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盈螢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30 筆)

嘉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嘉簡字第254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郭劉春蓮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 偵字第259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郭劉春蓮犯竊盜罪,處拘役1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 折算1日。緩刑2年。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郭劉春蓮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4年1月11日11時57分許,在寶雅嘉義國華店(址設嘉義市○ 區○○街000號)內,徒手竊取張惠玲所管領、陳列在貨架上 之「蒂巴蕾足適康襪子」4雙(價值合計新臺幣396元),得 手後隨即離去。 二、證據名稱:  ㈠被告郭劉春蓮於警詢中之自白。  ㈡證人即告訴人張惠玲於警詢時之證述。  ㈢被害報告單、商品標籤影本、和解書影本各1份;監視器影像 截圖8張、被告到案時照片4張。 三、應適用之法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 50條第1項、第454條第1項,刑法第320條第1項、第41條第1 項前段、第74條第1項第1款、第38條之2第2項,刑法施行法 第1條之1第1項。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陳昭廷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盈螢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 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 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方瀅晴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2025-03-31

CYDM-114-嘉簡-254-20250331-1

朴原交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朴原交簡字第2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潘雯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 年度偵字第193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潘雯犯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 工具罪,處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潘雯於民國114年1月24日凌晨某時,在嘉義縣○○市○○路0段0 00號其配偶吳俊人所營之攤位,與吳俊人於發生爭吵後,駕 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至朴子市某便利超商購買 調酒飲用。其飲酒完畢後,已達不得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 之程度。其知悉上情,仍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 ,駕駛上開車輛上路。其行駛至嘉義縣○○市○村里○○○0號附2 6前時,將上開車輛暫停路旁。適警方亦接獲110報案,稱潘 雯有酒後駕車情事,遂派員外出巡察。員警嗣發現潘雯所駕 駛之上開車輛停放在上址前,且呈引擎發動、閃爍方向燈之 狀態,遂趨前攔檢盤查,因而發現潘雯散發酒氣。潘雯亦當 場坦承於飲酒後駕車。員警遂對其實施吐氣酒精濃度測試, 於同日凌晨2時16分許,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 .89毫克。 二、證據名稱:  ㈠被告潘雯於偵查中之供述。  ㈡酒精測定紀錄表1份、嘉義縣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 件通知單影本3份。  ㈢嘉義縣警察局朴子分局朴子派出所警員職務報告1份、嘉義縣 朴子派出所110報案紀錄單1份、密錄器光碟1片、檢察官114 年1月24日勘驗筆錄1份。 三、應適用之法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 54條第1項,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第41條第1項前段 ,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侯德人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朴子簡易庭 法 官 陳盈螢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方瀅晴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2025-03-31

CYDM-114-朴原交簡-2-20250331-1

嘉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違反醫療法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嘉簡字第312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湯富賓 上列被告因違反醫療法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114年度偵字第187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湯富賓犯妨害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罪,處有期徒刑2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湯富賓於民國114年1月6日17時12分許,在衛生福利部嘉義 醫院(址設嘉義市○區○○路000號)5樓家屬會客室,與當班 護理師溝通其子湯百鍾住院期間之相關事宜時,因認院方有 疏失而心生不滿,乃基於恐嚇危害安全、妨害醫事人員執行 醫療業務之犯意,對護理師陳郁茹恫稱:「我記住妳了,妳 下班給我小心一點」等語,並出腳作勢攻擊護理師黃韋虹, 以上開加害生命、身體之事,恐嚇陳郁茹、黃韋虹,致其等 心生畏懼,致生危害於安全,同時以上開恐嚇方式妨害其等 執行醫療業務。 二、證據名稱:  ㈠被告湯富賓於警詢中之供述。  ㈡證人即告訴人陳郁茹、黃韋虹於警詢中之證述。  ㈢醫療暴力案件通報單1份、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身心科入院護 理評估表1份、監視器影像截圖2張、監視器影像光碟1片。 三、應適用之法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 54條第1項,醫療法第106條第3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305 條、第55條、第41條第1項前段,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 。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簡靜玉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盈螢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 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 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方瀅晴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醫療法第106條第3項 對於醫事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 法之方法,妨害其執行醫療或救護業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2025-03-31

