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姿樺

共找到 234 筆結果(第 21-30 筆)

簡上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簡上附民字第19號 原 告 宋嘉娟 被 告 李金虎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114年度金簡上字第7號),經 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一、按法院認附帶民事訴訟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 審判者,得以合議裁定移送該法院之民事庭,刑事訴訟法第 50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被告被訴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附 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核其案情確係繁雜,非經長久 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首揭法律規定,將本件移送本 院民事庭。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君杰                  法 官 陳姿樺                  法 官 許博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蘇秀金

2025-03-21

CTDM-114-簡上附民-19-20250321-1

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593號 原 告 林紫君 被 告 張婉瑛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刑事案件案號:113年度金訴字第111號 ),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者,應以判決駁 回原告之訴;但經原告聲請時,應將附帶民事訴訟移送管轄 法院之民事庭,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被告被訴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請求損害賠償,本件雖經本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111號判 決無罪在案,惟原告於民國114年2月19日審判程序陳稱:若 為無罪判決,請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但書,將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審理等語(見本院卷第96頁),揆 諸前揭說明,為維原告之訴訟上利益,對本件附帶民事之訴 自宜移由本院民事庭審理,爰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管轄 之本院民事庭。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君杰                  法 官 陳姿樺                  法 官 許博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蘇秀金

2025-03-14

CTDM-113-附民-593-20250314-1

單禁沒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36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明仁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違禁物(114年度聲沒字第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陳明仁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為其前案觀察、勒戒及強制戒治執行程序效力所及,經臺灣 橋頭地方檢察署(下稱橋頭地檢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撤緩 毒偵字第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 號簽結在案;又扣案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毒品,經送檢驗 結果分別含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成分,核屬違禁物,得單獨宣告沒收,爰依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及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項 等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查獲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均沒收銷燬之;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8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查被告前因施用第一、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2年度毒 聲字第97號裁定將被告送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 施用毒品之傾向,於民國112年6月17日釋放出所,而經橋頭 地檢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撤緩毒偵字第55號為不起訴處分確 定等情,有上開不起訴處分書附卷可憑。本件被告涉嫌於10 9年5月11日上午11時27分許為橋頭地檢署觀護人室採尿回溯 72小時內之某時至110年11月16日18時20分許為警採尿回溯7 2小時內之某時,多次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或第二級毒品 甲基安非他命之犯行,係在上開觀察、勒戒執行程序前所犯 ,應為上開觀察、勒戒效力所及,而經橋頭地檢署檢察官以 112年度撤緩毒偵字第115、116、117、118、119、120、121 、122、123號簽結在案等情,有上開簽呈附卷可憑。而被告 於前揭施用毒品案件遭查獲時,分別遭扣得如附表編號1至3 所示之海洛因1包、甲基安非他命1包、海洛因1包等情,有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仁武分局搜索扣押筆錄、高雄市政府警察 局左營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等件在卷可稽。 又前揭扣得如附表編號1、3所示之海洛因各1包,經檢驗結 果均含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附表編號2所示之甲基安 非他命1包,經檢驗結果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乙節,有高雄市立凱旋醫院109年10月8日高市凱醫驗字第65 865號、110年12月3日高市凱醫驗字第70347號、109年10月8 日高市凱醫驗字第65946號濫用藥物成品檢驗鑑定書(毒偵1 619卷第91頁,毒偵1795卷第125頁,偵10690卷第57頁)存 卷可參,足認上開物品分別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 第1、2款所列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均係違禁物無訛。另 上開毒品包裝袋上殘留之微量毒品難以析離且無析離實益, 應與毒品整體同視,均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 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至送驗耗損部分之毒品既已滅失, 爰不另宣告沒收銷燬。綜上,揆諸前開說明,聲請人本件聲 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姿樺 (得抗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吳宜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品名稱及數量 備註 1 海洛因1包 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含包裝袋1只,檢驗前淨重0.012公克,檢驗後淨重0.001公克) 2 甲基安非他命1包 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含包裝袋1只,檢驗前淨重0.243公克,檢驗後淨重0.232公克) 3 海洛因1包 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含包裝袋1只,檢驗前淨重0.101公克,檢驗後淨重0.090公克)

