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財產不敷清償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31-240 筆)

司執消債清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算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5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莊秀鳳 代 理 人 郭釗偉律師 債 權 人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董瑞斌 代 理 人 林勵之、王楷評、羅建興 債 權 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代 理 人 黃勝豐 債 權 人 東元騰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佳琳 債 權 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債 權 人 滙誠第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仲沼 債 權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00號11、12樓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債 權 人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昭文 債 權 人 滙誠第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仲沼 債 權 人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個人家庭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學海 債 權 人 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徐旭東 債 權 人 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明忠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清算財團財產返還聲請人。 本件清算程序終止。 理 由 一、按債權人會議得議決清算財團之管理及其財產之處分方法、 營業之停止或繼續、不易變價之財產返還債務人或拋棄,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8條定有明文。此按法院不召集債權 人會議時,得以裁定代替其決議;但法院裁定前應將第101 條規定之書面通知債權人,復為同條例第121條第1項所明定 。再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如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 償第108 條所定費用及債務時,法院因管理人之聲請或依職 權以裁定終止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29條第1項 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業經本院裁定開始清 算程序在案。經核債務人提交之財產及收入狀況報告書、本 院112年消債清字第53號裁定等資料,其名下清算財團財產 如附表所示,經審視附表說明欄財產狀況,認無處分之實益 ,則債務人名下查無具清算價值之清算財團財產,顯有不敷 清償同法第108條所定費用及債務之情,依首揭規定,本院 不召集本件債權人會議,以裁定代替本件債權人會議之決議 將財產返還聲請人;本院並於113年9月27日以函文敘明債務 人財產狀況,並請所有債權人就擬將財產返還債務人並終止 清算程序於文到後5日內表示意見,不同意之債權人,則應 檢具相關資料向本院陳報,惟未有債權人於期限內提出有關 資料到院,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三、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張正憲 附表: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53號 財產所有人:莊秀鳳 名稱 財產現況 說明 1 汽車一輛 出廠年度:西元1997年 出廠迄今已將近30年,除顯逾財政部公佈之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再衡一般使用折舊狀況,應足認不具清算價值,故不予處分,返還債務人。 2 機車一輛 出廠年度:西元2020年 出廠迄今已4年,除逾財政部公佈之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機車三年)外,且有設定動產抵押,再衡車輛一般使用折舊狀況,勘認無變價實益,故排除於清算財團財產之外。

