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明德

共找到 17 筆結果(第 11-17 筆)

司促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5189號 債 權 人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個人家庭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學海 債 務 人 張明德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下同)6,942元,及自支付命 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 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一)債務人租用債權人第Y038787號電信設備,因欠費未 繳,業已拆機銷號,終止租用,至民國113年09月止,共積 欠電信費6,942元正,迭經催繳,迄未清償。(二)依據民 事訴訟法第508條之規定,狀請 鈞院依督促程序對債務人 發支付命令,以保權益。(三)相關欠費子號:Y038787。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吳銀漢 ◎附註: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 庸另行聲請。

2024-11-06

ILDV-113-司促-5189-20241106-1

重建簡
三重簡易庭

修復漏水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建簡字第39號 原 告 徐嘉鴻 訴訟代理人 王順慧 被 告 張明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修復漏水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向社團法人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 預納鑑定費用新臺幣20萬元,逾期不為,本院將依民事訴訟法第 94條之1第1項但書及第2項規定處理。   理 由 一、按訴訟行為須支出費用者,審判長得定期命當事人預納之。 當事人不預納者,法院得不為該行為,但其不預納費用致訴 訟無從進行,經定期通知他造墊支亦不為墊支時,視為合意 停止訴訟程序;前項但書情形,經當事人於4個月內預納或 墊支費用者,續行其訴訟程序,其逾4個月未預納或墊支者 ,視為撤回其訴或上訴,民事訴訟法第94條之l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院經原告聲請將本件漏水事件之漏水原因及修復費 用,送由社團法人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進行鑑定,然原告迄 未繳納鑑定費用新臺幣20萬元,致本件訴訟無從進行。茲依 民事訴訟法第94條之1規定,裁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 於5日內繳納上開鑑定費,如原告逾期不預納費用,本院將 依民事訴訟法第94條之1第1項規定,先定期通知被告於收受 本院通知後5日內墊支,如被告亦不為墊支時,依法視為合 意停止訴訟程序。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94條之1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王凱俐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1  日               書記官 王春森

