12-17

TNDV-113-訴-2034-202412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