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傅思綺

共找到 147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停止強制執行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3號 聲 請 人 陳健男 代 理 人 邱天一律師 相 對 人 席緹歐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國書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供擔保新臺幣壹仟貳佰玖拾陸萬元後,本院一一三年度司 執字第一四五三二二號強制執行程序,於本院一一四年度訴字第 五九五號債務人異議之訴等事件終結前(裁判確定、和解或撤回 ),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 該擔保金額係備供強制執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 償,故法院定擔保金額時,自應斟酌該債權人因停止執行可 能遭受之損害,以為衡量之標準。 二、本件相對人前執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所屬民間公證人詹孟龍事 務所113年度新北院民公龍字第101678號公證書為執行名義 ,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請求聲請人應自門牌號碼桃園市○○ 區○○路000號26樓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遷離,並將系爭房 屋交付相對人,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145322號遷讓房 屋強制執行事件受理在案(下稱系爭執行事件),且系爭執 行事件之執行程序尚未終結,又聲請人所提債務人異議之訴 ,亦經本院以114年度訴字第595號債務人異議之訴等事件受 理在案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系爭執行事件、債務人異 議之訴卷宗核閱無訛。而聲請人所提起前揭債務人異議之訴 事件,依形式觀之,難認有顯無理由情形,且系爭執行事件 倘未暫予停止執行,確將造成聲請人難以回復之損害,是聲 請人聲請停止執行,核與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而本院審酌相對人因本件停止執行所受之可能 損失,應為其於停止執行期間未能即時使用收益系爭房屋所 受之租金損害,參以兩造所簽訂之租賃契約書,約定系爭房 屋租金為每月新臺幣(下同)18萬元,應認系爭執行事件之 執行程序如因聲請人之聲請而停止,相對人每月將受有18萬 元之損害。又聲請人所提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之訴訟標的價 額已逾150萬元,為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參考各級法院辦 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第一、二、三審通常程序審判案件之 辦案期限分別為2年、2年6個月、1年6個月,共計6年,據此 推估相對人因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所受可能損害額為1,296 萬元(計算式:18萬元×72=1,296萬元),故本件擔保金應 以1,296萬元為適當,爰酌定擔保金額如主文所示。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傅思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許芝芸

2025-03-06

TYDV-114-聲-43-20250306-1

原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賠償損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原重訴字第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睿紘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李文進等間請求賠償損害事件,上訴人對 於民國113年5月24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 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上訴不合程式或 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 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 法第442條第2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提起第二審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 國114年1月7日裁定命上訴人於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00, 846元,該裁定已於114年1月15日送達上訴人收受,有送達 證書附卷可稽。惟上訴人逾期迄未繳納第二審裁判費,亦有 本院民事科查詢簡答表、答詢表、繳費資料明細、多元化案 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 單在卷可憑,揆諸上開說明,本件上訴並不合法,應予駁回 。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傅思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許芝芸

