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應執行刑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21-230 筆)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7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黃俊瑞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俊瑞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黃俊瑞(下稱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 之罪,先後經法院判決確定,應依刑法第50條、第53條、第 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 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 ,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 文。次按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之事項,有其外部性界限及內 部性界限,並非概無拘束。依據法律之具體規定,法院應在 其範圍選擇為適當之裁判者,為外部性界限;而法院為裁判 時,應考量法律之目的,及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者,為內部 性界限。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不得有所踰越。在數罪併罰 ,有2裁判以上,定其應執行之刑時,固屬於法院自由裁量 之事項,然仍應受前揭外部性界限及內部性界限之拘束(最 高法院92年度台非字第227號判決要旨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業經先後判處如附表所 示之刑,並於附表所示之日期分別確定在案,且均係在附表 編號1所示判決確定前所犯,有附表所示判決、臺灣高等法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各1份在卷可稽,茲檢察官以本院為犯罪 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核其聲請為正當 。 四、本院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2、3所示之罪均為施用毒品 ,編號1所示之罪則為毀損他人物品之侵害法益類型,如附 表所示各罪犯罪時間之時間密接程度,並考量如附表編號1 、2所示之罪曾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2312號裁定合併定應執 行刑為有期徒刑4月,加計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罪宣告刑有期 徒刑3月後之內部界限,及各罪合併後之不法內涵、罪責原 則及合併刑罰所生之效果等情狀,及受刑人請求從輕量刑之 意見,有其陳述意見書可佐,爰定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53條、第51條 第5款、第4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黃則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陳郁惠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毀損他人物品 施用第二級毒品 施用第二級毒品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2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2年3月31日 113年1月16日 113年2月25日 最後事實審 法院、案號 臺中地院113年度簡字第185號 高雄地院113年度簡字第3507號 高雄地院113年度簡字第4117號 判決日期 113年2月27日 113年9月9日 113年10月24日 確定判決 法院、案號 同上 同上 同上 確定日期 113年4月17日 113年10月16日 113年11月27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 是 是 是 備註 編號1、2曾經高雄地院113年度聲字第2312號裁定合併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4月。

2025-02-06

KSDM-114-聲-67-20250206-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6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邱偉民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字第234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邱偉民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 徒刑壹年。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邱偉民因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藥事法、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案件,先後經法院判決確定 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定其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者:五、宣告多數有期徒 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 刑期。但不得逾三十年。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 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 、第51條第5款、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法律上屬於自由裁 量之事項,並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自由裁量係於法律一定 之外部性界限內(以定執行刑言,即不得違反刑法第51條之 規定),使法官具體選擇以為適當之處理;因此在裁量時, 必須符合所適用之法規之目的,更進一步言,須受法律秩序 之理念所指導,此亦即所謂自由裁量之內部性界限;關於定 應執行刑,既屬自由裁量之範圍,其應受此項內部性界限之 拘束,要屬當然(最高法院80年台非字第473號判例意旨參 照)。 三、查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經先後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 ,均分別確定在案,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 在卷可稽,再經核閱各該刑事判決後認為無誤,堪以認定。 次查本院為附表之各罪中,最終事實審判決日期最後者(即 附表編號3)之最後事實審法院,且附表所示各罪均為最早 判決確定案件(即附表編號1)於民國113年3月19日判決確 定前所犯。又其中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之刑為得易科罰金 、易服社會勞動,編號2至3所示之罪則不得易科罰金或易服 社會勞動,茲受刑人請求檢察官將其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 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聲請定應 執行之刑,此有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定刑聲請書1份在卷可 憑(見本院卷第9頁),核與刑法第50條第2項之規定尚無不 符,本院審核認屬正當,應就有期徒刑部分定其應執行之刑 。定應執行刑時,揆諸前揭判例意旨,除不得逾越刑法第51 條第5款所定法律之外部性界限外,亦應受不利益變更禁止 原則之內部性界限拘束,即不得重於附表編號1至12所示宣 告刑之總和。綜合考量附表所示之數罪侵害法益異同、對侵 害法益之加重效應及時間、空間之密接程度等事項,兼衡刑 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減及行為人所生痛苦程度隨刑期而遞 增,及受刑人於本院寄送之陳述意見調查表中表示無意見( 見本院卷第63頁)之情形,爰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之規定,定受刑人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2 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42條第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王榮賓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顏嘉宏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附表:受刑人邱偉民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3 罪名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藥事法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6月 犯罪日期 112年11月1日 112年3月7日 112年10月17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嘉義地檢112年度偵字第15306號 嘉義地檢112年度偵字第6147號 嘉義地檢112年度選偵字第24號等 最後 事實審 法  院 嘉義地院 嘉義地院 嘉義地院 案  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10號 112年度訴字第381號 113年度選訴字第2號 判決日期 113年2月19日 113年3月13日 113年5月15日 確定 判決 法  院 嘉義地院 嘉義地院 嘉義地院 案  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10號 112年度訴字第381號 113年度選訴字第2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3月19日 113年4月8日 113年6月11日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是 否 否 備註 嘉義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365號 嘉義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110號 嘉義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345號

