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粘柏富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21-230 筆)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84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BUI VAN TAN(中文姓名:裴文晉,越南國人) 指定辯護人 本院約聘辯護人張家慶 上列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偵字第673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BUI VAN TAN羈押期間,自民國壹佰壹拾叄年拾壹月玖日起,延 長貳月。 理 由 一、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得 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之1之規定訊問 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判中每次不得逾 2月,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後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被告BUI VAN TAN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前經本院訊 問後,認被告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2項之販賣第二 級毒品罪嫌重大,其所涉犯之罪為最輕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 刑之重罪,涉嫌販賣第二級毒品之次數為5次,而被告為越 南國籍人士,因工作關係才來臺灣,於民國112年7月3日遭 通報行方不明,復因毒品、詐欺等案件,經臺灣嘉義地方檢 察署於112年8月30日發布通緝,是有事實足認被告有逃亡以 規避本件重罪刑罰審判及執行之虞,而有羈押之原因;如不 予以羈押被告,被告因已遭雇主終止聘僱,將遭內政部移民 署下轄機關予以驅逐出國,妨害日後案件審判、執行之進行 ,而此並無法以具保、責付、限制住居加以取代羈押,故有 羈押之必要,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規定,於113年8月 9日諭知應予執行羈押3月在案。 三、茲本院以被告羈押期間即將屆滿,考量被告原否認販賣第二 級毒品犯行,嗣經辯護人具狀表示願意坦承犯行,所涉販賣 第二級毒品罪嫌,係最輕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且 被告為外籍人士,以工作為由而至臺灣生活,業經雇主解僱 1年餘,無合法工作,前因案遭通緝,通緝期間在外租屋, 無固定聯絡方式,顯有事實足認被告有逃亡之虞,而有羈押 之原因;復審酌被告另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本院以 113年金簡字第166號判處有期徒刑3月,併科罰金新臺幣3萬 元,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驅逐出境確定,有該判決存 卷可查,是被告顯可能於另案執行完畢後遭驅逐出境,而無 合法在臺居留之理由,縱然以具保、責付、限制住居等其他 侵害較小之替代手段,均不足以確保被告日後能按期到庭, 以利本案日後審判、執行之進行,是無從以上開限制較輕手 段替代羈押之處分,仍有繼續羈押之必要,應自113年11月9 日起延長羈押2月。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孫偲綺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書記官 王翰揚

2024-10-29

CYDM-113-訴-284-20241029-1

交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交附民字第113號 原 告 鄭賴麻里 賴新豐 賴阿省 賴新鎮 賴美秀 賴昭佑 被 告 歐芊禕 上列被告因過失致人於死案件(113年度交訴字第73號),經原 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本件被告歐芊禕因過失傷害案件,經原告鄭賴麻里等附帶提起民 事訴訟,本院認其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 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 本院之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孫偲綺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2024-10-28

CYDM-113-交附民-113-20241028-1

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432號 原 告 黃祈焱 被 告 方儒輝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等案件(113年度金訴字第274號) ,經原告附帶提起民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本件被告方儒輝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黃祈焱附帶提 起民事訴訟,本院認其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 本院之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孫偲綺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2024-10-28

CYDM-113-附民-432-20241028-1

嘉交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嘉交簡字第847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蘇修賢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106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蘇修賢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並應於本判決確 定之日起壹年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伍萬元。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蘇修賢於民國113年10月19日22時許,在嘉義市○區○○路○號 之○住所,飲用啤酒1瓶後,仍騎乘牌照號碼LBC-5906號重型 機車欲購物。嗣因形跡可疑,於同日23時20分許,在嘉義市 ○區○○○路000號前,為警攔截發現其身上散發酒氣,並於同 日23時28分,對其測試吐氣所含酒精濃度為每公升0.53毫克 。 二、證據名稱:(一)被告蘇修賢於偵查之自白;(二)酒精測 定紀錄表、嘉義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 知單、車輛詳細資料報表、駕籍詳細資料報表、查駕駛。 三、核被告蘇修賢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不能安 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詳卷),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及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五、被告蘇修賢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存卷可稽,經此教訓應知所警 惕,信無再犯之虞,本院認上開有期徒刑之宣告,以暫不執 行為適當,併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又為促其記取教訓 、避免再犯,爰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4款規定,酌命被告應 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1年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下同)50, 000元。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1項,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第41條第1項前段、第74條第1 項第1款、第2項第4款,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 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七、如不服本判決,得自簡易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庭提起上訴(須附繕本)。 八、本案經檢察官邱朝智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2024-10-28