2025-03-05

TYDV-111-原重訴-8-20250305-7

小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8號 上 訴 人 李榮森 被 上訴人 華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26 日本院桃園簡易庭113年度桃保險小字第590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理由,不得為之;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上 訴 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一)原判決 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 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 項、 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又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之32 第2項準用同法第468條及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規定,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判決有同法第 469 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背法令。次按當事人 依民事訴訟法第468條規定以第二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 用法規不當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 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 ,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倘為司法院解釋或本院之判例,則 應揭示該判解之字號或其內容,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所 列各款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 於該條款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 即難認為已對第二審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 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號裁判意旨參照 )。又如上訴人未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補正合法之上訴理由 書,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44條第1項 前段及第471條第1項之規定,第二審法院毋庸命其補正,應 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意旨略以:判決違背經驗法則、論理法則亦屬判決違背 法令,而本件2次調解都表示各自負責,對方有欺騙之情形 。爰為此提起上訴,並聲明:(一)原判決不利上訴人部分 廢棄。(二)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及假執 行聲請均駁回。 三、經查,上訴人對於原審判決提起上訴,其所陳雖稱判決違背 經驗法則、論理法則,惟僅稱調解結果為各自負責、對方有 欺騙之情形等情,顯未「具體指摘」原審判決究係違反何種 經驗法則或論理法則,及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 令之具體事實,而合於不適用法規之情形。參諸上開說明, 其應係對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事項所為指陳,尚不得 謂其業已合法表明原審判決如何違背法令之上訴理由。況上 訴人係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提起本件上訴,有上訴狀上之 本院收狀日期戳印在卷可稽,其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又未另 行具狀補充合法之上訴理由,揆諸首揭法條及說明,本院亦 毋庸命其補正;是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未具上訴之合法程 式,其上訴為不合法,應裁定駁回其上訴。 四、末按於小額訴訟之上訴程序,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 確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36條之 32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為新臺幣1,500 元 ,應由上訴人負擔,爰併為裁定如主文第2 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 1項、第2項、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95 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徐培元                             法 官 傅思綺                   法 官 丁俞尹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張禕行

2025-03-04

TYDV-114-小上-8-20250304-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庭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33號 抗 告 人 陳躍云 相 對 人 郭壽隆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本 院簡易庭113年度票字第4120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原審裁定之金額與實際金額不符,因本件本 票債權有部分金額並不存在,原審裁定對伊權益造成莫名損 害;另相對人主張其於民國113年11月8日提示系爭本票,惟 此非事實,相對人逕行聲請本票裁定,違反票據法第124條 準用第85條第1項之規定。爰依法提出抗告。並聲明:原裁 定廢棄。 二、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 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票據 法第123 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 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 訟事件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 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數額有爭 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最高法院57年 台抗字第76號裁判意旨可資參照)。準此,本票執票人依票 據法第123條規定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聲請法院裁定 准予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對於此項聲請所為裁定,僅 依非訟事件程序,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 已足。另按發票人或背書人,得為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 ;匯票上雖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 期限內,為承兌或付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未為提示 者,應負舉證之責,票據法第94條第1項、第95條分別定有 明文;該規定依票據法第124條於本票亦有準用之。是本票 既經記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票據債務人若抗辯執票人未經 提示付款,即應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598 號、84年台抗字第22號裁判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院依形式上審核相對人於原審執以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 之系爭本票原本,其從形式上觀之已經記載表明其為本票之 文字、一定之金額、無條件擔任兌付、發票人、發票年、月 、日及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等事項,堪認合於票據法第120條 規定,自屬有效之本票,是原審據以為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 ,於法即無不合。  ㈡至抗告人抗辯系爭本票債權有部分金額並不存在乙節,核其 所辯事由係屬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爭執,應由抗告人另循 其他救濟途徑以資解決,本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予以審酌。  ㈢另抗告人主張相對人並未實際為付款提示等情;經查,系爭 本票上既載有「本本票免除成作拒絕證書」等文字,則依前 揭最高法院裁判意旨,自應由抗辯系爭本票未經提示付款之 票據債務人即「抗告人」負舉證責任,而抗告人就此並未提 出任何事證供本院審酌,則其主張相對人未曾提示系爭本票 ,自不足採。   ㈣從而,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原裁定,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徐培元                                               法 官 傅思綺                                 法 官 丁俞尹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張禕行

