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毒品鑑定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20 筆)

士交簡
士林簡易庭

公共危險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士交簡字第183號 聲 請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義松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2598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義松犯施用毒品致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 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如附件)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林義松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之施 用毒品致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被告知悉施用毒品對人 之意識能力具有不良影響,施用毒品後駕車對一般往來之 公眾及駕駛人自身皆具有高度危險性,既漠視自己安危, 尤罔顧公眾安全,而於施用毒品後精神恍惚,已達不能安 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狀態下,仍駕駛車輛上路,不僅漠 視自身安全,亦增加其他用路人無端風險,可見被告所為 顯缺乏對其他用路人生命、身體、財產安全之尊重,實有 可議;惟念及被告終能坦承犯行,犯後態度尚佳,兼衡被 告之犯罪動機、目的、手段、素行(參法院前案紀錄表) 、本次駕車上路幸未肇生交通事故及其所駕駛之車輛種類 與行駛之路段等情節,暨其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 三、扣案之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1包(驗餘淨重0.1908公克)及 玻璃球吸食器1組,均非被告本案駕駛行為所用之物,爰不 予宣告沒收,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第41條第1項前段,刑法施行 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鄧瑄瑋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葛名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詹禾翊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附件: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25986號   被   告 林義松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義松於民國113年9月29日23時20分前2小時內,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0號自小客車(下稱本案車輛)上路,並將本案 車輛停放在新北市三重區不詳路邊,以將第二級毒品甲基安 非他命放置玻璃球吸食器內燒烤吸食煙霧之方式,施用第二 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施用毒品罪嫌部分,另案偵辦中 )後,基於施用毒品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旋 於同日22時30分許,駕駛本案車輛上路,於同日23時20分許 ,駛經臺北市○○區○○路000號路檢點前,經警攔停,嗣經林 義松同意搜索,當場在林義松身上扣得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 1包及玻璃球吸食器1組,再經林義松同意採集尿液送驗,鑑 驗結果呈現第二級安非他命反應(濃度值1640ng/mL)、甲 基安非他命反應(濃度值7880ng/mL),已達行政院公告之 濃度值以上,始悉上情。 二、案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林義松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並有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 告(尿液檢體編號:0000000U0341)、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 體真實姓名對照表(尿液檢體編號:0000000U0341)、臺北 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搜索暨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 表、自願受搜索同意書、自願受採尿同意書各1份、刑事案 件證物照片6張、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3年10月 18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及車輛詳細資料報表 各1份等在卷可稽,足認被告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應堪 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之施用毒品不 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嫌。至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1包 及玻璃球吸食器1組,固為本案扣案物,惟本案係處罰被告 不能安全駕駛之公共危險行為,上開扣案物並非供本案行為 所用之物,爰不聲請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檢 察 官 鄧瑄瑋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 記 官 林佑任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 54 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 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 1 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3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 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 下罰金。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欲聲請法院調(和)解或已達成 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 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3-31

SLEM-114-士交簡-183-20250331-1

單禁沒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5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志豪 上列聲請人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114年度聲沒字第82號、1 13年度毒偵字第779號、113年度毒偵緝字第103號),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扣案含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殘渣而無法完全析離之殘渣袋肆 個、吸食器壹組及玻璃球吸食器壹組,均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陳志豪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下稱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以113 年度毒偵字第779號、113年度毒偵緝字第103、104、105號 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而扣案之殘渣袋4個、吸食器1組及 玻璃球吸食器1組,經送檢驗,均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成分,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規定之 第二級毒品,爰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刑 法第40條第2項規定,聲請裁定沒收並銷燬之等語。 二、按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40條第2 項定有明文。查獲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 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 沒收銷燬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亦定有明 文。另若案件未起訴或不起訴者,應由檢察官聲請法院以裁 定沒收之,此經司法院18年院字第67號著有解釋在案。又甲 基安非他命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稱之第 二級毒品,依同條例第ll條第2項規定不得持有,屬違禁物 ,自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l項前段規定,沒收銷 燬之。 三、經查:  ㈠被告前所涉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以113 年度毒偵字第779號、113年度毒偵緝字第103、104、105號 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等情,有上開不起訴處分書及臺灣高等法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㈡扣案之殘渣袋4個、吸食器1組,經乙醇沖洗,送臺北榮民總 醫院並以氣相層析質譜儀(GC/MS)法檢驗結果,檢出含有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有臺北榮民總醫院112年3月 9日北榮毒鑑字第C0000000號鑑定書在卷可參(見臺北地檢 署112年度毒偵字932號卷第17頁);扣案之玻璃球吸食器1 組,經乙醇沖洗,送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以氣相層析質譜儀( GC/MS)法檢驗結果,檢出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 分,有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3年3月27日航藥鑑 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在卷可參(見臺北地檢署113年度 毒偵字779號卷第135頁),而該殘渣袋4個、吸食器1組及玻 璃球吸食器1組與內含之毒品殘渣,依現行鑑定方法無法完 全析離,是該殘渣袋4個、吸食器1組及玻璃球吸食器1組與 內含之殘渣應整體視為第二級毒品,均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之。至於鑑驗耗損部分 ,因已滅失,毋庸再予宣告沒收銷燬。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刑法第11條、第4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趙書郁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乃瑄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2025-03-31

