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毒品鑑定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41-50 筆)

單禁沒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54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許偉林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3年度戒毒偵 字第8號),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114年度聲沒字第81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編號二至四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 其餘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許偉林因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案件 ,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下稱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以113 年度戒毒偵字第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扣案如附表編號1所 示之物,為被告施用第二級毒品所用之物,應依刑法第38條 第2項、第40條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扣案如附表編號2至4所 示之物,經鑑定檢出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應 依刑法第40條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 定規定,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查獲之第一、二 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 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刑法第40條第2項、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 三、經查:  ㈠被告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戒毒 偵字第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等情,有上開不起訴處分書及 法院前案紀錄表可稽,並經本院核閱上開刑事偵查卷宗屬實 。  ㈡扣案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物,經送請臺北榮民總醫院以氣相層 析質譜儀(GC/MS)法鑑定,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成分,有該院民國111年12月29日北榮毒鑑字第C0000000號 毒品成分鑑定書可參(見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毒偵 字第7743號卷第42頁),堪認屬違禁物,應依前揭規定宣告 沒收銷燬。又盛裝上開物品之包裝袋1只,因包覆毒品,其 上留有毒品之殘渣難以析離,且無析離之實益與必要,就該 包裝袋亦應併予宣告沒收銷燬之。另送鑑耗損部分既已滅失 ,自毋庸宣告沒收銷燬。  ㈢扣案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物,經送請臺北榮民總醫院以氣相層 析質譜儀(GC/MS)法鑑定,檢出殘留第二級甲基安非他命 成分,有該院112年3月29日北榮毒鑑字第C0000000號毒品成 分鑑定書可參(見臺北地檢署112年度毒偵字第2535號卷第4 3-1頁),因殘留之毒品成分難與該物品析離,且無析離之 實益與必要,上開物品應視同毒品而屬違禁物,應依前揭規 定,宣告沒收銷燬之。  ㈣扣案如附表編號4所示之物,經送請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 務中心以氣相層析質譜儀(GC/MS)法鑑定,檢出殘留甲基 安非他命成分,有該中心112年4月24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 號毒品鑑定書可參(見臺北地檢署112年度毒偵字第1015號 卷第135頁),因殘留之毒品成分難與該物品析離,且無析 離之實益與必要,上開物品應視同毒品而屬違禁物,應依前 揭規定,宣告沒收銷燬之。  ㈤至扣案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物,未檢出殘留有毒品成分,此有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1年11月14日航藥鑑字第0 000000號毒品鑑定書可參(見臺北地檢署112年度毒偵字第3 213號卷第65頁),又聲請意旨雖主張被告於偵訊時已表明 該物品為其施用第二級毒品所用,然細閱該次訊問筆錄,檢 察官問被告:「警方於111年10月21日06時許在台北市中山 區林森北路與長安東路一段口查獲你持有安非他命吸食器1 個?」,被告答稱:「是我自己要施用。」等語(見臺北地 檢署112年度毒偵字第3213號卷第41頁),依此等問答內容 ,實無從認定被告承認該物為於該案施用毒品之用,且該物 既未驗出毒品成分,亦難排除被告誤認該物已經使用之可能 ,難認該物為被告涉犯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所用之物,自無 從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第40條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從 而,檢察官此部分聲請,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55條之36第1項、第2項,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11條、第40條第2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柏彥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許雅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2   日 附表: 編號 名稱 數量 鑑驗結果 備註 1 玻璃球吸食器 壹個 未檢出毒品成分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民國111年11月14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見臺北地檢署112年度毒偵字第3213號卷第65頁) 2 白色或透明晶體 壹包(含包裝袋壹只) 甲基安非他命 臺北榮民總醫院111年12月29日北榮毒鑑字第C0000000號毒品成分鑑定書(見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毒偵字第7743號卷第42頁),毛重零點肆捌參參公克,淨重零點貳捌貳玖公克,取樣:零點零零貳壹公克,餘重:零點貳捌零捌公克 3 分裝勺 壹支 甲基安非他命 臺北榮民總醫院112年3月29日北榮毒鑑字第C0000000號毒品成分鑑定書(見臺北地檢署112年度毒偵字第2535號卷第43-1頁) 4 吸食器具 壹組 甲基安非他命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2年4月24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見臺北地檢署112年度毒偵字第1015號卷第135頁)

