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韋岑

共找到 186 筆結果(第 41-50 筆)

抗再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抗再字第5號 聲 請 人 謝清彥 現於法務部矯正署臺東監獄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間訴訟救助事件, 對中華民國113年10月18日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113年度抗字第18 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57條第1項規定:「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 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一、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當事人為法人、機關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所在地、事 務所或營業所。二、有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者,其 姓名及住所或居所。三、有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及住所或 居所。四、應為之聲明。五、事實上及法律上之陳述。六、 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七、附屬文件及其件數。八、行政 法院。九、年、月、日。」第107條第1項第10款規定:「原 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十、 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第107條第9項規定:「第 1項……規定,於聲請或聲明事件準用之。」是以,對於確定 裁定聲請再審事件,應記載行政訴訟法第57條第1項所列各 款事項,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若有上開程式上欠缺,而其 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行政 法院應予裁定駁回。 二、聲請人對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113年度抗字第18號確定裁定 聲請再審,惟其書狀未表明行政訴訟法第57條第1項所列各 款事項,且未符合行政訴訟書狀規則規定之格式,經本院審 判長以裁定命其於裁定送達後14日內補正正確適格之書狀, 該裁定已於民國113年12月24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 。聲請人雖於114年1月9日提出書狀,然仍未補正書狀程式 之欠缺,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本件再審之聲請,於法不合 ,應予駁回。 三、結論:再審之聲請不合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林 韋 岑 法官 曾 宏 揚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 幸 怡

2025-02-14

KSBA-113-抗再-5-20250214-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救字第119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假處分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最 高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20號裁定聲請再審,並聲請訴訟救 助,關於訴訟救助部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聲請訴訟救助,應向受訴行政法院為之。」行政訴訟法 第102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所謂受訴行政法院包括現繫屬或 將來應繫屬之行政法院。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 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此觀同法第18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即明。 二、查聲請人因聲請假處分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聲 再字第420號裁定,向本院聲請再審,並聲請訴訟救助。其 聲請再審部分,無論本於何種法定再審事由,依行政訴訟法 第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由為裁定之最高行政法 院管轄。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就該裁定聲請再審部分 聲請訴訟救助,亦應向最高行政法院為之。爰依職權移送有 管轄權之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林 韋 岑 法官 曾 宏 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抗告(須按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 幸 怡

2025-02-14

KSBA-113-救-119-20250214-1

聲再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教師法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聲再字第177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教師法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27日最高行 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23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 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 之原行政法院管轄;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273條之情形者 ,得準用行政訴訟法第5編再審程序之規定,聲請再審,此 觀行政訴訟法第275條第1項、第283條即明。 二、查聲請人因教師法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民國113年11月2 7日113年度聲再字第423號裁定,聲請再審,依前揭行政訴 訟法第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專屬為裁定之最高 行政法院管轄。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提出聲請,顯係違 誤,爰依首揭規定依職權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林 韋 岑 法官 曾 宏 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 幸 怡

2025-02-14

KSBA-113-聲再-177-20250214-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救字第63號 聲 請 人 謝清彥 現於法務部矯正署臺東監獄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間訴訟救助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18日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113年度抗字第 18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113年度抗再字第5號),並聲請訴訟 救助,關於訴訟救助部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57條第1項規定:「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 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一、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當事人為法人、機關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所在地、事 務所或營業所。二、有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者,其 姓名及住所或居所。三、有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及住所或 居所。四、應為之聲明。五、事實上及法律上之陳述。六、 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七、附屬文件及其件數。八、行政 法院。九、年、月、日。」第107條第1項第10款規定:「原 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十、 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第107條第9項規定:「第 1項……規定,於聲請或聲明事件準用之。」是以,聲請事件 ,應記載行政訴訟法第57條第1項所列各款事項,此為必須 具備之程式,若有上開程式上欠缺,而其情形可以補正,經 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行政法院應予裁定駁回 。   二、聲請人對本院113年度抗字第18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院1 13年度抗再字第5號),並聲請訴訟救助。就聲請訴訟救助 部分,其書狀未表明行政訴訟法第57條第1項所列各款事項 ,且未符合行政訴訟書狀規則規定之格式,經本院審判長以 裁定命其於裁定送達後14日內補正正確適格之書狀,該裁定 已於民國113年12月24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聲請 人雖於114年1月9日提出書狀,然仍未補正書狀程式之欠缺 ,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本件訴訟救助之聲請,於法不合, 應予駁回。  三、結論:聲請不合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林 韋 岑 法官 曾 宏 揚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 幸 怡