2024-11-04

TYDV-113-司執消債清-53-20241104-1

消債職聲免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聲請免責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25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林可心即林月芬 代 理 人 陳青來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即債務人林可心即林月芬應不免責。 理 由 一、按法院為終止或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後,除別有規定外 ,應以裁定免除債務人之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 消債條例)第132條固定有明文,惟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 後,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 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 而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 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 額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 全體同意者,不在此限;債務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 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 者,不在此限:㈠、於七年內曾依破產法或本條例規定受免 責。㈡、故意隱匿、毀損應屬清算財團之財產,或為其他不 利於債權人之處分,致債權人受有損害。㈢、捏造債務或承 認不真實之債務。㈣、聲請清算前二年內,因消費奢侈商品 或服務、賭博或其他投機行為,所支出之總額逾該期間可處 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半數 ,或所負債務之總額逾聲請清算時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之 半數,而生開始清算之原因。㈤、於清算聲請前一年內,已 有清算之原因,而隱瞞其事實,使他人與之為交易致生損害 。㈥、明知已有清算原因之事實,非基於本人之義務,而以 特別利於債權人中之一人或數人為目的,提供擔保或消滅債 務。㈦、隱匿、毀棄、偽造或變造帳簿或其他會計文件之全 部或一部,致其財產之狀況不真確。㈧、故意於財產及收入 狀況說明書為不實之記載,或有其他故意違反本條例所定義 務之行為,致債權人受有損害,或重大延滯程序,亦為消債 條例第133條、第134條所明定;職是,法院為終止或終結清 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後,如查明債務人有消債條例第133條及1 34條各款所定之情形者,除債務人能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 同意免責外,應為不免責之裁定,先予敘明。 二、聲請人即債務人林可心即林月芬(下稱債務人)前於民國11 2年8月23日依消債條例規定聲請更生,經本院以112年度消 債更字第137號裁定更生後,由本院以112年度司執消債更字 第110號進行更生程序,嗣因聲請人之債務總額逾1,200萬元 ,再經本院以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1號裁定自000年0月0日下 午4時開始清算,復經司法事務官執行清算,因清算財產不 敷清償財團費用、財團債務,有終止清算程序之必要,債權 人均未表示反對,嗣於113年8月16日以113年度司執消債清 字第10號裁定清算程序終止等情,有本院112年度消債更字 第137號、112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110號、113年度消債清字 第11號、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10號等民事裁定、分配表 及相關卷證可憑。是依首揭規定,本院應依職權裁定債務人 是否免責,經本院詢問全體無擔保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是否 應予免責乙節表示意見,全體債權人均未表示同意債務人免 責。 三、經查: ㈠、債務人是否具消債條例第133條不免責事由之說明: ⒈聲請人於本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其收入扣除必要生活費 用後是否仍有餘額?     聲請人自裁定開始清算後,平均月收入為2萬1,988元,每月 必要支出1萬7,076元(本院卷第49頁),每月尚有餘額4,91 2元,核與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 ,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 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之 要件相符。  ⒉債權人之分配總額是否低於聲請人聲請清算前2年間,可處分 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   ⑴債權人之分配總額為0元(見執行裁定)。    ⑵聲請人清算前2年(即110年9月至112年8月)之可處分所得 為51萬0,900元(詳附表一),而其清算前2年之必要支出 為40萬9,824元【計算式:17,076元×24月=409,824元】( 更生卷第17頁、本院卷第49頁),則聲請人聲請清算前2 年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為10萬1,07 6元【計算式:510,900元-409,824元=101,076元】。  ⒊綜上,債權人之分配總額0元,低於聲請人聲請清算前2年間 ,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 之數額10萬1,076元,故應認聲請人具消債條例第133條前段 所定不免責事由。 ㈡、債務人是否具消債條例第134條不免責事由之說明:   各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是否具有消債條例第134條所列各款之 不應免責事由,均未提出任何事證加以證明,本院依職權亦 均未查得聲請人具有該條各款所列不應免責之情形,當無從 認定債務人有消債條例第134條所定之不免責事由,自不得 依此規定裁定不免責。   四、綜上所述,本件清算程序既經依法終結確定,又債務人具消 債條例第133條前段所定情形,復未證明業經普通債權人全 體同意免責,依首揭法條規定,本院自應為不免責之裁定。 至債務人於本件不免責裁定確定後,繼續清償普通債權人而 達前開法條所定之數額(詳如附表三),且各普通債權人受 償額均達其應受分配額時,或各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債權額之 20%以上者,自得另依消債條例第141、142規定,聲請法院 裁定免責,附此敘明。 五、依消債條例第13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洪堯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書 記 官 李盈萩 附錄: 一、不免責裁定確定後,債務人繼續清償得聲請法院裁定免責之 規定: ㈠、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41條第1項:債務人因第133條之情形 ,受不免責之裁定確定後,繼續清償達該條規定之數額,且 各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應受分配額時,得聲請法院裁定 免責。 ㈡、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42條第1項:法院為不免責或撤銷免 責之裁定確定後,債務人繼續清償債務,而各普通債權人受 償額均達其債權額之20%以上者,法院得依債務人之聲請裁 定免責。 ㈢、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施行細則第41條第2項:有債權優先權之 債權人未受全部清償前,債務人不得依本條例第141條或第1 42條規定聲請裁定免責。 二、債務人嗣後聲請免責時,須繼續清償各普通債權之最低應受 分配額之說明:   債務人於本裁定確定後,並就有債權優先權之債權人全部清 償後,繼續清償如附表三E欄所示數額時,得依第141條第1 項規定聲請裁定免責。或繼續清償如附表三F欄所示數額時 ,依第142條第2項規定聲請裁定免責。 附表一:聲請人清算前2年之可處分所得(參本院卷第53、55頁 ) 月份 110年 111年 112年 1 19,800元 24,700元 2 21,800元 23,000元 3 20,500元 23,500元 4 19,100元 22,800元 5 20,000元 23,000元 6 19,600元 21,900元 7 20,800元 20,600元 8 21,200元 21,100元 9 17,500元 21,400元 10 18,000元 22,500元 11 18,800元 23,700元 12 21,300元 24,300元 清算前2年之可處分所得總額 510,900元 附表二:有擔保及有優先權債權人 編 號 A B C D E F 債權人 債權總額 公告之債權比例 已受分配金額 不足額 備註 1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95,520元 100% 0元 95,520元 總 計 95,520元 0元 95,520元 備註: 一、金額單位:新臺幣,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二、「債權總額」、「公告之債權比例」欄所示之金額、比例,是依本院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110號更生之執行事件於113年5月20日之債權表為據。  附表三:無擔保及無優先債權人     編 號 A B C D E F 債權人 債權總額 公告之債權比例 已受分配金額 繼續清償至消債條例第141條第1項所定之最低應受分配金額 (即101,076元) 繼續清償至消債條例第142條第1項所定之債權額20%之數額 (即9,874,713元) 1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702,702元 3.45% 0元 3,487元 340,540元 2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36,460元 0.68% 0元 687元 67,292元 3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60,773元 0.53% 0元 536元 52,155元 4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85,580元 0.78% 0元 788元 77,116元 5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3,390,230元 6.87% 0元 6,944元 678,046元 6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2,928,183元 86.95% 0元 87,886元 8,585,637元 7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336,029元 0.68% 0元 687元 67,206元 8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33,609元 0.06% 0元 61元 6,722元 總 計 49,373,566元 0元 101,076元 9,874,713元 備註: 一、金額單位:新臺幣,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二、「債權總額」、「公告之債權比例」欄所示之金額、比例,是依本院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110號更生之執行事件於113年5月20日之債權表為據。

