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以原就被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30 筆)

中小
臺中簡易庭

返還押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中小字第783號 原 告 蔡英敏 被 告 葉惠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押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 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第2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 文。是當事人間若無專屬管轄之情形,亦無特別審判籍之適 用,則應回歸普通審判籍之規定,合先敘明。 二、本件依原告主張係請求被告返還租屋之押租金新臺幣25,000 元。則按因契約涉訟者,如經當事人定有債務履行地,得由 該履行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12條固有明文。惟按民 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因契約涉訟者,如經當事人定有債務 履行地,得由該履行地之法院管轄。惟必以當事人間有約定 債務履行地之意思表示合致,始有該條規定之適用;民事訴 訟法第12條所謂債務履行地,專指當事人以契約訂定之清償 地而言,民法第314條所定之法定履行地(清償地)自不與 焉(最高法院98年台抗字第468號、最高法院102年台抗字第 596號裁定意旨參照)。是所謂「當事人定有債務履行地」 ,專指當事人以契約訂定之清償地而言,民法第314條所定 之債務履行地(法定清償地)無該條規定之適用,蓋如在兩 造未以契約約定債務履行地之情形下,即逕許債權人以法定 清償地定管轄法院,實有違「以原就被」之原則。本件兩造 間之租賃契約就返還押租金並未定有債務履行地,自無民事 訴訟第12條規定由債務履行地管轄之適用,自應回歸民事訴 訟法關於普通審判籍之規定,而本件被告之住所地為彰化縣 田中鎮,有被告個人戶籍資料在卷可參,依民事訴訟法第1 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由臺灣彰化地方法院管轄。茲原告向 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要屬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該管 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楊雅婷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游欣偉

2025-03-18

TCEV-114-中小-783-20250318-1

重小
三重簡易庭

給付租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小字第481號 原 告 賓仕交通事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正鑫 被 告 高學輝 上開當事人間給付租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 管轄,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第1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是民事訴訟關於管轄,原則上係採「以原就被」原則 ,以保護被告應訴之利益。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時,被告住所為「臺北市○○區○○○路000 巷0號3樓」,有被告個人戶籍謄本可參,依民事訴訟法第1 條第1項規定,自應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即臺灣士林地方法 院管轄。又兩造所簽定之營業小客車租借合約書第12條雖有 合意由本院管轄之條款,然本件為小額事件,依民事訴訟法 第436條之9之規定,應排除同法第24條之適用。復查無相關 特別審判籍之規定,難認本院有管轄權,爰依職權將本件移 轉管轄至上開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張誌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 記 官 陳羽瑄

