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定暫時狀態處分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41-50 筆)

司聲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133號 聲 請 人 賴曜昌 相 對 人 瑞海汽車通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江洪麗賞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民國113年存字第395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新台幣柒拾柒萬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規定。而在保全程序,債權人 依法院之命為假扣押、假處分或定暫時狀態處分而供擔保, 執行法院並已實施假扣押、假處分、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執行 ,自須待執行法院撤銷其執行程序,始得謂與上開條款所定 之「訴訟終結」相當(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825號裁定參 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瑞海汽車通運股份有限 公司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依本院113 年度司裁全字第41 4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臺幣77萬元整為擔 保金,並以本院113年度存字第395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 ;茲因聲請人已撤回假扣押強制執行之聲請(案號:本院11 3年度司執全字第158號),復經聲請人定期間催告受擔保利 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等情,爰聲請返還本件擔保 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開事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3 年度存字第395號、113 年度司裁全字第414號、113年度司 執全字第158號卷宗審核,查屬無訛,且該假扣押強制執行 處分亦經撤銷在案,按諸上開說明,應認訴訟業已終結。從 而,聲請人聲請返還本件擔保金,自無不合,應予准許。爰 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一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李曜崇

2025-02-26

KSDV-113-司聲-1133-20250226-1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定暫時狀態之處分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128號 再 抗告 人 林惠珍 莊雪玉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邱敏婷律師 施瑋婷律師 劉韋廷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劉柏廷間聲請定暫時狀態之處分事件,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12月24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1293號 ),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按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抗告,僅得以其適 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86條第4項規定甚明。是 當事人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抗告,就該裁 定如何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應有具體之指摘。否則,其再抗告自 難認為合法。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指原法院本其取捨證據 之職權所確定之事實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而言,不包括認定事實不 當或理由不備之情形在內。本件再抗告人對於原法院所為裁定再 為抗告,係以:伊曾詢問訴外人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下 稱振興醫院)承辦人周新喜,其告知相對人劉柏廷所有臺北市○○ 區○○段○小段64地號土地(下稱64地號土地)因存有建物,不符 合收購條件,振興醫院已無收購64地號土地之意願,原裁定未查 明64地號土地上建物究有無拆除期限;且截至民國114年2月,亦 超過相對人依臺北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第8條規定,應於113年 8月間拆除地上物之期限,無依民事訴訟法第538條第1項規定定 暫時狀態處分之必要。相對人未釋明其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原 因,原裁定即命相對人供擔保後為定暫時狀態處分,適用法規顯 有錯誤云云,為其論據。惟再抗告人所陳上開理由,核屬原法院 認定相對人已釋明定暫時狀態處分必要之事實當否問題,要與適 用法規是否顯有錯誤無涉。依前揭說明,再抗告人提起再抗告, 難謂合法。 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 項、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吳 青 蓉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2025-02-26

