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曉雁

共找到 151 筆結果(第 41-5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826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徐子傑 張華軒 被 告 鄭長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2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1萬7,380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34萬6,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 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03萬5,497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 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本件依兩造簽訂之信用卡約定條款第 28條、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參、共通約定條款第10條第2項 約定,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故本院就本件訴訟自 有管轄權。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之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如附件民事起訴狀所載。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 本件訴訟等語,聲明:㈠如主文第1項所示。㈡願供擔保請准 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經查,原告就其上開主張,已提出信用卡申請書、信用卡約 定條款、信用卡帳務明細、客戶消費明細表、個人信用貸款 申請書、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無擔保利率條件變更同意書 (數位聲請)、無擔保利率條件變更申請約定條款、撥款資 訊、利率查詢、放款帳戶還款交易明細等件為證,是原告前 開主張,應屬實在。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原告 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經核並無不合,爰酌定相 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並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 執行。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附表:(時間:民國/幣別:新臺幣)          編號 請求金額 計息本金 年利率 利息計算期間 1 5萬1,235元 4萬7,660元 15% 113年8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 2 18萬9,733元 18萬6,107元 6.12% 113年6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 3 14萬7,034元 14萬4,599元 5.12% 113年6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 4 20萬5,634元 20萬2,899元 4.12% 113年6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 5 9萬1,356元 8萬9,841元 5.12% 113年6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 6 10萬2,339元 9萬9,502元 8.62% 113年6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 7 16萬9,592元 16萬4,875元 8.62% 113年6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 8 6萬0,457元 5萬9,169元 8.62% 113年6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

2025-02-24

TPDV-113-訴-5826-2025022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967號 原 告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訴訟代理人 彭若鈞律師 許力元 被 告 陳建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2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10萬5,070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本件依兩造簽訂之個人信用貸款線上 專用約定書第22條、信用卡約定條款第29條約定,合意以本 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故本院就本件訴訟自有管轄權。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之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08年5月22日與伊簽訂信用卡契約請 領信用卡使用,依約被告得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應於當期 繳款截止日前向伊全部清償或繳付最低應繳金額,逾期清償 者,除喪失期限利益外,就前期帳單之累積消費額,應按年 息14.99%計算利息,並另加計違約金,詎被告未依約清償, 至113年11月8日止尚欠伊新臺幣(下同)11萬46元(含本金 9萬5,318元、至113年7月3日止之期前利息8,417元、113年7 月4日至113年11月8日止之利息5,010元、起訴前已結算未受 償之費用及違約金1,301元);被告又於111年8月8日向伊借 款200萬元,依約應分期攤還本息,詎被告未依約清償,至1 13年11月8日止,尚欠199萬5,024元(含本金175萬7,531元 、至113年4月25日止之期前利息10萬9,624元、113年4月26 日至113年11月8日止之利息12萬7,869元)。依約被告均已 喪失期限利益,應即清償所有未償還之款項並按約給付利息 (就信用卡部分,本件應適用之利率為年息14.99%;就信用 貸款部分,本件應適用之利率為年息13.48%)、違約金。爰 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聲明:如主文第1 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經查,原告就其上開主張,已提出個人信用貸款線上專用申 請書、個人信用貸款線上專用約定書、信用卡會員約定條款 、信用卡帳單及消費明細、信用貸款繳款帳卡、信用卡帳單 彙總表、貸款交易明細表等件為證,又被告經合法通知,未 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就原告之上揭主張提出書狀予以 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 ,是原告前開主張,應屬實在。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附表:(時間:民國/幣別:新臺幣) 編號 計息本金 年利率 利息計算期間 1 9萬5,318元 14.99% 自113年11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 2 175萬7,531元 13.48% 自113年11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