2025-03-31

TPDM-114-單禁沒-154-20250331-1

單禁沒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3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鄧慶忠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2年度撤緩毒 偵緝字第100號、112年度毒偵緝字第496、497號),聲請單獨宣 告沒收違禁物(114年度聲沒字第7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鄧慶忠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下稱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以110年 度偵字第25855號、112年度撤緩毒偵緝字第100號、112年度 毒偵緝字第496、497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而上開案件為警 查扣之如附表所示之物,經鑑驗均檢出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 安非他命成分,爰依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項及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聲請宣告沒收銷燬等 語。 二、按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又違禁物或專 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查獲之第二級毒品,不問屬於犯罪行 為人與否,沒收銷燬之,此觀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 項前段亦明。而甲基安非他命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 項第2款所規定之第二級毒品,依同條例第11條第2項規定不 得持有,屬違禁物,自應依同條例第18條第l項前段規定, 沒收銷燬之。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之規定,得 諭知沒收並銷燬者,以查獲之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毒品之 器具為限,並不及於毒品之包裝袋、吸食器及分裝匙等工具 ,然若毒品本身已經微量附著器具內,無從析離,該器具自 應隨同毒品一併沒收銷燬(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6213號 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 (一)被告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施用、持有第二級毒品 )案件,經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以110年度偵字第25855號、 112年度撤緩毒偵緝字第100號、112年度毒偵緝字第496、 497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等情,有上開不起訴處分書及法 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 (二)而被告於上開案件為警查獲時所扣得如附表編號一所示白 色透明結晶,經鑑驗檢出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 分;如附表編號二所示吸食器具及如附表編號三所示殘渣 袋,經以乙醇沖洗,沖洗液均檢出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 非他命成分等情,有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民國 110年9月13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111年10月6日航藥 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在卷可稽(見臺北地檢署110 年度毒偵字第3346號卷第93頁,111年度毒偵字第2901號 卷第105頁)。而盛裝如附表編號一所示白色透明結晶之 包裝袋1只,及如附表編號二所示吸食器具、如附表編號 三所示殘渣袋,上開物品與所沾留之毒品殘渣客觀上均難 以析離,亦無析離實益,應整體視為第二級毒品而併予沒 收銷燬。是聲請人依上開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如 附表所示之扣案物,即無不合,應予准許。至鑑驗耗損之 毒品,既已滅失,自毋庸宣告沒收銷燬,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刑法第11條、第4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郭子彰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林珊慧                       附表: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33號 編號 物品 數量 鑑定書 一 白色透明結晶 1袋(含包裝袋1只,毛重0.8730公克、驗前淨重0.7240公克,取樣0.0002公克,驗餘淨重0.7238公克)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0年9月13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見臺北地檢署110年度毒偵字第3346號卷第93頁) 二 吸食器具 1組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1年10月6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見臺北地檢署111年度毒偵字第2901號卷第105頁) 三 殘渣袋 1袋(共11個)

