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給付貨款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貨款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70號 上 訴 人 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光祥 訴訟代理人 王子文律師 郭逸婷律師 上 訴 人 國防部 法定代理人 顧立雄 訴訟代理人 徐克銘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等事件,兩造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 10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重上字第569號),各自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兩造上訴均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兩造各自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範圍 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 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 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 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 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 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 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 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 解釋、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 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 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 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 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 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 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 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兩造對於原判決關於其不利部分,各自提起上訴,雖以 各該不利部分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 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 論斷:上訴人國防部於民國108年1月17日向對造上訴人大同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同公司)採購長度各為25萬公尺、10 萬公尺之抗彈纖維布(下稱系爭抗彈布),各簽立採購契約 (下合稱系爭採購契約),約定各分4批按約定期日交貨。 國防部依系爭採購契約通用條款(下稱通用條款)第2條第2 款約定,要求大同公司提出原料符合「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 標準」之產地證明,非以原產地為大陸地區財物供應,及依 同條款第12條第7款目視檢查之⒊約定,提出相關文件審查, 並交付符合計畫清單所載標示及外觀要求之系爭抗彈布,並 無不當,大同公司不得主張扣除因此所生遲延期間。至國防 部以約定之壓機辦理性能測試驗收,未按兩造簽認之製程參 數確認表設定壓機溫度,對於測試結果不合格,不可歸責於 大同公司,就系爭抗彈布已交貨部分之遲延日數如原判決附 表H欄所示,未交貨部分,國防部業已解除契約,該部分之 遲延日數如第一審判決附表二I欄所示。國防部依通用條款 第14條第1款、第4款約定,得請求契約價金總額20%為上限 之逾期違約金,共新臺幣(下同)4,900萬元,並依系爭採 購契約第5條第6款約定,自應付大同公司之價金中扣抵,另 依通用條款第11條第3款第4目、第4款約定,得沒收解除契 約部分之履約保證金1,260萬元,此與逾期違約金性質不同 ,無重複計罰問題。惟大同公司就系爭採購契約已交付近一 半之數量,其中批次1-1、2-1、2-2、2-4經國防部同意辦理 減價收受,批次1-4經驗收合格,尚符契約要求,且國防部 業另予沒收履約保證金1,260萬元,是認逾期違約金應酌減 為契約價金總額15%即3,675萬元,始屬相當。從而,大同公 司依民法第179條規定,備位請求國防部返還酌減後之數額1 ,225萬元本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等情,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所為論斷 者或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矛盾、違法 ,而非表明各該不利部分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 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 揭說明,應認兩造之上訴均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兩造之上訴均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 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賴 惠 慈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心 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2

TPSV-114-台上-70-20250212-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給付貨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北小字第4134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劉克勝即美生家創意館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鵬瑜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香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10日 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惟未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查 本件上訴人之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48,958元,應徵第二審 裁判費2,250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42條 第2項規定,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逕向本院如數 補繳,逾期未繳者,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5-02-12

TPEV-113-北小-4134-20250212-2

司促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給付貨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117號 債 權 人 搜創網路行銷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智國 債 務 人 陳仲凱即森澤商行(獨資)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壹拾參萬捌仟參佰參拾貳元, 及自本支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 算之利息,並賠償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 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聲請狀及陳報狀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項仁玉 附記: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債權人應於收受支付命令後十五日內,提出『債務人其他可 供送達之地址』;如債務人係法人,則應提出法人最新登記 資料( 例如公司設立變更登記事項表) 及法定代理人最新 現戶戶籍謄本正本( 戶長變更及全戶動態記事欄、個人記 事欄請勿省略) ,以核對是否合法送達。( 否則無法核發 確定證明書) 三、債務人如已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 十日內向本院提出異議,若未提出異議,則本命令確定後 本院仍將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予債權人。 四、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証明書,債權人 勿庸另行聲請。 五、支付命令不經言詞辯論,亦不訊問債務人,債務人對於債 權人之請求未必詳悉,是債權人、債務人接獲本院之裁定 後,請詳細閱讀裁定內容,若發現有錯誤,請於確定前向 本院聲請裁定更正錯誤。