2025-03-14

CTDM-114-單禁沒-36-20250314-1

單禁沒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9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崧豪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違禁物(114年度聲沒字第1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壹包(含包裝袋壹只,驗後淨重 零點零柒肆公克),沒收銷燬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黃崧豪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下稱橋頭地檢署)檢察官以113年 度毒偵字第1426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 基安非他命1包,經送檢驗,確認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成分,核屬違禁物,得單獨宣告沒收,爰依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項 等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查獲之第二級毒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銷燬 之;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違禁物或專 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 項前段、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被告涉犯持有及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因被告於民國113 年11月6日死亡,經橋頭地檢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毒偵字第14 26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等情,有上開不起訴處分書附卷可憑 。而被告於前開持有及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遭查獲時,遭扣 得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等情,有高雄市政府警察局 岡山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等件在卷可稽。又 扣得之甲基安非他命1包,經檢驗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成分乙節,有高雄市立凱旋醫院113年9月24日高市凱醫 驗字第87268號濫用藥物成品檢驗鑑定書存卷可參(毒偵字卷 第55頁),足認上開物品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 款所列之第二級毒品,確係違禁物無訛。另上開毒品包裝袋 上殘留之微量毒品難以析離且無析離實益,應與毒品整體同 視,一併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 收銷燬。至送驗耗損部分之毒品既已滅失,爰不另宣告沒收 銷燬。綜上,揆諸前開說明,聲請人本件聲請核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姿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敘明抗告之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宜臻

2025-03-14

CTDM-114-單禁沒-19-20250314-1

單禁沒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25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源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違禁物(113年度聲沒字第21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林源棟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下稱橋頭地檢署)檢察官以113年 度戒毒偵字第4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又扣案如附表編號1 所示之白色粉末1包,經送檢驗結果含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 成分,而附表編號2所示之白色結晶8包,則含有第二級毒品 甲基安非他命成分,核屬違禁物,得單獨宣告沒收,爰依毒 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及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 條第2項等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查獲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均沒收銷燬之;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8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查被告前因施用第一、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2年度毒 聲字第234號裁定將被告送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後,認有繼 續施用毒品之傾向,復經本院以113年度毒聲字第47號裁定 將被告送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嗣被告所受強制戒治處遇 已滿6月,其成效亦經評定為合格,無繼續強制戒治之必要 ,於民國113年8月23日釋放出所,接續執行另案有期徒刑, 而經橋頭地檢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戒毒偵字第48號為不起訴 處分確定等情,有上開裁定、不起訴處分書附卷可憑。被告 於本件施用毒品案件遭查獲時,遭扣得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 之白色粉末1包、白色結晶8包等情,有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旗 山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等件在卷可稽。又前 揭扣得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白色粉末1包,經檢驗結果含有第 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附表編號2所示之白色結晶8包,經抽 驗1包之結果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乙節,有高 雄市立凱旋醫院113年1月17日高市凱醫驗字第81961號濫用 藥物成品檢驗鑑定書存卷可參,足認上開物品分別屬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1、2款所列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 ,均係違禁物無訛。另上開毒品包裝袋上殘留之微量毒品難 以析離且無析離實益,應與毒品整體同視,均應依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至送驗耗損 部分之毒品既已滅失,爰不另宣告沒收銷燬。綜上,揆諸前 開說明,聲請人本件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姿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敘明抗告之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宜臻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品名稱及數量 備註 1 白色粉末1包 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含包裝袋1只,檢驗前毛重0.337公克,檢驗前淨重0.076公克,檢驗後淨重0.063公克) 2 白色結晶8包 抽驗1包,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含包裝袋1只,檢驗前毛重4.203公克,檢驗前淨重3.782公克,檢驗後淨重3.770公克)