2024-11-01

SJEV-113-重建簡-39-20241101-2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0年度訴字第1054號 原 告 林協田 訴訟代理人 賴皆穎律師 被 告 張文忠 張美月 張文吉 賴進生(兼賴榮之承受訴訟人) 上 1 人 之 訴訟代理人 賴泉禎 被 告 賴瑞科(兼賴榮之承受訴訟人) 張焜煥 張焜合 張家瑄(原名張素珠) 張金等 陳玲珠(張良雄之承受訴訟人) 張添財(張良雄之承受訴訟人) 張愷庭(張良雄之承受訴訟人) 張書維(張良雄之承受訴訟人) 張玉葉(張良雄之承受訴訟人) 張玉秀(張良雄之承受訴訟人) 張志進 張甲 張明松 張明德 張明可 張明森 張雅𤧟 兼訴訟代理 廖金女 人 被 告 張沼明 上 1 人 之 訴訟代理人 張維仁 被 告 張佩英 張佩君 張毓惠 張書瑜 上 1 人 之 訴訟代理人 張燿捷 被 告 張錦坤 張錦龍 張進國 上 1 人 之 訴訟代理人 陳怡君律師 被 告 張木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1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張文忠、張美月、張文吉應就被繼承人張仁華所遺坐落彰化 縣○○鄉○○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84分之1之土地所有權,辦理 繼承登記。 被告陳玲珠、張添財、張愷庭、張書維、張玉葉、張玉秀應就被 繼承人張良雄所遺坐落彰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4 2分之6之土地所有權,辦理繼承登記。 兩造共有之彰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分割如附圖及附表二 所示,並依附表三所示金額互為補償。 訴訟費用由兩造按附表一所示「訴訟費用負擔比例」欄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該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追加其 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2、5款定有明文。又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 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 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第168條至172條及前條所定之承受訴訟 人,於得為承受者,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 聲明承受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5條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分割共有物事件對於共有人全體須合一確定,坐落彰 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下合稱系爭土地): ㈠原共有人張良雄於訴訟中民國110年12月18日死亡,其繼承人 為陳玲珠、張添財、張愷庭、張書維、張玉葉、張玉秀(下 稱陳玲珠等人),有除戶資料、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等在 卷可佐(卷一第193至207頁),原告聲明由陳玲珠等人為張 良雄之承受訴訟人,應予准許。 ㈡賴榮於訴訟中111年12月14日死亡,其繼承人為賴雪梅、賴雪 卿、賴瑞科、賴進生(下稱賴雪梅等人),有除戶資料、繼 承系統表、繼承人戶籍資料等(卷二第157至171頁),原告 聲明由賴雪梅等人為賴榮之承受訴訟人,應予准許。又被告 賴瑞科、賴進生以分割繼承為原因辦理繼承登記,有系爭土 地登記謄本可佐(卷二第468頁),原告具狀撤回對被告賴 雪梅、賴雪卿之起訴(卷二第493頁),亦應准許。 ㈢系爭土地之原共有人張仁華於94年7月7日死亡,其繼承人為 被告張文忠、張美月、張文吉(下稱張文忠等人);原共有 人張良雄於110年12月18日死亡,其繼承人為被告陳玲珠等 人,均未辦理被繼承人張仁華、張良雄之繼承登記,原告追 加聲明如主文第1、2項所示,合於規定,應予准許。  二、按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得依到場當事人 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 前段定有明文。本件除被告張志進、張明森、張錦坤、張進 國外,其餘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同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兩造共有系爭土地,該土地之使用分區為鄉村區 、使用類別為乙種建築用地,各共有人應有部分如附表一所 示「應有部分比例」欄。共有人就系爭土地並未訂有不分割 之特約,而依法令或物之使用目的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惟 無法達成分割協議等情,提出分割方案(下稱甲案,卷一第 499頁)爰依民法第823條、第824條規定,請求裁判分割。 二、被告部分(以下各稱其名)  ㈠張進國:系爭土地右側為光明路301巷(下稱301巷),該巷 右側居民早年向張錦坤、張錦龍之先祖買受301巷坐落範圍 及緊鄰土地,利用此巷進出,301巷左側之人數十年來均未 使用301巷,與右側之人就後者使用301巷部分成立默示分管 契約,故提出方案(下稱乙案,卷三第31頁),由301巷右 側之人維持共有301巷及緊鄰土地等語。  ㈡張錦坤、張錦龍:同意乙案。張錦坤另稱伊和張錦龍有如彰 化縣北斗地政事務所土地複丈成果圖(下稱系爭成果圖)之 編號B至E建物,伊在系爭成果圖編號A部分也有建物,但沒 有門牌等語。  ㈢張金等:系爭成果圖編號F、G建物是伊的,依現況分割;同 意乙案等語。    ㈣賴進生、張焜煥、張焜合、張家瑄、陳玲珠、張添財、張玉 秀、張玉葉、張志進、張甲、張明德、張明森、張雅𤧟、廖 金女、張沼明、張書瑜:同意乙案。張沼明另稱早期買地就 是要作為道路。  ㈤其餘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 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繼承、強制執行、徵收、法院之判決或其他非因法律行 為,於登記前已取得不動產物權者,應經登記,始得處分其 物權。民法第759條定有明文。查張仁華、張良雄為系爭土 地共有人,於本件訴訟繫屬前、訴訟中死亡,張文忠等人為 張仁華之繼承人,有除戶資料、繼承系統表、繼承人戶籍資 料等(卷一第57至65頁);陳玲珠等人為張良雄之繼承人人 ,有前揭除戶資料等(卷一第193至207頁),迄未就張仁華 、張良雄所遺系爭土地應有部分辦理繼承登記等情,已如前 述。從而,原告請求分割系爭土地,併請求張文忠等人、陳 玲珠等人就被繼承人張仁華、張良雄所遺土地應有部分辦理 繼承登記,應予准許。  ㈡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共有人相同之數不動產,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共有人得請求 合併分割,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5項分別定有明定 。查兩造依附表一之應有部分比例共有系爭土地,該土地之 使用分區為鄉村區、使用類別為乙種建築用地,有土地登記 謄本在卷可參(卷一第79頁),又共有人間未訂立不予分割 之約定,今兩造就系爭土地之分割方法既協議分割不成,則 原告訴請裁判分割系爭土地,依法洵屬正當,自應予以准許 。 ㈢又按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 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 為下列之分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 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 、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 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 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未受 分配,或不能按其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民 法第824條第2、3項定有明文。又分割共有物,究以原物分 割,或變價分割為適當,法院應斟酌當事人意願、共有物之 使用情形、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等情形而為適當之 分割,不受共有人所主張分割方法之拘束(87年度台上字第 1402號判決意旨參照)。  ⒈查系爭土地為鄉村區、乙種建築用地,兩造各以附表一之應 有部分比例共有土地,爰審酌該土地之面積2197平方公尺, 現況如系爭成果圖之編號B、C、D、E地上物為張錦坤及張錦 龍所有,編號F、G地上物為張金等所有,編號H地上物為前 共有人張良雄所有,編號I地上物為原告所有,東側部分即 編號J部分為301巷,北鄰光明巷,西鄰彰化縣政府所有之光 明路315巷(下稱315巷),301巷及315巷均為彰化縣埤頭鄉 公所養護之道路等情,有前揭土地登記謄本,及地籍圖、勘 驗筆錄及現場照片、系爭成果圖、埤頭鄉公所函文等件可佐 (卷一325至327、425頁,卷二第439頁)。又系爭土地為不 規則形,附圖方案之編號甲1至丁部分如附表二分配予張錦 坤、張錦龍、張金等、張良雄之繼承人及原告(下稱張錦坤 等人),已考量地上物即系爭成果圖之編號B至I之地上物現 況而分配予地上物之所有權人,編號戊部分則修正乙案之分 配人,使301巷部分由全部共有人維持共有,使張錦坤等人 可以301巷為建築線,發揮土地效用,及繼續通行301巷土地 並負擔相應之稅捐,並無不利於特定共有人,張錦坤等人分 得之編號甲1至丁部分面積,較甲案所得面積為多,發揮土 地利用之價值更高,且分割後之分割線筆直,形狀較完整, 兼衡共有物之性質、共有人之意願、利害關係等各項因素, 認系爭土地依附圖所示及附表二之方式分割,較為妥適,並 採為本件分割方案。又乙案係以張錦坤等人無通行301巷之 必要,為符合長久由301巷右側之人通行巷道之默示分管契 約,故將編號戊部分由張錦坤等人以外之人維持共有,惟張 錦坤等人於分割前本可通行兩側之巷道,原告亦表達要通行 巷道,願共有編號戊部分等語(卷三第192頁),自無使張 錦坤等人於分割後之交通方式僅能通行315巷之理,且由共 有人繼續共有編號戊部分,並未影響301巷右側之人長久利 用301巷至光明巷之習慣,故認乙案非最妥適方案。至於甲 案使張錦坤、張錦龍共有編號A部分,已違2人不願維持共有 之意願,且由共有人繼續共有編號F,並未達簡化共有人之 目的,該方案亦非妥適方案,併此敘明。 ⒉另關於金錢補償之金額,因附圖分割後之坵地位置及面積與 乙案相同,僅編號戊部分更正為全體共有人共有,則分割後 各土地之價值差異,自可參酌本院囑託石亦隆不動產估價師 事務所就乙案之估價報告書(置於卷外)。又該所針對勘估 標的進行產權、一般因素、區域因素、個別因素、不動產市 場現況及勘估標的依最有效使用情況下,採用比較法及土地 開發分析法兩種方式進行評估,就有無臨路、道路寬度、臨 路寬度、最大深度、形狀及分配面積等因素進行分析及調整 ,因而鑑定出編號丁土地每平方公尺為新臺幣(下同)8,05 5元,編號甲1、甲2、甲3、乙、丙及戊部分每平方公尺各8, 287元、8,075元、8,057元、8,079、8,102元及4,028元,所 得結論應屬嚴謹,內容詳實客觀有據,其評估系爭土地之時 價應屬合理,而得採為共有人間系爭土地分割後價值差額補 償之依據,並依附表二之共有人分配結果,計算出附表三所 示補償金額(元以下四捨五入,並調整找補差額,詳細算式 於卷三第209頁)。