2025-02-12

TNDV-114-司促-1117-20250212-1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給付貨款等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字第86號 上 訴 人 劉佩樺 (送達代收人 許瓈丹 住○○市○○區○○○路000號0樓之0) 訴訟代理人 魏志勝律師 被上訴人 春發綠能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宗和 訴訟代理人 陳惠妤律師 李衣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月26 日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0年度訴字第83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114年1月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除減縮部分外)關於命上訴人給付逾新臺幣貳佰貳拾捌 萬捌仟陸佰陸拾壹元,及自民國一○九年七月五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並該部分假執行之宣告,暨 訴訟費用(減縮及確定部分除外)之裁判,均廢棄。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其餘上訴駁回。 第一(減縮及確定部分除外)、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百分 之七十,餘由被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負責人李宗和及上訴人於民國109 年2月4日,在高雄市○○區○○○路000號18樓之5被上訴人公司 簽訂合作契約(下稱系爭契約),上訴人當場簽發面額新臺 幣(除特別載明外國通用貨幣者外,下同)500萬元之個人 本票(票據號碼00000,下稱系爭本票)予被上訴人,用以 擔保履行系爭契約。而系爭契約甲方雖載為訴外人熟果初樂 (廈門)貿易有限公司(為未經許可之大陸地區法人,下稱 熟果公司),惟上訴人表示係「熟果公司水果品牌之總創始 人」,並告知「臺灣這邊就是我自己名義與您們合作而已」 ,且於簽約時討論契約內容及磋商,並親簽註記「同甲方合 約立契約人」。又上訴人於109年7月3日、8月20日以個人名 義為系爭契約履行,寄發存證信函予被上訴人,足認上訴人 係以自己名義與被上訴人簽訂系爭契約。依系爭契約第2點 有關採購事項之2.1、第4點有關付款方式之4.1約定,甲方 向乙方採購金鑽鳳梨,轉賣至中國實體通路和批發市場,甲 方應於交貨後於14個工作天內匯款至乙方指定帳戶;且系爭 契約第1、6點尚有約定利潤分配,故系爭契約應為獨立買賣 與合作契約之聯立,相互間不具依存關係。被上訴人依約交 貨金鑽鳳梨16次,上訴人僅支付12次價金共人民幣971,602 元,尚積欠109年4月1、19、22、26日交貨4次之貨款各人民 幣185,072元、122,304元、122,304元、122,304元,依臺灣 銀行公告同日匯率4.154、4.148、4,14、4.139,折算共2,2 88,661元。又上訴人於109年5月12日以微信傳予如原判決附 件(下稱附件)1所示內容之2020年02-04月進銷存總表(下 稱A表)及如附件2所示內容之銷售登記表記載未分配利潤人 民幣35,351元、銷售應收款人民幣1,721,345元、廈門成本 費用人民幣367,734元。詎上訴人於同年6月16日電郵提出如 附件3所示內容之2020年02-04月進銷存總表(下稱B表 ), 竟更改銷售應收款人民幣1,389,171元,虛增其他費用人民 幣358,278元(與廈門成本費用人民幣367,734元,提高成本 人民幣726,012元),卻未提出憑證,應合於系爭契約5.2.2 約定回報不實、私自圖利,被上訴人於109年8月3日函知上 訴人解除契約,並於同年月6日送達,上訴人應賠付違約金1 00萬元。縱認系爭契約主體為熟果公司而非上訴人,則上訴 人以熟果公司名義在臺灣地區與被上訴人簽訂系爭契約,應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下稱兩岸條例 )第7 1條規定,與熟果公司負連帶責任,益徵熟果公司因銷售虧 損,上訴人無從以該虧損抵銷積欠貨款。爰依民法第367、2 29、739條、兩岸條例第71條及系爭契約2.1、4.1、5.1.5、 5.2.2約定(先位),並依票據法律關係(備位),提起本 件訴訟等情。並於原審先位聲明求為命上訴人應給付3,288, 661元,及其中100萬元自109年8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並其 餘2,288,661元自109年7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均按週年利率 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之判決。備位聲明 求為命上訴人應給付3,288,661元,及自112年9月28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 執行之判決。(114年1月8日言詞辯論期日因折算數額誤算 減縮請求聲明,茲不再贅述減縮部分) 二、上訴人則以:系爭契約右上角註記被上訴人公司名稱、電話 及傳真號碼,可見契約為被上訴人單方所擬,伊僅於109年2 月3日以甲方熟果公司業務代表即總經理特助身分,在楠梓 星巴克與被上訴人簽署系爭契約,非契約當事人。伊因忘記 帶本票,遂由訴外人吳俊緯於隔日帶本票至伊家,由伊簽發 系爭本票。熟果公司雖未在系爭契約蓋用大小章,然熟果公 司於109年2月24日至5月27日間以自己名義匯款清償系爭契 約之貨款債務,可認為承諾事實,況被上訴人未明確反對與 熟果公司締約,則被上訴人係與熟果公司締結系爭契約,伊 非系爭契約之當事人。又系爭契約約定有盈餘始分配,如虧 損各按比例負擔,故系爭契約之真意非買賣水果,而是合作 經營之無名契約,未保證不虧損,被上訴人貨款請求權應附 有合作結算淨利之停止條件,如確認無盈餘可分配,則被上 訴人自當吸收貨款成本,始符合契約整體解釋意旨,故伊簽 發之系爭本票僅擔保系爭契約結束後盈餘時之貨款,未及盈 餘分配或違約金等債務。被上訴人明知水果瑕疵比率高,每 批出口都是虧損,出口水果至廈門非履行買賣契約,為銷售 合作關係。熟果公司應被上訴人要求,由熟果公司負責人即 訴外人翁藝鈴確認後,伊再將預估果款計算方式之A表、銷 售登記傳予李宗和,僅向被上訴人確認水果出口之數目,不 能據此推論實際銷售金額。被上訴人主張積欠之貨款,早於 109年4月23日清償完畢,熟果公司未有回報不實,亦無私自 圖利,自無賠償違約金之理。熟果公司與被上訴人間合作關 係,已支出廈門成本費用人民幣367,734元,如認伊應給付 貨款及違約金,則被上訴人應該負擔成本費用之半數即人民 幣183,867元,並按匯率折算為763,783元為抵銷云云,資為 抗辯。 三、原審(除減縮外)判決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2,388,661元 (金鑽鳳梨貨款與10萬元罰責)及利息,並為附條件准、免 假執行宣告,駁回被上訴人其餘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上訴 人就敗訴部分,提起上訴,上訴聲明:㈠原判決(除減縮外 )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 一審之訴駁回。被上訴人答辯聲明:上訴駁回(就其敗訴部 分,未據聲明不服)。 四、兩造間之不爭執事項:  ㈠系爭契約之乙方為被上訴人,蓋有被上訴人公司及負責人大 小章,但甲方熟果公司(上卷頁116、266)及其負責人翁藝 鈴未在系爭契約蓋用大小章,僅上訴人以「業務代表(同甲 方合約立契約人)」名義簽名(審訴卷頁33)。上訴人並以 自己為發票人簽發系爭本票交付被上訴人收執。  ㈡上訴人於109年5月12日主動傳送A表予被上訴人。  ㈢被上訴人主張未付4次貨款各為人民幣185,072元、122,304元 、122,304元、122,304元,依序按匯率4.154元、4.148元、 4.14元、4.139元折算新臺幣。(上卷頁116)  ㈣熟果公司係未經許可之大陸地區法人。(上卷頁117、266)  ㈤A表(審訴卷頁35之2020年02-04月進銷存總表)、B表(訴卷 一頁93之2020年02-04月進銷存總表)及銷售登記表(訴卷 一頁205之銷售登記),係由上訴人各於109年5月12日、6月 16日、5月12日傳送給被上訴人。(上卷頁231之被上訴人11 3年6月26日二審答辯㈣暨爭點整理狀第5頁㈣、㈤、同卷頁266 之113年7月18日準備程序筆錄第6頁)  ㈥系爭契約5.2.2約定之罰責100萬元,屬賠償總額預定性之違 約金。(上卷頁157、266)  ㈦上訴人為熟果公司總經理特助之業務代表,與被上訴人簽立 系爭契約。(上卷頁157、266) 五、爭點:  ㈠被上訴人依系爭契約交付熟果公司所採購之金鑽鳳梨,其中1 09年4月1日、19日、22日、26日所交付之金鑽鳳梨,熟果公 司是否尚未支付被上訴人價金各為人民幣185,072 元、人民 幣122,304元、人民幣122,304元、人民幣122,304元?被上 訴人得否據此請求上訴人按匯率折算新臺幣給付共計2,28 8 ,661元?  ㈡熟果公司透過上訴人傳送之數據,是否有前後所列不一致被 上訴人難以計算合作收入、成本之情形?被上訴人得否依系 爭契約5.2.2約定,以回報不實、私自圖利為由,請求上訴 人與熟果公司連帶給付罰責100萬元?  ㈢被上訴人得否依系爭契約5.1.5約定,請求上訴人給付擔保本 票之票款3,288,661元及加計6%計算之遲延利息?上訴人得 否以原證2所示廈門成本費用人民幣367,734元為抗辯被上訴 人應負擔半數即人民幣183,867元,並按匯率折算新臺幣為7 63,783元? 六、本院判斷:  ㈠查被上訴人主張為訴訟標的法律關係及其原因事實,兩造雖 為臺灣地區人民,惟系爭契約當事人尚有未經許可之大陸地 區法人熟果公司,已如前述,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以熟果公 司名義簽訂系爭契約,因積欠貨款及違約,先位請求應連帶 給付貨款及違約金,且上訴人簽發系爭本票擔保系爭契約履 行,備位請求給付票款等各情涉訟,核屬涉外契約事件,系 爭契約既在高雄市簽訂,依系爭契約7.2約定,合意因該契 約及相關事項涉訟以原審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審訴卷頁 33),可徵原審法院就本件有裁判管轄權。再依兩岸條例第 48條第1項規定,系爭契約訂約地為高雄市,系爭契約7.1約 定依我國相關法令(審訴卷頁33),自應以臺灣地區之法律 為準據法。  ㈡關於上訴人是否為系爭契約之當事人乙節,兩造雖仍互有攻 防,惟經核兩造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舉證,與其等各於原審 所為相同,而原判決已詳為論述:觀之系爭契約內容,甲方 為熟果公司,立契約書人載明熟果公司負責人翁藝鈴,5.1. 5約定甲方簽約代表人及連帶保證人願開具500萬元本票作為 本合作債務之擔保,上訴人嗣後簽發系爭本票,可見上訴人 為熟果公司之簽約代表人、連帶保證人,並非契約當事人。 依系爭契約1.4約定,甲方同意乙方認購甲方5%股份,如上 訴人為系爭契約甲方,應無同意乙方認購伊股份之可言。再 觀諸出口報單所載,買方均為熟果公司而非上訴人,目的地 為廈門,合於系爭契約1.2約定乙方將產品完整運輸至甲方 廈門公司。另上訴人所提國際結算借記通知,亦為熟果公司 支付貨款。足徵系爭契約之甲方為熟果公司,上訴人非契約 當事人,係熟果公司授權上訴人簽訂系爭契約。本院就兩造 關於上訴人是否為系爭契約之當事人所為攻擊或防禦方法之 意見及法律上意見與原判決相同,依民事訴訟法第454條第2 項前段規定,茲引用之,不再贅述。  ㈢關於系爭契約是否僅為合作經營銷售金鑽鳳梨之契約?抑或 為金鑽鳳梨買賣及合作銷售大陸地區之契約聯立?兩造仍互 有攻防,然經核兩造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舉證,與其等各於 原審所為相同,而原判決已詳為論述:依系爭契約2.1、2.2 及3.1約定,以CIF廈門條件採購時價金鑽鳳梨,係為轉賣至 大陸地區實體通路、批發市場;再依4.1、4.2約定,比對被 上訴人所提出口報單及上訴人提出國際結算借記通知,如附 件5對照表所示,金額均一致相符,顯見熟果公司確於結算 利潤外,須另就出口廈門之金鑽鳳梨給付貨款予被上訴人。 又依系爭契約1.1、6.1、6.2、6.3約定,有關合作約定及利 潤結算,係獨立於採購事項、交貨方式,且結算時間與付款 時間不同,此觀諸上訴人提出國際結算借記通知,熟果公司 非每月匯款1次,如雙方有意統合結算,系爭契約應載明採 購貨款一併計入成本,俟結算時併予計算盈虧,而卻約明給 付貨款之時間與結算日期不一致,益徵系爭契約為金鑽鳳梨 買賣及合作銷售大陸地區之契約聯立,非僅合作經營銷售金 鑽鳳梨之契約。本院就兩造關於系爭契約是否僅為合作經營 銷售金鑽鳳梨之契約?抑或為金鑽鳳梨買賣及合作銷售大陸 地區之契約聯立所為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意見與 原判決相同,依民事訴訟法第454條第2項前段規定,茲引用 之,不再贅述。  ㈣再者,兩造關於上訴人是否應依兩岸條例第71條規定與熟果 公司負連帶責任乙節,兩造亦仍互有攻防,惟經核兩造之攻 擊或防禦方法及舉證,與其等各於原審所為相同,而原判決 已詳為論述:熟果公司為未經許可之大陸地區公司,授權上 訴人以其業務代表代為簽訂系爭契約,如熟果公司因系爭契 約應負責任,依兩岸條例第71條規定,上訴人自應負連帶責 任。公司法修正刪除外國公司認許制度,與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15條或兩岸條例第71條規定無關,上訴人此部分所辯,核 屬無據。是本院就兩造關於上訴人是否應依兩岸條例第71條 規定與熟果公司負連帶責任所為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 律上意見與原判決相同,依民事訴訟法第454條第2項前段規 定,茲引用之,不再贅述。  ㈤被上訴人主張已依約完成交付熟果公司採購之金鑽鳳梨,其 中109年4月1日、19日、22日、26日所交付之金鑽鳳梨,熟 果公司尚未支付價金各為人民幣185,072 元、人民幣122,30 4元、人民幣122,304元、人民幣122,304元等情,雖為上訴 人否認,惟被上訴人已舉核屬相符之出口報單為證(審訴卷 頁53至59),核與上訴人提出109年6月16日通知被上訴人( 李宗和配偶即訴外人章小姐)電郵附加檔案2付匯登記表( 訴卷一頁81至85)之貨款付款登記(訴卷一頁107之被證12 表格),並無記載付款日期、實付金額/元,顯見熟果公司 尚未支付此部分貨款甚明。是則被上訴人依系爭契約4.1約 定、民法第367條及兩岸條例第71條規定,自得請求上訴人 按匯率折算新臺幣給付積欠貨款共計2,288,661元(數額為 兩造所不爭執,已如前述)。  ㈥被上訴人主張:熟果公司透過上訴人傳送之數據,前後所列 不一,致其難以計算合作收入、成本之,為系爭契約5.2.2 約定回報不實、私自圖利情形,上訴人應與熟果公司連帶給 付罰責100萬元云云,為上訴人所否認,原審則判命上訴人 給付10萬元。經查:   ⒈A表(審訴卷頁35之2020年02-04月進銷存總表)、B表( 訴卷一頁93之2020年02-04月進銷存總表)及銷售登記表 (訴卷一頁205之銷售登記),係由上訴人各於109年5月1 2日、6月16日、5月12日傳送給被上訴人,為兩造所不爭 執,已如前述。其中「廈門成本費用」、「台灣成本費用 」加總數額均相同,但A表「銷售應收款」加總數額為1, 721,345,B表則為1,389,171;A表尚有「未分配利潤」加 總數額35,531,B表尚有「其他費用」、「總損益」之數 額。   ⒉然被上訴人與熟果公司間尚未依系爭契約第6點約定結算利 潤,為兩造所不予爭執(本院卷頁317之113年9月12日準 備程序筆錄第3頁),足徵熟果公司透過上訴人先後傳予 被上訴人之A表暨銷售登記表與B表之內容尚未確定,仍有 於表格製作日期後嗣因通路商退貨、增加運輸、裝卸費用 等事實變動而調整數額之可能,要難謂各該表格數額內容 不同而遽認熟果公司即有系爭契約5.2.2約定回報不實或 私自圖利之情形。   ⒊此外,被上訴人復未就其主張此部分利己之事實提出積極 證據以佐其說,殊難僅憑內容尚未確定之A表暨銷售登記 表與B表而逕為有利於被上訴人之認定。是被上訴人此部 分請求上訴人給付罰責,為無理由。  ㈦上訴人抗辯:原證2(即A表)所示廈門成本費用人民幣367,7 34元,被上訴人應負擔半數即人民幣183,867元,並按匯率 折算新臺幣為763,783元為抵銷云云,為被上訴人所否認。 然被上訴人與熟果公司間尚未依系爭契約第6點約定結算利 潤,已如前述,則上訴人援引熟果公司廈門成本費用以抵銷 應清償積欠貨款之給付,即乏所據,為無可取。  ㈧觀諸系爭契約5.1.5約定,上訴人所開具系爭本票係為擔保系 爭契約債務,並以貨款追回為限,與盈虧無關(審訴卷頁32 至33),而系爭契約5.2.2關於100萬元罰責之約定乃適用於 回報不實、私自圖利之情形,所涉關係盈虧結算,非屬貨款 追回的範疇,故該100萬元罰責並不是系爭本票擔保之債務 。現被上訴人與熟果公司間尚未依系爭契約第6點約定結算 利潤,已如前述,自難認被上訴人可行使系爭契約5.2.2約 定之權利。故被上訴人先備位之訴請求上訴人給付罰責,均 無理由。益徵系爭本票所擔保之系爭契約債務,即為熟果公 司尚積欠被上訴人4筆貨款,按匯率折算新臺幣給付共計2,2 88,661元,為兩造所不爭執,詳如前述。是被上訴人先位請 求給付2,288,661元之本息,為有理由,則無庸再予審究其 備位就擔保系爭契約債務之系爭本票債權債務關係。 七、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系爭契約4.1約定、民法第367、229 條及兩岸條例第71條規定,請求上訴人給付2,288,661元自1 09年7月5日(被上訴人於109年6月20日函催上訴人於5日內 給付貨款,並於同年月29日送達,審訴卷頁83至84)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至逾此範圍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除減 縮部分外)就超過上開應准許部分,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 並為假執行之宣告,自有未洽。上訴論旨就此部分指摘原判 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至於上開應准許部分, 原審判命上訴人悉數給付,並為假執行之宣告,核無違誤, 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 由,應駁回其上訴。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抗 辯等攻防方法及卷附其他證據,經本院斟酌後,咸認與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均毋庸再予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蘇姿月                   法 官 劉傑民                   法 官 劉定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並依附註 條文規定辦理。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慧玲 附註: 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 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訴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 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 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 院認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 第1項但書及第2項情形,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