TPDM-114-單禁沒-153-20250331-1

單禁沒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17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亮樺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單獨宣告沒 收違禁物(114年度聲沒字第43號、110年度毒偵字第4186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貳包(總驗餘淨重零點柒貳零捌 公克,及無法完全析離殘渣之外包裝袋貳個)及含有甲基安非他 命殘渣而無法析離之玻璃球吸食器壹組,均沒收銷燬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陳亮樺於民國110年12月4日凌晨3時至4 時許間,在基隆市某網咖廁所內,以玻璃球燒烤吸食煙霧方 式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之犯行,業經本院以111 年度毒聲字第183號裁定送觀察、勒戒,於111年6月15日因 無繼續施用傾向釋放出所,復經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以110年 度毒偵字第4186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惟扣案之第二級 毒品甲基安非他命2包(總毛重1.1610公克、總驗餘淨重0.72 08公克)、含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殘渣而無法析離之玻 璃球吸食器1組(聲請書漏載,應予補充更正),均屬違禁 物,爰依法聲請裁定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法院認為聲請單獨宣告沒收有理由者,應為准許之裁定, 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違禁物或專科 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亦為刑法第40條第2項所明定。 第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 行為人者,得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刑法第 38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按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 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均沒收銷燬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著有 明文。 三、經查:  ㈠被告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1年度毒聲字第183 號裁定送觀察、勒戒,於111年6月15日因無繼續施用傾向釋 放出所,復經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以110年度毒偵字第4186號 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 卷可參,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該案卷宗無訛。  ㈡又被告於上開案件為警查扣之透明白色晶體2包(總毛重1.161 0公克、總驗餘淨重0.7208公克)、玻璃球吸食器1組(含甲 基安非他命殘渣而無法析離),經鑑定確驗出第二級毒品甲 基安非他命,此有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航藥鑑字 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案物照片等 件附卷可稽(見臺北地檢署110年度毒偵字第4186號卷第53 、183、191、193、195頁),業據本院調閱該偵查卷宗核實 ,自屬違禁物,除於鑑驗時因已滅失不再諭知沒收銷燬外, 其餘部分皆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 ,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  ㈢是本案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至盛裝上開第二級毒品之 外包裝袋2個,因其內仍會殘留微量毒品而無法完全析離, 此為本院職務上所已知之事項,應併予諭知沒收銷燬。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 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11條、第38條第2項、第40條第2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歐陽儀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乃瑄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2025-03-31