2025-03-28

TPDM-114-單禁沒-133-20250328-1

單禁沒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0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政融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單獨宣告沒 收違禁物(114年度執聲字第36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林政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業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下稱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以111 年度毒偵字第1673號為緩起訴處分確定,且於緩起訴處分期 滿未經撤銷,而扣案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物送經鑑定,均 檢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規定之第二級毒 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器具送經鑑定, 檢出留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所沾留第二級毒品 甲基安非他命之殘渣無法析離,應整體視為毒品,爰均聲請 裁定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查獲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 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違禁物或 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刑法第40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甲基安非他 命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列之第二級毒品 ,依同條例第11條第2項規定不得持有,屬違禁物,自應依 同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沒收銷燬之。 三、經查:  ㈠被告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毒偵字第1673號為緩起訴處分確定,嗣 於113年7月31日緩起訴期滿未經撤銷等情,有前揭緩起訴處 分書、被告之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核與聲請人所附之 偵查及執行卷宗相符。  ㈡扣案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物,經取樣後檢出第二級毒品甲 基安非他命成分,扣案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物,經以乙醇沖 洗後,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此有交通部民用 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1年5月10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 品鑑定書、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松山分局扣押物品清單等在卷 可稽(見執聲卷第3至8頁,偵卷第91至94頁),足認扣案如 附表所示之物均為違禁物。  ㈢扣案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物,除於鑑驗時已耗用滅失部分 外,其餘部分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 沒收銷燬之,至附表編號1、2所示之物所含之外包裝袋2只 ,係用以包裹毒品,衡情難以與毒品完全析離,且無析離之 實益與必要,應整體視為第二級毒品,一併沒收銷燬;扣案 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物,其內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成分,除於鑑驗時已耗用滅失部分外,亦應依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沒收銷燬之,至吸食器本體雖非 毒品,然因沾黏第二級毒品而與之附合,衡情無從析離,且 無析離之實益與必要,亦應整體視為查獲之第二級毒品,併 予諭知沒收銷燬。  ㈣綜上,聲請人前揭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林傳哲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楊文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品名稱及數量 備註 1 白色結晶2袋(淨重共0.0950公克、驗餘淨重共0.0948公克,含無法完全析離之外包裝袋共2只) ⑴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1年5月10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見執聲卷第7頁、偵卷第93頁) ⑵採樣檢品已檢驗用罄 2 白色透明結晶塊1袋(淨重0.8210公克,驗餘淨重0.8208公克) ⑴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1年5月10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見執聲卷第7頁、偵卷第93頁) ⑵採樣檢品已檢驗用罄 3 殘留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玻璃球吸食器具1組。 ⑴經乙醇沖洗,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1年5月10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見執聲卷第7頁、偵卷第93頁) ⑵採樣檢品已檢驗用罄

2025-03-28

TPDM-114-單禁沒-103-20250328-1

單禁沒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58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潘威翰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1年度毒偵字 第3407號),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114年度執聲字第514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壹包(含包裝袋壹個,驗餘淨重 零點肆貳玖捌公克),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潘威翰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毒偵字第3407號 為緩起訴處分確定,惟扣案之白色微潮細結晶1包,經檢驗 含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為違禁物,爰聲請法院裁 定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違禁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40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 查獲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 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亦定有明文。 三、查扣案之色微潮細結晶1包,經鑑定結果,檢出第二級毒品 甲基安非他命成分(驗餘淨重0.4298公克),有交通部民用 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1年11月12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 品鑑定書(毒偵卷85第頁)在卷可憑,足認該扣案物確屬毒 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稱之第二級毒品無訛, 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 之。至上開毒品之外包裝袋,以現今所採行之鑑驗方式,因 袋中仍會殘留微量毒品,無法將之完全析離,應整體視為第 二級毒品而一併沒收銷燬。另鑑驗耗損之毒品部分,既已滅 失,爰不再諭知沒收銷燬,附此敘明。綜上,聲請人之聲請 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胡原碩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徐維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2025-03-28

TPDM-114-單禁沒-158-2025032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78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奕男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劉奕男持有第二級毒品,處罰金新臺幣肆萬元,如易服勞役,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含有或沾有第二級毒品大麻成分之深棕色乾燥植株碎片1袋 、研磨器1個均沒收銷燬之。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如附件)。 二、核被告劉奕男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2項之 持有第二級毒品罪。爰審酌被告之生活狀況、智識程度、犯 後態度、犯罪動機、手段、所生危害、前科素行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扣案之深棕色乾燥植株碎片1袋、研磨器1個,經送檢驗結果 ,確驗出含有或沾有第二級毒品大麻成分,有毒品鑑定書在 卷可稽,屬查獲之第二級毒品無訛,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之。 四、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3項、第450條第   1項、第454條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2項、第18   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11條、第42條第3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朱家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林鈴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十萬 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二十萬 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十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一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字第8260號   被   告 劉奕男 男 34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0000號13樓             居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8              樓之8(送達)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 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     犯罪事實 一、劉奕男明知大麻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列 之第二級毒品,非經許可不得持有,竟基於持有第二級毒品 之犯意,於民國110年間某時許,在臺北市中山區圓山花博 附近某酒吧內,自某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男子處取得大麻1包 而持有之。嗣經警於113年11月27日11時38分許,在臺北市○○ 區○○○路00巷00號4樓搜索,扣得前述大麻1包(驗前毛重0.7 120公克、淨重0.2800公克、驗餘淨重0.2781公克)及研磨 器1個,送驗後均檢出大麻成分,始悉上情。 二、案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劉奕男於警詢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並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搜索票、自願受搜索同意書、臺北市 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 物品收據、扣案大麻照片各1份等件在卷可稽,復有大麻1包 扣案足佐;又前開扣案物品經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 心檢驗後,均檢出大麻成分一節,該中心113年12月11日航 藥鑑字第00000000號鑑定書1份附卷為憑,足徵被告之任意 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2項之持有第 二級毒品罪嫌。被告基於單一持有毒品之犯意,自取得時起 至為警查獲時止,僅有一個持有行為,請論以繼續犯之單純 一罪。至扣案之大麻1包(驗餘淨重為0.2781公克)及研磨 器1個,請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 沒收銷燬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檢 察 官 黃 珮 瑜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 記 官 林 裕 騰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3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2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 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7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 2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 1 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28