2025-02-12

KSHV-113-上-86-20250212-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貨款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249號 上 訴 人 克林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紹男 訴訟代理人 陳鼎正律師 被 上訴 人 哲麟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欣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 月9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3年度上更一字第52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 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 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 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 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定。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 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 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 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 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 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 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 庭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 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 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 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 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 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 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 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 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 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綜合兩造不爭執事項;證人 吳欣諭、鄭弘祥、趙富杉之證言;LINE通訊軟體對話紀錄、 系爭報價單、出貨單、統一發票、存證信函及桃園市政府住 宅發展處函文等件,參互以觀,堪認兩造為系爭契約之當事 人,被上訴人已依債之本旨提出給付,上訴人之解約不合法 ,應給付原判決附表2所示燈具之貨款,並加計5%營業稅金 。從而,被上訴人依民法第367條規定,請求給付新臺幣190 萬9,845元本息,為有理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 論斷或其他與判決結果無礙事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矛盾錯 誤,違反證據、論理法則,而非表明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 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 ,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 合法。末查,證據調查原由審理事實之法院衡情裁量,若認 事實明瞭,自可即行裁判,毋庸再為調查。原審已說明本件 事證明確,其餘攻防方法及證據,均不足以影響判決之結果 ,而不逐一論列。則上訴人指摘原審未向桃園市政府住宅發 展處函詢,即屬判決違背法令,不無誤會,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官 鍾 任 賜 法官 林 麗 玲 法官 呂 淑 玲 法官 陶 亞 琴 法官 黃 明 發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曾 韻 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2025-02-12