CYDM-114-嘉簡-312-20250331-1

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附民字第79號 原 告 陳華蘭 被 告 吳域麟 上列被告因民國114年度金簡字第89號(原114年度金訴字第42號 )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 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 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張志偉 法 官 陳盈螢 法 官 鄭諺霓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李玫娜

2025-03-28

CYDM-114-附民-79-20250328-1

金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加重詐欺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訴字第445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歐陽廷穎 上列被告因加重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2454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 受命法官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被告之意見後 ,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   主 文 歐陽廷穎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處有期徒刑8月。 扣案如附表一、二所示之物均沒收。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歐陽廷穎為獲取高額報酬,基於參與犯罪組織之犯意,於民 國113年2月間,經真實身分不詳、Telegram暱稱「大橘大綠 」之詐欺集團成員招攬,而加入「大橘大綠」等數人所組成 ,以多人分工對被害人施用詐術、逐層轉遞贓款以隱匿詐欺 所得去向為犯罪手段之3人以上詐欺集團。其擔任取款車手 ,負責假冒身分向受騙之被害人收取詐欺贓款後轉交上手指 定之人。前述詐欺集團成員於113年1月起,使用LINE與黃富 美聯絡,進而對其佯稱:跟著股票投資老師買股票,保證獲 利,且可在「誠實」投資網站註冊為會員,以交付現金給專 員之方式,進行股票投資以獲利云云,致黃富美陷於錯誤, 因而依指示於113年1月23日交付現金新臺幣(下同)30萬元 給詐欺集團其他成員(此部分另由檢警偵查中)。黃富美發 現遭騙後即報警處理。然上開詐欺集團成員仍繼續以投資為 由,與黃富美聯絡,再度與黃富美相約於113年2月19日12時 許,在黃富美住處,面交投資款30萬元。歐陽廷穎則與前述 詐欺集團成員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三人以上共 同詐欺取財、行使偽造私文書及偽造特種文書之犯意聯絡, 先依「大橘大綠」指示於113年2月19日上午,在高鐵左營站 外某處花叢內,拿取詐欺集團成員所放置如附表一所示之iP hone手機1支,作為其等之聯絡工具,並使用上開手機收受 「大橘大綠」所傳送之QR CODE,復前往統一超商,利用上 開QR CODE列印如附表二所示之文書。其後搭乘高鐵、轉乘 計程車前往黃富美住處,再於同日12時許,與黃富美一同步 行至址設嘉義縣○○鄉○○村○○街00號之全家便利商店。歐陽廷 穎隨後在上址全家便利商店內,假冒為「誠實投資控股股份 有限公司」指派之專員「陳一鳴」,持附表二所示之偽造工 作證及偽造文書向黃富美行使,並在附表二編號2所示文書 偽造「陳一鳴」簽名。歐陽廷穎準備向黃富美收款時,「大 橘大綠」透過Facetime聯絡歐陽廷穎,警告歐陽廷穎現場有 異狀,指示歐陽廷穎取回附表二所示文書銷毀並離開現場。 歐陽廷穎接獲指令後,旋即逃離現場。在場員警見狀緊追在 後,歐陽廷穎則沿路撕毀附表二所示文書並丟入民雄鄉金興 村忠義元帥廟旁步道外之排水溝及花圃內。員警當場逮捕歐 陽廷穎後,扣得附表一、二所示之物。歐陽廷穎未及向黃富 美收取詐欺贓款,即遭查獲,而未遂。 二、證據名稱:  ㈠被告歐陽廷穎於警詢、偵訊及本院審理中之自白。  ㈡證人即告訴人黃富美於警詢之證述。  ㈢嘉義縣警察局民雄分局扣押筆錄、自願受搜索同意書、扣押 物目錄表各1份;告訴人與詐欺集團成員間之LINE對話紀錄 截圖17張、查獲現場照片8張、附表一所示手機內畫面翻拍 照片4張;扣案如附表一、二所示之物及其照片。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之參與 犯罪組織罪、刑法第339條之4第2項、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 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刑法第216條、第210條之行使偽造 私文書罪、刑法第216條、第212條之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 被告本案參與犯罪組織犯行,雖未據檢察官起訴,但此部分 與經檢察官起訴之詐欺取財未遂等犯行有想像競合之裁判上 一罪關係,應為起訴效力所及,本院自應於告以上開罪名後 併予審理。  ㈡被告偽造附表二所示簽名、印文之行為,係偽造私文書之階 段行為,不另論罪。其偽造附表二所示文書後持以行使,偽 造之低度行為應為行使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被告 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上開數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 55條規定,從一重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處斷。  ㈢被告與「大橘大綠」及其他參與本案之詐欺集團其他成員, 就本案犯行具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為共同正犯。  ㈣刑之減輕:  ⒈被告與所屬詐欺集團成員已著手向告訴人施用詐術,致其陷 於錯誤,而依指示欲交付款項與被告,然因被告當場為警查 獲,以致未能收受款項,始未發生取得他人財物之結果。本 案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行為尚屬未遂,危害較輕,爰依刑 法第25條第2項規定,按既遂犯之刑減輕之。  ⒉被告於偵查及本院審理中,均自白本案加重詐欺取財未遂犯 行。而被告於審理中供稱迄未取得報酬。本院考量被告本案 犯行係經當場查獲而未遂,自無從自告訴人獲得詐欺犯罪所 得,且依卷內現存證據亦不足以證明被告嗣後已因本案犯行 而獲有對價,故應認被告本案尚無犯罪所得。則被告本案加 重詐欺取財未遂犯行,應適用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7條 前段規定,減輕其刑。被告同時有上開2減輕事由,爰依法 遞減之。  ㈤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為求獲取單次1萬元至2 萬元之報酬,而加入詐欺集團,擔任車手,負責依詐欺集團 上手指示,偽裝身分並持偽造之私文書及特種文書欺瞞告訴 人,向告訴人收取詐欺贓款後轉遞上手,其所分擔之行為屬 集團詐欺犯罪所不可或缺之一環,足以造成告訴人財產損害 ,並使犯罪偵查機關亦難以追查其上手,所為實屬不該。再 考量被告於偵查及審理中均自白全部犯行之犯後態度。兼衡 被告在本案所負責之分工,並非詐欺集團之核心成員,亦非 最終處分、受益贓款之人,且目前尚乏證據足認被告已因本 案獲有利益,而被告本案經警當場查獲,尚未生詐得財物之 實害結果。另綜合被告於審理中自述之教育程度、生活、經 濟、家庭狀況、被告之素行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 四、沒收:  ㈠犯詐欺犯罪,其供犯罪所用之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均沒收之,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8條第1項已有明定 。經查,扣案如附表一、二所示之物,係供被告本案犯行所 用之物,爰均依上開規定宣告沒收。  ㈡被告本案詐欺犯行為未遂,且其否認已因本案獲得報酬,而 卷內尚乏積極證據可證明被告確實獲有犯罪所得,爰不予諭 知沒收或追徵。 五、不另為無罪之諭知:  ㈠公訴意旨另以:被告與本案詐欺集團成員共同基於洗錢之犯 意聯絡,為上開犯罪事實欄所載行為,然洗錢部分,因被告 未及向告訴人收取款項,而止於未遂,故認被告所為構成修 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2項、第1項之一般洗錢未遂罪嫌等 語。  ㈡按行為人是否已著手實行該款之洗錢行為,抑僅止於不罰之 預備階段(即行為人為積極創設洗錢犯罪實現的條件或排除 、降低洗錢犯罪實現的障礙,而從事洗錢的準備行為),應 從行為人的整體洗錢犯罪計畫觀察,再以已發生的客觀事實 判斷其行為是否已對一般洗錢罪構成要件保護客體(維護特 定犯罪之司法訴追及促進金流秩序之透明性)形成直接危險 ,以為判斷(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4232號判決意旨參 照)。  ㈢經查,依據證人黃富美於警詢時證稱:我要在全家便利商店 跟被告填寫單據跟取款,進入店內後,被告拿出證件(外派 專員:陳一鳴)給我看,並拿出現金收據準備要寫,但是被 告還沒開始填寫時,就不知道為什麼將東西收進背包內並離 開現場,我便一直跟在被告後面,之後警方便上前將被告攔 下來等語,足認被告準備填寫附表二編號2所示之收據時, 即因發現現場有異狀而放棄執行向告訴人收款之計畫,且立 即逃離現場,然旋遭埋伏員警加以攔阻並逮捕。是以,被告 事實上未取得任何特定犯罪所得,客觀上亦無從著手進行隱 匿特定犯罪所得或掩飾其來源,或妨礙、危害國家對於特定 犯罪所得之調查、發現、保全、沒收或追徵。是揆諸前揭說 明,自不能認為其已經著手進行洗錢行為,屬行為不罰,而 不能成立洗錢未遂罪。惟此部分如成立犯罪,與前揭被告經 論罪科刑部分有想像競合犯之裁判上一罪關係,爰不另為無 罪之諭知,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昱奉提起公訴,檢察官葉美菁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盈螢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方瀅晴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210條至第215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 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0條 (偽造變造私文書罪)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5年以下有 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2條 偽造、變造護照、旅券、免許證、特許證及關於品行、能力、服 務或其他相類之證書、介紹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之4 犯第339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 徒刑,得併科1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 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 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四、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影像、聲音或 電磁紀錄之方法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 發起、主持、操縱或指揮犯罪組織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 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參與者,處6月以上5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但參與情節輕微 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以言語、舉動、文字或其他方法,明示或暗示其為犯罪組織之成 員,或與犯罪組織或其成員有關聯,而要求他人為下列行為之一 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3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出售財產、商業組織之出資或股份或放棄經營權。 二、配合辦理都市更新重建之處理程序。 三、購買商品或支付勞務報酬。 四、履行債務或接受債務協商之內容。 前項犯罪組織,不以現存者為必要。 以第2項之行為,為下列行為之一者,亦同: 一、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其行使權利。 二、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已受該管公 務員解散命令三次以上而不解散。 第2項、前項第1款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一: 編號 扣案物名稱及數量 1 iPhone7手機1支(IMEI:000000000000000,內含SIM卡1枚) 附表二: 編號 扣案偽造文書名稱、數量 1 偽造之「誠實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證(姓名:陳一鳴、部門:財務部、職務:經辦專員)2張 2 偽造之現金收款收據1份(含有偽造之「誠實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印文1枚、「陳一鳴」簽名1枚)

