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達德

共找到 18 筆結果(第 11-18 筆)

審簡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商業會計法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346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淑芬 陳淑玲 陳淑娟 上三人共同 選任辯護人 蔡銘書律師 被 告 朱惠珍 選任辯護人 陳達德律師 上列被告等因違反商業會計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 年度偵字第36107號、112年度偵字第17214號),因被告等於準 備程序中自白犯罪(113年度審訴字第1120號),本院合議庭認 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適用簡易程序,判決 如下:   主   文 陳淑芬犯如附表一編號一至五「罪名及宣告刑」欄所示之罪,各 處如附表一編號一至五「罪名及宣告刑」欄所示之刑。應執行有 期徒刑壹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並應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陸個月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陸萬元 。 陳淑玲犯如附表一編號一、二「罪名及宣告刑」欄所示之罪,各 處如附表一編號一、二「罪名及宣告刑」欄所示之刑。應執行有 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並應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陸個月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參萬元 。 陳淑娟犯如附表一編號一、二「罪名及宣告刑」欄所示之罪,各 處如附表一編號一、二「罪名及宣告刑」欄所示之刑。應執行有 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並應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陸個月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參萬元 。 朱惠珍犯如附表一編號三「罪名及宣告刑」欄所示之罪,處如附 表一編號三「罪名及宣告刑」欄所示之刑。緩刑貳年,並應於本 判決確定之日起陸個月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貳萬元。 如附表二所示偽造之印文沒收之。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事項補充、更正者外,其餘均   引用如附件之檢察官起訴書所載:  ㈠起訴書犯罪事實一第1至3行「王經宏自民國100年起迄今實際 負責址設臺北市○○區○○路000巷00號1樓櫳㠙貿易有限公司( 下稱櫳㠙公司)之財務、會計」更正為「王經宏(已歿,另由 本院為不受理判決)自民國100年某日起至105年10月20日, 負責址設臺北市○○區○○路000巷00號1樓櫳㠙貿易有限公司( 下稱櫳㠙公司)之財務及會計業務,為商業會計法之主辦會計 人員」、第4至5行「陳淑芬、朱惠珍分別為該公司會計人員 及行政助理」更正為「陳淑芬、朱惠珍分別為該公司會計人 員及會計助理,均為商業會計法之經辦會計人員」。  ㈡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一)第1至3行「王經宏、陳淑芬明知陳 淑玲、陳淑娟未實際任職於櫳㠙公司,竟基於行使業務登載 不實文書之犯意聯絡,分別於100年5月23日前某日、103年2 月12日前某日」更正為「王經宏、陳淑芬明知陳淑娟、陳淑 玲未實際任職於櫳㠙公司,渠2人竟與陳淑娟於100年5月23日 前某日、與陳淑玲於103年2月12日前某日,共同基於行使業 務登載不實文書之犯意聯絡」。  ㈢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二)第1至2行「王經宏基於逃漏稅捐之 接續犯意,陳淑芬基於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及幫助逃漏稅 捐之接續犯意」更正為「陳淑芬、王經宏共同基於行使業務 上登載不實文書及以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之犯意聯絡」。   ㈣起訴書犯罪事實一、(四)第6行「基於偽造私文書、逃漏稅捐 及商業會計法之犯意聯絡」更正為「共同基於行使偽造私文 書、填製不實會計憑證、以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之犯意聯絡 」、第13行「差旅費,」後補充「並持向財政部臺北國稅局 申報櫳㠙公司各該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而行使之」。  ㈤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五)第10行「足生損害」更正補充為「 並持向台北富邦銀行申請綜合貸款額度而行使之,足生損害 於台北富邦銀行、」。  ㈥起訴書附表一102年度營所稅額欄所載「47,688」更正為「47 ,668」、合計欄所載「70,961」更正為「70,941」;105年 度未分配盈餘加徵稅額欄所載「56,278」更正為「55,278」 、合計欄所載「169,498」更正為「168,498」。  ㈦起訴書附表二編號1銷售額欄所載「7,490,000」更正為「749 ,000」;編號14發票號碼欄所載「JC00000000」更正為「JC 00000000」;銷售額欄總計所載「16,068,893」更正為「9, 327,893」。  ㈧起訴書附表三編號A-109-14理由或人員欄所載「周達為」刪 除。  ㈨起訴書附表四105年度短漏報所得額欄所載「1,808,795」更 正為「1,806,795」。  ㈩證據部分,補充「被告陳淑芬、陳淑玲、陳淑娟、朱惠珍於 本院準備程序時之自白」。 二、論罪科刑:  ㈠新舊法比較及相關規定說明:  1.被告陳淑芬、陳淑玲、陳淑娟行為後,刑法第215條固於民 國108年12月25日修正公布,並於同年月00日生效施行,然 該次修正僅將法定刑修正為「1萬5千元以下罰金」,與修正 前之法定刑「5百元以下罰金」依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2項 前段規定就所定數額提高為30倍之法定刑,並無差異,是刑 法第215條之法定刑度修正前、後,實質上確無不同,自不 生新舊法比較之問題,應逕適用裁判時法,先予說明。  2.又被告陳淑芬行為後,稅捐稽徵法第41條於110年12月17日 修正公布,並自同年月00日生效施行。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 41條規定:「納稅義務人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 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6萬元以下 罰金」,修正後則規定「(第1項)納稅義務人以詐術或其 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 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第2項)犯前項之罪,個人逃漏稅額 在新臺幣1千萬元以上,營利事業逃漏稅額在新臺幣5千萬元 以上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千萬元 以上1億元以下罰金」。經比較新、舊法之結果,修正後之 規定並未較有利於被告陳淑芬,依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之規 定,應適用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1條之規定論處。  3.再被告陳淑芬、陳淑玲、陳淑娟、朱惠珍行為後,稅捐稽徵 法第43條第1項亦於110年12月17日修正公布,並自同年12月 19日起生效施行。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原規定: 「教唆或幫助犯第41條或第42條之罪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科新臺幣6萬元以下罰金。」修正後同條項則規 定:「(第1項)教唆或幫助犯第41條或第42條之罪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下罰金。」即已提 高法定刑度,是比較新舊法之結果,修正後之規定顯非較有 利於被告4人,依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規定,自應適用其等 行為時即修正前之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規定。  4.又被告陳淑芬行為後,稅捐稽徵法第47條亦於110年12月17 日修正公布,並自同年月00日生效施行。修正前稅捐稽徵法 第47條規定:「本法關於納稅義務人、扣繳義務人及代徵人 應處刑罰之規定,於下列之人適用之:一、公司法規定之公 司負責人。二、民法或其他法律規定對外代表法人之董事或 理事。三、商業登記法規定之商業負責人。四、其他非法人 團體之代表人或管理人。前項規定之人與實際負責業務之人 不同時,以實際負責業務之人為準」;修正後則規定:「本 法關於納稅義務人、扣繳義務人及代徵人應處刑罰之規定, 於下列之人適用之:一、公司法規定之公司負責人。二、有 限合夥法規定之有限合夥負責人。三、民法或其他法律規定 對外代表法人之董事或理事。四、商業登記法規定之商業負 責人。五、其他非法人團體之代表人或管理人。前項規定之 人與實際負責業務之人不同時,以實際負責業務之人為準」 。修正後新法增列第1項第2款之「有限合夥法規定之有限合 夥負責人」,並相應為條項款次之修正,對被告陳淑芬並無 有利不利情形,應依一般法律適用原則,適用裁判時法。   5.按統一發票乃證明事項之經過而為造具記帳憑證所根據之原 始憑證,商業負責人如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開立不實之統 一發票,係犯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之以明知為不實之事 項而填製會計憑證罪,該罪為刑法第215條業務上登載不實 文書罪之特別規定,依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之原則,自應優先 適用,無論以刑法第215條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罪之餘地( 最高法院94年度台非字第98號判決意旨參照)。再按因身分 或其他特定關係成立之罪,其共同實行、教唆或幫助者,雖 無特定關係,仍以正犯或共犯論。但得減輕其刑,刑法第31 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被告陳淑玲、陳淑娟非櫳㠙公司從事業 務之人,其等與有該身分之被告陳淑芬、共犯王經宏共犯行 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依刑法第31條第1項之規定,均應 論以共同正犯。又被告陳淑芬非櫳㠙公司負責人,不具公司 負責人為納稅義務人之特定身分,然其與具有櫳㠙公司負責 人身分之王經宏共犯以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罪,亦應依刑法 第31條第1項之規定,論以共同正犯。   ㈡被告等人所犯罪名:  1.核被告陳淑芬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一)所為,係犯刑法第 215條、第216條之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共2罪);核 被告陳淑娟、陳淑玲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一)所為,亦係 犯刑法第215條、第216條之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  2.核被告陳淑芬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二)所為,係犯刑法第 216條、第215條之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起訴書犯罪事 實欄一、(二)部分已敘明被告陳淑芬係基於行使業務登載不 實文書之犯意,且通段未記載其有何填製不實會計憑證之犯 行,是起訴書所犯法條欄所載「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 應係誤載,應予更正)及稅捐稽徵法第47條第1項第1款、修 正前同法第41條之公司負責人為納稅義務人以不正當方法逃 漏稅捐罪;被告陳淑玲、陳淑娟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二) 所為,係犯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之幫助納稅義務 人逃漏稅捐罪。  3.核被告陳淑芬、朱惠珍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三)所為,係 犯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及修正 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之幫助納稅義務人逃漏稅捐罪。  4.核被告陳淑芬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四)所為,係犯商業會 計法第71條第1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及稅捐稽徵法第47 條第1項第1款、修正前同法第41條之公司負責人為納稅義務 人以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罪及刑法第216條、第210條之行使 偽造私文書罪。  5.核被告陳淑芬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五)所為,係犯刑法第 216條、第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罪。  ㈢吸收關係:  1.被告陳淑芬、陳淑玲、陳淑娟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一)及 被告陳淑芬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二)所為業務上登載不實 文書行為,均為行使之高度行為所吸收,均不另論罪。  2.被告陳淑芬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四)及一、(五)所為偽造 印文之行為,係其偽造私文書之部分行為,而偽造私文書之 低度行為復為行使偽造私文書之高度行為所吸收,均不另論 罪。  ㈣共同正犯:   被告陳淑玲、陳淑娟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一)所示犯行, 分別與被告陳淑芬與共犯王經宏有犯意聯絡與行為分擔;被 告陳淑芬與共犯王經宏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二)、(四)、 (五)所示犯行,被告陳淑芬、朱惠珍與共犯王經宏就起訴書 犯罪事實一、(三)所示犯行,亦均有犯意聯絡與行為分擔, 均為共同正犯。  ㈤間接正犯:   被告陳淑芬利用不知情之朱惠珍等人遂行起訴書犯罪事實一 、(四)所示犯行,為間接正犯。 ㈥接續犯:   被告陳淑芬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二)所為數次行使業務上 登載不實及以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之行為、被告陳淑玲、陳 淑娟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二)所為數次幫助納稅義務人逃 漏稅捐之行為,被告陳淑芬、朱惠珍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 (三)所為數次填製不實會計憑證及幫助納稅義務人逃漏稅捐 之行為,被告陳淑芬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四)所為數次填 製不實會計憑證、以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及行使偽造私文書 行為,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五)所為數次偽造私文書之行 為,各係基於同一目的,侵害同一法益,各舉動之獨立性極 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難以強行分離,應屬接續犯 ,而僅各論以一罪。 ㈦想像競合犯:   被告陳淑芬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二)、(三)、(四)部分, 被告朱惠珍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三)部分,均係以一行為 同時觸犯上開數罪名,均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規 定,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二)部分從一重之逃漏稅捐罪、 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三)、(四)部分各從一重之填製不實 會計憑證罪處斷。  ㈧數罪:   被告陳淑芬所犯上開6罪、被告陳淑玲、陳淑娟所各犯上開2 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異,應予分論併罰。  ㈨關於刑之減輕部分:  1.被告朱惠珍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三)所示犯行,於其犯罪 行為未為有偵查權限之機關或公務員發覺前,主動向臺灣臺 北地方檢察署承認本件犯行,有自首狀附卷可憑(見他二卷 第3頁),被告朱惠珍嗣未逃避偵審,合於自首之要件,爰 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  2.查被告陳淑玲、陳淑娟就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一)部分,其 2人之參與程度及分工情節,顯較任職於櫳㠙公司之共犯王經 宏、被告陳淑芬為低,故依據被告陳淑玲、陳淑娟參與犯罪 之程度及情節,爰依刑法第31條第1項但書規定,就此部分 減輕其刑。  3.按刑法第59條酌量減輕其刑之規定,必其犯罪之情狀顯可憫 恕者,認科以法定最低刑度仍嫌過重者,始得為之。而所謂 「犯罪之情狀顯可憫恕」,必須犯罪另有特殊之原因與環境 等情,而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認為即予宣告法定最 低度刑期尤嫌過重者而言;至犯罪之動機,犯罪之手段,情 節輕微,無不良素行,事後坦承犯罪、態度良好等情,或經 濟困難,擔負家庭生活等情狀,僅可為法定刑內從輕科刑之 標準,與犯罪情狀可憫恕之情形殊異,不得據為刑法第59條 酌量減輕之理由(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7451號判決意旨 可資參照)。查被告陳淑芬、陳淑玲、陳淑娟所犯本案行使 業務登載不實、逃漏稅捐、幫助逃漏稅捐行為,已嚴重破壞 稅捐正確與公平性,且期間長達數年之久,又被告陳淑芬以 不實財務報表向金融行庫申請貸款額度,可能造成金融行庫 誤信其等公司之經營與行銷能力,更破壞社會交易秩序,對 社會之潛在危害非微等情,是依被告陳淑芬、陳淑玲、陳淑 娟本案犯罪之手段與情節觀之,其等之犯行並無特殊之原因 與環境,在客觀上顯不足以引起一般同情,難認其等有情可 憫恕認,即予宣告法定最低度刑期尤嫌過重者而言,自無刑 法第59條規定之適用。  ㈩量刑:   爰審酌被告4人所為嚴重影響國家財政及稅賦之正確性及公 平性,並破壞社會交易秩序,所為非是,惟考量被告4人已 坦認犯行之犯後態度,兼衡其等均無前科之素行、犯罪之動 機、目的、所生危害程度、本案犯行參與程度、暨其等之教 育程度(見本院審訴字卷附之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職 業收入、扶養人口等家庭經濟生活狀況(見本院審訴字卷第 85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併就被告陳淑芬、陳淑玲、陳淑娟部分定 其應執行之刑,及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緩刑:   被告4人前均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 有其等之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其等因一 時失慮,誤蹈刑章,復於本院行準備程序時坦承犯行,堪認 經此偵、審程序及刑罰宣告之教訓後,當已知所警惕,信無 再犯之虞,本院認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 第7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均併予宣告緩刑如主文所示,以 啟自新。惟為確保被告4人記取教訓並建立尊重法治之正確 觀念,且能付出一己之力回饋於社會,爰認有課予一定負擔 之必要,審酌被告4人之犯罪情節、生活狀況等情,併諭知 被告4人應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6個月內,向公庫支付如主文 所示之金額,以勵自新兼收惕儆之效。 三、沒收:  ㈠未扣案如附表二所示文書上所偽造之印文,均應依刑法第219 條宣告沒收之。至被告陳淑芬所偽造如附表二所示之私文書 ,雖屬犯罪所用之物,惟均經被告陳淑芬行使而交付台北富 邦銀行,已非被告陳淑芬所有之物,自無從宣告沒收。  ㈡查被告陳淑芬上開犯行雖使櫳㠙公司受有逃漏營利事業所得稅 之不法利益,惟究非其本人所取得之財產利益,且據卷內事 證,復無其他積極證據證明其因上開犯行而獲有犯罪所得, 爰不為沒收、追徵之諭知,併此說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 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黃士元提起公訴,檢察官林珮菁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6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法 官 莊書雯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楊盈茹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1條: 納稅義務人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者,處5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6萬元以下罰金。 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 教唆或幫助犯第41條或第42條之罪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新臺幣6萬元以下罰金。 稅務人員、執行業務之律師、會計師或其他合法代理人犯前項之 罪者,加重其刑至2分之1。 稅務稽徵人員違反第33條規定者,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 商業會計法第71條: 商業負責人、主辦及經辦會計人員或依法受託代他人處理會計事 務之人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 併科新臺幣60萬元以下罰金: 一、以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填製會計憑證或記入帳冊。 二、故意使應保存之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滅失毀損。 三、偽造或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內容或毀損其頁數。 四、故意遺漏會計事項不為記錄,致使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結果 。 五、其他利用不正當方法,致使會計事項或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 結果。  稅捐稽徵法第47條 本法關於納稅義務人、扣繳義務人及代徵人應處刑罰之規定,於 下列之人適用之: 一、公司法規定之公司負責人。 二、有限合夥法規定之有限合夥負責人。 三、民法或其他法律規定對外代表法人之董事或理事。 四、商業登記法規定之商業負責人。 五、其他非法人團體之代表人或管理人。 前項規定之人與實際負責業務之人不同時,以實際負責業務之人 為準。 中華民國刑法第210條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 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5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 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 萬5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第二百一十條至第二百一十五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 書或登載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附表一: 編號 犯罪事實 罪名及宣告刑 一 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一) 陳淑芬共同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共貳罪,各處有期徒參月,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陳淑玲共同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陳淑娟共同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二 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二) 陳淑芬共同犯稅捐稽徵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第一款、修正前同法第四十一條之公司負責人為納稅義務人以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陳淑玲犯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四十三條第一項之幫助納稅義務人逃漏稅捐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陳淑娟犯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四十三條第一項之幫助納稅義務人逃漏稅捐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三 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三) 陳淑芬共同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朱惠珍共同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四 起訴書犯罪事實一、(四) 陳淑芬共同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五 起訴書犯罪事實一、(五) 陳淑芬共同犯行使偽造私文書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附表二: 編號 文件名稱 偽造印文之欄位 偽造之印文 一 櫳㠙貿易有限公司股東同意書 全體股東簽章欄 「張煦陽」、「闕宥榛」、「薛孝文」、「周達為」、「陳志豪」、「朱惠珍」之印文各1枚 二 櫳㠙貿易有限公司借款同意書 股東欄 「張煦陽」、「闕宥榛」、「薛孝文」、「周達為」、「陳志豪」、「朱惠珍」之印文各1枚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1年度偵字第36107號                   112年度偵字第17214號   被   告 王經宏 男 72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號4              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陳淑芬 女 57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0巷0號2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陳淑玲 女 59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號6樓              之2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陳淑娟 女 63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巷00弄              0號4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四人共同   選任辯護人 蔡銘書律師   被   告 朱惠珍 女 43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5              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選任辯護人 陳達德律師 上列被告等因違反商業會計法等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提 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王經宏自民國100年起迄今實際負責址設臺北市○○區○○路000 巷00號1樓櫳㠙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櫳㠙公司)之財務、會計, 並於105年10月21日起擔任櫳㠙公司負責人,為從事業務之人 並為公司法、商業會計法所稱之負責人,陳淑芬、朱惠珍分 別為該公司會計人員及行政助理,陳淑玲、陳淑娟則為陳淑 芬之胞姐,彼等分別為下行為: (一)王經宏、陳淑芬明知陳淑玲、陳淑娟未實際任職於櫳㠙公司 ,竟基於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之犯意聯絡,分別於100年5 月23日前某日、103年2月12日前某日,填載勞工保險加保申 請文件,虛偽表示陳淑娟、陳淑玲任職於櫳㠙公司,而向勞 動部勞工保險局(下稱勞保局)辦理陳淑玲、陳淑娟之勞工保 險投保,致勞保局承辦人員陷於錯誤,而受理陳淑玲、陳淑 娟經由櫳㠙公司投保勞工保險,足生損害於櫳㠙公司、勞保局 。 (二)王經宏基於逃漏稅捐之接續犯意,陳淑芬基於行使業務登載 不實文書及幫助逃漏稅捐之接續犯意,陳淑玲、陳淑娟則基 於幫助逃漏稅捐之接續犯意,由陳淑芬招攬陳淑玲、陳淑娟 後,由陳淑芬自100年起至110年間,製作不實薪資所得申報 資料,向櫳㠙公司所在地之稅捐稽徵機關申報如附表一所示 陳淑玲、陳淑娟之薪資所得,再據以製作內容不實之營利事 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書,並持向財政部臺北國稅局申報櫳㠙公 司各該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而行使之,以此不正方法虛增櫳 㠙公司薪資費用,並逃漏如附表一所示櫳㠙公司100年至110年 度營利事業所得稅(下稱營所稅),以此不正方法逃漏營所 稅稅額、未分配盈餘加徵之稅額,足生損害於稅捐稽徵機關 徵稅之正確性及公平性,並影響國家稅收課徵之收入。 (三)王經宏、陳淑芬、朱惠珍均明知櫳㠙公司與永穩企業有限公 司(下稱永穩公司)並未實際有業務往來,而統一發票係商 業會計法所稱之會計憑證,不得為不實內容之填製,竟基於 填製不實會計憑證、幫助永穩公司逃漏稅捐之犯意,於106 年至110年間,由王經宏指示陳淑芬、朱惠珍填製如附表二 所示之不實統一發票予永穩公司,永穩公司並持向稅捐稽徵 機關申報扣抵銷項稅額、營所稅額,幫助永穩公司逃漏稅如 附表二所示稅捐,足生損害於稅捐稽徵機關對於核課稅捐之 正確性。 (四)王經宏、陳淑芬明知櫳㠙公司於如附表三理由欄所示員工出 差時,櫳㠙公司僅支付如附表三B欄所示之差旅費,且附表三 「理由或人員」欄所示員工,並未授權王經宏、陳淑芬填製 如附表三所示之付款證明書、櫳㠙公司旅費表(下稱旅費表 )、國外出差旅費報告表(下稱報告表)等會計憑證,竟基 於偽造私文書、逃漏稅捐及商業會計法之犯意聯絡,由王經 宏、陳淑芬指示不知情之朱惠珍等人,填製如附表三所示之 不實事項之付款證明書及旅費表或報告表,並於上開付款證 明書、旅費表或報告表,利用保管員工印章之機會,未經如 附表三所示薛孝文等人之同意,於前揭文書簽名或蓋用印文 ,復持之將之記入帳冊,用以表彰櫳㠙公司因如附表三「理 由或人員」欄所示員工出差,而支付如附表三A欄所示之差 旅費,櫳㠙公司並因而逃漏如附表四所示之營利事業所得稅 ,足生損害於於櫳㠙公司及薛孝文等人對文書管理之正確性 及稅捐稽徵機關對於核課稅捐之正確性。 (五)王經宏、陳淑芬另基於行使偽造私文書之犯意聯絡,未經櫳 㠙公司股東張煦陽、闕宥榛、薛孝文、周達為、陳志豪等人 之同意,利用保管股東張煦陽、闕宥榛文、薛孝文、周達為 、陳志豪、朱惠珍等人印章之機會,在107年6月29日之「櫳 㠙公司股東同意書」與「櫳㠙公司借款同意書」之股東簽名欄 位持上開印章蓋印而偽造「張煦陽」、「闕宥榛」、「薛孝 文」、「周達為」、「陳志豪」、「朱惠珍」之印文各乙枚 ,用以表彰櫳㠙公司106年度之財務報表業經全體股東同意、 櫳㠙公司授權被告王經宏向台北富邦銀行申請綜合額度,足 生損害於張煦陽、闕宥榛、薛孝文、周達為、陳志豪等人。 二、案經朱惠珍自首、薛孝文告發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 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王經宏之供述 坦承犯罪事實全部。 2 被告陳淑芬之供述 坦承犯罪事實全部。 3 被告陳淑玲之供述 坦承被告陳淑玲未任職於櫳㠙公司且未領取薪資之事實。 4 被告陳淑娟之供述 坦承被告陳淑娟未任職於櫳㠙公司且未領取薪資之事實。 5 證人即被告朱惠珍之供述與證述 1、自首犯罪事實一、(三)。 2、如附表三所示單據是證人朱惠珍依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指示而製作。 3、並未同意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於「櫳㠙公司股東同意書」與「櫳㠙公司借款同意書」蓋用其印章之事實。 6 告訴人薛孝文之指訴 1、證明犯罪事實一、(一)、(二)、(四)全部。 2、並未同意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於「櫳㠙公司股東同意書」與「櫳㠙公司借款同意書」蓋用其印章之事實。 7 證人即櫳㠙公司員工陳堅誠之證述 證明如附表三所示單據並非證人陳堅誠填寫之事實。 8 證人即櫳㠙公司員工周達為之證述 1、證明大部分如附表四所示單據並非其填寫;但A-108-8的報告表是證人周達為應被告陳淑芬要求而填寫。 2、並未同意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於「櫳㠙公司股東同意書」與「櫳㠙公司借款同意書」蓋用其印章之事實。 9 證人即櫳㠙公司前任負責人張煦陽之證述 1、證明被告王經宏是櫳㠙公司財務之實際負責人。 2、證明如附表三所示單據並非證人張煦陽填寫。 3、並未同意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於「櫳㠙公司借款同意書」蓋用其印章之事實。 10 證人即櫳㠙公司陳志豪之證述 1、證明大部分如附表三所示單據並非其填寫;但A-108-4的報告表是證人陳志豪應被告陳淑芬要求而填寫。 2、並未同意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於「櫳㠙公司股東同意書」與「櫳㠙公司借款同意書」蓋用其印章之事實。 11 證人即櫳㠙公司員工周達為之證述 1、證明大部分如附表三所示單據並非其填寫;但A-108-8的報告表是證人周達為應被告陳淑芬要求而填寫。 2、並未同意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於「櫳㠙公司股東同意書」與「櫳㠙公司借款同意書」蓋用其印章之事實。 12 證人即櫳㠙公司員工吳逸群之證述 證明有提供出差工作日誌,但如附表三所示單據並非其填寫之事實。 13 櫳㠙公司歷年變更登記表乙份 證明被告王經宏於105年10月21日起擔任櫳㠙公司負責人之事實。 14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0年7月2日保費資字第11013277620號函文暨所附櫳㠙公司被保險人名冊及被告陳淑娟、陳淑玲投保資料表各乙份 1、證明犯罪事實一、(一)。 2、櫳㠙公司以投保單位名義,分別於100年5月23日、103年2月12日為被告陳淑娟、陳淑玲加入勞工保險局。 15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111年10月18日財北國稅審一字第1112023938號函文暨所附櫳㠙公司100至110年度營所稅應補徵稅額計算表、營所稅結算申報告、未分配盈餘申報告乙份 1、證明犯罪事實一、(二)。 2、櫳㠙公司虛增如附表一所示被告陳淑玲、陳淑娟薪資,而逃漏如附表一所示櫳㠙公司100年至110年度營所稅額及之未分配盈餘加徵稅額之事實。 16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112年3月16日財北國稅中北營業二字第1120652186號函文暨所附資料、112年3月23日財北國稅營所字第1122006429號函文暨所附資料各乙份 1、證明犯罪事實一、(三)。 2、櫳㠙公司開立如附表二所示統一發票與永穩公司,永穩公司並持向稅捐稽徵機關申報扣抵銷項稅額、營利事業所得稅(下稱營所稅)額,幫助永穩公司逃漏稅如附表二所示稅捐之事實。 17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裁處書3份 佐證犯罪事實一、(三)。 18 櫳㠙公司104年至109年申報出差旅費與實際支出、帳外支出之情形一覽表及其明細資料影本乙份 證明犯罪事實一、(四)。 19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113年4月29日財北國稅營所字第1130012102號函文 證明櫳㠙公司逃漏如附表四所示之營利事業所得稅之事實。 20 「櫳㠙公司股東同意書」與「櫳㠙公司借款同意書」影本各乙份 證明犯罪事實一、(五) 二、核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朱惠珍、陳淑玲、陳淑娟所為,就 犯罪事實一、(一)部分,被告王經宏、陳淑芬、陳淑玲、 陳淑娟共同涉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之行使業務登載不實 文書罪嫌,就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部分,被告陳淑玲、陳 淑娟雖非櫳㠙公司內登載業務文書之從事業務之人,然其與 有該身分之被告王經宏、陳淑芬共同實施犯罪,依刑法第31 條第1項之規定,亦應論以該罪之共同正犯,業務上文書登 載不實之低度行為應為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之高度行為所 吸收,請不另論罪。就犯罪事實一、(二)部分,被告王經 宏、陳淑芬違反稅捐稽徵法第47條第1項第1款、第41條以不 正方法逃漏稅捐、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偽造不實會計憑 證等罪嫌;被告陳淑玲、陳淑娟違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 項幫助逃漏稅捐罪嫌,被告王經宏、陳淑芬就上開2罪,具 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請論以共同正犯,被告王經宏、陳淑 芬多次違反商業會計法及逃漏稅捐稽徵法,被告陳淑玲、陳 淑娟多次違反幫助逃漏稅捐,均係以同一犯意違犯構成要件 相同之罪名,而侵害同一法益,且其行為具有時空上之密接 關係,應成立接續犯。就犯罪事實一、(三)部分,被告王 經宏、陳淑芬、朱惠珍違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幫助逃 漏稅捐、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偽造不實會計憑證等罪嫌 。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朱惠珍就上開2罪,具犯意聯絡及 行為分擔,請論以共同正犯。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朱惠珍 所犯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與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2罪 間,有以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之想像競合關係,請依刑法第 55條從一重處斷。就犯罪事實一、(四)部分,被告王經宏 、陳淑芬違反稅捐稽徵法第47條第1項第1款、第41條第1項 逃漏稅捐、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偽造不實會計憑證及刑 法第216條、第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嫌。被告王經宏、 陳淑芬就上開2罪,具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請論以共同正 犯。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所犯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與稅 捐稽徵法第41條第1項2罪間,有以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之想 像競合關係,請依刑法第55條從一重處斷。就犯罪事實一、 (五)部分,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涉犯刑法第216條、第210 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嫌。被告盜用印文為偽造私文書之部 分行為。偽造私文書之低度行為,為行使之高度行為所吸收 ,請均不另論罪。被告王經宏、陳淑芬就上開2罪,具犯意 聯絡及行為分擔,請論以共同正犯。 三、至告訴(發)人薛孝文雖認被告王經宏、陳淑芬就申報如附 表一所示被告陳淑玲、陳淑娟薪資及填寫如附表三所示之付 款證明書等犯行另涉犯侵占罪嫌;且另偽造不實之加班費等 情,惟查,經調閱櫳㠙公司支付員工薪資之銀行帳戶即設於 玉山銀行帳戶交易明細,並查無櫳㠙公司支付與被告陳淑玲 、陳淑娟薪資,亦查無被告王經宏、陳淑芬申請如附表四所 示款項後即匯款與被告王經宏、陳淑芬之相關資料,此有玉 山銀行集中管理部112年9月11日玉山個(集)字第112012388 0號函文暨所附交易明細乙份附卷。再者,被告王經宏、陳 淑芬係以「日額」之請款方式填載如附表三所示表單,櫳㠙 公司雖未以「日額」支付款項與員工,然櫳㠙公司有相關代 墊、代付款項或費用支出,有如附表三B欄所示款項之各年 度憑證、收據乙冊附卷,自難認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涉犯侵 占犯行。至告訴人雖認被告2人填製不實加班乙情,此部分 為被告王經宏、陳淑芬所否認,復觀之告訴人提出之支出證 明單,其上之會計、經理均空白,則實際製作人是否為被告 王經宏、陳淑芬尚非無疑,自難認被告2人涉犯偽造文書等 罪嫌。惟此部分苟成立犯罪,與前開起訴部分有一行為觸犯 數罪名之想像競合裁判上一罪關係或為接續犯之實質上一罪 關係,應為前開起訴效力所及,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併此 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13  日               檢 察 官  黃 士 元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20  日               書 記 官  林 宜 臻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 210 條至第 215 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 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0條 (偽造變造私文書罪)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5 年以下 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5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 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稅捐稽徵法第41條 納稅義務人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者,處 5 年以下 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 1 千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個人逃漏稅額在新臺幣 1 千萬元以上,營利事業 逃漏稅額在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上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 徒刑,併科新臺幣 1 千萬元以上 1 億元以下罰金。 稅捐稽徵法第43條 教唆或幫助犯第 41 條或第 42 條之罪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 刑,併科新臺幣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稅務人員、執行業務之律師、會計師或其他合法代理人犯前項之 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稅務稽徵人員違反第 33 條第 1 項規定者,處新臺幣 3 萬元以 上 15 萬元以下罰鍰。 商業會計法第71條 商業負責人、主辦及經辦會計人員或依法受託代他人處理會計事 務之人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 或併科新臺幣 60 萬元以下罰金: 一、以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填製會計憑證或記入帳冊。 二、故意使應保存之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滅失毀損。 三、偽造或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內容或毀損其頁數。 四、故意遺漏會計事項不為記錄,致使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結果   。 五、其他利用不正當方法,致使會計事項或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   結果。 