TPSV-114-台抗-128-20250226-1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聲請假處分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4年度全字第4號 聲 請 人 張金城 張淨慧 張淨德 林清木 林楊伸 林奕倫 張麗花 林銘彬 林秀蓮 徐惟隆 徐福義 徐天佑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吳光中 律師 相 對 人 臺中市政府 代 表 人 盧秀燕 訴訟代理人 楊榮富 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假處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116條規定:「(第1項)原處分或決定之執 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因提起行政訴訟而停止。(第2 項)行政訴訟繫屬中,行政法院認為原處分或決定之執行, 將發生難於回復之損害,且有急迫情事者,得依職權或依聲 請裁定停止執行。但於公益有重大影響,或原告之訴在法律 上顯無理由者,不得為之。(第3項)於行政訴訟起訴前, 如原處分或決定之執行將發生難於回復之損害,且有急迫情 事者,行政法院亦得依受處分人或訴願人之聲請,裁定停止 執行。但於公益有重大影響者,不在此限。」同法第298條 第1項及第2項規定:「(第1項)公法上之權利因現狀變更, 有不能實現或甚難實現之虞者,為保全強制執行,得聲請假 處分。(第2項)於爭執之公法上法律關係,為防止發生重 大之損害或避免急迫之危險而有必要時,得聲請為定暫時狀 態之處分。」第299條規定:「得依第116條請求停止原處分 或決定之執行者,不得聲請為前條之假處分。」 二、觀諸上開各該規定意旨,可知行政訴訟法第116條第2項及第 3項係賦予人民因原處分或決定之執行,將發生難於回復之 損害者,恐俟本案撤銷訴訟勝訴確定有緩不濟急之情事,得 聲請原處分或決定停止執行,以暫時保護固有權益不受損害 ;而定暫時狀態處分旨在使聲請人因請求行政機關授予公法 上權利或利益未獲准許,得請求暫時保全特定事實狀態,俾 將來提起一般給付或課予義務訴訟獲得終局勝訴判決確定時 ,其權益無不能實現之虞。故停止執行與假處分(含定暫時 狀態處分)雖均為暫時權利保護制度,但各有其規範目的及 功能,前者為後者之代替制度(或稱代償制度),彼此不相 容。行政訴訟法第116條第2項及第3項既就侵益行政處分設 有停止執行之特別規定,人民倘因原處分執行將發生難於回 復之損害者,自應依該規定聲請裁定停止執行,其適用第29 8條規定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即為法所不許(最高行政法 院104年度裁字第336號、105年度裁字第455號及113年度抗 字第24號裁定意旨參照)。職是之故,當事人因原處分之執 行將受損害,而請求暫時權利保護,即不得規避適用行政訴 訟法第116條規定,逕依同法第298條第2項規定向行政法院 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以達到停止原處分執行之目的。 三、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於民國113年10月16日以府授地區二 第1130293424號、第1130293421號、第1130293430號、第11 30293427號及第1130292160號等公告(下合稱原處分),公 告拆除坐落臺中市烏日前竹地區區段徵收案內烏日區頭前厝 段49-2、141-27、122-6、112-7、122-5、122-8、122-9、1 30、13-4、13-7等地號土地上門牌為○○市○○區○○路0段○○巷0 0弄0號、3號;同巷25弄8號、10號;同區光明路321號、323 號;同路225巷45號之建築改良物,公告事項略以:上揭土 地業經完成徵收程序,命地上物所有權人於113年11月18日 前自行拆除,逾期未拆除者相對人將擇期依法強制拆除等語 ,並函知聲請人。惟原處分所依據之內政部108年9月24日台 內營字第0000000000號核定通過「變更烏日都市計畫主要計 畫(配合前竹地區區段徵收開發)案」有違法情形,業據原 告提起撤銷訴訟,刻由最高行政法院以112年度上字第174號 審理中,另原處分所依據之內政部107年8月28日內授中辦地 字第0000000000號徵收處分有重大明顯瑕疵而為無效行政處 分,是以原處分亦有重大違法瑕疵,聲請人上揭建築改良物 隨時有面臨遭相對人強制拆除之急迫危險,如被強制拆除將 無法恢復原狀,而有重大損害,為防止生重大損害及避免急 迫危險,有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之必要,爰依行政訴訟法 第298條第2項之規定,聲請原處分應暫時停止執行等語。 四、經核聲請人據為本件聲請標的之原處分係公告命被徵收土地 上之地上物所有權人於113年11月18日前自行拆除,逾期未 拆除者,否則相對人將擇期強制拆除,核其性質顯屬侵益處 分。則聲請人如認原處分違法損害其權益,應循序提起本案 撤銷訴訟救濟,倘有請求暫時權利保護之必要,自須依行政 訴訟法第116條規定聲請停止執行,無從適用聲請定暫時狀 態假處分。查聲請人係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依行政訴訟法 第298條規定提出本件定暫時狀態處分聲請,經本院審查認 於法尚有未合,經通知補正釋明後,其除具狀表明係依行政 訴訟法第298條規定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外,復續行依同規 定對相對人107年10月2日府授地區二第1070231982號公告亦 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此部分之追加聲請事件經本院另行分 案處理),足認聲請人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係依行政訴訟 法第298條規定提出定暫時狀態處分聲請,要無疑義。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規避適用行政訴訟法第116條規定,逕依 行政訴訟法第298條第2項規定,對於原處分聲請定暫時狀態 處分,明顯違反同法第299條規定,於法未合,無從准許。 六、結論:聲請不合法,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審判長法官 蔡紹良 法官 郭書豪 法官 黃司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抗告(須依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但符合下列情 形者,得例外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 者,得不委任律師 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2.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 。 3.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4.當事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當事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㈠、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詹靜宜