2025-02-24

TPDV-113-訴-6967-2025022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240號 聲 請 人 黃雪嬌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如附表所示之證券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709號公示 催告。 二、按於一定期日或期間內,應為意思表示或給付者,其期日或 其期間之末日,為星期日、紀念日或其他休息日時,以其休 息日之次日代之,民法第122條定有明文。本件所定申報權 利期間之末日為民國114年1月28日,因為春節而順延於同年 2月3日屆滿,迄今無人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附表: 編號 發行公司 受益憑證名稱 受益憑證號碼 張數 單位數 1 富邦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富邦幸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12-D00-00- 0000000-0 1 1,000

2025-02-24

TPDV-114-除-240-2025022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公共空間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4188號 原 告 南京首都廣場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鍾國仁 訴訟代理人 沈宏裕律師 被 告 杰李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高碧滿 訴訟代理人 顔火炎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公共空間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0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坐落臺北市○○區○○段○○段○0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 放大略圖位置A-B-C-D(面積38.98平方公尺)扣除編號甲1 (面積17.19平方公尺)所示土地(面積21.79平方公尺), 騰空返還予全體共有人。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萬7,263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20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應自民國112年7月19日起至騰空返還第一項所示土地占 用部分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1,557元。 四、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五、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六、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36萬7,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09萬9,195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本判決第二項、第三項,於原告各以新臺幣2萬2,500元、每 屆滿1個月以新臺幣519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 告如各以新臺幣6萬7,263元、每屆滿1個月以新臺幣1,557元 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八、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原告法定代理人原為傅荔萍,嗣依序變更為楊亞書、鍾國仁 ,並經其等分別具狀聲明承受訴訟,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暨其法定代理人即訴外人高碧滿於民國104 年至105年間與訴外人蔡銘鴻、林麗琴、朱思嚴有訴訟紛爭 ,嗣經本院104年度訴字第910號、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上 字第241號判決(下稱前案判決)確認高碧滿對坐落於臺北 市○○區○○段○○段0000○號即門牌號碼臺北市○○○路0段000號至 000號地下二層如附圖即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鑑 定圖(下稱附圖)放大略圖編號甲1所示(面積17.19平方公 尺)部分(下稱43號停車位)之使用權存在。其權利範圍本 應與該層權利範圍同為25/1000之其他所有權人之使用範圍 相同,即可停放一輛車輛,詎高碧滿取得勝訴判決後竟未經 伊同意,且無視前開鑑界範圍,私下劃設超出前案判決之停 車空間,霸佔該層公共車道空間如附圖位置A-B-C-D(面積3 8.98平方公尺)扣除編號甲1(面積17.19平方公尺)所示空 間(面積21.79平方公尺,下稱系爭空間),侵害其他所有 權人及使用權人之權益,將原僅可停放一輛車輛的空間自行 擴張為三輛車空間,並持續出租牟利。嗣南京首都廣場大廈 108年6月15日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由伊依法請求高碧滿返 還無權占有之系爭空間,高碧滿旋於108年7月23日將43號停 車位之所有權以買賣方式轉讓予其任負責人之被告,並於同 年8月26日辦妥登記,意圖規避相關責任。爰依民法第767條 第1項及第821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占用之系爭空間,又被 告無權占用系爭空間,每月可獲依申報地價5%計算之相當於 租金之不當得利,致伊受有損害,應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返 還自107年6月24日起至112年6月23日止之不當得利新臺幣( 下同)91萬7,226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返 還系爭空間之日止,按月給付1萬6,541元等語,聲明:㈠被 告應將坐落臺北市○○區○○段○○段○00地號土地(下稱17號土 地)上,如附圖放大略圖上位置A-B-C-D(面積38.98平方公 尺)扣除編號甲1(面積17.19平方公尺)所示土地(面積21 .79平方公尺)騰空返還予全體共有人。㈡被告應給付原告91 萬7,226元及自民事訴之變更暨陳述意見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應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騰空返還第一項所示土地占用部分之日止,按 月給付原告1萬6,541元。㈣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伊所占用之43A、43B、43C停車位(下合稱系爭 停車位)係向高碧滿所購買,範圍確有超越前案判決判定得 占用部分。