附表一 年度 姓名 薪資支出 (新臺幣【下同】元) 營所稅額(元) 未分配盈餘加徵稅額(元) 合計(元) 100 陳淑玲 0 19,584 9,561 29,145 陳淑娟 115,200 101 陳淑玲 0 43,009 20,999 64,008 陳淑娟 253,000 102 陳淑玲 0 47,688 23,273 70,961 陳淑娟 280,400 103 陳淑玲 220,000 87,604 42,771 130,375 陳淑娟 295,316 104 陳淑玲 260,000 89,692 43,790 133,482 陳淑娟 267,600 105 陳淑玲 339,000 113,220 56,278 169,498 陳淑娟 327,000 106 陳淑玲 344,000 115,260 56,274 171,534 陳淑娟 334,000 107 陳淑玲 453,000 196,000 39,200 235,200 陳淑娟 527,000 108 陳淑玲 464,100 189,820 37,964 227,784 陳淑娟 485,000 109 陳淑玲 456,700 183,840 36,768 220,608 陳淑娟 462,500 110 陳淑玲 172,268 未核算 未核算 未核算 陳淑娟 172,595 附表二 編號 發票開立年月 發票號碼 銷售額(元) 營業稅額 (元) 營所稅(元) 未分配盈餘加徵稅額(元) 1 106/12 QS00000000 7,490,000 37,450  413,979  119,102 2 106/11 QS00000000 856,000 42,800 3 109/05 AU00000000 350,000 17,500 1,287,477 尚未核定 4 109/05 AU00000000 700,000 35,000 5 109/06 AU00000000 1,137,462 56,873 6 109/06 AU00000000 426,006 21,300 7 109/07 CP00000000 1,365,000 68,250 8 109/07 CP00000000 98,070  4,904 9 109/11 GD00000000 490,000 24,500 10 109/11 GD00000000 779,815 38,991 11 109/12 GD00000000 70,000  3,500 12 109/12 GD00000000 913,700 45,685 13 110/01 JC00000000 659,680 32,984 尚未核定 尚未核定 14 110/01 JC00000000 677,440 33,872 15 110/01 JC00000000 55,720  2,786 總計 16,068,893 466,395 1,701,456 119,102 附表三 編號 日期 理由或人員 業務登載不實之文書 A欄(表單金額【元】) B欄(實際金額【元】) A-104-1 104.01.14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4-2 104.01.23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2份 132586 541178 A-104-3 104.01.30 陳堅誠至越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8200 45650 A-104-4 104.02.03 張煦陽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3份 190518 118568 A-104-5 104.02.06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299 3299 A-104-6 104.02.12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6份 356535 345994 A-104-7 104.02.12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4-8 104.03.19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4-9 104.04.17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4份 226080 315719 A-104-10 104.04.17 薛孝文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8428 36088 A-104-11 104.04.17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4-12 104.05.14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299 3299 A-104-13 104.05.21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4-14 104.06.06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0份 715689 409458 A-104-15 104.06.17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05375 196042 A-104-16 104.06.25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4-17 104.07.01 陳志豪、薛孝文至高雄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700 2700 A-104-18 104.07.17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4-19 104.07.27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5份 333693 179569 A-104-20 104.07.29 陳志豪、周達為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299 3299 A-104-21 104.08.13 陳志豪、周達為、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14635 10135 A-104-22 104.08.27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4-23 104.09.16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3份 197577 211837 A-104-24 104.09.25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4-25 104.10.22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300 5300 A-104-26 104.10.28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7份 575960 455102 A-104-27 104.11.11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4份 217297 520342 A-104-28 104.11.19 陳志豪、薛孝文、李孝璋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6900 4855 A-104-29 104.11.20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4-30 104.12.18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5-1 105.01.07 陳志豪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3份 165402 45504 A-105-2 105.01.18 陳堅誠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5-3 105.01.18 周達為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8份 600299 31967 A-105-4 105.01.27 李孝璋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400 A-105-5 105.02.23 李孝璋、陳志豪、周達為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6900 4500 A-105-6 105.02.26 陳堅誠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5-7 105.03.18 李孝璋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080 4480 A-105-8 105.03.25 陳堅誠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5-9 105.04.05 陳志豪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4份 204631 117430 A-105-10 105.04.28 薛孝文、陳郁和、李孝璋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64149 46081 A-105-11 105.04.29 陳堅誠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5-12 105.05.05 周達為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8份 575016 195431 A-105-13 105.05.12 陳志豪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3份 153387 131624 A-105-14 105.05.19 陳志豪、薛孝文、李孝璋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2300 19309 A-105-15 105.05.27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5-16 105.06.24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5-17 105.07.14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3份 198770 188141 A-105-18 105.07.19 張煦陽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2份 101866 113700 A-105-19 105.07.21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5-20 105.08.18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0份 737356 250803 A-105-21 105.08.19 李孝璋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400 A-105-22 105.08.23 張煦陽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2份 102766 112480 A-105-23 105.08.26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5-24 105.09.10 陳志豪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3份 184732 149025 A-105-25 105.09.23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5-26 105.10.07 郭俊志至高雄、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700 4100 A-105-27 105.10.14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5-28 105.10.27 李孝璋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5-29 105.11.03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3份 181503 296671 A-105-30 105.11.03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2份 130711 364207 A-105-31 105.11.18 李孝璋至高雄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700 4700 A-105-32 105.11.18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5-33 105.11.24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599 18899 A-105-34 105.11.25 李孝璋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580 23832 A-105-35 105.12.12 張煦陽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4份 241584 165830 A-105-36 105.12.22 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959 2959 A-105-37 105.12.22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6-1 106.01.10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6-2 106.01.11 吳逸群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3份 172704 30554 A-106-3 106.01.11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3份 179620 23255 A-106-4 106.01.11 李孝璋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3份 172704 9302 A-106-5 106.01.16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3份 282348 46820 A-106-6 106.02.02 陳堅誠 、李孝璋、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12300 12124 A-106-7 106.02.22 薛孝文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1份 28321 15413 A-106-8 106.03.13 李孝璋至彰化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600 2600 A-106-9 106.03.16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2份 151216 411486 A-106-10 106.03.20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6-11 106.03.27 李孝璋、吳逸群至高雄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200 5200 A-106-12 106.03.31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400 3400 A-106-13 106.04.24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6-14 106.05.11 薛孝文、李孝璋至高雄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360 5360 A-106-15 106.05.12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6份 495080 355703 A-106-16 106.05.17 郭俊志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6份 362560 66136 A-106-17 106.05.17 林正晏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5份 364260 67836 A-106-18 106.05.17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2份 101040 392571 A-106-19 106.05.19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6-20 106.06.19 李孝璋、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10120 10120 A-106-21 106.06.20 張煦陽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3份 239060 382322 A-106-22 106.06.23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6995 5995 A-106-23 106.06.30 陳堅誠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6-24 106.07.07 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3596 3096 A-106-25 106.07.17 吳逸群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6份 361550 54875 A-106-26 106.07.20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2份 144980 165188 A-106-27 106.08.03 