2025-02-06

CYDM-114-聲-56-20250206-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0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高修傑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高修傑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高修傑因犯如附表所示等案件,先後 經法院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 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定 其應執行刑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應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 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犯最重本刑為5年以 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而受6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 宣告者,得以新臺幣1千元、2千元或3千元折算1日,易科罰 金,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刑法第 41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一)本件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等,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本院先後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確定,有各該判決書及法院 前案紀錄表等資料在卷可稽。又附表編號2所示之犯罪時間 在附表編號1所示裁判確定(民國113年6月19日)前,而本 件聲請定應執行刑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為本院,是上開 犯罪乃於裁判確定前所犯之數罪。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 1至2所示之罪所宣告之刑均得易科罰金,依刑法第50條第1 項但書規定反面解釋,自得併合處罰而定應執行刑,檢察官 據此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有關卷證後,認本件聲 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二)本件定刑下限為有期徒刑4月(即最長期之宣告刑為附表編 號1所示之刑),亦不得逾越刑法第51條第5款所定法律之外 部界限,即不得重於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罪加計之總和(即 有期徒刑7月),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分別為 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汽車駕駛人駕駛執照經註銷 駕車過失致人傷害罪,犯罪類型均不相同,其責任非難重複 之程度低,倘就其刑度予以實質累加,尚與現代刑事政策及 刑罰之社會功能不符,茲考量上情,兼衡受刑人犯罪行為之 不法與罪責程度、數罪所反應受刑人人格特性與傾向,及對 其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情狀,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並諭知易科罰金折算之標準。 (三)至於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之罪,雖於113年8月16日執行完 畢,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惟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係 在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判決確定前所犯,合於數罪併罰要件 ,依上開說明,僅由檢察官於指揮執行時扣除之,尚不影響 本案應予合併定刑之結果。又本件僅聲請就附表所示2罪定 其應執行之刑,且均屬得易科罰金之類型,牽涉案件情節單 純,可資減讓之刑期幅度有限,顯無必要再命受刑人以言詞 、書面或其他適當方式陳述意見,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3項規定,不予受刑人陳述意見之機會,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姚亞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郭丞淩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附表:受刑人高修傑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罪     名 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汽車駕駛人駕駛執照經註銷駕車過失致人傷害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折算1日。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折算1日。 犯 罪 日 期 113年4月14日 112年5月27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速偵字第1053號 臺東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326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桃園地院 臺東地院 案   號 113年度桃原交簡字第132號 113年度原交易字第13號 判 決日 期 113年5月17日 113年5月17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桃園地院 臺東地院 案   號 113年度桃園交簡字第132號 113年度原交易字第13號 確 定日 期 113年6月19日 113年10月4日 備     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0023號(已執畢) 臺東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412號

