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繼續審判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55號 聲 請 人 黃美玲 相 對 人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俊隆 上列當事人間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於提供擔保新臺幣772,034元後,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2 4524號請求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於本院114年度 訴字第2048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判決確定、和解、調解或撤回 起訴前,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  ㈠緣相對人前持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6年度執訴字第63910號債權 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對聲請人之財產為強制執行, 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13年度司執字第124524號清償債務事 件受理。  ㈡惟聲請人已向本院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以為救濟,經本院以1 14年度訴字第2048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下稱系爭債務人 異議之訴事件)受理。因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倘未 暫予停止,將造成聲請人難以回復之損害,是聲請人爰聲請 本院裁定於聲請人供擔保後,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應暫予停止等語。 二、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 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法院定擔保 金額而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該項擔保係備供債權人 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   ,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其 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定之,非以標的物之價值 或其債權額為依據,此有最高法院91年度台抗字第429號裁 定意旨可資參照。 三、經查:  ㈠相對人前執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6年度執訴字第63910號債權憑 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對聲請人及其他債務人為強制執 行,聲請執行之債權為:債務人應給付新臺幣(下同)2,50 3,897元,經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且對於聲請人之執行 程序尚未終結,另聲請人所提債務人異議之訴,經本院以11 4年度訴字第2048號案件受理在案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 取系爭執行事件案卷、該債務人異議之訴卷宗核閱無訛;而 聲請人所提起前揭債務人異議之訴等事件,依形式觀之,難 認有顯無理由情形,系爭執行事件就聲請人之部分,倘未暫 予停止執行,確將造成聲請人難以回復之損害。是聲請人聲 請停止執行,核與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規定相符,應予 准許。  ㈡本院審酌相對人因停止執行所受之可能損失,應係其未能即 時就上開執行標的2,503,897元取償之期間損害,因標的金 額逾150萬元,為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參考各級法院辦案 期限實施要點規定,第一、二、三審通常程序審判案件之辦 案期限分別為2年、2年6、1年6個月,共計6年,再加計各審 級之送達、上訴及分案等期間,據此推估聲請人提起債務人 異議之訴獲准停止執行,因而致相對人之執行延宕期間約為 6年2個月即74個月,故相對人因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所受可 能損害額約為772,034元【計算式:2,503,897元×5%÷12×74= 772,034元】,是本院認聲請人供擔保金額以772,034元為適 當,爰酌定如主文所示之相當擔保金額,予以准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 ,裁定如主文。     五、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薇晴

2025-03-31

TPDV-114-聲-155-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367號 114年度聲字第160號 原 告 建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又慈 被 告 三禾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練台生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定有明文。次按所謂專屬管轄,係指法律規定某類事件專屬 一定法院管轄之謂;凡法律規定某類事件僅得由一定法院管 轄者,縱未以法文明定「專屬管轄」,仍不失其專屬管轄之 性質。又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 由發生,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 權人提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是以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應向執行法院為之,顯已由該 法明定此類事件應由執行法院管轄,性質上屬「專屬管轄」 (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38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又按 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有 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繼 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或 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強 制執行法第18條定有明文。而所稱法院,係指受理回復原狀 之聲請、再審之訴、異議之訴等訴訟之受訴法院而言(最高 法院89年度台抗字第105號、97年度台抗字第403號民事裁定 意旨參照)。再按專屬管轄事件與非專屬管轄事件,如係基 於同一原因事實者,不宜割裂由不同法院管轄(最高法院85 年度台上字第296號裁判意旨參照)。  二、查本件原告即聲請人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 件訴訟,其聲明請求:「㈠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4年度促字第3 9368號支付命令應予撤銷或更正。㈡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下 稱橋頭地院)民事執行處107年度司執字第63605號清償債務 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應予撤銷。」,並聲請 本院裁定原告供擔保後,橋頭地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應暫予停止等語。揆諸前揭說明,關於原告即聲請人訴之聲 明第2項,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此類事件僅得由 「執行法院」管轄,縱未以法文明定專屬管轄字樣,仍不失 其專屬管轄之性質,是原告提起本件異議之訴,自僅得向執 行法院即橋頭地院為之。至如訴之聲明第2項所示之請求本 院94年度促字第39368號支付命令應予撤銷或更正訴訟,雖 非專屬管轄,然既與前開聲明專屬管轄部分合併起訴,為求 證據調查之便利、兩造間紛爭一併解決並避免裁判歧異,亦 不宜割裂由不同之法院管轄,仍應併由專屬管轄法院即橋頭 地院管轄,以兼顧兩造之訴訟利益及節省司法資源之公共利 益。原告茲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 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即橋頭地院。另關於原告聲請停止強 制執行部分,其管轄法院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之規定乃受理 異議之訴之法院,本件異議之訴既專屬橋頭地院管轄,原告 聲請停止執行部分,應同屬該院管轄而應一併移轉。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潘英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李文友

