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正禧

共找到 148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撤銷假扣押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1號 聲 請 人 李素箱 羅明敏 相 對 人 朝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接管人財團法人保險安定基金(代表人石百達) 上列當事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聲請撤銷假扣押,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106年11月29日所為106年度抗更㈠字第522號假扣押裁 定關於李素箱及羅明敏部分撤銷。 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假扣押之原因消滅、債權人受本案敗訴判決確定或其他命 假扣押之情事變更者,債務人得聲請撤銷假扣押裁定,民事 訴訟法第530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   伊等與相對人間聲請假扣押事件,前經本院以106年度抗更㈠ 字第522號裁定(下稱系爭裁定)准許對伊為假扣押在案。茲 因相對人已受本案敗訴確定,爰聲請撤銷系爭裁定等語。 三、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前經本院以系爭裁定,准許相對人就 聲請人與其他債務人所有財產於新臺幣4億元範圍內為假扣 押在案;嗣因相對人所提本案訴訟關於聲請人部分(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6年度重訴字第72號、本院107年度重上 字第230號、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17號、本院110年度 重上更一字第64號、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306號),相 對人已敗訴確定,此有相關判決及確定證明書影本或網路列 印本在卷可參。是相對人所提本案訴訟已敗訴確定,依前揭 規定,聲請人聲請撤銷系爭裁定(關於聲請人部分),即屬有 據,應予准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廖純卿                  法 官 陳正禧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相對人得抗告。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理由狀(須 按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書記官 林玉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2025-02-26

TCHV-114-聲-41-20250226-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80號 抗 告 人 李銘哲 李紋嘉 李安凱 李進財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郭俐妏(即郭美鳳)間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 登記等事件,對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2年度 訴字第1274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抗告法院為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有陳 述意見之機會,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4項前段定有明文。 查抗告人對原裁定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2, 702萬5,600元,應徵收第二審裁判費37萬4,796元之裁定內 容不服提起抗告,相對人已以陳述意見狀表示意見(見本院 卷第23頁),合先敘明。 二、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 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 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定 有明文。又債權人主張除去法律關係之目的在使其債權獲得 清償者,除其請求除去法律關係之標的價額低於其主張之債 權額,應以該標的之價額為準外,應以其如獲勝訴判決所受 利益,即其主張之債權額為準,計算其訴訟標的之價額(最 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562號、111年度台抗字第999號裁定 意旨參照)。 三、抗告意旨略以:   相對人於原審起訴,先位主張就伊等如附表所示不動產(下 稱系爭房地)之買賣及移轉所有權行為(出賣人係原所有人李 進財,買受人為其子女即抗告人李銘哲、李紋嘉、李安凱) ,均為通謀虛偽意思示行為而無效,所有人仍為李進財,應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與稅籍登記,並回復為李進財所有;備 位主張伊等間買賣及物權移轉登記之行為,有害相對人之債 權行使,相對人自得依法撤銷系爭房地之買賣行為及物權行 為,並回復系爭房地為李進財所有。原審就備位部分為相對 人勝訴之判決,伊不服原審判決提起本件上訴,相對人對伊 之債權額僅為102萬1,845元,惟原裁定竟核定本件上訴之訴 訟標的價額為2,702萬5,600元,顯有錯誤,爰提起本件抗告 ,聲明廢棄原裁定等語。 四、查本件相對人起訴時主張其對抗告人之債權額為102萬1,845 元(計算式:421,845+600,000=1,021,845),惟相對人嗣於1 13年1月30日即向原法院具狀陳報對於李進財尚有債權(土地 污染整治費)2,968萬元等情(見原審卷一第14-15、309頁), 其主張之債權金額高於系爭房地之價值2,702萬5,600元(參 冠宏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113冠估字GH07003估價報告書第25 頁),依上開說明,本件上訴之訴訟標的價額仍應以系爭房 地之價值為準,原裁定核定為2,702萬5,600元,並據以計算 第二審裁判費計37萬4,796元,於法並無違誤。 五、綜上所述,抗告人雖對於原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 提起抗告,原裁定既無違誤,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廖純卿                  法 官 陳正禧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再為抗告應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 如提起再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理由狀( 須按照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同時 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代理人。                  書記官 林玉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附表: 編號 種類 不動產標示 面積(㎡) 權利範圍 備註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地號 1 土地 ○○縣 ○○鄉 ○○ 000 878 李銘哲、李紋嘉、李安凱應有部分各3分之1 111年8月11日所有權移轉登記 2 土地 ○○縣 ○○鄉 ○○ 000 877 3 未辦保存登記建物 門牌○○縣○○鄉○○路○段000巷000號房屋 111年8月5日移轉稅籍

