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淑珊

共找到 58 筆結果(第 21-30 筆)

審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違反菸酒管理法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審簡字第105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青壑 選任辯護人 林承鋒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菸酒管理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 偵字第30200號),本院受理後(113年度審易字第3831號),經 被告自白犯罪,認宜改以簡易判決處刑,判決如下:   主 文 楊青壑犯菸酒管理法第四十五條第二項之輸入私菸罪,處有期徒 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並 應於本案判決確定之日起壹年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伍萬元。 扣案如附件附表所示物均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更正及補充外,其餘均引用臺 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如附件)之記載。  ㈠犯罪事實欄之補充及更正:附件犯罪事實欄一、第5至6行「 嗣經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人員於同日在臺灣桃園國際機 場北口管制站發覺有異」之記載,應更正為「嗣經內政部警 政署航空警察局人員於同日在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北機口管制 站發覺有異」。  ㈡證據部分增列「被告楊青壑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楊青壑所為,係犯菸酒管理法第45條第2項之輸入私菸 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為飛機維修人員,對機 場管制規定知之甚詳,竟利用工作機會,違反規定輸入私菸 ,所為誠屬不當;惟念被告始終坦承犯行,態度尚可,兼衡 以被告之犯罪動機、情節、輸入私菸數量所生之危害暨其生 活、經濟狀況、素行、年紀及智識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 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㈢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本案被告犯後坦承犯行, 本院寧信其經此偵審程序及刑之宣告後,應能知所警惕而無 再犯之虞,認其所受刑之宣告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 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併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另為深 植被告守法觀念,記取本案教訓,爰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4 款規定,命被告自本判決確定之日起1年內向公庫支付新臺 幣5萬元,冀能使被告確實明瞭其行為所造成之危害,並培 養正確法治觀念。又本院上開命被告應履行之負擔,倘被告 未履行,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 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檢察官得依刑事訴訟法第476條及 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之規定,聲請撤銷被告之緩刑宣 告,併予陳明。 三、沒收:   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刑法第38 條第2項定有明文。查扣案如附件附表所示之菸品為被告輸 入之私菸,屬被告所有供本案犯罪所用之物,應依刑法第38 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 項、第45 0條第1項(本案採判決精簡原則,僅引述程序法條),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何宇宸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涂頴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法條全文: 菸酒管理法第45條 產製私菸、私酒者,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1百萬元以下罰鍰。但查 獲物查獲時現值超過新臺幣1百萬元者,處查獲物查獲時現值一 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鍰,最高以新臺幣1千萬元為限。 輸入私菸、私酒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20萬元 以上1千萬元以下罰金。 產製或輸入私菸、私酒未逾一定數量且供自用,或入境旅客隨身 攜帶菸酒,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入境旅客隨身攜帶菸酒超過免稅數量,未依規定向海關申報者, 超過免稅數量之菸酒由海關沒入,並由海關分別按每條捲菸、每 磅菸絲、每二十五支雪茄或每公升酒處新臺幣5百元以上5千元以 下罰鍰,不適用海關緝私條例之處罰規定。 第3項所稱之一定數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30200號   被   告 楊青壑 男 55歲(民國00年00月0日生)             住○○市○○區○○街00號2樓             送達地址: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6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選任辯護人 趙家緯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菸酒管理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楊青壑擔任亞洲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亞洲航空)桃園站領 班,其明知未經許可不得輸入私菸,竟基於輸入私菸之犯意 ,於民國112年11月9日13時10分許,利用其執勤之期間,駕 駛亞洲航空所有之不詳車輛,夾藏如附表所示之菸品欲駛出 管制區而入境。嗣經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人員於同日在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北口管制站發覺有異,當場查驗而查獲, 並扣得附表所示之私菸。 二、案經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移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前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楊青壑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且有證人郭智維於偵查中陳述在卷,並有財政部關務署臺 北關扣押貨物運輸工具收據及搜索筆錄、關務署臺北關通關 疑義暨權責機關答覆聯絡單之國庫署意見單(112年11月14日 北快巡一四字第00000000號)各1份、扣案物品照片3張在卷 可佐,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被告犯行應堪認定。 二、論罪:  ㈠按未依菸酒管理法取得許可執照而輸入之菸絲係屬私菸,菸 酒管理法第6條第1項第2 款定有明文。又輸入私菸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下同)20萬元以上1,000 萬元以下罰金;但輸入私菸未逾一定數量且供自用,或入境 旅客隨身攜帶菸酒,不適用菸酒管理法第45條第2項之規定 ;所稱之一定數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菸酒管理法第 45條第2項、第3項、第5項亦分別明定。而中央主管機關財 政部業於101年11月26日以台財庫字第10103736570號函公告 「菸酒管理法第46條第3 項(即現行法第45條第3 項)輸入 私菸及私酒之一定數量」,明定輸入捲菸超過1,000支時, 即不該當菸酒管理法第45條第3項之除外規定。經查,菸酒 進口業者以公司為限,被告為自然人,自無法取得菸酒進口 業許可執照,亦無法申請輸入許可文件,菸酒管理辦法第16 條第1項定有明文,且被告遭查獲時欲自機坪管制區(保稅區 )離開,如通過管制檢查點之檢查,則視同入境乙節,有財 政部關務署臺北關112年11月14日北快巡一四字第000000000 號通關疑義暨權責機關答覆聯絡單在卷可查,是揆諸前揭說 明,被告以個人名義輸入之超過1,000支,並攜入管制區等 情,已該當菸酒管理法第45條第2項之未經許可輸入私菸罪 無訛。  ㈡核被告所為,係犯菸酒管理法第45條第2項之未經許可輸入私 菸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檢 察 官  邱郁淳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 記 官  王淑珊 所犯法條: 菸酒管理法第45條 產製私菸、私酒者,處新臺幣 5 萬元以上 1 百萬元以下罰鍰。 但查獲物查獲時現值超過新臺幣 1 百萬元者,處查獲物查獲時 現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鍰,最高以新臺幣 1 千萬元為限。 輸入私菸、私酒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20 萬元以上 1 千萬元以下罰金。 產製或輸入私菸、私酒未逾一定數量且供自用,或入境旅客隨身 攜帶菸酒,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入境旅客隨身攜帶菸酒超過免稅數量,未依規定向海關申報者, 超過免稅數量之菸酒由海關沒入,並由海關分別按每條捲菸、每 磅菸絲、每二十五支雪茄或每公升酒處新臺幣 5 百元以上 5 千 元以下罰鍰,不適用海關緝私條例之處罰規定。 第 3 項所稱之一定數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附表: 編號 菸品名稱 數量 1 峰 600支 2 天藍大衛杜夫 600支