2025-03-31

TPDV-114-聲-160-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62號 聲 請 人 龎新育(原名:林育樺) 相 對 人 遠信國際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沈文斌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供擔保新臺幣壹萬元後,本院一百一十三年度司執字第二 九五五九四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本院一 百一十四年度訴字第二○七七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判決確定或 因和解、撤回起訴而終結前,應予停止。   理 由 一、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再法院定擔保金額而 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該項擔保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 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故應斟酌該債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 受之損害,以為衡量之標準,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 為依據,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受之損害,在執行名義 命為金錢給付之情形,係指債權人因停止執行延後受償,未 能即時利用該款項所可能遭受之損害而言(最高法院108年 度台抗字第940號裁定要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295594號清償債務強 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名義所憑債權有消 滅事由,聲請人業另行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而系爭執行事 件查封之財產一旦遭收取,勢難回復原狀。為此,聲請人願 供擔保,請准予裁定系爭執行事件於上開債務人異議之訴判 決確定前,停止執行等語。 三、經查:  ㈠相對人前持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02年度司執字第150298號債權 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對原告就本金新臺幣(下同) 4萬元,及自民國102年3月24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 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暨自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暨自102年3月24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為強制執行,經系爭執行 事件受理在案,該強制執行程序現尚未終結。另聲請人所提 債務人異議之訴,經本院以114年度訴字第2077號案件受理 在案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系爭執行事件案卷、該債務 人異議之訴卷宗核閱無訛;而聲請人所提起前揭債務人異議 之訴事件,依形式觀之,難認有顯無理由情形,系爭執行事 件之強制執行程序倘未暫予停止執行,確將造成聲請人難以 回復之損害。是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核與強制執行法第18 條第2項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㈡本院審酌相對人因停止執行所受之可能損失,應係其未能即 時就上開執行標的債權本金4萬元取償之此期間利息損害, 而本件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之訴訟標的價額,經本院裁定核 為14萬8,204元,未逾150萬元,為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 參考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第一、二審通常程序 審判案件之辦案期限分別為2年、2年6個月,共計4年6個月 ,再加計各審級之送達、上訴及分案等期間,據此推估聲請 人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獲准停止執行,因而致相對人之執行 延宕期間約為4年8個月即56個月,故相對人因聲請人聲請停 止執行所受可能損害額約為9,333元(計算式:4萬元×5%÷12 ×56=9,333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本院認聲請人供擔保 金額以1萬元為適當,爰酌定如主文所示之相當擔保金額, 予以准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宛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李品蓉

2025-03-31

TPDV-114-聲-162-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64號 聲 請 人 方裕傑 相 對 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 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是強制執行程序 開始後,以不停止執行為原則。 二、聲請意旨略以:伊已另行具狀起訴(109年度小字第282號)   ,願供擔保,請准裁定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63053號強制執 行事件停止執行,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規定提出聲請等語 。 三、經查,相對人係執臺灣板橋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109年度板 小字第282號小額民事判決為執行名義,向本院民事執行處 聲請對聲請人之財產為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14年度司執字 第63053號強制執行事件受理,業經本院調取上開執行卷宗 查核屬實。聲請人未就相對人聲請執行之已確定民事判決聲 請再審或提起異議之訴,有索引卡查詢證明附卷可稽。是本 件顯無上開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所定得裁定命停止執行 之事由存在,依上開說明,聲請人本件停止執行之聲請於法 不合,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宣玉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林怡秀