2025-02-26

TCHV-114-抗-80-20250226-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給付買賣價金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502號 上 訴 人 全向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孟儀 訴訟代理人 洪明立律師 被 上訴人 楊本川 訴訟代理人 劉家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買賣價金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 年8月9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265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一部上訴,本院於114年2月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主張:兩造於民國112年3月至4月間成立買賣契約 ,約定由伊出賣鳥蛋商品數批予上訴人,上訴人應給付如附 表一所示之買賣價金共新臺幣(下同)345萬8,514元。伊已 依約交付商品,惟上訴人尚積欠112萬8,514元未給付,故依 民法第367條之規定請求上訴人如數給付本息等語(原審就 上開請求判命被上訴人全部勝訴,上訴人不服,提起一部上 訴)。並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二、上訴人則以:被上訴人前於112年8月14日就未付價金債務已 免除逾68萬元部分,伊自無清償之義務等語,資為抗辯,並 上訴聲明:㈠原判決命上訴人給付逾68萬元本息部分廢棄。㈡ 上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其餘未上訴部分 已經確定,不予贅載)。 三、本院的判斷:  ㈠上訴人於112年3至4月向被上訴人購買鳥蛋數批(交易時間、 應付價金數額均如附表一所示),上訴人依約本應給付345 萬8,514元給被上訴人,惟上訴人迄僅給付233萬元給被上訴 人(具體給付時間、金額如附表二所示)。另附表三為兩造 間以通訊軟體「LINE」於112年8月14日、9月20日所為對話 內容之擷圖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77至79頁之 不爭執事項⒈至⒊),堪信為真正。  ㈡被上訴人就上訴人積欠之112萬8,514元,並無免除逾68萬元外債務之意(見本院卷第79頁兩造協議簡化之爭點,兩造同意不再提出其他爭點):   ⒈債權人向債務人表示免除其債務之意思者,債之關係消滅 ,民法第343條定有明文。是債務免除,以債權人有免除 債務之意思為要件之一,且應由債務人就其債務因免除而 消滅之有利事實,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 第2467號判決同此見解)。又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當事 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辭句,此觀民法第98條規定 亦明。所謂探求當事人之真意,應從其意思表示所根基之 原因事實、經濟目的、一般社會之理性客觀認知、經驗法 則及當事人所欲使該意思表示發生之法律效果而為探求, 並將誠信原則涵攝在內,藉以檢視其解釋結果,對兩造之 權利義務是否符合公平正義。上訴人辯稱被上訴人同意免 除系爭價金債務逾68萬元部分,為被上訴人所否認,並主 張僅係提出和解方案,但上訴人並未同意等情,根據上開 說明,應由上訴人舉證以實其說。   ⒉上訴人雖持附表三之對話紀錄為據,惟依該對話之內容所 示,被上訴人先於112年8月14日向上訴人表示因其上游向 其催討債務,希望上訴人盡快清償,其可放棄賺取利潤部 分,請上訴人表明何時可以清償本金部分(編號1),惟 被上訴人未明確指明本金、利潤之數額,難謂有何免除逾 68萬元價金債務之意。被上訴人又於同年9月20日向上訴 人表明因為遭上游催討債務,已經快跑路了,希望上訴人 可以同意清償68萬元給其償還上游之債務,若上訴人接受 上開方案,就將款項匯入其帳戶;若上訴人不接受,將透 過法院判決處理(編號3),然參以上訴人指出被上訴人 出售之鳥蛋有不符約定之情形(編號2),可見被上訴人 於編號3之對話雖明確指出上訴人可僅償還68萬元,但係 以解決兩造就系爭買賣所生之全部糾紛,及上訴人接受後 應即時匯款至被上訴人之帳戶為前提,則被上訴人之真意 乃係就系爭買賣契約所生之相關爭議提出和解方案,並無 免除上訴人債務之意。上訴人復未能舉證證明被上訴人曾 免除逾68萬元部分之債務,此部分辯解即無可取。  ㈢非對話為要約者,依通常情形可期待承諾之達到時期內,相 對人不為承諾時,其要約失其拘束力,民法第157條定有明 文。查被上訴人於112年9月20日提出附表三編號3所示之和 解方案,上訴人收受上開要約後遲未為承諾,依民法第157 條規定,被上訴人之要約自已失其拘束力,附帶說明之。  ㈣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 率計算之遲延利息。又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 得請求給付時,經其起訴送達訴狀而未為給付,自受送達時 起,負遲延責任,此觀民法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29條第2 項規定自明。被上訴人對上訴人之價金債權未定期限,故其 請求上訴人加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月25日(見 本院卷第79頁之不爭執事項⒋)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並無 不合。 四、結論:   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民法第367條規定,請求上訴人給付1 12萬8,514元,及自113年1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 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上訴。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本院 斟酌後,對於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故不再逐一論列,併此 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書記官 洪鴻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附表一】 編號 買賣/請款日期 買賣價金 1 112年3月14日 86,024元 2 112年3月24日 1,841,640元 3 112年3月27日 294,830元 4 112年3月30日 1,178,520元 5 112年4月6日 57,500元 合計 3,458,514元 【附表二】 編號 給付日期 給付金額 1 112年3月20日 500,000元 2 112年3月23日 700,000元 3 112年3月27日 430,000元 4 112年4月3日 500,000元 5 112年5月4日 200,000元 合計 2,330,000元 【附表三】(出處:原審卷第101至103頁) 編號 對話時間 對話內容 1 112年8月14日 【被上訴人】老闆娘:3月份還未付的100多萬的貨款,什麼時候可以給我了?我欠人家的錢,人家一直再(在)跟我催討了,拖那麼久,也該解決了,不要再拖延了、利潤我不拿了,本錢還給我!我要趕緊還人家錢,麻煩妳給我個日期。 2 112年9月20日 【上訴人】之前問題 香吉士小太陽2200收到出殼幼鳥是黑眼小太陽350 金凱6000收到出殼幼鳥是吸蜜1200 藍月輪2000收到出殼幼鳥是綠月輪1100 價差的問題跟蛋死掉沒孵化出來的客人認為也有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再看我還要給你多少 3 112年9月20日 【被上訴人】老闆娘:妳終於出現了,我被債主討錢,追到都快跑路了,我如此相信妳,妳確(卻)是用這方式待我,我實在很訝異…現在在臺灣搞的我欠人家一屁股債,所有紛擾就到此就好,不要再有交集了,我就欠人家借的買蛋錢68萬,妳還我欠人家的錢68萬就這樣,我把錢還一還,無債一身輕,其他的我全認賠…妳覺得68萬可以就把錢匯入我帳號,68萬妳如果覺得不行,就讓我大哥請的律師去處理…匯入後,告知一聲…紛擾就到此結束,我絕不打擾跟廢言,我只想平淡過日子就這樣。

