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返還借款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1-220 筆)

臺灣高等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上字第1號 抗 告 人 陳莉婷 住○○市○○區○○路0段00號00樓 (現於法務部○○○○○○○○○執行 中)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高堯楷間返還借款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 國114年2月8日本院114年度上字第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七日內,補繳抗告費新臺幣壹仟伍佰元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抗告。   理 由 按提起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臺灣高等法院民事 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4條第2項 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500元,此為抗告必備之 程式。又抗告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 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此觀民事訴訟法第 495條之1第1項準用同法第444條第1項規定自明。 查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8日本院114年度上字第1號裁定提起 抗告,未依上開規定繳納抗告費1,500元,茲命抗告人於本裁 定送達後7日內如數補繳到院,如未依限補正,即裁定駁回其 抗告。 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賴劍毅               法 官 洪純莉               法 官 陳君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郭姝妤

2025-03-07

TPHV-114-上-1-20250307-3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506號 原 告 吳承駿 被 告 陳德輝 訴訟代理人 吳佳潓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 款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時原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聲明 求為判決被告應返還其於民國109年4月24日所借款項新臺幣 (下同)100萬元(下稱系爭款項,見本院卷第11-13頁起訴 狀)。嗣於本院113年10月29日準備程序期日以言詞追加民 法第179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為本件之請求權基礎(見本 院卷第61頁準備程序筆錄)。經核原告所追加請求權基礎與 原訴之社會生活上基礎事實係屬同一,且可繼續使用原訴之 證據資料,與首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緣被告前向原告陳稱:伊有投資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開口 合約,而向原告調借現金,原告遂於109年4月24日在訴外人 張宝杏住處(址設彰化縣○○市○○街00號)交付系爭款項予被 告。詎料上開合約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發現 係被告所偽造。原告遂於112年7月3日以鳳山新甲郵局存證 號碼第000052號存證信函(下稱系爭存證信函)催告被告還 款,迄未獲置理。為此,原告依消費借貸及不當得利之法律 關係擇一請求被告如數清償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 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5%計算之利息。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答辯:   兩造間曾有關於節電設備之投資合作關係,原告似為向被告 索取金錢以彌補因投資失利產生之虧損,而提起本件訴訟。 實則兩造間並無系爭款項之消費借貸關係,被告亦未於上開 時、地實際受領系爭款項,是原告依消費借貸、不當得利之 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款項,均屬無據等語。並聲明: 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款項,有無理 由?  ⒈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稱消費借貸者,謂 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 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民法第474 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當事人主張有金錢借貸關係存在,須 就其發生所須具備之特別要件即金錢之交付及借貸意思表示 互相一致負舉證之責任,若僅證明有金錢之交付,未證明借 貸意思表示互相一致者,尚不能認為有金錢借貸關係存在( 最高法院81年度台上字第2372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經查,原告主張兩造就系爭款項成立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 伊業已實際交付系爭款項予被告等情,為被告所否認,而原 告雖提出系爭存證信函、中華郵政掛號郵件收件回執等件影 本為證(見本院卷第17-19頁、第23頁),然系爭存證信函 內容僅係原告催告被告返還系爭款項,核屬原告單方之意思 通知,自無從據以推論兩造就系爭款項確有成立消費借貸之 法律關係。而原告聲請傳喚之證人張宝杏固到庭證稱:「( 問:證人是否認識本件被告?)我只有見過他一次面。我是 在2020年4月24日下午約4點到5點30分左右看過被告。(問 :為何證人對於只見過一次面的被告,有關見面時間記憶如 此深刻?)因為原告當日早上叫我去銀行,我就去彰化銀行 將美金換成臺幣;原告當日問我錢領了嗎?我說領了,原告 跟我說等一下約4點到5點半左右,原告會到我家拿錢順便帶 朋友到我家吃飯,…吃完之後兩造就到客廳去坐,因為我家 餐廳跟客廳是分開的,原告就跟我說今天我跟你調的100萬 請你拿出來,我就拿出來交付給原告,並且跟原告一起到客 廳,有親眼看到原告有拿100萬元給被告,當時兩造沒有談 到這100萬元的用途,兩造交付現金後,坐一會就走了。原 告當時跟我借100萬元時,原告跟我說做生意要用,但沒有 講到細節,因為我們沒有住在一起。(問:當時證人之家中 住址是否為彰化縣○○市○○街00號?)是。兩造交付現金之地 點就是上址。我記憶中被告收取100萬元之後,將裝有100萬 元之彰化銀行牛皮紙袋放在沙發旁邊」等語(見本院卷第18 5-186頁);證人施冠宏則證稱:「 (問:證人是否記得於 109年4月24日在彰化縣○○市○○街00號發生何事?)我記的很 清楚,當天是被告帶原告跟我到彰化源順電機(音譯)去找 源順電機的老闆,被告說源順電機的技術都是他開發的且源 順電機的老闆欠被告錢。之後一行人就去張宝杏家中吃飯, 張宝杏是從2樓樓上拿100萬下來,因為張宝杏是住在2樓, 就拿了100萬元給原告,由原告當場交給被告。(問:證人 方才證述有看到交付100萬元之經過,兩造於交付過程中有 無交談?)證人兩造是在吃飯前交付系爭100萬元,當時我 坐在沙發上抽煙,所以我沒有特別注意到兩造有無談話,我 只知道被告確實需要資金。」等語(見本院卷第192頁)。 惟當事人間交付金錢之原因多端,是除了金錢之交付外,尚 須本於借貸之意思而為交付,方克成立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 。本件依前揭證人張宝杏、施冠宏之證述,至多僅能證明原 告有向張宝杏調借系爭款項再交付被告之事實,未能證明原 告確實基於兩造間消費借貸之合意而交付系爭款項。此外, 原告迄本件辯論終結為止,復未能提出其他確切證據以證明 兩造間係有消費借貸之合意。是以,原告依消費借貸契約之 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款項一節,洵屬無據,不應准許 。  ㈡原告依民法第179條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請求被告返還系 爭款項,有無理由?  ⒈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第 179條定有明文。次按不當得利所稱之「無法律上之原因」 ,係指欠缺給付目的而言。如給付係為一定目的而對他人之 財產有所增益,此種給付目的通常係基於當事人間之合意, 在客觀上即為給付行為之原因。是當事人間之給付若本於其 等間之合意而為之,即難謂其給付為無法律上之原因。主張 不當得利請求權存在之當事人,對於不當得利請求權之成立 要件應負舉證責任,即應證明他方係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 益,致其受有損害。如受利益人係因其「給付」而得利時, 所謂無法律上之原因,即指其給付欠缺給付之目的,故主張 該項不當得利請求權存在之當事人,自應舉證證明其欠缺給 付之目的,始符舉證責任分配之原則(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 字第1913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經查,本件依證人張宝杏、施冠宏之前開證述,雖可認原告 確曾於上開時、地交付系爭款項予被告。惟交付金錢之原因 多端,或為投資,或係清償債務,均有可能。而本件原告並 未證明系爭款項有何給付目的欠缺之情事,難認原告就其交 付系爭款項係屬無法律上之原因一節已盡舉證責任。從而, 原告本於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 系爭款項,亦屬無據,不能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主張其有交付被告系爭款項,依消費借貸、 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00萬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均無 理由,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 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經審酌與本院前揭判斷無影響,爰不予一一論述。又被告雖 聲請傳喚證人杜昀展到庭作證,以證明被告確實無收取系爭 款項。惟原告之訴要乏所據,既經本院論斷如上,被告前揭 證據調查之聲請即核無必要,均附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爰依民事訴訟法第78 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周裕暐                法 官 高偉文                法 官 張逸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敘述上訴之理由,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並按他造當事人 之人數附具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 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顏培容