2025-03-31

TPDV-114-聲-164-20250331-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367號 114年度聲字第160號 原 告 建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又慈 被 告 三禾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練台生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定有明文。次按所謂專屬管轄,係指法律規定某類事件專屬 一定法院管轄之謂;凡法律規定某類事件僅得由一定法院管 轄者,縱未以法文明定「專屬管轄」,仍不失其專屬管轄之 性質。又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 由發生,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 權人提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是以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應向執行法院為之,顯已由該 法明定此類事件應由執行法院管轄,性質上屬「專屬管轄」 (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38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又按 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有 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繼 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或 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強 制執行法第18條定有明文。而所稱法院,係指受理回復原狀 之聲請、再審之訴、異議之訴等訴訟之受訴法院而言(最高 法院89年度台抗字第105號、97年度台抗字第403號民事裁定 意旨參照)。再按專屬管轄事件與非專屬管轄事件,如係基 於同一原因事實者,不宜割裂由不同法院管轄(最高法院85 年度台上字第296號裁判意旨參照)。  二、查本件原告即聲請人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 件訴訟,其聲明請求:「㈠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4年度促字第3 9368號支付命令應予撤銷或更正。㈡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下 稱橋頭地院)民事執行處107年度司執字第63605號清償債務 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應予撤銷。」,並聲請 本院裁定原告供擔保後,橋頭地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應暫予停止等語。揆諸前揭說明,關於原告即聲請人訴之聲 明第2項,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此類事件僅得由 「執行法院」管轄,縱未以法文明定專屬管轄字樣,仍不失 其專屬管轄之性質,是原告提起本件異議之訴,自僅得向執 行法院即橋頭地院為之。至如訴之聲明第2項所示之請求本 院94年度促字第39368號支付命令應予撤銷或更正訴訟,雖 非專屬管轄,然既與前開聲明專屬管轄部分合併起訴,為求 證據調查之便利、兩造間紛爭一併解決並避免裁判歧異,亦 不宜割裂由不同之法院管轄,仍應併由專屬管轄法院即橋頭 地院管轄,以兼顧兩造之訴訟利益及節省司法資源之公共利 益。原告茲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 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即橋頭地院。另關於原告聲請停止強 制執行部分,其管轄法院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之規定乃受理 異議之訴之法院,本件異議之訴既專屬橋頭地院管轄,原告 聲請停止執行部分,應同屬該院管轄而應一併移轉。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潘英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李文友

2025-03-31

TPDV-114-重訴-367-20250331-1

中簡聲
臺中簡易庭

停止執行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中簡聲字第29號 聲 請 人 蔡仁傑 相 對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000號0、00、0 0、00樓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上列當事人間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供擔保新臺幣37409元後,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28839號 清償債務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本院114年度中簡字第1089號 第三人異議之訴事件裁判確定前,或和解、撤回前,應暫予停止 。   理 由 一、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以其經向本院提起第三人異議之訴為理由,聲請 裁定停止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28839號執行事件(下稱系爭 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 三、聲請人與相對人間有系爭執行事件,且執行程序尚未終結, 而聲請人就系爭執行事件提起第三人異議之訴,聲明系爭執 行事件就相對人對聲請人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里分行存 款債權新臺幣(下同)187045元所為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 ,現經本案訴訟受理在案等情,業經本院調取系爭執行事件 卷宗及114年度中簡字第1089號第三人異議之訴訴訟卷宗查 閱屬實,本院認聲請人之聲請,於法尚無不合。爰審酌聲請 人對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里分行之存款債權為187045元 ,如停止執行而未能即時受償,相對人所可能受到之損害額 為上開數額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因無法即時強 制執行滿足債權所可能產生之損失;參以本案訴訟之標的金 額未逾民事訴訟法第466條所定數額,非屬上訴第三審事件 ,則迄二審終結,其期間推定為3年8個月(參照新修正各級 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第2條規定民事簡易程序第一審審判 案件期限1年2月、民事第二審審判案件期限2年6月),加上 裁判送達、上訴、分案等期間,兩造間第三人異議之訴審理 期限約需4年,爰以此為預估本件兩造第三人異議之訴獲准 停止執行,因而致相對人執行延宕之期間。是以相對人因停 止執行未能受償上開債權額所受損害為上開債權額法定遲延 利息37409元「計算式:187045×5%×4=37409」為相對人因聲 請人提起第三人異議之訴因而停止執行致未能即時受償之損 害額,茲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劉正中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正本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葉家妤