TPDM-114-單禁沒-117-20250331-1

單禁沒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24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子揚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單獨宣告沒 收違禁物(114年度執聲字第42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電子煙壹支沒收銷燬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陳子揚涉嫌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緩起訴處分確定。扣案電子 煙1支屬於違禁物,爰聲請裁定沒收銷燬之等語。 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查獲之第一、 二級毒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 刑法第40條第2項規定:「違禁物…得單獨宣告沒收。」 三、查被告所涉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 111年度毒偵字第3222號為緩起訴處分,經臺灣高等檢察署 於民國112年2月10日以112年度上職議字第1335號駁回再議 而告確定,有上開處分書在卷可查。該緩起訴處分期間已於 114年2月9日屆滿,未經撤銷。惟被告扣案電子煙1支確實沾 染第二級毒品四氫大麻酚成分,有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 務中心毒品鑑定書附卷足憑,其與毒品難以完全析離,亦無 析離之實益,應認屬第二級毒品,予以沒收銷燬。檢察官之 聲請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刑法第11條、第4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沛元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洪紹甄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TPDM-114-單禁沒-124-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797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詹傑凱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4年度偵字第296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持有第一級毒品,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 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之針筒貳支沒收銷燬之。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之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如附件)所載。 二、核被告甲○○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1項之持 有第一級毒品罪。爰審酌被告無故持有毒品,固屬不當,然 其為警查獲後坦承犯行不諱,犯後態度尚佳,並參以被告持 有毒品之種類、數量及其自述高職畢業、從事廚師、家境勉 持、與妻共同扶養未成年子女之智識程度、生活及家庭經濟 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 折算標準。 三、扣案之針筒2支,俱經檢出被告之DNA-STR型別,且其中1支 經鑑驗後結果含有無法析離秤重、亦屬第一級毒品之海洛因 分解物質嗎啡成分,有臺北市政府警察局NDA型別鑑定書、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毒品鑑定書可參,復據被告 供稱係其所有盛裝海洛因之物等語(見偵卷第85-86頁), 應認俱屬查獲之第一級毒品,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之規定宣告沒收銷燬,至鑑驗耗損部分,已失其 毒品性質,自無庸宣告沒收銷燬,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需檢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郭彥妍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張谷瑛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劉嘉琪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1項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十萬 元以下罰金。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字第2967號   被   告 甲○○ 男 42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弄0號3             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選任辯護人 李介文律師(解除委任)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 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明知海洛因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列之第一級毒品,不 得非法持有,竟仍基於持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之犯意,於民 國113年6月12日前不詳時間,在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取得 第一級毒品海洛因若干,並置於針筒內而持有之。嗣因甲○○ 將沾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之針筒隨意丟棄,遭民眾於113年6 月12日15時至16時許,在臺北市○○區○○路00號旁空地發現針 筒2支後報警處理,經警方採集扣案2支針筒上DNA送驗結果 ,與甲○○之DNA相符,始悉上情。 二、案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偵訊中自白不諱,並有臺北 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 押物品收據各1份、臺北市政府警察局鑑定書(實驗室案件編 號:0000000000C48)、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3年 12月11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等足資佐證,而 扣案之注射針筒、殘渣袋經抽樣送鑑定,驗出被告之DNA, 另抽樣以乙醇沖洗後,均檢出含第一級毒品嗎啡、可待因成 分,足認被告自白與事實相符,本案被告罪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1項之持有第 一級毒品罪嫌。扣案沾有第一級毒品之針筒2支,請依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宣告沒收並諭知銷燬 。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檢  察  官   郭  彥  妍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  記  官   康  友  杰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3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2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 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7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 2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 1 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31

TPDM-114-簡-797-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53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齊拓茗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毒偵字第257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齊拓茗犯施用第二級毒品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   犯罪事實 一、齊拓茗(原名齊慕文)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1年 度毒聲字第756號裁定送勒戒處所實施觀察、勒戒後,認無 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於民國112年12月6日釋放出所,並由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緝字第474、475 、476、477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詎仍不知悔改,基於施用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犯意,於113年9月7日6時至7時 許,在臺北市○○區○○○路000號5樓501號房(葛瑞絲旅店內,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誤載為216號501號房,予以更正),以 將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放置玻璃球吸食器燒烤吸食煙霧 之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經警持臺灣 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核發之拘票及本院核發之搜索票,於 113年9月7日11時21分許,至上開地址搜索,當場扣得第二 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2包、吸食器1組、電子煙油、電子煙吸 食器1組、手機1支等物,經齊拓茗同意後,於113年9月7日1 8時55分採得其尿液送驗,檢驗結果為安非他命類呈陽性反 應(安非他命4,520ng/mL、甲基安非他命34,040ng/mL), 始悉上情。 二、案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萬華分局報告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後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齊拓茗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並有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13年9月20日濫 用藥物檢驗報告(見偵卷第147頁)、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 體真實姓名對照表、被告自願受採尿同意書、臺北市政府警 察局萬華分局搜索扣押筆錄及扣押物品目錄表、臺北市政府 警察局中華民國113年北市鑑毒字第376號鑑定書(見偵卷第 143至144頁)、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3年9月25 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見偵卷第166至167頁 )、現場照片、扣案物照片等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與 事實相符,其犯行堪以認定。 二、論罪科刑:  ㈠被告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法院裁定送觀察、勒戒,於112年 12月6日因無繼續施用傾向執行完畢釋放等情,有被告之法 院前案紀錄表可參。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 年內再犯本案施用第二級毒品罪,業無再經觀察、勒戒或強 制戒治之必要,經檢察官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 規定追訴,應依法論罪科刑。  ㈡按甲基安非他命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明定之 第二級毒品,不得持有、施用。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施用第二級毒品罪,其持有第二級毒 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低度行為,應為施用之高度行為所吸收, 而不另論罪。  ㈢審酌被告曾因施用毒品,經法院裁定送觀察、勒戒,猶未戒 絕毒癮革除惡習,再為本案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顯未記取 教訓,本不宜寬貸,惟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對於施用毒品者改 以治療、矯治為目的,非重在處罰,係因施用毒品者違反本 罪實係基於「病患性」行為,其犯罪心態與一般刑事犯罪之 本質並不相同,應側重適當之醫學治療及心理矯治為宜,又 其行為本質乃屬自殘行為,反社會性之程度較低,且考量被 告犯後坦承犯行,態度尚佳,兼衡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 手段,高職肄業之教育智識程度、自述小康之家庭經濟狀況 及素行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部分:  ㈠扣案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物,經鑑驗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成分,應屬查獲之第二級毒品,除於鑑驗時已耗用滅失 部分外,其餘部分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 規定沒收銷燬之。至包裝前開第二級毒品之外包裝袋2只, 係用以包裹毒品,衡情難以與毒品完全析離,且無析離之實 益與必要,應整體視為第二級毒品,一併沒收銷燬。  ㈡扣案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物,其內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 命成分,除於鑑驗時已耗用滅失部分外,亦應依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沒收銷燬之。至吸食器本體雖 非毒品,然因沾黏第二級毒品而與之附合,衡情無從析離, 且無析離之實益與必要,亦應整體視為查獲之第二級毒品, 併予諭知沒收銷燬。  ㈢其餘扣案物品,與本案無關,爰不予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 院提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上訴狀須附繕本 )。 本案經檢察官黃則儒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林傳哲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楊文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品名稱及數量 備註 1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2包(淨重共1.71公克、驗餘淨重共1.69公克,含無法完全析離之外包裝袋共2只) ⑴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華民國113年北市鑑毒字第376號鑑定書,見偵卷第143至144頁) ⑵採樣檢品已檢驗用罄 2 殘留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吸食器具1組 ⑴經刮取殘渣,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3年9月25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見偵卷第166至167頁) ⑵採樣檢品已檢驗用罄