TPDM-114-簡-783-20250328-1

單禁沒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單禁沒字第595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柏任 高震儒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3年度偵字第3 5538號),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113年度聲沒字第409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沒收銷燬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陳柏任、高震儒(下稱被告陳柏任等二 人)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聲請人以113年度 偵字第3553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前開案件扣案之如附表 所示之物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爰依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40條第2項規定聲請宣告沒收 並諭知銷燬之等語。 二、按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40條第2 項定有明文。次按查獲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 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均沒收銷燬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亦有 明定。又甲基安非他命,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 2款所列管之第二級毒品。 三、經查,被告陳柏任等二人涉犯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因無證據證明被告陳柏任等二人有持有第二級毒品之犯嫌,經聲請人以113年度偵字第3553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等節,此有不起訴處分書、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並經本院核閱上開案卷屬實。又前開案件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經鑑驗檢出如附表所示之第二級毒品成分乙節,此有扣押物品清單、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民國113年8月19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臺北分局114年1月17日航警北分偵字第1140000607號函附職務報告可憑(他字卷第19頁、第24頁,本院卷第17至20頁),屬違禁物,是除鑑驗耗損部分外,不問是否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爰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之。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十二庭 法 官 邱于真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林素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民國): 編號 物品 數量 鑑驗結果 扣案經過 備註 一 破裂之玻璃球吸食器 2組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臺北分局扣得(他字卷第24頁) 扣押物品清單合併註記為「二級毒品其他(含有安非他命殘渣毒品吸食器)1包」

2025-03-28

TPDM-113-單禁沒-595-20250328-1

單聲沒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聲沒字第28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聖偉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06年度毒偵字 第400、716、1112號),聲請單獨宣告沒收(114年度聲沒字第1 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李聖偉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業經臺 灣雲林地方檢察署(下稱雲林地檢署)檢察官以106年度毒 偵字第400、716、1112號案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如附表所 列之扣案毒品。爰依刑法第40條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8條第1項前段,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違禁物或專科 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 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均沒收銷燬之,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項及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另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第18條第1項規定,得諭知沒收並銷燬者,以查獲之 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毒品之器具為限,固不及於毒品之外 包裝,惟若外包裝與沾附之毒品無法析離,自應將外包裝併 該毒品諭知沒收並銷燬之(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6213號 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被告前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雲林地檢署檢察官聲請送 觀察勒戒,經本院以106年度毒聲字第59號裁定送觀察、勒 戒後,認被告無繼續施用傾向,於106年9月28日釋放出所, 並由雲林地檢署檢察官於106年9月30日以106年度毒偵字第4 00、716、1112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等情,此有前開裁定、 不起訴處分書、法院前案紀錄表各1份附卷可查,並經本院 核閱相關卷宗無訛。  ㈡附表所示之扣案物,經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鑑驗、憲兵指 揮部刑事鑑識中心鑑定,結果確實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成分,有雲林地檢署106年度安保字第229、235、308號 扣押物品清單、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草療鑑字第10603005 54號、第0000000000號號鑑驗書、憲兵指揮部刑事鑑識中心 鑑定書、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 錄表、苗栗縣警察局竹南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 表、雲林縣警察局虎尾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 各1份在卷可憑,認確係違禁物無訛。從而,本案扣案如附 表所示之物,分別為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 列之第二級毒品,確屬違禁物無訛,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18條第1項規定,不論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應沒收銷燬 。而裝放上開毒品之包裝袋,因與毒品難以完全析離,且無 析離之實益及必要,是此等包裝袋應與毒品視為一體,併予 沒收銷燬之,另被告亦於陳述意見調查表中表示無意見等情 ,故聲請人此部分聲請,洵屬有據,應予准許。至因鑑驗耗 盡之上開第二級毒品既已滅失,自無庸再為沒收銷燬之諭知 ,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刑法第4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陳靚蓉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 附表: 編號 扣案毒品 鑑定結果 證據出處 0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驗餘淨重8.1761公克,含外包裝袋1個) 均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①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雲警0465卷第12至16頁) ②雲林地檢署106年度安保字第229號扣物品清單(毒偵400卷第28頁) ③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草療鑑字第1060300554號鑑驗書(毒偵400卷第30頁)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驗餘淨重0.2082公克,含外包裝袋1個) 0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驗餘淨重0.0336公克,含外包裝袋1個) 均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①苗栗縣警察局竹南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苗檢毒偵卷第25至28頁) ②雲林地檢署106年度安保字第235號扣物品清單(毒偵716卷第16頁) ③憲兵指揮部刑事鑑識中心鑑定書(毒偵716卷第23頁)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驗餘淨重0.1725公克,含外包裝袋1個)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驗餘淨重1.6445公克,含外包裝袋1個) 0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驗餘淨重1.5103公克,含外包裝袋1個) 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①雲林縣警察局虎尾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雲警0645卷第7至10頁) ②雲林地檢署106年度安保字第308號扣物品清單(毒偵1112卷第16頁) ③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草療鑑字第0000000000號鑑驗書(毒偵1112卷第15頁)

