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新臺幣50,000元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士小
士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士小字第239號 原 告 游宗樺 被 告 李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訴訟之全 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 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28條第1項定 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起訴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50,000元本息,惟依兩 造間歷次契約約定合意由臺灣新北、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 管轄法院,揆諸前揭規定,本件應由臺灣新北或臺北地方法 院管轄。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 權將本件訴訟裁定移送於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歐家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王若羽

2025-02-10

SLEV-114-士小-239-20250210-1

湖簡
內湖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湖簡字第202號 原 告 張慧珠 上列原告與被告藍裕傑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 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附民字第832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具狀補正被告之住居所,或 依法聲請公示送達,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並敘明請求新臺幣50,000元部分符合一貫性之陳述。如逾期 未繳納或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請求新臺幣50,000元部分 之訴。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民事訴訟 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次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 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 要件之情形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 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4條 第1項第1款、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載被告藍裕傑位於臺北市○○區 ○○路0段00巷000號之住所,經中華郵政以查無其人退回,此 有送達證書可證(見本院卷第29至30頁),足認原告陳報之 住址並非被告正確住址。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如主文第1項 所示之事項(原告並得於確認被告現時住居所範圍內聲請調 查證據,亦得依法聲請閱卷以確認之),如逾期未補正,即 駁回原告本件訴訟。 三、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 訴訟,對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損害,刑 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定有明文,但得以附帶提起民事訴訟 ,請求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損害為限,否則縱 令得依其他事由,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於刑事訴訟程序附 帶為請求(最高法院60年台上字第633號判決意旨參照)。 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 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如認其不符同法第48 7條第1項規定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 程式之欠缺(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第953號裁定意旨參照 )。 四、經查,原告與被告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係原告就本院113 年度訴字第273號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下稱系爭刑案)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被告給付原告匯款金額新臺幣(下 同)450,000元、額外求償懲罰賠償原告50,000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有刑事附 帶民事起訴狀在卷可稽(見本院113年度附民字第832號卷第 5頁),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 法第25條第1項雖明定犯罪被害人或其家屬依民事訴訟程序 向犯罪行為人或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人起訴請求損害賠償或提 起上訴時,暫免繳納訴訟費用之旨,惟該法第3條第2款明文 適用該法之犯罪被害人指因犯罪行為致生命、身體或性自主 權遭受侵害之人,本件原告並非上開法益態樣遭侵害,無該 法之適用。又按詐欺犯罪防制條例第54條第1項雖亦規定詐 欺犯罪被害人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人起訴請 求損害賠償或提起上訴時,暫免繳納訴訟費用,於聲請強制 執行時,並暫免繳納執行費。然上開條文得依法暫免繳納訴 訟費用之範圍,亦應限於經刑事法院所認定為詐欺犯罪之結 果而言,被害人非屬上開範圍之請求,自不屬詐欺犯罪防制 條例第54條第1項所明定詐欺犯行之一部分,既未經刑事法 院予以評價,則其如欲另行請求,仍應依最高法院108年度 台抗字第953號裁定意旨補繳裁判費用,以貫徹民事訴訟為 有償主義之意旨。是以,本件原告因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免繳納裁判費部分,係指系爭刑案認定原告因受詐騙而於民 國112年6月8日上午11時55分許無摺存款450,000元至被告所 提供之帳戶乙節,揆諸前揭說明,原告請求被告賠償500,00 0元(計算式:450,000元+50,000元=500,000元),僅其中 系爭刑案認定之450,000元部分屬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範圍, 依法得免徵裁判費。另50,000元部分既已超過本院刑事庭被 訴犯罪事實所生損害之範圍,即應適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繳 納裁判費,而該部分之訴訟標的金額為50,000元,依修正前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 額數標準規定,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 五、又按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 回之。原告之訴依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者,法 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 ,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 款、第2項第2款分別定有明文。而提起民事訴訟,應以訴狀 表明請求之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此為起訴必備 之程式(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款規定參照)。又所 謂原告所述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指原告之訴不符一 貫性審查要件,而關於原告請求之一貫性審查,區分事實主 張之一貫性審查及權利主張之一貫性審查。於前者而言,先 暫認原告所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就其所主張之訴訟標的法律 關係,依實體法予以法律要件評價,如其所主張之事實足以 導出其權利主張,始具備事實主張之一貫性;於後者而言, 通過前者審查之後,繼而再依實體法予以法律效果評價,如 足以導出原告所為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訴之聲明),始具 備權利主張之一貫性。此二者均具備一貫性,原告之訴訟上 請求即通過一貫性審查。如在此階段原告之請求未通過一貫 性審查,其訴屬顯無理由,不必再就被告之答辯進行重要性 審查,亦不必再調查證據。而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上 揭規定於簡易程序亦適用之。 六、經查,原告前開主張關於「額外求償懲罰賠償原告50,000元 」部分,依原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所述侵權行為法律 關係,縱被告確有為侵權行為,亦僅就原告實際所受損失45 萬元負責,無從導出被告應額外受「懲罰」賠償原告50,000 元之結論,可徵原告此部分主張,欠缺權利主張之一貫性。 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逕向本庭如數補繳1,000元 。另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2項但書規定, 命原告具體敘明請求50,000元部分符合一貫性之陳述。如逾 期不繳納或補正不完足,即駁回原告此部分之訴,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內湖簡易庭 法 官 許凱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許慈翎