2025-02-06

TTDM-114-聲-40-20250206-1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50號 抗 告 人 即 受刑 人 柯江濃 上列抗告人因定應執行刑案件,不服臺灣嘉義地方法院中華民國 113年12月13日裁定(113年度聲字第999號),提起抗告,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  ㈠附表編號1至12之罪,曾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7年度聲字第551 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確定,已生實質確定力,基於一 事不再理原則,不得就此等部分重覆定應執行刑。  ㈡抗告人經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3月,加上臺灣高等法 院107年度聲字第551號所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二罪相加 為26年3月(抗告意旨誤載為16年3月),違反責任遞減原則 、比例原則及罪刑相當原則。請給予抗告人一個悔改向善的 機會。 二、按數罪併罰,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三十年,刑法 第51條第5款定有明文。次按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2項、第3 項,已針對第二審上訴案件之定應執行之刑,明定有不利益 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而分屬不同案件之數罪併罰有應更定 執行刑之情形,倘數罪之刑,曾經定其執行刑,再與其他裁 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時,在法理上亦應同受此原則之拘束 。是以,另定之執行刑,其裁量所定之刑期,不得較重於前 定之執行刑加計後裁判宣告之刑之總和。又法院於裁量另定 應執行之刑時,祇須在不逸脫上開範圍內為衡酌,而無全然 喪失權衡意義或其裁量行使顯然有違比例原則之裁量權濫用 之例外情形,並不悖於定應執行刑之恤刑目的者,即無違裁 量權之內部性界限。 三、經查,本件抗告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業經如附表所示法 院分別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確定在案,有各該判決、法院前 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又抗告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宣告之 刑,其中單罪最長期者為有期徒刑8年4月,各罪刑期全部加 總為外部界限,則原審法院審核全案,並斟酌如附表編號1 至12所示,曾經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聲字第551號裁定應執 行有期徒刑18年確定之情,且考量所犯數罪犯罪類型、侵害 法益、各別刑罰規範之目的、輕重罪間體系之平衡、整體犯 罪非難評價、各罪彼此間之關聯性(例如:數罪犯罪時間、 空間、各行為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一性、數罪對法益侵 害之加重效應)、各次犯行與抗告人前案紀錄之關聯性、罪 數所反映抗告人之人格特性與犯罪傾向、數罪對法益侵害之 加重效應及刑罰之內部界限、對抗告人施以矯正之必要性, 暨抗告人之意見等一切情狀,依法就抗告人所犯如附表所示 各罪,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3月,並未逾越刑法第51條第5 款所定有關法律規範量刑之外部性界限,且其另定之執行刑 ,其裁量所定之刑期,亦無「較重」於前定之執行刑加計未 曾定刑之罪宣告刑之總和(18年+3年=21年),並無違反不 利益變更禁止原則。從而,原審法院於裁量另定本案應執行 之刑時,在不逸脫上開範圍內為衡酌,並未喪失權衡意義, 且從形式上觀察,原裁定已就抗告人所犯各罪態樣、關係、 非難重複性等情予以綜合判斷,其量刑之裁量行使亦無顯然 違背比例原則,並不悖於定應執行刑之恤刑目的,而無違裁 量權之內部性界限可言。是原裁定所定之應執行刑,並無違 誤或不當。 四、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最後事實審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依刑 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向該法院聲請定其應執行刑之 案件,法院就檢察官所聲請定應執行刑之各罪,經審核結果 ,認均合於定應執行刑之要件而裁定確定,形式上雖有確定 力,惟事後檢察官發現被告另犯未經其聲請定執行刑之他罪 ,而原聲請定執行刑之各罪,其犯罪日期部分在被告另犯之 他罪判決確定前,且該他罪判決確定日期又在原聲請定應執 行刑之各罪判決確定之前,檢察官乃就原聲請定應執行刑中 之該部分各罪,與另犯之他罪重新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法 院審核結果,認均合於定應執行刑之要件,且與原聲請定執 行刑之各罪事實並非完全同一,即應裁定更定其應執行之刑 ,前定之執行刑裁定,當然失其效力,不發生一事不再理之 問題(最高法院103年度台抗字第123號裁定意旨參照)。查 本件即已更定應執行之刑(另犯附表編號13之罪),揆之前 揭說明,前定之執行刑裁定(即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聲字 第551號),當然失其效力;又原裁定係定應執行有期徒刑 「18年3月」,而非「8年3月」。從而,抗告意旨主張:本 件有違一事不再理,且本件所定應執行刑「8年3月」,與臺 灣高等法院107年度聲字第551號裁定所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 年,二罪相加為26年3月,違反責任遞減原則、比例原則及 罪刑相當原則云云,容有誤會及誤認,均無憑採。 五、綜上所述,原審法院依法裁定抗告人所犯上開各罪,應執行 有期徒刑18年3月,經核並無不合。抗告意旨猶執前詞指摘 原裁定不當,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洪榮家                    法 官 鄭彩鳳                    法 官 吳育霖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本裁定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                    書記官 謝麗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施用第一級毒品)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施用第二級毒品)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持有第二級毒品) 宣告刑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5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04年6月10日 104年6月10日 104年4月初某日至104年6月10日止 偵查(自訴) 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毒偵字第2779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毒偵字第2779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偵字第12828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4年度審訴字第1473號 104年度審訴字第1473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014號 判決 日期 104年10月30日 104年10月30日 