2025-03-31

TCEV-114-中簡聲-29-20250331-1

橋簡聲
橋頭簡易庭

聲請停止強制執行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橋簡聲字第12號 聲 請 人 陳建銘 相 對 人 誠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余東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供擔保新臺幣10,244元後,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18124號 清償票款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本院114年度橋補字第315號債 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含之後改分之案件)調解或和解成立、判決 確定或撤回起訴而終結前,應停止執行。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 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強 制執行法第18條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裁定准許停止強制執行 所定之擔保金,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 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 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 害額定之,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最高法院 91年度台抗字第429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相對人係以臺灣高雄地方法院95年度執字第84266號債 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114年度司執字 第18124號,下稱系爭執行事件),經聲請人以其向本院提 起114年度橋補字第315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下稱系爭債務人 異議之訴)為理由,聲請裁定停止系爭執行事件,業經本院 調閱系爭執行事件及系爭債務人異議之訴卷宗,查明屬實, 是聲請人具狀聲請停止系爭執行事件,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又前開執行事件倘因聲請人提起系爭債務人異議之訴而暫 時停止執行,則相對人因無法立即受償,或受有相當利息之 損害,或因通貨膨脹而造成損失,本院審酌系爭執行事件中 相對人聲請執行之債權本金為新臺幣(下同)51,221元,未 逾1,500,000元,係屬不得上訴第三審事件,參諸民國113年 4月24日院台廳刑一字第11302000935號函所揭示修正後之各 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第2條第1款及第4款規定,民事簡 易案件第一、二審程序辦案期限分別為1年2個月及2年6個月 ,再加計送達與上訴期程,訴訟期間應可評估約4年,延後 取得該金錢為使用收益之損失遲延利息,應依法定利率5%計 算,推估相對人延遲4年受領債權51,221元,可能增加有10, 244元(計算式為:51,221元×5%×4=10,244.2,元以下四捨 五入)之利息損失,並審酌相對人債權並未即時受償之風險 等因素,本院認擔保金以10,244元為適當,而命聲請人於提 供擔保金10,244元後准予停止執行。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蔡凌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郭力瑋

2025-03-31

CDEV-114-橋簡聲-12-20250331-1

雄簡聲
高雄簡易庭

聲請停止強制執行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雄簡聲字第29號 聲 請 人 曾珮緁 相 對 人 王芃茜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供擔保新臺幣12萬2,027元後,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2296 5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對聲請人所為之強制執行程序,於本 院114年度雄簡字第651號債務人異議之訴判決確定、和解或撤回 終結前,應予停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 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定有明文。又法院裁定准許停止強制執行 所定之擔保金,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 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 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 害額定之,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最高法院 91年度台抗字第429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持有伊簽發如附表一所示本票(下稱 系爭本票),經臺灣嘉義地方法院(下稱嘉義地院)以98年 度司票字第848號裁定(下稱系爭本票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後,於民國99年10月1日獲發嘉義地院99司執君字第27943號 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債權憑證)。相對人於取得系爭債權憑 證後,分別於103年9月18日、108年3月19日、112年10月26 日及113年10月25日聲請強制執行,現由本院114年度司執字 第22965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受理在案,惟相對人上開 各次強制執行間隔均逾3年,顯罹於3年之請求權時效,伊已 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現由本院以114年度雄簡字第651號債 務人異議之訴(下稱本案訴訟)審理中,為避免伊財產遭受 難以回復之損害,爰依法聲請停止強制執行等語。 三、經查,相對人前以系爭本票裁定為執行名義,聲請本件執行 程序,聲請人已對相對人提起本案訴訟等情,業經聲請人提 出本案訴訟起訴書、系爭債權憑證影本為憑,並經本院調取 本案訴訟、系爭執行事件卷宗查明屬實。聲請人於本案訴訟 之主張是否有理由,尚須由本院調查審認,若逕為強制執行 ,恐將難以回復原狀,難謂無停止執行之必要。故聲請人聲 請停止本件執行程序,核與首開規定相符,自屬有據。本院 審酌相對人因停止本件執行程序可能招致之損害,應為延後 取得票款本息即聲請強制執行之債權金額新臺幣(下同)61 萬0,134元(計算至相對人聲請本件執行程序前1日止,計算 式如附表二)為使用、收益之不利益,當以週年利率百分之 5計算其相當於利息之損失為適當。參以本案訴訟之訴訟標 的價額未逾150萬元,為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而參考各 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第一、二審簡易程序審判案 件之期限分別為1年2個月、2年6個月,共計3年8個月,加計 裁判送達、上訴、分案等期間,合計本案訴訟審理終結期限 約需4年,是本院以此預估相對人因停止本件執行程序可能 遭受之損害應為12萬2,027元【計算式:610,134元×4年×5%= 122,026.8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準此,本院認為聲 請人聲請停止執行為相對人提供之擔保金額,應以12萬2,02 7元為適當。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張浩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 記 官 林家瑜 附表一: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1 98年9月18日 318,096元 98年10月31日 CH678260 附表二: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31萬8,096元 1 利息 31萬8,096元 98年10月31日 114年2月17日 (15+110/365) 6% 29萬2,038.27元 小計 29萬2,038.27元 合計 61萬134元

