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沛晴

共找到 225 筆結果(第 11-20 筆)

家親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618號 聲 請 人 甲○○ 丙○○ 乙○○ 相 對 人 丁○○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請求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甲○○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 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聲請。 聲請人丙○○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聲請費用新臺幣貳仟 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聲請。 聲請人乙○○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聲請費用新臺幣貳仟 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聲請。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為新臺幣( 下同)100萬元以上未滿1000萬元者,徵收費用2,000元;第 13條規定之費用,關係人未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 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回其聲請,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3款 、第2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9 7條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 二、查本件聲請人甲○○、丙○○、乙○○與相對人丁○○間請求減輕或 免除扶養義務事件,係屬因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又此屬因 定期給付涉訟,財產利益應以其所應按期給付相對人之扶養 費用為計算標準,而相對人丁○○為民國00年0月0日生,現年 68歲,女性,依內政部公布之112年臺灣地區簡易生命表所 載,相對人年齡之平均餘命約為19.27年,依家事事件法第9 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9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0之規 定,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其期間超過10年者 ,以10年計算,復參酌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之新北市112年 度每月生活所必需數額一覽表,最低生活費為16,400元,是 本件標的金額為1,968,000元(16,400元×12月×10年),依 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3款規定,應徵 收聲請費用2,000元。 三、又聲請人三人實體法上為不同之權利義務主體,於程序上各 持事由請求法院減輕或免除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自屬不同 之程序標的,即不應因分別或一同聲請而有差異,又聲請人 三人前僅繳交裁判費用1,000元,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 用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規定,命聲請人丙○○、乙○○分別 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各補繳聲請費用2,000元,聲請人甲○ ○部分,則於扣除已繳交之1,000元後,尚須補繳1,000元, 聲請人三人逾期不繳聲請費用,即駁回其聲請。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26條第1項規 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曹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金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王沛晴

2025-03-05

PCDV-113-家親聲-618-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離婚等(含未成年子女親權酌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婚字第33號 原 告 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離婚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伍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肆仟元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非因財產權而起訴者,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下同)3,000 元;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 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第249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 文。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 用之。次按非訟事件,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 1,000元;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並為財產上之請求者 ,關於財產上之請求,不另徵收費用;前揭費用關係人未預 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回其聲 請,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第2項、第26條第1項亦有明 定。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準 用之。 二、經查,本件係原告請求離婚等事件,原告訴之聲明為:㈠准 兩造離婚;㈡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由原告單獨行 使。核離婚部分,依前揭規定,應徵裁判費3,000元;酌定 親權暨扶養費部分,依前揭規定,應徵收費用1,000元。上 開費用,合計應徵收4,000元(計算式:3,000元+1,000元=4 ,000元),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茲命原告於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補繳如主文所示之裁判費,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曹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王沛晴

2025-03-05

PCDV-114-婚-33-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離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婚字第69號 原 告 甲○○ 上列原告請求與被告乙○○○○○ ○ ○○ ○○ 離婚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叁仟元,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本件係原告請求與被告乙○○○○○ ○ ○○ ○○ 離婚事件, 原告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係因非財產關係而起訴,按家 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規定,本件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為新臺幣3,000元,爰依家事事件法第51 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定相當期間命 原告補繳裁判費如主文所示,逾期不繳納,即依法駁回其訴 。 二、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第249 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曹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王沛晴

2025-03-05

PCDV-114-婚-69-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離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婚字第18號 原 告 乙○○ 上列原告請求與被告甲○○離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叁仟元,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本件係原告請求與被告甲○○離婚事件,原告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係因非財產關係而起訴,按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規定,本件應徵第一審裁判費為 新臺幣3,000元,爰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定相當期間命原告補繳裁判費如主文 所示,逾期不繳納,即依法駁回其訴。 二、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第249 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曹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王沛晴