2025-03-14

CTDM-114-單禁沒-25-20250314-1

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308號 原 告 劉中寧 被 告 李淑玲 上列被告因恐嚇案件(113年度易字第218號),經原告提起請求 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 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 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 法 官 陳君杰 法 官 孫文玲 法 官 陳姿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宜臻

2025-03-14

CTDM-113-附民-308-20250314-1

金訴緝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訴緝字第16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郭培均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案號:110年度偵字第12135號),本院認不 應逕以簡易判決處刑,改行通常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無罪。   事實及理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甲○○已預見一般取得他人金 融帳戶使用之行徑,常與財產犯罪所需有密切之關聯,可能係 為掩飾不法犯行,避免有偵查犯罪權限之執法人員循線查緝, 並掩飾隱匿犯罪所得之去向與所在,竟以縱有人以其交付之金 融帳戶實施詐欺取財及洗錢犯行,亦不違背其本意之幫助犯意 ,於民國110年3月11日前某日,在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 將其申設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帳號000-000000 000000號帳戶(下稱中信帳戶)提款卡及密碼,提供予真實 姓名年籍均不詳之詐騙集團成員,而容任該詐騙集團成員及其 所屬之詐騙集團成員使用上開帳戶遂行犯罪。嗣該詐騙集團 成員取得上開帳戶資料後,即共同基於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 意聯絡,於110年2月27日16時40分前,在社交軟體Twitter張 貼性交易之不實訊息,適告訴人丙○○瀏灠上開不實訊息後, 信以為真依指示以通訊軟體LINE加入「鋼鐵俱樂部二部」之 群組,並有暱稱「迦琳」之帳號傳送訊息予告訴人,佯稱: 可提供性服務,惟須先行付款云云,使告訴人陷於錯誤,依 指示於110年3月11日14時1分許,以網路匯款方式,匯款新 臺幣(下同)18,000元至上開中信帳戶內。上開款項旋為詐 騙集團某成員即時提領一空,製造金流斷點,以掩飾、隱匿詐欺 所得之去向及所在。嗣告訴人察覺有異而報警處理,始為警循 線查獲。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同法第339條 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及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修正前洗錢 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幫助洗錢等罪嫌。 二、按犯罪事實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能 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條 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認定不利於被 告之事實須依積極證據,苟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事實 之認定,即應為有利被告之認定,更不必有何有利之證據; 又犯罪事實之認定,應憑證據,如無相當之證據,或證據不 足以證明,自不得以推測或擬制之方法,以為裁判之基礎( 最高法院30年上字第816號、40年台上字第86號判決意旨參 照)。第按,檢察官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 出證明之方法,亦為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1項所明定。因此 ,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 舉證責任,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 ,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 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最 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128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認被告涉有上開幫助詐欺取財、幫助 洗錢等罪嫌,無非係以:被告於偵訊時之供述、證人即告訴 人於警詢時之證述、告訴人提出之匯款紀錄、告訴人與通訊 軟體LINE暱稱「迦琳」之對話紀錄擷圖、被告申設之中信帳 戶開戶基本資料及存款交易明細等為其論據。 