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家祥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21-23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安置適當場所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629號 聲 請 人 桃園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相 對 人 即受安置人 A(姓名住所詳對照表;現由桃園市政府安置中) 法定代理人 王○○ (姓名住所詳對照表)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安置適當場所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A自民國113年12月21日起繼續安置於適當場所3個 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即受安置人A(民國000年0月0日生) 為未滿12歲之兒童,受安置人之母親委託聲請人安置受安置 人後,即長期失聯,處遇期間未能配合處遇計畫,家庭功能 遲未提升,受安置人母親無法提供受安置人適當養育照顧, 亦無他親屬資源可以協助,為維護受安置人人身安全及受穩 定且妥適之照顧,遂於113年12月18日10時起予以緊急安置 ,惟72小時之緊急安置尚不足以改善受安置人之教養環境, 為求受安置人繼續獲得更適切之照顧,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繼續安置受安置 人於適當場所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 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二)兒童 及少年有立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三)兒童及少 年遭受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 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 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又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非 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 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 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7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就其所主張之上揭事實,已據其提出兒少保護 摘要報告、受安置人戶籍資料為證,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 全情,認受安置人有由聲請人予以繼續安置之必要,以保護 受安置人,是聲請人請求繼續安置受安置人,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四、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家事事件法 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家事第一庭法 官 劉家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温菀淳

2024-12-23

TYDV-113-護-629-20241223-1

司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30527號 聲 請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相 對 人 連家祥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112年12月3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聲請人新 臺幣60,000元,其中之新臺幣53,124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17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2年12月3日簽發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下同)60, 000元,到期日民國113年8月17日。詎於屆期提示後,尚有 票款本金53,124元未獲清償。為此提出本票1紙,聲請裁定 准許強制執行等情。 二、經查,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 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發票人 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 條規定聲請法院 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蔡佳吟