2025-03-31

TPDM-114-簡-533-20250331-1

審交簡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審交簡字第67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岳峯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 8267號),被告自白犯罪(114年度審交易字第28號),本院認 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通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如下:   主 文 謝岳峯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參月,併科 罰金新臺幣貳萬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事實及證據,除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第6至7行所載「第 三級毒品愷他命1顆」,應更正為「殘渣袋1袋(含第三級毒 品愷他命殘渣)」;證據部分增列「被告謝岳峯於本院審理 時之自白(見本院審交易卷第34頁)」外,其餘均引用起訴 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一)按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採抽象危險犯之立法模式, 即行為人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如經檢測所含毒品、麻醉藥 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符合行政院公告之品項達一 定濃度以上者,即認已有危害用路人生命身體安全之虞, 而有刑事處罰之必要。而關於尿液所含第三級毒品愷他命 代謝物之濃度值標準,經行政院於民國113年3月29日以院 臺法字第1135005739號公告為:「⒈愷他命(Ketamine) :100ng/mL。同時檢出愷他命及去甲基愷他命(NorKetam ine)時,兩種藥物之個別濃度均低於100ng/mL,但總濃 度在100ng/mL以上者。⒉去甲基愷他命:100ng/mL。」查 ,被告之尿液送驗後呈愷他命陽性反應,且愷他命濃度8, 380ng/mL、去甲基愷他命濃度10,900ng/mL,已達上開公 告之濃度值。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之不能安全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知悉毒品對人之意識 能力具有影響,施用毒品後會降低人之專注、判斷、操控 及反應能力,竟於施用毒品後,尿液所含毒品達行政院公 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仍駕駛自用小客車行駛於道路上 ,漠視公權力及往來人車之生命、身體、財產安全,所為 應予非難;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且前無不能安全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罪之前案紀錄,兼衡被告於本院審理時自陳 其為高中肄業之智識程度、須扶養母親及1名5遂女兒之家 庭生活狀況(見本院審交易卷第35頁),暨其犯罪動機、 目的、手段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有 期徒刑易科罰金、罰金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不予沒收之說明: (一)扣案之殘渣袋1袋(含第三級毒品愷他命殘渣,見偵卷第2 7頁之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3年10月14日航藥 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固為本案查扣之物品, 惟本案係處罰被告不能安全駕駛之公共危險行為,上開扣 案物品雖可佐證被告有服用第三級毒品愷他命後駕駛車輛 在道路上行駛之行為,然究非被告供本案犯行所用之物, 爰不予宣告沒收,併此敘明。 (二)至其餘扣案物,並無證據證明與被告本案犯行有關,爰均 不予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李蕙如提起公訴,檢察官戚瑛瑛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 法 官 王星富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黃婕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 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百 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54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起 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1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 徒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3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 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38267號   被   告 謝岳峯 男 30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0巷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謝岳峯於民國113年9月26日下午11時許為警採尿回溯96小時 內之某日,在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施用第三級毒品愷他命 後,明知施用毒品不得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竟仍於113年9月 26日下午11時許,駕駛車號000-0000自用小客車,行經臺北 市萬華區環河南路2段與和平西路3段路口,為警攔查,因車 內瀰漫第三級毒品愷他命氣味,並在車內扣得第三級毒品愷 他命1顆(微量殘渣無法磅秤),經徵得其同意採尿送驗後, 結果呈愷他命濃度8,380ng/mL、去甲基愷他命濃度10,900ng /mL,已達行政院於113年3月29日所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 上,始查悉上情。 二、案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萬華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謝岳峯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供述 證明被告謝岳峯於上開時、地,駕駛上開車輛上路後,經警扣得上開毒品,以及其尿液送驗後,呈第三級毒品愷他命、去甲基愷他命陽性之事實。 2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品收據、查獲涉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毒品初步鑑驗報告單、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毒品鑑定書 證明上開扣案毒品檢出第三級毒品愷他命之事實。 3 自願受採尿同意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尿液檢體編號0000000U1112)、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0月15日濫用藥物檢驗報告暨鑑定人結文、行政院於113年3月29日公告之中華民國刑法第一八五條之三第一項第三款尿液確認檢驗判定檢出毒品品項及濃度值 證明被告上開尿液經送驗結果呈愷他命濃度8,380ng/mL、去甲基愷他命濃度10,900ng/mL,已達行政院公告品項及濃度值以上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之公共危險罪 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檢 察 官 李蕙如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 記 官 劉冠汝

