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顯無理由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34號 聲 請 人 高麗君 代 理 人 鄭鈞懋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建興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心瑀 上列聲請人就本院114年度補字第506號請求履行協議事件聲請訴 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經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准許法律 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 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 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定有明文,是 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准予法律扶助者,向法院聲 請訴訟救助時,法院就其有無資力,應無庸再審查(法律扶 助法第63條規定修正理由參照)。 二、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因聲請人無資力支 出訴訟費用,而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橋頭分會申請法 律扶助,經該分會審查後准許法律扶助,上述事實有聲請人 所提出之該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案件概述單及專用委任狀 在卷可稽,且聲請人已提起訴訟,由本院以114年度補字第5 06號受理在案,而綜觀全卷聲請人起訴狀所提事證,亦非顯 無勝訴之望,是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核與前揭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三、據上,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楊佩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得抗告,如有不服,應於收受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李祥銘

2025-03-31

KSDV-114-救-34-20250331-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7號 聲 請 人 李適雄 訴訟代理人 余岳勳律師 相 對 人 王豫秀 王豫芬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85年6 月向訴外人歐瑞清購買 坐落高雄市○○區○○段○○段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0000分 之533 )及其上同段同小段1292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高雄市 ○○區○○○路000 號房屋(權利範圍全部;包含共有部分即同 段同小段1445建號,權利範圍10分之1 ,與上開土地合稱系 爭不動產),因斯時聲請人名下業已繼承一間房產,為使系 爭不動產亦能適用自用住宅稅率,遂與訴外人劉珍妤約定由 劉珍妤擔任系爭不動產登記名義人,並將系爭不動產登記於 劉珍妤名下,所衍生相關貸款、稅賦、規費、水電均由聲請 人繳納,系爭不動產之買賣契約書原本及權狀亦由聲請人持 有保存,後聲請人與劉珍妤於112 年1 月11日和解離婚。嗣 聲請人於114 年1 月始知悉劉珍妤與相對人間有票據債務爭 議,相對人將聲請拍賣系爭不動產抵償劉珍妤所積欠債務之 事實,是聲請人於114 年2 月5 日已具狀訴請劉珍妤返還借 名登記之系爭不動產之訴,經本院以114 年度補字第201 號 返還借名登記物訴訟(下稱系爭返還之訴)受理   ,且因相對人將原告所有系爭不動產誤為劉珍妤所有而聲請 查封在案,故聲請人另提起第三人異議之訴,經本院以114   年度補字第285 號第三人異議之訴(下稱系爭異議之訴)受 理,並請求撤銷本院113 年度司執字第142278號清償票款強 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就系爭不動產所為查封程 序。而系爭不動產一旦經拍賣,勢難回復原狀;為此,爰依 強制執行法第18條規定提出本件聲請,併陳明願供擔保,請 准系爭執行事件於系爭返還之訴、系爭異議之訴判決確定前 停止執行等語。 二、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之訴或異議之訴,或對於   和解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   解之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   要情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   裁定,固為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 項所明定。