2025-03-28

CYDM-113-金訴-445-20250328-1

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附民字第163號 原 告 張哲誠 被 告 鄭暐成 上列被告因民國114年度金簡字第70號(原114年度金訴字第166 號)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 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 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 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張志偉 法 官 陳盈螢 法 官 鄭諺霓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李玫娜

2025-03-28

CYDM-114-附民-163-20250328-1

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附民字第70號 原 告 謝淑梅 被 告 吳域麟 上列被告因民國114年度金簡字第89號(原114年度金訴字第42號 )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 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 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張志偉 法 官 陳盈螢 法 官 鄭諺霓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李玫娜

2025-03-28

CYDM-114-附民-70-20250328-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148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曾瑞娥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毒偵字第988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 之陳述,經本院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被告之 意見後,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曾瑞娥犯施用第一級毒品罪,處有期徒刑8月。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曾瑞娥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第二級毒品之犯意,於民國11 2年7月7日15時許,在其位於嘉義縣○○鄉○鄉村○○○00號住處 內,將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混合置 入玻璃球內,點火燒烤吸食所生煙霧,以此方式同時施用前 述2種毒品1次。嗣於112年7月10日17時45分許,經警盤查時 ,自承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並同意接受採尿送驗 ,警方遂於112年7月10日18時50分許,採其尿液送驗,檢驗 結果呈甲基安非他命、嗎啡陽性反應。 二、證據名稱:  ㈠被告於警詢時之供述及其於偵查及本院審理中之自白。  ㈡正修科技大學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尿液檢驗報告(報告編號 :R00-0000-000)、自願受採尿同意書、列管毒品人口尿液 檢體採集送驗紀錄表各1份。 三、應適用之法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 項前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1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10條第1項、第2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55條、第47條第1 項。 本案經檢察官謝雯璣提起公訴,檢察官葉美菁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盈螢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方瀅晴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3-28

CYDM-114-易-148-20250328-1

重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重附民字第3號 原 告 歐淑娟 被 告 林偉順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1019號加重詐欺等案件,經原 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 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 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張志偉 法 官 鄭諺霓 法 官 陳盈螢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方瀅晴