但伊占用之系爭空間係地下二層之建物面積,非 土地面積,原告請求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之計算基準有誤 ,系爭大廈共17層,加上頂樓共18層,故每層占用17號土地 之面積為89.28平方公尺,系爭停車位所在之地下二層總面 積為1713.52平方公尺,以此計算伊所占用土地面積約為1.1 87平方公尺,故應以土地面積1.187平方尺計算不當得利, 是起訴前5年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合計應為4萬9,965元, 另被告應有部分為萬分之3,故其他共有人得請求之金額為4 萬9,950元,另每月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應為901元等語置 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兩造均不爭執:  ㈠被告之前手高碧滿經前案判決確認就坐落於00號土地上同小 段0000建號(即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00000號地 下二層)建物之00號停車位使用權存在,其範圍如附圖甲1 所示部分,面積為17.19平方公尺。  ㈡高碧滿於前案判決後,將附圖所示紅色框線(即A-B-C-D)範 圍劃設3個停車位使用,其範圍超出前案判決確認得占用部 分,無權占用面積為21.79平方公尺。  ㈢被告於108年8月26日受讓取得43號停車位之使用權,並使用 系爭空間迄今。 四、本院之判斷:  ㈠被告不爭執其無權占用系爭空間、應返還全體共有人,則原 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及第821條規定,請求被告應將系爭 空間騰空返還予全體共有人,自屬有據。  ㈡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但依其利益之性質或其他情形不能返還者,應償還其價 額,民法第179條前段、第181條但書分有明定。而無權占有 他人不動產,可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此為社會通常之觀 念。次按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其建築物申 報總價年息10%為限,土地法第97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開規 定所謂之土地價額,依同法施行法第25條規定,係指法定地 價而言,而土地法第148條規定土地所有權人依土地法所申 報之地價為法定地價,故土地法第97條所謂之土地申報價額 ,即指該土地之申報地價。又所謂年息10%為限,係指房屋 租金之最高限額而言,並非必須依照申報總價年息10%計算 ,尚須斟酌系爭土地位置、鄰近地區工商繁榮程度、使用人 利用土地之經濟價值、所受利益等情事以為決定之。經查:  ⒈被告自108年8月26日起無權占用系爭空間,因此受有相當於 租金之利益,並致原告及其他共有人受有損害,原告依上開 規定請求被告自108年8月26日起至112年6月23日間相當於租 金之不當得利,以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即112年7 月19日,見北司補字卷第37頁)起,至被告騰空返還系爭空 間止,按月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均屬有據;逾此範 圍之請求(即被告尚未占用之期間),即屬無據。   ⒉系爭空間坐落在臺北巿松山區,主要用途為停車用,核屬於 城市地方,自有土地法第97條第1項關於租金限制規定之適 用。本院審酌系爭空間所屬系爭建物,距離南京三民捷運站 僅約步行1分鐘路程,往來交通狀況及生活機能堪稱便利良 好(參見Google地圖);惟系爭空間僅係系爭建物(合計17 層)其中1層,尚無從與土地上僅單一建物之情形相提並論 ;並考量被告出租系爭空間予他人之利用系爭空間之經濟價 值及所受利益等情事,認以系爭空間按所占基地面積按1/17 、17號土地申報總價年息8%,據以計算被告應給付之相當租 金之不當得利為當。參以17號土地自108年起申報地價為如 附表「申報地價」欄所示,有地價查詢資料為憑(見本院卷 第117、209頁)。準此,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自108年8月26 日起至112年6月23日止之不當得利共6萬7,263元(計算式詳 如附表所示);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即112年7月19日 起,至被告騰空返還系爭空間止,被告應按月給付1,557元 (計算方式同上,並按原告主張以113年申報地價計算)。 逾此部分請求金額,則無理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821條及第179條規 定,請求被告應將系爭空間騰空返還予全體共有人;被告應 給付原告6萬7,263元及自民事訴之變更暨陳述意見狀繕本送 達翌日即113年8月20日(見本院卷第187頁回執)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被告應自112年7月19日起至騰 空返還系爭空間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557元,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就原告勝訴部分,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經 核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並依職權宣告被 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 聲請則失所依據,應併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本院審酌原告雖 一部敗訴,惟其敗訴部分僅係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 當得利部分,爰仍認本件訴訟費用全部應由被告負擔為適當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附表: 計算期間 公告地價 申報地價 不當得利之金額 108年8月26日至同年12月31日 204,693元 163,754元 5,868元 109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 211,760元 169,408元 17,371元 110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 211,760元 169,408元 17,371元 111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 219,442元 175,554元 18,002元 112年1月1日至同年6月23日 219,442元 175,554元 8,651元 小計 67,263元 備註: ⒈申報地價依平均地權條例第16條規定,土地所有權人未於公告期間申報地價者,以公告地價之80%為申報地價。 ⒉不當得利計算式:占用面積21.79㎡÷17層×申報地價×8%×占用時間。例如:108年8月26日至同年12月31日之不當得利即21.79÷17×163,754×8%÷12×(4+6/31)。 ⒊所有算式均於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⒋時間:民國/幣別:新臺幣。