2025-02-26

TCHV-113-上易-502-20250226-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68號 抗 告 人 陳濬岳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陳廸間聲明異議事件,對於民國114年1月 14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3年度執事聲字第70號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裁定及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司法事務官民國113年11月18日 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123467號裁定均廢棄。 二、抗告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人因負欠相對人新臺幣(下同)23萬元,及自民國107年1 0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下稱23萬元本 息),經相對人執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下稱原法院)111年度司 執字第146550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債證)為執行名義,聲請 對抗告人為強制執行,嗣經原法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 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123467號(此件卷宗下稱執行卷)受理 ,並於113年10月1日核發扣押命令(下稱系爭命令),扣押抗 告人於23萬元本息(利息算至扣押命令送達日止約6萬8,843 元,及執行費2,372元,以上合計30萬1,215元)範圍內對於 第三人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險契約債權(下稱系 爭保單;詳如附表所示)或為其他處分,經抗告人對於系爭 命令聲明異議,執行法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11月18日以113 年度司執字第123467號裁定(下稱原處分),酌留抗告人本人 3個月必要生活費用5萬5,866元,並撤銷系爭命令關於附表 編號1-2所示債權部分(撤銷後扣押餘額為30萬7,414元;計 算式:375,285-12,005-55,866=307,414),並駁回抗告人其 他異議;抗告人不服原處分,而聲明異議,經原法院於114 年1月14日以113年度執事聲字第70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 回其異議。抗告人仍不服原裁定,而提起本件抗告。 二、抗告意旨略以:   伊除須扶養母親陳○○外,尚須扶養尚在就學之子女陳○○、陳 ○○(下稱陳○○等2人),原處分與原裁定僅酌留伊個人3個月之 生活費用,難以維持伊與共同生活親屬生活所需。否認負欠 被上訴人23萬元,系爭債證所載債權23萬元,實係遭相對人 恫稱,而書立退股協議書所致。況伊已代第三人大禾國際建 築有限公司匯款(退股金)20萬元給相對人,爰提起本件抗告 ,聲明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按強制執行應依公平合理之原則,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 他利害關係人權益,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 的之必要限度(強制執行法第1條第2項參照)。準此規定意旨 ,債務人之壽險契約金錢債權,除該債權金額未逾依強制執 行法第122條第2項至第4項規定計算維持債務人及其共同生 活之親屬3個月生活所必需數額(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 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計算,並以 債務人依法負扶養義務為限)外,執行法院必要時,得依債 權人之聲請為強制執行(強制執行法第122條、法院辦理人壽 保險契約金錢債權強制執行原則第6條、最高法院108年度台 抗大字第897號裁定意旨參照)。 四、經查:  ㈠抗告人除系爭保單外,別無其他財產,業經相對人自111年起 對抗告人為強制執行而無效果,嗣經執行法院換發系爭債證 等情,此有抗告人財產查詢清單、各類所得清單及系爭債證 附於執行卷可稽。是相對人聲請強制執行系爭保單,以滿足 其債權,尚無不合。  ㈡惟原裁定既認定上訴人之母陳○○無謀生能力,上訴人依法應 負扶養其母之義務,除應酌留上訴人本人3個月生活費用5萬 5,866元(計算式:113年度臺中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萬5, 518元×1.2倍×3個月≒5萬5,866元;小數點以下4捨5入)外, 亦應酌留其母同額生活費用,則系爭保單(解約金)可供扣押 數額應為25萬1,548元(計算式:原處分認定可執行金額30萬 7,414元-其母生活費5萬5,866元=25萬1,548元),則原裁定 仍肯認原處分所採系爭保單(解約金)可供扣押數額(即30萬7 ,414元),容有誤會。是原裁定駁回抗告人對於原處分之聲 明異議,並據以維持原處分,於法均有未合。抗告論旨,雖 未及指摘於此,惟原裁定及原處分既有前述違誤,自屬無可 維持。  ㈢又抗告人主張陳○○等2人皆因就學與身體特殊狀況而持續就醫 中,均無謀生能力,業已提出診斷證明書,以為釋明,亦有 其等戶籍資料附於執行卷可參,是否全然無據,原處分與原 裁定均未及斟酌之。則上訴人主張執行法院未酌留陳○○等2 人必要生活費用,攸關系爭保單(解約金)得執行數額,及系 爭命令應撤銷之範圍,暨陳○○等2人之執行權益保障,容有 再調查之必要。  ㈣茲因本件尚有調查之必要,爰由本院將原裁定及原處分廢棄 ,由執行法院另為適法之處理。  ㈤至於抗告人主張其負欠相對人23萬元,係遭相對人恫嚇所致 ,事後已支付20萬元給相對人等情,縱然屬實,應屬實體法 律關係,尚非執行法院所能審究,併予敘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廖純卿                  法 官 陳正禧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林玉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附表(金額新臺幣元): 編號 保約種類 扣押解約金 執行法院嗣後處置 1 國泰人壽鍾情終身壽險分期繳 0 撤銷執行命令 2 國泰雙好還本終身保險 1萬2,005元 撤銷執行命令 3 國泰人壽鍾情終身壽險 11萬6,029元 駁回異議,仍扣押中 4 國泰人壽新鍾情終身壽險 11萬5,700元 駁回異議,仍扣押中 5 達康101終身壽險 13萬1,551元 駁回異議,仍扣押中 合計 37萬5,285元