2025-02-24

TCBA-114-全-4-20250224-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限期行使權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99號 聲 請 人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法定代理人 陳碧玉 代 理 人 王奕棋 相 對 人 高政雄 上列聲請人因本院105年度司執字第117667號強制執行事件,聲 請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本院司法事務官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就其因本院一〇五年度司執 字第一一七六六七號強制執行程序暫予停止所受損害,向聲請人 行使權利,並向本院提出已行使權利之證明。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 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 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著有明文。前 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 第106條所規定。次按,分會認為法律扶助事件顯有勝訴之 望,並有聲請實施保全或停止強制執行程序之必要,受扶助 人應向法院繳納之假扣押、假處分、定暫時狀態處分、暫時 處分或停止強制執行擔保金,得由分會出具之保證書代之; 前項出具保證書原因消滅時,分會得以自己名義向法院聲請 返還,法律扶助法第67條亦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之受扶助人即供擔保人黃桂芬前 遵貴院106年度聲字第37號民事裁定,為於貴院106年度補字 第145號(後改分為本院106年度訴字第520號)債務人異議 之訴事件判決確定、和解或撤回起訴前,暫予停止貴院105 年度司執字第117667號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業由聲請 人出具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南分會法扶保證字第0000 0000號保證書供擔保後,聲請停止強制執行在案。茲因供擔 保人與相對人間訴訟業經終結,現已無繼續停止執行之必要 ,可謂訴訟終結,爰依法律扶助法第67條規定,以財團法人 法律扶助基金會之名義,向本院聲請通知相對人命於一定期 間內行使權利等語。 三、查聲請人前揭陳述,業經本院司法事務官調閱本院105年度 司執字第117667號、106年度聲字第37號、106年度訴字第52 0號、臺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107年度上易字第331號等卷宗 查核屬實。又本件業經查明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或聲請人之 受扶助人黃桂芬行使權利,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在卷可 稽。而核以聲請人之聲請,與首揭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爰酌定相對人行使權利之期間為20日,裁定如主文。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收受本裁定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 務官提出異議,並應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 事 庭 司法事務官 蔡明賢

2025-02-24

TNDV-114-司聲-99-20250224-1

審裁
憲法法庭

聲請人因聲請法官迴避事件,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暨暫時處分。

憲法法庭裁定 114 年審裁字第 208 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法官迴避事件,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暨 暫時處分,本庭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關於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之聲請不受理。 二、本件關於暫時處分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人主張略以:最高行政法院 113 年度抗字第 59 號裁 定(下稱系爭裁定)及所適用之行政訴訟法第 19 條、第 20 條、第 297 條、第 298 條及第 302 條規定(下併稱系 爭規定),違反權力分立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正當法律 程序、法律保留原則、平等原則與比例原則等等,侵害聲請 人受憲法保障之平等權、工作權、訴訟權及財產權等權利, 牴觸憲法第 7 條、第 11 條、第 15 條、第 16 條、第 22 條、第 23 條、第 24 條、第 80 條、第 159 條、第 160 條、第 162 條及第 165 條等規定,乃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 法審查暨暫時處分等語。 二、按人民於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定程 序用盡審級救濟程序,對於所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或該裁 判及其所適用之法規範,認有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 為宣告違憲之判決,憲法訴訟法(下稱憲訴法)第 59 條第 1 項定有明文;該條項所定裁判憲法審查制度,係賦予人民 就其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之案件,認確定終局裁判就其 據為裁判基礎之法律之解釋、適用,有誤認或忽略相關基本 權利重要意義與關聯性,或違反通常情況下所理解之憲法價 值等牴觸憲法之情形時,得聲請憲法法庭就該確定終局裁判 為宣告違憲之判決。又人民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應 以聲請書記載聲請判決之理由及聲請人對本案所持之法律見 解;而聲請書未表明聲請裁判之理由者,毋庸命其補正,審 查庭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復分別為憲訴法第 60 條第 6 款及第 15 條第 3 項所明定;且同法第 15 條第 3 項規定 之立法理由揭明:「聲請判決之理由乃訴訟程序進行之關鍵 事項,聲請人就聲請憲法法庭為判決之理由,······ 有於聲請書具體敘明之義務······。」故聲請憲法法 庭裁判之聲請書,若未具體敘明確定終局裁判及法規範有如 何違憲之理由,核屬未表明聲請裁判理由之情形,憲法法庭 審查庭得毋庸命補正,逕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三、聲請人就駁回其聲請之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112 年度聲字第 38 號裁定(下稱第一審裁定),提起之抗 告,係經系爭裁定以第一審裁定並無違誤,以及聲請人所為 定暫時狀態處分之聲請亦不符法定要件等為由,認聲請人之 抗告無理由予以駁回確定。是本件聲請應以系爭裁定為確定 終局裁定,合先敘明。 四、核聲請意旨所陳,無非泛言系爭規定及系爭裁定違憲,尚難 認已具體敘明系爭規定有如何之牴觸憲法,亦難認對於系爭 裁定就相關法律之解釋、適用,有如何之誤認或忽略相關基 本權利重要意義與關聯性,或違反通常情況下所理解之憲法 價值等牴觸憲法之情形,已予以具體敘明,核均屬未表明聲 請裁判理由之情形。 五、綜上,本件關於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之聲請,核與前揭憲 訴法規定要件均有未合,爰依同法第 15 條第 3 項規定, 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又本件關於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之 聲請既不受理,是聲請人之暫時處分聲請即失所依附,應併 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憲法法庭第三審查庭 審判長大法官 楊惠欽 大法官 陳忠五 大法官 尤伯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高碧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24