2025-02-10

NHEV-114-湖簡-202-20250210-1

湖小
內湖簡易庭

損害賠償

宣 示 判 決 筆 錄 113年度湖小字第1411號 原 告 陳湘縈 被 告 廖韋綺 上列當事人間113 年度湖小字第1411號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中 華民國114 年2 月10日言詞辯論終結,並於114 年2 月10日在本 院公開宣示判決。 出席職員如下: 法 官 許凱翔 書 記 官 許慈翎 通 譯 賴慧玲 朗讀案由。 到場當事人: 如報到單所載。 法官宣示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4條第2項、第 436條之18規定判決,宣示主文如下,不另作判決書。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0,000元。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 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內湖簡易庭             書記官 許慈翎             法 官 許凱翔 上列筆錄正本業經核對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關於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 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 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許慈翎

2025-02-10

NHEV-113-湖小-1411-20250210-1

司票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115號 聲 請 人 蔡聖豐 相 對 人 GALVAN GLAIZA RAMOS(中譯:萊莎)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113年11月13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支付聲請人新 臺幣50,000元,其中之新臺幣40,000元及自民國114年1月13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75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3年11月13 日簽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   50,000元,未載到期日,詎於民國114年1月13日提示,尚有 如主文所示之金額及利息未獲清償,爰提出本票1紙,聲請 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發票人如主張本 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對執票人向 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 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陳怡珍 註:聲請人應於5日內查報相對人其他可能送達之處所,以免因 未合法送達而無效。

2025-02-08

CHDV-114-司票-115-20250208-1

司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2765號 聲 請 人 瑞保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中豪 相 對 人 鄭吉裕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 付聲請人新臺幣伍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六月九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柒佰伍拾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2年3月23日 簽發之本票1紙,付款地在臺北市,金額新臺幣50,000元, 利息按年息16%計算,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到期日未載,詎 於112年6月9日經提示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票1紙,聲請裁 定就上開金額及依約定年息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如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 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 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黃菀茹

2025-02-08

TPDV-114-司票-2765-20250208-1

司票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116號 聲 請 人 蔡聖豐 相 對 人 DESDER MARY JOY CUETO(中譯:瑪蕎)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113年11月13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支付聲請人新 臺幣50,000元,其中之新臺幣40,000元及自民國114年1月13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75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3年11月13 日簽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   50,000元,未載到期日,詎於民國114年1月13日提示,尚有 如主文所示之金額及利息未獲清償,爰提出本票1紙,聲請 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發票人如主張本 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對執票人向 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 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陳怡珍 註:聲請人應於5日內查報相對人其他可能送達之處所,以免因 未合法送達而無效。

2025-02-08

CHDV-114-司票-116-20250208-1

司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1026號 聲 請 人 宋昭德 相 對 人 劉俊毅 上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七月三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 聲請人新臺幣伍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一月六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柒佰伍拾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3年7月3日,簽 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新臺幣50,000元,到 期日未載,詎經提示後,尚有如主文所示之本金及利息未獲 清償,為此提出本票1件,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請求法院執行 處停止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張祥榮 一、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2-08

TCDV-114-司票-1026-20250208-1

司促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5958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黃柏嘉即云誠法律事務所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管騏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50,000元,及自本支付命令送 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 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思頴