TPSV-114-台上-249-20250212-1

重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給付貨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訴字第18號 原 告 右融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右昀 訴訟代理人 吳孟良律師 鄭亦珊律師 蔡承翰律師 被 告 開元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辜存信 訴訟代理人 蔡宜臻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1年12月26日辯論終 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美金肆拾貳萬壹仟肆佰元,及自民國一一一年十 月二十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九,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美金壹拾肆萬零肆佰陸拾柒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美金肆拾貳萬壹仟肆佰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 實 一、原告主張: (一)緣被告前於民國(下同)108年9月17日透過德泰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下稱德泰公司)的採購人員Betty Lee(即李佩珊 )主動向原告詢問是否能做21.5吋觸控面板,原告旋為被告 客製化開發設計規格為KB-000000-A1之21.5吋觸控面板(To uch Panel,業界以TP簡稱之,下稱系爭觸控面板)。嗣被 告於108年9月至11月間向原告核准共5張訂購單(下稱108年 間訂購單)。原告於製造生產108年間訂購單時,係以深圳 達沃斯光電有限公司(下稱達沃斯公司)為代工廠,為原告 生產製造系爭觸控面板。但因達沃斯公司生產製造之良率不 盡理想,是108年間訂購單之單價分別為較原告自家代工廠 單價更高之38.5美元/片及39美元/片。 (二)108年11月至109年2月間,被告主動找原告討論系爭觸控面 板未來新訂單之單價。惟被告於109年1整年之期間均未向原 告就系爭觸控面板下單。嗣於110年初,被告向原告表示目 前伊向富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泰公司)購買21.5吋 觸控面板,但因富泰公司於110年間即將漲價,被告無法負 擔成本壓力,爰向原告詢問是否可出售比富泰公司單價更低 之21.5吋觸控面板。原告回覆如欲降低單價,須由原告自家 代工廠代工,如繼續由達沃斯公司代工生產製造,則無降低 單價之可能。是兩造基於由原告自家代工廠代工之共識前提 下,於110年初至同年5月間進行議價。原告於110年3月間向 被告表示系爭觸控面板之單價可降至30.6美元/片,被告雖 能接受此單價,但因系爭觸控面板先前皆由達沃斯公司代工 ,被告為依貨樣表示並決定標的物之品質與屬性,特別於當 年4月底核准原告一張小數量(1500片)之訂購單,請原告 由自家代工廠生產製造系爭觸控面板。而原告為配合被告以 貨樣決定標的物之品質與屬性,旋以急單模式生產,並於同 年5月24日將第一批觸控面板1300片送交被告收受。經被告 確認系爭觸控面板之品質與屬性均符合其需求,始以兩造於 110年5月間談妥之最新單價30.1美元/片為訂購金額,被告 並於110年6月3日正式向原告發出原證15訂單編號:000-000 000000之訂購單(數量計22萬片,單價為每片30.1美元,共 計695萬3100美元),再於同年月18日向原告正式發出原證1 6訂單編號:000-000000000之訂購單(數量計1萬5202片, 單價為每片30.1每元,共計48萬459.21美元)。 (三)嗣原告陸續於110年7月19日、7月26日、8月13日、9月3日、 9月10日、9月17日、10月5日、10月12日、10月15日、11月1 2日、11月29日、12月10日出貨至被告指定之地點,共計8萬 4950片,有銷貨憑單可資為證。詎料,原告於110年12月10 日收到被告之採購經理來信告知「因客人調整明年(2022年) 上半年出貨目標,21.5TP請立刻停止生產及出貨,有進一步 更新會立即通知,造成不便,請見諒」等語。自此,被告未 曾再通知原告何時交付系爭觸控面板,其拒絕受領自係同時 構成受領遲延及給付遲延之責任。其後,原告之負責人分別 於110年12月20日、111年3月13日、111年5月1日、111年8月 2日多次寄發電子郵件予被告之負責人,除請求被告受領系 爭觸控面板外,亦請求被告先給付貨款,原告甚至於同年8 月19日委請律師以台北北門郵局第002117號存證信函向被告 請求繼續履行契約並給付貨款。惟被告對於原告之請求始終 置之不理。兩造就系爭觸控面板已成立買賣契約,原告亦已 持續依約履行。然被告無視契約約定,片面拒絕受領系爭觸 控面板,亦拒絕依約給付價金。而原告已多次給予被告相當 之期間請求給付貨款,並通知被告自己已經備妥系爭觸控面 板給付,請被告繼續履行契約,惟仍未能如願以償。原告自 得同時請求被告受領貨物及給付價金。末以,因本件原訂單 之總價為743萬3559.21美元,而原告已收取268萬4844.76美 元,故被告尚應給付剩餘價金474萬8714.45美元(計算式: 743萬3559.21元-268萬4844.76元=474萬8714.45元)。為此 ,爰依兩造間之買賣契約關係,請求被告給付上開貨款。 (四)被告辯稱兩造有約定達沃斯公司為原證1之代工廠云云,不 足為採: 1、依原證1所示,訂購單上明確記載「DWS:KB-215001-」為「 廠商品號」,又訂購單上所記載之廠商(即供應商)為原告 ,可見該「廠商品號」僅係系爭觸控面板供應商(即原告) 之公司內部編號,要與達沃斯公司或任何代工廠均無關聯。 而「廠商品號」於業界之訂購單上之意義,僅僅係公司內部 對於某種規格產品所給之序號,並無特別涵義。對於原告而 言,縱使該規格產品之內部材料購買自不同來源,只要係同 種規格之產品,原告均係給予相同之序號。原證1「廠商品 號」:「DWS:KB-215001-」所載之「DWS」,與達沃斯公司 無關。況達沃斯公司之英文名字為Touchworks,其英文簡稱 為「TWS」,被告一再執詞「DWS」為達沃斯公司云云,並不 可採。 2、次依原證11所示,被告於110年9月29日透過李佩珊(即Betty Lee)向原告來信,其指出為配合大陸限電政策而向原告調 查就原證1訂單生產工廠之限電情況,李佩珊於該電子郵件 中明確載明型號KB-000000-A1即系爭觸控面板之「製造商」 為「右融(即原告)」,而原告負責人亦將自家位於廣東東 莞之工廠地址詳實記載回覆。基上,被告早已明知原證1訂 單之製造商為原告,且原告亦明白告知其工廠位於廣東東莞 長安鎮上沙社區海濱區中南南路8號A棟,而非達沃斯公司所 在之深圳,顯見被告辯稱110年12月才由同業間得知系爭觸 控面板非由達沃斯公司製造云云,顯屬臨訟置辯,不足為採 。 3、被告雖辯以原告就系爭產品提出產品承認書,待完成樣品承 認程序後,被告再依「產品開發設計及變更管制程序書」、 「料號管理程序書」之規定,將承認書資料編列至被告公司 之合格物料清單及採購系統云云。惟前開文件均係被告內部 之文件,原告於被告提出民事答辯(二)暨證據調查聲請狀以 前從未知悉有該等文件之存在,原告自不可能知悉被告內部 作業流程係如何運作;更遑論被證6之文件均係規範被告公 司內部人員及流程之用,如何拘束被告公司以外之人?是被 告公司縱使訂有相關規定,亦與原告無涉。 4、另依誠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屏公司)於被證9及被證 14之信件之照片所示,亦係清晰可見原告之公司名稱,而無 深圳達沃斯等字樣,益證本件系爭觸控面板顯與深圳達沃斯 公司無關。至誠屏公司於被證9、被證12至被證14等信件中 敘及達沃斯TP之部分,亦係因被告並未告知誠屏公司系爭觸 控面板已改為由原告所生產製造,致誠屏公司誤以為系爭觸 控面板仍係由深圳達沃斯公司生產製造。且該等信件亦係由 誠屏公司所寄發,原告從未向被告或任何第三人聲稱本件系 爭觸控面板與深圳達沃斯公司有關,此自兩造所提出之電子 郵件均可查明。被告另提出伊與富泰公司之訂購單(被證10 )及富泰公司提出之承認書(被證11),並主張原證1上DWS 即為達沃斯公司云云,亦無足採。蓋被告提出被證10係為對 應其所提出之被證7,然原告否認被證7之形式真正,是被告 所欲對應之部分已失其附麗,無從對應。且被證7係被告公 司內部自行製作之文件,外人無從得知被告如何記載,如何 拘束原告? (五)本件原告所提出之系爭觸控面板符合兩造間之貨樣買賣之約 定: 1、依民法第388條規定,原告應擔保其交付之標的物與貨樣有同 一之品質,此種買賣,出賣人應擔保其交付之標的物與貨樣 有同一之品質,為特種買賣之一種,其目的在於加重出賣人 之瑕疵擔保責任。易言之,被告僅得要求原告交付與貨樣有 同一品質之標的物,至於「代工廠為誰」自始至終均非觸控 面板貨樣買賣中之約定品質,無論原告由何代工廠生產製造 ,只要原告所交付之觸控面板與被告所要求之貨樣品質相符 ,被告即有受領並給付價金之義務。 2、查,本件被告為求降低成本,前於110年4月核准原告1500片 系爭觸控面板之訂購單,由原告自家代工廠生產製造系爭觸 控面板。原告旋以急單模式生產,並於同年5月24日將第一 批交貨1300片送交被告,並經被告確認系爭觸控面板之品質 與屬性均符合其需求,分別於110年6月3日正式向原告發出 原證1第1、2頁之訂購單,於同年月18日向原告正式發出原 證1第3頁之訂購單,業如前述。是原告依原證9之訂購單所 交付之觸控面板即係原證1訂購單所決定標的物之品質與屬 性之貨樣,且兩造間就本件系爭觸控面板所約定之代工廠實 為原告自家之代工廠,而非被告辯稱之達沃斯公司甚明,自 不容被告以代工廠有誤而拒絕受領及給付原告貨款。 3、被告雖提出被證2規格書,主張此為原證1訂購單之規格承諾 書云云,顯非事實。蓋被證2之第1頁明確載明,該文件係由 德泰公司所製作之文件,而非被告之文件;其製作者為Jimm y zhan,亦非原告之員工。再從被證2第1頁所示審核單位之 簽名時間以及右上角之日期觀之,皆標註為108年9月,該時 間係兩造間執行原證6之訂購單之時期,是被證2所附之Appr oval Sheet實為原告提供給被告作為原證6訂購單之規格書 ,並非本件原證1訂購單之規格書。而原證6訂購單正是由達 沃斯公司為原告公司代工。 4、次依原證7、原證8所示,兩造於109年間起即就本件原證1之 訂購單多次交換意見,被告採購經理溫國壢更直接於109年1 2月25日以電子郵件向原告表示,客戶在合約上要求被告「 按季度降價3%…如無法配合,而導致我司無法下單貴司,這 不是我司所樂見的事」等語,可見價格對於兩造交易之重要 性,益證原告上述被告為降低成本而於110年間由原告自家 代工廠生產製造系爭觸控面板等情顯非捏造,而有實據。 5、再就交易習慣而言,在觸控面板之業界,基本上不同代工廠 都可做出買方想要之觸控面板「外型」,但對於觸控面板之 「功能與品質」,則係由買方於收貨後立即做產品驗證,被 驗證通過之產品才會被買方收下,而賣方則須一直出貨,直 到買方之收貨量達到訂購單所約定之數量。於此機制下,賣 方之代工廠生產產品之良率高低即係影響賣方產品定價高低 之關鍵因素,良率越高,賣方所需之成本即可降低,自可以 較低之單價出售產品。舉例而言,客戶向A訂購1000片某一 規格的產品,倘若A生產的良率為95%,則A每生產1000片產 品,只有950片能夠符合客戶的規格要求而被收下,因此A就 不能只生產1000片產品,而是要生產1053片產品,才能生產 出1000片符合客戶規格要求的產品(計算式:1053*0.95=10 00.35)。同理,倘若B的良率為80%,則B要生產1250片產品 ,才能交貨1000片符合客戶規格的產品(計算式:1250×0.8 =1000)。就販售同一規格產品而言,良率較高的A只要花10 53片的生產成本就可以完成訂單,而良率較低的B卻需要花 到1250片的生產成本才可以完成1000片的訂單,即A的生產 成本較低,可以提供較低單價的同一規格產品仍能有所獲利 。亦係因此,客戶自會向良率較高且能提供較低單價之A訂 購,自屬商業交易當然之理。 6、基上,被告於108年向原告訂購之觸控面板每片單價介於38.5 至39美元之間,而被告於110年向原告訂購之觸控面板每片 單價則為30.6美元,此二訂單之產品為相同貨樣,惟其價格 差異之故,即係因為原證9之訂購單係由原告自家工廠生產 製造,其生產良率高於達沃斯公司,以致能將自身之成本壓 低,故能用較低單價來承接同一規格產品之訂單。被告另辯 稱原證9係為確認原告供貨能符合被告訂購單之時程及數量 要求而產生,並據以主張被告委外貼合加工廠誠屏公司係於 110年7月下旬始完成品質驗證云云,亦不足採。蓋依原證9 、10及被證9等信件內容,可見被告於110年4月下旬向原告 提出原證9之試產訂單後,原告於同年5月24日告知被告已經 試產之1300片系爭觸控面板送達誠屏公司(原證10),而誠 屏公司於同年月25日即已抽驗(被證9第4、5頁),誠屏公 司並於同日以電子郵件方式向李佩珊(Betty Lee)告知上情 ,李佩珊亦於同日以信件回覆誠屏公司(參被證9第4頁)。 而亦係因當時抽驗通過,被告始會再於同年6月18日追加訂 購系爭觸控面板1萬5202片(參原證1之第三頁)。基上所述 ,可見誠屏公司早於110年5月下旬即已對於原告送達之1300 片系爭觸控面板進行品質驗證並且通過,被告辯稱誠屏公司 於110年7月下旬始完成品質驗證云云,顯與被告自行提出之 被證9有所扞格,不足採信。 