惟強制執行法   第18條第1 項規定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   ,不停止執行,明示以不停止執行為原則,同條第2 項所以   例外規定得停止執行,係因回復原狀等訴訟如果勝訴確定,   債務人或第三人之物已遭執行無法回復,為避免債務人或第   三人發生難以回復之損害,必於認有必要時,始得裁定停止   執行,如無停止執行必要,僅因債務人或第三人憑一己之意   思,即可達到停止執行之目的,不僅與該條所定原則上不停   止執行之立法意旨有違,且無法防止債務人或第三人濫行訴   訟以拖延執行,致害及債權人權益,故受訴法院准債務人或   第三人提供擔保停止執行,須於裁定中表明有如何停止執行   之必要性,始得謂當,而有無停止執行必要,更應審究提起   回復原狀或異議之訴等訴訟之債務人或第三人之權利是否可   能因繼續執行而受損害以為斷,倘債務人或第三人所提訴訟   為不合法、當事人不適格、顯無理由,或繼續執行仍無害債   務人或第三人之權利者,均難認有停止執行之必要(最高法   院101 年度台抗字第787 號裁定意旨、98年度第3 次民事庭   會議決議㈡可資參照)。 三、另按第三人就執行標的物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之權利者,得 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起異議之訴   ,強制執行法第15條前段規定甚明。又上開規定所謂就執行 標的物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之權利者,係指對於執行標的物 有所有權、典權、留置權、質權存在情形之一者而言(最高 法院68年台上字第3190號裁判意旨參照)。如第三人就執行 標的物僅有請求交付之債權請求權,即與第三人異議之訴之 要件有間。 四、再按稱「借名登記」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將自己之財產以   他方名義登記,而仍由自己管理、使用、處分,他方允就該   財產為出名登記之契約,其成立側重於借名者與出名者間之   信任關係,在性質上應與委任契約同視,倘其內容不違反強   制、禁止規定或公序良俗者,固應賦予無名契約之法律上效   力,並類推適用民法委任之相關規定(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   字第990 號判決意旨參照)。又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為借名   人與出名人間之債權契約,出名人依其與借名人間借名登記   契約之約定,通常固無管理、使用、收益、處分借名財產之   權利,然此僅為出名人與借名人間之內部約定,其效力不及   於第三人。出名人既登記為該不動產之所有權人,其將該不   動產處分移轉登記予第三人,自屬有權處分(最高法院106   年度第3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亦即,不動產借名登記   契約之出名人,事實上業已取得該不動產之所有權,所為之   處分行為亦為有權處分,縱使終止該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   亦不會使所有權直接發生變動,僅係借名者得依借名登記契   約之約定,取得向出名人請求將該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於 己之債權請求權而已。   五、經查:  ㈠相對人持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3 年度司票字第3332號裁定及 確定證明書為執行名義,在新臺幣320 萬元本息範圍內,向 本院聲請對劉珍妤名下之系爭不動產強制執行,經本院以系 爭執行事件受理並查封系爭不動產在案,目前刻正執行中, 尚未執行終結,此經本院依職權調取系爭執行事件卷宗核閱 無訛。而聲請人雖係以其業已提起系爭返還之訴為由(聲請 人另以提起系爭異議之訴為由聲請停止執行部分詳下述), 聲請在系爭返還之訴判決確定前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 行程序,惟系爭返還之訴並非對於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名義 有聲請回復原狀,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繼 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是聲請人以此為由聲 請停止強制執行,核與前揭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 項所規定 之要件不合,洵屬無據。  ㈡其次,聲請人另以其業已提起系爭異議之訴為由聲請本件停 止執行部分,觀之聲請人此部分主張,無非係以其與劉珍妤 間就系爭不動產有借名登記之法律關係存在,其亦已在系爭 返還之訴中終止借名登記關係並請求移轉系爭不動產之所有 權登記云云。然而,揆諸上開說明,即便聲請人與劉珍妤間 就系爭不動產存有借名登記關係,聲請人在終止借名登記關 係後,亦僅取得向出名人劉珍妤請求將系爭不動產所有權移 轉登記於己之債權請求權而已,並不會使聲請人直接變為系 爭不動產之所有權人,亦即從物權之法律關係來說,系爭不 動產之所有權人仍為劉珍妤,聲請人僅係可依其與劉珍妤間 借名登記契約之債權債務關係,對劉珍妤有債權請求權而已   ,聲請人對執行標的物即系爭不動產,並無足以排除強制執 行之權利,則聲請人主張顯然與第三人異議之訴要件有間, 是本裁定經審酌結果,縱認聲請人所提系爭異議之訴顯然無 理由,聲請人聲明願供擔保停止執行,亦無停止執行之必要   ,聲請人之聲請為無理由。 六、爰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王宗羿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陳仙宜