2025-03-04

TYDV-114-抗-33-20250304-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5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賴勇志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陳昱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0月25 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提起上訴如逾上訴期間或係對於不得上訴之判決而上訴者 ,原第一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0條本文 、第442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居所 、事務所或營業所行之;送達不能依民事訴訟法第136條、 第137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自治或警察機 關,並作送達通知書2份,1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 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一份置於該送達處所信 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寄存送達,自寄存之日起, 經10日發生效力,分別為民事訴訟法第136條第1項本文、第 138條第1、2項所明定。是法院對應受送達人當時之住居所 地送達,因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亦無法付與有辨別事理能 力之同居人或受僱人而為寄存送達,則於該處所為之寄存送 達即為合法,僅送達之效力延至寄存後10日始發生而已;至 應受送達人究於何時前往領取應受送達之文書,或並未前往 領取,於送達之效力均無影響(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 96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兩造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 5日以113年度訴字第159號判決在案,本院將判決正本交由 郵務機關以郵務人員為送達人,送達至上訴人住所地(即基 隆市○○區○○○路000巷00號),嗣郵務人員於113年11月6日送 達至上開地址,因未獲會晤上訴人,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 或受僱人,遂將判決正本寄存於基隆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分局 大武崙派出所,並製作送達通知書2份,1份黏貼於門首,另 1份置於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此有郵務 人員於送達證書之勾選記載及派出所戳章可證(見本院卷第 173頁)。是該判決書正本已於113年11月6日寄存送達,經1 0日即113年11月16日發生送達於上訴人之效力,加計上訴不 變期間及在途期間,本件上訴期間於113年12月9日已屆滿, 此不因上訴人有無前往領取文書或實際知悉判決結果而影響 ;上訴人遲至114年1月7日始提起上訴,顯逾上訴之不變期 間,揆諸前揭說明,其上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至上訴人 所指其於他案已有指定送達處所,惟與本案之送達實屬二事 ,不得遽此指摘本案向上訴人之戶籍址送達非為合法,併此 敘明。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傅思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許芝芸

2025-03-04

TYDV-113-訴-159-20250304-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784號 原 告 林美玲 訴訟代理人 邱筱涵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怡修間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足裁判 費。按當事人如以名譽權受侵害為由,依民法第195條第1項規定 ,請求金錢賠償,並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者,前者聲明請求給 付金錢,乃因財產權而起訴,後者聲明請求為回復名譽之處分, 非關於財產上之請求,係屬非因財產權而起訴。二者各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4第1項所定標準,並依同法第77條 之14第2項規定,分別徵收裁判費(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18 3號裁定參照)。查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 同)15萬元部分,訴訟標的金額為15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 550元;聲明第2項請求被告為刊登本案判決以回復名譽之行為, 則屬非因財產權而起訴,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規定,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000元。是本件合計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4,5 50元(計算式:1,550元+3,000元=4,550元),扣除前已繳納之1 ,500元,尚應補繳3,05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 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傅思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許芝芸