周達為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4份 323640 108415 A-106-28 106.08.14 陳堅誠、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600 5722 A-106-29 106.08.28 李孝璋至高雄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680 2680 A-106-30 106.09.08 陳堅誠、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600 5600 A-106-31 106.09.11 林正晏至東莞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1份 410910 66586 A-106-32 106.09.12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1份 140120 146511 A-106-33 106.09.29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599 3599 A-106-34 106.10.23 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3795 3295 A-106-35 106.11.08 吳逸群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1份 374386 95095 A-106-36 106.11.13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1份 166420 418604 A-106-37 106.11.14 李孝璋至高雄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860 4860 A-106-38 106.11.17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1份 511190 376480 A-106-39 106.12.01 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980 2580 A-106-40 106.12.12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299 3299 A-106-41 106.12.18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6930 5930 A-106-42 106.12.25 林正晏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1份 379440 57836 A-107-1 107.01.22 吳逸群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5份 201893 36836 A-107-2 107.01.22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4份 163976 82672 A-107-3 107.02.06 林正晏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工作日誌4份 117584 50036 A-107-4 107.02.07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5份 264225 211998 A-107-5 107.03.09 李孝璋、郭俊志、吳逸群至高雄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13725 13725 A-107-6 107.04.02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4份 159436 402340 A-107-7 107.05.09 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800 4800 A-107-8 107.05.14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3份 130280 391713 A-107-9 107.05.16 陳志豪、薛孝文至高雄、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888 188436 A-107-10 107.05.18 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7210 7210 A-107-11 107.05.23 吳逸群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4份 227390 36070 A-107-12 107.05.25 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7400 7400 A-107-13 107.06.02 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9500 9500 A-107-14 107.06.07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7份 502360 233561 A-107-15 107.06.08 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000 5000 A-107-16 107.06.22 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00 5100 A-107-17 107.06.28 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750 2750 A-107-18 107.07.06 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600 4600 A-107-19 107.07.12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3份 142912 119340 A-107-20 107.07.20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9000 6000 A-107-21 107.07.26 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120 5120 A-107-22 107.08.03 郭俊志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7-23 107.08.30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5份 404590 510353 A-107-24 107.08.30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3份 134725 109134 A-107-25 107.08.30 吳逸群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6份 318405 225362 A-107-26 107.09.18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918 2918 A-107-27 107.11.02 張煦陽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工作日誌 41510 250677 A-107-28 107.11.08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2份 84355 270805 A-107-29 107.11.12 郭俊志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2份、工作日誌 99370 9280 A-107-32 108.01.21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4份 101370 160888 A-107-31 108.01.23 吳逸群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6份、工作日誌 286656 13500 A-107-30 108.01.24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7份、工作日誌 398878 15100 A-108-1 108.01.21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4份 102060 35928 A-108-2 108.01.23 吳逸群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6份 92391 36304 A-108-3 108.01.24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7份 154248 64009 A-108-4 108.03.20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2份 151839 149949 A-108-5 108.03.29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900 3900 A-108-6 108.05.20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3份 162063 151218 A-108-7 108.05.21 吳逸群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6份、工作日誌 368850 192168 A-108-8 108.05.21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6份 524485 211030 A-108-9 108.07.11 陳堅誠、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600 5600 A-108-10 108.07.22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3份 234514 169759 A-108-11 108.07.24 陳堅誠、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600 5600 A-108-12 108.07.29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書1份、工作日誌 141754 178565 A-108-13 108.08.22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5430 3430 A-108-14 108.09.05 陳堅誠、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3份 5600 5600 A-108-15 108.09.06 陳志豪、薛孝文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3份、工作日誌 38860 38411 A-108-16 108.09.26 陳志豪、薛孝文至大陸出差 表單同上、工作日誌 45660 17800 A-108-17 108.09.26 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8-18 108.10.17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2份 142989 150784 A-108-19 108.10.23 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999 2999 A-108-20 108.11.13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658 2658 A-108-21 108.11.20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4份 405769 187746 A-108-21 108.11.21 蔡君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5份 408969 48448 A-108-22 108.11.26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7472 6472 A-108-23 108.12.12 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800 2800 A-108-24 108.12.16 陳志豪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2份 106227 82420 A-108-25 109.01.15 周達為至大陸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報告表1份 71460 100913 A-109-1 109年間 陳志豪、薛孝文 無 36000 36000 A-109-2 109.02.26 周達為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300 2300 A-109-3 109.03.20 周達為、陳紹恩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600 4600 A-109-4 109.07.17 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799 2799 A-109-5 109.07.24 周達為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300 2300 A-109-6 109.07.31 陳志豪、薛孝文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7471 7471 A-109-7 109.08.21 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799 2799 A-109-8 109.08.28 陳紹恩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700 4700 A-109-9 109.09.04 周達為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300 2300 A-109-10 109.09.16 陳志豪、周達為至台南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6700 6700 A-109-11 109.09.18 薛孝文、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094 4094 A-109-12 109.09.24 陳志豪、周達為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4024 4024 A-109-13 109.10.08 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799 2799 A-109-14 109年間 陳志豪、薛孝文、周達為 會計傳票 19356 19356 A-109-15 109.11.06 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799 2799 A-109-16 109年間  陳志豪、薛孝文 會計傳票 3465 3465 A-109-17 109年間  周達為 會計傳票 5500 5500 A-109-18 109.12.11 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799 2799 A-109-19 109.12.30 吳逸群至台中出差 付款證明書1份、旅費表1份 2799 2799 附表四 年度 虛報營業費用(元) 短漏報所得額(元) 應補徵稅額(元) 104 707,153 707,153 120,216 105 1,806,795 1,808,795 307,155 106 3,048,223 3,048,223 518,197 107 1,681,584 1,681,584 285,869 108 1,417,343 1,417,343 283,468 109 0 0 0