2025-02-20

TPDV-112-訴-4188-20250220-1

勞補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資遣費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450號 原 告 CORTELL FERNANDEZ ABRAHAM(柯德亞) 訴訟代理人 胡竣凱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中華田園樂活協會間請求給付資遣費等事件,原 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查,本件訴之聲明第一項及第二項之 訴訟標的金額合計為新臺幣(下同)9萬1,278元(計算式:45,4 67元+44,000元+起訴前已生之利息1,811元=91,278元),依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原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惟其 請求之性質為工資及資遣費,依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之規定 得暫免徵收裁判費三分之二,是該部分應暫先繳納之第一審裁判 費為333元。又訴之聲明第三項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部分為非 因財產權而起訴,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之規定,應徵 第一審裁判費3,000元,是本件應暫先繳納之裁判費為3,333元( 計算式:333元+3,000元=3,333元)。茲依勞動事件法第15條、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 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2025-02-19

TPDV-113-勞補-450-20250219-1

勞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退休金差額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訴字第403號 原 告 余東榮 被 告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北郵件處理中心 法定代理人 林煌城 訴訟代理人 劉志鵬律師 陳文靜律師 廖福正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退休金差額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我國現行法律之規定,關於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之審判, 係採二元訴訟制度,分由不同性質之法院審理。除法律別有 規定外,關於因私法關係所生之爭執,由普通法院審理;因 公法關係所生之爭議,則由行政法院審判之(司法院釋字第 466號解釋文參照)。次按,法院認其無審判權者,應依職 權以裁定將訴訟移送至有審判權之管轄法院;法院為第1項 裁定前,應先徵詢當事人之意見,法院組織法第7條之3第1 項、第4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此徵詢當事人意見之規定,係 為保障當事人之程序權,並使法院能正確判斷審判權之有無 ,不以徵得當事人之同意為必要。再按,公法上之爭議,除 法律別有規定外,得依行政訴訟法提起行政訴訟;人民與中 央或地方機關間,因公法上原因發生財產上之給付或請求作 成行政處分以外之其他非財產上之給付,得提起給付訴訟, 因公法上契約發生之給付,亦同,行政訴訟法第2條、第8條 第1項定有明文。又按本法所稱高等行政法院,指高等行政 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所稱地方行政法院,指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行政訴訟庭;適用通常訴訟程序之事件,以高等行政法 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關於公務員職務關係之訴訟,得由公 務員職務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行政訴訟法第3之1條、第 104條之1第1項前段、第15條之1亦有明文。而所謂「公務員 職務關係之訴訟」,包括公務員職務關係是否發生及因職務 關係所生之訴訟,例如俸給、銓敘、退休(包含退休及退休 金發給之審定)等(最高行政法院108年度裁字第858號裁定 意旨參照)。從而,公務員退休後,因不服審定機關所為退 休金重新計算之處分所生訴訟,即屬關於公務員職務關係之 訴訟。 二、原告起訴主張:伊於民國108年7月16日自被告屆齡退休,服 務年資45年7月27日,退休時資位為「副業務長」,係公務 員兼具勞工身分,選擇依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領取退 休金。被告核給伊45個退休金基數,惟被告計算平均工資時 未計入伊退休前6個月內取得之經營績效獎金,爰請求被告 給付退休金差額新臺幣314萬6,062元等語。 三、經查,本件原告為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依勞基法第84條之 規定,其退休應適用公務員法令之規定,且依原告提出之被 告108年7月24日函文說明第五點之記載,原告如對退休案核 定結果不服,應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相關規定,提起復審,或 依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申請更正或變更(見本院卷一第13、 14頁)。依前開說明,本件原告不服被告審定之退休金數額 ,應屬公法關係,並非私權爭議,自應循行政訟爭程序請求 救濟,由行政法院審判之,普通法院並無審理之權限。是原 告向無審判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 至被告機關所在地之行政法院,即有受理本件訴訟權限之臺 北高等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2025-02-17