2025-03-31

KSEV-114-雄簡聲-29-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054號 抗 告 人 獨家報導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淯 代 理 人 莊嘉宏 相 對 人 邱宏修 代 理 人 陳達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停止執行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31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435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抗告人以新臺幣壹拾陸萬柒仟伍佰玖拾壹元為相對人供擔保後,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一一二年度司執字第一O九六四七號清償債務 強制執行事件於附表一、二範圍內,於該法院一一三年度訴字第 三一七三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訴訟程序終結前應暫予停止。 抗告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前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 1年度訴字第1143號及本院111年度上字第1388號確定判決( 下稱系爭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向原法院聲請對抗告人為 強制執行(案列原法院112年度司執字第109647號,下稱系 爭執行事件),於民國112年9月11日查封抗告人位於臺北市 ○○區○○○路○段00○0號7樓之1辦公處所如附表二、三所示之動 產(下稱系爭扣押物)。然抗告人對於相對人之債務業經抵 銷而消滅,抗告人現已對相對人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案列 原法院113年度訴字第3173號,下稱本案訴訟),倘不停止 執行,抗告人將受難以補償之損害。原裁定准許抗告人為相 對人供擔保新臺幣(下同)17萬1,749元後,系爭執行事件 於本案訴訟終結確定前應暫予停止,未斟酌系爭扣押物並無 黃金珠寶等貴重物品,應依強制執行法第70條第4、5項規定 ,以系爭扣押物再行拍賣之底價即第一次拍賣價格50%計算 相對人因停止系爭執行事件所受之損害,且附表三之影印機 ,並非抗告人所有,就此部分並未聲請停止執行。另抗告人 就本案訴訟不會再提起上訴或抗告,應以系爭執行事件及本 案訴訟第一審辦案期限合計4年期間計算相對人利息損失, 本件擔保金額應酌定為5萬9,622元為適當等語。 二、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 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定有明文。又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因停 止之原因及範圍不同,可分整個執行程序之停止及個別執行 程序之停止二種。前者係執行之停止原因發生後,整個執行 程序均不能續行。後者為執行之停止原因發生後,僅對於執 行債權之一部,共同債務人之一部,或執行標的物之一部之 執行程序不能續行,即僅不許特定之執行程序而停止該程序 而言(最高法院82年度台抗字第588號裁判意旨參照)。又 按債務人異議之訴之目的在排除執行名義之執行力,或使之 暫時停止。倘執行之停止原因發生後,僅使執行債權之一部 、共同債務人之一部、或執行標的物之一部之執行程序不能 續行,自得僅准許停止該部分之執行程序,非必須停止整個 執行程序(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第1003號裁定意旨參照 )。末按法院依上開規定定擔保金額而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 裁定者,該項擔保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 ,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 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定之(最高法院86年度台抗字第44 2號裁定參照)。 三、經查:  ㈠相對人前以系爭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聲請對於抗告人臺灣 銀行城中分行、元大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及中華郵政股 份有限公司之存款聲請強制執行,經原法院民事執行處(下 稱執行法院)核發扣押命令,嗣臺灣銀行城中分行及元大商 業銀行陳報抗告人帳戶內存款不足未予扣押;彰化商業銀行 於112年7月24日陳報已扣得抗告人帳戶5,135元,中華郵政 股份有限公司於112年7月31日陳報已扣押抗告人帳戶2萬3,7 28元(如附表一所示)。相對人聲請對抗告人營業處所動產 強制執行部分,執行法院另於同年9月11日扣得系爭扣押物 ,現系爭執行案件程序尚未終止。嗣抗告人於113年3月14日 向原法院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主張對於相對人債務已因抵 銷而消滅,訴請確認相對人對抗告人之債權不存在,系爭執 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現由原法院以本案訴訟審 理中等情,經本院調閱系爭執行事件及本案訴訟卷宗核閱無 誤。