2024-12-23

SLDV-113-司票-30527-20241223-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567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徐念陽 選任辯護人 陳家祥律師 許美麗律師 古旻書律師 被 告 蔡欣恬 上列被告等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續字 第12、4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徐念陽、蔡欣恬均無罪。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徐念陽與被告蔡欣恬原為夫妻,蔡欣恬 於民國105年間即婚姻關係存續中,與告訴人陳正璽交往成 為男女朋友,蔡欣恬與徐念陽於106年8月14日協議離婚並辦 理離婚登記。蔡欣恬與陳正璽交往期間,以家族事業資金需 求等事由,陸續向陳正璽借款計達新臺幣(下同)1349萬36 00元。之後雙方因故於107年7、8月間分手,蔡欣恬允諾於1 07年7月1日清償借款。蔡欣恬為脫免債務,與徐念陽已離婚 並未積欠徐念陽債務,竟相互謀議製造假債權,並透過訴訟 詐欺之方式,為使陳正璽日後聲請強制執行蔡欣恬之財產時 ,能由徐念陽以參與分配之方式,達到稀釋陳正璽債權獲償 比例之目的,遂共同意圖為蔡欣恬不法之所有,基於使公務 員登載不實、行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公文書之犯意聯絡,由蔡 欣恬於某日簽發一紙,發票日為107年11月12日、金額500萬 元之本票(下稱500萬本票)予徐念陽,充當積欠徐念陽債 務之債權證明,由徐念陽於107年11月16日持該本票債權就 蔡欣恬所有之新竹市○○路00巷00號房地(下稱本案房地)設 定500萬元抵押權,使地政事務所之公務員形式審核後,將 此等不實事項登載於其職務上所掌之土地登記簿,足生損害 於其他債權人及地政機關對於土地登記事項之正確性。之後 陳正璽因蔡欣恬於107年7月1日後未清償借款,遂於108年2 月14日具狀向本院聲請假扣押,經本院於同年月23日以108 年度司裁全字第44號裁定准予假扣押,陳正璽隨即於108年3 月間以該假扣押裁定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對蔡欣恬所有 上開本案房地強制執行,本院於108年3月6日辦理假扣押登 記,並函知債務人蔡欣恬及抵押權人徐念陽(108年4月9日 公示送達),並於4月2日至上址執行查封。陳正璽於108年3 月12日向本院訴請蔡欣恬還款,本院於109年12月30日以108 年度重訴字第46號判決蔡欣恬應給付陳正璽1545萬6417元, 該案於110年5月3日確定。蔡欣恬得知陳正璽訴請其返還欠 款,於108年6月起不繳納本案房地之貸款,與徐念陽承上開 犯意,由徐念陽以蔡欣恬違背離婚協議為由,於108年8月12 日向本院訴請蔡欣恬應移轉本案房地之所有權,本院於110 年1月15日以108年度家財訴字第39號判決蔡欣恬應移轉系爭 房地所有權予徐念陽。蔡欣恬與徐念陽得知108年度重訴字 第46號判決蔡欣恬敗訴後,為取得執行名義,由徐念陽於11 0年2月間以500萬元本票向本院聲請本票強制執行,致本院 承辦之司法事務官就該系爭本票為形式審查後,將上開本票 及發票日、票面金額、發票人等不實事項,登載於其所職務 上所掌民事裁定之公文書上,據以於110年2月19日核發110 年度司票字第222號准許強制執行之裁定,足以生損害於陳 正璽及法院辦理民事本票裁定強制執行程序之正確性。陳正 璽於108年度重訴字第46號判決於110年5月3日確定後,以該 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於110年6月8日向本院就本案房地聲 請強制執行(110年度司執字第20608號)。蔡欣恬與徐念陽 得知後,由徐念陽再以本案房地之抵押權向本院聲請拍賣抵 押物,經本院於110年7月28日以110年度司拍字第102號裁定 准許拍賣抵押物,徐念陽復於110年9月11日以上開本票裁定 及拍賣抵押物裁定為執行名義聲請就本案房地強制執行(11 0年度司執字第34625號),因執行標的相同,遂併入110年 度司執字第20608號乙案。詎蔡欣恬與徐念陽又承上開使公 務員登載不實之犯意,由徐念陽以蔡欣恬積欠其900萬元為 由,於110年12月6日向本院聲請調解,蔡欣恬則委由不知情 友人董荐宏(另為不起訴處分)出面調解,使本院調解委員 、司法事務官將此虛偽之債權900萬元登載於調解筆錄之公 文書,於110年12月28日以110年度竹司調字第186號調解成 立,蔡欣恬同意給付徐念陽900萬元,徐念陽並於110年1月1 1日持該調解筆錄向本院聲請就上開強制執行程序參加分配 ,本院之司法事務官經形式審查後,於111年5月25日將上開 抵押債權500萬元及900萬元列入分配表,稀釋陳正璽得以受 分配之數額,損害其權益及民事執行處關於強制執行處理之 正確性。後經陳正璽提起分配表異議之訴,經本院審理後以 111年度重訴字第116號判決認定上開抵押債權500萬元及900 萬元為虛偽債權,將徐念陽所受分配執行債權金額予以剔除 確定,詐欺取財犯行始未得逞。因認被告徐念陽、蔡欣恬均 涉犯刑法第216 條、第214 條之行使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 、及第339條第3項、第1項之詐欺取財未遂等罪嫌等語。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其犯罪事實; 不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 4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事實之認定,應 憑證據,如未能發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 以推測或擬制之方法,以為裁判之基礎;而刑事訴訟法上所 謂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雖不以直接證據為限,間接證 據亦包括在內,然而無論直接或間接證據,其為訴訟上之證 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 程度者,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若其關於被告是否犯罪之證 明未達此程度,而有合理性懷疑之存在,致使無法形成有罪 之確信,根據「罪證有疑,利於被告」之證據法則,即不得 遽為不利被告之認定。 三、公訴意旨認被告徐念陽、蔡欣恬涉犯上開行使使公務員登載 不實文書、詐欺取財未遂等罪嫌,係以被告徐念陽、蔡欣恬 之供述、證人即告訴人陳正璽之指述、本院110年度司執字 第20608號陳正璽與蔡欣恬間清償借款案全卷共7宗影卷、10 8年家財訴字第39號判決、110年度竹司調字第186號調解筆 錄、108年度重訴字第46號民事判決、110年度訴字第520號 民事判決、111年度重訴字第116號民事判決等為其主要論據 。訊據被告徐念陽、蔡欣恬就起訴書所載上開各該民事訴訟 、非訟程序等客觀行為及相關文書之時間、流程內容等客觀 事實均不爭執,惟均堅決否認有何行使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 書、詐欺取財未遂之犯行。被告徐念陽辯稱:從未虛構債權 ,蔡欣恬欠我的錢都有憑有據,蔡欣恬在婚姻中背叛我與陳 正璽在一起,當時與她關係已很糟,我怎麼可能還會跟蔡欣 恬共謀,民事訴訟敗訴後未上訴是因為我不想再跟他們糾纏 ,想要放下一切重新過生活,而不是民事判決判得對等語; 被告蔡欣恬辯稱:我在婚姻中出軌,陳正璽也在他的婚姻中 出軌,當時我與陳正璽在甜蜜期,我們兩人是奔著結婚目的 去的,那段時間我與徐念陽的所有交涉或接觸,我都會與陳 正璽諮商,陳正璽也都知情,關於我與徐念陽婚前與婚後的 借款都是真的,疫情的這段時間我人在馬來西亞不能回來, 也沒錢上訴,民事訴訟才會敗訴,又被徐念陽及陳正璽的訴 訟夾殺,弄得我兩面不是人,心力交瘁等語。 