2025-02-25

TCHV-114-抗-68-20250225-1

重勞上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給付退休金差額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勞上字第3號 上 訴 人 李阿燕 送達代收人 陳仲恩 住○○市○區○○路○段000巷0號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給付 退休金差額事件,對於民國114年2月12日本院113年度重勞上字 第3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收受本裁定正本之日起5日內,向本院補繳第三審裁 判費新臺幣4萬6,087元,並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 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逾期裁定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納 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若 未依上開規定繳納裁判費者,原第二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 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8 1條、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 ,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 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 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 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 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第1項但書及第2項情形,應於提起 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上訴人未依第1項、第2項規定委任訴 訟代理人,或雖依第2項委任,法院認為不適當者,第二審 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66條之2為聲 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66 條之1亦有明定。 二、查上訴人不服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2日所為判決,提起第三 審上訴,本件上訴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774萬2,647 元(計算式:5,793,606+1,949,041=7,742,647),原應徵第 三審裁判費13萬8,262元,惟依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規定 ,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則上訴人暫應徵第三審裁判費4 萬6,087元,未據上訴人繳納;上訴人復未依前揭規定提出 委任律師或具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2項規定資格者為 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茲依前揭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 定正本之日起5日內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即裁定駁回其上 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勞動法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廖純卿                  法 官 陳正禧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林玉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24

TCHV-113-重勞上-3-20250224-2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返還土地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上字第108號 上 訴 人 楊渝葵 訴訟代理人 吳瑞堯律師 莊典憲律師 被 上訴人 楊景筑 楊景貿 楊敦富 楊雅琹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廖國竣律師 王博鑫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準備程序終結,並指定民國114年3月26日上午10時10分,在 本院第29法庭行言詞辯論,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洪鴻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24

TCHV-112-重上-108-20250224-2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給付工程款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易字第371號 上 訴 人 富田綠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朱錦榮 訴訟代理人 賴祺元律師 被 上訴人 太磊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賢霖 訴訟代理人 魏羽彤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準備程序終結,並指定民國114年3月26日上午9時50分,在 本院第29法庭行言詞辯論,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洪鴻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2025-02-21