2025-03-28

CYDM-114-重附民-3-20250328-2

金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加重詐欺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訴字第1019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偉順 上列被告因加重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9271號、第11763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 罪之陳述,經受命法官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 被告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 序,判決如下:   主 文 林偉順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1年1月。 未扣案如附表二所示之文書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林偉順為求抵償債務,因而於民國113年5月初某日,加入通 訊軟體Telegram暱稱「鐵牛」、「超超」等真實身分不詳之 人所組成,以實施詐術為手段,具有持續性、牟利性之有結 構性詐欺集團(其所涉參與犯罪組織部分,另經臺灣臺中地 方法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2232號判決有罪)。其擔任取款車 手,負責假冒為投資公司人員向受騙之被害人收取詐欺贓款 後轉交上手指定之人。前述詐欺集團成員於113年4月25日8 時前某時,在社群平臺FACEBOOK發布投資股票相關貼文,誘 使歐淑娟將真實身分不詳、自稱「吳品蓉」之人設為LINE好 友,並加入名為「蒸蒸日上」之LINE投資群組。「吳品蓉」 進而陸續向歐淑娟佯稱:可下載「英倫」APP(網址:https ://app.ylslia.com/)進行股票投資以獲利云云,致歐淑娟 陷於錯誤,為求投資,而陸續與詐欺集團成員相約面交現金 給英倫公司之外務人員。林偉順與「鐵牛」、「超超」及前 述詐欺集團其他成員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三人 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無證據證明林偉順知悉共犯係以網際網 路對公眾散布而施用詐術)、隱匿犯罪所得去向、行使偽造 私文書及偽造特種文書之犯意聯絡,先由詐欺集團派員以上 開方式對歐淑娟施用詐術,使其陷於錯誤後,再由林偉順利 用附表一編號1所示手機內之Telegram群組「胖胖要起飛」 ,與該群組中的「鐵牛」、「超超」聯絡,並於113年5月23 日接收「鐵牛」所傳送之QR CODE,前往統一超商列印出如 附表一編號2及附表二所示之文書,並持附表一編號3所示之 印章,在附表二所示之文書上偽造「李開雄」之簽名及印文 。林偉順嗣依「鐵牛」指示,於113年5月24日10時14分許, 抵達址設嘉義市○區○○路000號之麥當勞速食店,假冒為「英 倫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指派之人員「李開雄」,向歐淑娟出 示附表一編號2所示之偽造工作證,並於收取歐淑娟所交付 之現金新臺幣(下同)20萬元後,交付附表二所示之偽造文 書與歐淑娟收執,而行使之,已足生損害於歐淑娟、附表一 、二所示遭冒名之人及公司。其得手後,隨即在上址麥當勞 附近,將前述贓款轉交給「鐵牛」指定之另名詐欺集團成員 ,以此將現金輾轉交付其他成員之方式,隱匿上述詐欺犯罪 所得去向。 二、證據名稱:  ㈠被告林偉順於警詢、偵訊及本院審理中之自白。  ㈡證人即告訴人歐淑娟於警詢時之證述,及其提出之LINE對話 紀錄截圖1份。  ㈢如附表一編號2所示偽造工作證、附表二所示偽造文書之翻拍 照片。 三、論罪科刑:  ㈠新舊法比較:   被告本案行為後,洗錢防制法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全文 31條,除第6條、第11條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外,自同 年8月2日起生效施行。茲比較如下:  ⒈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第3項規定:「有第2條各款 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5百萬元以下罰 金(第1項)」。「前2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所 定最重本刑之刑(第3項)」。修正後移列至洗錢防制法第1 9條第1項,規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 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 或財產上利益未達1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併科5千萬元以下罰金」,並刪除第3項規定。