7、最重要者,本件原告於110年5月24日將第一批系爭觸控面板 交貨1300片送交被告,被告隨即於隔天開始抽驗、試產(原 證10、被證9),確認原告出貨之產品符合兩造所約定之貨 樣品質,才在同年6月3日正式向原告發出原證1第1、2頁之 訂購單(訂單編號:000-000000000),於110年6月18日向 原告正式發出原證1第3頁之訂購單(訂單編號:000-000000 000)。倘若被告認為原告不應由自家代工廠生產製造系爭 觸控面板,何須連兩次向原告訂購23萬5202片之系爭觸控面 板?且被告已收貨達8萬4950片,合約已進行36%,倘若原告 所生產製造之系爭觸控面板確實不符合兩造所約定之貨樣買 賣,被告為何要收受高達8萬4950片之系爭觸控面板? (六)被告辯稱原證6之產品單價遠高於原證1之主要原因在於採購 數量之差異云云,不足採信: 1、被告雖再提出被證15至被證17,並主張原證6之產品單價遠高 於原證1之主要原因在於採購數量之差異云云,顯係自打嘴 巴。姑且不論被證15僅僅係被告自行製作之表格,原告否認 其形式真正,然依被告自行統計之數字,益證被告抗辯與其 所提之證據相左,自不足採。 2、被告於108年向原告之進貨數為2萬1137片,原告當時之價格 最高為每片39美元。而被告於同年度向富泰公司進貨數達到 3萬755片(此已經係超過向原告進貨之數量)之最低價格則 為每片39.8美元,顯然較高之進貨數量並未帶來較低之單價 ,被告所述顯與事實不符。若以同時期觀之,被告於108年9 月至12月間向原告之進貨數為2萬1137片,單價為每片38.5 至39美元。而被告於同時期向富泰公司進貨數達到10萬2226 片,扣除該年度12月2626片產品之新訂單,此段期間富泰公 司之最低單價同為每片38.5至39元美元。顯然於同一時期, 高達被告約五倍進貨量之數量,仍未為被告帶來較低之單價 ,可見被告所述與事實不符。 3、原告於109年間因富泰公司削價競爭而於當年下半年均未出貨 給被告,迄至110年間因改成以自家公司生產製造系爭觸控 面板,因而重新販售系爭觸控面板予被告,此亦係原告價格 驟降之緣故。觀諸110年6月至12月間原告出貨之紀錄,除試 產之1500片系爭觸控面板單價為每片30.6元外,其餘8萬495 0片之單價則為每片30.1元。然富泰公司於該年度之產品單 價本為每片32.1元,直到原告加入銷售後,才將單價壓低至 30.4元。倘若真如被告所述,單價遠差異之主要原因在於採 購數量之差異,何以富泰公司於該年度前兩個月(110年1月 、2月)進貨量已經高於原告110年度全年度之進貨量時,單 價仍居高不下位於每片32.1元之價位?縱使以原告加入銷售 後之110年6月作為開始計算之時點,富泰公司於110年6月、 7月之進貨量即已高於原告該年度全年度之進貨量,何以富 泰公司之單價仍未低於原告每片30.1元之價位?如改以同樣 之銷售期間計算,被告於110年6月至12月間向原告之進貨數 為8萬6450片,單價為每片30.1至30.6美元。而被告於同時 期向富泰公司進貨數達到20萬9497片,此段期間富泰公司之 最低單價同為每片30.4至32.1美元。顯然於同一時期,高達 被告約2.5倍進貨量之數量,仍未為被告帶來較低之單價, 可見被告所述與事實不符。 4、實則,貨品價格變動原因多端,然依上說明,本件系爭觸控 面板之降價顯與採購數量無關。其間就原告110年與前二年 之單價差異原因,僅僅在於原告於110年間由自家生產製造 ,並且維持較高之產品良率,因而得以節省成本,再對被告 報以較低之單價,而與採購數量無涉。被告之主張顯屬臨訟 置辯,與其所提出之證據均無從契合,自難採信。另,被告 以原證7指稱原告在109年2月間就已提出單價30.1美元的條 件,倘被告係為了壓低成本理應該斯時即向原告採購云云, 被告顯係將不同方案之產品單價相互比較。此可參原證7第 一頁上方,原告向被告提出每片30.1美元價格之產品,其晶 片係使用EETI/84P方案,與原證1產品使用之晶片EETI/3188 不同,產品使用不同之晶片方案其價格本來就會不同,被告 將不同方案之產品單價相互比較,才會得出其所稱109年2月 間就已提出單價30.1美元之條件云云。但最終被告未接受晶 片使用EETI/84P方案,是最終單價才會並非30.1美元,附此 敘明。 (七)被告解除契約,於法無據: 1、被告辯稱其於110年12月後續才由同業得知系爭觸控面板之生 產商並非達沃斯公司,所以拒絕收貨云云,顯屬臨訟編撰。 蓋本件系爭觸控面板係用在被告之終端客戶Peloton(派樂 騰)健身自行車Obsidian,此由被證1電子郵件主旨明確表 示「for Obsidian」、被證1第2頁記載Peloton同意使用在O bsidian產品上,被告亦自行在原證1訂購單上標註「For Ob sidian」,在在可證本件系爭觸控面板確係用於Peloton( 派樂騰)健身自行車Obsidian無訛。 2、Peloton係一家美國健身器材公司,其產品特性在於跑步機配 備有觸控面板,讓使用者可一邊運動一邊透過觸控面板訂閱 服務直播及點播健身課程等。將Peloton之健身自行車(Obs idian)上所裝載之面板背板拆開後可見有記載原告公司產 品規格「KB-000000-A1」之軟板,此亦係本件系爭觸控面板 確係使用於Peloton上之鐵證。惟,Peloton因後疫情時代消 費習慣改變,市場對家庭用健身器材需求減少而停止拉貨、 呆料過剩,相關新聞經許多媒體報導。再觀諸被告採購經理 溫國壢於110年12月10日向原告寄發電子郵件(原證3第2、3 頁),告知「因客人調整明年(2022年)上半年出貨目標, 21.5TP請立刻停止生產及出貨」等語,可見因其客戶Peloto n之故,被告向原告片面拒絕收貨。 3、又依被告採購人員Vivian(即鄧玉玲)於111年8月8日以電子 郵件向原告表示「事件發生至今已超過半年,相信很多媒體 相關報導,你也有在關注,因後疫情時代到來,消費者行為 改變,客戶大幅砍單,我們不樂見也在此次受傷慘重,但已 是既成事實,考量到與供應商的長遠關係,即使損失慘重, 我們仍釋出善意,希望與供應商協商未交單處理方式,以期 雙方都能縮小損失」、「我們應該要和平協商,客戶給的賠 償金是固定的,時間拖久,我不敢保證公司付得出或願意付 這3成」等語。由上可見被告明確向原告表示其客戶因為後 疫情時代到來,消費者行為改變而大幅砍單;但被告之客戶 因為砍單有給被告賠償金,被告因而單方、片面且無理要求 原告不再出貨;被告甚至威脅原告如果再不接受被告提出之 和解金額,被告有可能連3成都不願意付。更有甚者,被告 於112年3月28日民事答辯狀第12行至第13行中亦已自認其係 因「110年12月間接獲國外客戶以疫情為由欲調整訂單」, 因此被告才片面拒絕向原告受領系爭觸控面板。 4、被告提出單方自行製作的被證4表格來指摘原告公司遲延交貨 云云,惟原告公司皆依與被告公司談好的出貨日期出貨,並 無遲延交貨。而被證4表格的記載並不正確,舉例而言:被 證4顯示採購單號000-000000000(即原證9訂購單)之1300 片預交日為110年5月31日,而依原證10第3頁出貨單所示, 該1300片觸控面板於110年5月24日送達開元公司,比預期的 交貨日期早了7天,原證10第3頁出貨單上右下角也有開元公 司收貨人員簽名及記載日期5/24。但被證4表格第2列卻記載 該1300片觸控面板的實際交貨日是110年6月9日,把原本提 早交貨的記載成延遲交貨,實不可採。再者,被證4表格第4 ~9列的採購日期為110年6月17日,但竟然記載隔日110年6月 18日為預交日,顯非合理生產交貨時程,更顯示被證4所載 預交日的訂定有問題,原告公司亦質疑該表格所載之預交日 訂定標準為何?被證4表格所載實際交貨日又是如何認定? 足認被證4表格不具客觀參考價值。 5、綜上可見,被告辯稱由同業得知系爭觸控面板之生產商並非達沃斯公司,所以拒絕收貨云云,顯與電子郵件往來證據及其答辯狀所示不符,實則係被告之客戶對系爭觸控面板需求下降、大幅砍單,被告因而拒絕收貨。被告不僅毫無商業誠信。被告既然欠缺片面拒絕受領系爭觸控面板之理由,於法自無解除權可資行使,其解除契約自不合法。 (八)綜上所述,本件原告所提出之系爭觸控面板既然符合兩造間 貨樣買賣之契約,兩造間亦未曾就原證1訂購單所訂購之系 爭觸控面板約定由達沃斯公司代工,被告即無拒絕受領之理 由,更不得據以解除契約,原告之請求即屬有據。為此聲明 :被告應給付原告美金474萬8714.4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一)系爭觸控面板交易為貨樣買賣,兩造間係以承認書建立貨樣 ,而由承認書所載生產製造者為達沃斯公司,訂購單上「廠 商」品號欄位亦有達沃斯公司即DWS之記載,足見兩造就系 爭產品生產製造者為達沃斯公司之貨樣規格確有約定: 1、按照貨樣約定買賣者,視為出賣人擔保其交付之標的物與貨 樣有同一之品質,民法第388條定有明文。又稱「貨樣買賣 」者,必以當事人將按照貨樣而定標的物品質之內涵,約定 為構成買賣契約內容之要素,並達意思合致,始得謂為貨樣 買賣。由被證1之兩造往來電子郵件,可知兩造交易前係先 由原告提供廠商品號「DWS:KB-000000-A1」之系爭產品為 樣品、試產品,進行進料檢驗程序,經被告反覆測試、檢查 ,確認其規格及品質無誤後,再由原告提出產品承認書,經 被告以電子郵件回簽通知原告。被告後續再將原告之系爭產 品列入其合格產品清單,表示該產品已通過各項測試,符合 雙方合意之貨樣約定,可進行後續量產及長期繼續性供應。 嗣後被告下訂單,僅須於訂單上指明產品料號、生產廠商及 品號,原告接受該訂單,即表示同意提供符合產品承認書所 定規格及品質,被告公司亦信賴原告出貨與貨樣約定具同一 規格、品質,以達國際貿易重視快速交易、減省勞費之目的 。由上可知,系爭產品屬於貨樣買賣,兩造確實係以承認書 建立貨樣。 2、由原告提供之「供應商狀況調查表」(被證20),企業型態欄 位記載:「代理商」(Agent),佐以,原告提供之承認書(被 證2)及環境管理物質部件展開表上載TP供應商均為達沃斯公 司(參被證19),可知原告係以達沃斯公司代理商之身分,向 被告公司經銷達沃斯公司製造之21.5吋觸控屏模組產品,兩 造就系爭產品製造商為達沃斯公司確有合意。原告雖一再主 張本件系爭產品製造商為何,並不重要云云,惟觀諸兩造交 易之初,被告為進行供應鏈管理,於決定是否採擇原告為供 應商前就由產品經理Alvin Chuang即莊鳴寰至達沃斯貴陽廠 進行實際訪廠評估,以了解製造商產線之情形,此有莊鳴寰 於108年3月22日傳寄主旨為「達沃斯factory visit summar y」之電子郵件(被證21)可稽,即證製造廠乃交易之重要規 格。倘如原告所述為真,兩造果有改以原告自家代工廠製造 之合意,被告豈可能未至新的製造廠訪視或要求原告提供新 製造廠之相關驗認、認證等證明文件,足見原告之主張顯與 交易常情不符,要難採信。 3、原告既自承被證2「Approval Sheet」是由原告提供給被告作 為原證6訂購單之依據,而依承認書所載製造廠商為達沃斯 公司,足證系爭產品製造商確為兩造約定之規格:  ㈠由被證1被告產品經理莊鳴寰於108年8月28日以主旨為「Touc hWorks 2nd source touch panel for Obsidian approved (翻譯:達沃斯作為Obsidian替代料件被承認)」及該封電子 郵件內容:「Please note that Peloton approved Touch Works 2nd source touch panel, please help add thisin to Obsidian BOM.(翻譯:請注意派樂騰承認了達沃斯觸控 面板作為替代料件,請協助將之建立到Obsidian的BOM表即 物料清單)」等語,及被告員工劉育芳因原告提供之系爭產 品承認書缺漏GP(RHS2.0)report,故要求原告法定代理人進 一步提供之電子郵件內容等均係以達沃斯生產製造之觸控屏 為約定之規格,且被告導入觸控屏替代料件係需要經過客戶 即Peloton承認,並建立於BOM後始能採購選用。此亦與被告 產品開發設計及變更管制程序書6.5【QMPRD-04-*】『料號管 理程序書』:5.2.1.4研發單位應準備好相關規格書後,填寫 【FQMPRD-04-01-*】『物料承認書』會簽相關單位後,由單位 主管核准後,登錄於網路系統MAN List.XLS檔案後,依據 E -BOM建立ITEM MASTER於ERP系統中,以作為產品的BOM結構 用料之需求。5.4任何BOM表的物料變更依據【QMPRD-01-*】 『產品開發設計及變更管制程序書』執行設計工程變更作業。 5.5若有Second Source需求之物料,依據【QMPRD-01-*】『 產品開發設計及變更管制程序書』執行設計工程變更執行驗 證物料品質後,經內部物料承認作業後,由業務單位依據【 QMPSA-01-*】『客戶訂單管理程序書』通知客戶同意後,始可 使用之規定相符。另兩造係以承認書建立貨樣,已如前述。 而由原告提供之承認書第10頁圖說所載即為達沃斯公司,益 徵系爭產品製造商為達沃斯公司為兩造規定之規格甚明。  ㈡原告雖稱被告係為了賺取中間價差而有隱瞞Peloton更換代工 廠云云。惟,由原證7第6頁原告法定代理人於108年12月9日 向被告採購經理溫國壢就21.5吋觸控屏使用禾瑞亞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即EETI公司(下簡稱EETI公司)不同IC型號所為報價 :3188→36.6USD;84P→32.8USD,而溫國壢於109年1月7日回 覆之內容:「如電話中所談,在客人承認EETI 80H84新IC方 案前,EETI3188方案會是出貨主力」等語,可知被告只是就 系爭產品其中單一之IC零件,縱使同屬EETI公司製造,因型 號不同,被告仍堅持須依上開所述之料號管理程序,經客戶 為料件承認程序後,方能使用,豈可能完全任由原告隨意決 定整個觸控屏之製造商,且被告倘真如原告所述,被告罔顧 商業誠信僅為了賺取價差,理當於斯時即向原告採購價格較 低之48P IC方案,豈會猶向原告表達在客戶派樂騰承認48P IC以前,仍應以經承認之3188IC料件為生產主力,顯見原告 主張全屬卸責,諉難採信。 