2025-02-26

TYDM-114-審簡-105-20250226-1

桃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侵占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桃簡字第113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NGUYEN DINH HOAN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5163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NGUYEN DINH HOAN犯侵占離本人持有之物罪,處罰金新臺幣5,00 0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被告之犯罪故意原記載為「基於侵 占遺失物之犯意」應更正為「基於侵占離本人持有物之犯意 」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 件)。 二、論罪科刑  ㈠刑法第337條所謂遺失物,係指本人無拋棄意思,而偶然喪失 其持有之物,所稱其他離本人所持有之物,係指遺失物與漂 流物以外,非本人拋棄意思而脫離本人持有之物(最高法院 50年台上字第2031號判決意要旨參照),故除遺失物、漂流 物外,凡非基於持有人之意思,一時脫離其本人所持有之物 均屬離本人所持有之物,如遺忘物、沈沒物、犯人遺棄之贓 物或逸走之家畜等。  ㈡經查,被害人於警詢中陳述:我於民國113年7月14日在夜店 跟友人喝酒,零晨3時許就發現耳機掉了,但現場人太多無 法找到等語(偵卷第20頁),足見前揭物品並非被害人不知 何時、何地遺失,而屬一時脫離被害人告訴人實力支配之遺 忘物,自應評價為離本人所持有之物,是核被告NGUYEN DIN H HOAN所為,係犯刑法第337條之侵占離本人所持有之物罪 。聲請意旨認被告此部分行為係犯侵占遺失物罪,容有誤會 ,惟檢察官所引應適用之法條與本院上開據以論罪科刑之法 條既無不同,自無庸變更法條,附此敘明。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因一時貪念,竟於拾得 他人遺失之藍芽耳機後侵占入己,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法 治觀念,確實不該;兼衡被告犯後否認犯行之態度,及其前 科素行、犯罪之目的、手段、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職 業(偵卷第9頁)及所侵占財務之價值等一切情狀,量處如 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  ㈠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定有明文。  ㈡被告侵占之AirPods Pro第二代耳機1支(含殼)為其本案犯 罪所得,惟上開物品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有贓物領據在 卷可參(偵卷第41頁),爰依上開規定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庭提出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邱郁淳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刑事第十六庭  法 官 楊奕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陳崇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7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 其他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1萬5千元以下罰金。 附件: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51639號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1639號   被   告 NGUYEN DINH HOAN              (越南籍,中文姓名:阮庭環)             男 33歲(民國80【西元1991】                  年00月00日生)             在中華民國境內連絡地址:桃園市○              ○區○○路○段000巷00號             護照號碼:M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NGUYEN DINH HOAN(越南籍,中文姓名:阮庭環)於民國113 年7月14日凌晨3時許,在桃園市○○區○○路00巷0○0號2樓之「 THAI OK」夜店時,拾得黃美珠所有、遺落在該處裝有airpo ds pro耳機之耳機殼1個(價值新臺幣約8,000元),竟基於 侵占離本人所持有物之犯意,將之侵占入己。嗣黃美珠發現 上開耳機殼遺失後報警處理,經定位後在NGUYEN DINH HOAN 住處當場尋獲而查悉上情(已發還)。    二、案經黃美珠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被告NGUYEN DINH HOAN於警詢時固坦承於上開時、地,拾獲 上開耳機之事實,然矢口否認有何上開犯行,辯稱:伊當時 在夜店跳舞看到這個耳機在地板上,伊就把他撿走並帶回伊 宿舍睡覺,惟伊隔天還要上班,沒有時間拿去派出所等語, 惟查,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證人即告訴人黃美珠於警詢證述 明確,復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園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 目錄表、現場查獲照片各1份在卷可稽。次查,被告拾獲前 揭耳機時間雖於凌晨,惟被告大可將之交付予店家,抑或交 由附近派出所員警處理,豈有因嫌程序麻煩而無意願立即交 由派出所員警協助招領,仍自行將之攜離,使失主更難尋回 之理,足見被告主觀上有侵占離本人所持有之物犯意甚明, 是被告前開所辯,顯係臨訴缷責之詞,礙難採信,其犯嫌堪 以認定。 二、核被告NGUYEN DINH HOAN所為,係犯刑法第337條之侵占離 本人所持有之物罪嫌。至被告侵占之耳機及耳機殼,業經告 訴人領回,此有贓物領據1份在卷可稽,是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5項之規定,不聲請宣告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檢 察 官  邱郁淳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 記 官  王淑珊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7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 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2025-02-25