2025-03-31

TPDM-114-審交簡-67-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267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東達 選任辯護人 廖宏文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偵字第29087、3224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李東達販賣第三級毒品,未遂,處有期徒刑貳年。 扣案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物品均沒收。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 貳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 價額。   事 實 一、李東達明知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下稱FM2)係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3款列管之第三級毒品,依法不得 任意販賣,竟基於販賣第三級毒品之犯意,於民國113年3月 7日4時18分許,使用「啊茂」之暱稱登入通訊軟體TELEGRAM ,在「偏門工作交流群」群組張貼「有人在收斯帝諾斯或FM 2嗎?」,表明欲出售毒品之意。適員警執行網路巡邏而瀏 覽李東達張貼之訊息,而私下與李東達以通訊軟體TELEGRAM 聯絡,隨後雙方達成以新臺幣(下同)2,000元之代價,向 李東達購買如附表編號1所示摻有第三級毒品FM2之錠劑10顆 之合意,待員警將2,000元匯至李東達於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申辦之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被告中國信託帳戶) 後,李東達再於同年月8日19時27分許,至彰化縣○○市○○路0 段000巷00號之全家便利商店彰化再興店使用全家便利商店 店到店運送,將裝有如附表編號1所示摻有第三級毒品FM2之 錠劑10顆之包裹寄出至員警所指定臺北市○○區○○○路0段000 號之全家便利商店新生南路店而販賣未遂,嗣經警調閱監視 器錄影畫面清查而悉上情。 二、案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報告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一、本判決所引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所為之陳述,悉經當事人 、辯護人於本院準備程序明白表示同意作為證據(見訴卷第 54至56頁),而該等證據之取得並無違法情形,且與本案之 待證事實,具有關連性,核無證明力明顯過低之事由,本院 審酌上開證據作成時之情況,認為適當,依刑事訴訟法第15 9條之5第1項所定傳聞例外之同意法則,認有證據能力。 二、本案資以認定被告犯罪事實之非供述證據,查無違反法定程 序取得之情形,依刑事訴訟法第158條之4規定反面解釋,亦 具證據能力,併予敘明。 貳、實體部分 一、認定事實所憑證據及理由: ㈠、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李東達於偵查中、本院審理時坦承 不諱(見偵29087卷第92頁、訴卷第54、72頁),並有通訊 軟體TELEGRAM對話紀錄截圖照片、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文山第 二分局、大安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蒐證照 片、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照片、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 中心113年3月27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被告 中國信託帳戶開戶資料與交易明細、貨件明細物流追蹤表在 卷可稽(見偵29087卷第21至27、29、31至39、41至45、49 、51至58、61至65頁),足認被告上開任意性自白核與事實 相符而可採信。 ㈡、綜上所述,本案事證明確,被告之犯行洵堪認定,應依法論 科。 二、論罪科刑: ㈠、所謂販賣行為,須有營利之意思,刑罰法律所規定之販賣罪 ,類皆為:(1)意圖營利而販入,(2)意圖營利而販入並賣出 ,(3)基於販入以外之其他原因而持有,嗣意圖營利而賣出 等類型。著手乃指實行犯意,尚未達於犯罪既遂之程度而言 ,最高法院25年非字第123號判例謂以營利為目的將鴉片購 入,其犯罪即經完成,不得視為未遂,所稱犯罪既遂,固不 合時宜,但其顯係認為意圖營利而販入,即為本罪之著手。 是從行為階段理論立場,意圖營利而販入,即為前述(1)、 (2)販賣罪之著手,其中(3)之情形,則以另行起意販賣, 向外求售或供買方看貨或與之議價時,或為其他實行犯意之 行為者,為其罪之著手。而販賣行為之完成與否,胥賴標的 物之是否交付作為既、未遂之標準。如此,脈絡清楚,既合 法理,亦符社會通念,此有最高法院101年第6、7次及第10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可資參照。本案被告取得如附表編號1所 示摻有第三級毒品FM2之錠劑10顆後,利用通訊軟體TELEGRA M與潛在買家聯繫,本欲出售予佯稱買家之員警以牟利,其 所為已該當販賣行為之著手。是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第4條第6項、第3項之販賣第三級毒品未遂罪。 ㈡、被告著手如上開販賣第三級毒品行為,惟未售出,犯罪仍屬 未遂,爰依刑法第25條第2項規定,按既遂犯之刑度減輕之 。又被告所為販賣第三級毒品未遂犯行,已於偵查及審判中 均自白犯行,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項規定,減 輕其刑,並依法遞減之。 ㈢、至於辯護人固稱:被告販賣毒品之數量甚微,對社會未有重 大危害,且已深知悔悟,請依刑法第59條規定減輕其刑等語 。惟按刑法第59條所謂「犯罪之情狀可憫恕」,係指審酌刑 法第57條各款所列事項以及其他一切與犯罪有關之情狀之結 果,認其犯罪足堪憫恕者而言,必須犯罪另有特殊之原因與 環境等,因在客觀上顯然足以引起一般同情,認為縱予宣告 法定最低度刑猶嫌過重者,始有其適用。然毒品之危害除戕 害施用者之身心健康外,復因毒品施用者為取得購買毒品所 需之金錢,而衍生家庭、社會治安等問題,此為眾所周知之 事,被告心智健全,知悉毒品為法律嚴禁之違禁物,當能判 斷其等行為將造成他人身心健康及社會秩序之危害,仍為圖 私利而涉犯本案犯行,影響非微,所為甚值非難,是依被告 之客觀犯行與主觀惡性加以考量,難認有何特殊之原因與環 境足以引起一般同情。