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規定,請求 裁判分割系爭土地,與法律要件相符,又本院審酌土地分割 之經濟效用及共有人全體之利益,認應以附圖及附表二所示 分割方法分割,並諭知兩造間依附表三之金額相互補償,爰 判決如主文第3項所示。 五、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 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 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 文。本件係因分割共有物涉訟,兩造之行為均認係按當時之 訴訟程度,為伸張或防禦權利所必要,且分割共有物之訴, 乃形成訴訟,法院不受當事人聲明分割方法之拘束,及審酌 兩造因本件分割訴訟所得之利益等情,認本件訴訟費用應由 兩造按附表一「訴訟費用負擔比例」欄所示比例負擔。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第85條第1項 但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李莉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謝儀潔 附表一 編號 共有人 應有部分比例 訴訟費用 分擔比例 備註 彰化縣○○鄉 ○○段000地號 1 張文忠、張美月、張文吉 1/84 連帶負擔 1/84 張仁華之繼承人。 2 張焜煥 1/336 1/336 3 張焜合 1/336 1/336 4 張家瑄 1/336 1/336 5 張進國 1/84 1/84 6 張金等 8/42 8/42 7 陳玲珠、張添財、張愷庭、張書維、張玉葉、張玉秀 6/42 連帶負擔 6/42 張良雄之繼承人。 8 張志進 77/7056 77/7056 9 張木森 1/126 1/126 10 張甲 1/126 1/126 11 張明松 1/756 1/756 12 張明德 1/756 1/756 13 張明可 1/756 1/756 14 張雅𤧟 1/126 1/126 15 張沼明 2/126 2/126 16 廖金女 1/126 1/126 17 張佩英 1/378 1/378 18 張佩君 1/378 1/378 19 張毓惠 1/378 1/378 20 張書瑜 1/84 1/84 21 張錦坤 96/420 96/420 22 張錦龍 64/420 64/420 23 林協田 6/42 6/42 24 賴瑞科 2/126 2/126 25 賴進生 1/126 1/126 26 張明森 3/756 3/756 張明森已出售應有部分予訴外人李姵逸。 附表二 彰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分得位置 (編號) 擬分配面積 (平方公尺) 分得人 權利範圍 甲1 289 張錦坤 全部 甲2 336 張錦龍 全部 甲3 216 張錦坤 全部 乙 412 張金等 全部 丙 316 註2之人 公同共有 丁 284 林協田 全部 戊 344 張錦坤、張錦龍、張金等、 註1之人、林協田、註2之人、 賴進生、賴瑞科、張焜煥、 張焜合、張家瑄、張進國、 張甲、張志進、張木森、 張佩英、張佩君、張毓惠、 張明松、張明可、張明德、 張明森、張書瑜、張雅𤧟、 廖金女、張沼明 依應有部分比 例維持共有 合計 2197 附圖之分配表更正如附表二。 註1之人即張文忠、張美月、張文吉。 註2之人即陳玲珠、張添財、張愷庭、張書維、張玉葉、張玉秀。 附表三 應受補償人及 受補償金額 (新臺幣元) 應補償人及補償金額(新臺幣元) 張金等 註2之人 張錦坤 張錦龍 林協田 合 計 註1之人 38,889 34,485 58,417 35,308 11,768 178,867 張焜煥 9,723 8,621 14,604 8,827 2,942 44,717 張焜合 9,723 8,621 14,604 8,827 2,942 44,717 張家瑄 9,723 8,621 14,604 8,827 2,942 44,717 張進國 38,889 34,485 58,417 35,308 11,768 178,867 張志進 35,649 31,612 53,548 32,366 10,787 163,962 張木森 25,926 22,990 38,945 23,539 7,845 119,245 張甲 25,926 22,990 38,945 23,539 7,845 119,245 張明松 4,321 3,832 6,491 3,923 1,307 19,874 張明德 4,321 3,832 6,491 3,922 1,308 19,874 張明可 4,321 3,831 6,491 3,923 1,308 19,874 張雅𤧟 25,926 22,990 38,945 23,539 7,845 119,245 張沼明 51,852 45,981 77,889 47,078 15,690 238,490 廖金女 25,926 22,990 38,945 23,539 7,845 119,245 張佩英 8,642 7,664 12,981 7,846 2,615 39,748 張佩君 8,642 7,664 12,981 7,846 2,615 39,748 張毓惠 8,642 7,664 12,981 7,846 2,615 39,748 張書瑜 38,889 34,485 58,417 35,309 11,767 178,867 賴瑞科 51,852 45,981 77,889 47,078 15,690 238,490 賴瑞生 25,926 22,990 38,945 23,539 7,845 119,245 張明森 12,963 11,495 19472 11,769 3,923 59,622 合 計 466,671 413,824 701,002 423,698 141,212 2,146,407 註1之人即張文忠、張美月、張文吉。 註2之人即陳玲珠、張添財、張愷庭、張書維、張玉葉、張玉秀。