JCCC-114-審裁-208-20250224

司民他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民他字第1號 原 告 黃仁傑 住臺北市文山區福興路78巷20弄69 號1樓 上列原告黃仁傑與被告李昀軒等間侵害著作權有關人格權爭議等事件,本院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向本院繳納訴訟費用新臺幣貳拾捌萬壹仟伍佰參拾元,及 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 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 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其因訴訟救助暫免而應由 受救助人負擔之訴訟費用,並得向具保證書人為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114 條第1 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91條第 3 項規定,依第一項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其立法理由旨在促使當事人早日自動償付其應賠償對造之訴訟費用,故在當事人無力支付訴訟費用時,雖由國庫暫時墊付,然依法院前揭民事訴訟法第114 條第1 項規定,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同屬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程序,亦應基於同一理由而類推適用同法第91條第3 項規定加計法定遲延利息(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民國94年11月25日94年度法律座談會決議意旨參照)。次按本件應依113 年 12 月30 日修正前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徵收裁判費,抗告應徵收新臺幣(下同)1,000元,再為抗告者,亦同。又依112 年 11 月 29 日修正前民事訴訟法之規定,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徵收裁判費1,000元,聲請法官迴避,免徵裁判費。再按准予訴訟救助,於假扣押、假處分(含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上訴及抗告,亦有效力。分別為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第77條之19、第111條所明定。末按法院或審判長依法律規定,為當事人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者,其律師之酬金由法院酌定之。前項及第466條之3第1項之律師酬金為訴訟費用之一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5亦有明文。 二、經本院依職權調卷審查,本件原告提起侵害著作權有關人格 權爭議等事件,經本院107 年度民著訴字第26號、109 年度 民著上字第15 號、最高法院111 年度台上字第1586號、本院111 年度民著上更一字第6 號、最高法院113 年度台上字第1005號、113年度台抗字第470號裁定駁回上訴及抗告而確定。第一、二、三審訴訟費用及抗告費用均由原告負擔。本件原告提起訴訟,併聲請訴訟救助,經本院於107 年5 月9日以107年度民救字第15 號裁定,對原告准予訴訟救助,而暫免繳納裁判費。 三、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連帶給付500 萬元,應徵裁判費50,500元,併請求被告應連帶刪除侵及原告人格權之網路文章(即108 年11月25日「標的及爭點特定狀」之編號1 至33、35至49之文章),言詞辯論當庭追加被告張哲宣(除去「海嘯專區」文章)之非財產權請求,應徵裁判費3,000 元、3,000 元,第一審應徵裁判費合計為56,500元;原告提起第二審上訴,並為變更追加,請求被上訴人李昀軒、許哲仁(撤回)等8人各給付20萬元、連帶給付340 萬元,上訴之訴訟標的價額為500 萬元,應徵裁判費為75,750元,以及連帶刪除侵害其人格權之網路文章,並追加PTT總監張哲宣、2名現任 PTT台大版版主(姓名不詳)為被告,及PTT台大版「海嘯專區」跟「奇人怪傑專區」文章,暨就李子鋐部分,追加「玉皇大帝欲召集被水患影響的人」一文之非財產權請求應徵裁判費為4,500 元、4500元,第二審應徵裁判費合計為84,750元;嗣原告就二審(除許哲仁已確定外)敗訴部分,提起第三審上訴,上訴之訟標的價額為480 萬元,應徵裁判費為72,780元,非財產權請求應徵裁判費為4,500 元、4500元,第三審應徵裁判費合計為81,780元。發回更審後原告追加請求將本案判決書刊登公道伯網站置頂留言處,刊登三天之非財產權請求,應徵裁判費4,500 元。以上裁判費共計為227,530元,均應由原告負擔。 四、又原告就第三審上訴,聲請最高法院選任訴訟代理人,經最高法院分別以111年度台聲字第978號、113年度台聲字第152號裁定選任趙文魁律師、李芝伶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此部分之律師酬金業經最高法院111年度台聲字第2085號、113年度台聲字第894號裁定各核定為2萬元,共計4萬元。均應由原告負擔。 五、原告另聲請本院法官迴避(本院109年度民聲字第14號、109 年度民聲字第17號、110年度民聲上字第10號),經駁回後 並提出抗告(本院109年度民著抗字第11號、109年度民著抗 字第8號、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408號),應徵收抗告 費各1000元,共計3000元。均應由原告負擔。 六、原告另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本院107年度民暫字第8號、10 9年度民暫字第3號、109年度民暫字第4號、109年度民暫字 第5號、109年度民暫上字第1號、109年度民暫上字第2號) 均駁回其聲請。原告就本院107年度民暫字第8號提出抗告, 本院以107年度民暫抗字第14號駁回其2次抗告及再抗告,最 高法院則以108年度台抗字第850號駁回其抗告。原告就本院 109年度民暫上字第2號提出抗告後撤回(最高法院110年度 台抗字第543號),各應徵聲請費1000元,共計6000元,各 應徵抗告、再抗告費1000元,共計5000元。均應由原告負擔 。 七、本件原告暫免繳納裁判費共計281,530 元,依前揭裁判均應 由其負擔,是以,原告應向本院繳納281,530元,並應於自 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年息百分之五 計算之利息。爰裁定如主文。 八、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智慧財產第二庭 司法事務官 曹英香