2025-03-31

KSDV-114-聲-57-20250331-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31號 聲 請 人 張永聖 代 理 人 謝明佐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昕躍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雅欣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職業災害補償等事件(案號為:114 年度勞補字第80號),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職業災害補償等事件 ,前由本院以114年度勞補字第80號受理中,惟聲請人並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故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橋頭分會 (下稱法扶橋頭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經該會准予全部扶助 在案,故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按經分 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式中,向法 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 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有 明定。是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審查准許法律扶助之 無資力者,除其所提訴訟顯無理由外,法院應准許其訴訟救 助之聲請。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業經法扶橋頭分 會准予法律扶助一節,有聲請人提出之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 金會專用委任狀、審查詢問表、審查表在卷可證(本院卷第 11頁至第18頁),另觀聲請人所訴內容,應經本院實體調查 ,始能知悉其勝負之結果,自非屬顯無理由,是其所為訴訟 救助之聲請,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葉晨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許雅惠

2025-03-31

KSDV-114-救-31-20250331-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8號 聲 請 人 黃文彬 代 理 人 陳宣至律師 相 對 人 張瑞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以新臺幣壹拾捌萬元為相對人供擔保後,本院一一○年度 司執字第一○四四九○號查閱帳冊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本院一 一四年度補字第四七五號(含其後改分之訴訟事件)債務人異議 之訴事件裁判確定、調解成立、和解或撤回起訴前,應暫予停止 。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基於其金展成企業有限公司(下稱金 展成公司)股東身分,持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468號 判決為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命聲請人提出如本院109年 度訴字第158號判決附表一、附表二所示之金展成公司財產 文件、帳簿及表冊(下合稱系爭簿冊)供相對人及相對人選 任之律師、會計師,以影印、抄錄、複製、照相之方式查閱 ,經本院以110年度司執字第104490號強制執行事件(下稱 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惟法務部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於 民國113年9月3日將相對人名下金展成公司出資額(下稱系 爭出資額)執行拍賣,並已由訴外人黃揚勝拍定買受系爭出 資額,是相對人已非金展成公司股東,並無查閱系爭簿冊之 股東監察權可行使,聲請人已據此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請 求法院撤銷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現由本院114年度補 字第475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下稱系爭本案訴訟)受理 在案,為免聲請人遭受難以回復之損害,爰依強制執行法第 18條第2項規定,聲請於系爭本案訴訟確定前,准聲請人供 擔保後裁定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等語。 二、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按法院依強制執行法 第18條第2項定擔保金額,而為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 ,該擔保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額,或其 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為依據,其擔保金額之多 寡應如何認為相當,屬於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如無顯著失 衡,並非當事人所可任意指摘(最高法院111年度台簡抗字 第55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相對人持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468號判決為 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命聲請人提出系爭簿冊供相對人及 相對人選任之律師、會計師查閱,經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 ,且執行程序尚未終結;又聲請人已對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 執行程序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經本院以系爭本案訴訟受理 在案等情,業經本院調閱系爭執行事件及系爭本案訴訟卷宗 核閱屬實。經核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尚未終結,又聲請 人提起之債務人異議之訴並無在法律上顯無理由之情形,為 避免因繼續執行造成聲請人受有難以回復之損害,自得酌定 相當之擔保金額而為准許停止執行。從而,聲請人之聲請核 與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規定相符,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  ㈡本件相對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受之損害,為相對人未能即時 查閱系爭簿冊,因而無法妥適處分系爭出資額所可能遭致之 損失,而該損失應得以系爭出資額之價值按法定利率即年息 百分之5定之。查系爭出資額為新臺幣(下同)120萬元,此 情有系爭本案訴訟卷內法務部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113年8月 26日通知函、拍定證明書可憑,參以系爭本案訴訟爭執之難 易程度,其訴訟期間應可評估約為3年,按法定利率即週年 百分之5計算,相對人所受損失約為18萬元(計算式:120萬 元×5%×3年=18萬元),爰依此酌定本件供擔保金額為18萬元 。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呂致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莊佳蓁