況被告本案犯行,經刑法第25條第2 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後,刑度 已大幅減低,綜合前述本案情節及前科素行,無從認有情輕 法重之憾,則顯無適用刑法第59條規定酌減其刑之餘地。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明知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所列之第三級毒品,係危害人體健康甚鉅,竟為賺取報酬而 取得第三級毒品,並透過通訊軟體TELEGRAM張貼訊息招攬買 家,再以便利商店寄送店到店包裹之方式販賣予他人,所為 實不可取,惟念及其於偵查中、審理時均坦承犯行之態度( 見偵29087卷第92頁、訴卷第54、72頁),另佐以被告之前 科紀錄(見訴卷第81至87頁),並考量被告之智識程度、職業 、生活狀況(見訴卷第74頁),暨其犯罪動機、目的、手段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刑。  三、沒收部分: ㈠、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規定,毒品依其成癮性、濫 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分為四級,並就製造、運輸、販賣、意 圖販賣而持有、以非法方法使人施用、引誘他人施用及轉讓 等不同品項毒品之行為,分別定其處罰。至施用或持有第三 、四級毒品,因其可罰性較低,故予除罪化,僅就施用及持 有第一、二級毒品科以刑罰。惟鑑於第三、四級毒品均係管 制藥品,特於同條例第11條之1明定無正當理由,不得擅自 持有;第18條第1項後段復規定查獲之第三、四級毒品,無 正當理由而擅自持有者,沒入銷燬之。從而,依同條例第18 條第1項後段應沒入銷燬之毒品,專指查獲之施用、持有第 三、四級毒品而言;倘係查獲之製造、運輸、販賣、意圖販 賣而持有、以非法方法使人施用、引誘他人施用或轉讓之第 三、四級毒品,既屬同條例相關法條明文規定處罰之犯罪行 為,即非該條項應沒入銷燬之範圍。又同條例第19條第1項 所定「供犯罪所用或因犯罪所得之物」,係指犯第4條至第9 條、第12條、第13條或第14條第1項、第2項之罪所用或所得 之物,不包括毒品本身在內,自不得為第三、四級毒品之沒 收依據;另同條例對於查獲之製造、運輸、販賣、意圖販賣 而持有、以非法方法使人施用、引誘他人施用及轉讓第三、 四級毒品之沒收,並無特別規定,如其行為已構成犯罪,則 該毒品即屬不受法律保護之違禁物,應回歸刑法之適用(最 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911號刑事判決意旨參照)。經查, 扣案之如附表編號1所示摻有第三級毒品FM2之錠劑10顆,為 被告遭查獲之第三級毒品,應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應 予宣告沒收。 ㈡、被告所有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外包裝袋,係供本案販賣第三級 毒品所用之物,亦為其所有,經被告於本院審理時供述甚詳 (見訴卷第71頁),且如宣告沒收,尚無刑法第38條之2第2 項所定「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或「為維持 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情形,自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9條第1項規定,不問屬於被告與否,應為沒收之宣告。 ㈢、另被告販賣如附表編號1所示摻有第三級毒品FM2之錠劑10顆 ,利用被告中國信託帳戶收取員警所交付之2,000元等情, 業經本院認定如前,堪認前開款項屬被告因本案犯行所取得 之犯罪所得,且查無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過苛調節條款之適 用,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之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㈣、至於被告就其原遭搜索並扣押之手機(含SIM卡、門號為0000 000000號、IMEI為000000000000000號)於審理時固供稱: 該手機是我拿來供本件販賣之用等語(見訴卷第71頁),然 其於偵查中供稱:該手機是我的,手機我還要,販賣FM2聯 絡用的手機被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扣走了等語(見偵 29087卷第91至92頁),該手機並經檢察官指示臺北市政府 警察局大安分局發還予被告(見偵29087卷第113至116頁) ,是卷內並無其他證據足以推認該手機確為被告供本案販賣 第三級毒品犯行之用,爰不予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婉儀偵查起訴,檢察官楊淑芬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鄧鈞豪                    法 官 林記弘                    法 官 林承歆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林雅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 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 刑者,得併科新臺幣3千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二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 刑,得併科新臺幣1千5百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三級毒品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四級毒品者,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專供製造或施用毒品之器具者,處1年以上7年 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百50萬元以下罰金。 前五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 備註 1 第三級毒品氟硝西泮 10顆 白色圓形錠劑、淨重2.0140克、取樣0.0225克、餘重1.9915克、檢出Flunitrazepam 2 外包裝袋 1只 無