2025-02-07

SLDV-113-司促-15958-20250207-1

司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33807號 聲 請 人 創鉅有限合夥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迪和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理人) 相 對 人 陳姿語 王瑋凡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110年12月21日共同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聲 請人新臺幣50,000元,其中之新臺幣8,775元,及自民國113年9 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得為強 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0年12月21日共 同簽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下 同)50,000元,到期日113年9月5日。詎於屆期提示後,尚 有票款本金8,775元未獲清償。為此提出本票原本1紙,聲請 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情。 二、經查,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收到本裁定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發票人 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 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陳思頴

2025-02-07

SLDV-113-司票-33807-20250207-1

雄小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小字第2541號 原 告 于慧珠 被 告 周一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0,000元,及自民國114年1月17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50,000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可預見將金融帳戶提供予他人,可能幫助他 人掩飾或隱匿實施詐欺犯罪所得財物,竟仍基於幫助詐欺取 財及洗錢意思,於民國112年6月27日前某時許,將其所申設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822-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中信 帳戶)帳號、密碼,提供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騙集團。嗣 該詐騙集團成員取得中信帳戶資料後,以通訊軟體LINE暱稱 「郭馨玥」邀請伊加入「順風順水」群組,並向伊佯稱可至 盈昌網站申請帳號投資保證獲利云云,致伊陷於錯誤,依指 示於112年6月30日12時44分許匯款新臺幣(下同)5萬元至 中信帳戶內,旋遭隱匿掩飾而受有財產損失,且被告業經臺 灣士林地方法院112年度金訴字第992號刑事案件(下稱系爭 刑案)判決犯幫助洗錢罪在案,依法應負賠償之責。爰依侵 權行為法律關係起訴,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伊係接獲佯裝為外匯局專員、暱稱「王華文」之 人來電佯稱辦理外匯帳戶需依指示交付中信帳戶帳號密碼予 他人,伊同為被詐騙之被害人,且伊非提領車手,並未獲得 任何利益,亦經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下稱士林地檢署)以 113年度偵字第9859號案件(下稱系爭偵案)為不起訴處分 在案,自不負賠償之責等語置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 行為人;連帶債務之債權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 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27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查被 告基於幫助詐欺及洗錢意思提供中信帳戶予系爭詐騙集團使 用,而原告曾因受詐欺匯款5萬元至中信帳戶,且被告業經 系爭刑案判決犯幫助洗錢罪確定在案等情,有系爭刑案判決 、原告匯款紀錄在卷為憑(本院卷第13、19至24頁),並有 中信帳戶交易明細、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林園分局大寮分駐所 陳報單、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 便格式表、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等件為憑( 系爭偵案立字卷第35、229至232、243頁),復經被告於系 爭偵案偵訊時坦白承認曾基於幫助詐欺及洗錢意思而提供中 信帳戶明確(系爭偵案偵字卷第19頁)。是被告提供帳戶行 為與原告所受財產損害顯有相當因果關係,則被告自應就其 提供系爭帳戶對系爭詐騙集團遂行詐欺及洗錢資以助力行為 ,視為共同行為人,應與不詳詐騙集團成員連帶負損害賠償 責任。  ㈡至被告雖辯稱其同係受名為「王華文」之人詐欺始提供中信 帳戶云云(本院卷第49頁),固據其於偵訊時提出對話紀錄 為證(系爭偵案偵字卷第21至39頁)。惟被告於系爭偵案偵 訊時先是稱其交付帳戶對象為「張文華」(系爭偵案偵字卷 第15頁);惟於本院審理時卻稱對象為「王華文」(本院卷 第49頁),可見被告就其交付對象前後所述不一,已難置信 ,且其所提對話紀錄復敘及「等移工回來先去小七領$和拿 紙箱」等語(爭偵案偵字卷卷第23頁),益徵被告於交付帳 戶前,曾將中信帳戶內款項先行提領殆盡而有規避損失行為 ,顯與誤信他人說詞而提供帳戶情形有別,亦難認被告前揭 所辯為真。又原告被害部分,雖經士林地檢署以系爭偵案為 不起訴處分,固有該不起訴處分書在卷可稽(本院卷第9至1 1頁),然係基於刑事法理上一罪不二罰而以曾經判決確定 為由,仍無礙於前揭民事侵權行為事實之認定。  ㈢從而,被告所辯不足採信,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如數賠償,自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5萬元 ,及自114年1月17日(言詞辯論期日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規定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 被告敗訴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職權宣告假執行 。併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適用同法第392 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七、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另 依同法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如主文第2 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 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冒佩妤

2025-02-07

KSEV-113-雄小-2541-202502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