2025-03-04

TYDV-113-訴-2784-20250304-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04號 原 告 復陞五金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煥順 訴訟代理人 李克欣律師 被 告 林瑞彬 訴訟代理人 蘇志倫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確認法律關係,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 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所謂 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 ,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得以 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者而言(最高法院42年度台上字 第1031號判決要旨參照)。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所執本院112 年度促字第66號支付命令(下稱系爭支付命令)所載之債權 請求權不存在等情,為被告所否認,則兩造間就該債權之請 求權存否,即陷於不明確之狀態,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 受侵害之危險,而該不安之狀態得以本判決除去之,依上開 說明,原告應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得提起本件確認 之訴,合先敘明。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於民國111年12月間以其執有如附表編號1 至2所示之支票(以下合稱系爭支票)分別於111年1月26日 、111年2月7日經提示付款遭退票為由,對原告聲請支付命 令,經本院核發系爭支付命令,嗣被告再持系爭支付命令暨 其確定證明書對原告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12年度司執 字第127676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 受理在案。惟兩造間素不相識,從未有交易往來,更無交付 系爭支票;系爭支票乃原告基於與訴外人仙宗興業股份有限 公司(下稱仙宗公司)間之買賣交易而簽發予仙宗公司,嗣 因仙宗公司無法依約給付貨品,業經原告解除契約,系爭支 票之原因債權已不存在;又仙宗公司早已停業多時,並經法 院宣告破產,顯無對外交易之可能,被告取得系爭支票顯係 惡意或無對價或不相當對價為之,自不能取得票據權利,系 爭執行事件程序應予撤銷,被告亦不得再執系爭支付命令對 原告強制執行,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票據法第13 條、第14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㈠確認被 告對原告就系爭支付命令所載之債權請求權不存在。㈡系爭 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㈢被告不得執系爭支付 命令及其確定證明書為執行名義對原告強制執行。 二、被告則以:原告未否認系爭支票之真正,且兩造間並非票據 之直接前後手關係,原告未舉證被告取得票據出於惡意或票 據權利存在有瑕疵,自不得以自已與前手所存抗辯之事由對 抗其,而應負票據責任;又系爭支票經受款人仙宗公司於背 面簽名轉讓他人,自形式上觀之,並無背書不連續之情事, 故原告提起本件訴訟為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 告之訴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23頁,依論述需要為部分刪減 及文字修正):  ㈠原告曾開立系爭支票予仙宗公司。  ㈡被告前於111年12月間以其執有系爭支票,並業於111年1月26 日、111年2月7日提示,卻未獲付款為由聲請支付命令,經 本院核發系爭支付命令。  ㈢嗣被告再持系爭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經本 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被告取得系爭支票是否出於惡意:  1.按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發票人或執票人之前手間所存抗 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但執票人取得票據出於惡意者,不在 此限,票據法第13條定有明文。次按票據債務人主張執票人 取得票據出於惡意者,應由債務人負舉證責任,票據債務人 除能證明執票人取得票據出於惡意者外,不得以自己與執票 人前手間所存抗辯事由對抗執票人。復按票據法第13條但書 所謂惡意,係指執票人明知票據債務人對於發票人或執票人 之前手間,有抗辯事由存在而言。又執票人有無惡意,應以 其取得票據時為決定之標準,此有最高法院69年台上字第28 03號判決意旨、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2862號判決意旨可 參。  2.本件原告援引票據法第13條但書之規定主張被告取得系爭支 票出於惡意,故其得以自己與被告之前手即仙宗公司間所存 抗辯之事由對抗被告等情,既為被告所否認,依上開說明, 即應由原告就「被告取得系爭支票時明知原告與仙宗公司間 有抗辯事由之存在」負舉證責任。而原告就此無非僅以「仙 宗公司早已停業多時,並經法院宣告破產,顯無對外交易之 可能,且被告未於仙宗公司之破產程序中陳報債權」為其論 述依據(見壢簡卷第6頁、本院卷第94頁);然查,系爭支 票之發票日分別為110年12月31日、111年1月31日,另依仙 宗公司之公示登記資料顯示,破產時間為112年6月7日等節 ,均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㈠、本院卷第22頁), 是系爭支票自開立後至仙宗公司宣告破產為止,顯有逾1年 之時間可供交易流通,自難以仙宗公司「嗣後」宣告破產, 即認被告取得系爭支票時明知原告與仙宗公司間有抗辯事由 之存在;又縱被告未於仙宗公司之破產程序中陳報債權,此 與被告取得系爭支票時是否知悉原告與仙宗公司間具有抗辯 事由,亦無必然關連,是原告此部分之主張,尚乏實據,難 以參採。  ㈡被告取得系爭支票是否以不相當之對價:   按無對價或以不相當之對價取得票據者,不得享有優於其前 手之權利,票據法第14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票據行為為不 要因行為,執票人不負證明關於給付原因之責任,如票據債 務人主張執票人取得票據係無對價或以不相當對價取得,應 由該債務人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86號判 決參照)。本件原告主張被告係以無對價或不相當對價取得 系爭支票等節,為被告所否認,參諸前開說明,自應由原告 就此部分之事實,負舉證責任;然原告就此仍未提出其他具 體事證,自無從採信。  ㈢原告既未能舉證證明被告係出於惡意或以不相當之對價取得 系爭支票,則其據以請求確認系爭支付命令所載之債權請求 權不存在、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以及被 告不得執系爭支付命令及其確定證明書為執行名義為強制執 行,即嫌無憑。 ㈣至原告雖於114年2月6日當庭聲請傳喚證人黃淑幸。然查,被 告早於113年10月14日即具狀陳明其係自黃淑幸處取得系爭 支票,本院即於113年10月22日函請兩造於3週內閱卷,並確 認本件尚有何證據聲請調查,因原告均未回復,本院因而定 於114年2月6日為言詞辯論期日,並再於庭期通知單註記: 「如有意見表示,請於114年1月25日前具狀」等情,有被告 113年10月14日陳報狀、本院113年10月22日桃院雲民溫113 年度訴字第204號民事庭通知、本院民事事件審理單暨送達 證書回證(見本院卷第73、79頁、第87至91頁),原告卻仍 於114年2月6日始當庭聲請傳喚證人黃淑幸,並僅稱:因之 前攻防內容主要針對仙宗公司等語(見本院卷第103頁), 對於本院該次言詞辯論期日之訴訟進行顯已構成妨礙,且難 認有正當理由,核屬因重大過失,逾時始行提出攻擊或防禦 方法而有礙訴訟終結,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96條第2項之規定 ,就其聲請傳喚證人黃淑幸,予以駁回,附此敘明。 五、綜上所述,原告主張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票據法第1 3條、第14條之規定,請求確認系爭支付命令所載之債權請 求權不存在、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以及 被告不得執系爭支付命令及其確定證明書為執行名義為強制 執行,均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經審酌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傅思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許芝芸 附表(系爭支票): 編號 發 票 人 受 款 人 票面金額 (新臺幣) 付 款 人 發 票 日 票據號碼 1 復陞五金企業有限公司 仙宗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2,500,000元 台中商業銀行中壢分行 110年12月31日 JLA0000000 2 復陞五金企業有限公司 仙宗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2,500,000元 台中商業銀行中壢分行 111年1月31日 JLA0000000