2025-03-07

KLDV-112-訴-506-20250307-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31號 原 告 吳秀春 上列原告與被告傅榮興之全體繼承人間返還借款事件,原告起訴 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99 6,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4,9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漢權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陳今巾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2025-03-07

TYDV-114-補-331-20250307-1

板小
板橋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板小字第4363號 被 告 即反訴原告 楊冀華 原 告 即反訴被告 上閤築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陳裕仁 訴訟代理人 陳志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被告即反訴原告提起反訴,本 院於民國114年2月11日言詞辯論終結,裁定如下:   主 文 反訴原告之訴駁回。 反訴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反訴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又按關 於請求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訴訟,其標的金 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下同)100,000元以下者,適用本章所 定之小額程序;當事人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除當 事人合意繼續適用小額程序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外,僅得於 第436條之8第1項之範圍內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 項、第436條之15分別定有明文。準此,在小額訴訟程序, 當事人如欲提起反訴,訴訟類型僅限於給付訴訟,且訴訟標 的之金額或價額需在100,000元以下,甚屬明確。 二、本件原告請求被告返還借款事件,被告於民國113年11月18 日提起反訴,以原告為反訴被告,經本院於向其確認聲明為 :「確認反訴被告對反訴原告於113年8月27日所簽訂「分期 還款契約書」所載之修繕貸款19,883元債權不存在。」惟查 ,本件反訴原告所提反訴係確認訴訟,縱其訴訟標的價額在 100,000元以下,亦非屬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所定範 圍,揆諸前揭說明,反訴原告自不得於本件小額訴訟程序提 起本件反訴,且此情形又不能補正,爰依首開規定,逕予駁 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 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陳彥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劉怡君