四、經查:  ㈠就公訴意旨所載各該客觀行為、訴訟或非訟程序、及相關判 決或裁定、暨各該時序等,均為真實,且為告訴人陳正璽、 被告徐念陽、蔡欣恬不爭執:   1.被告徐念陽與被告蔡欣恬於96年4月30日結婚、106年8月1 4日離婚。蔡欣恬在105年間與告訴人陳正璽交往成為男女 朋友,108年初分手等節,徐念陽、蔡欣恬、陳正璽均不 爭執,並有徐念陽、蔡欣恬戶籍資料(本院卷13、15頁) 、離婚協議書(本院卷第97至100頁)、徐念陽提出徐念 陽與蔡欣恬間及蔡欣恬與陳正璽間之對話紀錄、及陳正璽 提出陳正璽與蔡欣恬間之對話紀錄(以上見本院卷第101 至113、155至159、197至206、276、278至285、303至316 、435至452頁,111訴793民事電子卷第37至80、128至162 頁)為憑,均堪信為真。至告訴人陳正璽雖主張其與蔡欣 恬是於107年7、8月間分手等語,惟不僅陳正璽訴訟代理 人在本院111年度訴字第793號民事事件言詞辯論庭陳述「 交往起訖時間大概是105年左右至108年間」等語(本院卷 第208頁),蔡欣恬亦自承與陳正璽是於108年初分手等語 (本陼卷第122至123頁),陳正璽訴代所言當來自陳正璽 本人,故應以陳正璽訴代於本院民事庭所述為真,告訴人 陳正璽此部分陳述無理由。   2.其他各該民事訴訟、非訟程序之相關文書資料及其結果, 亦有本院108年度重訴字第46號判決、108年度家財訴字第 39號判決、110年度司票字第222號裁定、110年度訴字第5 20號判決、111年度重訴字第116號判決可稽,且有本院10 8年度司執全字第28號、108年度司裁全字第44號、110年 度司執字第20608號、110年度司執字第34625號、111年度 司執字第6847號影卷、暨本院民事庭108年度家財訴字第3 9號、108年度重訴字第46號、110年度竹司調字第186號、 110年度訴字第520號、111年度重訴字第116號、111年度 訴字第793號全部卷宗電子卷證核後無訛。以上均堪信為 真。  ㈡本案無法僅以被告徐念陽、蔡欣恬之民事訴訟敗訴確定,即 可逕認徐念陽與蔡欣恬2人間就起訴書所載之客觀行為有虛 構債權之主觀犯意:    1.徐念陽有提出9筆共877萬餘之匯款予蔡欣恬或與蔡欣恬有 關之車款、屋款、資金週轉之相關匯款依據(本院卷第13 7至153頁),堪認確有該等款項之匯款情事;徐念陽在民 事庭及本案就每一筆款項之匯款原因有提出說明,這些款 項的匯款時間都是在105年之前,也就是在蔡欣恬外遇與 陳正璽交往之前,而夫妻間婚前或婚後就各類財產往來計 算或挪移並不異常、夫妻間彼此債權債務原因多端且綿密 交錯也非異常,彼時蔡欣恬與陳正璽既尚未交往成為男女 朋友,也不存在各該匯款係為不利於陳正璽故提前算計而 為相關憑證。是以,基於此節而來的離婚夫妻財產了結清 算後由蔡欣恬簽發500萬元本票交予徐念陽,並不違背常 情,何況簽發本票之107年11月間之當時徐念陽、蔡欣恬 已離婚,而蔡欣恬卻還尚與陳正璽交往中,若有相互謀議 之事,較高可能應係存在於當時感情較好的蔡欣恬與陳正 璽之間。且依該段期間其3人各自對話紀錄觀察(本院卷 第101至113、155至159、197至206、276、278至285、303 至316、435至452頁,111訴793民事電子卷第37至80、128 至162頁),陳正璽與蔡欣恬之間,就包含蔡欣恬的婚姻 、財產金錢、與徐念陽的官司等在內,其2人均有高度熱 絡的策劃與討論,反觀徐念陽與蔡欣恬間,語氣較為冰冷 或氣憤,所聯繫者多為婚姻之欺騙、小孩扶養及要求還款 等事項,實難想像徐念陽與蔡欣恬間在這麼差的相處情形 下,還能一起謀議製造出500萬元的假債權、也難想像蔡 欣恬凡事都跟陳正璽商量的情形下會興起跟徐念陽合謀假 債權的犯意。再者,自徐念陽與蔡欣恬間對話紀錄(本院 卷第431至452頁)可看出徐念陽從挽回婚姻、到離婚、到 請求還款等變化,其中還有許多對話被蔡欣恬轉傳給陳正 璽,是以自被告2人之離婚直至徐念陽要求還款間的各個 變數,似均非徐念陽可得掌握,反而是陳正璽、蔡欣恬較 能控制,而既是離婚夫妻間就多年來共營生活結束之入出 帳了結清算,本有諸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小細節,本帶有高 度的情緒噴張或妥協,無從一筆一筆做細目精算,本院認 被告2人間其後以500萬元結算、並由徐念陽持以對蔡欣恬 所有上開本案房地設定抵押權為自己權益的擔保,並未背 於常情。   2.再觀徐念陽與蔡欣恬的106年8月14日簽立之離婚協議書( 本院卷第97至99頁),就夫妻財產處理部分,記載徐念陽 有權居住本案房地至終老,及剩餘貸款由蔡欣恬繳納,若 逾2月未繳,徐念陽得將本案房地過戶至徐念陽名下或逕 行處分等語。而蔡欣恬於108年6月起不再繳納本案房地貸 款一節,除據蔡欣恬自承「108年開始,陳也告、徐也告 ,我也不願再繳貸款」等語外(本院卷第171頁),亦有本 院108年度家財訴字第39號民事判決(12偵續卷第30至31 頁)記載有蔡欣恬銀行帳戶往來明細等可稽。衡情未忠於 婚姻的人不是徐念陽,而導致徐念陽、蔡欣恬之離婚,陳 正璽縱非關鍵、至少是影響因素之一,在此情形下,很難 想像徐念陽在106年離婚時,能先想到2年後之108年間會 發生何事,而提前在離婚協議時做準備,而且蔡欣恬是否 繳款及陳正璽是否提告等這些可變因素也非徐念陽單方可 得控制而能提早因應;當然更難想像在陳正璽介入蔡欣恬 的生活及婚姻如此之深、但互相謀議的反而是感情破裂疏 離的徐念陽與蔡欣恬2人,此部分不符常情。是以,當蔡 欣恬未依離婚協議繳納貸款,徐念陽依協議之約定,向本 院訴請蔡欣恬應移轉本案房地之所有權,本是徐念陽基於 上開離婚協議而來的權利行使,徐念陽並無與蔡欣恬共謀 之動機或必要,故當上開所有的變數不是在蔡欣恬、就是 在陳正璽處,公訴人認無從控制各個變數的徐念陽為詐欺 取財或使公務員登載不實之謀議者之一,恐有誤會。再依 上開結論再往下探究,可知徐念陽持500萬元本票就蔡欣 恬所有本案房地設定抵押權、訴請蔡欣恬應移轉本案房地 之所有權、以500萬元本票向本院聲請本票強制執行、及 其後聲請拍賣抵押物即本案房地等訴訟或非訟行為,均有 其權利基礎及相關脈絡時序可循,即便其與蔡欣恬以110 年度竹司調字第186號900萬元調解成立(本院卷第505頁 ),也是來自徐念陽依108年度家財訴字第39號勝訴確定 判決行使其權利時之情事變更而來,而108年度家財訴字 第39號判決勝訴的權利基礎係來自離婚協議書,離婚協議 又無可能是徐念陽與蔡欣恬勾串已如上述說明,是本案起 訴書所指之徐念陽所為之各該訴訟或非訟行為,均非無中 生有,而地政事務所之公務員及本院之公務員依法就相關 文件上分別為抵押權設定登記、准許強制執行之裁定、調 解成立之筆錄記載等節,亦難認有何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或 詐欺之情事,本院除無法產生500萬元、900萬元是虛構債 權之心證外,也無法產生徐念陽與蔡欣恬有犯意聯絡或行 為分擔之心證。   3.雖民事判決認被告徐念陽未能舉證證明匯出9筆約877萬餘 予被告蔡欣恬之債權,故本案房地抵押權設定擔保的500 萬元債權不存在(110年度訴字第520號判決),暨認徐念 陽、蔡欣恬間900萬元債權是虛偽而無效(111年度重訴字 第116號判決)。但,民事法院認定之事實,不當然拘束 刑事法院;且民事訴訟法律關係多端,認定事實之證據觀 點不一,事所多有,本案被告徐念陽就起訴書所載各個訴 訟或非訟程序,俱有提出相對應之權利文書已如上述,民 事訴訟之債權債務關係成立與否、勝敗與否,常繫於舉證 責任是否窮盡、裁判費用高低或其他諸多程序因素,民事 敗訴判決並不當然逕認即應負刑事責任,民事勝訴判決可 能來自兩造妥協、自認或一造辯論等等,但刑事有罪判決 卻一定要嚴格證明,本院認徐念陽行使其權利皆有其權利 來源基礎,並非無中生有已如上述,徐念陽所為之抵押權 設定登記、提起民事訴訟或非訟等程序,也均有其本,與 106、107年不相同者,乃係108年初陳正璽與蔡欣恬分手 ,蔡欣恬不再與陳正璽商量合議,陳正璽也對蔡欣恬提出 各項民事訴訟,蔡欣恬所為各項訴訟陳述對徐念陽較為有 利,但108年開始的相關訴訟起因及各個權利來源均在107 年以前,而107年當時蔡欣恬與陳正璽還未分手且交往甚 密、無可能與徐念陽共謀也已如上述說明,本院無法僅因 民事法庭未採徐念陽、蔡欣恬之舉證或以送達流程否定蔡 欣恬授權董荐宏(111年度重訴字第116號判決理由之一) 予以敗訴判決,即逕推認徐念陽、蔡欣恬有共謀500萬元 及900萬元假債權,是公訴人以500萬元及900萬元民事訴 訟敗訴確定,即認徐念陽的權利來源是虛構,恐嫌速斷, 公訴人也未證明徐念陽與蔡欣恬間就起訴書所載之各個客 觀行為係何時何地及如何的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僅以敗 訴判決逕推認其2人有共謀虛構債權之主觀犯意,亦無理 由。   