4、按買賣雙方最終合意之標的內容,應以簽訂之契約或訂購單 內容為準,觀諸原證1訂購單內容所示,被告訂購之系爭產 品為:「開元料號:110-KB1A1-215BG」、「廠商品號:DWS :KB-000000-A1」、「品名:TOUCH PANEL MODULE 21.7」 、「規格:KB-000000-A1」,依其文意,製造廠商自為約定 之規格之一,甚為明確。再者,原證6訂購單之製造廠商為 達沃斯公司,為原告自承,已如前述。依原證6訂購單與原 證1訂購單兩相對照以觀,關於系爭產品,無論是開元料號 、廠商品號、品名及規格之記載均完全相同,足證原證1與 原證6之產品具有同一性,且DWS確指達沃斯公司(即TWS), 僅係因採音譯縮寫而誤繕,不影響兩造對於製造廠商為達沃 斯公司之合意。另以被告與富泰公司110年5月27日之訂購單 為例,訂購單上載供應商為「富泰公司」,廠商品號:「ME SH-」、品名:「Touch Panel Module 21.7 A3」、規格: 「217PCT02A3」,對應被告之物料清單及富泰公司提出承認 書所載之製造商為「無錫變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M esh Tech),可知被告訂購單所載廠商品號欄位,其中廠商 係指「產品製造商」之意。此與原證1訂購單上載廠商:「D WS」(DWS僅為TWS之誤繕),指產品製造商為達沃斯公司相符 。 5、原告主張原證9訂購單係兩造合意變更製造商後之試產,顯與 事實不符:  ㈠按品質、交期與價格是商業交易的三個基本條件,原告雖稱原 證9係兩造合意變更系爭產品製造廠之試單云云,然觀諸原 證9採購日期即110年4月27日前,被告採購經理溫國壢於110 年3月3日向原告法定代理人以主旨為「21.5”New Quate and L/T」之電子郵件詢問報價及交期(Lead Time),足見除價 格以外,交期也是被告決定是否採購之重點。實則,原證9 係因被告自原證6訂購單後,逾1年未再向原告訂購系爭產品 ,被告為因應110年下半年旺季需求,預估訂購數量係先前 至少6倍以上,為確認原告供貨能符合被告訂購單之交期及 數量要求,始有原證9訂購單。倘原證9真如原告所稱係兩造 為確認製造廠商變更為原告自家代工廠後之產品品質,被告 理應在變更後產品完成品質檢測驗收後,始會下單訂購;然 由原證10可知原證9之系爭產品係於110年5月24日送至被告 委外貼合加工廠誠屏公司,而誠屏公司於110年7月20日始完 成品質驗證(參被證9),被告豈會在110年5月31日即進料後 之數日、完成品質驗證前即核准原證1之訂購單,顯見原告 所稱除不符產品之承認程序,亦與交易常情相違,足證原證 9係被告為確認原告交期及供貨能力而生,與變更系爭產品 之製造廠商無涉。  ㈡復查,以另案32吋觸控屏為例,被告就斯時尚未經料件承認 程序之試產樣品訂購單,其上所載為「雜項採購單」,且因 未完成承認程序有正式料號編碼,故所載內容與正式採購單 多所不同。然觀諸原證9訂購單所載包含開元料號、廠商品 號、規格等內容均為正式訂購單格式,與被證22樣品訂購單 相異,加以倘為樣品試單,因係為了測試之用,採購之數量 多僅2位數,然原證9之採購數量竟達1500pcs,足證原告上 開主張顯不實在。 6、原告雖稱兩造從未約定系爭產品應由達沃斯公司代工云云, 然由誠屏公司與兩造自110年8月20日至同年月31日,主旨: 「21.5達沃斯來料髒污嚴重,以及保護膜過大」之電子郵件 、誠屏公司與兩造自110年10月25日至同年月28日,誠屏公 司張國原傳寄主旨:「21.5不良TP復判」,內容:「21.5達 沃斯不良品可以在周三也跟31.5的TP一同會判嗎?」等語之 電子郵件、誠屏公司與兩造自110年11月5日至同年月8日, 主旨:「達沃斯21.5來料缺一片」之電子郵件(參被證14), 足證原告所述,顯與事實不符。至於原告又稱:誠屏公司會 在電子郵件中提及達沃斯TP等內容,係因被告公司沒有讓美 國終端客戶派樂騰知道代工廠已經改為原告之代工廠,因此 被告公司也沒有讓誠屏公司知道代工廠已經改為原告之代工 廠,且被告公司明確向原告公司表示有貨樣檢驗合格就可以 了,不用再給物料承諾書云云。然就原告所指上情,被告嚴 正否認,且由被告公司內部品管、工廠端各部門人員間之往 來電子郵件,均明確提及系爭產品為達沃斯公司生產等語, 意徵原告所稱與事實不符。況被告連系爭產品其中之單一IC 零件,雖同屬EETI公司製造,因型號不同,都仍堅持須依照 料號管理程序,經客戶為替代料件之承認程序,方得使用, 又豈會隱瞞整個觸控屏製造商更換之理,顯見原告主張顯為 卸責,諉難採信。 (二)原告尚未交付之系爭觸控面板,並非由達沃斯公司製造,乃 屬非依債之本旨提出之給付,依民法第235條規定,自不生 提出之效力,被告自得拒絕受領,被告業以被證5之存證信 函為解除系爭契約之意思表示,原告自不得請求貨款: 1、系爭觸控面板製造商為達沃斯公司乃兩造約定之規格,已如 前述。原告固稱被告係因客戶Peloton砍單才拒絕收貨,被 告其後主張製造商為達沃斯之約定規格顯係臨訟虛編云云。 實則,依照原證1訂購單之約定:原告應分別於110年6月18 日、110年7月13日、110年8月10日、110年9月13日、110年1 0月13日、110年11月13日、110年12月1日;110年9月23日交 貨,然原告均未依約定之日期交貨,而交貨遲延(參被證3、 被證4),導致被告未能如期供貨予國外客戶,被告為處理後 續與國外客戶之訂單事宜,要求原告儘速交貨,否則將主張 遲延解約,然原告卻以IC交貨時間未能確定,故無法提供出 貨排程(參原證4),嗣後被告於110年12月間接獲國外客戶以 疫情為由欲調整訂單,遂立即將此情況通知原告。被告基於 商誼,縱原告遲延交貨,以致被告尚未來得及將本應到貨部 分提出向下游國外廠商請款,就原告已交付之系爭產品部分 仍依約付款,亦未追究原告之遲延責任。 2、被告當初確有因客戶Peloton關係通知原告暫緩出貨,然嗣後 因發現原告有擅自變更製造廠規格之事實,始依法主張拒絕 受領,兩者實屬二事,原告顯將時序不同之兩者混為一談, 此由除原告以外,被告已與所有供應、製造Peloton產品之 廠商均達成和解,可證被告拒絕受領之原因乃係因原告明知 觸控屏為系爭產品主要核心料件,且依承認書及採購單既已 明載原告提供系爭產品之「廠商」之重要交易條件,原告竟 未經被告同意即自行更換製造廠商,顯有悖於契約約定之瑕 疵。從而,原告尚未交貨之系爭產品,顯非依債之本旨提出 給付,依民法第235條規定,自不生提出之效力,被告自得 拒絕受領。被告前業已於111年12月2日以被證5存證信函依 民法第227條第1項、第359條規定為解除系爭契約之意思表 示,原告自不得請求貨款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原告 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 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原告主張被告前於110年6月3日以電子郵件向伊寄發附件訂 單編號:000-000000000之訂購單,訂購21.5吋之觸控螢幕 面板(下稱系爭觸控面板),數量22萬片,單價為每片美金 30.1元,共計美金695萬3100元。再於110年6月18日寄發附 件訂單編號:000-000000000之訂購單(以下訂單編號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之訂購單合稱為系爭訂購單), 訂購系爭觸控面板,數量1萬5202片,單價同為每片美金30. 1元,共計美金48萬459.21元。嗣原告陸續於110年7月19日 、7月26日、8月13日、9月3日、9月10日、9月17日、10月5 日、10月12日、10月15日、11月12日、11月29日、12月10日 出貨至被告指定之地點,共計8萬4950片,業據提出兩造往 來之電子郵件、系爭訂購單、銷貨憑單附卷附卷可稽(見本 院卷第8至22頁、第385、386頁),並為被告所不爭,自堪 信為真正。原告又主張伊於110年12月10日收到被告之採購 經理溫國壢電子郵件告知因客戶調整111年上半年出貨目標 ,請求立刻停止系爭觸控面板生產及出貨等語。嗣原告多次 通知被告受領系爭觸控面板及給付貨款,均遭被告拒絕。被 告應負受領遲延及給付遲延之責任。爰依買賣之法律關係, 求為被告應給付剩餘貨款474萬8714.46美元等語,為被告所 否認,並以前揭情詞置辯。是本件爭執之點厥為:㈠兩造就 系爭觸控面板是否有約定生產製造者為達沃斯公司?㈡被告 抗辯原告尚未交付之系爭觸控面板,乃非依債之本旨提出給 付,不生提出效力,其得拒絕受領,有無理由?㈢被告抗辯 就系爭買賣契約經其以答辯狀送達為解除,是否有理由?㈣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474萬8714.46美元(計算式:743萬3559. 21美元-268萬4844.76美元=474萬8714.45美元),是否有理 由?分述如下: (一)兩造就系爭觸控面板並未約定生產製造者為達沃斯公司: 1、按解釋契約,固須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不能拘泥於契 約之文字,但契約文字業已表示當事人真意,無須別事探求 者,即不得反捨契約文字而更為曲解,最高法院17年上字第 1118號判例可資參照。又按照貨樣約定買賣者,視為出賣人 擔保其交付之標的物與貨樣有同一之品質,民法第388 條定 有明文。另稱「貨樣買賣」者,必以當事人將按照貨樣而定 標的物品質之內涵,約定為構成買賣契約內容之要素,並達 意思合致,始得謂為貨樣買賣。倘未於買賣磋商及訂約之過 程提示或交付貨樣,或將該貨樣列為買賣契約內容必要之點 ,尚與貨樣買賣之情形有別。查依系爭訂購單所示,其上僅 記載付款條件、廠商品號、品名/規格、數量、交貨日期( 到廠日)、單價及總額(見本院卷一第9至12頁),並未敘 及被告於訂約過程中曾提示或交付貨樣,亦未記載係依何種 貨樣訂定標的物之品質,應認兩造係就系爭訂購單列載買賣 標的物、買賣價金,存在意思表示一致之買賣契約,而非屬 貨樣買賣。 2、被告雖抗辯系爭訂購單中所記載之廠商品號「DWS」即指達沃 斯公司,並提出被證1之電子郵件及被證製2物料承認書用以 證明兩造有約定系爭觸控面板製造商為達沃斯公司云云(見 本院卷一第80至228頁)。然為原告所否認,主張系爭訂購 單上記載之「DWS:KB-215001-」為「廠商品號」,為原告 公司之內部對於某種規格產品所給之序號,並無特別涵義。 且訂購單上所記載之供應商已明載為原告,並無特別約定須 以達沃斯公司為代工廠。況達沃斯公司之英文名稱為「Touc hworks」,英文簡稱即為「TWS」,亦與「DWS」不同。至被 告於108年9月至11月間雖曾向原告下單5張訂購單訂購21.5 吋觸控面板。原告當時係以深圳達沃斯公司為原告代工,每 片單價為38.5美元至39美元。嗣兩造於110年初至同年5月進 行議價,被告同意由原告自家代工廠代工之前提下,系爭觸 控面板單價可降至30.6美元/片,被告為確認原告自家代工 廠生產製造系爭觸控面板之品質與屬性,並於110年4月底核 准1500片之訂購單予原告,嗣原告於同年5月24日將第一批 觸控面板1300片送交被告驗收後,兩造始於110年5月間確認 以單價30.1美元/片為訂購金額,並由被告於110年6月3日、 110年6月18日以系爭訂購單向原告採購系爭觸控面板等語, 並提出採購日期108年9月至10月間之訂購單4紙、採購變更 單1紙及電子郵件、110年4月27日採購單1紙為證(見本院卷 一第263至267頁、277至278頁)。觀之前揭訂購單日採購期 為108年9月至10月間,與系爭訂購單已相距約1年半餘,且 採購單價為每片39美元或38.5美元,亦高於系爭訂購單之每 片30.1美元甚多,則原告主張兩造經議價後,同意原由達沃 斯公司代工之21.5吋觸控面板變更為原告自家之代工廠,已 非不可採信。參以被告嗣於110年4月底核准1500片之訂購單 予原告,原告旋以急單模式生產,並於同年5月24日將第一 批觸控面板1300片送交被告指定之誠屏公司,   有兩造往來之電子郵件及送貨單附卷可按(見本院卷一第27 9至282頁)。嗣被告即於同年6月3日、6月18日以電子郵件 檢附系爭訂購單向原告採購系爭觸控面板,益徵原告主張前 揭訂單單號000-000000000訂購單(見本院卷一第278頁)係 兩造為確認原告自家代工廠所生產製造之系爭觸控面板品質 與屬性而為之少量訂單為可採。 3、再者,被告公司採購人員李佩珊(即Betty Lee)於110年9月 29日以電子郵件向原告公司法定代理人詢有關大陸限電政 策對系爭訂購單生產爭觸控面板之影響,其所製作之表單明 確載明型號KB-000000-A1即系爭觸控面板之「製造商」為「 右融(即原告)」,而原告公司法定代理人亦將生產地區位 於廣東東莞之工廠地址長安鎮上沙社區海濱區中南南路8號A 棟如實記載回覆,此亦與位於深圳地區之達沃斯公司顯然有 別。是被告辯稱110年12月才由同業間得知系爭觸控面板非 由達沃斯公司製造云云,顯屬臨訟置辯,不足為採。 4、至被告雖提出被證9、被證12至被證14之電子郵件(見本院卷 一第315至319頁、第332至340頁),辯稱上開電子郵件主旨 或內容中有記載「21.5達沃斯TP來料異常」、「21.5達沃斯 來料髒污嚴重,以及保護膜過大」、「21.5不良TP復判」、 「21.5達沃斯不良品可以在周三也跟31.5的TP一同會判嗎? 」等語,因認兩造有約定系爭觸控面板由達沃斯公司代工云 云。惟查前開郵件皆為誠屏公司人員所寄發,縱其主旨或內 容中有提及達沃斯公司,亦屬第三人之認知,尚不得以此資 為兩造有約定系爭觸控面板由達沃斯代工之依據。被告復辯 稱原告於108年8月30日就系爭觸控面板向其提出檢測報告及 材料規格書,載明觸控面板主材乃供貨商達沃斯公司所製造 ,其於驗證後將之列入公司之合格產品清單,並將該物料承 認書會簽公司主管同意。原告就系爭觸控面板提出之前開料 件承認書,由被告待完成樣品承認程序後,依「產品開發設 計及變更管制程序書」、「料號管理程序書」之規定,將承 認書資料編列至被告公司之合格物料清單及採購系統。