2025-03-18

SJEV-114-重小-481-20250318-1

沙小
沙鹿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沙小字第176號 原 告 李曉嵐 被 告 侯宜汝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事 實 及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原告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 1項定有明文。次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被告 住所地之法院不能行使職權者,由其居所地之法院管轄;訴 之原因事實發生於被告居所地者,亦得由其居所地之法院管 轄,民事訴訟法第1條即開宗明義揭櫫「以原就被」為自然 人普通審判籍之原則,考其立法理由,無非係為防止原告濫 訴及顧及被告應訴之便利,以維被告權益。又民事訴訟法第 15條第1項定有「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由行為地之法院管 轄。」之特別審判籍,此乃因若由侵權行為地之法院管轄, 被害人較易蒐集證據證明加害人之不法行為,減輕被害人訴 訟進行之困難,且對加害人而言,於該地被起訴並未造成突 襲,遂賦予被害人例外得選擇非加害人住居所地之侵權行為 地法院為管轄法院。準此,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之適用 ,本院認應目的性限縮於有利原告蒐集證據且未使被告受突 襲時,方有適用,反之,仍應回歸民事訴訟法第1條「以原 就被」之原則定其管轄,以貫徹當事人間武器平等原則。 二、經查: (一)現今網路詐騙之特性為詐欺集團成員得於任一地點發送詐 騙訊息或架設詐騙網站,被害人可於任何地點收受該詐騙 訊息,不受時間、地點之限制,隨時使用網路銀行匯款, 抑或至鄰近之金融機構或自動櫃員機匯款。換言之,詐騙 集團成員發送詐騙訊息、人頭戶提供帳戶、車手提領贓款 、被害人瀏覽詐騙訊息及匯款等地點均為侵權行為地,若 肯認上開侵權行為地之法院均為管轄法院,無疑是無限擴 大法院管轄權之範圍,被告將無從預知原告起訴之法院為 何,對被告造成突襲,更導致網路詐騙損害賠償事件變相 以「以被就原」定其管轄,實非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 訂定之初衷。 (二)本案被告涉嫌詐欺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13年度 審金訴字第110號判處被告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之洗錢罪,處有期徒刑參月,併科罰金新臺幣貳萬元 ,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在案,此有 刑事判決書在卷可稽。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已就原告遭詐騙 之事實予以審理,且網路詐騙之物證無非係原告遭詐騙及 報案資料、被告帳戶交易明細、對話截圖等,任一法院均 可向受理之警察局函調,則原告匯款地之本院並無利於原 告蒐證,從而無以本院為管轄法院之必要。 (三)又原告在本院起訴無非係因己身之戶籍設於臺中市,為圖 己身之便,遂以本院為起訴法院,然原告此一單純便利自 己之舉,將導致被告須風塵僕僕自住所地新北市,前往本 院應訴,甚而若因應訴之煩而未至本院應訴,將受原告聲 請一造辯論之不利益,對被告甚為不利,從而,以本院為 管轄法院,僅有利於原告應訴,惟造成被告極大之不利益 ,有違武器平等原則。 三、綜上,原告之匯款地固為臺中市,惟以本院為管轄法院並無 利於原告蒐集證據且將使被告受突襲,依前開說明,本案應 限縮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特別審判籍之適用,回歸民事 訴訟法第1條「以原就被」之規定定其管轄,以被告住所地 之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為管轄法院。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 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為移轉管轄之裁定。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沙鹿簡易庭                  法 官 劉國賓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十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2025-03-17