經核抗告人所提本案訴訟,尚非顯無理由,而系爭扣押 物既為抗告人業務上所用,倘未停止執行拍賣系爭扣押物, 勢必無法回復執行前之狀態。而停止執行雖使相對人分配價 金之權利無法迅速實現,但此尚可藉由命抗告人就相對人因 停止執行而未能即時獲分配價金所受之損害預供擔保。因此 ,抗告人聲請於本案訴訟終結前,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 程序應予停止,核與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規定之要件相 符,原裁定准予抗告人之聲請而停止系爭執行事件程序,自 無違誤。  ㈡就系爭執行事件停止執行範圍及擔保金額部分:  ⒈抗告人主張附表三RICOH影印機為第三人所有,業於系爭執行 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中提出影印機租用合約書為憑(見原法 院司執卷一第193至195頁)。而抗告人於本院主張除附表三 RICOH影印機外,其餘部分均聲請停止執行(見本院卷第50 頁),審酌上開影印機與系爭執行事件其他執行標的,並非 不可分割,且得由影印機所有權人另行提起訴訟救濟,揆諸 前開說明,自得依抗告人之聲請,僅准許停止部分執行程序 ,而無停止整個執行程序之必要。  ⒉而抗告人附表一存款、合計為2萬8,863元,附表二動產扣除 編號26電腦螢幕及主機,鑑價結果如附表二「鑑定價格」欄 所示,合計為14萬9,000元,而附表二編號26之電腦螢幕及 主機(共18組),兩造均同意以每組2萬1,154元計算(見原 法院卷第8頁、本院卷第51頁),是附表二編號26電腦螢幕 及主機價格合計為38萬772元,是抗告人聲請停止執行部分 ,價值合計為55萬8,635元【計算式:2萬8,863元+14萬9,00 0元+38萬772元=55萬8,635元】。  ⒊抗告人所提起本案訴訟,訴訟標的價額經核定為289萬9,315 元,有原法院113年5月6日113年度補字第672號裁定在卷可 憑(見本案訴訟卷第125至126頁),為可上訴第三審之案件 ,參考司法院訂頒之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第一 、二、三審通常程序審判案件之辦案期限分別為2年、2年6 個月、1年6個月,共計6年,則本案訴訟審理之期限約需6年 ,則相對人因系爭執行事件獲准停止執行可能受到之損害, 為16萬7,591元【計算式:55萬8,635元×5%×6年=16萬7,591 元(元以下四捨五入)】,至抗告人雖主張系爭扣押物應以 第一次拍賣價格50%計算,原審酌定擔保金額過高云云,然 系爭扣押物價值業經執行法院委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企業技 術鑑定委員會鑑定明確,相對人因未能即時拍賣系爭抵押物 取償所受之損害,自應以系爭扣押物之價值計算,且兩造就 債權之存否,爭執甚烈,本案訴訟之審理,自可能耗費相當 時日,是抗告人主張應以4年期間計算云云,亦無可採。 四、綜上所述,本件原裁定漏未審酌抗告人另有附表一編號1銀 行帳戶、並未就附表三部分影印機部分聲請聲請執行,原裁 定就抗告人未聲請停止部分准許停止執行,所為擔保金額之 計算,亦有未洽,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此部分不當,請求廢 棄,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將原裁定廢棄,裁定如主文第2項 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周美雲                法 官 古振暉                法 官 王 廷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王詩涵                                                    附表一: 編號 金融機構 帳號 金額 1 彰化商業銀行城中分行 無相關資料 5,135元 2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北杭南郵局 000000000000000號 23,728元 合計:2萬8,863元 附表二: 編號 品名 數量 備註 鑑定價格 1 AOC電視、LCD顯示器 3台 14,100元 2 LED燈及燈架 1組 2,100元 3 燈及燈架 1組 4,100元 4 腳架(大) 3支 20,400元 5 腳架(小) 3支 7,800元 6 canon相機 1台 9,500元 7 sony相機 1台 10,000元 8 canon相機 1台 4,800元 9 canon閃光燈 1台 3,800元 10 canon閃光燈 1台 3,800元 11 nikon閃光燈 1台 1,700元 12 nikon閃光燈 1台 500元 13 canon鏡頭 1顆 2,100元 14 canon鏡頭 1顆 2,900元 15 canon鏡頭 1顆 2,500元 16 canon鏡頭 1顆 1,300元 17 sony鏡頭 1顆 4,300元 18 nikon鏡頭 1顆 1,100元 19 燈架及LED燈 1組 2,100元 20 接收器及收音氣 1批 11,000元 21 頂燈 1台 1,800元 22 頂燈 1台 1,800元 23 頂燈 1台 1,800元 24 頂燈 1台 1,800元 25 防潮箱 2個 1,600元 26 電腦螢幕及主機 18組 其中13組經第三人美麗寶島育樂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聲請停止執行。 未鑑價 27 麥克風 1支 1,300元 28 投影機及投影屏 1組 11,500元 29 投影機、投影屏、喇叭及電視 1組 17,500元 除編號26外價值合計:14萬9,000元 附表三: 編號 品名 數量 備註 鑑定價格 1 RICOH影印機 1台 抗告人不聲請停止執行。 19,000元