2025-02-27

TYDV-113-訴-204-20250227-1

小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2號 上 訴 人 阮志玲 被 上訴人 陳建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9月20日 本院桃園簡易庭113年度桃小字第794號小額民事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理由,不得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定有明文 。而所謂違背法令,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6 8條、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規定,係指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 用不當者以及判決法院之組織不合法者、依法律或裁判應迴 避之法官參與裁判者、法院於權限之有無辨別不當或違背專 屬管轄之規定者、當事人於訴訟未經合法代理者、違背言詞 辯論公開之規定者而言。次按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 明下列各款事項︰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㈡依 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同法第436 條之25亦有明文。亦即上訴人於上訴狀或理由書內應有具體 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 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上訴狀或理由書如僅就原審取捨 證據任加指摘,並未具體指出原判決違背何等法規者,其上 訴即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號判決意旨可 供參照)。末按小額訴訟之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 444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即明。 二、上訴意旨略以:   本院桃園簡易庭113年度桃小字第794號第一審小額民事判決 (下稱原審判決)認定相對人所匯之新臺幣(下同)3萬元 (下稱系爭3萬元款項)為借款,與事實不符,事實上系爭3 萬元款項應為贈與,爰提起本件上訴,請求廢棄原審判決等 語。 三、經查,上訴人所執上訴理由無非係對於系爭3萬元款項之性 質究竟屬借款或贈與再為爭執,實屬對於原審之事實認定及 證據斟酌、取捨之當否加以指摘,並未具體指摘原審判決有 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之情形,復未指明所違背之法規、 法則、司法解釋或最高法院判例,且就整體訴訟資料亦無從 認定原判決有何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自難認對該判決之如 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指摘,揆諸前揭說明,其上訴自非合 法,應予駁回。 四、另按於小額訴訟之上訴程序,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 確定其費用額;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民事訴訟 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36條之32第1項、第78條規定甚明 。本件上訴既不合法,第二審訴訟費用1,500元即應由上訴 人負擔。爰依上揭法律規定,確定本件上訴人應負擔之訴訟 費用額為1,500元。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徐培元                   法 官 陳昭仁                   法 官 傅思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許芝芸