2025-03-31

KSDV-114-聲-58-2025033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19號 聲 請 人 紀志儒 相 對 人 安心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資遣費等事件(本院114年度勞小字第14 號),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訴請相對人給付資遣費等事件,因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經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下稱法 扶基金會)桃園分會(下稱法扶桃園分會)申請法律扶助審 核通過而准予扶助,爰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二、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 並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109條 第2項、第284條之規定自明。法律扶助法第63條固規定:經 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 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 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揆其立法意旨,無非 係因法律扶助之申請人,既經分會審查符合無資力之要件, 其再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法院就其有無資力,允毋庸再 審酌,以簡省法院之調查程序。惟如分會並非以申請人無資 力而准予法律扶助者,則申請人於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 法院仍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規定,審查其是否符合訴訟 救助之要件(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761號、112年度台 抗字第1029號、104年度台聲字第969號裁定意旨參照)。再 法院調查聲請人是否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專就聲請人所提 出之證據為之,如聲請人並未提出證據,或依其提出之證據 ,未能信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主張為真實,即應將其聲 請駁回(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267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間請求給付資遣費等事件,經法扶 桃園分會准予法律扶助,爰聲請訴訟救助等情,固提出專用 委任狀、審查表及法律扶助申請書為證(本院勞小卷16頁、 救字卷7-9頁),惟聲請人向法扶基金會申請法律扶助時, 均自願適用勞動部勞工訴訟立即扶助專案,且法扶桃園分會 係依據勞動部委託辦理之勞工訴訟扶助專案准予扶助,該專 案未審查聲請人是否符合法律扶助法第5條規定之無資力要 件,故無依法律扶助法第5條規定,審查聲請人有無資力支 出訴訟費用,此觀法扶桃園分會於聲請人之審查表准予扶助 理由欄記載:「申請人個人資力符合勞動部委託專案」等語 即明(本院救字卷7頁),並據法扶桃園分會函復在卷(本 院救字卷15頁)。則聲請人並非依法律扶助法規定准予法律 扶助之無資力者,依前揭說明,自無該法第63條規定之適用 ,聲請人仍應釋明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實。 四、聲請人以其無資力為由聲請訴訟救助,固提出前揭專用委任 狀、審查表及法律扶助申請書等件為證,惟觀諸上開資料, 僅能釋明聲請人之收入及個人資產數額,無從釋明聲請人係 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致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此外, 聲請人復未能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並性質上能即時 調查之其他證據,以釋明渠等有何窘於生活、缺乏經濟信用 ,無籌措款項支出訴訟費用之信用技能之事實,本件聲請訴 訟救助,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謝志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書記官  邱淑利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TYDV-114-救-19-2025033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16號 聲 請 人 鄭金英 代 理 人 何念修律師 相 對 人 邱文榮 廖心慧 徐進都 (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賴宜鋒 (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聲請訴訟救助,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除顯無勝訴之望外,法院 應依聲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此觀民事訴訟法第107條 第1項之規定即明。又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准予 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 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 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有明文。 是經法扶審查符合無資力要件者,再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 法院就其有無資力,允宜無庸再審酌,以簡省法院調查程序 ,並強化法院訴訟救助功能,除顯無理由者外,法院應准予 訴訟救助(法律扶助法第63條修正理由參照)。 二、經查,聲請人因無資力支出本件訴訟費用,向財團法人法律 扶助基金會桃園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經該會審查後認定聲請 人符合無資力要件,且非顯無理由,准予扶助,有財團法人 法律扶助基金會准予扶助證明書可稽(見本院卷第13頁)。 則依上開說明,聲請人既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桃園分 會審定准予法律扶助,法院就其資力即無庸再為審酌;而依 聲請人所提民事起訴狀內容,亦難逕認其訴顯無理由。從而 ,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傅思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許芝芸