2025-03-31

TPDM-113-訴-1267-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738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連玉因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連玉因施用第二級毒品,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含有或沾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之白色透明結晶1 袋(驗餘淨重0.8438公克)、吸食器具1組,均沒收銷燬之。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如附件)。 二、核被告連玉因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爰審酌施用毒品乃自戕行為,對社會造 成之危害尚非直接,復審酌被告之生活狀況、智識程度、犯 後態度、前科素行、犯罪動機、手段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 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扣案之白色透明結晶1袋(驗餘淨重0.8438公克)、吸食器 具1組,經送檢驗結果,確驗出甲基安非他命成分等情,有 鑑定書在卷可稽,自屬查獲之第二級毒品無訛,應依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 四、據上論斷,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8條第1項, 刑法第11條、第41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朱家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林鈴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毒偵字第178號   被   告 連玉因 女 45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宜蘭縣○○市○○路0段000巷0弄0              0號5樓             居新北市○○區○○路00號1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 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      犯罪事實 一、連玉因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10年度 毒聲字第883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之 傾向,於民國111年3月25日釋放出所,並由本署檢察官以11 0年度毒偵字第2847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又因施用毒品案 件,經同法院以113年度審簡字第173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 月確定;另因公共危險案件,經同法院以112年度交簡字第1 595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上開2案嗣經同法院以113 年度聲字第1023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確定,甫於113年 11月14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詎其不知悔改,於上開觀察、 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復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之犯意 ,於113年12月23日0時許,在新北市○○區○○路00號1樓住處 ,以將甲基安非他命放入吸食器內燒烤之方式,施用第二級 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於同日2時15分許,騎乘機車行經 臺北市大安區臥龍街188巷口時為警盤查(所涉公共危險罪 嫌部分,另由警移送偵辦),當場扣得甲基安非他命1包( 淨重0.8440公克,驗餘淨重0.8438公克)及含有甲基安非他 命殘渣之吸食器1組,復經採集其尿液送驗結果呈甲基安非 他命、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而查悉上情。 二、案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連玉因坦承不諱,並有自願受採尿 同意書、大安分局敦化南路派出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 目錄表、大安分局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14年1月7日濫用藥物 檢驗報告(尿液檢體編號:0000000U1027)、臺北市政府警 察局查獲毒品案檢體送驗紀錄表、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 務中心114年1月7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各1份 、現場蒐證照片6張在卷可稽,被告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 二級毒品罪嫌。其施用前後持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 低度行為,為施用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被告有如 犯罪事實欄所述之科刑執行紀錄,有刑案資料查註表在卷可 參,其於受徒刑執行完畢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 之罪,為累犯。被告本案所為,與前案之犯罪類型、罪質、 目的、手段及法益侵害結果均高度雷同,其再犯本案犯行, 足認法律遵循意識及對刑罰之感應力均薄弱,本件加重其刑 ,並無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所指可能使被告所受刑 罰超過其應負擔罪責之虞,請依刑法第47第1項規定,加重 其刑。至扣案之甲基安非他命1包(淨重0.8440公克,驗餘 淨重0.8438公克)及含有甲基安非他命殘渣之吸食器1組, 請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 。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 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檢 察 官 羅嘉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 記 官 林書妤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3-31

