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洪鐶珍

共找到 15 筆結果(第 11-15 筆)

家繼簡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剩餘財產分配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簡字第55號 原 告 黃○○ 訴訟代理人 秦睿昀律師 李佳穎律師 被 告 黃○○ 黃○○ 上 二 人 特別代理人 洪鐶珍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剩餘財產分配事件,原告聲請為被告黃○○、黃 ○○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洪鐶珍律師於本院113年度家繼簡字第55號剩餘財產分配事 件,為被告甲○及乙○○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原告為被繼承人柯汶君(下稱柯○○)配偶,被 告甲○及乙○○(均未成年,下稱被告2人)為柯○○子女,兩造為 柯○○之全體繼承人。原告前對被告2人提起剩餘財產分配訴 訟,由本院113年度家繼簡字第55號事件(下稱系爭事件) 受理。茲因原告為被告2人父親即法定代理人,然雙方於系 爭事件中彼此為原被告,就原告剩餘財產請求權之有無及範 圍有利害衝突,原告不能代理被告2人,而有為被告2人選任 特別代理人之必要,爰依法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等語。 二、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 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於家事訴訟事件 準用之。又所謂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不僅指法律上不 能(如經法院宣告停止其權利)而言,並包括事實上之不能 (如心神喪失、利害衝突等)在內。 三、經查,本件被告2人乃未成年人,有戶籍謄本在卷可稽,是 渠等並無訴訟能力,原告既為被告2人之法定代理人,亦同 為柯○○之繼承人,彼此於系爭事件中對於剩餘財產請求權之 有無及範圍顯有利害衝突(原告無請求權或請求權範圍越小 ,客觀上對被告2人越有利),堪認原告有事實上不能為被告 2人行使代理權之情事,是原告依上開規定聲請為被告2人選 任特別代理人,即屬有據。審酌洪鐶珍律師為高雄律師公會 推薦之人選,且有意願擔任本件特別代理人,復經原告同意 ,以其專業應能維護被告2人之權益,故本院認由其擔任被 告2人之特別代理人,應為合適人選,爰選任洪鐶珍律師擔 任被告2人之特別代理人。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黃英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吳思蒲