TCHV-113-上易-371-20250221-1

再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再易字第4號 再審原告 黃聖智 再審被告 蔡牧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事件,再審原告對於本 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69號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本院不經言詞辯 論,判決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訴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由再審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再審之訴,應於3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起。前項期間自判決   確定時起算,判決於送達前確定者,自送達時起算(民事訴 訟法第500條第1項、第2項前段參照)。查本院113年度上易 字第169號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此件下稱前訴訟)為不得 上訴第三審事件,於民國114年1月8日送達再審原告,再審 原告於114年2月5日對於原確定判決,提起本件再審之訴(見 本院卷第3、39-41頁),未逾30日不變期間,先予敘明。 二、再審原告主張:   伊先後共匯款新臺幣(下同)100萬元至再審被告所經營之歐 萊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甲公司)、台灣窗簾網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乙公司)銀行帳戶(詳如附表一所示;下合稱系爭匯款) ,以清償伊負欠再審被告之100萬元借款〈下稱系爭借款;並 以伊簽發如附表二所示本票(下稱系爭本票)供作擔保〉,故 系爭本票債權不存在。又伊所經營綿錦有限公司(即台窗公 司大里店;下稱丙公司或大里店)未積欠甲、乙公司任何貨 款與代墊款(下稱系爭債務),再審被告所舉證人○○○、○○○, 均無法證明系爭債務存在或其具體數額,原確定判決僅依再 審被告片面陳述,遽認系爭匯款係清償系爭借款,有違民事 訴訟法關於真實完全陳述義務、論理法則、舉證責任規定( 即第195條第1項、第222條第3項、第277條、最高法院18年 上字第2855號判決先例);且漏未斟酌再審被告於前訴訟所 提辯論意旨狀(下稱系爭書狀)與附表之記載,故原確定判決 有適用法規顯然錯誤、漏未斟酌證物等情事,爰依民事訴訟 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第497條規定,提起本件再審之訴, 請求廢棄原確定判決。 三、本件不經言詞辯論而為判決,未通知再審被告,故再審被告 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本院之判斷:  ㈠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再審事由部分:   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係指確定判決所適用之法規,顯然不合於法律規定,或與司 法院解釋、憲法法庭裁判意旨顯然違反,或消極的不適用法 規,顯然影響判決者而言,不包括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 失當、漏未斟酌證據、調查證據欠週、判決理由不備或矛盾 之情形在內(最高法院113年度台再字第27號判決意旨參照) 。經查:  ⒈原確定判決互參證人○○○(大里店門市人員)、○○○(乙公司進化 店長)、○○○(甲、乙公司財務會計)於前訴訟一審證稱:兩造 、○○○、○○○、○○○、○○○(逢甲店長)等人,以○○○製作之大里 店日報表、○○○製作之各店日報表與大里店損益表等資料, 在大里店對帳,核對後得出大里店持續虧損多年,均由再審 被告或其經營甲、乙公司代墊各項費用(勞健保、薪資、水 電費、房租等零用金),以維持經營等情,因此採信再審被 告所為系爭匯款用於清償系爭債務,而非清償系爭借款之抗 辯,復斟酌再審被告自認系爭借款僅清償10萬7,937元,尚 餘89萬2,063元未獲清償,與再審被告陳稱系爭借款若未全 部清償,未清償金額為89萬2,063元乙節相符(見原確定判決 第3-5頁、本院卷第15-17頁)。準此,可知原確定判決係依 兩造各自主張、抗辯及所為舉證,斟酌調查證據之結果與全 辯論意旨後,依自由心證而認定系爭本票債權於逾89萬2,06 3元之範圍不存在,故於此範圍廢棄前訴訟一審判決,並改 判如上認定意旨,及駁回再審被告其餘上訴,經核並無適用 法規顯有錯誤之情形。  ⒉再審原告就原確定判決前揭認定,固主張有消極不適用民事 訴訟法第195條第1項、第222條第3項、第277條規定,而有 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之再審事由。惟核其主張系 爭借款經其以系爭匯款全數清償完畢,系爭本票債權因此不 復存在,並否認負欠系爭債務云云,純屬事實審法院取捨證 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範圍,縱原確定判決有認定事實錯 誤、取捨證據失當、漏未斟酌證據、調查證據欠週等情,揆 諸前開說明,不生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問題。  ⒊至於再審原告就原確定判決前揭認定,另主張有消極不適用 最高法院18年上字第2855號判決先例(闡述舉證責任分擔原 則),惟此號判決先例因無裁判全文可資參考,依108年7月4 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第1項規定,應停止適用。又 法律審法院就法律規定事項所表示之法律上意見(通稱法律 見解),並非法規之本體,自不得以此定違背法令與否之標 準,益徵再審原告此部分主張,洵無依據。      ⒋從而,原確定判決並無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 再審事由。  ㈡民事訴訟法第497條款規定之再審事由部分:    按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事件,其經第二審確定之判決, 如就足影響於判決之重要證物漏未斟酌者,固得依民事訴訟 法第497條規定,提起再審之訴。惟所謂就足影響於判決之 重要證物漏未斟酌之情形,係指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已 經存在並已為聲明之證物,而第二審並未認為不必要而仍忽 略證據聲明未為調查,或已為調查而未就其調查之結果予以 判斷,且以該證物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之基礎者為限。其所 稱之證物,乃專指物證而言,至於當事人於前訴訟程序所提 書狀(含附件、表格說明),應屬當事人陳述,而非此規定 所稱之證物。經查:  ⒈觀諸系爭書狀與附表(見本院卷第19-29頁),其上記載丙公司 負欠系爭債務,丙公司之系爭匯款係用於清償系爭債務,而 非清償系爭本票擔保之系爭借款,及系爭借款尚餘89萬2,06 3元未獲清償,再審被告聲請本票裁定時自行計算未受償金 額為89萬1,567元,而系爭書狀附表記載系爭借款餘額89萬2 ,063元,則依會計原則計算之結果等意旨,核與原確定判決 理由與結論欄記載未清償數額,及系爭本票債權餘額各情, 均無不合,可見並無再審原告所述未斟酌之情形。  ⒉況系爭書狀與附表,揆諸前開說明,其性質應屬再審被告陳 述,而非民事訴訟法第497條款規定之證物,至為灼然。  ⒊從而,原確定判決亦無民事訴訟法第497條所定之再審事由。       五、末按再審之訴顯無再審理由者,得不經言詞辯論,以判決駁 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02條定有明文。查再審原告提起本件 再審之訴,顯無理由,爰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 六、據上論結,本件再審之訴為顯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廖純卿                  法 官 陳正禧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書記官 林玉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附表一(系爭匯款): 編號 匯款時間 匯款金額 ⑴款項來源帳戶  ⑵收款帳戶 1 110年3月29日 40萬3,343元 ⑴綿錦有限公司之合作金庫銀行中興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號帳戶 ⑵歐萊亞股份有限公司之合  作金庫銀行水湳分行帳號  000000000000號帳戶 2 110年3月29日 39萬3,374元 ⑴綿錦有限公司之合作金庫銀行中興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號帳戶 ⑵台灣窗簾網股份有限公司  之合作金庫銀行太原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號帳戶 3 110年3月31日 20萬3,283元 ⑴綿錦有限公司之合作金庫銀行中興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號帳戶 ⑵歐萊亞股份有限公司之合  作金庫銀行水湳分行帳號&ZZZZ;  000000000000號帳戶 合計 100萬元 附表二(系爭本票): 票據號碼 發票人 發票日 金額 到期日 000000000 黃聖智 110年3月25日 100萬元 未載