SDEV-114-沙小-176-2025031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192號 原 告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被 告 李威廷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第24條之合意管轄, 如當事人之一造為法人或商人,依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 款而成立,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他造於為本案之言詞辯論 前,得聲請移送於其管轄法院,但兩造均為法人或商人者, 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1項前段、第28條第2項分別 定有明文。考諸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2項之立法理由,係因 「當事人之一造如為法人或商人,以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 合意管轄條款與非法人或商人之他造訂立契約者,締約之他 造就此條款多無磋商變更之餘地,為防止合意管轄條款之濫 用,保障經濟弱勢當事人之權益」,爰增訂該條項規定。 二、又上開條文所謂「按其情形顯失公平」,係指非法人或商人 之當事人與法人或商人締約時,雖表面上就合意管轄條款有 決定締約與否之自由,惟實際上近乎無磋商或變更之餘地, 使渠等因契約涉訟時,必須遠赴法人或商人以定型化契約所 預定之法院應訴,致經濟上弱勢者在考量應訴不便、多所勞 費之程序上不利益情形下,被迫放棄應訴之機會,如此不僅 顯失公平,某程度並侵害經濟上弱勢者在憲法上所保障之訴 訟權。反之,對於位居經濟上強勢地位之法人或商人而言, 因組織及人員之編制,至被告住、居所所在地應訴,則無重 大不便。是以,在無其他特別審判籍管轄法院之適用時,法 院受理定型化契約非法人或商人之當事人關於移轉管轄之聲 請,即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以原就被」原則,擇定管轄 之法院(參考本院94年度訴字第5031號民事裁定)。 三、查: ㈠、兩造於民國110年5月7日簽立之信用貸款契約書,於契約書第 15條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有信用貸款契約書在卷 可按(見本院卷第9至12頁),依上開法律規定,本院就本 事件有管轄權。惟原告係經營銀行業務之法人,上開合意管 轄條款為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而成立,考量被告於兩 造締約時之戶籍地及居所地均在高雄市岡山區,有個人戶籍 資料查詢結果、110年5月7日信用貸款契約書各1份為憑(見 個資卷、本院卷第12頁),堪認兩造成立消費借貸契約時, 原告即已知悉被告居住在高雄市岡山區甚明。 ㈡、佐以被告於114年3月12日具狀向本院陳明其現居地位於高雄 市岡山區,至本院路途遙遠多所不便,有其114年3月12日聲 請移轉管轄狀1份可參(見本院卷第71至73頁),並經本院 依職權查詢其個人戶籍資料確認無誤(見個資卷),足見本 件由本院管轄顯增被告應訴之煩,且恐使其在考量應訴不便 、多所勞費之程序上不利益情形下,被迫放棄應訴之機會, 某程度侵害其憲法上所保障之訴訟權。另原告為國內大型金 融機構,於全國各地均有營業處所,至被告住所地應訴尚無 重大不便,故綜合上開各節,堪信上開合意管轄約款顯失公 平。 ㈢、此外,本件復無其他特別審判籍之管轄法院,依首開說明, 自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規定,由被告住所地之管 轄法院即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下稱橋頭地院)管轄。準此, 被告於本案言詞辯論前,聲請將本件移送於其住所地之管轄 法院即橋頭地院,核與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2項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四、另本件原訂114年4月1日行言詞辯論,因本院裁定將本件移 送至橋頭地院審理,故原訂庭期取消,兩造無庸到庭,併予 敘明。 五、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簡 如