2025-03-07

PCEV-113-板小-4363-20250307-1

板小
板橋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小字第4363號 原 告 上閤築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陳裕仁 訴訟代理人 陳志昕 被 告 楊冀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萬玖仟捌佰捌拾參元,及自民國一百一 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 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萬玖仟捌佰捌拾參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本件原告主張因被告毀損原告社區鐵捲門,兩造遂於113年8 月27日簽訂分期還款契約書,約定被告應於同年9月25日償 還新臺幣(下同)10,000元、同年10月25日前償還9,883元 ,如未按期清償,即自通知償還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5計算利息等語,業據原告提出載有被告簽名、 原告用印之分期還款契約書為證,且被告亦自承該契約書係 其所簽立等語,自堪認被告確因上開契約書,對原告負有應 給付19,883元之債務。又依兩造均提出之「113年度上閤築 社區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提案單」可見,被告曾在訴訟外自陳 原告法定代理人於113年10月1日至被告住處向其要求清償債 務之事實,足徵被告確未就上開19,883元依約按期清償,且 原告至遲已於113年10月1日通知被告償還,準此,原告依兩 造前揭契約書之約定,求為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聲明,自屬 有據。 二、被告雖一再辯稱被告無權向原告請求給付,該筆金錢應歸管 委會所有等語,惟本件向原告提起訴訟者,恰係原告所稱之 管委會,且管委會法定代理人陳裕仁更係經原告社區區分所 有人會議選任而來之事實,亦有新北市樹林區公所112年12 月21日新北樹工字第1122537450號函,及其所附之會議資料 在卷可參,故原告為合法向被告請求返還所欠債務之人,至 為明確,被告上開辯詞,洵非可採。 三、末本件非一造辯論判決(筆錄誤載部分,業經書記官更正) ,被告空言指摘本件違法一造辯論判決云云,要屬無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陳彥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僅得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 ,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 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劉怡君

2025-03-07

PCEV-113-板小-4363-20250307-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67號 原 告 王舒珊 被 告 菁銳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美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 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經查,原 告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22,000萬元,及其中50 萬元自民國113年6月17日起,其中72,000元自113年11月1日起, 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依上開規定,原告以一訴 請求起訴前1日即114年2月25日(見民事起訴狀上本院收發章日 期)止之利息應併算其價額,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640,55 1元(計算式參附表所示),應徵第一審裁判費8,650元。茲依民 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 如數補繳,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秉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黃舜民 附表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項目1(請求金額62萬2,000元) 1 利息 50萬元 113年6月17日 114年2月25日 (254/365) 5% 1萬7,397.26元 2 利息 7萬2,000元 113年11月1日 114年2月25日 (117/365) 5% 1,153.97元 小計 1萬8,551.23元 合計 64萬551元

2025-03-07

TCDV-114-補-567-20250307-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易字第477號 被 上訴人 陳信昌(原名陳清泉) 訴訟代理人 施霖 上列被上訴人與上訴人阿薩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等人間返還借款事 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撤銷施霖擔任被上訴人陳信昌訴訟代理人之許可。   理  由 一、按「訴訟代理人應委任律師為之。但經審判長許可者,亦得 委任非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前項之許可,審判長得隨時 以裁定撤銷之,並應送達於為訴訟委任之人」,民事訴訟法 第68條第1、2項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並依同法第272條第1項 準用於受命法官所進行準備程序。 二、經查:  ⑴被上訴人陳信昌於民國113年7月15日委任施霖為訴訟代理人 (見本院卷㈠第139-140頁委任狀)。施霖於113年7月15日準 備程序自稱為陳信昌員工(見同卷第145頁筆錄),本院遂 准許施霖為陳信昌訴訟代理人。  ⑵迨113年9月9日準備程序,施霖陳稱:「(問:施霖受僱陳信 昌資料?)我是以前陳信昌經的宏國汽車貨運有限公司的員 工。該公司已經解散大約10年以上。陳信昌叫我回來幫他擔 任訴訟代理人」(見同卷第222頁筆錄)。於113年10月14日 準備程序,施霖再度表示:「(問:陳信昌訴訟代理人施霖 目前職業?以往受雇陳信昌所屬公司行號時,有無投保勞健 保?)我已經退休。我以前受雇於宏國公司,老闆就是陳信 昌,這家公司在90年11月就撤銷登記了。90年以前我有沒有 勞健保我不太確定,因為我有做其他的項目。我是陳信昌最 大債權人,宏國公司有部分業務是我在執行,陳信昌沒有什 麼資產」(見同卷第286頁筆錄)。  ⑶然而,施霖於84年3月1日由台北市地政業務從業人員職業工 會為其投保勞保,於97年12月25日退保(見本院限閱卷第31 -32頁勞保資料),是以施霖所陳述雇主、勞保資料顯非可 採。本院考量上情,認為施霖不適合擔任訴訟代理人一職, 應依職權撤銷其擔任陳信昌訴訟代理人之許可。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十一庭              受命法官 吳燁山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 記 官 莊雅萍