TPDV-113-勞訴-403-2025021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款項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訴字第1455號 原 告 熙力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葉士德 訴訟代理人 黃心章 孫丁君律師 謝建弘律師 複 代理人 邱恩州律師 被 告 士弘國際租賃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羅啓強 被 告 正家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仁昇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王家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款項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士弘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原名:士弘國際開發有限公司 ,於民國111年12月12日更名為士弘國際租賃有限公司,下 稱士弘公司)之法定代理人原為楊坤龍,嗣於訴訟中變更為 楊又寧,復變更為羅啓強,並經其等具狀聲明承受訴訟,核 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伊為參與訴外人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現已改制 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後配合農業部 組改更名為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下稱桃園管理處 )「桃園大圳5-11號池設置水面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計畫」 電站建置開發(下稱系爭專案),與桃園管理處簽訂「蓄水 池使用權意向協議書」(下稱系爭意向協議),並於108年2 月18日與被告士弘公司、正家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正家公司 )簽訂「水面型太陽能電站所需埤塘委託代辦申設服務案契 約書(5M)」及 「水面型太陽能電站所需埤塘委託代辦申 設服務案契約書(8M)」2份契約(下合稱系爭契約),委 由被告代辦申設服務,伊已依約分別給付被告士弘公司、正 家公司新臺幣(下同)455萬元、525萬元,惟伊其後接獲桃 園管理處通知系爭意向協議「展延期限至109年12月31日, 到期後本處不再同意展延,本專案意向協議自動失效」,因 被告未於期限內取得地方政府容許核准函,依系爭契約約定 即應將已收取之費用扣除必要之支出後無息返還,詎經伊屢 次催討,被告均置之不理,爰依系爭契約第8條第8項約定、 民法第548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分別返還前開費用等語, 聲明:㈠被告士弘公司應給付原告455萬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㈡被告正家公司 應給付原告525萬元及自追加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㈢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㈠依系爭契約,伊等受任內容為協助原告就水面型太陽光電發 電站建置開發之相關場勘、設計、執行等事項,亦即協助原 告開發桃園管理處所轄可供建置水面型太陽能電站之公有埤 塘之專案,實際容量依桃園管理處提供並經原告選定可供建 置之容量為準。