2025-03-14

TPDV-114-訴-1192-20250314-1

重簡
三重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簡字第144號 原 告 呂瀚華 被 告 陳軒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 管轄,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第1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是民事訴訟關於管轄,原則上係採「以原就被」原則 ,以保護被告應訴之利益。 二、經查:被告於原告提起訴訟時之住所地為新北市○里區○○街0 0號,有被告個人戶籍謄本可參,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 規定,自應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即臺灣基隆地方法院管轄。 又原告民事起訴狀主張其遭詐欺集團詐騙而受有損害,並援 引本院刑事庭112年度審金訴字第690號刑事判決認定之事實 ,然參諸上開刑事判決亦無從認定本件侵權行為地在本院轄 區,復查無相關特別審判籍之規定,難認本院有管轄權,爰 依職權將本件移轉管轄至上開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張誌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 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 記 官 陳羽瑄

2025-03-13

SJEV-114-重簡-144-20250313-1

豐簡
豐原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豐簡字第189號 原 告 羅承易 被 告 林億雯 林俊傑 許育凡 孫宇 孫杰 林品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事 實 及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原告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 1項定有明文。次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被告 住所地之法院不能行使職權者,由其居所地之法院管轄;訴 之原因事實發生於被告居所地者,亦得由其居所地之法院管 轄,民事訴訟法第1條即開宗明義揭櫫「以原就被」為自然 人普通審判籍之原則,考其立法理由,無非係為防止原告濫 訴及顧及被告應訴之便利,以維被告權益。又民事訴訟法第 15條第1項定有「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由行為地之法院管 轄。」之特別審判籍,此乃因若由侵權行為地之法院管轄, 被害人較易蒐集證據證明加害人之不法行為,減輕被害人訴 訟進行之困難,且對加害人而言,於該地被起訴並未造成突 襲,遂賦予被害人例外得選擇非加害人住居所地之侵權行為 地法院為管轄法院。準此,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之適用 ,本院認應目的性限縮於有利原告蒐集證據且未使被告受突 襲時,方有適用,反之,仍應回歸民事訴訟法第1條「以原 就被」之原則定其管轄,以貫徹當事人間武器平等原則。 二、經查:  ㈠現今網路詐騙之特性為詐欺集團成員得於任一地點發送詐騙 訊息或架設詐騙網站,被害人可於任何地點收受該詐騙訊息 ,不受時間、地點之限制,隨時使用網路銀行匯款,抑或至 鄰近之金融機構或自動櫃員機匯款。換言之,詐騙集團成員 發送詐騙訊息、人頭戶提供帳戶、車手提領贓款、被害人瀏 覽詐騙訊息及匯款等地點均為侵權行為地,若肯認上開侵權 行為地之法院均為管轄法院,無疑是無限擴大法院管轄權之 範圍,被告將無從預知原告起訴之法院為何,對被告造成突 襲,更導致網路詐騙損害賠償事件變相以「以被就原」定其 管轄,實非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訂定之初衷。  ㈡本件被告之被繼承人許佩佩涉嫌詐欺等案件,因許佩佩已於 民國113年5月9日死亡,經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 年度偵字第7989號為不起訴處分,此有不起訴處分書在卷可 稽。而網路詐騙之物證無非係原告遭詐騙及報案資料、刑事 被告帳戶交易明細、對話截圖等,任一法院均可向受理之警 察局函調,則原告匯款地之本院並無利於原告蒐證,況本件 原告對提供帳戶之人即許佩佩之繼承人請求損害賠償,其等 之人非為直接交付帳戶行為者,本院認以原告匯款地逕為管 轄法院之認定,對被告等人亦屬不公,且對被告造成突襲, 尚非允恰,從而無以本院為管轄法院之必要。  ㈢又原告在本院起訴無非係因己身之戶籍設於臺中市,為圖己 身之便,遂以本院為起訴法院,然原告此一單純便利自己之 舉,將導致被告須分別自住所地基隆市及新北市瑞芳區,前 往本院應訴,甚而若因應訴之煩而未至本院應訴,將受原告 聲請一造辯論之不利益,對被告甚為不利,從而,以本院為 管轄法院,僅有利於原告應訴,惟造成被告極大之不利益, 有違武器平等原則。 三、綜上,原告之匯款地固為臺中市,惟以本院為管轄法院並無 利於原告蒐集證據且將使被告受突襲,依前開說明,本案應 限縮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特別審判籍之適用,回歸民事 訴訟法第1條「以原就被」之規定定其管轄,以被告住所地 之臺灣基隆地方法院為管轄法院。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 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為移轉管轄之裁定。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豐原簡易庭  法 官 林冠宇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十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紀俊源