2024-11-04

CHDV-113-消債職聲免-25-202411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宣告破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破字第6號 聲 請 人 楊健卿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破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擔任其配偶江守仁(已歿)之連帶 保證人,然江守仁於民國95年死亡後即留下大筆債務,迄今 尚積欠新臺幣(下同)598萬元之債務,聲請人現已無資力 償還,亦無固定之收入僅能依靠打零工及政府補助勉強度日 ,請准予破產宣告等語。 二、按債務人聲請宣告破產時,應附具財產狀況說明書及其債權   人、債務人清冊,破產法第62條定有明文,此為必須具備之   程式;又非訟事件之聲請,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 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 命補正,復為非訟事件法第30條之1明文規定。又破產,對 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者宣告之。破產人及其家屬之必要生活 費及喪葬費,視為財團費用。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應先於 破產債權,隨時由破產財團清償之。破產宣告後,如破產財 團之財產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時,法院因破產管理 人之聲請,應以裁定宣告破產終止,破產法第57條、第95條 第2項、第97條及第148條分別定有明文。準此,法院就破產 之聲請,應依職權為必要調查,茍其財產已不足支付破產程 序之費用即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時,因破產財團無從成立, 無從依破產程序清理其債務,參酌破產法第148條之趣旨, 為債權人及債務人之利益,宣告破產顯無實益,法院自應裁 定駁回其聲請。 三、經查:聲請人於具狀聲請破產時,固主張其無力清償債務等 語。惟其所提證明文件未臻齊全,經本院於113年7月18日裁 定命聲請人於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構成破產財團之財產及 其價值計算依據之財產狀況說明書、最新全國財產稅總歸戶 財產查詢清單、資產負債表或清算資料、債權人清冊暨提出 未繳納之稅捐罰款等證明、工作薪資證明文件等件,逾期未 補正則駁回聲請(見本院卷第81頁至84頁)。聲請人固於11 3年7月31日提出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年度 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郵政存簿儲金簿暨玉山銀行 封面暨內頁交易明細影本、桃園市芳療整體保養職業工會繳 費通知書暨繳費明細、清償證明書、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 執行處函、執行命令、本院執行命令,復稱自己無固定薪資 等語(見本院卷第87頁至157頁),然就構成破產財團之財 產及其價值計算依據之財產狀況說明書、資產負債表等則迄 未補正。則聲請人既迄未補正上開裁定所命應補正之事項, 應認其聲請未備法定要件,且未遵期補正,揆諸前揭規定, 自應駁回其聲請。再者,聲請人既稱其無固定收入僅能依靠 打零工和政府補助度日,且須協助全家生計等語(見本院卷 第91頁至93頁),復參酌聲請人所提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 查詢清單上所載之不動產除桃園市○○區○○路000巷00號地下 室外均已遭查封登記,此有聲請人提出之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112年12月29日桃院增玄112年度司執助字第7945號民事執行 處函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27至31頁、第103頁),111年度 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聲請人之所得額僅4,484元, 顯見聲請人現有財產顯不足清償破產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 其他破產債權人亦無從藉由破產程序而受任何清償之機會, 僅徒增程序及因破產財團管理、分配所生費用之浪費,與清 理債務、使債權人公平受償之破產制度立法目的有違,依前 開規定及說明,本件宣告破產並無實益。從而,聲請人聲請 破產宣告,並無實益,應予駁回。 四、本件雖如上開所述無從准許聲請人之破產聲請,但聲請人如 符合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有關更生或清算之要件,自仍得循 該途徑清理其債務,附此敘明。 五、爰依破產法第5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謝依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邱雅珍