2025-03-05

PCDV-114-婚-18-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離婚等(含未成年子女親權酌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婚字第91號 原 告 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離婚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伍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肆仟元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非因財產權而起訴者,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下同)3,000 元;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 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第249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 文。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 用之。次按非訟事件,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 1,000元;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並為財產上之請求者 ,關於財產上之請求,不另徵收費用;前揭費用關係人未預 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回其聲 請,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第2項、第26條第1項亦有明 定。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準 用之。 二、經查,本件係原告請求離婚等事件,原告訴之聲明為:㈠准 兩造離婚;㈡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由原告單獨行 使。核離婚部分,依前揭規定,應徵裁判費3,000元;酌定 親權暨扶養費部分,依前揭規定,應徵收費用1,000元。上 開費用,合計應徵收4,000元(計算式:3,000元+1,000元=4 ,000元),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茲命原告於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補繳如主文所示之裁判費,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曹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王沛晴

2025-03-05

PCDV-114-婚-91-20250305-1

家親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575號 聲 請 人 乙○○ 丙○○ 甲○○ 相 對 人 丁○○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請求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乙○○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聲請費用新臺幣貳仟 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聲請。 聲請人丙○○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聲請費用新臺幣貳仟 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聲請。 聲請人甲○○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聲請費用新臺幣貳仟 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聲請。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為新臺幣( 下同)100萬元以上未滿1000萬元者,徵收費用2,000元;第 13條規定之費用,關係人未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 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回其聲請,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3款 、第2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9 7條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 二、查本件聲請人乙○○、丙○○、甲○○與相對人丁○○間請求減輕或 免除扶養義務事件,係屬因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又此屬因 定期給付涉訟,財產利益應以其所應按期給付相對人之扶養 費用為計算標準,而相對人丁○○為民國00年0月0日生,現年 64歲,男性,依內政部公布之112年臺灣地區簡易生命表所 載,相對人年齡之平均餘命約為18.58年,依家事事件法第9 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9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0之規 定,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其期間超過10年者 ,以10年計算,復參酌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之新北市112年 度每月生活所必需數額一覽表,最低生活費為16,400元,是 本件標的金額為1,968,000元(16,400元×12月×10年),依 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3款規定,應徵 收聲請費用2,000元。 三、又聲請人三人實體法上為不同之權利義務主體,於程序上各 持事由請求法院減輕或免除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自屬不同 之程序標的,即不應因分別或一同聲請而有差異,又聲請人 三人前未繳交裁判費用,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 件法第26條第1項規定,命聲請人三人分別於本裁定送達後 五日內各補繳聲請費用2,000元,逾期不繳聲請費用,即駁 回其聲請。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26條第1項規 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曹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金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聲請人 王沛晴

2025-03-05

PCDV-113-家親聲-575-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離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婚字第5號 原 告 乙○○ 上列原告請求與被告甲○○離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叁仟元,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起訴。   理 由 一、本件係原告請求與被告甲○○離婚事件,原告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係因非財產關係而起訴,按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規定,本件應徵第一審裁判費為 新臺幣3,000元,爰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定相當期間命原告補繳裁判費如主文 所示,逾期不繳納,即依法駁回其訴。 二、另原告起訴狀未記載被告可供送達之地址,故請一併補正被 告地址,若不知被告所在,欲聲請公示送達,亦請一併補正 之。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第249 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曹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王沛晴