2024-10-31

CHDV-110-訴-1054-20241031-2

監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519號 聲 請 人 張明智 相 對 人 孟張碧玲 關 係 人 張明德 住新竹縣○○鄉○○路00號 上列 當事人間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孟張碧玲(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張明智(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指定張明德(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妹,相對人因智能不足, 致其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 果,爰依法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並指定聲請人為相對 人之監護人,相對人之兄即關係人張明德為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並提出同意書、親屬系統表、身心障礙證明及戶籍 謄本、身分證影本等件為證。 二、本院審酌下列證據,認相對人應受監護宣告,並選定聲請人 為監護人,及指定關係人張明德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一)證據: 1、親屬系統表、戶籍謄本、身分證影本。 2、身心障礙證明。 3、林正修診所精神鑑定報告。 4、同意書、訊問筆錄:相對人之兄即關係人張明德同意選定 聲請人為監護人,並同意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二)相對人為精神障礙(慢性思覺失調症、器質性精神症), 致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 完全不能,准依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並認選定聲 請人為其監護人,符合受監護宣告人之最佳利益,另指定 關係人張明德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邱玉汝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溫婷雅

2024-10-28

SCDV-113-監宣-519-20241028-1

交重附民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因過失致死案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交重附民字第9號 原 告 陳東良 訴訟代理人 蕭世駿律師 被 告 李淑惠 訴訟代理人 張明德 上列被告因過失致死等案件(113年度交訴字第41號),經原告 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因其事件繁雜,非經長 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 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楊國煜 法 官 顏紫安 法 官 劉彥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劉 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2024-10-17