TYDM-114-桃簡-113-20250225-1

桃交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桃交簡字第94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真孟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偵字第50660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謝真孟汽車駕駛人無駕駛執照駕車犯過失傷害罪,處有期徒刑肆 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其餘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 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 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第2 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案被告行為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 例第86條第1項於112年5月3日修正公布,並自同年6月30日 施行。修正前該條項原規定:「汽車駕駛人,無駕駛執照駕 車、酒醉駕車、吸食毒品或迷幻藥駕車、行駛人行道或行經 行人穿越道不依規定讓行人優先通行,因而致人受傷或死亡 ,依法應負刑事責任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修正後則 規定:「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因而致人受傷或死亡 ,依法應負刑事責任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一、未領 有駕駛執照駕車。二、駕駛執照經吊銷、註銷或吊扣期間駕 車。三、酒醉駕車。……」修正後之規定,將修正前有關「無 駕駛執照駕車」之事由,區分為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修正 後第1款),及駕駛執照經吊銷、註銷或吊扣期間駕車(修 正後第2款),乃實務見解之明文化;至其法律效果,則將 修正前「必加重其刑」之規定,修正為「得加重其刑」,經 比較新舊法結果,以修正後之規定較有利於被告,依刑法第 2條第1項但書規定,自應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㈡核被告所為,係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第1款 、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駕駛人無駕駛執照駕車而犯過失傷害 罪。  ㈢刑之加重減輕:  ⒈被告無駕駛執照仍駕車上路,此有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 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在卷可稽(見士林地 檢署113年度他字第236號卷第73頁),被告漠視駕駛執照規 制,本案疏失駕駛行為亦係違背基本之行車秩序,對於道路 交通安全所生之危害非微,裁量加重不致過苛或違反比例原 則,爰依修正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第1款之 規定,加重其刑。   ⒉被告肇事後,在有偵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知悉前,主動向到 場處理交通事故之員警坦承為肇事者,自首並接受裁判等情 ,有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附卷足憑(見同上 卷第53頁),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並依刑 法第71條之規定,予以先加後減。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駕駛自用小客車,因有 起訴書所載「行車前應注意輪胎須詳細檢查確實有效,依當 時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貿然上路」 之過失行為,致生本件車禍事故之過失情節程度、傷勢之因 果關係,及告訴人因本次車禍事故所受之傷勢(頭皮撕裂傷 、頭部挫傷、頭皮多處擦傷、左側前臂擦傷、右側踝部擦傷 、軀幹多處擦傷等傷害);另衡酌被告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 ,但被告尚未與告訴人達成和解,被告與告訴人未達共識請 求依法處理(見偵卷第39頁),暨被告自陳國中畢業之智識 程度、職業自由業及家庭經濟狀況勉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 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 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應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施敦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王智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修正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 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因而致人受傷或死亡,依法應負刑 事責任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一、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 二、駕駛執照經吊銷、註銷或吊扣期間駕車。 三、酒醉駕車。 四、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或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駕車。 五、行駛人行道、行近行人穿越道或其他依法可供行人穿越之交 岔路口不依規定讓行人優先通行。 六、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四十公里以上。 七、任意以迫近、驟然變換車道或其他不當方式,迫使他車讓道 。 八、非遇突發狀況,在行駛途中任意驟然減速、煞車或於車道中 暫停。 九、二輛以上之汽車在道路上競駛、競技。 十、連續闖紅燈併有超速行為。 汽車駕駛人,在快車道依規定駕車行駛,因行人或慢車不依規定 ,擅自進入快車道,而致人受傷或死亡,依法應負刑事責任者, 減輕其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0660號   被   告 謝真孟 男 24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巷00號              之1             居桃園市○○區○○○路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 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謝真孟行為時明知未領有駕駛執照,仍於民國112年4月4日 下午4時38分許,無照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 下稱A車),沿石碇交流道上國道5號往羅東方向行駛,本應 注意行車前應注意輪胎須詳細檢查確實有效,依當時情形並 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貿然上路,途經國道 5號南向34.2公里處時,爆胎失控,適有陳順隆駕駛車牌號 碼0000-00號自小客貨車(下稱B車)搭載洪玉芳(洪玉芳受 傷部分,未提起告訴)行駛至該處,謝真孟先撞擊中央分隔 島及防眩板後,再追撞陳順隆所駕駛之車輛,致B車駕駛陳 順隆受有頭皮撕裂傷、頭部挫傷、頭皮多處擦傷、左側前臂 擦傷、右側踝部擦傷、軀幹多處擦傷等傷害。嗣經警方據報 前往處理。謝真孟主動向到場處理之警員表明為肇事者並自 願接受裁判,始悉上情。 二、案經陳順隆向新北市汐止區公所調解委員會聲請調解不成立 ,由該區公所函送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陳請臺灣高等檢察署 令轉至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偵辦,再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 陳請臺灣高等檢察署令轉至本署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謝真孟於警詢及偵訊中均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陳順隆於警詢及偵訊中之證述相符,復 有新北市汐止區調解委員會筆錄、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 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㈠㈡、現場監視器畫面暨翻拍照片、事 故現場照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診斷證明書、A2類 交通事故攝影蒐證檢視表、國道公路警察局第九警察隊道路 交通事故當事人酒精測定紀錄表、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 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等資料在卷可稽,足 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予認定。 二、按行車前應注意之事項,其中第1款及第2款規定:一、方向 盤、煞車、輪胎、燈光、雨刮、喇叭、照後鏡及依規定應裝 設之行車紀錄器、載重計、轉彎及倒車警報裝置、行車視野 輔助系統等須詳細檢查確實有效。二、行車執照、駕駛執照 及其他依法令規定必須隨車攜帶之證件,均應攜帶。道路交 通安全規則第89條第1項第1款、第2款分別訂有明文。是被 告行車前本應注意輪胎須詳細檢查確實有效,況依該時情狀並 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於檢查而於事發地點爆胎失控,致 與告訴人兩車發生碰撞,告訴人及被害人因此受有上揭傷害, 被告顯有過失,且其過失行為與告訴人之受傷結果間,具有 相當因果關係。另查被告未領有駕駛執照等情,業經被告供 認在卷,並有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㈡、桃園市政府舉發 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在卷可稽,然其卻仍駕駛車輛 上路,自屬無駕駛執照駕車,且因而肇事致人受傷。綜上, 被告犯嫌應堪認定。 三、核被告謝真孟所為,係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 項第1款、刑法第284條前段之汽車駕駛人未領有駕駛執照駕 車過失傷害罪嫌。又被告未領有駕駛執照,有桃園市政府警 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1紙在卷可佐,被告 駕駛A車當屬無照駕駛,且因而肇事致人受傷,所涉無照過 失致傷罪部分,請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第1款 規定,加重其刑至2分之1。另被告於本件車禍發生後,被告 於有偵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未發覺為犯嫌前,主動向前來處 理之警員坦承其為肇事之人,並願接受裁判,此有國道公路 警察局第九公路警察大隊頭城分隊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 情形紀錄表在卷可查,請審酌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 其刑。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檢 察 官 邱郁淳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 記 官 王淑珊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2-24