TPDM-114-簡-738-20250331-1

單禁沒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宣告沒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90號 聲 請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裕翔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3毒偵字第763 號、114年度毒偵字第139號),聲請單獨宣告沒收(114年度聲 沒字第8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編號1至6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之。 其餘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黃裕翔因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案件 ,前經本院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 ,於民國114年2月3日執行完畢釋放,並由臺灣士林地方檢 察署檢察官於114年2月22日以113年度毒偵字第763號、114 年度毒偵字第139號等案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扣案如附表 所示之物,均係違禁物,爰依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 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等規定,聲請宣告 沒收銷燬之等語。 二、按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又違禁物或專 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1 項、第40條第 2 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 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 沒收銷燬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 項前段亦有明定 ,此相對於刑法之沒收規定而言,係刑法之特別規定,基於 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之原則,自應優先適用。而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8條第1 項之規定,得諭知沒收並銷燬者,以查獲之 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毒品之器具為限,並不及於毒品之包 裝袋、吸食器及分裝匙等工具,然若毒品本身已經微量附著 器具內,無從析離,該器具自應隨同毒品一併沒收銷燬(最 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6213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 (一)被告前因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3年度 毒聲字第285號裁定令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經入所執行 後,因認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於114年2月3日執行完畢釋 放,並由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毒偵字第763 號、114年度毒偵字第10號、第139號、114年度撤緩毒偵緝 字第3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一情,有上開裁定書、不起訴處 分書及被告之法院前案紀錄表各1份在卷可稽,首堪認定。 (二)再者,被告之上開案件,113年4月3日晚間為警查獲時,扣 得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物,另113年12月27日上午為警查 獲時,扣得如附表編號3至7所示之物,其中附表編號1至6所 示之物經送鑑定後,均有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等情,有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3年4月23日、11 4年1月9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各1份 附卷可憑(扣案物品之鑑定內容,詳見附表所載),堪認附 表編號3至4所示之物,均屬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為違 禁物無訛,且附表編號1至2、5至6所示吸食器、殘渣袋,及 盛裝前開毒品之外包裝袋2個,均因殘留甲基安非他命在內 ,而無法完全析離,應整體視為查獲之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是就以上扣案物,皆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 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之。準此,以上聲請部分,核無不合, 應予准許。至鑑驗過程中因取樣消耗之毒品,既已滅失,自 無庸宣告沒收銷燬,併予敘明。 (三)至聲請意旨雖認附表編號7所示之物經鑑驗後,亦含有第二 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聲請本院併為宣告沒收銷燬之, 然此扣案物係與附表編號3至6所示之物一同查獲,依前開11 4年1月9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所載,並未有關 於附表編號7所示之物之鑑定結果,且遍觀聲請人114年度毒 偵字第139號偵查卷宗,亦無其他事證可資判斷附表編號7所 示之物確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則聲請人此部 分之聲請,難認有據,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第220條,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4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李東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林怡彣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附表: 編號 扣押物品 鑑定結果 備註 1 玻璃球吸食器1組 經乙醇沖洗,檢出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113年度毒偵字第763號第67至68頁 2 塑膠球吸食器1組 經乙醇沖洗,檢出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同上 3 白色透明細晶1袋 實稱毛重0.2700公克,淨重0.0340公克,取樣0.0002公克鑑驗,驗餘淨重0.0338公克,檢出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114年度毒偵字第139號第69至70頁 4 淡黃色透明結晶塊1袋 實稱毛重0.5310公克,淨重0.3170公克,取樣0.0002公克鑑驗,驗餘淨重0.3168公克,檢出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同上 5 殘渣袋1袋 經刮取殘渣,檢出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同上 6 吸食器具1組(粉紅色塑膠球) 經乙醇沖洗,檢出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同上 7 吸食器1組(黃色塑膠球) 未有鑑定結果 同上

2025-03-31

SLDM-114-單禁沒-90-202503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