2024-11-01

PCDV-113-破-6-20241101-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宣告破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破字第10號 聲 請 人 陳慧芬 訴訟代理人 (法扶律師) 楊博任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破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配偶生病,為照顧配偶乃向多 家銀行總計借貸新臺幣(下同)4,001,440元,且聲請人因 健康因素能找之工作有限,無法以固定收入償還鉅額債務, 而向親友借支度日,聲請人無可供償還之財產,已無清償能 力,爰請求宣告破產等語。 二、按破產,對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者宣告之;破產宣告時屬於 破產人之一切財產,及將來行使之財產請求權,破產宣告後 ,破產終結前,破產人所取得之財產,為破產財團;財團費 用及財團債務,應先於破產債權,隨時由破產財團清償之; 破產宣告後,如破產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財團債 務時,法院因破產管理人之聲請,應以裁定宣告破產終止。 次按財團費用包括:因破產財團之管理變價及分配所生之費 用、因破產債權人共同利益所需審判上之費用、破產管理人 之報酬,及破產人及其家屬之必要生活費及喪葬費,視為財 團費用;而財團債務包括:破產管理人關於破產財團所為行 為而生之債務、破產管理人為破產財團請求履行雙務契約所 生之債務,或因破產宣告後應履行雙務契約而生之債務、為 破產財團無因管理所生之債務,及因破產財團不當得利所生 之債務,破產法第57條、第82條第1項、第97條、第95條、 第96條、第148條分別定有明文。是破產程序乃於債務人不 能清償其債務時,為使多數債權人獲得平等滿足,並兼顧債 務人之利益,而就債務人之總財產由法院參與之一般強制執 行程序,倘構成破產財團之債務人財產,明顯不足清償破產 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時,依破產法第148條規定,法院於宣 告破產後,隨即需宣告破產程序終止,無異徒增破產程序及 費用之浪費,且對債務人及其他債權人無益,若有此情形, 聲請宣告破產即無實益,仍應以裁定駁回破產宣告之聲請( 參見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967號民事裁判意旨)。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上情,已據其提出財產收入狀況書、債權人清冊 、111年至112年度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及最新財清單、存摺 封面交易明細、中低收入戶證明、非自願離職證明、診斷證 明書、租賃契約等為證,堪認相對人之負債確實大於資產, 而有顯然無法清償債務之情形。  ㈡然聲請人到庭陳述其已知負債金額為4,001,440元,於中華郵 政原有存款9,517元,但已用在生活開銷,現在已沒有任何 的財產。聲請人每月生活必要開銷約為28,105元,聲請人從 今年7月、8月開始工作兼職,每月約1萬元左右等語。是綜 合上情,本院認為迄聲請人提出本件聲請時,聲請人並無資 產足以組成破產財團。 ㈢又法院為破產宣告時,應選任破產管理人,破產管理人之報 酬,由法院定之;而該法條規定於監查人準用之,破產法第 64條、第84條及第128條亦分別設有規定。是本件倘依聲請 宣告聲請人破產,即必須選任破產管理人及監查人,並支付 報酬,而法院核定破產管理人之報酬,必須斟酌破產事件之 繁簡、破產事件價額、當事人所受利益程度、破產管理人擔 任工作期間之長短及其付出辛勞之程度、同業標準、破產管 理人之地位暨分配財團之多寡等一切情形而就具體個案加以 判斷,並非單憑帳面上破產財團財產價值之一定比例定之, 其報酬約為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據此可知,相對人既無 任何積極財產顯然難以支付破產財團管理等費用,尤其開啓 破產程序後,破產管理人即應清查、整理聲請人之財產狀況 ,編造債權表及資產資料、召開債權人會議、行使其他權限 等,甚至破產管理人若因清查聲請人資產認有疑義,必須進 行訴訟時之訴訟費用等,均需以破產財團之積極財產支出, 聲請人無法支付,亦無第3人願意墊付之可能性。是聲請人 之財產顯有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之情事,倘遽行宣 告聲請人破產,不僅債權人之債權無從在破產程序受分配, 亦將徒增破產程序相關費用支出之浪費,無法達成破產制度 使多數債權人公平受償之目的,尚難認有宣告聲請人破產之 實益及進行破產程序之必要性。從而,本件聲請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四、依破產法第5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金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黃昱程