2025-03-05

PCDV-114-婚-5-20250305-1

家親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扶養費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家親聲字第776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新臺幣1,183,000元。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原為夫妻關係,育有未成年子女 丙○○。嗣兩造於民國109年7月9日兩願離婚,約定未成年子 女丙○○權利義務之行使及負擔由聲請人單獨任之,相對人應 按月給付未成年子女扶養費新臺幣(下同)15,000元,一期 遲延視為全部到期。惟相對人分別於110年7月、111年1月、 111年6月未給付扶養費,及自112年7月起迄今均未給付扶養 費,另112年5月則短付5,000元的扶養費,為此依兩造所簽 署之離婚協議書,請求相對人應給付未成年子女丙○○至20歲 止之扶養費,並聲明: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1,183,000元。 二、相對人經本院合法通知,未於審理期日到埸,亦未提出書狀 作任何聲明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㈠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聲請人提出戶籍謄本、離婚協議書、 存摺影本、帳戶歷史交易清單為證,相對人經合法通知未到 庭,亦未以書狀表示意見,堪信聲請人主張為真實。  ㈡按法院於「酌定、改定或變更」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 務之行使或負擔,而命給付子女扶養費時,其「給付扶養費 之方法」,固得依家事事件法第107條第2項,準用同法第10 0條第1項、第2項之規定,審酌一切情況,命為一次給付、 分期給付或給付定期金,不受聲請人聲明之拘束。惟家事事 件法第100條第1項規定,僅就「給付扶養費之方法」究採總 額給付(一次給付或分期給付)或定期金給付,設有限制或 排除當事人處分權主義之規範而已,若夫妻離婚,對於包括 給付未成年子女扶養費金額及方法等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 行使或負擔事項,已經達成協議,因負給付扶養費之一方不 履行協議,他方依協議請求給付時,本身即具有高度訟爭性 ,自應尊重當事人處分權。於此情形,法院除就給付之方法 得命為一次給付或分期給付或有情事變更情形外,應不許任 意依上開規定,變更夫妻間協議給付未成年子女扶養費之金 額。又觀諸民法第1055條及家事事件法第107條規定之立法 意旨,法院為酌定、改定或變更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 務之行使或負擔時,均應以未成年子女之利益為依歸,如無 特別情事,法院更不得任意變更較父母協議給付金額為低而 有背於未成年子女之固有扶養權利之有利事項(最高法院10 2年度台抗字第453號裁定意旨參照)。  ㈢經查,兩造離婚協議中業已協議「小孩監護權由女方監護」 、「贍養費及生活費之約定事項:男方同意每月15,000元整 匯入指定帳戶,並於每月10日前匯入至子女成年時118年10 月17日。一期不付視為全部到期,男方應一次付清所有扶養 費」等語,此有離婚協議書1份附卷可稽。再者,本件未成 年子女為98年10月17日,是上開約定顯是約定相對人應給付 子女扶養費至子女20歲止。從而,相對人願給付聲請人關於 未成年子女扶養費每月15,000元之約定,既係本於兩造意思 自主而達成協議,揆諸前揭說明,相對人自應受該項約定之 拘束。又因相對人簽訂離婚協議書後,未依約支付扶養費, 是以相對人顯有到期不履行之虞,故就未到期之扶養費部分 聲請人依上開協議為請求,自有必要。另聲請人業已提出子 女中華郵政帳戶之存摺內頁影本,確實未見相對人在聲請人 主張之未付約份,有相關之匯入款項,是聲請人主張110年7 月、111年1月、6月及112年7月至118年9月,相對人應給付7 8個月之扶養費共計1,170,000元(計算式:15,000×78=1,17 0,000),併加計112年5月短付之5,000元及118年10月份應 付之16天扶養費8,000元等語,即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綜上,聲請人依兩造離婚協議書之約定,請求相對人返還1, 183,000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結論:本件聲請為有理由,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曹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王沛晴

2025-03-04

PCDV-112-家親聲-776-202503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109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閏股)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丁守康死亡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丁守康(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號,失蹤時最後設籍地址:新北市○○區○○○路0段0 巷0號)於民國103年8月23日下午12時死亡。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丁守康遺產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失蹤人丁守康於民國00年0月0日生,為80歲 以上之人,因行方不明,自100年8月23日起被列為失蹤人口 後,迄今仍未尋獲,生死不明,前經本院以113年度亡字第1 09號裁定公示催告,並揭示於法院公告處及資訊網路在案, 現申報期間屆滿,未據失蹤人陳報其生存,或知失蹤人生死 者,陳報其所知,為此聲請為宣告失蹤人死亡之裁定等語。 二、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80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3年 後,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遭遇特別災難者,得於特別災 難終了滿一年後,為死亡之宣告。受死亡宣告者,以判決內 所確定死亡之時,推定其為死亡。前項死亡之時,應為前條 各項所定期間最後日終止之時。但有反證者,不在此限,民 法第8條、第9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失蹤人丁守康於00年0月0日生,於100年8月23日列為失蹤 人口,迄今仍音信杳然,生死不明,業經本院於113年12月2 0日准予對丁守康為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等情,有本院113年 度亡字第109號民事裁定及本院公示催告公告在卷可稽。現 申報期間屆滿,未據失蹤人陳報其生存,或知其生死者陳報 其所知,此有本院114年2月26日電話紀錄在卷可參,而聲請 人為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依前揭規定,於失蹤 人失蹤滿3年後提出本件聲請,本院自得因聲請人之聲請, 為死亡宣告。 四、查失蹤人丁守康為80歲以上之人,自100年8月23日失蹤,計 至103年8月23日屆滿3年,自應推定其於是日下午12時為死 亡之時,准予依法宣告。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曹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交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王沛晴