2024-11-01

KSYV-113-家繼簡-55-20241101-2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75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政 選任辯護人 林宗儀律師 被 告 余劭宸 選任辯護人 洪鐶珍律師 上列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 度偵字第21125號、112年度偵字第1892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楊政犯如附表一編號1至4主文欄所示之罪,各處該編號主文欄所 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伍年肆月。 余劭宸犯如附表一編號1至4主文欄所示之罪,各處該編號主文欄 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伍年。 扣案如附表二編號2至6、8至9、11、13至14、17-2、19所示之物 均沒收。   事 實 一、楊政及余劭宸均明知愷他命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 第3款所明定列管第三級毒品,依法不得販賣及不得持有純 質淨重5公克以上,竟共同意圖營利而基於販賣第三級毒品 及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之犯意聯絡,先由楊 政向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小胖」購得愷他命後,放置於楊 政位於高雄市○○區○○街00巷00弄0號住處內,以+0000000000 0號門號手機作為販毒連絡之工具,並以通訊軟體微信暱稱 「熊貓」或facetime與欲購毒之人聯繫,分工方式為余劭宸 自下午起至翌日清晨負責以該工作機聯繫販賣毒品事宜及至 楊政上開住處門口交易,其餘時間由楊政負責聯繫及交易。 2人共同於附表一所示時間,在楊政上開住處門口,由楊政 或余劭宸出面販賣如附表一所載重量之愷他命與蘇新緯及陳 政勛,並收受如附表一所示價金而完成交易。嗣警於民國11 2年5月23日7時15分許持本院核發之搜索票至楊政上開住處 執行搜索,當場扣得如附表二所示之物,及至余劭宸位於高 雄市○○區○○○巷00號住處執行搜索,而查獲上情。 二、案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指揮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刑事 警察大隊偵查後起訴。   理 由 一、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前4 條(即刑事訴訟 法第159 條之1 至之4 )之規定,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 意作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 ,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之5 第1 項定有明文。經查,檢察官、被告楊政、余劭宸及其等辯護 人就本判決所引用下列各項屬於審判外陳述之證據,均同意 作為證據(見本院卷第87頁),且本院審酌該證據作成情況 均無不適當情形,依前開規定認得作為本案證據。 二、認定犯罪事實之證據及理由:  ㈠上開事實,業據被告2人於偵查中及本院審理時均坦承不諱( 見警一卷第10-13、46-49頁;偵一卷第32-34、38-40頁;本 院卷第83、173、176頁),核與證人蘇新緯、陳政勛於偵查 時之證述相符(見警一卷第121-122、157-159、162頁;偵一 卷第14-15、25、108頁),並有微信對話紀錄截圖、監視錄 影畫面翻拍照片附卷足憑(見警一卷第21-32頁);而扣案如 附表二編號2至6所示之物,鑑定結果確含第三級毒品愷他命 成分(純質淨重共117.43公克),有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112年11月8日刑理字第1126048488號鑑定書在卷可參(見偵 二卷第75-76頁),足認被告2人上開自白與事實相符,自堪 採為認定犯罪事實之依據。  ㈡按販賣毒品之所謂販賣行為,須行為人主觀上有營利意圖,   且客觀上有販入或賣出毒品行為,即足構成,至於實際上是   否已經獲利,則非所問(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651號判   決參照)。參以被告2人於本院審理時自承:我們1公克有賺 新臺幣(下同)200-300元,供我們自己施用等語(見本院卷 第173頁),自堪信就附表一編號1至4部分,被告2人販賣第 三級毒品時,確有牟利之意圖及事實。由上述說明,被告販 賣第三級毒品之行為,主觀上確有營利之意圖,應堪認定。  ㈢綜上所述,本案事證已臻明確,被告2人上揭犯行堪以認定, 應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2人如附表一編號1至4所為,均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4條第3項之販賣第三級毒品罪。被告2人持有第三級毒品 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之低度行為,為其販賣之高度行為所吸 收,不另論罪。被告2人就本案犯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 擔,應論以共同正犯。被告2人所犯4罪,犯意各別,行為互 殊,應予分論併罰。  ㈡刑之減輕事由:  ⒈被告2人於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上述販賣第三級毒品犯行 ,符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項規定,應依上述規定 減輕其刑。  ⒉此外,被告楊政之辯護人雖以:被告楊政因有施用毒品惡習 ,為獲取無償施用愷他命之些許利益而販賣毒品,且被告楊 政均坦承犯行,本件情輕法重,請依刑法第59條酌減被告楊 政之刑等語;被告余劭宸之辯護人雖以:被告余劭宸均坦承 犯行,且對分工細節均如實交代,請審酌被告余劭宸犯後態 度及參與程度較為輕微,依刑法第59條酌減被告余劭宸之刑 等語。惟按刑法第59條之酌量減輕,必被告犯罪情狀確可憫 恕,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人之同情,認為即予宣告法定最 低度刑,猶嫌過重,始有其適用。本院衡酌被告2人正值青 壯,具有相當謀生能力;又其所販賣毒品具有一定成癮性, 非但戕害他人之身體健康甚鉅,更常使施用者經濟地位發生 實質改變而處於劣勢,亦對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影響,此為社 會大眾所周知,惟被告2人仍不顧施用者可能面臨之困境, 販賣第三級毒品予他人,是依本案被告2人犯罪之情狀,尚 難認有何特殊之原因與環境,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 即使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 項規定減輕其刑後,宣告 法定最低度刑期,猶嫌過重之情,自無刑法第59條酌減其刑 規定適用。是辯護人上開所請,尚難准許。