2024-11-01

TCDV-113-破-10-20241101-2

消債清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算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38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潘家信 代 理 人 張琇惠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潘家信自民國000年00月00日下午4時起開始清算程序,並 同時終止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對於 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 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 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此係採前置協商主義,是債務人於協商程序中,自 應本於個人實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解 決方案。如終究不能成立協商,於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法院 審酌上開條文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允宜綜 衡債務人全部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 ,而不能維持人性尊嚴之最基本生活條件,所陳報之各項支 出,是否確屬必要性之支出,如曾有協商方案,其條件是否 已無法兼顧個人生活之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又 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 時發生效力。法院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 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 當之自然人或法人1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復為同條例第83 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所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潘家信前積欠金融機構債務 無法清償,於民國113年3月15日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法院前 置調解,後因兩造均未到庭,因而調解不成立,聲請人復向 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清算程序,並主張其債務總額為新 臺幣(下同)77萬8,573元,顯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爰聲 請裁定准予清算等語。 三、經查: ㈠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模營 業活動之自然人;前項小規模營業指營業額平均每月20萬元 以下者,消債條例第2條第1、2項定有明文。又消債條例第2 條第1項所稱5年內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係指自聲請更生或 清算前1日回溯5年內,有反覆從事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或其 他相類行為,以獲取代價之社會活動,依其5年內營業總額 除以實際經營月數之計算結果,其平均營業額為每月20萬元 以下者而言,例如:平均月營業額未逾20萬元之計程車司機 、小商販等即屬之(參照辦理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應行注意 事項第1點)。經查,參以聲請人被保險人投保資料明細及 國稅局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可知聲請人並不適用 就業保險,且於調解前5年內並無從事小額營業活動,自得 依消債條例聲請清算,合先敘明。 ㈡又聲請人以其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前 置調解,經本院以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170號調解事件受理 在案,嗣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5月8日諭知調解不成立 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調解案卷查明無訛。是聲請 人確已依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第153之1條第1項之規定 ,於聲請清算前聲請法院調解,本院自得斟酌該調解案卷中 所提出之資料及調查之證據,再綜合聲請人目前全部收支及 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已達不能維持最低生活條件,而有「不 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 四、經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於調解程序中,函詢全體債權人陳報 債權及提供聲請人還款方案,最大債權銀行滙豐(台灣)商業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總額為77萬8,573元。另有富 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權總額為22萬4,942元、中 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總額為12萬4,038 元、滙誠第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總額為36萬 4,088元,是聲請人已知無擔保債務總額為149萬1,641元, 惟因聲請人無法負擔最大債權銀行提供之還款方案,致兩造 均未到庭,因而調解不成立等情,業經本院調閱該調解卷宗 查明無訛,堪認聲請人本件之聲請已踐行前開法條之前置調 解程序規定。 五、經查,依聲請人所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及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參調解卷第19、31頁,本院卷第21頁),顯示聲請人名下無任何財產。另其收入來源部分,聲請人聲請清算前二年期間,係自111年3月14日起至113年3月15日止,故以111年3月起至113年2月止之所得為計算。依聲請人提出111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及本院依職權調閱聲請人112年財產資料所示,聲請人於111年薪資所得共計為6,500元,於112年薪資所得共計為4,000元,均來自於財團法人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所給付。另聲請人於111年3月起至113年2月止,每月領有身障補助5,065元,共計12萬1,560元;每月領有行政院補助500元,共計1萬2,000元;於112年4月2日領有政府補助6,000元;於112年11月9日領有急難救助2萬元,再聲請人於111年5月22日起至同年7月26日止、112年8月16日起至同年9月18日止,領有勞工保險普通傷病給付共計4萬3,865元(本院卷第53頁)。又聲請人陳報其3名子女皆會給付其5,000元,每月1萬5,000元,共計36萬元。是聲請人聲請清算前二年期間即111年3月起至113年2月止所得收入應為57萬3,925元(6,500元+4,000元+12萬1,560元+1萬2,000元+6,000元+2萬元+4萬3,865元+36萬元=57萬3,925元)。另聲請人聲請清算後,聲請人陳報其每月領有身障補助5,000元,行政院補助500元,再聲請人之子女每月皆會給付聲請人扶養費,共計1萬5,000元,是聲請人每月收入所得總計為2萬0,500元(5,000元+500元+1萬5,000元=2萬0,500元),故認聲請人聲請清算後每月收入所得為每月2萬0,500元計算。 六、另按「(第1項)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 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 定之。(第2項)受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1項規定 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 之。(第3項)前二項情形,債務人釋明更生期間無須負擔 必要生活費用一部或全部者,於該範圍內,不受最低數額限 制;債務人證明確有必要支出者,不受最高數額及應負擔比 例之限制」,此為消債條例第64條之2所明定。是查,聲請 人主張其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為房屋租金4,000元、水電瓦斯 費5,042元、工會費1,763元、手機費1,370元、膳食費7,200 元及雜支1,000元,共計為2萬0,375元。衡諸衛生福利部所 公布111年之平均每人每月生活之最低生活費1萬5,281元之1 .2倍為1萬8,337元、112、113年度平均每人每月生活之最低 生活費1萬5,977元之1.2倍為1萬9,172元,聲請人主張每月 必要生活支出為2萬0,375元,已逾上開112年度平均每人每 月生活之最低生活費之1.2倍,聲請人既已聲請清算,更應 撙節支出,而聲請人主張其每月水電瓦斯費則有過高之情, 再聲請人主張其與前配偶共同分攤房屋租金,是聲請人亦應 與其前配偶共同負擔該房屋內之水電瓦斯費用,是認聲請人 每月水電瓦斯費應加以降低,並以1萬9,172元為其每月必要 支出之總額。 七、從而,聲請人以上開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每月尚有1,328 元之餘額(計算式:2萬0,500元-1萬9,172元=1,328元)可 供清償,聲請人現年49歲(64年出生),距勞工強制退休年 齡(65歲)尚有16年,審酌聲請人目前之收支狀況,顯無法 清償聲請人前揭所負欠之債務總額,考量聲請人每月收入均 係受社會福利補助或受其子女之扶養,並非穩定,且其所積 欠債務之利息或違約金仍在增加中等情況,準此,堪認聲請 人客觀上對已屆清償期之債務有持續不能清償或難以清償之 虞,而有藉助清算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 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自應許聲請人得藉由清算程序清理 債務。 八、按消債條例第85條第1項規定:「債務人之財產不敷清償清 算程序之費用時,法院應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清 算程序」。是查,依上開說明,可知聲請人名下並無財產, 應可確認聲請人之財產顯不敷清償清算程序費用,故爰依消 債條例第85條第1項,裁定同時終止清算程序如主文。 九、本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清算程序後,聲請人所負 債務並非當然免除,仍應由本院斟酌消債條例第132條、第1 33 條、第134條及第135 條等,決定是否准予免責,如本院 最終未准聲請人免責,聲請人就其所負債務仍應負清償之責 ,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靜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業已於000年00月00日下午4時整公告。 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不得抗告,如不服同時終止清算程序之裁定 ,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1  日   書記官 鄭敏如