NTDM-113-交重附民-9-20241017-1

家繼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家繼訴字第76號 原 告 張明惠 訴訟代理人 楊延壽律師 複代理人 李冠衡律師 被 告 張明德 張明玲 張若詩 被 告 張明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於民國113年9月23日言詞辯論 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繼承人張洪雪玉所遺如附表所示之遺產,應予分割如附表分割 方法欄所示。 訴訟費用由兩造依應繼分各五分之一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部分: 被告張明德、張明玲、張明煌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 日到場,被告張若詩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論到場,   均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原告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乙、實體部分: 壹、原告方面: 一、聲明:兩造公同共有被繼承人張洪雪玉所遺如附表所示遺產 ,應分割如附表分割方法欄所示。 二、陳述:兩造為被繼承人張洪雪玉之子女,被繼承人張洪雪玉 於民國111年10月16日過世,兩造為張洪雪玉之全體繼承人 。兩造雖已就遺產中之不動產部分(即臺北市○○區○○○路0巷 0號4樓、臺北市○○區○○○路0○0號地下及臺北市○○區○○段○段0 00000000地號土地)達成協議,並已完成登記,惟兩造就如 附表所示動產一直無法達成協議。因兩造無法就如附表所示 遺產協議分割,而遺產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亦無不分割之 約定,依民法第1164條之規定,請求就附表所示遺產予以分 割,並由兩造按應繼分比例各1/5分配等語。 貳、被告方面: 一、被告張若詩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惟依其前曾到場辯 稱略以:  ㈠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㈡陳述:被告還沒有準備好,家裡事情太複雜,資料太多,想 要拿出證據給法院看等語。   二、被告張明德、張明玲、張明煌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 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否認或爭執原告之主張。 參、本院之判斷: 一、按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   為公同共有;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律另有規定 或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151條、第1164條定 有明文。次按法院選擇遺產分割之方法,應具體斟酌公平原 則、各繼承人之利害關係、遺產之性質及價格、利用價值、 經濟效用、經濟原則及使用現狀、各繼承人之意願等相關因 素,以為妥適之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繼承人張洪雪玉於111年10月16日死亡,遺有臺 北市○○區○○○路0巷0號4樓、臺北市○○區○○○路0巷0號地下及 臺北市○○區○○段○段000000000地號土地已達成協議,並已完 成登記外,尚有如附表所示存款、股票等未達成協議,兩造 為被繼承人張洪雪玉之全體繼承人,應繼分各1/5等事實, 業據提出被繼承人張洪雪玉之除戶謄本、繼承系統表、財政 部臺北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協議書、保管箱出租契約 書、保管箱保證金收據、兩造戶籍謄本、被繼承人張洪雪玉 玉山銀行0000000000000號帳戶存簿、中國信託銀行0000000 00000號帳戶存簿、被繼承人喪葬費用表等件為證(見本院 卷第19-88頁)。被告張若詩雖辯稱家裡事情太複雜,資料 太多,想要拿出證據給法院看等語,惟迄無提出證據,亦未 做何其他答辯,另被告張明德、張明玲、張明煌均經合法通 知未到庭爭執,復未提出書狀答辯,綜上事證,堪信原告主 張之事實為真正。 三、查兩造均為被繼承人張洪雪玉之繼承人,如附表所示之財產   既為被繼承人張洪雪玉之遺產,屬兩造公同共有,而本件又   無不能分割遺產之約定,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原告依民法   第1164條之規定,訴請分割如附表所示之遺產,核屬有據。   本院審酌被繼承人張洪雪玉所遺如附表編號1至21所示存款 ,有數量單位,性質可分,認以原物分割由兩造按應繼分各 1/5比例分配應屬適當;另附表編號22至32所示之股票部分 ,衡酌其股份數零碎,應以變價分割後之款項按兩造應繼分 各1/5比例分配給兩造,較符合經濟利益。原告依民法第   1164條之法律規定,訴請分割如附表所示遺產,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四、末按分割遺產之訴,核其性質,兩造本可互換地位,本件原 告訴請分割遺產雖屬有據,然被告應訴乃法律規定所不得不 然,且本件分割結果,被告之間實互蒙其利,本院認關於訴 訟費用之負擔,以兩造各按其法定應繼分比例負擔,較屬公 允,爰諭知訴訟費用之負擔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80 條之1。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蔡寶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 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書記官 張妤瑄 附表:被繼承人張洪雪玉之遺產 編號 類別 項目 價值 (新臺幣) 分割方法 1 存款 合作金庫銀行中山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 1,127 原物分割,由兩造按應繼分各1/5比例分配。 2 合作金庫銀行長安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 2,301 3 第一銀行吉林分行 (帳號00000000000) 1,356 4 華南銀行大稻埕分行 (帳號0000000000) 1 5 華南銀行中山分行 (帳號0000000000) 7 6 台北富邦銀行城中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0) 134 7 國泰世華銀行中和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000) 41 8 國泰世華銀行館前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000) 611 9 國泰世華銀行古亭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000) 139 10 國泰世華銀行館前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000) 78 11 兆豐銀行台北復興分行 (帳號00000000000) 101 12 瑞興銀行建成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 684 13 板信銀行興隆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0) 298 14 聯邦銀行松江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 23 15 遠東銀行忠孝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0) 88 16 玉山銀行中山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 1,215 17 日盛銀行松山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0) 9 18 中國信託銀行城東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000) 6 19 中國信託銀行中山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000) 135 20 中國信託銀行城東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000) 51,644 21 外幣存款 玉山銀行中山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 美金:119,112.74元 由兩造按應繼分各1/5比例分配。 22 股票 宏州纖維(股)公司(17股) 變價分割,變價所得價金,由兩造按應繼分各1/5比例分配。 23 味全食品工業(股)公司(9股) 24 嘉裕(股)公司(3股) 25 士林電機廠(股)公司(3股) 159 26 東元電機(股)公司(213股) 5,846 27 台路(11,000股) 0 28 仕欽科技(15,381股) 0 29 介面(5,000股) 0 30 臺鳳(192股) 1,282 31 國豐興業(6,000股) 0 32 合作金庫中山分公司保管箱 12,000