105年8月9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最高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5年度台上字第1119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203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014號 確定 日期 105年5月5日 105年1月30日 105年8月9日 備註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5年度執字第6661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6年度執再字第287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6年度執再字第288號 編號 4 5 6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轉讓第一級毒品)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販賣第一級毒品)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未經許可寄藏子彈) 宣告刑 有期徒刑10月 ①有期徒刑8年4月 ②有期徒刑8年4月 ③有期徒刑8年4月 ④有期徒刑8年4月 ⑤有期徒刑8年4月 ⑥有期徒刑8年4月 ⑦有期徒刑8年4月  (聲請書誤載為有期徒刑8月4月) 有期徒刑1年6月,併科罰金新臺幣10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04年5月4日    ①104年1月9日 ②104年1月10日 ③104年1月14日 ④104年1月22日 ⑤104年1月28日 ⑥104年2月22日 ⑦104年2月26日 94年間某日至104年6月11日止 偵查(自訴) 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偵字第12828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偵字第12828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偵字第12828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014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014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014號 判決 日期 105年8月9日 105年8月9日 105年8月9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案號 106年度台上字第2285號 106年度台上字第2285號 106年度台上字第2285號 確定 日期 106年7月19日 106年7月19日 106年7月19日 備註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6年度執緝字第3386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6年度執緝字第3386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6年度執緝字第3386號 編號 7 8 9 罪名 藥事法 (轉讓禁藥) 藥事法 (轉讓禁藥)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販賣第二級毒品)) 宣告刑 有期徒刑6月 ①有期徒刑5月 ②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3年7月 犯罪日期 104年6月4日 ①104年3月1日 ②104年3月3日 104年2月8日 偵查(自訴) 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偵字第12828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偵字第15824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偵字第15824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014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629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629號 判決 日期 105年8月9日 105年10月20日 105年10月20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案號 106年度台上字第2285號 106年度台上字第2711號 106年度台上字第2711號 確定 日期 106年7月19日 106年8月31日 106年8月31日 備註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6年度執緝字第3385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6年度執緝字第3383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6年度執緝字第3384號 編號 10 11 12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販賣第一級毒品)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販賣第二級毒品)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幫助施用第一級毒品) 宣告刑 有期徒刑8年 ①有期徒刑3年8月 ②有期徒刑3年8月 ③有期徒刑3年8月 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04年2月8日 ①104年2月10日 ②104年2月10日 ③104年2月14日 104年6月5日 偵查(自訴) 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偵字第15824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偵字第15824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4年度偵字第22538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629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629號 105年度訴字第226號 判決 日期 105年10月20日 105年10月20日 105年8月24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案號 106年度台上字第2711號 106年度台上字第2711號 106年度台上字第3595號 確定 日期 106年8月31日 106年8月31日 106年11月9日 備註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6年度執緝字第3384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6年度執緝字第3384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106年度執緝字第3387號 編號 13 (以下空白) (以下空白)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二級毒品) 宣告刑 有期徒刑3年 犯罪日期 104年6月上旬某日至104年6月11日止 偵查(自訴) 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偵字第2246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訴字第99號 判決 日期 113年8月22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訴字第99號 確定 日期 113年9月23日 備註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執字第4225號