2025-03-31

TPHV-113-抗-1054-20250331-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7號 聲 請 人 李適雄 訴訟代理人 余岳勳律師 相 對 人 王豫秀 王豫芬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85年6 月向訴外人歐瑞清購買 坐落高雄市○○區○○段○○段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0000分 之533 )及其上同段同小段1292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高雄市 ○○區○○○路000 號房屋(權利範圍全部;包含共有部分即同 段同小段1445建號,權利範圍10分之1 ,與上開土地合稱系 爭不動產),因斯時聲請人名下業已繼承一間房產,為使系 爭不動產亦能適用自用住宅稅率,遂與訴外人劉珍妤約定由 劉珍妤擔任系爭不動產登記名義人,並將系爭不動產登記於 劉珍妤名下,所衍生相關貸款、稅賦、規費、水電均由聲請 人繳納,系爭不動產之買賣契約書原本及權狀亦由聲請人持 有保存,後聲請人與劉珍妤於112 年1 月11日和解離婚。嗣 聲請人於114 年1 月始知悉劉珍妤與相對人間有票據債務爭 議,相對人將聲請拍賣系爭不動產抵償劉珍妤所積欠債務之 事實,是聲請人於114 年2 月5 日已具狀訴請劉珍妤返還借 名登記之系爭不動產之訴,經本院以114 年度補字第201 號 返還借名登記物訴訟(下稱系爭返還之訴)受理   ,且因相對人將原告所有系爭不動產誤為劉珍妤所有而聲請 查封在案,故聲請人另提起第三人異議之訴,經本院以114   年度補字第285 號第三人異議之訴(下稱系爭異議之訴)受 理,並請求撤銷本院113 年度司執字第142278號清償票款強 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就系爭不動產所為查封程 序。而系爭不動產一旦經拍賣,勢難回復原狀;為此,爰依 強制執行法第18條規定提出本件聲請,併陳明願供擔保,請 准系爭執行事件於系爭返還之訴、系爭異議之訴判決確定前 停止執行等語。 二、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之訴或異議之訴,或對於   和解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   解之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   要情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   裁定,固為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 項所明定。惟強制執行法   第18條第1 項規定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   ,不停止執行,明示以不停止執行為原則,同條第2 項所以   例外規定得停止執行,係因回復原狀等訴訟如果勝訴確定,   債務人或第三人之物已遭執行無法回復,為避免債務人或第   三人發生難以回復之損害,必於認有必要時,始得裁定停止   執行,如無停止執行必要,僅因債務人或第三人憑一己之意   思,即可達到停止執行之目的,不僅與該條所定原則上不停   止執行之立法意旨有違,且無法防止債務人或第三人濫行訴   訟以拖延執行,致害及債權人權益,故受訴法院准債務人或   第三人提供擔保停止執行,須於裁定中表明有如何停止執行   之必要性,始得謂當,而有無停止執行必要,更應審究提起   回復原狀或異議之訴等訴訟之債務人或第三人之權利是否可   能因繼續執行而受損害以為斷,倘債務人或第三人所提訴訟   為不合法、當事人不適格、顯無理由,或繼續執行仍無害債   務人或第三人之權利者,均難認有停止執行之必要(最高法   院101 年度台抗字第787 號裁定意旨、98年度第3 次民事庭   會議決議㈡可資參照)。 三、另按第三人就執行標的物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之權利者,得 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起異議之訴   ,強制執行法第15條前段規定甚明。又上開規定所謂就執行 標的物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之權利者,係指對於執行標的物 有所有權、典權、留置權、質權存在情形之一者而言(最高 法院68年台上字第3190號裁判意旨參照)。