TYDM-114-桃交簡-94-20250224-1

壢原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原簡字第181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曾光明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4640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曾光明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主文欄所示之刑及沒收。 應執行拘役陸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補充犯罪事實欄一、㈡,被告曾光 明持鐵鎚敲擊告訴人張博翔所有本案機車時,亦同時毀損告 訴人張博翔放置其上之手機支架而致令不堪使用之事實外, 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如附件)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54條毀損他人物品罪。  ㈡被告所犯2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⒈被告與告訴人池碧燕、張 博翔素不相識,竟僅因心情不好及告訴人張博翔停放本案機 車之位置正好在被告外婆家門口,遂以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 之方式損壞告訴人池碧燕、張博翔所有之物品,顯見被告不 尊重他人財產權,所為實有不該,應予非難。⒉被告坦承犯 行,但尚未與告訴人池碧燕、張博翔達成調解之犯後態度。 ⒊被告先前已因毀損案件,經本院以110年度原簡上字第8號 判決判處拘役20日確定之前科素行情形。⒋被告之家庭經濟 狀況、智識程度、犯罪動機、目的、手段、告訴人池碧燕、 張博翔所受損害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並 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戒。又考量被告本案2 次犯行時間相近、手段雷同等情事而為整體評價,定其應執 行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期罪刑相 當。 三、沒收:   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查扣 案之鐵鎚1支,為被告所有,並係供其本案犯罪所用乙節, 為被告所供認(見偵卷第23頁),爰依上開規定宣告沒收。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 50條第1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邱郁淳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范振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余星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主文欄 1 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㈠ 曾光明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貳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 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㈡ 曾光明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肆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之鐵鎚壹支沒收。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 金。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46403號   被   告 曾光明 男 29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選任辯護人 黃采薇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曾光明與池碧燕、張博翔素不相識,竟分別基於毀棄損壞之 犯意,為下列之犯行:  (一)於民國113年9月9日12時28分許,在池碧燕管理之桃園市○ ○區○○路000號之順意五金百貨廣場內(下稱本案商店),以 徒手之方式,將本案商店內如附表所示之商品砸毀在地, 致前揭商品破裂而不堪使用,足生損害於池碧燕。  (二)於113年9月9日12時35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00巷00號 前,持鐵鎚敲擊張博翔使用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 型機車(下稱本案機車),致本案機車之鍊條蓋、車牌框、 左右兩側車殼、前車殼、儀錶板、兩側後照鏡等損壞而致 令不堪使用,足生損害於張博翔。嗣經警獲報到場處理, 復以現行犯將其逮捕,並扣得鐵鎚1支,始悉上情。 二、案經本案商店之店長池碧燕、張博翔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 楊梅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曾光明於警詢時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池碧燕於警詢時、告訴人張博翔於警詢 時及偵查中之證述情節相符,並有現場監視器畫面擷取圖片 、本案商店內商品遭毀損之照片及明細表、本案機車車損照 片及維修估價單、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扣押筆錄、扣 押物品目錄表、扣案物品照片等各1份附卷可稽,足認被告 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曾光明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54條毀棄損壞罪嫌。被 告所為如犯罪事實欄一、(一)及犯罪事實欄一、(二)所示之 行為,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扣案之鐵鎚1 支為被告所有,且為供犯罪之用,請依法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檢 察 官  邱郁淳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書 記 官  王淑珊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 萬 5 千元以 下罰金。 附表: 編號 商品名稱 數量 (瓶) 價值 (新臺幣) 1 初飲初樂-水蜜桃 1 139元 2 初飲初樂-青葡萄 1 149元 3 馬諦氏OLD 2 900元 4 約翰走路(紅牌) 1 429元

2025-02-21

TYDM-113-壢原簡-181-20250221-1

壢原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壢原簡字第15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曾光明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偵 字第4590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曾光明犯傷害罪,處拘役5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 算1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法條,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 判決處刑書(如附件)之記載。 二、審酌被告於附件所示之時地,僅因自我認知,竟毆打告訴人 洪明輝,致告訴人受有如附件所示之傷勢,實屬不該。然被 告犯後坦承犯行,且就告訴人容係出於自我防衛而對被告出 手所涉嫌之傷害部分,於偵查中撤回告訴,可認被告犯後態 度尚佳。兼衡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生危害、暨 被告不佳之品行(卷附法院前案紀錄表參見)、智識程度、生 活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邱郁淳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徐漢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陳政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45904號   被   告 曾光明 男 30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1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曾光明於民國113年6月14日22時許,因與洪明輝(涉犯傷害 罪嫌部分,另為不起訴之處分)發生爭執而心生不滿,竟基 於傷害之犯意,在桃園市○○區○○路000巷00號前,以徒手及 持鐵器之方式,毆打洪明輝頭部及身體數下,致洪明輝受有 右側前額撕裂傷、頭部挫傷併頭皮下血腫及腹壁挫傷等傷害 。嗣經警到場處理,而悉上情。    二、案經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曾光明於警詢及偵訊中均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洪明輝於警詢中之證述相符,復有天成 醫院診斷證明書、現場監視器影像檔案暨擷取圖片等各1份 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予認定。 二、核被告曾光明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檢 察 官  邱郁淳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 記 官  王淑珊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2-20