2025-02-21

TCHV-114-再易-4-20250221-1

勞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勞上易字第32號 上 訴 人 陳麗月 訴訟代理人 廖啓彣律師 複 代理人 黃道平律師 被 上訴人 米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恩恩 訴訟代理人 廖志堯律師 劉士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6月21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度勞訴字第280號第一審 判決提起上訴,並為一部撤回,本院於114年1月15日言詞辯論終 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除撤回部分外)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於原審起訴請求被上訴人自民國108年3月13日起至其 復職之日止,應於次月5日給付其新臺幣(下同)2萬5,000 元本息及按月提繳1,512元至上訴人於勞工保險局設立之勞 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下稱勞退專戶】(見原審卷第271頁) 。嗣上訴人全部提起上訴後,撤回108年3月13日當日薪資本 息及提繳勞工退休金之請求(見本院卷第260至261頁),核 屬一部撤回上訴,於法核無不合,此部分即告確定,合先敘 明。 二、上訴人主張:伊自107年3月27日起受僱於被上訴人,擔任房 務部及公共區域清潔員,約定月薪2萬5,000元,兩造並簽訂 勞動契約書(下稱系爭契約)。詎被上訴人於108年3月13日 逕以伊於非休息時間長時間休息、上班時間外出為由,依勞 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第11條第5款規定終止系爭契約, 惟伊並無被上訴人所稱上開情事,且違反解僱最後手段性原 則,復未依法為預告,自屬無效。被上訴人拒絕伊提供之勞 務,伊無補服勞務義務,故依民法第487條規定、勞工退休 金條例第31條第1項規定及系爭契約之法律關係,求為確認 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及被上訴人應為如附表所示給付之判 決等語。原審判決上訴人敗訴,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並 聲明:㈠原判決駁回上訴人後開第二項之訴部分廢棄。㈡確認 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㈢被上訴人應為附表所示之給付。 三、被上訴人則以:系爭契約經兩造於108年3月13日合意以資遣 方式終止;若認兩造間未有終止之合意,上訴人於非休息時 間長時間休息、上班時間外出等事由,於107年10月23日遭 處分後仍未改善,伊依勞基法第11條第5款規定終止系爭契 約,並未違反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縱認系爭契約仍存在, 尚應扣除上訴人為第三人服勞務所取得之利益,及伊已給付 之資遣費及預告工資共計3萬0,557元等語,資為抗辯。並答 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本院的判斷:  ㈠上訴人於107年3月27日受僱於被上訴人擔任房務部及公共區 域清潔員,約定每月月薪2萬5,000元(包含底薪2萬3,100元 及獎金津貼或國定假日加班費1,900元),被上訴人應於次 月5日給付,契約內容如系爭契約,被上訴人依法並應提撥1 ,512元至上訴人之勞退專戶。嗣上訴人於108年3月13日親簽 離職申請書(下稱系爭申請書),經被上訴人部門主管、管 理部、館長於同日簽准後,被上訴人副總經理、董事長於次 (14)日簽准。被上訴人則製作員工離職證明書(下稱系爭 證明書)交予上訴人,其上載明「資遣事由:勞動基準法第 11條第5款」,被上訴人並給付3月1至13日之薪資1萬0,484 元(扣除勞保自負額240元)、資遣費1萬1,980元及10日預 告薪資8,333元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237頁之 不爭執事項⒈⒉⒋⒌),堪信為真正。  ㈡兩造間並未合意以資遣之方式終止系爭契約:   ⒈勞雇雙方得以資遣方式合意終止勞動契約,此合意不以明 示為限,倘依雙方之舉動或其他情事,足以間接推知雙方 就終止勞動契約之意思表示趨於一致,即難謂非合意終止 勞動契約,惟限於雇主未濫用其經濟上之優勢地位,致勞 工立於不對等地位而處於非完全自由決定之情形時,始應 承認其效力。查被上訴人既抗辯兩造已有終止系爭契約之 合意,自應由其就此舉證以實其說(最高法院110年度台 上字第2855號判決同此意旨)。   ⒉被上訴人固提出系爭申請書為證,惟依其所載離職原因為 空白未勾選,另於「原因說明欄」僅記載被上訴人應給付 上訴人之108年3月薪資、資遣費、預告薪資之數額,未見 兩造有何以合意資遣方式終止系爭契約之記載。又觀諸系 爭證明書載明資遣事由為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5款,並非 兩造合意終止系爭契約。況上訴人已持系爭證明書辦理求 職登記、申請失業給付失業認定及請領失業給付等情,有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113年11月18日函暨所附 求職登記表、受理失業給付失業認定收件回條、就業保險 失業〔再〕認定、失業給付申請書及給付收據、離職證明書 (見本院卷第157至209頁),上訴人共計請領失業給付13 萬0,980元、全民健康保險費補助6,741元(見本院卷第13 5頁)。本院審酌上情,認被上訴人未能證明兩造係以合 意終止系爭契約,其所辯自無可採。  ㈢被上訴人依勞基法第11條第5款規定終止系爭契約,應屬有據 :   ⒈勞基法第11條第5款「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 之要件,乃基於勞工客觀上之能力、學識、品行或主觀上 能為而不為,其所提供之勞務已無法達成雇主透過勞動契 約所欲達成客觀合理之經濟目的,且須具備「解僱最後手 段性原則」,即雇主於其使用勞基法所賦予保護勞工之各 種手段後,仍無法改善情況,已難期待雇主得繼續僱用, 始符勞基法保障勞工權益之立法旨趣。   ⒉經查,上訴人曾於107年10月23日因上班時間(非休息時間 )長時間休息,經主管發現而記申誡1次,為兩造所不爭 執(見本院卷第237頁之不爭執事項⒊)。上訴人雖提出10 7年10月23日當日氣溫資料(見原審卷第209頁),主張係 因當日過於炎熱,上訴人於中午打掃頂樓戶外區域致中暑 不適,方會在樓梯間休息云云,惟該資料並未記載係於何 時、何地之氣溫,亦未能證明上訴人當日係因中暑不適而 休息等情屬實。遑論,倘上訴人當時果因身體不適而休息 ,何以事後未就上開處分提起申訴?自難認上訴人主張為 真。   ⒊證人即上訴人主管王珉縈於原審證稱:上訴人因在樓梯間 休息被伊發現而遭處分,事後伊仍聽同仁反應上訴人有不 假外出情事,伊詢問部門主管程科璁及調取監視器畫面確 認上情,程科璁表示曾勸告上訴人,伊確認後也有勸告上 訴人等語(見原審卷第143至144頁)。證人程科璁於原審 亦證稱:伊曾於上班時間透過無線電呼叫上訴人未果,後 來才看到上訴人步出飯店對面的大樓,且飯店同仁先前已 有數度反應上訴人在上班時間休息、出現在非飯店區域, 伊有勸告上訴人不要在上班時間到非飯店區域2、3次,王 珉縈也曾就上班時間休息一事約談上訴人等語(見原審卷 第146至147頁),核與被上訴人提出之監視器錄影畫面擷 圖(見原審卷第105至111頁)、107年11月12、13、16至1 8日監視器畫面勘驗筆錄(見原審卷第151至153頁)大致 相符,堪信證人所述屬實。