4.相同事物為相同之比較或處理,不同事物為不同之比較或 處理,此為憲法平等原則之精神之一。本案若將告訴人陳 正璽、蔡欣恬間之債權債務關係,與被告徐念陽、蔡欣恬 間之債權債務關係做比較,兩者均摻雜著蔡欣恬個人借貸 、或公司資金需求週轉、也均摻雜著感情因素,性質上並 無甚差異,佐以陳正璽與蔡欣恬、及徐念陽與蔡欣恬間對 話紀錄,蔡欣恬在其離婚前後直至107年底前,將許多其 與徐念陽的對話紀錄複製轉貼給陳正璽(本院卷第431至43 4、447至450頁),蔡欣恬也與陳正璽討論著要如何防著陳 正璽的妻子(蔡欣恬:重點她如何查我?陳正璽:別忘了Y [即徐念陽]has more dirty tricks than we can ever imagine…。蔡欣恬:她若是訴請離婚也只能查你的…不過S [即陳正璽之妻]現在目標明確要錢和財產,真的要開始規 避了…你有完全的掌握,我的名字給你用,我也信的過你 ,你不會害我。陳正璽:…本來就是,我們是一體的,怎 麼會害?,以上對話紀錄見本院卷第284至285頁),可見 蔡欣恬與陳正璽間已討論到如何防範各自的配偶分取財物 、如何反制各自的配偶,暨蔡欣恬與陳正璽均自承彼時2 人是奔著結婚目的而去的等語,如此實在很難想像徐念陽 在該段時間與蔡欣恬間能有何共謀、及還能對何事可共謀 ,是以,本案除了本院2個民事判決對徐念陽不利外,其 餘的證據反均指向陳正璽與蔡欣恬間有較多的謀議,而民 事訴訟觀點不一、程序規範繁雜、勝訴敗訴之原因極為多 端已如上述,若公訴人認徐念陽最早的抵押權設定、民事 訴訟勝訴是與蔡欣恬虛偽製造假債權而來,未嘗不能換個 角度評價陳正璽之後的民事訴訟勝訴也可能是與蔡欣恬虛 偽製造假債權而來,何況還有前揭對話紀錄顯示陳正璽確 有可能與蔡欣恬共謀,是以若上節無法為不利於陳正璽之 認定,本院認也無法為不利於徐念陽之認定。又,既無證 據證明徐念陽有與蔡欣恬共謀虛偽製造債權之主觀犯意, 則縱使蔡欣恬或可能有為其自身利益謀算之意,但徐念陽 既未摻合,蔡欣恬亦無從僅以其與徐念陽間之各該客觀行 為而能獨立虛構債權債務關係。   5.另依107年底開始蔡欣恬與徐念陽、及蔡欣恬與陳正璽間 對話紀錄觀察(本院卷第233至245、445至446頁),本院認 本案居關鍵角色之蔡欣恬陳述:106年與陳正璽交往,陳 正璽計劃結婚,要我儘快離婚,離婚後我與陳正璽到處旅 行,徐念陽震怒(因在離婚時陳正璽說打死不能承認婚內 出軌,否則徐念陽會獅子大開口,甚至會跟陳正璽的太太 聯手告我們),107年徐念陽不斷來理論要我還錢,我只 能求助陳正璽,…,後來跟徐念陽的債務做一個設定保障 ,讓他和小孩能正常生活,最後簽500萬本票,成為我跟 陳正璽決裂的開端,107年11月我與陳正璽吵得最兇,我 不願再與他有任何溝通,108年陳正璽假扣押房子,又引 起徐念陽的憤怒,認為我跟陳正璽又在設計他,108年告 訴開始,陳也告、徐也告,我也不願再繳貸款,108至112 年的所有訴訟,我都有口難言,直到法院拍賣房子,才請 律師去跟陳正璽談和解,至少陳正璽為錢、徐念陽有房可 住,但陳正璽不同意,房子拍賣鑑價要執行,徐念陽又來 告我,我無力為官司再做什麼,所以才委請朋友先生(即 董荐宏)代為協商1,000萬元內,至少把徐念陽的問題解決 ,所有的訴訟文件均合法,長達5年的官司怎可能是通謀 虛偽來論述等語(本院卷第167至176-8頁);以此對照本 院上開108年度重訴字第46號、108年度家財訴字第39號、 110年度訴字第520號、111年度重訴字第116號、110年度 竹司調字第186號、111年度訴字第793號等電子卷證及各 該判決裁定之時序及訴訟攻防,佐以前揭被告、告訴人3 人各自的對話紀錄,與蔡欣恬上開所述高度相符,應認蔡 欣恬上開供述可以採信。本院認徐念陽、蔡欣恬、陳正璽 3人間,在陳正璽、蔡欣恬於婚姻中出軌後,3人均以自身 的立場出發,彼此間各自充滿對立、猜忌與不信任,忽而 善意、忽而變臉,在如此複雜的感情關係中所為的各該民 事訴訟或非訟行為,實難以非黑即白地逕認有刑事責任。 至告訴人陳正璽雖提出書狀認被告2人以離婚協議繞道而 行,一方面約定本案房地移轉條件、另一方面又設定抵押 權,恰巧房地移轉及設定抵押權時點均在陳正璽向蔡欣恬 催討欠款之際,在在啟人疑竇云云,惟觀陳正璽自己在另 案民事訴訟中提出106年8月14日徐念陽、蔡欣恬的離婚協 議書,並說明簽訂離婚協議書的當下,蔡欣恬即將該協議 書轉傳給陳正璽等語(本院卷第276頁、111訴793民事卷 第103、105頁),陳正璽在該對話中傳訊「我感覺有點奇 怪…怎麼突然今天跟Y(即徐念陽)簽離婚協議這麼順利?… 不是今天才要找時間跟他談嗎?」等語,蔡欣恬回以「早 上談 馬上去找律師簽下來 他被我煩的有點傷心 放棄了 吧」等語,顯然在簽離婚協議之前,陳正璽已對蔡欣恬的 離婚相關事宜有所謀議掌握,難以想像蔡欣恬在當時什麼 事情都讓陳正璽知道的情形下、能與徐念陽做何不利於陳 正璽之謀議;再退一步言,縱算徐念陽有所謀算,但失婚 的是徐念陽、被婚內不忠的是徐念陽,則徐念陽在離婚協 議時為自己爭取利益也是正常;再退一百步言,觀諸對話 紀錄,彼時陳正璽與蔡欣恬關係緊密,蔡欣恬與徐念陽的 所有接觸既然全在陳正璽的掌握中,卻未見陳正璽在與蔡 欣恬的對話中提及離婚協議的內容可能危及陳正璽自身或 蔡欣恬利益,反而與蔡欣恬討論著如何防範彼此配偶或前 配偶來分取財物,除益證離婚協議內容絕無可能來自徐念 陽、蔡欣恬合謀外,也可見在彼時立場站不住腳的是陳正 璽,才會不斷的防範可能被追討財物,是應認蔡欣恬與徐 念陽離婚協議之內容係來自其2人對婚姻結束的了結清理 ,與陳正璽並無關係,更無以此算計陳正璽之可言,陳正 璽因其後與蔡欣恬關係破裂而分手,蔡欣恬也不再傾向或 支持陳正璽時,突執之前的離婚協議主張蔡欣恬在離婚時 即與徐念陽合謀算計陳正璽云云,難認有理,不足採信。  ㈢綜上,本院認被告徐念陽、蔡欣恬的500萬元、900萬元債權 債務民事判決敗訴確定,無法拘束刑事法院,不當然逕認確 無相關債權債務存在,也無從逕認徐念陽的權利來源虛構, 更無從推認徐念陽與蔡欣恬共謀虛構債權,本院綜觀全部卷 證互核對照後,認公訴人所舉證據,均無法證明徐念陽、蔡 欣恬當時在如此惡劣關係下有共謀虛構債權之主觀犯意,  徐念陽、蔡欣恬上開所辯,非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本院對於卷內訴訟資料,逐一剖析,參互審酌後 ,本案相關債權債務雖經本院民事法庭為敗訴判決確定,然 客觀上尚未達到使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於有所懷疑,而得確 信被告徐念陽就本案房地所為相關行為,與被告蔡欣恬間主 觀上有行使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及詐欺取財犯意之程度, 而有合理懷疑之存在,此外,檢察官復未指出足可證明關此 被訴事實之適當方法,本諸罪證有疑利於被告徐念陽、蔡欣 恬之刑事證據法則,犯罪既屬不能證明,依法應為無罪之諭 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1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鳳師提起公訴,檢察官高志程、謝宜修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楊麗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 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林欣緣