伊等之服務範圍為系爭契約第4條約定之範 圍,原告應依系爭契約第6條約定按各階段分批付款,第一 階段為簽約款,第二階段為安排、協助原告與桃園管理處簽 署系爭意向協議之款項,第三階段為協助原告取得桃園市政 府容許核准函後之款項。伊等受託後,即積極處理代辦事項 ,花費大量勞力成本履勘現場,並已完成受辦事項第二階段 ,亦即已協助原告與桃園管理處簽訂系爭意向協議,且伊等 於原告簽訂系爭意向協議後,即積極向桃園市政府申請備案 ,然卻持續遭桃園市政府擱置,過程中伊等同時努力向桃園 管理處申請展延系爭意向協議,爾後因桃園管理處改組,拒 絕展延系爭意向協議之期限,故係因不可歸責於伊等之事由 致未於期限內向經濟部能源局(下稱能源局)申請設置水面 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即系爭專案)同意備案,依系爭契約 第8條第7項之約定,伊等無須返還已受領之服務價金。  ㈡倘認伊等應將已收取之費用扣除必要之支出後返還原告,伊 等為履行系爭契約約定之工作,委由施作廠商即訴外人達智 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達智公司)、風沛成光電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風沛成公司)協助辦理履勘埤塘作業等 程序,因而支出施作廠商之服務費,其金額已超出原告已給 付之款項;且伊等另支出差旅費、餐費、車資、因應原告業 務需求而採購給予原告業務代表使用之手機費用、代刻印章 、郵資、合約裝訂費等必要支出,合計為9萬4,240元等語置 辯。  ㈢均聲明:⒈駁回原告之訴;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均不爭執:  ㈠兩造於108年2月18日簽訂系爭契約,約定被告受原告委任, 協助原告以「昭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昭曜公司)名 義向桃園管理處申設系爭專案。    ㈡原告以昭曜公司之名義於108年5月15日與桃園管理處簽訂系 爭意向協議,系爭意向協議期限自108年5月15日起至同年11 月14日止,桃園管理處於108年11月20日同意展延期限至109 年12月31日止,嗣於109年12月3日發函予昭曜公司表示系爭 意向協議「展延期限至12月31日在案,到期後本處將不再同 意展延,本專案意向協議自動失效」。  ㈢被告就系爭契約,已履行至契約第4條第3項約定之階段,亦 即已協助原告與桃園管理處簽訂系爭意向協議。  ㈣原告就系爭契約已分別給付被告士弘公司、正家公司455萬元 及525萬元。  ㈤系爭專案未取得地方政府即桃園市政府容許核准函。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民法第548條第2項規定:「委任關係,因非可歸責於受任 人之事由,於事務處理未完畢前已終止者,受任人得就其已 處理之部分,請求報酬」。又兩造於系爭契約第4條「受任 人服務範圍與程序」約定「受任人(即被告,下同)取得 委任人(即原告,下同)提供之公司與相關證明文件後,安 排委任人至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溝通,並協助裝設水面型太 陽能電站所需之流程與取得文件。受任人安排委任人共同 進行可供申設之埤塘會勘。受任人協助委任人與臺灣桃園 農田水利會雙方簽署專案意向書。受任人代為取得臺灣桃 園農田水利會提供土地所有權同意書影本及相關資料進行申 設。受任人接受委任人委託進行水面型太陽能電站申辦包 含下列事項:㈠製作水面型太陽能電站施工計畫書。㈡彙整與 製作會勘、環境(動線、設備安置點等)相關資料。㈢參與 水利會埤塘景觀審查會議。㈣製作辦理申請能源局同意備案 所需之設置場址使用說明資料。㈤製作辦理申請地方政府容 許所需相關企畫書與資料。」,第8條「履約責任」第7項約 定「因非可歸責於受任人之事由,於事務處理未完畢前委任 人自行終止者,委任人已支付之費用不得請求返還及需賠償 受任人可預期之利益。」