又上訴人自承被上訴人係於10 8年3月13日以其在非休息時間長時間休息、上班時間外出 為由將其資遣(見原審卷第14頁)。則上訴人於任職被上 訴人擔任房務部、公共區域清理員期間,曾因於上班時間 長時間休息遭處分,復經主管王珉縈、程科璁多次勸導改 善未果,被上訴人遂於108年3月13日以此為由依勞基法第 11條第5款規定終止系爭契約等情均為真正。   ⒋上訴人主張伊任職期間準時上班、鮮少請假,並積極完成 工作,雖提出107年3至12月之出勤報表為憑(見原審卷第 25至43頁),並爭執被上訴人終止系爭契約違反解僱最後 手段性原則云云。惟上訴人身為被上訴人飯店之清潔員, 其工作時間受到被上訴人之指揮、管制約束,應依約於上 班時間提供勞務,卻未善盡其責,於非休息時間長時間休 息、上班時間外出,顯有未能忠誠履行勞務給付義務之主 觀上不能勝任工作情形,且經被上訴人以警告處分等非解 僱手段,促使上訴人改善未果,則被上訴人終止系爭契約 ,符合解僱最後手段性,應屬合法。   ⒌若雇主具有勞基法第11條規定之法定終止契約事由,縱其 未依第16條第1項各款規定之期間為預告,依同條第3項規 定:『雇主未依第1項規定期間預告而終止契約者,應給付 預告期間之工資』。則雇主未經預告而逕行解雇勞工者, 僅生雇主應依該條項規定負給付預告期間工資之義務,於 終止契約之效力,並無影響,仍屬有效。查被上訴人依勞 基法第11條第5款規定終止系爭契約時,已給付10日預告 薪資8,333元給上訴人,業如前述。上訴人以被上訴人未 於10日前預告上訴人資遣之意,即於108年3月13日將其資 遣,解雇違法為由,主張系爭契約仍為有效云云,尚非可 採。   ㈣系爭契約既經被上訴人於108年3月13日終止,上訴人請求 確認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另依系爭契約、民法第487條 規定、勞工退休金條例第31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上訴人 應為如附表所示之給付,均屬無據。 五、結論:   綜上所述,上訴人請求確認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及被上訴 人應為如附表所示之給付,均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判決 駁回上訴人之訴,理由雖有不同,惟結果並無二致,仍應予 以維持。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 由,應駁回其上訴。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本院 斟酌後,對於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故不再逐一論列,併此 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勞動法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書記官 洪鴻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附表】(單位:新臺幣) 編號 本金 利息 1 給付上訴人1萬5,000元 自108年4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2 自108年4月1日起至上訴人復職之日止,按月於次月5日給付上訴人2萬5,000元 自各期應給付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3 提繳857元至上訴人勞退專戶 -- 4 自108年4月1日起至上訴人復職之日止,按月提繳1,512元至上訴人勞退專戶 --

2025-02-19

TCHV-113-勞上易-32-20250219-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字第312號 上 訴 人 楊恩良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梅華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確認 股東會決議無效等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31日本院113年 度上字第312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準用同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上訴不 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經原第二審法院 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又依同法第466條之1第4項規定,上訴人未依同條第1項、第 2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者,第二審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 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66條之2為聲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 訴不合法裁定駁回之,此觀同法第466條之1規定即明。另同 法第138條第2項規定寄存送達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 力,係指應受送達人未於10日內領取寄存文書而言。至應受 送達人如於寄存送達發生效力前領取寄存文書者,應以實際 領取之時為送達之時,乃屬當然(同法第138條立法理由參 照)。 二、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31日本院113年度上字第312號判 決提起第三審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亦未表明對於第二審 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復未提出委任 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經本院 裁定命其應於收受裁定正本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正,該裁定 於114年2月7日寄存於上訴人住所地之派出所後,經上訴人 於次⑻日實際領取而生送達效力,惟上訴人迄未補正,有送 達證書、簽收清單、本院答詢表、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可查( 見本院卷第221至227頁),根據上開說明,其上訴自非合法 ,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理由狀(須 按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書記官 洪鴻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9

TCHV-113-上-312-20250219-4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