2025-02-21

IPCV-113-司民他-1-20250221-1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聲字第61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再審事件(本院114年度聲再字第25號),聲請訴 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行政法院信其主張為 真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或提出受訴行政法院管 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之保證書以代釋明,此觀行政訴訟 法第102條第2項、第3項及第17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4條 之規定自明。而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者而言。次按「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 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三、向最高 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 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49條之3第1項規定:「第49條之1第1 項事件,當事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 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因此, 關於選任訴訟代理人之聲請,自應就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 之事由釋明之。 二、聲請人對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526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11 4年度聲再字第25號),並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告知、釋明遭資遣(數年), 且多次遭行政法院法官或大法官駁回或不受理或移轉管轄, 應超過570次,聲請行政法院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准予 免繳裁判費、賠償、不應故意或共同或多次濫用權力或不直 接准予訴訟救助或致受損害或不利益或駁回等;聲請行政法 院為聲請人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行政法院應依聲請,以 裁定准予訴訟救助、免繳裁判費、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不應故意或一再或共同不提出法律明定之要求或限制或不闡 明或不命補正或直接駁回或移轉管轄等,請於4日內闡明、 提出所要求或限制之法律明文規定,不應無法律依據或明文 要求卻故意自己或共同要求獲致不利益或受損害或侵害權益 等,應依聲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准予免繳裁判費、賠償、7日內依法處置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並未提出可使本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且能即時調 查之證據,以釋明其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之信用,或提 出保證書以代之,俾供本院審酌,是聲請人之主張尚不足以 釋明其完整收入及全面資力狀況,更無法釋明缺乏經濟上之 信用而無資力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之事實。又經本院 函詢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結果,聲請人就本院114年度 聲再字第25號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事件,並未經准許法律扶 助,有該基金會民國114年1月24日法扶總字第1140000053號 函在卷可稽。從而,聲請人就無資力部分,既未能盡釋明之 責,其訴訟救助聲請自無從准許。又聲請人就無資力部分, 既未能盡釋明之責,其聲請本院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無從准 許,均應駁回。 四、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2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王 俊 雄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林 秀 圓 法官 陳 文 燦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章 舒 涵