2025-03-31

TYDV-114-救-16-20250331-1

桃簡
桃園簡易庭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桃簡字第580號 原 告 許思蘋 被 告 臺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長發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持本院93年度執字第11570號債權憑證(下 稱系爭債權憑證;換發前原執行名義為本院91年度促字第26 365號支付命令,下稱系爭支付命令)為執行名義,聲請對 原告強制執行,現由本院以114年度司執字第22390號清償債 務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執行中,惟系爭支付 命令前所送達之地址非原告之住居所,顯未合法送達,依法 已失其效力,被告自不能持之對原告聲請強制執行;又原告 從未與被告簽立任何訂購單,故兩造間並無買賣契約存在, 被告亦不得對原告聲請強制執行請求給付買賣價金。為此, 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 :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被告不得持系爭 支付命令為執行名義對原告聲請強制執行。 二、按執行名義成立後,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 或執行名義無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於執行名義成立前, 如有債權不成立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 人始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提起異議之訴,此觀強制執行 法第14條第1項、第2項規定自明。若執行名義並未成立,債 權人竟聲請對債務人強制執行,而侵害債務人之權利,僅係 債務人得否依同法第12條第1項規定聲明異議而已,尚非得 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第1438號判決 意旨參照)。查原告主張被告執以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之系 爭債權憑證所憑之系爭支付命令,並未合法送達,故被告不 得持之向原告聲請強制執行等語;惟參諸前揭說明,原告如 認被告係執未經成立之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有侵害其權 利,僅係原告得否依強制執行法第12條第1項規定向執行法 院聲明異議而已,尚非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所得救濟。是以 ,原告以系爭支付命令未合法送達為由,依強制執行法第14 條規定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與法未合,已無可採。 三、又按民國104年7月1日修正前之民事訴訟法第521條第1項規 定:「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未於法定期間合法提出異議者, 支付命令與確定判決生同一之效力」(民事訴訟法第521條 於104年7月1日修正公布後,支付命令不具有既判力,並自 公布日施行),可知104年7月1日前之支付命令屬有與確定 判決同一效力之執行名義,是債務人僅得依據強制執行法第 14條第1項規定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而不得依同條第2項規 定以執行名義成立前有債權不存在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 之事由發生,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查系爭支付命令係前述 修法前所核發,依法屬有與確定判決同一效力之執行名義, 原告僅得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提起債務人異議之 訴,經核原告主張其未與被告簽立任何訂購單,故兩造間無 買賣契約存在,被告不得向其請求給付買賣價金乙節,其異 議事由係發生於系爭支付命令確定「前」,即本件執行名義 成立「前」之事由,與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 尚有未合,縱原告認系爭支付命令之內容有所不當,亦應另 尋其他合法救濟途徑處理,而非透過債務人異議之訴途徑以 尋求救濟。是原告此部分之主張,亦屬無據,同無可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規定提起本件債務人異 議之訴,聲明請求撤銷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及命 被告不得執系爭債權憑證或系爭支付命令對其聲請強制執行 ,然依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業如前述,且均無 從補正,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2款之規定,不經 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陳振嘉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潘昱臻