2024-11-26

TPDM-113-審簡-1346-20241126-1

聲自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自字第90號 聲 請 人 億泰國際實業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趙添豪 聲請代理人 陳達德律師 被 告 柯孟嫻 上列聲請人因詐欺等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民國113 年1月16日113年度上聲議字第865號駁回聲請再議之處分(原不 起訴處分案號: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43669號), 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告訴人不服前條之駁回處分者,得於接受處分書後10日內 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向該管第一審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查本案聲請人即 告訴人億泰國際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億泰公司)以被告柯孟嫻 涉有刑法第215條、第216條及第220條第2項之行使業務上登 載不實準文書及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等罪嫌為由提出告 訴,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下稱臺北地檢署)檢察官於民 國113年1月29日以111年度偵字第32380號為不起訴處分後, 聲請人不服聲請再議,嗣經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於113年3 月20日以113年度上聲議字2953號處分書,認再議之聲請無 理由,為駁回再議之處分在案,聲請人於113 年3月22日收 受該處分書之送達後,於法定期間10日內之113年4月1日委 任律師向本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 前揭偵查卷宗核閱無訛,核其聲請合於再議前置原則及強制 律師代理之要件,並於法定聲請期間提出聲請,是本件聲請 准許提起自訴程式合於首揭法條規定,先予敘明。 二、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意旨如聲請自訴准許狀所載(如附件)。 三、按立法者為維持對於檢察官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之外部監督 機制,並賦予聲請人提起自訴之選擇權,爰在我國公訴與自 訴雙軌併行之基礎上,將交付審判制度適度轉型為「准許提 起自訴」之換軌模式,而於112年5月30日將刑事訴訟法第25 8條之1第1項原規定之「聲請交付審判」修正通過為「聲請 准許提起自訴」。又關於准許提起自訴之審查,刑事訴訟法 第258條之3修正理由指出:「法院裁定准許提起自訴之心證 門檻、審查標準,或其理由記載之繁簡,則委諸實務發展」 ,未於法條內明確規定,然觀諸同法第258條之1、第258條 之3修正理由可知,裁定准許提起自訴制度仍屬「對於檢察 官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之外部監督機制」,其重點仍在於審 查檢察官之不起訴處分是否正確,以防止檢察官濫權。而刑 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規定:「檢察官依偵查所得之證據, 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者,應提起公訴。」此所謂「足認被告 有犯罪嫌疑者」,乃檢察官之起訴門檻需有「足夠之犯罪嫌 疑」,並非所謂「有合理可疑」而已,詳言之,乃依偵查所 得事證,被告之犯行很可能獲致有罪判決,具有罪判決之高 度可能,始足當之。基於體系解釋,法院於審查應否裁定准 許提起自訴時,亦應如檢察官決定應否起訴時一般,採取相 同之心證門檻,以「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為審查標準,並 審酌聲請人所指摘不利被告之事證是否未經檢察機關詳為調 查或斟酌,或不起訴處分書所載理由有無違背經驗法則、論 理法則及證據法則,決定應否裁定准許提起自訴。再刑事訴 訟法第258條之3第4項雖規定法院審查是否准許提起自訴案 件時「得為必要之調查」,揆諸前開說明,裁定准許提起自 訴制度仍屬「對於檢察官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之外部監督機 制」,調查證據之範圍,自應以偵查中曾顯現之證據為限, 不可就聲請人所新提出之證據再為調查,亦不可蒐集偵查卷 以外之證據,應依偵查卷內所存證據判斷是否已符合刑事訴 訟法第251條第1項規定「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否則將使 法院身兼檢察官之角色,而有回復糾問制度之疑慮,已與本 次修法所闡明之立法精神不符,違背刑事訴訟制度最核心之 控訴原則。再者,法院為准許提起自訴之裁定時,案件即進 入審判程序,顯見法院裁定准許提起自訴之前提,必須偵查 卷內所存之證據,已符合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所定足認 被告有犯罪嫌疑,檢察官應即提起公訴之情形,即案件已跨 越起訴門檻,被告需有「足夠之犯罪嫌疑」,並非所謂「有 合理可疑」而已,始應為准許提起自訴之裁定。倘案件尚須 另行蒐證偵查,始能判斷應否准許提起自訴,因聲請准許提 起自訴制度,並無如再議制度得為發回由原檢察官續行偵查 之設計,法院即應依同法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以聲請無 理由裁定駁回之。 四、本件聲請人以上開理由認被告柯孟嫻涉有刑法第215條、第2 16條及第220條第2項之行使業務上登載不實準文書罪及同法 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等罪嫌,而向本院聲請准許提起 自訴,經查本件臺灣高等檢察署處分書及原檢察官不起訴處 分書已於處分書理由欄內說明略以: (一)被告係於110年2月17日起至聲請人公司任職,有被證1及告 證1之聘僱契約書在卷可佐,另再參以卷附聲請人公司所提 出告證6-1被告考勤系統原始資料係記載「人工代」(經由 人工輸入)乙情,有該告證6-1資料乙份在卷可參,足認被 告確實自110年2月17日方至聲請人公司任職該節屬實,則被 告所辯其於110年2月間甫至聲請人公司任職,交接期間尚需 由在任員工教導如何操作如何人工輸入及核算,其彼時並不 熟悉聲請人公司如何登載出缺勤並核算薪資,110年2月之出 缺勤紀錄係由聲請人公司其他員工核算輸入,其並未變造11 0年2月份之出缺勤紀錄等情,衡與常情無違,堪予採信。 (二)又觀之卷附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104公司 )112年4月12日一法字促20233LA01007號回函內容及所附聲 請人公司上傳資料,聲請人公司並未使用104公司企業大師 提供之「門禁打卡系統」及「打卡API串接服務」;聲請人 公司有使用104公司企業大師提供之「自動上傳打卡」服務 ,104公司系統僅記錄上傳人員上傳之紀錄(如附件EXCEL檔 案,紀錄區間:2021/3~2023/3,合計2年;上傳人員為:柯 孟嫻、林芷卉、ValerieYao等3員),「自動上傳打卡」功 能,其步驟需人員手動操作居多,並由客戶手動上傳-符合 企業大師規範的打卡資料(excel格式),並設定系統比對 時間,系統自動於設定時間,比對並完成打卡資料檔案;及 被告係自110年3月23日才開始使用「自動上傳打卡」功能」 ,有該104公司上開回函及所附資料在卷可佐,亦核與被告 所辯其有於110年3月致電詢問104公司可否直接匯入出勤紀 錄檔案到程式,而不需要用人工輸入,經104公司答覆後有 利用104公司「自動上傳打卡」功能服務自動上傳導入出缺 勤紀錄,且聲請人公司於被告之後係由員工林芷卉接手使用 該「自動上傳打卡」服務之事實相合;再觀之聲請人所提出 告證5-3及告證6-3被告於110年4月份之出勤打卡紀錄內容, 聲請人就其指述被告故為業務上登載不實之上班打卡時間部 分,迄未提出被告於110年4月份上班打卡之卡鐘(非大門或 會議室)時間紀錄,而聲請人公司之110年4月份之上班打卡 時間紀錄,又係使用104公司之「自動上傳打卡」服務,業 如前述,是聲請人指述被告有於110年4月份故為業務上登載 不實上班時間乙情,實乏所據,尚難遽予採憑。   五、本院審酌全卷後,認原不起訴處分及駁回再議處分就聲請人 於偵查、再議時所執陳事項均予以斟酌,並詳加論述所憑證 據及其認定之理由,且無卷內不利被告之事證未經檢察機關 詳為調查或斟酌,或不起訴處分所載理由違背經驗法則或論 理法則之情事,爰予以引用之,聲請人仍執陳詞爭執,並無 可採。 六、綜上所述,本件聲請人雖執上開理由認被告涉有行使業務上 登載不實準文書罪及詐欺取財罪等罪嫌,而向本院聲請准許 提起自訴,惟經本院詳查全卷,並未發現其他積極證據足資 證明被告有何聲請人所指之犯嫌,故原檢察官及臺灣高等法 院檢察署檢察長均認被告之犯罪嫌疑不足,分別予以不起訴 處分及駁回再議之聲請,於法尚無違誤。聲請意旨猶執前詞 對於上開處分指摘求予准許提起自訴,非有理由,應予駁回 。 七、依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鄧鈞豪                    法 官 林記弘                    法 官 趙德韻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陳靜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5  日