2025-02-27

PCDV-113-亡-109-20250227-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121號 聲 請 人 新北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侯友宜 受 安置人 A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法定代理人 B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A(真實姓名年籍資料詳卷)延長安置三個月至民 國114年6月6日止。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A因未受其生母B適當之養育與照顧 ,致嚴重影響其身心發展,聲請人已於民國112年9月4日18 時10分將受安置人予以緊急安置,並獲本院裁定准予延長安 置至114年3月6日止,考量受安置人現仍有嚴重身心發展障 礙,且生母身心狀況不穩定,無親職教養知能,亦無替代親 屬照顧資源,為維護受安置人之人身安全及相關權益,爰依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之規定,請求准 予延長安置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 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兒童及少年有立 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㈢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 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 作。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疑有前項各款情事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 基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估後,加強保護、安置 、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 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 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 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 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 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2項、第57條第1項、第2項 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安置人現年10歲,前經本院裁定准將受安置人延長 安置至114年3月6日止,此有聲請人提出之本院113年度護字 736號裁定影本、新北市政府兒童保護案件緊急暨繼續安置 法庭報告書影本在卷為證,上開事實堪予認定。又受安置人 於113年9月9日出院轉換安置於本市少年緊短家園居住至113 年12月9日,受安置人受照顧尚適應,本中心安排受安置人 返家探視3日,期間雖無明確衝突事件,但受安置人返機構 後,明顯發生情緒起伏大、和他人衝突狀況多等狀況,另發 生受安置人遭本市少年緊短家園安置少年性侵害,導致情緒 失控,並於113年12月9日入院進行相關療養,目前受安置人 情緒已恢復穩定,後續擬協助受安置人辦理出院。本次安置 期間因受安置人返家3天,受安置人受限於過往與安置人母 親相處創傷經驗,返家時間太長,渠等平時的相處會讓安置 人閃現過往創傷,致使安置人返本市少年緊短家園情緒失控 ,目前也因安置人入院療養,暫停與安置人母親會面探視。 另因目前受安置人無法請假外出諮商,後續待受安置人出院 後,再行安排諮商。考量受安置人長期遭受不當對待,   頻繁出現嚴重身心議題,聲請人後續擬持續提供受安置人相 關身心科、復健科、諮商等相關服務,以修復受安置人身心 狀況。考量受安置人維繫親情之需求,待受安置人後續出院 後,視受安置人母親親職功能提升狀況,再評估受安置人與 受安置人母親探視會面次數與方式,續予安排受安置人母親 親職輔導及追蹤安置人母親生活情形等情,此有新北市政府 兒童保護案件第6次延長安置法庭報告書在卷足參。本院審 酌受安置人尚未成年,自我保護及照顧能力有限,且尚須接 受身心科、復健科、諮商等相關診療程序,然受安置人母親 無法提供受安置人合適妥善之照顧,並對受安置人造成嚴重 身心傷害,且現無合適替代性照顧親屬資源,是為維護受安 置人之權益,核聲請人延長安置之聲請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爰依上開規定,裁定如主文所示。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曹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王沛晴

2025-02-27

PCDV-114-護-121-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