CYDM-113-嘉交簡-847-20241028-1

金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違反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訴字第274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方儒輝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偵字第120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方儒輝幫助犯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洗錢罪,處有 期徒刑壹年陸月,併科罰金新臺幣拾貳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新港郵局帳號 「0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沒收之。 事 實 一、方儒輝預見將金融行庫存款帳戶提供與他人使用,可能幫助 他人從事詐欺取財、洗錢等犯罪,仍基於幫助他人實行詐欺 取財、洗錢犯行之間接故意,於民國112年8月26日20時許, 在嘉義縣○○鄉○○路00號、35號「7-ELEVEN」奉天宮門市,將 其申設之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新港郵局帳號「000-000000 00000000」號帳戶(下稱郵局帳戶)之金融卡,以交貨便寄 與名籍不詳、通訊軟體「LINE」名稱「林金董」之成年人收 受,再以通訊軟體「LINE」告知「林金董」上揭金融卡之密 碼。嗣「林金董」及其所屬之犯罪組織成年成員,意圖為自 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共同基於詐欺取財、洗錢之犯意聯 絡,於附表所示之時間,以附表所示之詐術,致附表所示之 被害人均陷於錯誤,而分別於附表所示之時間,匯款如附表 所示之金額,至方儒輝之郵局帳戶,旋遭提領一空,而移轉 特定犯罪所得。 二、案經廖絲晴、黃祈焱、溫梨君、張咏雍、林鈴紅、陳郁潔訴 由嘉義縣警察局民雄分局報告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 查起訴。 理 由 一、證據能力部分,當事人未爭執,不予說明。 二、訊據被告方儒輝固坦承,伊於事實欄之時間、地點,交付金 融卡(含密碼)與「林金董」使用。嗣廖絲晴等人受詐術陷 於錯誤而匯出款項,匯入被告之郵局帳戶,復遭移轉犯罪所 得等節,惟矢口否認幫助犯洗錢、詐欺取財犯行,辯稱:伊 無法預見帳戶供犯罪之用云云。經查: (一)被告於112年8月26日20時許,在嘉義縣○○鄉○○路00號、35 號「7-ELEVEN」奉天宮門市,將其申設之郵局帳戶金融卡 ,以交貨便寄與名籍不詳、通訊軟體「LINE」名稱「林金 董」之成年人收受,再以通訊軟體「LINE」告知「林金董 」上揭金融卡之密碼。嗣「林金董」及其所屬之犯罪組織 成年成員,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共同基於詐 欺取財、洗錢之犯意聯絡,於附表所示之時間,以附表所 示之詐術,致附表所示之被害人均陷於錯誤,而分別於附 表所示之時間,匯款如附表所示之金額,至被告之郵局帳 戶,旋遭提領一空,而移轉特定犯罪所得等節,為被告所 不爭執,核與證人即告訴人廖絲晴、黃祈焱、溫梨君、張 咏雍、林鈴紅、陳郁潔於偵查之指訴大致相符,並有照片 (即對話紀錄、交易成功、轉帳成功、電子轉出交易明細 、臺幣活存交易明細查詢、明細內容、Gmail、轉帳結果 等)、「身分證統一編號」、交易明細(郵局帳戶)、勘 驗報告、門市查詢、光僑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契約書、 立鴻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收據、第一聯存根聯、永豐銀行新 台幣匯出匯款申請單、鴻錦投資有限公司收據、高雄市第 三信用合作社匯款申請書、高雄銀行入戶電匯匯款回條存 卷可佐,此部分事實首堪認定。 (二)被告固以前詞置辯,惟按任何人不得將自己或他人向金融機構申請開立之帳戶、向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之事業或第三方支付服務業申請之帳號交付、提供予他人使用,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5條之2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應認國家已明白揭櫫人民有保守自己金融行庫存款帳戶之義務。一般人向金融行庫申設帳戶,通常可以核准,本無需「隨機」向「陌生人(即被告)」借用存款帳戶,況今日社會上,詐欺集團等犯罪組織蒐集人頭帳戶,作為收受款項之工具,業經政府機關、報章媒體大幅報導披露,堪稱為全民「共識」,被告實無由推諉不知。金融行庫存款帳戶關乎存戶個人財產權益,一般人均會妥善保管存摺、印章、金融卡、網路銀行使用者代號及密碼,金融行庫亦會明確告知帳戶申辦人上揭注意事項,此為本院職務上所已知之事實,以防止被他人冒用或盜領帳戶內之存款,實難認有何正當理由可「自由流通」存款帳戶。被告既後備除役,從事資源回收業,教育程度達國中畢業(本院卷第19頁),確係一般智識及社會經驗之成年人無訛,在社群網站結識名籍不詳之人後,竟輕易提供存款帳戶金融卡(含密碼),明顯放棄管理、使用、收益存款帳戶內之金錢,容任本案郵局帳戶作為財產犯罪之款項存提工具使用甚明,應認被告可以預見將金融行庫存款帳戶提供與他人使用,可能幫助他人從事詐欺取財、洗錢等犯罪,確實基於幫助他人實行詐欺取財、洗錢犯行之間接故意無訛。 (三)綜上所述,被告所辯無非飾卸之詞,無足可採,本案事證 明確,其幫助犯詐欺取財、幫助犯洗錢犯行堪以認定,應 依法論科。     