2024-11-22

TPDM-113-聲自-90-20241122-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性騷擾防治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096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世展 選任辯護人 陳達德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騷擾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調偵字第1060號),嗣被告於審理中自白犯罪(113年度易字 第1194號),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   主 文 黃○○犯性騷擾防治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前段之性騷擾罪,處拘役 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黃○○於民國113年6月4日19時40分許至21時許,前往代號AW0 00-H113515成年男子(真實姓名年籍詳卷,下稱A男)擔任 服務生之臺北市○○區○○街0號2樓本家選手村餐廳用餐消費時 ,竟意圖性騷擾,基於乘人不及抗拒而為擁抱、觸摸臀部、 胸部及其他身體隱私處行為之犯意,乘A男進行桌邊服務而 不及抗拒之際,接續觸摸A男之胸部、腰部、手臂、腹部、 臀部、背部,並要求A男與其喝交杯酒,復拉A男之手環抱其 ,而對A男為性騷擾得逞。 二、證據名稱 (一)被告黃○○於警詢、偵查及本院審理中之自白。 (二)證人即告訴人A男於警詢中之證述。 (三)現場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11張。 三、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所為,係犯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第1項前段之性騷 擾罪。 (二)被告於同一地點、密接時間,先後以手觸摸A男之胸部、 腰部、手臂、腹部、臀部、背部等身體隱私處,復要求A 男與其喝交杯酒、拉A男之手環抱其之行為,係基於同一 性騷擾之犯意所接續實施之數個舉動,各行為獨立性極為 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難以強行分開,於刑法評價 上,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而論以接續 犯之一罪。 (三)爰審酌被告於案發時為本案餐廳顧客,竟僅為一己私慾, 不顧A男於用餐服務過程中均明顯迴避之態度,仍趁A男在 進行桌邊服務之際,接續以事實欄所示方式對其為性騷擾 ,顯然欠缺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利之觀念,對A男身心影 響甚鉅,所為殊值非難。衡酌被告犯後始終坦承犯行,且 於偵審程序中均有向A男致歉及和解之意願,惟因A男均未 到場進行調解(見調偵卷第3頁,簡卷第13-16頁),致迄 今未能取得A男原諒或賠償A男損害等情;參以其自述臺北 工專畢業之智識程度,案發時從事建築業,目前與小孩同 住,須扶養家中母親等生活狀況(見簡卷第9頁);考量 被告前無經法院論罪科刑之前案紀錄(見易卷第9頁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素行良好;暨其本案犯罪動 機、目的、手段、對A男所生損害等一切情況,量處如主 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1項, 逕以簡易判決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書狀並敘明上訴理由(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 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鄭雅方提起公訴,檢察官葉芳秀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郭子彰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珊慧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胸部 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 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利用第2條第2項之權勢或機會而犯之者 ,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2024-11-15

TPDM-113-簡-4096-20241115-1

執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宣告破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執破字第1號 破 產 人 黃春福 住○○市○○區○○街000號11樓 代 理 人 陳達德律師 破產管理人 李岳霖律師 監 查 人 楊淑卿會計師 上列破產人黃春福破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破產終結。 理 由 一、按破產管理人於最後分配完結時,應即向法院提出關於分配 之報告;法院接到前條報告後,應即為破產終結之裁定,破 產法第145條、第14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破產人黃春福破產財團總資產共計新臺幣13,296,779元 ,於優先全數償還財團費用(即破產管理人報酬、監查人報 酬以及代墊費用)後,已依申報之優先與普通債權各金額比 例分配,經破產管理人做成分配表,由本院裁定認可確定, 並已行發款程序完畢,有本院民國113年9月11日110年度執 破字第1號裁定、破產管理人匯款回條聯(收款人:財政部 臺北國稅局保管款收入戶)影本、破產專戶存摺內頁影本為 證,並向本院提出關於分配完結之報告,經核並無違誤。 三、爰依破產法第146條第1項規定,裁定本件破產程序終結。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民事執行處 法 官 楊雅萍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書記官 蔡叔穎

2024-11-07

PCDV-110-執破-1-20241107-11

板簡
板橋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簡易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1784號 原 告 A女 被 告 陳達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112年度侵附民字第39號),經刑事庭裁定移送審理, 於民國113年9月11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八月十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按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所公示之文書,不得揭露被害人之姓 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之資訊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條第1款、第15條第3項分別定有明 文。次按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 體對為刑事案件、少年保護事件之當事人或被害人之兒童及 少年不得報導或記載其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又 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開之文書,除前項第三款 或其他法律特別規定之情形外,亦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前項兒 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 第1項第4款、第2項分別規定甚明。查本件原告為被害人少 年之母親,又本件涉及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36條第 2項引誘使少年製造猥褻行為之電子訊號刑事案件之被害人 ,依前揭規定,本院不得揭露原告及其親屬之真實姓名及住 所等足以識別其身分資訊,爰以當事人欄所載代號稱之。又 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應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為判決,合先敘明。 二、原告主張:   被告於民國110年1月底,分別以臉書MESSENGER帳號「陳冠 庭」、「陳子新」結識代號B女(00年00月生,真實姓名年 籍詳卷,下稱B女),被告明知B女為14歲以上、未滿16歲之 少女,竟基於引誘使少年製造為猥褻行為電子訊號之犯意, 接續於附表所示之時間,在不詳處所,連結網際網路,以「 陳子新」與B女連繫,並要求B女自行拍攝裸露身體私密部位 之影像,B女聽聞後陸續於其位在桃園市楊梅區住處(地址 詳卷)自行拍攝如附表所示裸露胸部、下體之影片傳送予被 告觀賞,以此方式製造B女為猥褻行為之電子訊號。被告上 開行為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以111年度偵緝字第5648號、1 10年度偵字第46819號起訴書起訴在案。而被告之上述行為 ,顯已不法侵害B女之貞操權、身體自主權及性自主決意, 原告對B女有保護養之權利義務,因被告之行為,造成擔心 影響B女之身心發展、影響人際關係及兩性正常互動受嚴重 影響,需另外加以開導陪伴B女,原告因此精神受有極大痛 苦。為此,爰依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請求,並聲明:被告應 給付原告16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所提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1 年度偵緝字第5648號、110年度偵字第46819號起訴書等件為 證;又被告之行為,經本院以112年度侵訴字第11號刑事判 決判處「甲○○犯如附表四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四所示之刑 。應執行有期徒刑捌年。」在案,此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 刑事卷宗核閱屬實。又被告已於相當期日受合法通知,而未 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其他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經本院調查結果,是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四、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前二項規定,於 不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 情節重大者,準用之。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 項前段、第3項定有明文。又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之法定代 理人;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教養之權利義務,民 法第1086條第1項及第1084條第2項定有明文。經查,被告誘 使A女拍攝、與性相關且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影片之 侵權行為事實,業經認定如前。則B女經被告誘使拍攝性影 像之侵權行為時,係14歲以上、未滿16歲之未成年人,除有 侵害B女之性自主與性隱私權外,尚在原告之保護教養中, 衡諸父母對其未成年子女因懵懂無知而拍攝製造猥褻行為之 影片,而擔心此影片有外流、轉傳之可能,擔憂影響子女性 心理發展及健康之心情,且為重建B女對人性之信賴與正當 之社交觀念,避免其發生觀念偏差而造成日後心理陰影等負 面影響而所費之心力,顯有不法侵害原告基於父母子女間身 分法益所生對B女之保護教養之親權且情節重大乙情。是被 告所為誘使B女拍攝性影像之行為,顯侵害原告基於父母子 女關係之身分法益,且情節重大,致原告精神上受有相當痛 苦,則原告依民法第195條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請求被 告賠償精神慰撫金,即屬有據。 五、按非財產上損害之慰撫金數額,究竟若干為適當,應斟酌兩 造身分、地位及經濟狀況,俾為審判之依據,最高法院著有 76年臺上字第1908號判例足資參考。原告主張因被告之行為 ,致使原告身心受創至鉅,請求慰撫金160,000元,本院爰 審酌兩造學經歷、職業及收入、財產狀況,及被告實際加害 情形、原告精神上受損害程度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被告 賠償精神慰撫金160,000元,核屬過高,應減為100,000元, 始為允當,逾此部分,不應准許。   六、從而,原告依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100, 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8月10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核與判決結果無影響,不另論述,併此敘明。 八、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簡易程序而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就此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准予假執行 ,僅係促使本院為上開職權發動,此應併予敘明。至原告敗 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九、本件係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由本院刑事庭移送民事庭者, 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2項之規定,免納裁判費,且至本件 言詞辯論終結時,亦未發生其他訴訟費用,故無從確定訴訟 費用之數額。  十、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385條第2項、第389條第1項第3款,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呂安樂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魏賜琪