2025-02-06

TNHM-114-抗-50-20250206-1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43號 抗 告 人 即受刑人 謝鎮隆 上列抗告人即受刑人因定應執行刑案件,不服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113年度聲字第865號中華民國113年12月4日裁定(聲請案號:臺 灣雲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執字第2459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抗告意旨如附件。 二、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會 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官 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分別宣 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宣告多 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 定其金額。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 定,定其應執行之刑,並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對 應之檢察署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法第50條、第53 條、第51條第5、7款及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 文。又按數罪併罰如何定其應執行刑,應由法院視個案具體 情節,以其各罪所宣告之刑為基礎,本其自由裁量之職權, 依刑法第51條所定方法為之,如未逾越法定刑度範圍,復符 合比例原則,自無違法可言(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1569 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原裁定以受刑人謝鎮隆犯如附表所示各罪,經法院判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其中附表編號1-2所示各罪, 前經臺灣彰化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聲字第813號裁定定應執行 有期徒刑6年1月確定;附表編號3-6所示各罪,亦經臺灣雲 林地方法院以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2年6月,並經本院及最高 法院駁回受刑人上訴確定,有各該裁定、判決及法院前案紀 錄表附卷可稽。又受刑人附表所示各罪固有刑法第50條第1 項但書第1款所定之情形,惟因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 執行之刑,此有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 案件是否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表在卷可參;另檢察官再以函 文說明附表編號1至6係就徒刑部分聲請定應執行刑,附表編 號7至9部分係就併科罰金部分定應執行刑,有臺灣雲林地方 檢察署113年12月3日雲檢亮強113執聲744字第1139036273號 函(原審卷第105頁)可稽,因認檢察官請求聲請定其應執 行之刑為正當,審核有關卷證後,就受刑人如附表所示各罪 ,有期徒刑部分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7年4月;附表編號7-9所 示各罪罰金刑部分,定應執行刑罰金新臺幣(下同)20萬元, 罰金如易服勞役,以1千元折算1日。 四、審酌受刑人對本件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經原審函送聲請 書繕本並請其於文到5日內表示意見,受刑人收受上開函文 後,受刑人表示沒有意見,但於檢察官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 表表示請裁定較輕刑期之意見(本院卷第103、31頁),暨 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之犯罪態樣為毀損、違反槍砲彈 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竊盜、殺人未遂等罪、整體行為責任 與刑罰目的、犯罪之時間間隔、侵犯法益之綜合效果、各罪 依其犯罪情節所量定之刑,並基於刑罰經濟與責罰相當之理 性刑罰政策,考量定應執行刑時,所生刑罰邊際效應遞減及 合併刑罰痛苦程度遞增,且觀諸受刑人多次持有槍彈、持槍 朝員警射擊犯殺人未遂等犯行態樣,認為其侵害法益程度嚴 重,而本案相關裁判於定刑時已扣減相當程度而定應執行刑 (即附表編號1-2、3-6所示各罪),本院認為本次對其定應執 行刑之扣減不應再予過多刑度之減除,以符罪刑相當原則, 並考量受刑人復歸社會之可能性等情狀,認原審就受刑人如 附表所示各罪,有期徒刑部分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7年4月; 附表編號7-9所示各罪罰金刑部分,定應執行刑罰金20萬元 ,罰金如易服勞役,以1千元折算1日,核均未逾越法律裁量 之內部界限或外限界限,亦無濫用裁量權而有違比例原則、 平等原則、責罰相當原則等法律內部抽象價值界限,而使受 刑人受有更不利益之情事,應無不當。 五、受刑人雖抗告以前詞指摘原裁定所定之應執行刑過重。然觀 其抗告理由,除抄錄定應執行刑之相關規定與原則之部分外 ,其餘則係以其在監所已知悔改,知母罹癌,深感悔恨為由 ,請求再從輕定應執行刑。然查,原裁定所定之應執行刑, 核與定應執行刑應遵守之法律原則無違,業如前述;另受刑 人多次持有槍彈、持槍朝員警射擊犯殺人未遂等犯行態樣, 其侵害法益程度嚴重,而本案相關裁判於之前定刑時,就有 期徒刑部分,已扣減相當程度而定應執行刑(即附表編號1-2 、3-6所示各罪,各經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年1月、12年6月) ,原審就有期徒刑部分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7年4月,罰金刑 部分(附表編號7-9)定應執行罰金20萬元,觀諸受刑人如附 表編號7-9所示各罪之有期徒刑刑期加總已達17年2月,罰金 刑金額加總達21萬元之情節,原裁定所定之應執行刑,比例 上已屬從輕,難認有過重之情事,受刑人抗告以前詞,指摘 原裁定所定之應執行刑過重,難認可採,其抗告無理由,應 予駁回。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廷宜                   法 官 翁世容                   法 官 林坤志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本裁定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羅珮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2025-02-06