2025-02-20

TPAA-114-聲-61-20250220-1

最高行政法院

聲請假處分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抗字第48號 抗 告 人 四海遊龍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CALVIN SEAN PANG 訴訟代理人 林敬倫 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國防部間聲請假處分事件,抗告人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12月17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13年度全字第102號裁 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抗告法院認抗告為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為駁回抗告之裁 定。 二、緣相對人辦理「麵條類(冬粉)等138項」(採購案號GS140 02L028,下稱系爭採購案)公開招標,於民國113年11月20 日公告投標廠商資格審標結果,以抗告人未依相對人工程、 財物暨勞務採購投標須知(下稱系爭投標須知)第30點押標 金繳納方式辦理,為不合格廠商(下稱資格標審查結果), 抗告人不服,提出異議,經相對人於113年12月5日以國採購 包字第1130329034號函駁回其異議。抗告人以倘若無法及時 參與即將於113年12月16日辦理之評選作業,勢必無法得標 ,為免系爭採購案於行政爭訟結果確定終結前,相對人逕行 決標之錯誤結果,造成後續行政爭訟縱獲有利結果,恐因非 屬撤銷決標事由,致抗告人無從再次參與系爭採購案之法律 上不利益,無從藉金錢補償予以回復,產生急迫之危險,且 將發生重大之損害,爰依行政訴訟法第298條第2項規定聲請 為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聲請相對人於系爭採購案關於資格標 審查結果認抗告人資格不合格部分,於其行政爭訟確定前, 應暫准抗告人參與評選,或暫停採購程序之進行。經臺北高 等行政法院113年度全字第102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回, 提起本件抗告。 三、抗告意旨略謂::抗告人日後行政救濟類型係以課予義務訴 訟為主,請求撤銷資格標審查結果後再為一合格處分。資格 標審查結果認定抗告人不合格明顯違法,縱日後行政爭訟獲 有利結果,因非屬撤銷決標事由,抗告人無從再次參與系爭 採購案之法律上不利益,且不能以金錢補償回復;或縱然可 補償,恐亦造成國家不必要之鉅額負擔。本件已達為防止發 生重大之損害或避免急迫之危險而有必要,得聲請定暫時狀 態假處分等語。   四、本院查:   ㈠依行政訴訟法第298條第2項規定,聲請定暫時狀態之處分, 必抗告人有爭執之公法上法律關係,而有防止發生重大之損 害或避免急迫之危險之必要時,始得為之;且依同法第302 條準用同法第297條關於準用民事訴訟法第526條第1項之規 定,抗告人對爭執之公法上法律關係及定暫時狀態之必要, 應為釋明,否則其聲請即難以准許。又,抗告人聲請法院定 暫時狀態之處分內容,所保全者既為本案權利,於抗告人本 案權利存在之概然性較高時,法院始有必要以較為簡略之調 查程序,依其提出之有限證據資料,權宜性並暫時性地決定 先給予其適當之法律保護,以免將來之保護緩不濟急。此一 必要性要件之審查,在關於滿足性處分之裁量時益形明顯, 蓋滿足性之處分因其可使抗告人在本案判決確定前先獲得權 利之滿足,形同喪失其對本案訴訟原來具有之附隨性、暫定 性等本質,而實現如本案訴訟之內容,且發揮類似於本案訴 訟之效力。基於其影響之重大性,並平衡當事人雙方之利害 ,以及訴訟程序之充分性及完整性等考量因素,此種定暫時 狀態處分之聲請,必須其本案權利存在之概然性較高時,始 得謂有准許之必要性。  ㈡經查,系爭投標須知第30點第㈤項押標金繳納之處所與方式規 定:「……2.以金融機構簽發之本票或支票、保付支票、郵政 匯票、政府公債、設定質權之金融機構定期存款單(質權設 定申請書及覆函格式如附錄11、12)……。」本件相對人以抗 告人提出之支票與上開規定不符,資格標審查結果為不合格 廠商。抗告人則主張已依上開規定出具押標金支票,資格標 審查結果違法。是以,關於兩造爭執之法律關係,即抗告人 提出之押標金支票是否符合上開規定,雙方之主張各有所據 ,猶待雙方未來在本案訴訟充分攻防,由承審法院依全辯論 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作成判斷,依目前事證,尚無法認定 抗告人本案勝訴之可能性較高。次查,抗告人雖主張相對人 逕行決標之錯誤結果,縱抗告人行政爭訟獲有利結果,恐因 非屬撤銷決標事由,不能以金錢補償回復且將發生重大之損 害云云,惟並未提供任何可供即時驗證其正確性之證據,難 認已盡釋明之責。至抗告人另主張其日後獲行政爭訟有利結 果,國家為補償其未能參與系爭採購案所受損害,恐造成國 家不必要之鉅額負擔一節,核與定暫時狀態之假處分作為暫 時權利保護機制,所要考量防免聲請人受有重大損害之利益 衡量無關。揆諸首揭規定及說明,抗告人聲請本件假處分, 並無從准許,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請求,理由雖有不同,惟 結論並無二致,仍應予維持。抗告意旨猶執前詞,求為廢棄 原裁定,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蕭 惠 芳              法官 梁 哲 瑋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林 淑 婷                法官 林 惠 瑜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 郁 芳