三、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 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第2 條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被告行為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 第1項業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施行,而修正前洗錢防制 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年 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下同)5百萬元以下罰金。」 ,惟依同法同條第3項規定「前二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 特定犯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 第1項規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 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 上利益未達一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5 千萬元以下罰金。」,經比較結果,修正前之規定較有利於 被告,依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規定,應適用修正前洗錢防制 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 段、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幫助犯洗錢罪、刑法第3 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幫助犯詐欺取財罪。被告以提 供存款帳戶之幫助行為,同時幫助犯罪組織成年成員向被害 人施用詐術並洗錢,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規定, 從一重幫助犯洗錢罪處斷。被告幫助他人實行詐欺取財、洗 錢行為,為幫助犯,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按正犯之刑 減輕之。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考量被告始終否認犯行,犯罪後之態度非佳 ,兼衡未與告訴人調解成立,犯罪所生之損害非低,末斟酌 犯罪行為人之品行(詳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生 活狀況(資源回收業)、智識程度(國中畢業),量處如主 文所示之刑,並諭知罰金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五、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刑法第38 條第2項定有明文。經查,被告將其申設之郵局帳戶提供與 名籍不詳之犯罪組織成年成員使用,嗣經該組織成年成員持 郵局帳戶犯本案詐欺取財、洗錢罪,應認係供犯罪所用之物 無誤,應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以免嗣後 再供其他犯罪使用。檢察官執行沒收時,通知中華郵政股份 有限公司新港郵局註銷該帳戶即達沒收目的,因此認無再宣 告追徵之必要。末無證據足認被告與正犯朋分本案詐欺取財 犯行之犯罪所得,或因提供上揭帳戶獲有對價,自無須宣告 犯罪所得之沒收或追徵,特此說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修正前洗錢防制 法第14條第1項,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第11條前段、第30條第1 項前段、第2項、第339條第1項、第55條、第38條第2項前段,刑 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江金星提起公訴,檢察官蕭仕庸、吳心嵐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0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 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 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前二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 附表 編號 告訴人 詐術 時間 金額 1 廖絲晴 於112年7月13日,廖絲晴瀏覽「Facebook」廣告後,以「LINE」加入名稱「魏國書」、「助理林雨薇」為好友,渠等向廖絲晴佯稱:在「鼎慎證券」投資可以獲利云云,致廖絲晴陷於錯誤。 112年8月29日17時21分許 21,500元 2 黃祈焱 於000年0月下旬某日,黃祈焱瀏覽「Facebook」廣告後,以「LINE」加入名稱「立鴻客服」為好友,渠向黃祈焱佯稱:在「立鴻投資」APP投資可以獲利云云,致黃祈焱陷於錯誤。 112年8月29日12時44分許 40,000元 3 溫梨君 自112年6月8日起,犯罪組織成年成員以「LINE」名稱「葉依雯」向溫梨君佯稱:在「德億國際投資」APP投資可以獲利云云,致溫梨君陷於錯誤。 112年9月1日9時16分許 450,000元 4 張咏雍 自112年7月18日起,犯罪組織成年成員以「LINE」名稱「陳妍希」、「鴻錦客服NO.118」向張咏雍佯稱:在「鴻錦投資」投資可以獲利云云,致張咏雍陷於錯誤。 112年9月3日17時12分許 20,000元 5 林鈴紅 於112年7月7日18時51分許,林鈴紅加入「LINE」群組「登峰造極W」,犯罪組織成年成員向林鈴紅佯稱:依指示投資可以獲利云云,致林鈴紅陷於錯誤。 112年9月4日9時12分許 112年9月4日9時14分許 50,000元 50,000元 6 陳郁潔 於112年7月6日10時41分許,陳郁潔瀏覽「Facebook」廣告後,以「LINE」加入名稱「陳思穎」、「匯豐陳雅琳」為好友,渠等向陳郁潔佯稱:在「匯豐」網站投資可以獲利云云,致陳郁潔陷於錯誤。 112年9月6日9時25分許 50,000元