TNHM-114-抗-43-20250206-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5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蔡智宏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3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蔡智宏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柒月,如易科罰金,以新台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蔡智宏因過失傷害等案件,先後經判 決確定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依刑法第50條、第53條、第51條 第5款規定,應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 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 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 行者:㈤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 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 、第51條第5款定有明文。依上開說明,本院定其應執行刑 ,應於各刑之最長期以上,即於附表所示之罪宣告刑之最長 期以上,亦不得逾越附表所示各罪之總和。 三、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先後經法院判處如附表所 示之刑,而各罪之犯罪日期,均在最先判決確定日之前(各 罪之犯罪時間、判決案號、確定日期等詳見附表所載),有 各該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經核 ,本院為上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且受刑人所犯 如附表所示之各罪,符合刑法第50條第1項所定得予定執行 刑之要件,茲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 為正當。本院衡酌受刑人所犯附表所示各罪之罪質,復衡附 表所示各罪受刑人於犯後承認與否,以及所犯各罪時間之間 隔等情,兼衡受刑人犯本件各罪時之情節及犯罪所生危害及 經本院函詢對本件定刑意見未予回覆等一切情狀,就附表所 示各罪定其應執行之刑及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如主文所 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蔡培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陳佳迪 附表: 編     號 ㈠ ㈡ 罪     名 交通過失傷害 個人資料保護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5月,如易科罰金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 犯 罪 日 期 112年06月25日 112年06月24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高雄地檢113年度偵字第5314號 屏東地檢113年度偵緝字第6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高雄地院 屏東地院 案  號 113年度交簡字第1163號 113年度簡字第193號 判決日期 113年09月24日 113年07月31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高雄地院 屏東地院 案  號 113年度交簡字第1163號 113年度簡字第193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11月19日 113年09月10日 備註