2024-10-09

PCEV-113-板簡-1784-20241009-1

台上
最高法院

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等罪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4389號 上 訴 人 陳達德 原 審 指定辯護人 孫全平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等罪案件,不服臺 灣高等法院中華民國113年5月30日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侵上訴 字第44號,起訴案號: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0年度偵字第46819 號、111年度偵緝字第5648號),由原審指定辯護人代為提起上 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違 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決 違背法令為法定要件,如果上訴理由書狀並未依據卷內訴訟 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不適用何種法則或如何適用不當,或 所指摘原判決違法情事,顯與法律規定得為第三審上訴理由 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時,均應認其上訴為違背法律上之程 式,予以駁回。至於原判決究竟有無違法,與上訴是否以違 法為理由,係屬二事。 二、本件原判決認定上訴人陳達德有其事實欄(下稱事實)所載 如原判決附表(下稱附表)四所示(民國112年2月15日修正 前)之引誘使少年製造猥褻行為之電子訊號(事實一、㈠, 事實二)、製造少年為性交、猥褻行為之電子訊號(事實一 ㈣、㈥),及與14歲以上未滿16歲之人為有對價之性交(事實 一、㈡、㈢、㈤)犯行,因而撤銷第一審關於附表四編號㈣、㈥ 之科刑判決及所定應執行刑部分之判決,改判如該附表編號 「本院主文欄」所示罪刑;另維持第一審如附表四編號㈠、㈡ 、㈢、㈤、㈦及諭知相關沒收部分之判決,駁回上訴人就此在 第二審之上訴,並就上開撤銷改判與駁回上訴部分所處之刑 ,定其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已詳敘其取捨證據之結果及憑 以認定犯罪事實之心證理由。並就上訴人否認犯罪之供詞及 其所辯各語,如何認非可採,予以指駁論述甚詳。 三、證據之取捨、證明力之判斷及事實之認定,均為事實審法院 之職權,倘其採證認事並未違背經驗法則與論理法則,並已 詳述其憑以判斷之心證理由,即不能任意指為違法,而執為 適法之上訴第三審理由。又被害人就被害經過之陳述,固須 有其他補強證據以擔保其指證、陳述確有相當之真實性,而 為通常一般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者,始得據以論罪科刑,然此 所謂之補強證據,並非以證明犯罪構成要件之全部事實為必 要,倘其得以佐證被害人指述之犯罪非屬虛構,能予保障所 指述事實之真實性,即已充分。又審判期日應調查之證據, 係指與待證事實有重要關係,在客觀上顯有調查必要性之證 據而言,故其範圍並非漫無限制,必其證據與判斷待證事實 之有無,具有關聯性,得據以推翻原判決所確認之事實,而 為不同之認定,始足當之。若所欲證明之事項已臻明瞭,自 欠缺調查之必要性。本件原判決已說明係依憑上訴人部分不 利於己之供述,證人即事實一之被害人A女(00年0月生,姓 名詳卷)、事實二之被害人B女(00年00月生,姓名詳卷) 之證言,佐以卷內儷閣汽車旅館交班報表、自用小客車照片 、臉書帳戶查詢結果、通聯調閱查詢單、對話紀錄、儲存於 扣案之VIVO廠牌手機(下稱扣案手機)、HUAWEI廠牌平板電 腦(下稱扣案平板電腦)、Google雲端之電子訊號勘驗報告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110年4月9日受理疑似性侵害驗傷診 斷書等證據資料,相互印證、斟酌取捨,經綜合判斷而認定 上訴人前開犯行。復以扣案手機經勘驗所得上訴人與A女性 交影片與事實一、㈢、㈤日期相符,且上訴人警詢時承認有以 手指(僅事實一、㈡)、陰莖進入A女陰道及以陰莖進入A女 口腔而為事實一、㈡、㈢之性交易犯行,及在偵查中坦承關於 事實一、㈡、㈢、㈤部分,有以陰莖進入A女口腔方式進行性交 易等情,足認A女關於前述與上訴人進行性交易之證言堪予 採信;又上訴人警詢供稱有叫B女拍攝並傳送裸照,另曾坦 承有使用「陳子新」之臉書名稱,衡以扣案平板電腦存有A 女所述有以暱稱「筱芯」名義勸說其繼續與上訴人聯絡之通 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而該通訊軟體帳號註冊電話適與臉書 「陳子新」帳號信箱具有關聯,足認扣案平板電腦確為上訴 人所有,並有用以傳送相關訊息而為本件犯行等情,詳敘上 訴人否認有事實一、㈡、㈢及事實二所示犯行,辯稱:事實一 、㈡未以手指進入A女陰道,事實一、㈢已不復記憶;事實二 乃與其同住且有一起使用扣案手機之人,以臉書帳號「陳子 新」所為,且扣案平板電腦非其所有等語,如何與卷內事證 不相符合而不足採信。復以本件事證已臻明確,說明無再依 上訴人聲請,調查其所謂同住且使用「陳子新」臉書帳號之 真實姓名不詳之人並為傳喚之必要等旨。所為論斷,俱有卷 存事證足憑,既非僅憑上訴人之自白或被害人之單一供述, 即為不利上訴人之認定,亦與客觀上之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 無悖,尚無認定事實未憑證據、證據調查未盡或判決理由欠 備、矛盾之違誤,自不容任意指摘為違法。 四、上訴意旨置原判決之論敘於不顧,徒謂:原判決未詳細載敘 憑以認定上訴人與A女性交方式之具體證據及理論依據;其 前或因「頭腦很不清楚」、或有誤解訊問A女或B女之事、或 不清楚訊問者之問題,致有前後不一之情形,無從反映真實 ,且於原審否認事實一、㈡有手指進入A女陰道之行為,卷附 事證自不足以補強A女供述而為本件性交易犯行之認定;扣 案平板電腦並非上訴人所有或使用,原審未依上訴人聲請, 傳喚其居住地之所有權人,查明當時同住租客之身分等,調 查足以推翻事實二認定之證據,有判決理由不備、理由矛盾 及調查職責未盡之違法不當等語。經核均係徒憑己意,對原 審採證認事職權之適法行使,任意爭執,或對不影響事實認 定與判決結果之枝節問題,仍為事實之爭辯,難謂已符合法 定之上訴要件。其上訴違背法律上之程式,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刑事第九庭審判長法 官 梁宏哲 法 官 楊力進 法 官 周盈文 法 官 陳德民 法 官 劉方慈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李丹靈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5  日

2024-10-09

TPSM-113-台上-4389-20241009-1

湖簡
內湖簡易庭

給付貨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湖簡字第1352號 原 告 啾啾良品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育誠 訴訟代理人 黃博彥律師 被 告 日日有花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奕誠 訴訟代理人 陳達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訴訟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 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1項、第28條第1項分別定有 明文。 二、查,本件兩造於締約時合意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 轄法院,有CHUCHU Cafe啾啾咖啡自願加盟合約書第11條約 定可參(見支付命令卷第17頁)。依前揭說明,本件應由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 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內湖簡易庭 法 官 許凱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 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書記官 許慈翎

2024-10-04

NHEV-113-湖簡-1352-20241004-1

交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肇事遺棄罪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交訴字第88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NGUYEN CONG HOAN(中文姓名:阮功歡) 選任辯護人 陳克譽律師 陳達德律師 王俊賀律師 上列被告因肇事逃逸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1645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NGUYEN CONG HOAN自民國壹佰壹拾參年拾月貳拾肆日起延長羈押 貳月。 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得 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之1規定訊問被 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判中每次不得逾2 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者,第一 審以3次為限,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分別定有明 文。次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 向法院聲請停止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 (一)被告NGUYEN CONG HOAN前因肇事逃逸、過失致死等案件, 經本院訊問後,認其犯罪嫌疑重大,又被告係逃逸外勞, 在台無固定居住所,且因本案逃逸躲藏在共同被告DANG T HI BAO NGOC(中文姓名:鄧氏寶玉)住處,有事實足認 其有逃亡之虞,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及審判,而有羈押 之原因及必要,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款規定, 裁定被告自民國113年7月24日起予以羈押在案。 (二)因羈押期間即將屆滿,經本院訊問被告,認被告因涉犯肇 事逃逸、過失致死等罪,業於本院準備程序坦承犯行,足 認其犯罪嫌疑重大,且其為越南籍之逃逸外勞,在我國境 內並無固定住居所,本件案發後逃逸躲藏,顯有事實足認 其有逃亡以規避後續審判及執行程序之虞,是本件羈押原 因事由仍存在。又本案尚未經審理,本院認仍有確保嗣後 被告到案進行審理之必要,苟予以開釋,國家刑罰權即有 難以實現之危險,難期被告日後能到庭接受審判或執行, 經權衡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 、被告人身自由之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本院認尚 無法以具保、責付、限制住居等對被告自由權利侵害較輕 微之強制處分措施替代,對被告維持羈押處分係適當、必 要,符合比例原則及刑事訴訟法上羈押相當性原則之要求 ,故本件被告仍有繼續羈押之原因及必要,爰依刑事訟法 第101條第1項第1款規定,自113年10月24日起對被告延長 羈押2月。  (三)至於辯護人、被告雖當庭以言詞聲請具保停止羈押略以: 希望以新臺幣10萬元聲請具保,如獲得具保可居住於已在 臺灣結婚的被告姑姑家等語,惟被告羈押之原因及必要性 ,迄今未消滅,且不得以其他侵害較小之手段,確保將來 審判之順利進行,是仍有羈押之必要,已如前述。復無刑 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不得駁回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之 情形,本件聲請停止羈押洵屬無據,應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謝順輝           法 官 范振義           法 官 林其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余安潔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2024-10-01

TYDM-113-交訴-88-2024100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