2025-03-06

TPHV-113-上易-477-20250306-1

桃簡
桃園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桃簡字第444號 原 告 李柏霖 被 告 張凱祥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 備其他要件者,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 正,逾期仍未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第6款已有明文,而前揭規定,簡易訴訟程序亦適 用之,此觀同法第436條第2項自明。 二、經查,原告訴請本件返還借款事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214,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320元,嗣本院以 114年度桃補字第98號裁定命原告於裁定送達翌日起算5日內 補繳,該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17日送達原告,惟原告迄未 補繳上開費用乙情,有本院桃園簡易庭送達證書、民事科查 詢簡答表、答詢表、繳費資料明細、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 詢清單、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上訴抗告 查詢清單、確定證明清單等附卷為憑(見本院卷第21至30頁 ),揆諸上開規定及說明,本件起訴不合程式,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林宇凡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 理由(須附繕本,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楊上毅

2025-03-06

TYEV-114-桃簡-444-20250306-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返還借款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420號 上 訴 人 蘇泓瑋 訴訟代理人 劉思龍律師 張雨萱律師 林石猛律師 黃瑄芃律師 被 上訴 人 陳思妤 訴訟代理人 陳樹村律師 黃政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2月31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字第168 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第 469條所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 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 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 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 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條 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法 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 背法令。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及 第469條之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 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 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 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 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 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 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被上訴人訴請上訴人給付工資事件( 案列原法院111年度勞上字第21號)之確定判決,於本件無 爭點效之適用。依兩造不爭執事項及LINE對話、錄影對話紀 錄,堪認兩造原為男女朋友關係,交往期間共同經營事業, 分手後未標明原因而約定上訴人應負擔新臺幣(下同)300 萬元之給付義務,被上訴人依債務拘束契約之法律關係,請 求上訴人給付300萬元本息,為有理由等情,指摘為不當, 並就原審命為辯論及已論斷或其他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 泛言謂為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未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 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蔡 和 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詩 璿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06

TPSV-114-台上-420-20250306-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返還借款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413號 上 訴 人 黃春梅 訴訟代理人 官朝永律師 張斐昕律師 被 上訴 人 周永昌 訴訟代理人 葉春生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1月26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上字第662號),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第 469條所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 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 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 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 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條 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法 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 背法令。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及 第469條之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 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 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 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 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 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 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依兩造與訴外人即上訴人配偶沈晏莛 簽立之協議書、證人林志冠、林振順之證言,堪認上訴人及 沈晏莛保管被上訴人之印章。上訴人嗣於民國102年7月17日 匯款新臺幣(下同)540萬元至被上訴人之郵局帳戶,然匯 款原因多端,無法據此推論兩造間就該款項成立消費借貸合 意,且上訴人於另案陳稱:伊出資購買臺中不動產借名登記 在被上訴人名下,為防範其占為己有,當然要其立借據,預 防其不承認借名契約存在等詞,上訴人復未提出其他證據證 明兩造有借貸意思之合致,難認兩造間有上開款項之消費借 貸關係存在。從而,上訴人依消費借貸契約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上訴人給付540萬元本息,為無理由,並依被上訴人之 聲明,將其因假執行所為給付92萬7,851元,命上訴人返還 並加計自給付翌日即112年9月20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等情 ,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命為辯論及已論斷或其他與判決結 果不生影響者,泛言謂為違法,而非表明該部分判決所違背 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更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 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 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至 原判決贅述其他理由,無論當否,要與裁判結果無影響,附 此說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蔡 和 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詩 璿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06

TPSV-114-台上-413-2025030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