2025-03-13

FYEV-114-豐簡-189-20250313-1

桃簡
桃園簡易庭

減少價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桃簡字第2306號 原 告 升睿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秉睿 訴訟代理人 李旦律師 蘇厚安律師 被 告 劉清彥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減少價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第24條之合意管轄, 如當事人之一造為法人或商人,依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 款而成立,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他造於為本案之言詞辯論 前,得聲請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1項前 段、第28條第2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考其立法意旨,在於 當事人之一造為法人或商人時,通常占有經濟上之強勢地位 ,如因契約涉訟而須赴被告之住、居所地應訴,無論在組織 及人員編制上,均尚難稱有重大不便。如法人或商人以預定 用於同類契約之債務履行地或合意管轄條款,與非法人或商 人之他造訂立契約時,他造就此類條款表面上雖有締約與否 之自由,實際上幾無磋商或變更之餘地,則一旦因該契約涉 訟,他造即必須遠赴法人或商人以定型化契約所預定之法院 應訴,在考量應訴之不便,且多所勞費等程序上不利益之情 況下,經濟上弱勢者往往被迫放棄應訴之機會,如此不僅顯 失公平,並某程度侵害經濟上弱勢者在憲法上所保障之訴訟 權,於是特別明文排除合意管轄規定之適用,俾在不影響當 事人程序利益及浪費訴訟資源之情況下,賦予非法人或商人 之他造於為本案之言詞辯論前,得聲請移送於其管轄法院之 權利。因此,在無其他特別審判籍管轄法院之適用時,法院 受理此種移轉管轄之聲請,自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以原 就被」原則定管轄法院。 二、本件原告固主張依被告簽訂之汽車買賣契約書,以本院為合 意管轄之法院,而向本院請求被告返還溢收價金新臺幣(下 同)6萬元、賠償所失利益7萬元、律師費用7萬元,共計20 萬元等語。惟查被告戶籍地在高雄市三民區、住所地在高雄 市前金區,有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查詢表、身心障礙證明及聲 請移轉管轄狀在卷可稽。被告於為本案之言詞辯論前,已具 狀主張上開約定條款顯失公平,並聲請將本件移送於其住所 地之臺灣高雄地方法院管轄,經參酌本件被告與原告所訂立 之汽車買賣契約性質,既屬企業經營者之原告所預定用於同 類契約之定型化契約,個別、不特定之消費者在締約當時, 自難有磋商或修改之權利,另考量被告之住所地既在高雄市 前金區,復無其他證據可資認定被告以本院為合意管轄法院 之有利理由,從而,上述有關以本院為合意管轄法院之契約 條款,對被告而言顯失公平,依前揭說明,被告之聲請應有 理由,本件應排除合意管轄法院之適用,爰依本法第1條第1 項之規定,移送被告住所地之臺灣高雄地方法院管轄。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陳愷璘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提出抗告狀(須按 他造人數附繕本),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徐于婷

2025-03-13

TYEV-113-桃簡-2306-2025031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981號 原 告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被 告 李侑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訴訟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 管轄法院;第24條之合意管轄,如當事人之一造為法人或商 人,依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而成立,按其情形顯失公 平者,他造於為本案之言詞辯論前,得聲請移送於其管轄法 院,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1項前段、第28條第1項、第2項前 段分別定有明文。考其立法意旨,在於當事人之一造為法人 或商人時,通常占有經濟上之強勢地位,如因契約涉訟而須 赴被告之住、居所地應訴,無論在組織及人員編制上,均尚 難稱有重大不便。如法人或商人以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債務 履行地或合意管轄條款,與非法人或商人之他造訂立契約時 ,他造就此類條款表面上雖有締約與否之自由,實際上幾無 磋商或變更之餘地。則一旦因該契約涉訟,他造即必須遠赴 法人或商人以定型化契約所預定之法院應訴,在考量應訴之 不便,且多所勞費等程序上不利益之情況下,經濟上弱勢者 往往被迫放棄應訴之機會,如此不僅顯失公平,並某程度侵 害經濟上弱勢者在憲法上所保障之訴訟權,於是特別明文排 除合意管轄規定之適用。是以,定型化契約當事人因此爭執 涉訟時,如法人或商人據此向合意管轄法院起訴,在不影響 當事人程序利益及浪費訴訟資源之情況下,非法人或商人之 他造於為本案之言詞辯論前,得聲請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因 此,在無其他特別審判籍管轄法院之適用時,法院受理此種 移轉管轄之聲請,自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以原就被」原 則定管轄法院。 二、經查,本件原告固主張依被告與原告訂立之信用貸款契約書 第15條約定,兩造合意因本契約致涉訴時,由本院為第一審 管轄法院,爰本於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向本院起訴請求被 告清償借款等語。惟查,原告係經營銀行金融業務之法人, 以事先擬定之契約條款約定本院為管轄法院,衡諸經驗法則 ,被告斯時當無磋商或變更該合意管轄條款之機會及可能。 又被告住所在屏東縣萬丹鄉,此有被告所提民事移轉管轄聲 請狀在卷可證(見本院卷第53頁),非在本院轄區,且被告 於本案言詞辯論前具狀聲請將本件移送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下稱屏東地院)管轄,可認在考量勞力、時間及費用等程序 利益之情況下,被告至非住所地之本院應訴,顯有相當之不 便,而原告乃頗具規模之銀行金融機構,在全國各地均設有 營業處所,縱至屏東地院應訴,尚無不便。是本件合意管轄 條款確有顯失公平之情形,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本件即應 排除合意管轄規定之適用,又兩造間既無其他特別審判籍管 轄法院規定之適用,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之規定,本件 自應由屏東地院管轄,爰依被告聲請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 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2項前段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蕭涵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立原