2025-02-14

KSBA-113-救-63-20250214-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聲請確定訴訟費用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4年度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吳明昌 相 對 人 屏東縣恆春地政事務所 代 表 人 王正忠 上列當事人間有關土地登記事務事件,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費用 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肆萬元及自本裁定送達 相對人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91條規定:「(第1項)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於訴訟終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第2項)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者,應提出費用計算書、交付他造之計算書繕本或影本及釋明費用額之證書。(第3項)依第1項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而行政訴訟法第98條規定:「(第1項)訴訟費用指裁判費及其他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第2項)起訴,按件徵收裁判費新臺幣4千元。……。」第98條之2第1項規定:「上訴,依第98條第2項規定,加徵裁判費2分之1。」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規定:「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三、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第98條之8第2項規定:「前項及第49條之1第1項事件之律師酬金為訴訟費用之一部,應限定其最高額。其支給標準,由司法院參酌法務部及全國律師聯合會等意見定之。」第307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74條第3項再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3第1項規定:「第三審律師之酬金,為訴訟費用之一部,並應限定其最高額。」行政訴訟事件律師酬金列為訴訟費用之支給標準第2條第1項規定:「本標準所稱律師酬金,指當事人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應由行政法院或審判長酌定律師酬金數額作為訴訟費用之一部者。」同支給標準第3條第1項規定:「律師酬金,由行政法院或審判長依聲請或依職權酌定其數額。」是以,上訴人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上訴乃防衛其訴訟上權益所必要,其經最高行政法院核定之律師酬金數額亦應為訴訟費用之一部。 二、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有關土地登記事務事件,聲請人向本院 提起行政訴訟,經本院109年度訴字第211號判決後,聲請人 不服提起上訴,嗣經最高行政法院以110年度上字第182號判 決廢棄發回更審後,本院111年度訴更一字第22號判決:「 一、訴願決定(關於原處分部分)及原處分均撤銷。二、訴 訟費用(含更審前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兩造均未上訴 而確定。經本院調卷審查,聲請人預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 (下同)4千元及上訴審裁判費6千元;且上訴人於上訴審委 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律師酬金數額,業經最高行政法院以 民國113年12月26日113年度聲字第635號裁定核定為3萬元等 情,有聲請人提出之自行收納款項收據及最高行政法院裁定 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7頁至第22頁)。依首揭規定及說明 ,相對人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為聲請人所預納第一審及上訴 審裁判費暨前揭上訴審律師酬金合計4萬元(計算式:4,000 +6,000+30,000=40,000),並加給自裁定送達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法定利率即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爰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林 韋 岑 法官 曾 宏 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 幸 怡

2025-02-14

KSBA-114-聲-1-20250214-1

聲再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聲請迴避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聲再字第174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迴避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28日最高 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524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 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之 原行政法院管轄;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273條之情形者, 得準用本編之規定,聲請再審,復為行政訴訟法第275條第1 項、第283條所明定。 二、查聲請人因聲請迴避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 字第524號裁定,聲請再審,依上述行政訴訟法第283條準用 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專屬為裁定之最高行政法院管轄。聲 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提出聲請,顯係違誤,爰依職權裁定 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曾 宏 揚 法官 林 韋 岑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鄭 郁 萱

2025-02-12

KSBA-113-聲再-174-20250212-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陳情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訴字第407號 抗 告 人 許振益 相 對 人 嘉義市政府 代 表 人 黃敏惠 上列當事人間有關陳情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6日 本院113年度訴字第40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行政 訴訟法第268條定有明文。 二、查抗告人於民國114年2月7日具狀(本院收文日)對本院前 揭裁定表示不服,應視為抗告。而該裁定於114年1月9日送 達抗告人之送達代收人,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其提起抗告 期間應自原裁定送達之翌日即114年1月10日起算10日;又抗 告人及其送達代收人均設址於嘉義市,依司法院訂定之行政 法院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第2條規定,應扣除在途期間6 日,計至114年2月3日(星期一)屆滿(期間末日本應為114 年1月25日,因適逢春節假期而順延至上班首日114年2月3日 )。抗告人遲至114年2月7日始向本院具狀表示不服,此有 本院蓋用於抗告書狀之收文章在卷可稽,其提起抗告已逾法 定不變期間。故抗告並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結論:抗告不合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林 韋 岑 法官 曾 宏 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 幸 怡