2024-10-31

TYDV-113-消債清-138-20241031-1

消債職聲免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免責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42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林韡恩即林曉倩 代 理 人 何明諺律師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代 理 人 王行正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尚瑞強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俞宇琦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詹庭禎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滙誠第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仲沼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甲○○○○○○應予免責。 理 由 一、按法院為終止或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後,除別有規定外 ,應以裁定免除債務人之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 消債條例)第132條定有明文。又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 ,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 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而 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處 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 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 體同意者,不在此限。另債務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 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 者,不在此限:一、於七年內曾依破產法或本條例規定受免 責。二、故意隱匿、毀損應屬清算財團之財產,或為其他不 利於債權人之處分,致債權人受有損害。三、捏造債務或承 認不真實之債務。四、聲請清算前二年內,因消費奢侈商品 或服務、賭博或其他投機行為,所負債務之總額逾聲請清算 時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之半數,而生開始清算之原因。五 、於清算聲請前一年內,已有清算之原因,而隱瞞其事實, 使他人與之為交易致生損害。六、明知已有清算原因之事實 ,非基於本人之義務,而以特別利於債權人中之一人或數人 為目的,提供擔保或消滅債務。七、隱匿、毀棄、偽造或變 造帳簿或其他會計文件之全部或一部,致其財產之狀況不真 確。八、故意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為不實之記載,或有 其他故意違反本條例所定義務之行為,致債權人受有損害, 或重大延滯程序,復為同條例第133、134條所明定。 二、經查: ㈠、聲請人前於民國112年1月16日聲請清算,經本院以112年度消 債清字第19號裁定自112年11月6日中午12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復因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債務,經本院於 113年3月13日以112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70號裁定終止清算 程序確定等情,業據調取上開各卷宗核閱屬實。 ㈡、關於聲請人於開始清算程序後迄今之收入部分,聲請人自112 年11月至同年12月從事園藝植栽業臨時工,每月薪資2萬元 ,業據聲請人陳明在卷,又自113年1月起迄今從事協助務農 工作,每月薪資亦為2萬元,有證明書可參(見本院卷第57 、59頁),且聲請人110至112年均無所得,其於103年4月3 日自永宏蘭業股份有限公司退保勞保後,即無加保資料,顯 未受僱於任何公司或商號,經本院調取其之稅務電子閘門網 路資料查詢表、勞保局電子閘門網路資料查詢表核閱無誤( 見本院證物袋),堪信屬實。至聲請人之支出部分,聲請人 陳稱每月必要支出15,000元,雖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 ,惟低於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以112、113年衛 生福利部公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即17,076元、17, 076元計算之數額,洵堪採信。又聲請人育有2名未成年之女 ,現年為12、9歲,其等110至112年間均無所得,名下均無 財產,有戶籍謄本可佐(見本院112年度消債清字第19號卷 第29頁),復經本院調取稅務電子閘門網路資料查詢表核閱 無誤(見本院卷證物袋),堪認有受聲請人扶養之必要,而 該扶養義務應由聲請人及其配偶共同分擔,是依消債條例第 64條之2第2項規定,以上開最低生活費1.2倍計算,聲請人 應負擔之扶養費應為17,076元(計算式:17,076×2÷2=17,07 6),聲請人主張低於上開金額之扶養費5,000元,應屬確實 。基上,聲請人之固定收入扣除前開必要支出及扶養費後, 已無剩餘,自無消債條例第133條應不予免責規定之適用餘 地。 三、再者,相對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固主張聲請人 每月已入不敷出,應有收入未列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或有隱匿之事實,而有消債條例第134條第2、8款規定之不 免責事由。惟就超支部分亦有可能由其親友資助,尚難以此 即認聲請人有隱匿之事實。相對人復未提出其他證據證明聲 請人有故意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上為不實記載,致債權 人受有損害,或重大延滯程序之情形,是相對人此部分主張 ,即難憑採。此外,復查無聲請人有消債條例第134條所定 其他各款應不免責事由,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既經終止或 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後,依消債條例第132條規定,應 裁定免除其債務。 四、綜上所述,本件聲請人並無消債條例第133條之適用,且查 無消債條例第134條各款所定應不免責之情事,依上說明, 自應依首開規定裁定本件聲請人免責,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民事庭 法 官 曾吉雄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書記官 鄭美雀