四、訊據被告固坦承有將其中信帳戶帳號提供予真實姓名年籍不 詳之友人,惟堅詞否認有何幫助詐欺取財、幫助洗錢犯行, 辯稱:我與一名友人出去玩的時候,他說他朋友要匯款給他 ,但他沒有帶提款卡,他就請朋友把錢匯到我的中信帳戶, 再叫我把錢領出來交付給他,我不知道匯入我中信帳戶的錢 是詐欺贓款等語。經查:  ㈠被告於110年3月11日前某日時許,在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 將其申設之中信帳戶帳號,提供予真實姓名年籍均不詳之友 人等情,業據被告於本院審理時坦認在卷,並有被告中信帳 戶之開戶基本資料及存款交易明細在卷可稽。又本案詐欺集 團成員於110年2月27日16時40分前,在社交軟體Twitter張貼 性交易之不實訊息,適告訴人瀏灠上開不實訊息後,依指示 加入通訊軟體LINE「鋼鐵俱樂部二部」群組,並由該群組成 員暱稱「迦琳」之人向告訴人佯稱:可提供性服務,惟須先 行付款等語,使告訴人陷於錯誤,依指示於同年3月11日14 時1分許,匯款18,000元至上開中信帳戶等情,業據證人即 告訴人於警詢時證述明確,並有被告中信帳戶之存款交易明 細、告訴人申設之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戶(帳號詳卷)客戶 基本資料及交易明細、告訴人提供之網路匯款交易明細擷圖 、告訴人與暱稱「迦琳」之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擷圖、臺 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中山一派出所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 、受(處)理案件證明單等附卷可參,是此部分事實,均堪 認定。  ㈡由被告提出其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友人之通訊軟體LINE對話 紀錄觀之(詳細對話如附件所示,金訴卷一第265至271頁) ,可見其與該名友人之通訊軟體LINE對話內容均有清楚顯示 對話日期及發送時間,且對話過程語意大致連貫,尚無明顯 增補或刪減之情形,亦無明顯改竄之跡象,足認被告提出之 上開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應為本案發生時之實際對話內 容無訛。  ㈢據被告於本院審理時供稱:我與一名友人出去玩的時候,他 說他朋友要匯款給他,但他沒有帶提款卡,他就請朋友把錢 匯到我的中信帳戶,回來之後再叫我把錢領出來後,匯入或 存入對方提供之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我印象中對方提 供之帳戶應該是中信或台新的帳戶等語(金訴緝卷第124、1 26頁),核與附件所示被告與其友人之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 錄中,其友人先詢問被告:「18000」、「你的中國」、「1 .8有嗎」等語,經被告確認有一筆18,000元匯入其中信帳戶 後,其友人復表示:「自存」、「你能領嗎?」、「000000 000000」等語後,被告回稱:「你等我一下,我自己走去超 商幫你用」、「好了」等語(金訴卷一第265至271頁),以 及被告中信帳戶存款交易明細顯示110年3月11日14時1分跨 行匯入18,000元、同日16時8分許以自動櫃員機提領現金18, 000元(警卷第26頁)等情相符,參以告訴人於本案匯款翌 日即同年月12日19時13分許,曾因遭同一人詐騙而匯款3,00 0元至第三人黃琮暉申設之帳號000000000000號中信帳戶( 下稱黃琮暉中信帳戶),而黃琮暉中信帳戶於同年月11日16 時9分許亦有以存款機存入現金18,000元之紀錄,此經告訴 人於警詢中陳述明確,並有黃琮暉中信帳戶存款交易明細( 金訴緝卷第147頁)在卷可稽,由被告該名友人所提供之帳 號000000000000號帳戶與黃琮暉中信帳戶之帳號相同,以及 被告、黃琮暉之中信帳戶交易明細所示,被告於110年3月11 日16時8分許自其中信帳戶提領現金18,000元後,將之全數 存入黃琮暉中信帳戶乙節,應堪認定。  ㈣依附件之被告與其友人間之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金訴卷 第265至271頁)所示,告訴人於110年3月11日14時1分許匯 款18,000元至被告中信帳戶後,其友人於同日14時29分許起 ,持續向被告確認上開款項有無匯入其中信帳戶,並要求被 告盡快將上開款項存入黃琮暉中信帳戶,惟被告並未旋即處 理此事,而係遲至同日16時8分許才將上開款項領出再存入 黃琮暉中信帳戶,此情顯與實務上常見詐欺贓款匯入人頭帳 戶後,旋即遭人提領或轉匯一空之情形迥異。復觀諸上開對 話內容,被告知悉上開款項匯入其中信帳戶後,便向其友人 表示其已喝醉,要請其男友即綽號囂張之人(參見被告於金 訴緝卷第198頁之供述)代為處理交付上開款項事宜,其友 人亦未表示任何異議等情(金訴卷一第269至271頁),且被 告尚可提出該名友人之照片(金訴卷一第263頁),足見被 告與其當時之男友均與該名友人熟識,且其等間應具有相當 程度之交情,是被告辯稱其係受其友人所託,偶一提供其中 信帳戶代為收取、轉交款項,其不知匯入其中信帳戶之款項 係詐欺贓款等語,尚非完全不足採信。  ㈤再依被告於本院審理時供稱:我的中信帳戶是用於支付我購 買遊戲幣或收取他人向我購買遊戲幣之款項等語(金訴緝卷 第123、201頁),核與其中信帳戶多為小額款項進出之交易 情形(警卷第26至29頁)一致,又告訴人將上開款項匯入被 告中信帳戶後,被告仍頻繁使用其中信帳戶收取、提領或轉 匯款項,顯見被告中信帳戶為其日常生活經常使用之金融帳 戶,亦與實務上常見參與詐欺取財、洗錢等不法行為之人, 多會提供自身鮮少使用之金融帳戶予詐欺集團之情不符,益 證被告前開辯稱,並非全然無據。  ㈥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雖認被告係於110年3月11日前某日, 在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將其中信帳戶之金融卡及密碼提 供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而被告先前辯稱其 中信帳戶金融卡遺失乙節,實與常情相違,不足憑採。然:   被告係自行將告訴人匯入其中信帳戶之18,000元全數領出, 再存入黃琮暉中信帳戶乙節,業經本院認定如前,足認被告 於本案案發當時並未將其中信帳戶金融卡及密碼提供予詐欺 集團不詳成員。又被告固於偵訊及本院審理中供稱:我的中 信帳戶金融卡原本放在皮包裡,我要用的時候發現金融卡遺 失並向銀行辦理掛失等語(偵卷第50頁,金訴卷一第180頁 ),與其於本院審理中所為之上開供述(金訴緝卷第124、1 26頁)有所歧異,惟依中信銀行111年4月28日中信銀字第11 1224839127632號函檢附之金融卡掛失資料所示,被告曾於1 10年3月31日透過中信銀行客服中心辦理金融卡掛失手續( 金訴卷一第73至75頁),是被告於偵訊及本院審理中供稱其 曾因中信帳戶金融卡遺失而向銀行辦理掛失乙情,確與卷附 客觀事證相符,再參酌被告自告訴人110年3月11日14時1分 許匯入上開款項後,至其於同年月31日透過中信銀行客服中 心掛失金融卡為止,均有持續使用其中信帳戶,並自其中信 帳戶提領現金,此有被告中信帳戶之存款交易明細附卷可佐 (警卷第26至28頁),益證被告上開辯詞,並非全然無據, 至被告於偵訊及本院審理中所辯情節前後不一,應係其將本 案發生時點,誤認為其遺失金融卡後所致,因此,尚無從以 聲請意旨所指前情,逕為不利被告之認定。  ㈦綜上,被告既為臨時受其友人所託,提供其日常使用之中信 帳戶帳號代為收取、轉交款項,難認其得以知悉或預見匯入 其中信帳戶之款項為詐欺贓款乙事,而具有幫助詐欺取財、 幫助洗錢或詐欺取財、洗錢之不確定故意。 五、綜上所述,檢察官所舉證據及卷存資料,業經逐一調查,仍 未能使本院獲被告有罪之確切心證。從而,本案尚有合理懷 疑存在,致無從形成被告有罪之確信,本案既乏積極明確之 證據,可資證明被告有公訴意旨所指之幫助詐欺取財、幫助 洗錢等犯行,本於罪疑唯輕之刑事證據裁判法則,被告被訴 之上開犯行既屬不能證明,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自應為被告 無罪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1條第1項,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乙○○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丁○○到庭執行職 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 法 官 陳君杰                    法 官 孫文玲                    法 官 陳姿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宜臻 附件: 甲○○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友人於110年3月11日之通訊軟體LINE對話(金訴卷一第265至271頁) (14:29)友人:(未接來電) (14:42)甲○○:(無應答) (14:43)甲○○:沒網路          ?          (無應答) (14:48)友人:18000         你 (14:49)甲○○:?          什意思 (14:51)友人:你的中國         鋭 (14:52)甲○○:我看一下          那?          我來不急去申請轉帳= = (14:54)友人:嗯嗯 (14:54)甲○○:嗯嗯。意思? (14:54)友人:1.8有嗎 (14:54)甲○○:(傳送存款入帳通知擷圖) (15:02)甲○○:到底          快回我 (15:03)甲○○:不然我要出去了 (15:04)甲○○:(通話取消) (15:28)友人:啥 (15:28)甲○○:錢怎給你呢? (15:29)友人:自存 (15:30)友人:你能領嗎? (15:30)甲○○:帳號          很急嗎 (15:30)友人:000000000000         嗯 (15:31)甲○○:很急的話我拿給囂張去用 (15:32)友人:嗯嗯 (15:32)甲○○:我喝醉了,我躺一下,等要從囂張這走了 (15:32)友人:喝醉 (15:33)友人:這麼快活         雞掰 (15:34)甲○○:囂張用好,我叫他跟你說 (15:37)甲○○:你等我一下 (15:38)甲○○:我自己走去用 (15:52)友人:殺小 (15:53)甲○○:你等我一下,我自己走去超商幫你用 (16:18)甲○○:好了