TYDM-114-壢原簡-15-20250220-1

桃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違反水污染防治法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桃簡字第293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文勝 上列被告因違反水污染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114年度偵字第2690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文勝犯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之不遵行停工命令罪, 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並更正如下:  ㈠犯罪事實欄一第1至3行關於林文勝前科紀錄之記載及「詎其 仍不知悔改,」均刪除。  ㈡犯罪事實欄一第7至8行「排放」均更正為「貯留」。  ㈢犯罪事實欄一第9行「逕將畜牧廢水排放於農田水利會所屬溝 渠」更正為「逕行貯留畜牧廢水於場內灌溉使用」。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林文勝所為,係犯水污染防治法第34條第1項之不遵行 停工命令罪。  ㈡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固主張被告本件犯行應論以累犯,惟 除卷附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外,未見檢察官提出足以證明被 告構成累犯事實之證據資料,或具體指出證明之方法,則依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本院自無從認 定被告有無構成累犯之事實,然本院仍得將被告之前科素行 ,列為刑法第57條第5款所定「犯罪行為人之品行」之量刑 審酌事項,對被告所應負擔之罪責予以評價,併此敘明。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有因與本案罪質相同 之違反水污染防治法案件經法院判處拘役,及因與本案罪質 有別之違反就業服務法案件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之紀錄,其 竟仍於因未取得廢(污)水貯留許可文件而遭主管機關裁處 罰鍰暨命全部停工後,無視停工禁令續行飼養豬隻,不僅漠 視法規及公權力之行使,亦有害水資源之品質,影響周遭環 境生態及居民健康,所為應值非難;惟念及被告犯後坦承犯 行之態度,暨參以被告現已將所養豬隻全數出清完畢此情, 有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民國113年10月30日環境稽查工作 紀錄表在卷可考(見他卷第29至31頁),再兼衡被告所受教 育程度為二、三專畢業,並考量其犯罪動機、目的、手段、 素行及違反命令之期間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邱郁淳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郭于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魏瑜瑩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水污染防治法第34條 違反第27條第1項、第28條第1項未立即採取緊急應變措施、不遵 行主管機關依第27條第4項、第28條第1項所為之命令或不遵行主 管機關依本法所為停工或停業之命令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上5百萬元以下罰金。 不遵行主管機關依本法所為停止作為之命令者,處1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字第2690號   被   告 林文勝 男 64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0弄00              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水污染防治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 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文勝前因違反就業服務法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8 年度桃簡字第3064號判決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於民國109年 6月3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詎其仍不知悔改,於桃園市○○區 ○○段000○000○000地號(桃園市○○區○○路0000巷00○0號旁) 土地從事豬隻飼養,豬隻數量約495頭,超過200頭,屬水污 染防治法事業分類及定義之畜牧業,應向主管機關申請核發 廢(污)水排放許可文件後,始得排放廢(污)水。林文勝 明知尚未取得廢(污)水排放許可文件,仍逕將畜牧廢水排 放於農田水利會所屬溝渠,於民國112年12月22日為桃園市 政府環境保護局(下稱環保局)派員至前址稽查時當場查獲 ,桃園市政府並以113年1月26日府環稽字第1130023432號函 及裁處書,裁處罰鍰新臺幣(下同)3萬元,並命令林文勝 應全部停工。詎林文勝明知已遭環保局命令停工,竟基於不 遵停工命令之犯意,仍在上址續行飼養豬隻,且豬隻數量仍 未低於200頭,嗣於113年8月1日上午11時12分許,再經環保 局派員至上址稽查時當場查獲。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函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林文勝於及偵訊中均坦承不諱,復 有桃園市政府113年8月26日府環稽字第1130231471號函暨附 件1份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予 認定。 二、核被告林文勝所為係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第34條第1項之不遵 行停工命令罪嫌。被告有犯罪事實欄所載犯罪科刑及執行情 形,曾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 在卷可參,5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 請審酌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及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 75號解釋意旨加重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檢 察 官  邱郁淳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 記 官  王淑珊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2-17

TYDM-114-桃簡-293-20250217-1

桃原交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桃原交簡字第372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胡衛漢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346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胡衛漢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 五毫克以上情形,處有期徒刑參月,併科罰金新臺幣貳萬元,有 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 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一、第2至3行「明知飲 酒後已達不得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程度」應更正為「明知酒 後不得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 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胡衛漢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而有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 情形之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已有不能安全駕駛之 科刑紀錄,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附卷可參 ,業已犯同罪質之公共危險罪,猶再次酒後駕駛自用小客車 行駛於公眾往來之道路上,且檢測之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 公升1.10毫克,已達泥醉之程度,竟仍心存僥倖,執意駕駛 自用小客車行駛於道路上,漠視自己生命、身體之安危,亦 罔顧公眾往來之安全,如此一再輕忽法令,殊值非難。惟念 及被告犯罪後坦承犯行,態度尚可,且其智識程度為國中畢 業、職業為水電工,而家庭經濟狀況勉持(見偵卷第15頁) 乙節,並參以其係以駕駛自用小客車之方式違犯刑律之犯罪 手段,且本次未肇生交通事故之犯罪情節,暨其犯罪動機、 目的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有期徒刑如 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邱郁淳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刑事第十七庭 法 官 林欣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郭哲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 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百 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54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起 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1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 徒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3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 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速偵字第3464號聲請 簡易判決處刑書。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3464號   被   告 胡衛漢 男 27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號5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胡衛漢自民國113年11月20日上午11時許起至同日下午12時 許止,在桃園市龜山區不詳地址之某工地飲用酒精,明知飲 酒後已達不得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程度,仍基於酒後駕駛動 力交通工具之犯意,於同日下午4時許,自該處駕駛車牌號 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離去。嗣於同日下午4時58分許, 行經桃園市○○區○○路00號前為警攔檢,並於同日下午5時5分 許,經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1.10毫克。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胡衛漢於警詢及偵訊中坦承不諱, 復有酒精測定紀錄表及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 管理事件通知單在卷可稽,被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公共危險罪 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6  日              檢 察 官  邱郁淳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書 記 官  王淑珊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 54 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 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 1 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3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 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