如第三人就執行 標的物僅有請求交付之債權請求權,即與第三人異議之訴之 要件有間。 四、再按稱「借名登記」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將自己之財產以   他方名義登記,而仍由自己管理、使用、處分,他方允就該   財產為出名登記之契約,其成立側重於借名者與出名者間之   信任關係,在性質上應與委任契約同視,倘其內容不違反強   制、禁止規定或公序良俗者,固應賦予無名契約之法律上效   力,並類推適用民法委任之相關規定(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   字第990 號判決意旨參照)。又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為借名   人與出名人間之債權契約,出名人依其與借名人間借名登記   契約之約定,通常固無管理、使用、收益、處分借名財產之   權利,然此僅為出名人與借名人間之內部約定,其效力不及   於第三人。出名人既登記為該不動產之所有權人,其將該不   動產處分移轉登記予第三人,自屬有權處分(最高法院106   年度第3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亦即,不動產借名登記   契約之出名人,事實上業已取得該不動產之所有權,所為之   處分行為亦為有權處分,縱使終止該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   亦不會使所有權直接發生變動,僅係借名者得依借名登記契   約之約定,取得向出名人請求將該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於 己之債權請求權而已。   五、經查:  ㈠相對人持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3 年度司票字第3332號裁定及 確定證明書為執行名義,在新臺幣320 萬元本息範圍內,向 本院聲請對劉珍妤名下之系爭不動產強制執行,經本院以系 爭執行事件受理並查封系爭不動產在案,目前刻正執行中, 尚未執行終結,此經本院依職權調取系爭執行事件卷宗核閱 無訛。而聲請人雖係以其業已提起系爭返還之訴為由(聲請 人另以提起系爭異議之訴為由聲請停止執行部分詳下述), 聲請在系爭返還之訴判決確定前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 行程序,惟系爭返還之訴並非對於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名義 有聲請回復原狀,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繼 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是聲請人以此為由聲 請停止強制執行,核與前揭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 項所規定 之要件不合,洵屬無據。  ㈡其次,聲請人另以其業已提起系爭異議之訴為由聲請本件停 止執行部分,觀之聲請人此部分主張,無非係以其與劉珍妤 間就系爭不動產有借名登記之法律關係存在,其亦已在系爭 返還之訴中終止借名登記關係並請求移轉系爭不動產之所有 權登記云云。然而,揆諸上開說明,即便聲請人與劉珍妤間 就系爭不動產存有借名登記關係,聲請人在終止借名登記關 係後,亦僅取得向出名人劉珍妤請求將系爭不動產所有權移 轉登記於己之債權請求權而已,並不會使聲請人直接變為系 爭不動產之所有權人,亦即從物權之法律關係來說,系爭不 動產之所有權人仍為劉珍妤,聲請人僅係可依其與劉珍妤間 借名登記契約之債權債務關係,對劉珍妤有債權請求權而已   ,聲請人對執行標的物即系爭不動產,並無足以排除強制執 行之權利,則聲請人主張顯然與第三人異議之訴要件有間, 是本裁定經審酌結果,縱認聲請人所提系爭異議之訴顯然無 理由,聲請人聲明願供擔保停止執行,亦無停止執行之必要   ,聲請人之聲請為無理由。 六、爰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王宗羿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陳仙宜

2025-03-31

KSDV-114-聲-57-202503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