2025-02-06

KSDM-114-聲-75-20250206-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6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潘文達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字第407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潘文達所犯如附表各罪所處之有期徒刑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1 年1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潘文達因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先後經法院判決確定如附表各罪所處之刑,應依刑法第53 條及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 第477條第1項,聲請定其應執行刑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有二 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 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 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 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 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先後經法院 判處如附表所示之罪刑確定;其中編號1至3所示之罪,曾經 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928號裁定,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11 月確定,此有各該刑事判決、裁定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 紀錄表附卷可稽。又附表編號1至3所示部分,均係得易科罰 金之罪;編號4所示部分,係不得易科罰金然得易服社會勞 動之罪,因受刑人具狀請求檢察官就如附表所示之罪,向法 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有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定刑聲請書 1份在卷可考。本院為上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 認首揭聲請為正當。爰依前揭規定,考量①受刑人所犯如附 表編號1至3所示各罪之犯罪類型、行為態樣、動機、侵害法 益種類類同;②附表編號4所示部分之犯罪型態、侵害法益, 雖與其餘各罪迥異,然與其他各罪同與甲基安非他命相關; ③各罪所生損害之程度;④受刑人之意見等節。兼衡受刑人施 以矯正之必要性、刑罰邊際效應遞減、所生痛苦程度遞增及 復歸社會之可能性等情狀,而為整體評價後,依前揭規定, 裁定如主文所示之應執行刑。至沒收部分,不在本案定應執 行刑範圍之內,仍應依原確定判決宣告執行之,附予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0條第2項、 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盈螢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方瀅晴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2年12月1日18時33分為警採尿前回溯96小時內某時 113年2月25日20時10分為警採尿前回溯96小時內某時 112年12月27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毒偵字第314號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毒偵字第363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毒偵字第780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同左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埔簡字第138號 同左 113年度嘉簡字1077號 判決 日期 113年8月14日 同左 113年8月28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同左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埔簡字第138號 同左 113年度嘉簡字1077號 確定 日期 113年9月11日 同左 113年10月4日 備註 編號1至4所示之罪曾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928號裁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11月確定 編號 4 (以下空白) 罪名 轉讓禁藥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4月 犯罪日期 112年12月24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偵字第351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嘉簡字1077號 判決 日期 113年8月28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嘉簡字1077號 確定 日期 113年10月4日 備註 編號1至4之罪曾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928號裁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1月確定。

2025-02-05

CYDM-114-聲-26-20250205-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8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王冠博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冠博犯如附表所示之貳罪,所處各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 期徒刑捌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王冠博因犯洗錢防制法罪,先後經判 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0條、53條及第51條第5款規定 ,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 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宣告多數有 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 定其刑期;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而有得易科罰金(或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之情 形者,如經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仍應依刑 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刑,刑法第50條、第51條第5款、 第53條規定甚明。 三、經查:  ㈠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2罪,業經法院先後判處如附表所示之 刑,並於如附表所示之日期分別確定在案,有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及各該刑事判決書在卷可稽,而本院為上開 案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且經檢察官檢具受刑人於民 國113年12月29日出具之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受刑人是否同 意聲請定執行刑調查表,以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就附表所 示各罪定應執行刑,而向本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 核認其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㈡本院衡酌受刑人所犯附表所示2罪,其所侵害之法益均為財產 法益,並考量受刑人犯罪行為態樣、手段、動機、犯罪時間 間隔及其所犯各罪所反應之人格特性、加重效益、整體犯罪 非難評價,以及受刑人就本院函詢關於本案定應執行刑之意 見,逾期未表示意見等總體情狀,就受刑人所犯前述2罪, 在2罪之宣告刑有期徒刑最長期(7月)以上,有期徒刑合併之 刑期(9月)以下之範圍內,定如主文所示應執行之刑。  ㈢附表編號2所示之刑,原得易服社會勞動,因與不得易服社會 勞動之他罪併合處罰結果而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㈣附表編號2所示宣告刑中併科罰金部分,則不在本件聲請定執 行刑之範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冠霖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莊琇晴 附表: 編號 罪名 宣告刑 犯罪日期 (民國) 最後事實審 確定判決 備註 法院及案號 判決日期 (民國) 法院及案號 確定日期 (民國) 1 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未遂罪 處有期徒刑7月 112年10月17日 臺中地院112年度金訴字第2563號 112年11月29日 臺中地院112年度金訴字第2563號 112年12月25日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673號(已執畢) 2 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洗錢罪 處有期徒刑2月,併科罰金新臺幣2,000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11年10月1日至111年10月2日 本院113年度金簡字第288號 113年7月17日 本院113年度金簡字第288號 113年9月10日 高雄地檢113年度執字第7771號