2025-02-07

TYDM-113-桃原交簡-372-20250207-1

壢交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交簡字第1626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江思賢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346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江思賢犯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以上而駕駛動 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參月,併科罰金新臺幣伍萬元,有期 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公路監理電子閘門系 統資料(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3年度速偵字第3465號卷〈 下稱速偵卷〉第27、29頁)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江思賢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吐氣所 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㈡被告有如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實欄所載之科刑及執行 紀錄,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足憑,其於受徒 刑之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為累犯,並參照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 意旨,本案檢察官就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事項 ,已提出被告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等資料,具體指出證明之 方法,復參酌司法院大法官第775號解釋意旨,被告前已因 不能安全駕駛罪案件經法院論罪科刑,於本案又再犯相同罪 質之罪,足認被告就本案犯行確有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此 次加重最低本刑,對其人身自由所為限制尚無過苛之侵害, 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又基於精簡裁判之要 求,判決主文毋庸為累犯之諭知,附此說明。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除論以累犯之前案紀錄 不重覆評價外,另有毒品及竊盜等前科,此有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足參,而被告明知酒精成分對人之 意識能力具有不良影響,酒後駕車對一般往來之公眾及駕駛 人自身皆具有高度危險性,仍心存僥倖,罔顧公眾安全,且 於服用酒類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高達每公升0.66毫克,即已 達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程度,且未持有合法駕駛執 照,竟貿然駕駛普通重型機車行駛於公眾往來之道路上,雖 未發生交通事故,但顯有危害行車安全之虞,所為實屬不該 ,並考量其犯後對其犯行坦承不諱,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 的、手段、吐氣酒精濃度值高低、駕車行駛於道路時間長短 ,暨於警詢自陳高中肄業之教育程度,待業、小康之家庭生 活經濟狀況(見速偵卷第13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及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 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邱郁淳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十四法庭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附錄本件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 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五十四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 緩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一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三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 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 附件: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速偵字第3465號聲請 簡易判決處刑書。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3465號   被   告 江思賢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江思賢前因公共危險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10年度 壢交簡字第663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甫於民國110 年9月14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詎其猶不知悔改,自113年11 月20日晚間10時30分許起至同日晚間10時45分許止,在桃園 市○○區○○路000巷0號2樓之住處飲用藥酒,明知飲酒後已達 不得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程度,仍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 具之犯意,於翌(21)日凌晨3時許自該處無駕駛執照騎乘車 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上路。嗣於113年11月21日凌 晨3時5分許,行經桃園市八德區長興路與崁頂路口前為警攔 檢盤查,並測得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66毫克。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八德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江思賢於警詢及偵訊中坦承不諱, 復有酒精測定紀錄表及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 管理事件通知單各1份在卷可稽,被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公共危險罪 嫌。又被告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 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附卷可憑,其於徒刑執行完畢5 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依刑法 第47條第1項規定及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加重其刑 。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6  日              檢 察 官  邱郁淳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書 記 官  王淑珊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 54 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 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 1 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3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 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 下罰金。

2025-01-23

TYDM-113-壢交簡-1626-20250123-1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侵占