2024-12-23

SCDM-113-易-567-20241223-1

家親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改定未成年人監護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409號 聲 請 人 乙○○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甲○○間改定未成年人監護人事件,未繳納裁 判費,本件應徵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茲限聲請人於收受 本裁定正本送達翌日起3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本件 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家事庭第一庭法 官 劉家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温菀淳

2024-12-20

TYDV-113-家親聲-409-2024122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停止審判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3192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鄭家祥 上列被告因違反槍砲彈藥刀管制條例案件(本院112年度訴字第3 8號),聲請停止審判,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鄭家祥所涉槍砲案件,認因與他案即警 察與犯罪集團合謀栽槍案有關,而栽槍犯罪集團是否成立關 係本案是否成立,為免造成被告不利益,爰聲請停止審判等 語。 二、按犯罪是否成立以他罪為斷,而他罪已經起訴者,得於其判 決確定前,停止本罪之審判,刑事訴訟法第295條固定有明 文,然其前提須有其他業經起訴之刑事案件攸關於本案犯罪 是否成立;又停止審判,屬於訴訟程序範圍,是否有刑事訴 訟法第295條之事由,由法院斟酌實際情事,決定依法停止 審判或續行審判程序,是應否停止審判,乃法院依職權裁量 之事項,當事人並無聲請權,其聲請僅促請法院為職權之發 動而已(最高法院76年度台上字第5433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聲請人所涉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前業經 本院以112年度訴字第38號案件審理,復於113年6月12日辯 論終結,並於113年7月18日宣判,於判決後被告提起上訴, 現由臺灣高等法院以113年度上訴字第5585號繫屬中,有該 案判決書、審理筆錄及被告前案紀錄等在卷可憑,是依據前 開說明,被告所為之聲請不過係促請本院依職權發動,被告 並無聲請權限。又被告係於113年9月13日本案審理終結後始 聲請停止審判,是本案既已脫離本院之繫屬,本院自無從依 職權斟酌有無依法停止審判之事由。從而,被告執此為由聲 請停止審判,核屬無據,是本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 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葉作航                                       法 官 鄭朝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鄧弘易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2024-12-19