2025-02-20

TPAA-114-抗-48-20250220-1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聲字第11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間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 事件,對於本院113年度抗字第225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113年 度聲再字第562號),並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關於 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部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行政法院信其主張為 真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或提出受訴行政法院管 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之保證書以代釋明,此觀行政訴訟 法第102條第2項、第3項及第17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4條 之規定自明。而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者而言。次按「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 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三、向最高 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 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49條之3第1項規定:「第49條之1第1 項事件,當事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 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因此, 關於選任訴訟代理人之聲請,自應就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 之事由釋明之。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其已遭資遣,且多次遭行政法院法官 或大法官駁回或不受理或移轉管轄,聲請裁定准予訴訟救助 、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等語。惟聲請人並未提出可使本院 信其主張為真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其窘於生活, 且缺乏經濟上之信用,或提出保證書以代之,俾供本院審酌 ,尚不足以釋明其之完整收入及全面資力狀況,更無法釋明 缺乏經濟上之信用而無資力繳納本件訴訟費用之事實。復經 本院依職權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查詢結果,亦無聲請 人以無資力為由聲請法律扶助而經准許情事,有該基金會民 國114年1月24日法扶總字第1140000053號函在卷可憑。依上 開規定及說明,聲請人就無資力部分,既未能盡釋明之責, 其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即屬無從准許,均應予 駁回。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邱 鈺 萍