依承 認書所載製造廠商為達沃斯公司,則其後之訂單單號000-00 0000000訂購單,倘被告確有同意原告將原製造商達沃斯公 司改以原告自家代工廠,依照產品承認流程,原告應製作提 出自家代工廠產品之規格承認書經被告重新承認之依據云云 ,並提出物料承認書、被告公司之物料清單節本、被告公司 品號廠商建立作業節本各一件為證(見本院卷一第83至228 頁、第313至314頁)。惟查被證2之物料承認書為訴外人德 泰公司所製作之內部文書,日期記載為108年9月10日、料號 110-KB1A1-215BG、製造商型號KB-000000-A1、製造商為深 圳達沃斯,有物料承認書在卷可佐(見本院卷一第83頁), 對比原告主張被告於108年9月至10月向其訂購21.5吋觸控面 板,並以達沃斯公司為代工廠之每片單價介於38.5美元至39 美元間之訂購單(見本院卷一第263至267頁)內容,足認被 證2所附之材料規格書實為原告提供給被告作為108年9月至1 0月間訂購單之規格書,並非系爭訂購單之規格書。另被告 提出之物料清單、品號廠商建立作業等節本,均為被告公司 之內部文件,作為規範被告公司內部人員及作業流程之用, 自不得以此推認兩造就系爭觸控面板約定以達沃斯公司為製 造商。 5、參以原告於110年5月24日將第一批系爭觸控面板交貨1300片 送交被告,被告隨即於次日(25日)開始抽驗,有電子郵件 附卷可稽(見本院卷一第318頁)。嗣並於同年6月3日以電 子郵件檢送訂單編號:000-000000000之訂購單,數量22萬 片;同年6月18日再寄發訂單編號:000-000000000、數量1 萬5202片之訂購單予原告。設若被告認為原告不應由自家代 工廠生產製造系爭觸控面板,何須連兩次向原告訂購23萬52 02片之系爭觸控面板?況被告亦不否認其於110年7月至12月 間,已陸續收受原告交付之系爭觸控面板計8萬4950片,合 計已達被告總訂貨量36%,顯見系爭觸控面板之代工廠是否 為達沃斯公司並非兩造所約定之重要事項。是被告上開所辯 ,應屬臨訟卸責之詞,不足採信。 (二)被告抗辯原告未經其同意自行更換製造廠商,故尚未交付之 系爭觸控面板,乃非依債之本旨提出給付,不生提出效力, 其得拒絕受領,並以民事答辯狀為解除系爭契約之意思表示 ,為無理由: 1、按物之出賣人對於買受人,應擔保其物依第373條之規定危   險移轉於買受人時無滅失或減少其價值之瑕疵,亦無滅失或   減少其通常效用或契約預定效用之瑕疵。但減少之程度,無   關重要者,不得視為瑕疵。出賣人並應擔保其物於危險移轉   時,具有其所保證之品質。民法第354條第1項、第2項定有   明文。本件原告主張其於110年12月10日收到被告之採購經 理溫國壢電子郵件告知「因客人調整明年(2022年)上半年出 貨目標,21.5TP請立刻停止生產及出貨,有進一步更新會立 即通知,造成不便,請見諒」等語。嗣即未再通知原告何時 交付系爭觸控面板。原告乃於110年12月20日、111年3月13 日、111年5月1日、111年8月2日多次寄發電子郵件予被告公 司副董事長兼執行長辜存信請求被告受領系爭觸控面板外, 並於111年8月19日委請律師寄發存證信函請求被告繼續履行 契約及給付貨款,是被告應負受領遲延之責任等語,業據提 出兩造間之電子郵件、存證信函等為證(見本院卷一第23至 50頁)。被告固不爭執其於110年12月10日以後即未再通知 原告交付系爭觸控面板,然辯稱原告未經其同意擅自更換製 造廠商,故尚未交付之系爭觸控面板,乃非依債之本旨提出 給付,不生提出效力云云。惟如前所述,兩造並未具體約定 系爭觸控面板之代工廠為達沃斯公司,故只要原告所交付之 觸控面板與被告所要求之品質、規格相符,被告即有受領並 給付價金之義務。被告自始未具體指出原告所生產之系爭觸 控面板有何瑕疪,是其辯稱原告尚未交貨之系爭觸控面板, 乃非依債之本旨提出給付,不生提出之效力,被告得拒絕受 領云云,難認可採。 2、次查,系爭觸控面板係用在被告之終端客戶Peloton(派樂騰 )公司健身自行車Obsidian上,此由兩造往來電子郵件主旨 明確表示「for Obsidian」,及被告於系爭訂購單上自行標 註「For Obsidian」可知,並為被告所不爭。惟派樂騰公司 因受後疫情時代消費習慣改變,市場對家庭用健身器材需求 減少而停止拉貨、呆料過剩,有原告提出之相關新聞報導附 卷可稽。再觀諸被告採購經理溫國壢於110年12月10日向原 告寄發之上開電子郵件,告知「因客人調整明年(2022年) 上半年出貨目標,21.5TP請立刻停止生產及出貨」等語(見 本院卷一第24、25頁),足見被告係因其客戶派樂騰公司停 止拉貨而拒絕原告出貨。參以被告公司採購人員Vivian(即 鄧玉玲)於111年8月8日以電子郵件向原告法定代理人協商 訂單稱:「…請接受我是公司唯一代表與你協商處理未交訂 單的事實,事件發生至今已超過半年,相信很多媒體相關報 導,你也有在關注,因後疫情時代到來,消費者行為改變, 客戶大幅砍單,我們不樂見也在此次受傷慘重,但已是既成 事實,考量到與供應商的長遠關係,即使損失慘重,我們仍 釋出善意,希望與供應商協商未交單處理方式,以期雙方都 能縮小損失。經再次檢視貴司提供之庫存明細,我們希望捨 去部份有機會轉用或處理的物料,再以3折方式清算未交訂 單,結算後所有物權皆歸貴司所有,…」等語(見本院卷一 第30頁),亦明確表示係因後疫情時代來臨,消費者行為改 變而客戶大幅砍單,致其無法向供應商即原告繼續下訂單。 據此可知,被告自111年初至今拒絕收領貨物之原因,實係 因其客戶即派樂騰公司對系爭觸控面板需求下降,導致被告 庫存過剩,因而片面拒絕受領貨物,要與系爭觸控面板之代 工廠為何人無關。是被告既欠缺片面拒絕受領系爭觸控面板 之理由,於法自無解除權可資行使,其解除契約於法無據。 3、被告雖又辯稱依系爭訂購單之約定:原告應分別於110年6月1 8日、110年7月13日、110年8月10日、110年9月13日、110年 10月13日、110年11月13日、110年12月1日;110年9月23日 交貨,然原告均未依約定之日期交貨而交貨遲延,導致被告 未能如期供貨予國外客戶云云,並提出被告公司一般進貨單 、被告公司廠商預計進貨表為證(見本院卷一第229至243頁 )。然為原告所否認,辯稱其公司均依與被告談好的出貨日 期出貨,並無遲延交貨,被告提出之廠商預計進貨表記載有 誤等語。查前揭廠商預計進貨表為被告公司自行製作之文書 ,並經原告否認其真正,自應由被告舉證證明原告確有遲延 交貨,及其因遲延交貨而向被告為解除契約情事。惟被告並 未舉證以實其說,再觀之前揭廠商預計進貨表之記載,其中 採購單號000-000000000(即原證9訂購單)之1300片預交日 為110年5月31日,實際交貨日記載為110年6月9日,然實際 上前揭貨物已於110年5月24日送達被告公司,有被告公司人 員簽收之送貨單附卷可稽(見本院卷一第282頁),足見前 開預計進貨表之記載與事實不符,自不足為不利於原告之認 定。至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就本院函詢有關物料 承認書(Approval Sheet)之說明,雖謂物料承認書為求廠 商所提供物料之品質能符合工程規格要求,達到一定的標準 ,及對廠商品質加以規範,以確保公司所製造產品之品質及 廠商提供之物料來源符合安全與綠色環保的要求。其本上為 一般電子科技業買賣雙方針對交易標的物料規格與生產之規 範,惟若有其他之雙方約定或可另訂交易合約,有該會113 年6月24日(113)台恭綜字第0289號函附卷可稽(見本院卷 二第101至102頁)。惟如前所述,被證2所附之材料規格書 為原告提供給被告作為108年9月至10月間訂購單之規格書, 並非系爭訂購單之規格書。況被告就系爭觸控面板已多次驗 明收受,足證兩造並無以承認書約定系爭觸控螢幕面板須以 達沃斯公司為代工廠,自亦不能以前揭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 業同業公會之回函為被告有利之認定,附此敘明。 (三)原告請求被告給付42萬1400美元,為有理由,逾此部分之請 求,為無理由: 1、按債權人對於已提出之給付,拒絕受領或不能受領者,自提 出時起,負遲延責任;債務人非依債務本旨實行提出給付者 ,不生提出之效力。但債權人預示拒絕受領之意思,或給付 兼需債權人之行為者,債務人得以準備給付之事情,通知債 權人,以代提出,民法第234條、第235條分別定有明文。又 民法第234條所謂已提出之給付,自係指債務人依債務本旨 ,於適當之處所及時期實行提出給付者而言(最高法院48年 台上字第271號判例參照)。因此,「受領遲延」須債務人 對於債權人已依債之本旨提出給付,而債權人無故拒絕收受 者,始足當之。 2、原告主張本件尚未交付之系爭觸控螢幕,其成品庫存數量共 計14,000片、半成品庫存數量3萬1,334片、其餘蓋板、PCB 控板、原料庫存數量如附表所示。被告對於原告所整理之成 品、半成品、其餘原料之價格及數量均未爭執等情,業據提 出系爭觸控螢幕面板之庫存物料統計表、兩造間110年12月2 0日至111年8月8日往來電子郵件附卷可稽(見本院卷二第21 至26頁)。觀之原告於111年8月2日所寄送予被告之電子郵 件,確已將系爭觸控螢幕面板之庫存物料統計表作為附件, 而被告對於原告所整理之成品、半成品、其餘原料之價格及 數量均未爭執。被告之採購人員Vivian(即鄧玉玲)於111 年8月8日所寄送予原告之電子郵件並稱:「…請接受我是公 司唯一代表與你協商處理未交訂單的事實,…因後疫情時代 到來,消費者行為改變,客戶大幅砍單,我們不樂見也在此 次受傷慘重,但已是既成事實,考量到與供應商的長遠關係 ,即使損失慘重,我們仍釋出善意,希望與供應商協商未交 單處理方式,以期雙方都能縮小損失。經再次檢視貴司提供 之庫存明細,我們希望捨去部份有機會轉用或處理的物料, 再以3折方式清算未交訂單,…」等語,是認原告所陳報之系 爭觸控螢幕面板庫存物料統計表,應堪採信。又被告   採購經理溫國壢於110年12月10日向原告寄發之上開電子郵 件,告知「因客人調整明年(2022年)上半年出貨目標,21 .5TP請立刻停止生產及出貨」等語(見本院卷一第24、25頁 ),顯見被告已有預示拒絕受領之意思。原告復於110年12 月20日、111年3月13日、111年5月1日、111年8月2日多次寄 發電子郵件予被告之副董事長兼執行長辜存信,請求被告同 意原告將剩餘之庫存出貨等情,亦如前述。核其所為,應屬 已以準備給付之事情通知被告。則原告主張被告就系爭觸控 螢幕面板如附表編號1之成品14,000片應負受領遲延之責任 等語,核屬有據。至於系爭觸控螢幕面板如附表所示2至16 半成品、蓋板、FPC、ITO、OCA、背面保護膜、正面保護膜 、過程保護膜…等部分,均屬系爭觸控螢幕面板之半成品與 原料,則原告準備提出之給付僅係「備料」,並非成品,自 難認其已依債之本旨提出給付,亦不能認被告就此部分有受 領遲延之情事。故原告主張被告就系爭產品如附表2至16所 示半成品、蓋板、FPC、ITO、OCA、背面保護膜、正面保護 膜、過程保護膜等半成品及原料,亦應負受領遲延責任等語 ,即非有據。 3、準此,原告就系爭觸控螢幕面板成品14,000片已依系爭訂購 單契約債之本旨為給付,而系爭觸控螢幕面板單價為每片30 .1美元,亦為兩造所不爭,合計即為42萬1400美元。從而, 原告依系爭訂購單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42萬1400 美元,及自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1年10月28日(見 本院卷一第55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之請求,則屬無據, 應予駁回。 四、綜上所述,兩造就系爭觸控面板並未約定生產製造者為達 沃斯公司,被告抗辯原告未經其同意自行更換製造廠商,並 為解除系爭契約之意思表示,為無理由。原告就系爭觸控螢 幕面板成品14,000片,合計42萬1400美元,已依系爭訂購單 契約債之本旨為給付。從而,原告依據民法第367條、第233 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42萬1400美元,及自111年10月28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逾此部分之之請求,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五、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分別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 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予以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未予援用之 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 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楊明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郭家慧 附表:                                  編號 材      料 庫存量 單位 1 系爭觸控面板成品 14000 PCS 2 半成品sensor 31334 PCS 3 蓋板 138980 PCS 4 FPC 138980 PCS 5 ITO 47409 M2 6 OCA 47409 M2 7 背面保護膜 31592 M2 8 正面保護膜 31592 M2 9 過程保護膜 22350 M2 10 銀漿 94 KG 11 ACF 11852 M 12 雙面胶 15796 M 13 250umPET 3160 M2 14 175umOCA 3160 M2 15 密封胶 15.8 KG 16 紙箱 5859 PCS