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2人不思努力獲取所需, 為圖一己私利,明知毒品危害人體健康,竟無視於國家防制 毒品危害之禁令,販賣第三級毒品愷他命藉以牟利,輕則戕 害施用者之身心健康,重則引發各種犯罪,危害社會治安, 所為殊值非難;惟念及被告2人犯後坦認犯行之犯後態度, 再參酌其交易價額、交易毒品數量、交易對象為2人,兼衡 被告楊政有如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所載之傷害犯行 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執行完畢(5年內)之前案記錄(檢察 官未主張累犯),及被告余劭宸如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 錄表所載前案記錄,暨其等犯罪動機、目的、手段、分工模 式,及其自陳之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生活狀況(見本院卷第 177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附表一編號1至4主文欄所 示之刑。另斟酌刑法第51條數罪併罰定執行刑之立法方式, 採限制加重原則,亦即非以累加方式定應執行刑,本院審酌 被告2人販賣對象為2人、所犯本案各罪之犯罪時間集中程度 、犯罪手法及類型相似程度,並酌量前述犯罪情狀後,認如 以實質累加之方式定應執行刑,則處罰之刑度顯將超過其行 為之不法內涵而違反罪責原則,及考量因生命有限,刑罰對 被告2人造成之痛苦程度,係隨刑度增加而生加乘效果,而 非以等比方式增加,是以隨罪數增加遞減其刑罰之方式,當 足以評價被告2人行為之不法性之法理(即多數犯罪責任遞 減原則),本件考量被告2人前揭所述之犯後態度暨本案之 犯罪情狀,各定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四、沒收部分:  ㈠按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刑法第38條 第1項定有明文。查扣案如附表二編號2至5所示之愷他命共4 包、如附表二編號6所示之愷他命1罐,經送請内政部警政署 刑事警察局鑑定,結果確含第三級毒品愷他命成分,且純質 淨重達合計5公克以上,有前揭鑑定報告書可參(見偵二卷 第75-76頁),自屬違禁物性質,均應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 定沒收。至於上開毒品之包裝袋、包裝罐上殘留微量毒品, 難以析離且無析離實益,應與毒品整體同視,一併依上開規 定宣告沒收。又送驗耗損部分毒品既已滅失,爰不另宣告沒 收,附此敘明。         ㈡扣案如附表二編號17-1、17-2所示之現金共314300元(305800 +8500=314300),包含被告2人如附表一編號1至4所示販賣第 三級毒品之價金共8500元(即附表二編號17-2),業經被告楊 政供陳在案(見本院卷第158頁),此為被告2人之犯罪所得, 是如附表二編號17-2所示現金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 項前 段規定宣告沒收。  ㈢按犯第4 條至第9 條、第12條、第13條或第14條第1 項、第   2 項之罪者,其供犯罪所用之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均沒收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9條第1 項定有明文。扣   案如附表二編號8、9、11、13、14、19所示之物,係被告2 人供其販賣毒品所用等情,業據被告2人自承在卷(見警卷 第40、47-48頁;本院卷第85、185頁),應依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9條第1 項規定宣告沒收。  ㈣至其餘扣案物,依卷內相關證據尚與被告2人本案犯行無涉, 爰不予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 條第1 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李侑姿提起公訴,檢察官朱婉綺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本件原定於113年10月31日宣判,惟該日因颱風停止上班,順延 於開始上班後首日宣判)          刑事第十庭  審判長法 官 蔣文萱                    法 官 吳俞玲                    法 官 陳芷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書記官 林怡秀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3項: 製造、運輸、販賣第三級毒品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一: 編號 購毒者 交易時間 交易愷他命之價格/數量 交易者 主文 1 蘇新緯 112年2月21日20時6分許 1700元/1公克 楊政 楊政共同販賣第三級毒品,處有期徒刑參年捌月。 余劭宸共同販賣第三級毒品,處有期徒刑參年柒月。 2 陳政勛 112年3月30日19時43分許 1700元/1公克 余劭宸(起訴書誤載為「晨」,應予更正) 楊政共同販賣第三級毒品,處有期徒刑參年捌月。 余劭宸共同販賣第三級毒品,處有期徒刑參年柒月。 3 陳政勛 112年4月2日22時43分許 1700元/1公克 楊政 楊政共同販賣第三級毒品,處有期徒刑參年捌月。 余劭宸共同販賣第三級毒品,處有期徒刑參年柒月。 4 蘇新緯 112年5月1日19時許 3400元/2公克 楊政 楊政共同販賣第三級毒品,處有期徒刑參年拾月。 余劭宸共同販賣第三級毒品,處有期徒刑參年玖月。 附表二:  編號 扣案物名稱及數量 沒收與否 1 一粒眠44包 不予沒收 2 愷他命1包 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沒收 3 愷他命1包 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沒收 4 愷他命1包 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沒收 5 愷他命1包 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沒收 6 愷他命1罐 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沒收 7 K盤2個 不予沒收 8 磅秤2台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9條第1 項規定沒收 9 分裝勺1個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9條第1 項規定沒收 10 分裝罐1包 不予沒收 11 分裝袋1包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9條第1 項規定沒收 12 點鈔機1台 不予沒收 13 監視系統1組(含筆電、電源線、滑鼠、鏡頭)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9條第1 項規定沒收 14 網卡2張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9條第1 項規定沒收 15 大寮農會存摺1本 不予沒收 16 現金3800元 不予沒收 17-1 現金305800元 不予沒收 17-2 現金8500元 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1 項前段規定沒收 18 手機1支(Iphone,IMEI:000000000000000,門號:0000000000) 不予沒收 19 手機1支(Iphone,IMEI:000000000000000,門號:+00000000000)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9條第1 項規定沒收 20 手機1支(Iphone13,IMEI: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門號:0000000000) 不予沒收 21 手機1支(Iphone6,IMEI:000000000000000,門號:0000000000) 不予沒收