2025-02-20

TPAA-114-聲-11-20250220-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定暫時狀態處分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全字第24號 聲 請 人 宋奚舜英 奚局英 奚受英 奚順源 相 對 人 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後備指揮部五指山國軍示範 公墓 法定代理人 林冠甫 相 對 人 奚國華 上列當事人間定暫時狀態處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提供擔保金新臺幣壹拾萬元為相對人供擔保後,相對人不 得於兩造間請求排除侵害事件之判決確定前,將奚維業、奚李翠 珍位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墓穴編號:中少校3區2排7號、穴型 :雙)之陵墓、遺骸遷移、火化及改葬。 聲請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奚維業、奚李翠珍(均已歿)育有4子4女, 即長子奚國防、次子奚國豐(已歿,並早於奚維業、奚李翠 珍死亡)、3子即相對人奚國華、4子奚國政、長女即聲請人 宋奚舜英、次女即聲請人奚局英、3女即聲請人奚受英、4女 即聲請人奚順源(前開4人合稱聲請人)。奚維業、奚李翠 珍死亡後葬於相對人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後備指揮部五指 山國軍示範公墓(下稱後指部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與奚國 華合稱相對人)管領之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奚維業、奚李 翠珍於該公墓之陵墓及遺骸為奚國防、奚國華、奚國政及聲 請人共7人所公同共有。詎奚國華於未經多數公同共有人同 意之情形下,逕於民國114年初委由奚國防之子奚邦和,向 後指部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申請遷移奚維業、奚李翠珍之陵 墓及遺骸,並經後指部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排定於同年2月2 1日進行該遷移事宜,而於同年月16日始通知他公同共有人 ,聲請人為過半數之奚維業、奚李翠珍繼承人,於受通知後 即強烈表示反對遷墓之意思,惟奚國華仍一意孤行,聲請人 復於同年月17日至後指部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表達反對遷墓 之意,然經後指部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表示除非申請經撤回 ,否則仍將如期進行奚維業、奚李翠珍遺骸之遷移。相對人 即將進行之奚維業、奚李翠珍遺骸遷移所為,係違反奚李翠 珍之遺願,且為未經繼承人過半數之遺骸管理行為,就聲請 人之奚維業、奚李翠珍陵墓及遺骸公同共有權及自身人格權 ,有侵害或有侵害之虞,聲請人擬對相對人起訴,依民法第 767條、第18條第1項後段、第828條第2項準用第820條第1項 規定,請求排除及防止相對人遷移奚維業、奚李翠珍陵墓及 遺骸之侵害。因奚維業、奚李翠珍之陵墓及遺骸遷移作業經 排定於同年月21日8時進行,已迫在眉睫,而兩造就奚維業 、奚李翠珍之陵墓、遺骸遷移存有爭執,恐遷墓一旦進行將 造成聲請人無可回復之損害,而有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必要, 是聲請人願供擔保,求為裁定相對人不得於兩造間請求排除 侵害事件之判決確定前,將奚維業、奚李翠珍位五指山國軍 示範公墓(墓穴編號:中少校3區2排7號、穴型:雙)之遺 骸、墓陵遷移、火化及改葬等語。 二、按於爭執之法律關係,為防止發生重大之損害或避免急迫之 危險或有其他相類之情形而有必要時,得聲請為定暫時狀態 之處分。前項裁定,以其本案訴訟能確定該爭執之法律關係 者為限。民事訴訟法第538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至所 謂有必要,則應依利益衡量原則,就債權人因未假處分就本 案判決勝訴確定前所生損害,與債務人因假處分所生損害衡 量比較以為決定;而法院於判斷聲請人之損害是否重大、危 險是否急迫、有無必要等不確定法律概念時,應較量聲請人 因定暫時狀態處分所可獲得確保之利益,或因未處分致本案 判決勝訴時所生之損害,與相對人因該處分所蒙受之不利益 或損害,或未為該處分所可能取得之利益,並視規制性處分 或滿足性處分、重大性或急迫性、釋明難易程度、身分法益 或財產法益、公益或私益、社會地位高低或經濟上強弱勢、 是否有不可回復之重大損害等情形決之(最高法院98年度台 抗字第61號、99年度台抗字第915號裁定參照)。 三、又按被繼承人之屍體為物,構成遺產,為繼承人所公同共有 ,其管理方式依民法第828條第2項、第820條第1項規定,應 由過半數之繼承人同意為之。又被繼承人之遺體對繼承人子 女而言,具有遺族對先人悼念不忘,虔敬追思情感之意義, 基於一般社會風俗民情及倫理觀念,子女對其已故父母之孝 思、敬仰愛慕及追念感情,係屬個人克盡孝道之自我實現, 以體現人性尊嚴價值之精神利益,自屬應受保護之人格法益 。聲請人主張奚維業、奚李翠珍現葬於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 (墓穴編號:中少校3區2排7號、穴型:雙),其等與奚國 防、奚國華、奚國政等7人為奚維業、奚李翠珍之全體繼承 人,聲請人為奚維業、奚李翠珍過半數繼承人,不同意遷移 奚維業、奚李翠珍現墓,惟相對人執意進行遷墓事宜,侵害 聲請人就奚維業、奚李翠珍之陵墓、遺骸公同共有權,及自 身人格權,或有侵害之虞,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8條第1項 後段、第828條第2項準用第820條第1項規定對相對人起訴, 請求排除及防止相對人前開侵害行為,業據其提出奚維業、 奚李翠珍陵墓位置圖、國軍示範公墓遺骸遷出申請表、拒絕 遷移父母陵墓及遺骨書等件為證,堪認已就兩造間存在排除 及防止侵害法律關係之爭執即定暫時狀態處分之請求為釋明 。又聲請人主張後指部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業經排定於114 年2月21日8時將奚維業、奚李翠珍之陵墓、遺骸遷出,相對 人知其等為反對意見後,仍執意如期進行遷墓,亦提出有前 開國軍示範公墓遺骸遷出申請表為據,衡以奚維業、奚李翠 珍之陵墓、遺骸遷出排定日期在即,而陵墓、遺骸一旦遷出 ,恐難回復原全體繼承人同意擇定之管理方式原狀,則聲請 人基於繼承人身分地位維護奚維業、奚李翠珍陵墓、遺骸之 完整性所得確保之利益,與相對人因陵墓及遺骸遷移所受之 損害相衡,應較為重,倘未予定暫時狀態之處分,聲請人權 益恐將受無可回復之重大損害,是認聲請人就定暫時狀態處 分之原因亦已為釋明,雖尚有不足,惟聲請人既陳明願供擔 保,本院認其釋明之不足,擔保足以補之,聲請人本件定暫 時狀態處分之請求,自應准許。又審酌相對人準備遷墓工程 ,應有僱工或備置新墓之契約及花費,恐因原定時程之延宕 而生違約賠償或無法取回費用等損害,並以前開國軍示範公 墓遺骸遷出申請表上所載施工承辦價新臺幣4萬732元為估算 ,以約該金額之2.5倍金額定聲請人之擔保金額。 四、又聲請人係於114年2月18日提出本件聲請,而奚維業、奚李 翠珍遺骸經後指部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安排遷出時間為同年 月21日8時,迫在眉睫,無相當時間供本院於裁定前作業安 排兩造當事人陳述意見之程序,因而依民事訴訟法第538條 第4項但書規定,未為此程序,併此敘明。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庭 法 官 劉瓊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劉淑慧

2025-02-19

SLDV-114-全-24-202502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