2025-03-14

CTDM-113-金訴緝-16-20250314-1

潮補
潮州簡易庭

排除侵害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潮補字第229號 原 告 陳姿樺 被 告 官吉郎 訴訟代理人 官有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排除侵害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32,558元。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及第2項定有 明文。次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 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第2項分別 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原告起訴以其所有坐落屏東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下稱系爭土地)遭被告所有之地上物無權占用,占用面積 合計8.568平方公尺,故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聲明請 求被告應將占用系爭土地之部分拆除,並將占用土地返還予 原告,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遭占用系爭土地部分之價值為斷 ,依系爭土地之公告現值計算,遭占用部分之價額為新臺幣 (下同)16,279元(計算式:1,900元×8.568㎡=16,279元) ,加計起訴前已核算之不當得利16,279元,故本件訴訟標的 價額核定為32,558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吳建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就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部分,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薛雅云

2025-03-14

CCEV-114-潮補-229-20250314-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侵占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易字第99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忠益 選任辯護人 王芊智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1127 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由受命法官獨任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本件被告劉忠益因侵占案件,經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而 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由受命法官獨任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 二、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49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君杰                  法 官 陳姿樺                  法 官 許博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蘇秀金

2025-03-13

CTDM-113-易-99-20250313-1

司消債核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消債之前置協商認可事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消債核字第999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禤惠儀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陳姿樺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協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如附件所示債權人與債務人間於民國114年1月10日協商成立之債 務清償方案,予以認可。   理 由 一、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 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債務人為前項 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 條第1 項、第2 項定有明文。 又按同條例第151 條第1 項受請求之金融機構應於協商成立 之翌日起七日內,將債務清償方案送請金融機構所在地之管 轄法院審核,但當事人就債務清償方案已依公證法第13條第 1 項規定,請求公證人作成公證書者,不在此限;前項債務 清償方案,法院應儘速審核,認與法令無牴觸者,應以裁定 予以認可,認與法令牴觸者,應以裁定不予認可,復為同條 例第152 條第1項 、第2 項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因消費借貸等契約而對金融機構 負有債務,並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提出債權人清冊,以書 面向聲請人即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共同協商債務清償方案 ,茲因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已於民國114年1月10日協商成立 ,爰將協商成立之債務清償方案送請本院審核,請求裁定予 以認可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前置協 商機制協議書(金融機構無擔保債權)等件為證,堪信為真 實。再觀諸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上開協商成立之債務清償方 案內容,並無牴觸法令之情事,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陳庭㚬 附件:前置協商機制協議書(金融機構無擔保債權)及前置協商    無擔保債務還款分配表暨表決結果各乙份。

2025-03-12

TPDV-114-司消債核-999-202503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