2024-10-28

CYDM-113-金訴-274-20241028-1

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65號 原 告 張咏雍 被 告 方儒輝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等案件(113年度金訴字第274號) ,經原告附帶提起民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本件被告方儒輝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張咏雍附帶提 起民事訴訟,本院認其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 本院之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孫偲綺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2024-10-28

CYDM-113-附民-265-20241028-1

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85號 原 告 陳儒 被 告 賴錦治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113年度易字第405號),經原告提起 附帶民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本件被告賴錦治因妨害自由案件,經原告陳儒附帶提起民事訴訟 ,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 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 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孫偲綺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2024-10-24

CYDM-113-附民-285-20241024-1

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306號 原 告 陳芃均 被 告 賴錦治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113年度易字第405號),經原告提起 附帶民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本件被告賴錦治因妨害自由案件,經原告陳芃均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 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 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孫偲綺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2024-10-24

CYDM-113-附民-306-20241024-1

嘉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嘉簡字第793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信安 (現在法務部○○○○○○○○○○○ 執行中) 指定辯護人 陳靖惠律師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14463 號),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陳信安犯竊盜罪,累犯,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電子訊號干擾器壹組、新臺幣柒仟零肆拾元 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陳信安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2年7月11日上午1時33分許,在嘉義市○區○○路00號「喜烘烘 投幣式自助洗衣」,持電子訊號干擾器(未扣押)干擾房○ 潔所有之兌幣機,再徒手竊取兌幣機掉落之硬幣共新臺幣( 下同)7,040元。 二、證據名稱:(一)被告陳信安於本院準備程序之自白;(二 )證人即告訴人房○潔於偵查之指訴;(三)車輛詳細資料 報表、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收據、高雄市政府警察 局鑑定書;(四)照片。 三、核被告陳信安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公訴意 旨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39條之1第1項非法由收費設備取財罪 嫌,容有誤會,惟因基本社會事實相同,爰變更檢察官所引 應適用之法條。被告前因竊盜等案件,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以108年度聲字第22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確定,甫於1 08年6月10日徒刑易科罰金執行完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其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五年以內 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參酌司法院釋字 第775號解釋意旨,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裁量加重最低 本刑。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詳卷),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及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五、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前二項之 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 額。