2024-11-01

KSDM-113-訴-175-20241101-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94號 被 告 廖偲妤 義務辯護人 洪鐶珍律師 上列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本院於113年6月3日所為之 判決原本及其正本,茲發現有誤,應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主文欄第二項關於『新臺幣參仟伍元』更正 為『新臺幣參仟伍佰元』。 理 由 一、按刑事判決文字,顯係誤寫,而不影響於全案情節與判決之 本旨者,參照民事訴訟法第232條規定,原審法院得以裁定 更正之,業經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四三號解釋在案。 二、本件原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主文欄第二項關於『新臺幣參仟 伍元』部分係誤寫,依前開說明,自應更正為『新臺幣參仟伍 佰元』。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1  日 刑事第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方錦源                     法 官 林軒鋒                     法 官 陳銘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1  日 書記官 陳雅雯

2024-10-21

KSDM-113-訴-94-20241021-3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塗銷抵押權登記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066號 原 告 吳黃玉治 訴訟代理人 洪鐶珍律師 被 告 陳宗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事件,本院民國113年10月11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原告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000000000地號土地(權 利範圍10000分之565),於民國90年8月31日設定擔保債權:本 金最高限額新臺幣139萬2000元之抵押權設定(登記字號:抵二 字第017890號)予以塗銷。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之情形,應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 造辯論判決。 二、原告主張:原告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000地號(權利範 圍萬分之565,重測前地號為拷潭段0000-0000地號,下稱系 爭土地),前於民國90年8月31日設定擔保債權總金額為本 金最高限額新臺幣(下同)139萬2000元抵押權(登記字號 :抵二字第017890號,下稱系爭抵押權)予被告。系爭抵押 權約定存續期間為自90年8月18日起至91年8月17日止,並約 定清償日為91年8月17日,系爭抵押權於存續期間屆滿後即 告確定而成為普通抵押權,姑不論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 是否存在(假設語),是系爭抵押權所擔保債權之請求權, 自91年8月18日起算15年,業於106年8月18日時效完成,被 告亦未於111年8月18日前有任何實行抵押權之行為,是系爭 抵押權依民法第880條、第881條之15規定已消滅。茲因系爭 土地上存有系爭抵押權登記已妨害原告就系爭土地所有權圓 滿之行使,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請求被告塗銷 系爭抵押權登記。聲明求為判令:被告應將原告所有系爭土 地所設定系爭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四、本院之判斷: (一)按請求權,因15年間不行使而消滅;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 行使時起算;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所有人對 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民法第125條、第128條 及第767條第1項中段分別定有明文。又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 保之原債權,因約定之原債權確定期日屆至而確定;最高限 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其請求權已因時效而消滅,如抵押 權人於消滅時效完成後,5年間不實行其抵押權者,該債權 不再屬於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之範圍,為同法第881條之12 第1項第1款及第881條之15亦有明文,此規定於96年3月28日 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設定之最高限額抵押權,亦適用之。 (二)經查,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土地登記第二類 謄本,並經本院向高雄市政府地政局大寮地政事務所調取系 爭土地之登記公務用謄本、地籍異動索引、異動清冊等件可 憑(見審訴卷13-15、25-37頁)。經本院調查結果,堪信原 告主張為真實。系爭抵押權存續期間已於91年8月17日屆滿 而確定,縱原債權未清償,依一般請求權之時效期間15年計 算,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請求權時效至遲已於106年8月 18日完成,而被告於時效完成後,迄今未實行系爭抵押權, 揆諸前揭意旨,原債權亦已於111年8月19日因5年除斥期間 屆滿後,不再屬於系爭抵押權擔保之範圍而確定不存在,依 抵押權之從屬性,原告自得請求被告塗銷。是原告請求被告 應將系爭抵押權之登記予以塗銷,自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請求被告塗銷系爭 抵押權之登記,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民事第四庭法 官 黃顗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書記官 吳翊鈴

2024-10-18

KSDV-113-訴-1066-20241018-1

家救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救字第224號 聲 請 人 陳○○ 住○○市○○區○○○路000巷00號 非訟代理人 洪鐶珍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 條第1 項定有明文。次按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 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 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 條規 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有明定。又參諸法律扶助法 第63條之立法理由,係鑑於民事訴訟及行政訴訟之訴訟救助 以無資力為前提,而法律扶助之申請人,既經分會審查符合 無資力之要件,其再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法院就其有無 資力,除另有反證外,已毋庸再審酌,應准予訴訟救助,藉 以簡省法院之調查程序,並可強化法院訴訟救助之功能。準 此,當事人依法律扶助法申請法律扶助,經分會准許扶助, 其再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有反證或該當事人申請扶助 之本案訴訟(非訟)事件有無須經調查辯論,即知其應受敗 訴裁判之顯無理由情形者外,法院應即准許,無庸就其資力 再為審查,始符法意。 二、查本件當事人間履行離婚協議事件,聲請人以其無資力支出 訴訟費用,且非顯無勝訴之望,復經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 金會高雄分會(下稱法扶會)申請法律扶助獲准為由,聲請 訴訟救助,業據其提出法扶會准予扶助證明書為證,堪認聲 請人所釋明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一節,應可認定。又聲請人 聲請履行離婚協議事件,為形式審查之結果,亦非顯無勝訴 之望。從而,揆諸上揭說明,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於法相 符,應予准許。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劉熙聖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書記官 机怡瑄

2024-10-14

KSYV-113-家救-224-202410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