2025-03-28

ULDM-114-單聲沒-28-20250328-1

單禁沒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單禁沒字第1130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廖潘斌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3年度毒偵緝 字第701號、113年度毒偵緝字第702號、113年度毒偵緝字第703 號),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113年度聲沒字第932號),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毒偵緝 字第701、702、703號被告廖潘斌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 件,業經不起訴處分確定,有該等案件不起訴處分書在卷足 稽。惟該等案件所查扣如附表所示物品,經送鑑驗結果,或 屬於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亦屬於違禁物,抑或附著甲 基安非他命微粒),此有附表所示鑑定書附卷可憑;且因此 等毒品均已附著於各該包裝袋、吸食器、器具或湯匙,而均 難以單獨析離,爰依前述法律規定及說明內容,均聲請單獨 宣告沒收並銷燬之等語。 二、按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又單獨宣告沒收 由檢察官聲請違法行為地、沒收財產所在地或其財產所有人 之住所、居所或所在地之法院裁定之,刑法第40條第2項、 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4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甲基安非他命 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規定之第二級毒品; 而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 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定。 三、經查,被告廖潘斌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均涉犯施 用第二級毒品罪),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以 113年度毒偵緝字第701、702、703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有 該不起訴處分書1份在卷可稽,並經本院核閱上開各偵查案 卷全部事證無訛。而聲請意旨所述被告為警查如附表扣案物 欄所示之扣案物,經送請檢驗,附表編號5、8、9所示之物 均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有附表所示鑑驗文件 可憑,上開扣案物均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 規定之第二級毒品,認屬違禁物。從而,聲請人聲請就此部 分宣告沒收銷燬,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另包裝上開毒 品之外包裝袋、吸食器、器具或湯匙(即附表其餘之物), 因其上殘留之毒品難以析離,且觀全情尚無析離之實益與必 要,應視同毒品,併予沒收銷燬;至於因鑑驗用罄部分,既 已滅失,無庸另為沒收銷燬之諭知,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刑法第4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十九庭  法 官 鄭芝宜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品 鑑定報告 出處 0 吸食器具1組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 113年度毒偵緝字第701號、112年度毒偵字第4749號 0 玻璃球吸食器1組 同上 同上 0 破裂之玻璃球吸食器1組 同上 同上 0 金屬鏟形湯匙1支 同上 同上 0 白色透明晶體3包(共淨重2.53公克,驗餘淨重2.5公克)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112年北市鑑毒字第285號鑑定書 113年度毒偵緝字第702號、112年度毒偵字第4769號 0 吸食器具1組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 同上 0 玻璃球吸食器1個 同上 同上 0 白色透明結晶2袋(共淨重4.882公克,驗餘淨重4.8218公克)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鑑定書 113年度毒偵緝字第703號、112年度毒偵字第4252號 0 白色透明結晶4袋(共淨重3.726公克,驗餘淨重3.7257公克) 同上 同上 00 吸食器具1組 同上 同上