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 者,依其規定。前二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第2項、第4項、第 38條之1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被告陳信安持 其所有之電子訊號干擾器1組,竊取房○潔所有之7,040元, 而犯罪所得尚未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是電子訊號干擾器1 組、7,040元分別屬於供犯罪所用之物、犯罪所得,爰依刑 法第38條第2項前段、第4項、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 規定,宣告沒收及追徵。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 條第2項、第300條,刑法第320條第1項、第47條第1項、第4 1條第1項前段、第38條第2項前段、第4項、第38條之1第1項 前段、第3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七、不服本判決,得自簡易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上訴(須附繕本)。 八、本案經檢察官江炳勳提起公訴,檢察官吳咨泓到庭執行職務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 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 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0-24

CYDM-113-嘉簡-793-20241024-1

嘉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恐嚇危害安全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嘉簡字第805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賴錦治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續字 第94號),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逕以簡易判決如下: 主 文 賴錦治犯恐嚇危害安全罪,共貳罪,各處拘役拾日,如易科罰金 ,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執行拘役拾伍日,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賴錦治自民國97年3月起,與陳儒有民事消費借貸債權債務 紛爭,陳芃均係陳儒之姊,曾調解陳儒之債務紛争而接觸賴 錦治。嗣陳儒不堪利息負擔而無法返還賴錦治金錢,賴錦治 竟基於恐嚇危害安全之犯意,分別為下列犯行: (一)接續自112年7月26日起至112年9月15日,以通訊軟體「LI NE」向陳芃均傳送「國稅局就知道躲在哪裡,有報稅沒胡 小姐去查」、「通知親朋好友安親班任教小心你課認英文 詐騙集團少跟你做朋友危險份子全家不是東西」、「討債 公司全權處理」、「奧雞巴起床去找大卡車等你相扣」等 加害生命、名譽之訊息,致生危害於安全。 (二)接續自112年8月12日起至112年9月18日,以通訊軟體「LI NE」向陳儒傳送「委託討債公司全權處理」、「啞聲想起 ,躲不掉只好下地獄,等處罰跪倒在血泊之中」、「要斷 手斷腳」、「躲好不然沒命躺在床上休息」、「國稅局胡 小姐會去找你」、「你最好自己消失世間,死了發訃聞告 知世人」、「跪地求饒,以死,一輩子不能成就葬儀表示 處罰自己」、「躲好不然斬殺你躺在床上休息」等加害生 命、身體、名譽之訊息,致生危害於安全。 二、證據名稱:(一)被告賴錦治於本院準備程序之自白;(二 )證人即告訴人陳芃均、陳儒於偵查之指訴;(三)照片( 即對話紀錄)、診斷證明書。 三、核被告賴錦治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05條恐嚇危害安全罪, 共2罪。被告主觀上各基於單一恐嚇危害安全之犯意,以數 個舉動接續進行,而侵害各同一法益,在時間、空間上有密 切關係,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 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實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 價,較為合理,依接續犯各論以包括之一罪。被告上開所犯 二罪,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詳卷),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及定應 執行之刑,復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1項,刑法 第305條、第51條第6款、第41條第1項前段,刑法施行法第1 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不服本判決,得自簡易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上訴(須附繕本)。 七、本案經檢察官陳昭廷提起公訴,檢察官吳咨泓到庭執行職務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 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 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2024-10-24

CYDM-113-嘉簡-805-202410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