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2415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梁志誠 上列被告因業務侵占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 0621號),被告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 命法官獨任以簡式審判程序進行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梁志誠犯業務侵占罪,共肆拾伍罪,各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 罰金,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執行有期徒刑貳年,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除起訴書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編號4 所載「新加玻蝦皮娛樂電商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更正為「 新加坡蝦皮娛樂電商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證據部分增列 「被告梁志誠於本院訊問、準備程序及審理中之自白」外, 其餘均與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相同,茲 引用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梁志誠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6條第2項之業務侵占 罪。又被告就本案附件附表編號3、12、14、18、19、26 、27、32至44所為業務侵占之行為,係分別在密接之時間 ,以類似方式接續實施,且侵害相同法益,係基於單一犯 意接續而為之,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 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法律概念上應 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實行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 應各論以接續犯而為包括一罪。被告就本案所犯45次業務 侵占罪,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分論併罰。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係從事業務之人,本 應忠於職責,竟利用職務之機會,為本案業務侵占行為, 實屬不該;惟念及被告犯後坦承犯行,然未能與告訴人冠 勤運輸有限公司成立和解,兼衡被告之犯罪動機、情節、 所生危害暨其生活及經濟狀況、素行、年紀及智識程度等 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 折算標準,暨定其應執行刑,再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 三、沒收部分:   按宣告沒收或追徵有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 所得價值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者,得不 宣告或酌減之,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查被告因侵 占本案業務上所掌管之包裹,已向新加坡蝦皮娛樂電商有限 公司台灣分公司給付賠償金額,另告訴人冠勤運輸有限公司 所受損失,業經告訴人向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由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訴字第1822號案件審理中, 此業據被告及告訴代理人謝智潔律師於本院陳述明確在案( 見本院卷第172至173頁、第198頁),是告訴人既得憑以上開 民事訴訟發動民事強制執行程序,藉由國家公權力行使而取 回本案遭侵占所受損失,被告即無從保有該犯罪所得,自無 再引用刑事實體法之規定,於刑事審判程序中對該犯罪所得 諭知沒收,故認於本案對該犯罪所得諭知沒收已欠缺刑法上 之重要性,而上開民事訴訟,已達到沒收制度剝奪被告犯罪 所得之立法目的,如另沒收被告上揭犯罪所得,亦將使被告 承受過度之不利益,顯屬過苛,依現行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 之規定,爰不另諭知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2項(本案採判決精簡原則,僅引述 程序法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蔡宜芳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何宇宸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涂頴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6 條 對於公務上或因公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1 項之罪者,處1 年 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5萬元以下罰金。 對於業務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1 項之罪者,處6 月以上5 年 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9 萬元以下罰金。 前2 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30621號   被   告 梁志誠 男 42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0號3樓             居桃園市○○區○○路0段000巷000              弄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梁志誠於民國111年5月間至112年6月6日止,擔任冠勤運輸 有限公司之物流送貨司機,負責將包裹送往指定蝦皮門市, 係從事業務之人。詎於112年3月5日至同年5月26日間,梁志 誠趁值班之際,認有機可乘,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 於業務侵占之犯意,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營業大貨車, 自新加坡蝦皮娛樂電商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下稱蝦皮公司) 於桃園市倉庫內,提領如附表所示之包裹而持有之,並於 運送途中之某時,變易持有為所有之意思,未將如附表所示 之包裹如實送至如附表所示之配送門市,而逕予棄置或分送 友人,以此方式將如附表所示之包裹侵占入己。嗣因112年6 月6日間某不詳時許,冠勤運輸有限公司實質負責人鄭志仁 察覺有異而派員跟隨梁志誠行車路線,見梁志誠將應配送之 包裹棄置於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萊爾富超商海口店旁之 廢棄工寮內,始悉上情。 二、案經冠勤運輸有限公司訴由本署簽分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梁志誠於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於如附表所示之時間值勤時, 有未將包裹確實送到指定門市之情形,並將包裹內東西分送給朋友之事實。 2 證人鄭志仁於偵查中具結之證述 證明被告曾於112年6月6日載運包裹時,未確實將部分包裹運送至指定門市,復將該等包裹載運至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萊爾富超商海口店旁之廢棄工寮內之事實。 3 證人廖懌騰於偵查中具結之證述 證明被告曾於112年6月6日載運包裹時,未確實將部分包裹運送至指定門市,復將該等包裹載運至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萊爾富超商海口店旁之廢棄工寮內之事實。 4 1、告訴人提供之蝦皮公司出具遺失包裹數量及載運路線表、通訊軟體LINE司機群組對話記錄、被告載運包裹後置於廢棄工廠內之照片、蝦皮門市店名變更紀錄各1份 2、新加玻蝦皮娛樂電商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113年2月23日蝦皮電商字第0240223005P號函附遺失包裹內容物清單1份 證明如附表所示之包裹均為被告值勤時所運送,且未送達指定門市之事實。 二、是核被告梁志誠所為,係犯刑法第336條第2項業務侵占之罪 嫌。復被告所侵占如附表編號3、12、14、18、19、27、28 、32至44。所示在同一日內不同運送包裹之行為,屬承接相 同之犯意而持續在一定時間內為複數犯罪行為,獨立性尚屬 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 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請 論以接續犯之實質上一罪。又被告於如附表編號1至45所示 之時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 三、至被告梁志誠因本案取得之犯罪所得未據扣案,請依刑法第 38條之1第1項、第3項之規定,宣告沒收之,並於全部或一 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26  日              檢 察 官  邱郁淳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8  日              書 記 官  王淑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6條 對於公務上或因公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 1 項之罪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15 萬元以下罰金。 對於業務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 1 項之罪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9 萬元以下罰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發派路線日期 司機編號 配送門市名稱 遺失包裹數量 遺失包裹金額 (新臺幣) 當日一回路線 1 2023/3/5 7259(梁志誠) 士林延平店 1 255 A3-40-1 2 2023/3/6 7259(梁志誠) 大同重慶二店 1 210 A3-40-1 3 2023/3/10 7259(梁志誠) 板橋篤行店 1 516 A5-16-1 7259(梁志誠) 泰山泰林店 10 5753 A2-14-1 4 2023/3/18 7259(梁志誠) 泰山明志店 43 18660 A2-14-1 5 2023/3/21 7259(梁志誠) 蘆洲光榮店 87 45562 A2-21-1 6 2023/3/22 7259(梁志誠) 板橋篤行店 7 2228 A5-16-1 7 2023/3/23 7259(梁志誠) 蘆洲光榮店 42 21398 A2-21-1 8 2023/3/24 7259(梁志誠) 板橋篤行店 38 15595 A5-16-1 9 2023/3/28 7259(梁志誠) 泰山明志店 1 198 A2-14-1 10 2023/3/29 7259(梁志誠) 泰山明志店 24 15004 A2-14-1 11 2023/3/30 7259(梁志誠) 泰山明志二店 38 12601 A3-42-1 12 2023/3/31 7259(梁志誠) 泰山仁德店 49 18724 A2-14-1 7259(梁志誠) 泰山泰林店 40 14374 13 2023/4/3 7259(梁志誠) 泰山明志店 46 16967 A2-14-1 14 2023/4/4 7259(梁志誠) 松山三民店 33 15028 A3-42-1 7259(梁志誠) 泰山仁德店 43 16787 A2-14-1 15 2023/4/6 7259(梁志誠) 蘆洲和平店 42 17690 A2-21-1 16 2023/4/7 7259(梁志誠) 蘆洲光榮店 58 28941 A2-21-1 17 2023/4/8 7259(梁志誠) 蘆洲保和店 10 3470 A2-21-1 18 2023/4/10 7259(梁志誠) 板橋篤行店 8 3203 A5-16-1 7259(梁志誠) 蘆洲光榮店 2 823 A2-21-1 7259(梁志誠) 蘆洲和平店 43 14603 19 2023/4/13 7259(梁志誠) 中壢義民店 1 499 B1-24-1 7259(梁志誠) 新屋中山店 58 28734 20 2023/4/18 7259(梁志誠) 蘆洲光榮店 50 18468 A2-21-1 21 2023/4/20 7259(梁志誠) 新店順安 - 智取店 1 152 A1-11-1 22 2023/4/21 7259(梁志誠) 三重車路店 45 16546 A2-17-1 23 2023/4/23 7259(梁志誠) 中和自立店 1 1152 A1-10-1 24 2023/4/25 7259(梁志誠) 鶯歌中正二店 1 108 A5-10-1 25 2023/4/26 7259(梁志誠) 桃園建國店 48 21262 B1-16-1 26 2023/4/27 7259(梁志誠) 桃園國際店 54 26082 B1-16-1 7259(梁志誠) 桃園宏昌店 6 3954 27 2023/4/28 7259(梁志誠) 鶯歌中正店 48 24229 A5-10-1 7259(梁志誠) 桃園宏昌店 1 399 B1-16-1 7259(梁志誠) 桃園建國店 39 18750 28 2023/4/30 7259(梁志誠) 桃園國際店 38 15556 B1-16-1 29 2023/5/2 7259(梁志誠) 桃園桃鶯二店 85 50754 B1-16-1 30 2023/5/7 7259(梁志誠) 新店建國店 43 14148 A1-10-1 31 2023/5/8 7259(梁志誠) 新店北宜店 1 195 A1-10-1 32 2023/5/9 7259(梁志誠) 三峽大觀店 1 794 A5-11-1 7259(梁志誠) 三峽復興店 1 2287 7259(梁志誠) 鶯歌鶯桃店 1 59 A5-10-2 33 2023/5/10 7259(梁志誠) 三峽學成店 2 800 A5-11-1 7259(梁志誠) 土城中華店 1 200 A5-11-1 34 2023/5/11 7259(梁志誠) 三峽復興店 1 1068 A5-11-1 7259(梁志誠) 三峽永安店 47 22069 35 2023/5/13 7259(梁志誠) 三峽復興店 14 6652 A5-11-1 7259(梁志誠) 三峽永安店 7 1633 7259(梁志誠) 鶯歌中正二店 8 1452 A5-10-2 7259(梁志誠) 鶯歌中正店 8 4392 7259(梁志誠) 鶯歌永明店 8 2973 36 2023/5/14 7259(梁志誠) 三峽復興店 17 9177 A5-11-1 7259(梁志誠) 三峽永安店 31 22108 7259(梁志誠) 樹林大有店 17 7088 37 2023/5/15 7259(梁志誠) 三峽大義店 1 294 A5-11-1 7259(梁志誠) 三峽永安店 13 6340 38 2023/5/17 7259(梁志誠) 新店三民店 5 2097 A1-10-1 7259(梁志誠) 新店民族店 12 5002 7259(梁志誠) 蘆洲民族三店 9 3806 A2-21-1 39 2023/5/18 7259(梁志誠) 新店三民店 4 2390 A1-10-1 7259(梁志誠) 三重雙園 - 智取店 12 3280 A2-21-1 40 2023/5/19 7259(梁志誠) 蘆洲光榮店 1 120 A2-21-1 7259(梁志誠) 蘆洲和平店 25 10512 7259(梁志誠) 蘆洲民族三店 4 1266 41 2023/5/21 7259(梁志誠) 新店北新店 5 2346 A1-10-1 7259(梁志誠) 蘆洲光榮店 12 3069 A2-21-1 7259(梁志誠) 蘆洲和平店 5 2453 7259(梁志誠) 蘆洲長安店 7 3038 42 2023/5/24 7259(梁志誠) 蘆洲和平店 23 9279 A2-21-1 7259(梁志誠) 蘆洲民族三店 5 1590 43 2023/5/25 7259(梁志誠) 蘆洲和平店 3 980 A2-21-1 7259(梁志誠) 蘆洲民族三店 9 4407 7259(梁志誠) 蘆洲長安店 1 111 44 2023/5/26 7259(梁志誠) 三峽學成店 1 659 A5-11-1 7259(梁志誠) 三峽永安店 7 2588 7259(梁志誠) 樹林大有店 6 2097 7259(梁志誠) 三重雙園 - 智取店 8 4798 A5-11-1 7259(梁志誠) 蘆洲光榮店 6 2268 45 2023/6/6 7259(梁志誠) 不詳 不詳 不詳 不詳