2025-02-27

TYDV-114-小上-2-20250227-1

小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13號 上 訴 人 鄭如純 被上訴人 林庭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 2月20日本院中壢簡易庭113年度壢小字第1511號小額民事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理由,不得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定有明文 。而所謂違背法令,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6 8條、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規定,係指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 用不當者以及判決法院之組織不合法者、依法律或裁判應迴 避之法官參與裁判者、法院於權限之有無辨別不當或違背專 屬管轄之規定者、當事人於訴訟未經合法代理者、違背言詞 辯論公開之規定者而言。次按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 明下列各款事項︰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㈡依 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同法第436 條之25亦有明文。亦即上訴人於上訴狀或理由書內應有具體 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 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上訴狀或理由書如僅就原審取捨 證據任加指摘,並未具體指出原判決違背何等法規者,其上 訴即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號判決意旨可 供參照)。末按小額訴訟之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 444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即明。 二、上訴意旨略以:   本院中壢簡易庭113年度壢小字第1511號第一審小額民事判 決(下稱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應賠償被上訴人精神慰撫金 新臺幣3萬元實屬過高,因本件車禍事故雙方均有過失,上 訴人目前離婚、有小孩需扶養,難以支付,為此,爰提起本 件上訴,請求廢棄原審判決等語。 三、經查,上訴人所執上訴理由無非係爭執原審判決關於精神慰 撫金數額之認定,然精神慰撫金之審酌乃法院之職權裁量事 項,屬事實審法院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範圍,應由事 實審法院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依自由心證判 斷之;上訴人猶就原審為事實認定及證據斟酌、取捨之當否 加以指摘,而未具體指摘原審判決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 當之情形,復未指明所違背之法規、法則、司法解釋或最高 法院判例,且就整體訴訟資料亦無從認定原判決有何違背法 令之具體事實(原審已將精神慰撫金之審酌標準於判決中說 明【見原審判決第3頁,即本院卷第21頁】),自難認對該 判決之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指摘,揆諸前揭說明,其上 訴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四、另按於小額訴訟之上訴程序,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 確定其費用額;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民事訴訟 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36條之32第1項、第78條規定甚明 。本件上訴既不合法,第二審訴訟費用1,500元即應由上訴 人負擔。爰依上揭法律規定,確定本件上訴人應負擔之訴訟 費用額為1,500元。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徐培元                   法 官 陳昭仁                   法 官 傅思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許芝芸

2025-02-27

TYDV-114-小上-13-20250227-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23號 聲 請 人 揚春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陶柏光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於民國114年2月24日言詞辯論終 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支票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如附表所示之支票,因不慎遺失 ,前已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47號公示催告,並經本 院於民國113年9月3日為網路公告在案,現申報權利期間已 滿,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為此聲請宣告如附表所示 之支票無效等語。 二、按公示催告,聲請人得於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後3個月內, 聲請為除權判決,民事訴訟法第545條前段定有明文。查如 附表所示之支票,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47號裁定准 予公示催告,本院亦依聲請人之聲請,於113年9月3日公告 該裁定於法院網站,此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公示催告卷宗 核閱屬實。又其申報權利期間已於114年1月3日屆滿,迄今 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等情,亦有本院民事科查詢簡答 表在卷可稽。從而,聲請人於申報權利期間屆滿後3個月內 聲請宣告如附表所示之支票無效,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傅思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許芝芸 附表: 編號 發票人 付款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支票號碼 受款人 1 鼎悅實業有限公司 馬英傑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南崁分行 113年5月5日 35萬7,544元 AL0000000 揚春國際有限公司

2025-02-27

TYDV-114-除-23-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