2025-03-28

PCDM-113-單禁沒-1130-20250328-1

單禁沒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15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承志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單獨宣告沒 收違禁物(114年度聲沒字第8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編號1 所示之物,沒收銷燬之;扣案如附表編號2所 示之物,沒收。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林承志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0年度毒偵字第2496號為不 起訴處分確定,惟該案查扣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2袋 (淨重0.5120公克,驗餘淨重0.5118公克)係違禁物,爰依 法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另扣案之吸食器1組,則為被告 所有供犯罪所用之物,爰依法聲請宣告沒收等語。 二、按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 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違禁物,不問屬 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 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得沒收之;違禁物或專 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2項之物,因事 實上或法律上原因,未能追訴犯罪行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者 ,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1項、第2項前段、第40條 第2項、第3項亦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前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檢 察署檢察官以110年度毒偵字第2496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在 案,此有上揭不起訴處分書1份附卷可憑。而上開案件所查 扣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白色結晶2袋(含2袋4標籤毛重1.0720 公克,淨重0.5120公克,取樣0.0002公克,驗餘淨重0.5118 公克),經送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確檢出甲基 安非他命成分,此有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0年5 月17日航藥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1份在卷可稽,足徵 上開扣案物確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自屬違禁物無訛 。又因扣案之包裝袋內所殘留微量之甲基安非他命無法完全 析離,應一體視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依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併諭知沒收銷燬。至送驗耗損部 分之毒品因已滅失,爰不另宣告沒收銷燬。聲請人據此就上 開扣案之甲基安非他命聲請宣告單獨沒收銷燬,核與前揭規 定要無不合,應予准許。另附表編號2之扣案之吸食器1組, 則為被告所有、供其施用毒品所用之物,此據被告供承在卷 ,是應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第40條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 。從而,檢察官之聲請均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11條、第38條第2項前段、第 40條第2項、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鄧鈞豪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靜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品數量及單位 備註 1 白色結晶2袋 送驗白色結晶2袋(檢驗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含2袋4標籤毛重1.0720公克,淨重0.5120公克,取樣0.0002公克,驗餘淨重0.5118公克)。 2 吸食器1組 為被告所有,供本件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所用之物。