2024-10-29

PTDV-113-消債職聲免-42-20241029-1

消債清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算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29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茆晉誠即茆鈞富即茆晋誠即茆倉誠 代 理 人 韓瑋倫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茆晉誠即茆鈞富即茆晋誠即茆倉誠自民國000年00月00日 下午4時起開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對於 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 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 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此係採前置協商主義,是債務人於協商程序中,自 應本於個人實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解 決方案。如終究不能成立協商,於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法院 審酌上開條文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允宜綜 衡債務人全部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 ,而不能維持人性尊嚴之最基本生活條件,所陳報之各項支 出,是否確屬必要性之支出,如曾有協商方案,其條件是否 已無法兼顧個人生活之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又 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 時發生效力。法院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 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 當之自然人或法人1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復為同條例第83 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所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茆晉誠即茆鈞富即茆晋誠即 茆倉誠前積欠金融機構債務無法清償,於民國113年4月2日 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法院前置調解,後因身體狀況不佳而無 收入,無力負擔最大債權銀行所提出之調解方案,因而調解 不成立,聲請人復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清算程序,並 主張其債務總額為新臺幣(下同)192萬0,586元,顯有不能清 償債務之情事,爰聲請裁定准予清算等語。 三、經查: ㈠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模營 業活動之自然人;前項小規模營業指營業額平均每月20萬元 以下者,消債條例第2條第1、2項定有明文。又消債條例第2 條第1項所稱5年內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係指自聲請更生或 清算前1日回溯5年內,有反覆從事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或其 他相類行為,以獲取代價之社會活動,依其5年內營業總額 除以實際經營月數之計算結果,其平均營業額為每月20萬元 以下者而言,例如:平均月營業額未逾20萬元之計程車司機 、小商販等即屬之(參照辦理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應行注意 事項第1點)。經查,參以聲請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 料表及國稅局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可知聲請人自 102年10月5日於慶豐保全股份有限公司退保後,即未再投保 於任何一家民間公司(調解卷第40頁)。 ㈡又聲請人以其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前 置調解,經本院以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215號調解事件受理 在案,嗣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5月16日諭知調解不成立 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調解案卷查明無訛。是聲請 人確已依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第153之1條第1項之規定 ,於聲請清算前聲請法院調解,本院自得斟酌該調解案卷中 所提出之資料及調查之證據,再綜合聲請人目前全部收支及 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已達不能維持最低生活條件,而有「不 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   四、經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於調解程序中,函詢全體債權人陳報 債權及提供聲請人還款方案,最大債權銀行台新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總額為198萬5,376元,並提供以債權 金額103萬5,393元,分180期,零利率,每期還款5,752元之 調解方案。另有勞動部勞工保險局陳報其債權總額為11萬8, 021元、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總額為33萬1 ,720元、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總額為44萬1, 555元、台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總額為2 0萬5,387元、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總 額為20萬5,041元,是聲請人已知無擔保債務總額為328萬7, 100元,惟因聲請人無法負擔最大債權銀行所提出之還款方 案,因而調解不成立等情,業經本院調閱該調解卷宗查明無 訛,堪認聲請人本件之聲請已踐行前開法條之前置調解程序 規定。 五、經查,依聲請人所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及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 業通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參調解卷第15、35頁、 本院卷第19頁),顯示聲請人名下僅有南山人壽產物保險股 份有限公司保險契約3份,然均係傷害保險而非壽險,應無 保單解約金,此外無其他任何財產。另其收入來源部分,聲 請人聲請清算前二年期間,係自111年4月2日起至113年4月1 日止,故以111年4月起至113年3月止之所得為計算。聲請人 陳報其患有第四期慢性腎臟疾病、高血壓、支氣管氣喘、過 敏性鼻炎、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無法工作而無收入所得, 並提出聯新國際醫院診斷證明書附本院卷第49頁可參,再依 聲請人所提出之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及本 院依職權調閱聲請人112年財產所得所示,聲請人於111、11 2年均無薪資所得資料,是聲請人主張其因患有疾病,身體 狀況不好而無法工作等情,應屬可信。另聲請人每月領有房 屋租金補助4,000元,共計9萬6,000元(4,000元×24月),是 聲請人聲請清算前二年期間即111年4月起至113年3月止所得 收入應為9萬6,000元。另聲請人聲請清算後,聲請人陳報其 亦因疾病,而無工作所得收入,另每月領有房屋租金補助4, 000元,每年領有三節禮金共計7,500元,平均每月約為625 元,是聲請人每月收入所得總計為4,625元(4,000元+625元= 4,625元),故認聲請人聲請清算後每月收入所得為每月4,62 5元計算。 六、另按「(第1項)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 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 定之。(第2項)受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1項規定 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 之。(第3項)前二項情形,債務人釋明更生期間無須負擔 必要生活費用一部或全部者,於該範圍內,不受最低數額限 制;債務人證明確有必要支出者,不受最高數額及應負擔比 例之限制」,此為消債條例第64條之2所明定。是查,聲請 人主張其每月必要生活支出撙節為1萬元。衡諸衛生福利部 所公布110、111年之平均每人每月生活之最低生活費1萬5,2 81元之1.2倍為1萬8,337元、112、113年度平均每人每月生 活之最低生活費1萬5,977元之1.2倍為1萬9,172元,聲請人 主張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為1萬元,顯未逾上開桃園市每人每 月生活之最低生活費之1.2倍,應屬合理。是認聲請人每月 必要支出費用則為1萬元計算。 七、從而,聲請人以上開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每月已無餘額( 計算式:4,625元-1萬元=-5,375元),聲請人現年65歲(48 年出生),已逾勞工強制退休年齡(65歲),審酌聲請人目 前之收支狀況,顯無法清償聲請人前揭所負欠之債務總額, 考量聲請人每月因自身所患疾病無法工作,因而無薪資收入 ,且其所積欠債務之利息或違約金仍在增加中等情況,準此 ,堪認聲請人客觀上對已屆清償期之債務有持續不能清償或 難以清償之虞,而有藉助清算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 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自應許聲請人得藉由清 算程序清理債務。   八、按消債條例第85條第1項規定:「債務人之財產不敷清償清 算程序之費用時,法院應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清 算程序」。是查,依上開說明,可知聲請人名下並無財產, 應可確認聲請人之財產顯不敷清償清算程序費用,故爰依消 債條例第85條第1項,裁定同時終止清算程序如主文。 九、本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清算程序後,聲請人所負 債務並非當然免除,仍應由本院斟酌消債條例第132條、第1 33 條、第134條及第135 條等,決定是否准予免責,如本院 最終未准聲請人免責,聲請人就其所負債務仍應負清償之責 ,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靜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業已於000年00月00日下午4時整公告。 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不得抗告,如不服同時終止清算程序之裁定 ,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書記官 鄭敏如