洗錢之財物或 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幣1億元者,修正前法定刑為「7年以下 有期徒刑(本案特定犯罪為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最重 本刑為有期徒刑7年),併科5百萬元」,修正後法定刑為「 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5千萬元以下罰金」。經比 較後,修正後法定刑最高刑度部分降低,但提高法定最低刑 度及併科罰金額度。依刑法第35條第1項、第2項規定,應就 有期徒刑最高度部分先予比較。修正前法定刑有期徒刑最高 度為7年以下,修正後已降為有期徒刑為5年以下,自應以修 正後規定,有利於行為人。  ⒉另關於自白減刑之規定,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規定 :「犯前4條之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減輕其 刑」;修正後違反洗錢防制法第23條3項規定:「犯前4條之 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如有所得並自動繳交全 部所得財物者,減輕其刑;並因而使司法警察機關或檢察官 得以扣押全部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或查獲其他正犯或 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可見洗錢防制法就自白減刑之 規定,修正後之要件較修正前規定更為嚴格,未更有利於被 告。  ⒊被告就本案洗錢犯行,於偵查及審理均已自白,且始終否認 因本案犯行已獲有犯罪所得,而卷內亦乏積極證據足證被告 確有犯罪所得,是以,被告已合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之 洗錢防制法第23條第3項之要件。其本案洗錢犯行,適用107 年11月7日修正公布之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及一體適用斯 時之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第3項之規定,有期徒刑最高 刑度為6年11月,最低刑度則為有期徒刑1月;若適用修正後 即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之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之規定 ,因同時符合洗錢防制法第23條第3項之減輕事由,有期徒 刑最高度刑為4年11月以下,最低刑度則為有期徒刑3月以上 。經整體比較自以113年7月31日修正後之規定較有利於被告 。  ⒋綜合比較之結果,以修正後即現行洗錢防制法較有利於被告 ,依刑法第2條第1項但書規定,應適用修正後規定。  ㈡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 同詐欺取財罪、刑法第216條、第212條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 、刑法第216條、第210條行使偽造私文書罪、修正後洗錢防 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洗錢罪。被告偽造附表二所示印文 及簽名之行為,均係偽造私文書之階段行為,不另論罪。其 偽造附表一編號2、附表二所示文書後持以行使,偽造之低 度行為應為行使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㈢起訴意旨雖認被告同時基於以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而犯詐欺 取財罪之犯意聯絡而為上開犯行,應同時該當刑法第339條 之4第1項第3款之加重條件。惟查,被告於審理中供稱其不 知道本案詐欺集團如何詐騙告訴人(本院卷第249頁)。再 者,詐欺取財之手法及分工模式甚多,而時下詐欺集團之分 工模式細緻,負責不同職務詐欺集團成員間,不盡然知悉彼 此之工作內容。是以,職司取款車手之被告辯稱其不知詐騙 手法為何,尚非全然無據。且依本案既存全卷事證,僅足以 認定被告單純負責依上手指示向告訴人收取贓款後上繳,尚 乏積極事證足以證明其主觀上明知或可得預見共犯所使用之 詐騙手法為何、是否曾利用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而犯之。依 罪證有疑唯利被告原則,應為有利被告之認定,僅認定其本 案係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起訴意旨認被告所為同時 該當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3款,容有未洽。惟此部分僅屬 犯罪加重條件之減縮,並不生變更起訴法條之問題。  ㈣被告、「鐵牛」、「超超」及前述詐欺集團其他成員(負責 施用詐術、收水之人)就本案犯行,具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 擔,應論以共同正犯。  ㈤被告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上開數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 法第55條規定,從重以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斷。  ㈥刑之減輕事由:  ⒈被告行為後,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公 布、同年8月2日施行。該條例第47條前段規定:「犯詐欺犯 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如有犯罪所得,自動繳交 其犯罪所得者,減輕其刑」。而所謂「詐欺犯罪」包括犯刑 法第339條之4之罪及與該罪有裁判上一罪關係之其他犯罪, 同條例第2條第1款第1目、第3目亦規定甚明。被告於偵查及 審理時均自白加重詐欺取財罪,且經認定無犯罪所得,其本 案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犯行自有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 47條前段之適用,應依該規定減輕其刑。  ⒉至被告所為洗錢犯行,雖得適用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23條第3 項規定減輕其刑,惟因屬本件想像競合犯輕罪之減刑要件, 爰於量刑時一併衡酌,附此敘明。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為求抵償其對「鐵牛」 所負之債務,因而加入本案詐欺集團擔任車手,負責依上手 指示假冒身分並持偽造之私文書及特種文書矇騙告訴人,向 告訴人收取詐欺贓款後轉遞上手,其所分擔之行為屬集團詐 欺犯罪所不可或缺之一環,已使告訴人受有財產損害,並製 造金流斷點,使犯罪偵查機關亦難以追查詐欺犯罪所得之去 向,亦無從查緝其他共犯,所為實屬不該。再考量被告於偵 查及審理中均自白全部犯行,然未積極賠償告訴人所受損失 之犯後態度。兼衡被告在本案所負責之分工,並非詐欺集團 之核心成員,亦非最終處分、受益贓款之人,且尚乏證據足 認其已獲有對價,以及被告向告訴人所收取之詐欺贓款數額 為20萬元。另綜合被告於審理中自述之教育程度、生活、經 濟、家庭狀況,及其素行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 五、沒收  ㈠犯詐欺犯罪,其供犯罪所用之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均沒收之,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8條第1項已有明定 。經查,如附表一、二所示之物,均係供被告本案犯行所用 之物,業據其於審理中供承明確(本院卷第248、249頁), 而附表一所示之物,業經另案扣押,並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以113年度金訴字第2232號判決宣告沒收乙節,亦經被告供 承在卷(本院卷第249頁),並有該案判決足憑。從而,附 表一所示之物,既經另案宣告沒收,爰不重複宣告沒收。附 表二所示之文書,則應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8條第1 項規定,宣告沒收。該等文書未經扣案,爰依刑法第38條第 4項規定,併諭知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追徵其價額。附表二所示文書上之偽造印文,本應依刑法 第219條規定宣告沒收,惟因該等文書業經本院宣告沒收如 上,爰不重複宣告沒收。  ㈡本案卷內尚乏積極證據可證明被告確實獲有犯罪所得,爰不 予諭知沒收或追徵。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仲斌提起公訴,檢察官葉美菁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盈螢 得上訴。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10條、第212條、第216條、第339條之4第1項 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 附表一 編號 另案扣押之物 0 iPhone手機1支(內含門號00000000000黑莓卡1張) 0 「英倫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證(姓名:「李開雄」)1張 0 偽刻之「李開雄」印章1顆 附表二 編號 偽造文書名稱、數量 0 英倫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收據(含有偽造之「英倫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印文1枚、偽造之「鄭炳山」印文1枚、偽造之「李開雄」簽名及印文各1枚,日期:113年5月24日)1張 0 保密協議書(含有偽造之「英倫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印文1枚、偽造之「鄭炳山」印文1枚、偽造之「李開雄」簽名及印文各1枚,日期:113年5月24日)1張

2025-03-28

CYDM-113-金訴-1019-20250328-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