2025-02-12

KSBA-113-訴-407-20250212-2

簡上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有關農業事務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4年度簡上字第1號 上 訴 人 邱俊智 被 上訴 人 臺東縣政府 代 表 人 饒慶鈴 上列當事人間有關農業事務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 月18日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113年度簡字第126號行政訴訟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上訴駁回。 二、上訴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判決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 由,不得為之,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同法第242條定 有明文。當事人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判決上訴,如依同法第 263條之5準用第243條第1項規定,以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 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 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 之旨趣,倘為司法院解釋則為揭示該解釋之字號或其內容。 如以同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為理由 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項各款之事實。上 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 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對簡易訴訟程序判決之違背法令 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二、爭訟概要:上訴人於民國112年10月26日以坐落○○縣○○鄉利 泰段483地號土地所種造林樹種相思樹,因112年海葵颱風受 有損害,依農業部112年10月23日農林業字第0000000000號 公告,向○○縣○○鄉公所(下稱卑南鄉公所)申請農業天然災 害現金救助。卑南鄉公所勘查人員於112年10月27日實地勘 查,被上訴人復於同年12月14日會同卑南鄉公所、農業部林 業試驗所太麻里研究中心等單位之勘查人員實地勘查,均認 定受災損失率未達20%而不符合救助標準。被上訴人乃於112 年12月19日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第12條之1規定,以府 農林字第0000000000號函通知上訴人不予救助(下稱原處分 )。上訴人不服,提起訴願後遭駁回,循序提起行政訴訟, 經原審以113年度簡字第126號行政訴訟判決(下稱原判決) 駁回其訴,上訴人不服,遂提起本件上訴。 三、上訴意旨: (一)112年9月3日海葵颱風來襲後,上訴人向卑南鄉公所申請 補助,承辦人員告知造林不補助,上訴人感到無奈、無助 。上訴人有責任照顧這些樹,故照相後便開始扶正倒樹。 農業部於112年10月23日始公告可申請補助,卑南鄉公所 便於同年月27日進行勘查,時間相差54天之久,卑南鄉公 所有照到尚未扶正的樹。農業部公告可申請補助之時間把 責任推給農民,沒有正義可言,海葵颱風後若能及時勘查 ,就無今天的爭議。 (二)其於原審提出多點有扶正的樹是如何查證,奈何被上訴人 不看,外行人管內行人,不能就此斷定沒有損失20%。原 審相信被上訴人所述為真,被上訴人推卸責任,為何不詳 查就斷定沒有損失20%,這有正義嗎?提供那麼多查證方 法,為何無理由?今再提起一點查證方法,每棵扶正的樹 尾都有鋸斷一些,請被上訴人或行政法院派人求證,其無 法作假。種樹是傻瓜、是犠牲,沒有收入又花錢管理,得 不到政府憐愛。希望司法有公平正義,人民才會相信政府 及司法,請求廢棄原判決及被上訴人應補發112年9月海葵 颱風災害21,262元補償金。 四、本院之判斷: (一)上訴意旨無非係重申其於原審已提出而為原判決論駁不採 之主張,或就原審法院所為證據取捨及事實認定之職權行 使指摘為不當,並無具體指明原判決有何不適用法規、適 用法規不當或有行政訴訟法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之情形 ,依前揭說明,自難認其已對原判決之如何違背法令有具 體指摘。 (二)本院就簡易訴訟事件之上訴為法律審,依行政訴訟法第23 6條準用第254條第1項規定,應以原審法院判決確定之事 實為判決基礎,故上訴人不得在上訴審提出新事實或提出 新證據方法作為提起上訴之理由。上訴人於提起本件上訴 後請求法院派人到場查證,以證明其主張之事實,核屬於 法律審上訴中提出新證據方法,自非本院所能審酌。從而 ,依首揭規定,本件上訴不合法,應以裁定駁回。 五、結論:上訴不合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林 韋 岑 法官 曾 宏 揚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 幸 怡

2025-02-12

KSBA-114-簡上-1-20250212-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救字第127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迴避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28日最高 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524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113年度 聲再字第174號),並聲請訴訟救助,本院就訴訟救助部分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聲請訴訟救助,應向受訴行政法院為之,行政訴訟法第10 2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所謂受訴行政法院包括現繫屬或將來 應繫屬之行政法院。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 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此觀 同法第18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即明。 二、查聲請人因聲請迴避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 字第524號裁定,向本院聲請再審,並聲請訴訟救助。其聲 請再審部分,無論本於何種法定再審事由,依行政訴訟法第 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由為裁定之最高行政法院 管轄。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就該裁定聲請再審部分聲 請訴訟救助,亦應向最高行政法院為之。爰依職權移送有管 轄權之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曾 宏 揚 法官 林 韋 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抗告(須按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鄭 郁 萱

2025-02-12

KSBA-113-救-127-20250212-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救字第115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迴避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最高 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57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113年度 聲再字第165號),並聲請訴訟救助,本院就訴訟救助部分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聲請訴訟救助,應向受訴行政法院為之,行政訴訟法第10 2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所謂受訴行政法院包括現繫屬或將來 應繫屬之行政法院。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 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此觀 同法第18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即明。 二、查聲請人因聲請迴避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 字第457號裁定,向本院聲請再審,並聲請訴訟救助。其聲 請再審部分,無論本於何種法定再審事由,依行政訴訟法第 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由為裁定之最高行政法院 管轄。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就該裁定聲請再審部分聲 請訴訟救助,亦應向最高行政法院為之。爰依職權移送有管 轄權之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曾 宏 揚 法官 林 韋 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抗告(須按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鄭 郁 萱

2025-02-12

KSBA-113-救-115-202502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