TYDM-113-聲-3192-20241219-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履行協議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1115號 上 訴 人 威日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睿諺 訴訟代理人 陳建中律師 吳春美律師 被 上訴 人 APPLIED MATERIALS ITALIA SRL.(應用材料義大 利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Salvatore Cultrera 訴訟代理人 林哲誠律師 謝礎安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3月 20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國貿上字第1號 ),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廢棄,發回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理 由 一、本件被上訴人主張:兩造於民國106年12月12日簽署「Beta Equipment Evaluation Agreement No.06-002831」(下稱A greement),約定伊於107年6月1日前交付「Arcadia Shing ling Module Tool」(下稱系爭設備)供上訴人評估是否購 買,評估期間至108年1月31日止,Agreement第1.2條第(a) 款並約定如系爭設備符合規格或上訴人決定採用,上訴人應 依報價單所示價格(即175萬歐元)向伊購買。系爭設備已 於107年5月15日交付予上訴人,上訴人於108年3月21日出具 「Final Acceptance Certificate」(下稱Certificate) 予被上訴人,為最終驗收之證明,系爭設備已符合Agreemen t約定之規格。兩造嗣於同年5月7日簽訂「Amendment to Be ta Equipment Evaluation Agreement No. 06-002831 」( 下稱Amendment),修正Agreement第1.2條第(a)款關於價格 及付款期程及方式之約定,採購價格變更為88萬5,000歐元 ,付款期程及方式為上訴人應於同年5月10日前匯款給付價 格款項3分之1,於同年7月15日前、同年10月15日前分別以 信用狀給付價格款項3分之1,上訴人已同意購買系爭設備及 變更後之金額、付款期程及方式,惟迄未支付任何款項等情 。爰依Agreement、Amendment第1條約定,及兩造約定之準 據法即美國加州民法第3289節規定,求為命上訴人給付88萬 5,000歐元,及其中29萬5,000歐元、29萬5,000歐元、29萬5 ,000歐元分別自108年5月10日、108年7月15日、108年10月1 5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0%計算利息之判決。 二、上訴人則以:Certificate雖記載「107年5月23日安裝及最 終驗收測試完成」,但當時伊尚未取得運作系爭設備所需晶 圓片、導電膠等必要原料,無從驗收測試,自不得據以證明 系爭設備符合規格,伊催告被上訴人改善、測試系爭設備均 未獲置理,系爭設備迄未驗收通過。Agreement屬評估性質 ,Amendment僅變更Agreement第1.2條關於價格、付款條件 之約定,未變更Agreement其他條款,伊從未依Agreement第 1.1條約定出具purchase order,並未同意購買系爭設備等 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維持第一審所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駁回其上訴,係以 :兩造於106年12月12日簽署Agreement,約定被上訴人在10 7年6月1日前交付系爭設備供上訴人評估是否購買,評估期 間至108年1月31日止,Agreement第1.2條並約定如系爭設備 符合規格或上訴人決定購買,應依報價單所示價格購買。系 爭設備於107年5月15日交付予上訴人,上訴人之經理謝政益 於108年3月21日出具Certificate予被上訴人,兩造並於同 年5月7日簽訂Amendment,同意修正Agreement第1.2條第(a) 款,改約定採購價格為88萬5,000歐元,上訴人應於同年5月 10日前匯款給付價格款項3分之1,於同年7月15日前、同年1 0月15日前分別以信用狀給付價格款項3分之1等情,為兩造 所不爭執。被上訴人派遣之工程師歐琮琳、柯家祥業於107 年5月至7月間協助上訴人進行系爭設備之安裝及測試,並提 交數份Arcadia Start-up updates測試報告,可徵系爭設備 已於107年7月26日完成規格驗證測試。柯家祥於108年3月15 日提交依先前測試報告作成之Mega Fat Report,係表明於 解決系爭設備目前問題後,即將簽署Agreement第1.1條所示 之驗收報告(Customer Acceptance Report)。被上訴人之 工程師陳建宏於108年3月19日至21日處理上訴人所回報系爭 設備之問題,迄108年3月21日僅有Module「SSA」第3項(即 Overlap過大)、第5項(角片斷串)等2項目,因材料、電 池或晶片不足致無法驗證而未予測試,其餘項目皆已測試完 畢,且依陳建宏之證詞,該2未測試之項目係須由有經驗之 操作員調整參數之問題,並非系爭設備不符合規格。上訴人 之工務部經理謝政益於108年3月21日當天亦已應陳建宏之要 求,簽署Agreement第1.1條所約定之Certificate,可徵上 訴人已於108年3月21日完成系爭設備之最終測試驗收,系爭 設備符合兩造約定之規格。兩造此前於108年3月15日固曾合 意展延評估期間至108年9月30日止,惟不影響兩造嗣後已於 同年3月21日完成系爭設備最終測試驗收認定符合規格之情 。至Certificate上所載107年5月23日則僅表彰系爭設備之 安裝時間,並非完成最終測試驗收之日期。兩造於108年3月 21日完成系爭設備之最終測試驗收後,復於108年5月7日簽 署Amendment,已成立購買系爭設備之買賣契約,上訴人應 依Amendment第1條約定之價格、給付期程及方式為給付。從 而,被上訴人依Agreement、Amendment第1條約定,及美國 加州民法第3289節規定,請求上訴人給付88萬5,000歐元本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等詞,為其論據。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解釋契約,固須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不能拘泥於契 約之文字,但契約文字業已表示當事人真意,無須別事探求 者,即不得反捨契約文字而更為曲解。查Agreement第1.2條 約定:「評估期結束,如系爭設備符合規格或評估者同意購 買,應依被上訴人之標準銷售條款以報價單所列價格(即17 5萬歐元)向被上訴人購買。款項應在訂購單日期或評估期 間到期後30日內(較早發生者為準)全額完整給付」。嗣該 約定關於價金金額及付款期程及方式之約定,由Amendment 第1條取代,Amendment僅修正Agreement所約定之價格及付 款期程,Agreement其餘條款仍保有不變及完全之效力等情 ,為原審認定之事實。是上訴人有於開立訂購單或評估期屆 滿後30日依修正後Amendment第1條所約定之價格、期程付款 之義務,須符合「系爭設備符合規格」或「評估者同意購買 」之情形。  ㈡關於系爭設備是否符合規格,原審先謂系爭設備於107年7月2 6日即已完成規格驗證測試(見原判決第6頁第10行),又謂 係於108年3月21日即謝政益簽署Certificate之日完成最終 測試驗收(見原判決第11頁第7至8行),前後論述已有不一 。陳建宏於108年3月20日所發郵件猶記載「SSA」項目編號3 「Pickup out SA不規律OVERLAP過大(平均多疊約5mm)」 、編號5「A SIDE PICK UP IN(角片)有斷串情形(空一片 Shingle)」,並註記「Plan to test again on3/21」(預 計於108年3月21日再次測試)(見第一審國貿字卷一第215 頁),陳建宏亦證述其因缺乏材料之故,並未於108年3月21 日再行測試上開2項目,仍於該日請謝政益簽署Certificate ,又謂系爭設備機台的Overlap會有正負150 micrometer的 規格,如果設計在很margin的邊緣,就很容易出現白邊等語 (見原判決第7頁至第9頁),上訴人亦陳稱系爭設備於108 年5月22、23日日本廠商Kaneka及國內廠商聯合再生公司攜 帶電池片來訪參觀測試失敗等語(見原判決第12頁),並為 被上訴人所不爭執,是系爭設備似不符合上訴人需求,並有 未全部驗證過關情事。果爾,則系爭設備是否符合規格,即 待研求。又Certificate第Ⅰ⑵條記載:系爭設備之安裝及最 後驗收測試日為107年5月23日(見第一審審國貿字卷第33頁 ),原審依陳建宏之證詞亦認該日期僅為安裝日(見原判決 第11頁第4行至第6行),參照上述謝政益簽署Certificate 時尚有2項目故障原因未測試完成,及Certificate別無已於 何時完成最終測試驗收日期之記載,則Certificate上雖有 「Final Acceptance」之文字,是否得認系爭設備業於108 年3月21日經上訴人驗收符合規格,亦滋疑義。乃原審未遑 詳予審究,徒以謝政益已簽署Certificate、兩造已簽署Ame ndment為由,遽認系爭設備符合規格,且上訴人已同意購買 ,進而為上訴人不利之判斷,自有可議。上訴論旨,指摘原 判決違背法令,求予廢棄,均非無理由。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第478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怡 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19