2025-02-12

SCDV-112-重訴-18-20250212-3

竹北簡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給付貨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北簡字第165號 原 告 捷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自偉 訴訟代理人 温令行律師 被 告 聯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菁 訴訟代理人 胡忠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0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肆拾陸萬肆仟零柒拾捌元,及自民國一一 二年十月十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肆拾陸萬肆仟零柒拾捌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之法定代理人原為王長怡,於民國113年8月27日變更為 林淑菁,有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務查詢結果、公 司變更登記表在卷可稽(本院卷第129至136頁),經本院於 113年9月13日裁定由林淑菁承受訴訟(本院卷第137至138頁 ),先予敘明。 二、原告主張:被告自111年6月22日至111年9月12日期間陸續向 原告訂購「人類NK Cell分選套組」、「CHO HCP免疫酵素分 析套組3G-1」等產品(下稱系爭產品),價金總計新臺幣( 下同)464,078元(下稱系爭貨款),原告已依約交付系爭 產品,惟被告未支付系爭貨款,經原告委請律師於112年9月 15日寄發律師函(下稱系爭律師函)予被告,催告被告應於 收受系爭律師函後30日內給付系爭貨款,系爭律師函於112 年9月18日送達被告,被告迄今仍未給付系爭貨款,爰依買 賣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 示。 三、被告則以:衡量被告目前之能力,只有辦法支付一半貨款等 語,資為抗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 同自認,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規定甚明。查原告主張被 告積欠系爭貨款未清償一節,業據提出電子發票證明聯、銷 貨單等件為證(本院司促卷第7至13頁),並經證人即原告 員工張家瑋到庭具結證述明確(本院卷第119至123頁),且 為被告所不爭執(本院卷第176頁),是原告主張被告積欠 系爭貨款未清償一節,自堪認定。準此,原告請求被告給付 系爭貨款,即屬有據。  ㈡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 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前項催告定 有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遲延之債務 ,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 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 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前段、第3項、第233 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查系爭貨款債權屬無 確定期限之給付,復未見兩造有約定利率,原告以系爭律師 函催告被告應於收受系爭貨款後30日內給付系爭貨款,系爭 貨款於112年9月18日送達被告等情,有系爭律師函及收件回 執附卷可稽(本院司促卷第15至17頁),故自112年9月19日 起算30日,至112年10月18日屆滿,被告自112年10月19日起 負遲延責任,故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112年10月19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屬有據。  ㈢至被告抗辯:衡量被告目前之能力,只有辦法支付一半貨款 云云,惟被告目前經濟狀況如何,無從作為拒絕如數給付系 爭貨款之法律依據,此部分抗辯,為無可採。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買賣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464,078元 ,及自112年10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應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又被告聲請宣告免為假執行,核無不合,爰依 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經本院 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併此敘 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竹北簡易庭 法 官 (得上訴)

2025-02-11

CPEV-113-竹北簡-165-20250211-2

重簡
三重簡易庭

給付貨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簡字第1266號 原 告 車偉佳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揚博 被 告 台灣威信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智欽 訴訟代理人 朱駿宏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貨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   理 由 本件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本院業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 日宣示辯論終結,並定於114年2月20日宣判,茲因本件尚有應行 調查之處,有再行審理之必要,爰命再開辯論,並指定114年4月 10日上午11時30分,在本院三重簡易庭第二法庭為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王凱俐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品慈

2025-02-11

SJEV-113-重簡-1266-20250211-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貨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81號 原 告 黃慧萍即尚紘蔬果農產行 被 告 大豐餐飲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名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 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查原告請 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53萬1408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21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揆諸前揭規定,本 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53萬2718元(計算式:詳如附表,小數點 後四捨五入),應繳裁判費5840元,扣除前已繳納之支付命令聲 請費500元外,尚應補繳534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上開不足額之裁 判費,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 萱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 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 0元;其餘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附表: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項目1(請求金額53萬1408元) 1 利息 53萬1408元 113年11月21日 113年12月8日 (18/365) 5% 1310元 小計 1310元 合計 53萬2718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黃泰能

2025-02-11

TCDV-114-補-181-20250211-1

司促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給付貨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295號 債 權 人 世基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詹富蕙 債 務 人 艾浿斯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其威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貳佰壹拾柒萬陸仟元,及自本 支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 息,並賠償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 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黃品潔 附記: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債權人應於收受支付命令後十五日內,提出『債務人其他可 供送達之地址』;如債務人係法人,則應提出法人最新登記 資料( 例如公司設立變更登記事項表) 及法定代理人最新 現戶戶籍謄本正本( 戶長變更及全戶動態記事欄、個人記 事欄請勿省略) ,以核對是否合法送達。( 否則無法核發 確定證明書) 三、債務人如已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 十日內向本院提出異議,若未提出異議,則本命令確定後 本院仍將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予債權人。 四、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証明書,債權人 勿庸另行聲請。 五、支付命令不經言詞辯論,亦不訊問債務人,債務人對於債 權人之請求未必詳悉,是債權人、債務人接獲本院之裁定 後,請詳細閱讀裁定內容,若發現有錯誤,請於確定前向 本院聲請裁定更正錯誤。

2025-02-11

TNDV-114-司促-1295-2025021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