2025-03-31

TYEV-114-桃簡-580-20250331-1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家暴妨害自由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21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判決人 黃○益 上列聲請人因家暴妨害自由案件,對於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271 號,中華民國113年9月26日第二審確定判決(原審案號:臺灣屏 東地方法院113年度易字第66號,起訴案號:臺灣屏東地方檢察 署112年度偵字第16979號),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再審意旨如附件。 二、本案再審適用法律說明   按刑事訴訟法第433條復規定:「法院認為聲請再審之程序 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 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而所謂的「敘述理由」,係 指具體表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而言,所稱證據, 係指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倘僅泛言有法定再審事 由,而未敘明具體情形,或所述具體情形,顯與法定再審事 由不相適合,或未提出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均應 認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以聲請不合法,依同法第433 條規定裁定駁回(最高法院113台抗字第1818號裁定意旨參照 )。 三、經查:  ㈠本件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黃○益(下稱聲請人)對於本院確 定判決聲請再審,雖以再審書狀敘述:其從未自承有恐嚇情 事,伊請求調閱通聯紀錄調不到,沒證據,伊卻有罪等詞, 惟未敘述其有何刑事訴訟法第420、421條規定所列符合法定 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未具體說明有何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 綜合判斷足認其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確定判決所 認罪名之判決等情形,本院乃於民國114年3月12日裁定命聲 請人應於裁定正本送達後7日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及證據 ,上開裁定正本已於114年3月19日寄存送達,有本院送達證 書1件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9頁)。  ㈡聲請人收受上開裁定後,僅提出所稱「騙錢及傷害案相關人 合照」、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017號裁定、臺灣高等檢察署 高雄檢察分署113年度上聲議字第2623號處分書,並附註其 個人評論意見,並未補正原判決之繕本,亦未表明符合法定 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之情形。聲請人來函雖有提及已對歐陽 正宇檢察官為瀆職之告訴並表明偵查進行中(114他66號) ,此固屬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5款所列「參與原判決 或前審判決或判決前所行調查之法官,或參與偵查或起訴之 檢察官,或參與調查犯罪之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 警察,因該案件犯職務上之罪已經證明者,或因該案件違法 失職已受懲戒處分,足以影響原判決者」之再審情形,然依 同條第2項規定就該項情形之證明「以經判決確定,或其刑 事訴訟不能開始或續行非因證據不足者為限,得聲請再審。 」依聲請人上開所載「偵查進行中」,即不合該情形之證明 ,聲請人應待該案偵查結果或經判決確定後再行聲請再審。  ㈢此外,聲請人於所提出之照片、處分書附註之個人評論,均 屬其個人對該照片或處分書片段所抒發意見,並非對聲請再 審之有罪確定判決有何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之具體 敘明,亦未為說明如何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足認其 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確定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之 再審理由,自難認其已依本院裁定意旨補正。揆諸上開說明 ,聲請人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不合法律上之程式,且 未據聲請人依限補正,應予駁回。 四、按「聲請再審之案件,除顯無必要者外,應通知聲請人及其   代理人到場,並聽取檢察官及受判決人之意見。但無正當理   由不到場,或陳明不願到場者,不在此限」,刑事訴訟法第 429條之2定有明文。是再審之聲請顯屬程序上不合法或顯無 理由而應逕予駁回者,自屬「顯無必要」通知聲請人到場之 情形。且本院前已裁定命聲請人補正,聲請人並未依法補正 ,是本件既顯不合法,即無使聲請人到庭表示意見之必要, 附此說明。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徐美麗                    法 官 莊珮君                    法 官 楊智守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建瑜

2025-03-31

KSHM-114-聲再-21-20250331-2

家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救字第24號 聲 請 人 李○穎 非訟代理人 矯恆毅律師(法扶) 相 對 人 陳○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離婚等(含未成年子女相關)事件,聲請人聲 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 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 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 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離婚等(含未成年子女相 關)事件(114年度家補字第119號),聲請人因無資力支出 訴訟費用,已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申請法律扶助獲准 等情業據其提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專用委任狀、法律扶 助基金會屏東分會申請人資力審查詢問表、審查表、准予扶 助證明書(全部扶助)、戶籍謄本等文件為證,揆諸上揭法 律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張以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蕭秀蓉

2025-03-31

PTDV-114-家救-24-20250331-1

家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救字第26號 聲 請 人 沈秀芳 非訟代理人 陳韋利律師(法扶) 相 對 人 范婕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代墊未成年子女扶養費事件,聲請人聲請 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 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 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 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返還代墊未成年子女扶養 費事件(114年度家補字第130號),聲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 訟費用,已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申請法律扶助獲准等 情,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屏東 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全部扶助)、審查表、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會專用委任狀等文件為證,且核其性質非顯無勝 訴之望,是本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揆諸上揭法律規定, 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張以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蕭秀蓉

2025-03-31

PTDV-114-家救-26-202503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