2025-02-05

KSDM-114-聲-78-20250205-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4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孫貞榮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231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孫貞榮犯如附表所示之貳罪,所處各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拘 役柒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孫貞榮犯竊盜罪,先後經法院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0條、第53條、第51條第6款,定其 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 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有二裁判以上者,依 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拘役者,比照前款定其刑期,但不得逾 120日,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6款分別 定有明文。另依刑法第53條所定,應依刑法第51條第6款規 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 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亦有 明定。 三、經查,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2罪,先後經法院判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並分別確定在案,且其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 均係於最先之判決確定日(即民國112年9月21日)以前所犯 ,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及各該刑事判決書在卷可 稽。經核本院為上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且受刑 人犯如附表所示各罪,符合刑法第50條第1項所定得予定執 行刑之要件,故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為 正當,應予准許。 四、本院衡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分別為強制罪、竊盜罪 ,罪質不同,考量受刑人犯罪行為態樣、手段、動機、犯罪 時間間隔,及被告所犯罪數反應出人格特性、加重效益、整 體犯罪非難評價及矯正效益,及受刑人就本院函詢關於本案 定應執行刑之意見,逾期未表示意見等情綜合判斷,依比例 原則,就受刑人所犯各罪,定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並諭 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冠霖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莊琇晴   附表 編號 罪名 宣告刑 犯罪日期 (民國) 最後事實審 確定判決 備註 法院及案號 判決日期 (民國) 法院及案號 確定日期 (民國) 1 強制罪 處拘役5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11年12月6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268號 112年7月31日 本院112年度簡字第1268號 112年9月21日 高雄地檢112年度執字第7692號(已執畢) 2 竊盜罪 處拘役5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12年6月19日 本院113年度簡字第2262號 113年6月26日 本院113年度簡字第2262號 113年9月7日 高雄地檢113年度執字第7488號

2025-02-05

KSDM-114-聲-14-20250205-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6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潘文達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字第407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潘文達所犯如附表各罪所處之有期徒刑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1 年1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潘文達因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先後經法院判決確定如附表各罪所處之刑,應依刑法第53 條及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 第477條第1項,聲請定其應執行刑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有二 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 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 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 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 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先後經法院 判處如附表所示之罪刑確定;其中編號1至3所示之罪,曾經 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928號裁定,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11 月確定,此有各該刑事判決、裁定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 紀錄表附卷可稽。又附表編號1至3所示部分,均係得易科罰 金之罪;編號4所示部分,係不得易科罰金然得易服社會勞 動之罪,因受刑人具狀請求檢察官就如附表所示之罪,向法 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有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定刑聲請書 1份在卷可考。本院為上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 認首揭聲請為正當。爰依前揭規定,考量①受刑人所犯如附 表編號1至3所示各罪之犯罪類型、行為態樣、動機、侵害法 益種類類同;②附表編號4所示部分之犯罪型態、侵害法益, 雖與其餘各罪迥異,然與其他各罪同與甲基安非他命相關; ③各罪所生損害之程度;④受刑人之意見等節。兼衡受刑人施 以矯正之必要性、刑罰邊際效應遞減、所生痛苦程度遞增及 復歸社會之可能性等情狀,而為整體評價後,依前揭規定, 裁定如主文所示之應執行刑。至沒收部分,不在本案定應執 行刑範圍之內,仍應依原確定判決宣告執行之,附予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0條第2項、 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盈螢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方瀅晴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2年12月1日18時33分為警採尿前回溯96小時內某時 113年2月25日20時10分為警採尿前回溯96小時內某時 112年12月27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毒偵字第314號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毒偵字第363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毒偵字第780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同左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埔簡字第138號 同左 113年度嘉簡字1077號 判決 日期 113年8月14日 同左 113年8月28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同左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埔簡字第138號 同左 113年度嘉簡字1077號 確定 日期 113年9月11日 同左 113年10月4日 備註 編號1至4所示之罪曾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928號裁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11月確定 編號 4 (以下空白) 罪名 轉讓禁藥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4月 犯罪日期 112年12月24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偵字第351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嘉簡字1077號 判決 日期 113年8月28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嘉簡字1077號 確定 日期 113年10月4日 備註 編號1至4之罪曾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928號裁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1月確定。

2025-02-05

CYDM-114-聲-26-20250205-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