TPSV-113-台上-1115-20241219-1

家勸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履行勸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勸字第3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履行勸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前為夫妻關係,育有未成年子女丙○○, 並經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08年度司家非調字第17號調解筆錄 ,就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達成調解。然相對人未遵守調解筆 錄內容,致聲請人無法依上開調解筆錄探視子女。爰依家事 事件法第186條第1項、第187條第1項,請求本院調查相對人 履行況狀並為履行勸告等語。 二、按「債權人於執行名義成立後,除依法聲請強制執行外,亦 得聲請法院調查義務之履行狀況,並勸告債務人履行債務之 全部或一部」,家事事件法第187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 家事履行勸告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報結之:……㈤有下 列情形之一,經裁定駁回聲請:1.聲請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 缺而不可補正或經定期命補正而未補正。2.執行名義所定履 行期間尚未屆至或條件尚未成就。3.有妨礙強制執行之虞。 4.債務人死亡。5.因債務人受監護宣告、遭遇重大事故、行 蹤不明、長居國外或有其他礙難進行勸告之情形。6.債權人 與債務人顯無達成合意之可能」,家事事件編號計數分案報 結實施要點第38條亦有明定。 三、聲請人主張兩造前為夫妻關係,育有未成年子女丙○○,經臺 灣苗栗地方法院於108年4月25日以108年度司家非調字第17 號就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達成調解,復於110年10月21日以1 10年度司家非調字第111號調解筆錄就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 再度達成調解等情,業據聲請人提出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08 年度司家非調字第17號調解筆錄、相對人提出臺灣苗栗地方 法院110年度司家非調字第111號調解筆錄影本為證,堪信為 真正。聲請人復主張相對人未依調解筆錄讓其與未成年子女 會面交往等語,惟聲請人經本院合法通知,均無正當理由而 未到庭(113年9月19日、113年12月3日),本院審酌上情, 認兩造顯無達成合意之可能,足認本件應有前開司法院所定 家事事件編號計數分案報結實施要點第38條第5項第6款債權 人與債務人顯無達成合意之可能,自應依上開規定,予以駁 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第一庭法 官 劉家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温菀淳

2024-12-17

TYDV-113-家勸-3-20241217-1

監宣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836號 聲 請 人 甲○○ 乙○○ 相 對 人 丙○○○ 關 係 人 丁○○ 上列當事人間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乙○○(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 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丙○○○之共同監 護人。 三、指定丁○○(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甲○○、乙○○(下合稱聲請人)分別為 相對人之長子、長女,關係人丁○○為相對人之女婿。相對人 因晚發型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無法自理日常生活起居事宜 ,已無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 果,今為代相對人辦理遺產繼承事宜及日後合法處理相對人 事務,爰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家事事件法第168 條第1項規定,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並選定聲請人甲○ ○、乙○○為相對人之共同監護人,暨指定關係人丁○○為會同 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經其提出同意書、親屬系 統表、身心障礙證明、診斷證明書、戶籍謄本等資料為證。 復經鑑定機關陳炯旭診所鑑定醫師對相對人心神及身體狀況 評估鑑定後,認:「白員為失智症之個案,目前無生活自理 能力,無經濟活動能力,無社會性生活能力、無交通事務能 力、無健康照顧能力。故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 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 果。白員已罹患失智症多年,在109年12月26日評估為重度 失智(臨床失智評估表為3分),後續功能持續退化,目前 已達末期失智之程度,未來應無改善之可能。」等語,有精 神鑑定報告書在卷可稽。本院審酌相對人因心智缺陷已致不 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 是聲請人向本院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核無不合,應予 准許。 四、再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1111條之1 分別定有明文。 五、次查,有關本件適宜由何人擔任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之人部分,經本院囑請桃園市社會工作師公會、新北市政府 社會局對兩造及關係人進行訪視,桃園市社會工作師公會訪 視評估結果略以:「本案之聲請人一甲○○先生為相對人長子 ,聲請人二乙○○女士為相對人女兒,關係人丁○○先生為相對 人女婿。相對人現與聲請人一及照顧相對人的外籍看護同住 桃園區,平時由外籍看護照顧相對人日常生活起居及協助服 藥,並由富立順居家護理所之護理師協助管路護理與更換。 聲請人一可協助相對人處理事務,並保管相對人的身分證、 健保卡與身心障礙證明及代替相對人回診領藥,自113年9月 中旬後,相對人每月所有開銷費用約6萬5千元至7萬元不等 ,皆由聲請人二先行墊付。訪視現場,相對人無法明確表達 對本案的意見及想法。聲請人一口頭表示相對人父母、相對 人二名姊姊、相對人妹妹、相對人配偶戊○○先生及相對人次 子己○○先生皆已往生,而未特別告知已失智之相對人哥哥林 朝鵬先生有關本案聲請。相對人弟弟林弘崧先生、兩名聲請 人、相對人女婿丁○○先生即本案關係人及相對人外孫女葉庭 安小姐皆有以書面簽名表示同意由二名聲請人共同擔任相對 人的監護(輔助)人,也同意由關係人擔任本案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經訪視,聲請人一甲○○先生具與聲請人二乙○○女 士共同擔任本案監護(輔助)人意願,也同意由關係人丁○○先 生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人選。綜合評估,相對人的受 照顧狀況和聲請人一的陳述,未見明顯不適任之消極原因。 」等語、新北市政府社會局訪視評估結果略以:「案女、案 女婿與案主雖居住於不同縣市,若案主有任何需監護人協助 處理事宜,在支援性上較無法及時,然對於案主未來照顧計 畫已有想法,也可維護案主權益,案女有意願且有能力擔任 共同監護人,案女婿亦有意願及能力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之人。案女雖與案長子協議共同擔任案主監護人,然案女及 案女婿多次提及擔心案長子金錢使用狀況,亦擔心案長子若 不擔任監護人對於案主的後續照顧計畫會造成影響。」等語 ,以上有訪視調查評估報告二份在卷可佐。 六、綜合上情,本院審酌聲請人甲○○、乙○○為相對人之長子、長 女,相對人的證件保管及代替領藥,均由聲請人甲○○主責處 理,聲請人乙○○則墊付相對人之醫療費用。而聲請人甲○○、 乙○○均具有擔任監護人之意願,並受相對人親屬共同推派擔 任相對人之監護人,查無聲請人甲○○、乙○○不宜擔任監護人 之原因,認聲請人甲○○、乙○○均應熟知相對人之生活事務, 能善盡照顧相對人之責,故如由聲請人甲○○、乙○○共同擔任 受監護宣告人之監護人,應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另相對 人查無意定監護人,有意定監護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參,爰 依前揭規定選定聲請人甲○○、乙○○為相對人之共同監護人。 又關係人丁○○為相對人之女婿,具擔任本案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意願,並受相對人親屬推派擔任本案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人選,且查無明顯不適任之情形,是以由關係人丁○○ 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衡情當可善盡監督相對人財產 狀況之責,得保障相對人之財產受到妥適處理,是由關係人 丁○○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屬適當,爰依前揭規定, 指定關係人丁○○為本件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七、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之規定, 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應會同關 係人丁○○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於開具完 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僅得為 管理上必要之行為,附此敘明。 八、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第一庭法 官 劉家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温菀淳