2024-10-25

TYDV-113-消債清-129-20241025-1

司執消債清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執行清算事件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90號 聲 請 人即 債 務 人 李志鵬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代 理 人 陳秉宏律師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權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債 權 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債 權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於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 ,因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債務,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清算程序終止。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如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第 108條所定費用及債務時,法院因管理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 裁定終止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29條第1項定有 明文。 二、查本件債務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業經本院裁定開始 清算程序在案,此有本院民國112年度消債清字第257號民事 裁定附卷足憑。再查,債務人名下僅有機車1輛,有稅務T-R 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債務人陳報狀、行照影本等在 卷足憑。另查債務人於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團體保 險,非要保人且並無解約金可領取,有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 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富邦 人壽陳報狀附卷可證。又機車為債務人日常生活代步工具, 不予變價。經本院函詢債權人表示意見,債權人就本件清算 程序之終止未為反對之表示,有113年9月3日雄院國113司執 消債清立一字90號函、送達證書、債權人之陳報狀等附卷可 憑。綜上可知,債務人名下無屬清算財團之財產,參酌本件 清算程序之規模,堪認本件債務人之財產已不敷清償本條例 第108條各款所定之財團費用及債務,若繼續進行清算程序 ,顯無實益,徒增勞費,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蔣開屏

2024-10-24

KSDV-113-司執消債清-90-20241024-1

司執消債清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30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許美娥 0000000000000000 代 理 人 何明諺律師 債 權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代 理 人 陳瑩穎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代 理 人 王行正 債 權 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代 理 人 陳正欽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段00號0樓及地下0樓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磊豐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張司政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債 權 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清算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清算程序終止。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如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第 108條所定費用及債務時,法院因管理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 裁定終止清算程序;法院為前項裁定前,應使管理人及債權 人有陳述意見機會。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第129條第1項及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債務人聲請清算事件,前經本院以112年度消債清字第7 3號裁定,自民國113年6月4日中午12時起開始清算程序。經 查,債務人名下僅有存款新台幣(下同)191元,有稅務電子 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債務人113年6月18日陳報狀、中 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查詢 結果表、金融帳戶開戶查詢系統查詢單及相關各金融機構回 函附卷可稽。此外,復查無債務人有何其他財產,堪認債務 人之財產不敷清償消債條例第108條所定之費用及債務。 三、綜上所述,債務人之財產不敷清償消債條例第108條所定之 費用及債務,爰於通知債權人陳述意見後,依首揭規定,裁 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司法事務官 郭伊恩

2024-10-23

PTDV-113-司執消債清-30-20241023-1

司執消債清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算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60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王繹駩即王力丞即游力丞 代 理 人 韓瑋倫律師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代 理 人 王甄薇、王姍姍 債 權 人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光華 代 理 人 潘聖元 債 權 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代 理 人 張簡旭文 債 權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債 權 人 創鉅有限合夥 法定代理人 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清算財團財產返還聲請人。 本件清算程序終止。   理 由 一、按債權人會議得議決清算財團之管理及其財產之處分方法、 營業之停止或繼續、不易變價之財產返還債務人或拋棄,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8條定有明文。此按法院不召集債權 人會議時,得以裁定代替其決議;但法院裁定前應將第101 條規定之書面通知債權人,復為同條例第121條第1項所明定 。再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如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 償第108 條所定費用及債務時,法院因管理人之聲請或依職 權以裁定終止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29條第1項 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業經本院裁定開始清 算程序在案。經查,經核本院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6號裁定 、債務人財產及收入狀況報告書等資料,其名下清算財團財 產如附表所示,經審視附表說明欄財產狀況,認無處分之實 益,則債務人名下查無具清算價值之清算財團財產,顯有不 敷清償同法第108條所定費用及債務之情,依首揭規定,本 院不召集本件債權人會議,以裁定代替本件債權人會議之決 議將財產返還聲請人;本院並於113年9月6日以函文敘明債 務人財產狀況,並請所有債權人就擬將財產返還債務人並終 止清算程序於文到後5日內表示意見,不同意之債權人,則 應檢具相關資料向本院陳報,惟未有債權人於期限內提出有 關資料到院,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三、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張正憲 附表: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60號 財產所有人:王繹駩即王力丞即游力丞 名稱 財產現況 說明 1 機車一輛 出廠年度:西元2011年 出廠迄今分別已13年,除顯逾財政部公佈之固定資產使用年限,且有設定動產抵押,再衡一般使用折舊狀況,應足認不具清算價值,故不予處分,返還債務人。 2 金融機構存款 新台幣540元(依債務人113年7月8日提交之資產表列計)。 考量存款變動性大,且金額非多並分散於各金融機構,縱予解繳亦不足清償解繳之郵務費用,故不予處分,排除於清算財團財產之外。

2024-10-23

TYDV-113-司執消債清-60-202410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