2025-03-28

TPDM-114-單禁沒-115-20250328-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29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衍儒 指定辯護人 呂承育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113年度偵字第29727號、113年度偵字第34991號),本院判決如 下:   主 文 陳衍儒販賣第二級毒品,處有期徒刑貳年捌月。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壹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 實 一、陳衍儒明知甲基安非他命係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列管之第 二級毒品,非經許可不得販賣,竟基於販賣第二級毒品甲基 安非他命牟利之犯意,於民國112年12月13日0時許,透過行 動通訊軟體LINE(下稱LINE)與吳宗彥聯繫毒品交易事宜後 ,隨即依約前往臺南市○區○○路0段000號某夾娃娃機店前, 並於同日0時33分許,在該處以新臺幣(下同)1,000元之價格 ,販賣甲基安非他命1包(含吸食器1組)予吳宗彥以營利。 嗣吳宗彥於同日11時25分許,在臺北市○○區○○街000號「陽 明醫院」停車場為警查獲,並扣得上開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 包、吸食器1組等物,吳宗彥始供出上情。 二、案經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指揮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一 分局報告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本判決所引用具傳聞證據性質之供述證據,檢察官、被告陳 衍儒及其之辯護人至言詞辯論終結前均未見有聲明異議之情 形,經本院審酌該等證據作成時之情況,並無違法取證或其 他瑕疵,與本案待證事實均具有關聯性,亦無顯不可信之情 況,認為以之作為證據應屬適當,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 第2項規定,均有證據能力。另本判決所引用之非供述證據 ,與本案待證事實均具有證據關聯性,且無證據證明是公務 員違背法定程序所取得,依刑事訴訟法第158條之4規定之反 面解釋,亦均有證據能力。 二、上述犯罪事實,為被告於警詢、偵查以及本院審理中坦承不 諱(警一卷第3-7頁、他卷第85-89頁、第147-149頁;本院 卷第73頁、第76-77頁、第102頁),核與證人吳宗彥於偵訊 中具結後之證述內容相符( 他卷第81-82頁),並有本案交 易現場監視器翻拍照片1份(警一卷第9-12頁)、陳衍儒與 吳宗彥間line對話紀錄截圖及手機鑑識資料1份(警一卷第1 3-25頁)、吳宗彥指認被告陳衍儒之指認犯罪嫌疑人紀錄表 暨指認照片及真實姓名對照表1份(警一卷第63-66頁)、交 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3年1月5日航藥鑑字第00000 00號毒品鑑定書1紙 (警一卷第83頁)在卷可以佐證,足認 被告上述自白與事實相符,自可採信。被告復坦承販賣時「 從毒品中舀一些起來自己施用」(本院卷第108頁),則其 於本件販賣毒品犯行,確有從中謀取利益之營利意圖亦可認 定。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應可認定。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2項之販賣第二 級毒品罪。又被告於販賣前持有第二級毒品之行為,為販賣 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被告於偵查及審判中均自白,爰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  ㈡按刑法第59條所規定之酌減其刑,必其犯罪有特殊之原因、 環境或背景,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人之同情,認即使予以 宣告法定最低度刑猶嫌過重者,始有其適用(最高法院113 年度台上字第806號刑事判決意旨可資參照)。查被告本案 所犯販賣第二級毒品罪之法定最輕本刑為有期徒刑10年,如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項自白減輕後,最輕本刑為 有期徒刑5年。而被告於本件僅以1千元之對價販賣第二級毒 品1小包約0.22公克(檢驗後淨重為0.0458公克),其販賣 對象只有一人,其所為實屬施用者間互通有無之行為,與大 量販賣者有異,如量處最輕本刑有期徒刑5年,實有過重或 值得憐憫之處,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人之同情,爰依刑法第 59條規定,再遞減其刑。  ㈢審酌被告無視國家杜絕毒品犯罪之禁令,明知毒品戕害人體 身心健康甚鉅,為謀取利益,仍販賣第二級毒品予他人牟利 ,被告法治觀念薄弱,所為危害他人,應予非難。惟被告犯 後始終坦認犯行,顯有悔意。又本案販賣數量僅1小包,販 賣對象又僅1人,情節尚非重大。兼衡被告高職畢業,入監 前擔任營造工頭,家中尚有父母須撫養之家庭與經濟狀況等 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刑。 四、沒收       ㈠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查獲之第二級毒品 ,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銷燬之。其所稱查獲之毒品,係 指犯人被查獲之毒品而言,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223號 著有判決可參。本件扣得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小包, 詳如前揭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航空醫務中心113年1月5日航藥 鑑字第0000000號毒品鑑定書1紙,惟該毒品係警方於搜索吳 宗彥處查扣,有搜索扣押筆錄在卷可按。該包第二級毒品既 係在吳宗彥處查扣,即非自被告處查扣,且依吳宗彥所述, 其雖向被告購買取得該包毒品,惟查扣時,已在吳宗彥管領 之下,該包毒品顯非被告被查獲之毒品,依前揭最高法院判 決意旨,爰不宣告沒收銷燬。  ㈡又被告坦承以1千元販賣第二級毒1小包與吳宗彥,該 1千元 即係被告之犯罪所得,雖未扣案,仍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 、第3項之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㈢其餘扣案如事實欄所示之毒品吸食器1組,係吳宗彥所有,且 無證據可認定上開物品與本案犯行有關,檢察官亦未聲請沒 收,爰不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信勇提起公訴,檢察官莊立鈞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劉怡孜                   法 官 陳澤榮                   法 官 陳振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張儷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31  日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 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 刑者,得併科新臺幣 3 千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二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 10 年以上有期 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 千 5 百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三級毒品者,處 7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 科新臺幣 1 千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四級毒品者,處 5 年以上 12 年以下有期 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5 百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專供製造或施用毒品之器具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 百 50 萬元以下罰金。 前五項之未遂犯罰之。 卷證: 1.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南市警一偵字第1130654126號刑案 偵查卷宗(警一卷) 2.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永康分局南市警永偵字第1130484843號刑案 偵查卷宗(警二卷) 3.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他字第5842號偵查卷宗(他卷) 4.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29727號偵查卷宗(偵一卷 ) 5.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34991號偵查卷宗(偵二卷 ) 6.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4年度訴字第29號刑事卷宗(本院卷)

2025-03-28

TNDM-114-訴-29-2025032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