2025-01-21

TYDM-113-審易-2415-20250121-1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壢簡字第142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修源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5988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修源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補充「桃園市政府 警察局桃園分局偵查隊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受(處)理案件 證明單」為證據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之記載(如附件)。 二、累犯部分:   按有關累犯加重本刑部分,其不分情節,基於累犯者有其特 別惡性及對刑罰反應力薄弱等立法理由,一律加重最低本刑 ,於不符合刑法第59條所定要件之情形下,致生行為人所受 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個案,其人身自由因此遭受過 苛之侵害部分,對人民受憲法第8條保障之人身自由所為限 制,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為 避免發生上述罪刑不相當之情形,法院就該個案應依本解釋 意旨,裁量是否加重最低本刑(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 旨參照)。查被告林修源前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12 年壢交簡字第2020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2月確定,於民國113 年3月20日執行完畢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佐,被 告於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固為累犯, 惟本院審酌被告前述所犯係公共危險案件,與本案傷害罪質 不同,犯罪動機與情節均有異,是難認其於受上開案件處罰 後再犯本案,有何特別惡性情形,尚無依刑法第47條第1項 規定,加重其刑之必要,僅將被告上開構成累犯之前科紀錄 列入量刑審酌事由,附此敘明。 三、爰以行為人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僅因細故而恣意訴諸暴力 ,徒手攻擊斯時於案發場所工作之告訴人劉柏毅,致告訴人 受有傷害,殊為不該,惟念其犯後坦承犯行,但迄今尚未與 告訴人達成和解,賠償告訴人所受之損害,兼衡被告之犯罪 動機、家庭經濟狀況、智識程度(見被告警詢調查筆錄受訊 問人欄所載)、前有傷害、公共危險等前科素行(見法院前 案紀錄表)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自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邱郁淳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吳宜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吳梨碩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之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 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9881號   被   告 林修源 男 33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號12              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修源(涉犯恐嚇危害安全罪嫌部分,另為不起訴之處分)前 於民國112年間因酒後駕車之公共危險案件,經臺灣桃園地 方法院以112年壢交簡字第2020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2月確定 ,並於113年3月20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詎其仍不知悔改, 於113年10月5日凌晨3時10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0號6樓 之星殿KTV內,因與劉柏毅發生糾紛而心生不滿,竟基於傷 害之犯意,徒手毆打劉柏毅之臉部,致劉柏毅受有左頰、左 耳擦挫傷等傷害。嗣經警於113年11月22日上午9時32分許, 持本署檢察官核發之拘票,在林修源位於桃園市○○區○○○路0 段00號12樓住所拘提林修源,始悉上情。 二、案經劉柏毅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林修源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劉柏毅於警詢時之指述大致相符,並有 監視器錄影畫面擷取照片、沙爾德聖保祿修女會醫療財團法 人聖保祿醫院診斷證明書各1份等證據資料在卷可佐,足認 被告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林修源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又 查被告曾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刑 案資料查註紀錄表1份在卷可稽,其於徒刑執行完畢5年內, 故意再犯前開有期徒刑以上且罪質相同之罪,為累犯,請參 照大法官解釋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及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 ,審酌依刑法累犯之規定加重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檢 察 官  邱郁淳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 記 官  王淑珊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1-20

TYDM-114-壢簡-142-202501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