2025-03-13

TPDV-114-訴-981-20250313-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雄簡字第449號 原 告 劉禹 被 告 曾淑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 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無管轄權 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 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15條第1項、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 。 二、本件原告主張其遭詐欺集團成員施詐,分別於民國113年6月 5日下午12時57分、1時4分及1時18分匯款新臺幣(下同)99 ,123元、49,985元及99,998元至被告申設、提供予詐欺集團 使用之金融帳戶,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79條前 段規定請求賠償249,106元,或請求返還上開金額之不當得 利。而其起訴時,被告住所地在臺中市,有其個人戶籍資料 可稽;又被告提供其金融帳戶之地點,在臺中市北區,亦有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41500號不起訴處 分書可佐;而依起訴狀所述原因事實,原告匯款地點則係在 高雄市左營區之工作地點;依前揭規定,本件應由臺灣臺中 地方法院或臺灣橋頭地方法院管轄。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 起訴,應係違誤,爰衡酌首揭民事訴訟法第1條以原就被原 則,及本件事實、證據與地域之關聯程度,依職權將本件移 送於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林 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 記 官 冒佩妤

2025-03-13

KSEV-114-雄簡-449-20250313-1

營小
柳營簡易庭

清償信用卡消費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營小字第121號 原 告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被 告 陳侑靖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信用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柳營簡易庭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定有明文。而管轄權之有無,應依原告主張之事實,按諸法 律關於管轄之規定而為認定,與其請求之是否成立無涉。訴 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 亦有明文。民事訴訟關於管轄,原則上係採「以原就被」原 則,以保護被告應訴之利益,因此,除法律為謀訴訟程序進 行之便利,兼顧原告之利益,另有特別規定或合意管轄外, 原則上應依上開規定定其管轄法院。又小額事件當事人之一 造為法人或商人者,於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約定債 務履行地或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時,不適用第十二條或 第二十四條之規定,亦為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9本文所明定 。 二、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0年11月8日向其申辦信用卡 使用(下稱系爭信用卡契約),被告依約得於特約商店記帳消 費,然應於當期繳款截止日前向原告清償或以循環信用方式 繳付最低應繳金額,如逾期清償,除喪失期限利益外,應給 付按差別利率(利率由原告按被告信用狀況、與金融機構往 來情形訂定或調整,本件為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並應加給違約金。詎被告至113年7月6日止,尚積欠原告 新臺幣(下同)72,275元及其利息未償,有民事起訴狀在卷可 稽,而系爭信用卡契約約定條款第26條(下稱系爭條款)雖約 定:「甲方及其保證人不履行本約定條款致涉訟時同意以臺 灣士林地方法院或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內湖簡易庭為第一審管 轄法院。但不得排除消費者保護法第47條或民事訴訟法第43 6條之9規定小額訴訟管轄法院之適用。」惟本件係關於請求 給付金錢之訴訟,且標的金額在100,000元以下,而應行小 額程序,且當事人之一造即原告為法人,原告以系爭條款為 合意管轄之約定係屬其預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依民事訴訟 法第436條之9本文規定,兩造間系爭信用卡契約並無系爭條 款之適用。依上開說明,本件並無特別管轄籍之情形,應依 以原就被原則,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而依戶籍資料所 載,被告之住所地係在嘉義市,自應由臺灣嘉義地方法院管 轄。至於原告起訴狀雖記載被告住所為臺南市○○區○○○里○○0 0號之15,然並無證據顯示被告尚居住於此,故本院並無管 轄權。從而,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 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即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陳協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洪季杏

2025-03-13

SYEV-114-營小-121-202503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