2024-10-07

TPDV-113-家繼訴-76-20241007-1

單禁沒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宣告沒收(僅違禁物)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單禁沒字第211號 聲 請 人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許建興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3年度毒偵字 第472號),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113年度聲沒字第189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第一級毒品海洛因貳包(驗餘總毛重貳點肆貳陸公克)、第 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肆包(驗餘總毛重陸點柒伍柒公克)均沒 收銷燬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許建興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 命之犯意,於民國113年3月15日凌晨4時許,在其友人張明 德位於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住處,以將甲基安非他命置 入玻璃球內加熱燒烤吸食所產生煙霧之方式,施用甲基安非 他命1次;復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之犯意,於上揭時 、地,以將海洛因置入針筒內並注射手臂之方式,施用海洛 因1次等犯行,為被告施用毒品另案之觀察、勒戒效力所及 ,而經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毒偵字第472號 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上開案件扣案之海洛因2包(驗餘 總毛重2.426公克)、甲基安非他命4包(驗餘總毛重6.757 公克),經送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鑑定結果 ,分別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 分,有該公司於000年0月00日出具之毒品證物檢驗報告1紙 在卷可稽,故屬違禁物,爰依刑法第40條第2項、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聲請宣告沒收銷燬之等語 。 二、按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40條第2 項定有明文。而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 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 燬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規定。 又按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分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 項第1款、第2款所定之第一、二級毒品,依同條例第11條第 1項、第2項規定,不得持有,故屬違禁物甚明。 三、查被告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 113年度毒偵字第472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有上揭不起訴處 分書、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各1份在卷可憑。而上 開案件中為警查扣之白色粉末2包、白色透明結晶4包經送鑑 定,結果分別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等情,有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 檢驗報告在卷可稽,足認上揭扣案之海洛因2包、甲基安非 他命4包均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列管之違禁物。從而,揆 諸前揭規定,聲請人據此聲請宣告沒收銷燬,要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11條、第40條第2項,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李 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對於本件裁定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 抗告書狀,敘述抗告之理由,抗告於臺灣高等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書記官 張景欣

2024-10-01

KLDM-113-單禁沒-211-2024100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