2024-12-17

TYDV-113-監宣-836-20241217-1

監宣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872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關 係 人 丙○○ 上列當事人間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乙○(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乙○之監護人。 三、指定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長子,關係人丙○○為相對 人之次子。相對人因罹患失智症,無法自理日常生活起居事 宜,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 示之效果,今為防止相對人日後遭有心人士詐騙,爰依民法 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家事事件法第168條第1項規定, 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並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 ,暨指定關係人丙○○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經其提出同意書、親屬系 統表、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戶籍謄本等資料為證,復經 鑑定機關即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鑑定醫師對 相對人心神及身體狀況評估鑑定後,認「個案之精神料臨床 診斷為失智症。目前認知功能有明顯障礙,致不能為意思表 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推測其回 復之可能性低。」等語,有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可稽。是以 本院審酌相對人因心智缺陷已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 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則聲請人向本院聲請對相 對人為監護宣告,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再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 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 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 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 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 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 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 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 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監護人之職業 、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人為 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 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1111條 之1 分別定有明文。   五、次查,有關本件適宜由何人擔任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之人部分,經本院囑請桃園市社會工作師公會對兩造及關係 人進行訪視,其訪視評估結果略以:「本案之聲請人甲○○先 生為相對人長子,關係人丙○○先生為相對人次子,相對人為 居家式照顧,現已聘請外籍看護看顧相對人安全,相對人現 與聲請人夫婦及外籍看護同住,相對人日常生活多可自理, 可自行騎乘電動代步車外出,惟重要事務多由聲請人與關係 人協助處理。相對人目前日常生活開銷及每月外籍看護費用 均由聲請人與關係人支應。經訪視,相對人乙○先生並無針 對本案回應其意願與想法,聲請人甲○○先生具擔任監護(輔 助)人意願,關係人丙○○先生具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意願。而據聲請人表示相對人長女丁○○女士及相對人次女戊 ○○女士均以書面表示知曉且同意此案,並選(指)定聲請人 甲○○先生為監護(輔助)人人選及關係人丙○○先生為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人選。綜合評估,相對人乙○先生的受照顧 狀況未見不適當之處,聲請人甲○○先生與關係人丙○○先生的 陳述,未見明顯不適任之消極原因,惟仍請鈞院以相對人乙 ○先生最佳利益為考量,並參酌相關事證後予以綜合裁量之 。」等語,以上有調查訪視報告在卷可佐。 六、綜合上情,本院審酌聲請人為相對人之長子,目前已退休, 有足夠時間協助處理相對人之事務,相對人之印章及存摺現 由聲請人保管,且相對人之事務亦均由聲請人與其他手足商 議後,多由聲請人協助處理,而聲請人亦具有擔任監護人之 意願,查無聲請人不宜擔任監護人之原因,認聲請人應熟知 相對人之生活事務,能善盡照顧相對人之責,故如由聲請人 擔任受監護宣告人之監護人,應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另 相對人查無意定監護人,有意定監護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參 ,爰依前揭規定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又關係人丙 ○○為相對人之次子,能輔助聲請人處理相對人之事務,具擔 任本案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意願,且查無明顯不適任之情 形,是以由關係人丙○○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衡情當 可善盡監督相對人財產狀況之責,得保障相對人之財產受到 妥適處理,是由關係人丙○○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屬 適當,爰依前揭規定,指定關係人丙○○為本件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 七、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之規定, 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應會同關 係人丙○○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於開具完 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僅得為 管理上必要之行為,附此敘明。 八、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劉家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温菀淳

2024-12-17

TYDV-113-監宣-872-20241217-1

監宣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856號 聲 請 人 甲○○ 住○○市○○區○○路○段000巷00弄00 號 相 對 人 乙○○ 關 係 人 丙○○ 上列當事人間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乙○○之監護人。 三、指定丙○○(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配偶,關係人丙○○為相對 人三子。相對人因中風、糖尿病、長期臥床,無法自理日常 生活起居事宜,已無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 意思表示之效果,今為代相對人變賣相對人名下不動產以支 付相對人日常開銷,及日後合法處理相對人事務,爰依民法 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家事事件法第168條第1項規定, 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並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 ,暨指定關係人丙○○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經其提出同意書、親屬系 統表、身心障礙證明、戶籍謄本等資料為證。復經鑑定機關 即周孫元診所鑑定醫師對相對人心神及身體狀況評估鑑定後 ,認:「高員符合腦中風後失智症之診斷。因此心智缺陷, 致其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及辨識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均 已達不能之程度。」等語,有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可稽。本 院審酌相對人因心智缺陷已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 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是聲請人向本院聲請對相對 人為監護宣告,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再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1111條之1 分別定有明文。 五、次查,有關本件適宜由何人擔任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之人部分,經本院囑請桃園市社會工作師公會對兩造及關係 人進行訪視,其訪視評估結果略以:「本案之聲請人甲○○先 生為相對人配偶,關係人丙○○先生為相對人三子,相對人現 惟居家式照顧,現已聘有外籍看護全天候照料,相對人個人 事務及重要證件均由聲請人協助保管及處理,相對人長子及 關係人均會視其狀況提供相對人與聲請人協助,另相對人長 子及關係人不定時會返家探視。相對人目前日常生活開銷( 含消耗品)及每月外籍看護費用多由相對人與聲請人之積蓄 與補助款項支應,然相對人長子與關係人亦會視狀況給予協 助。經訪視,相對人乙○○女士無法就本案回應其意願與想法 ,聲請人甲○○先生具擔任監護(輔助)人意願,關係人丙○○先 生具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意願。而據聲請人表示相對 人長子丁○○先生及相對人次媳均以口頭表示知曉且同意此案 。綜合評估,相對人乙○○女士的受照顧狀況及聲請人甲○○先 生與關係人丙○○先生的陳述,未見明顯不適任之消極原因, 惟仍請鈞院以相對人乙○○女士最佳利益為考量,並參酌相關 事證後予以綜合裁量之。」等語,以上有調查訪視報告在卷 可佐。 六、綜合上情,本院審酌聲請人為相對人之配偶,相對人的個人 事務、證件保管,均由聲請人主責處理,而聲請人亦具有擔 任監護人之意願,並受相對人子女共同推派擔任相對人之監 護人,查無聲請人不宜擔任監護人之原因,認聲請人應熟知 相對人之生活事務,能善盡照顧相對人之責,故如由聲請人 擔任受監護宣告人之監護人,應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另 相對人查無意定監護人,有意定監護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參 ,爰依前揭規定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又關係人丙 ○○為相對人之三子,具擔任本案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意願 ,並受相對人子女推派擔任本案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人選 ,且查無明顯不適任之情形,是以由關係人丙○○擔任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衡情當可善盡監督相對人財產狀況之責, 得保障相對人之財產受到妥適處理,是由關係人丙○○擔任會 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屬適當,爰依前揭規定,指定關係人 丙○○為本件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七、又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之規定 ,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應會同 關係人丙○○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於開具 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僅得 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附此敘明。 八、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第一庭法 官 劉家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温菀淳

2024-12-17

TYDV-113-監宣-856-202412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