、第8項約定「如受任人無法協助 委任人取得地方政府容許核准函,受任人應將已收取費用扣 除必要之支出(包括但不限於人事費、業務費及必要之費用 等)後無息返還委任人。」,有系爭契約可憑(見司促字卷 第16-18、22-24頁)。  ㈡經查,兩造均不爭執被告就系爭契約,已履行至契約第4條第 3項約定之階段,亦即已協助原告與桃園管理處簽訂系爭意 向協議;系爭專案未取得地方政府即桃園市政府容許核准函 ;原告就系爭契約已分別給付被告士弘公司、正家公司455 萬元及525萬元,業如前述。又被告確有履行系爭契約第4條 第2項約定之義務即安排原告共同進行可供申設之埤塘會勘 ,有被告與施作廠商達智公司及風沛成公司共同建立之LINE 群組(原告員工亦為群組成員)內容截圖、證人即達智公司 之總經理潘孝祥、證人即風沛成公司之董事長任正民之證詞 為憑(見本院卷一第311-339頁、本院卷二第74-85頁)。再 原告於109年12月10日以被告無法取得政府核准文件,終止 系爭契約,兩造亦未爭執,並有原告公司函文可證(見司促 字卷第29頁)。上開部分事實,均堪認定。   ㈢是以,本件首要爭點厥為:系爭專案未能於系爭意向協議有 效期限內取得地方政府即桃園市政府容許核准函,是否可歸 責於被告?查:  ⒈原告主張被告未於系爭意向協議有效期限內完成向能源局申 請設置水面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即系爭專案)同意備案, 致系爭意向協議自動失效,核屬可歸責於被告。被告則抗辯 依據電業法第13條規定,系爭專案需先向地方主管機關即縣 市政府申請備案,經核發同意備案文件後始可向能源局申請 同意備案,其等已向桃園市政府申請備案,卻持續遭桃園市 政府擱置,致未能向能源局申請同意備案,非可歸責於被告 。  ⒉觀諸電業法規定及太陽光電單一服務窗口網頁內容(見本院 卷一第253-255頁),系爭專案之設置申請流程,確如被告 前開所辯,且原告亦未爭執,堪以認定。而桃園市政府就系 爭專案未核發同意備案文件之理由,乃:「經查旨揭埤塘非 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第一階段推動埤塘,且依本府108年1月 22日『桃園市推動埤塘光電研商會議』決議事項,本府建立埤 塘光電工作坊,建立公民參與及強化溝通機制,並針對水質 、生態、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做為後續推動之依據,優先擇 定適宜之埤塘設置太陽光電,故請貴會於本府擇定第二階段 推動之埤塘後,再依相關規定送本府申請土地容許使用。」 (見本院卷一第257頁桃園市政府函)。再稽之證人潘孝祥 於本院證稱:無法在原本協議期間內取得許可,是因為桃園 市市長不肯做,這是市長權責,全部大家都沒辦法做,不是 只有我們。無法取得市政府容許的情況,不是只有在我們承 作時,是至今全桃園的埤塘都沒有辦法。當時會去承作,是 因為市政府沒有表示絕對不做,當時似乎是有發展空間(見 本院卷二第78、80頁);證人任正民於本院證稱:無法在原 本協議期間內取得許可,確切理由我不清楚,我只知道當時 的氛圍是認為水面型光電有可能會破壞濕地環境(見本院卷 二第84-85頁)。復審酌卷內並無任何其他埤塘光電專案經 桃園市政府同意備案,甚至取得容許核准函之相關資料,互 核上開各節,堪認系爭專案最終未能於系爭意向協議有效期 限內取得地方政府即桃園市政府容許核准函,應係因桃園市 政府就推動埤塘光電之政策有所調整所致。從而,被告抗辯 不可歸責於其等,應為可採。  ㈣綜前所述,原告逕以系爭專案未能於系爭意向協議有效期限 內取得桃園市政府容許核准函此結果,主張可歸責於被告云 云,難認有理,則原告依系爭契約第8條第8項約定,請求被 告返還已收取費用,自屬無據。被告抗辯系爭專案未能於系 爭意向協議有效期限內取得桃園市政府容許核准函,不可歸 責於被告,於被告事務處理未完畢前,原告自行終止系爭契 約,原告已支付之費用不得請求返還等語,核與系爭契約第 8條第7項之約定相合,洵屬有據。  ㈤另,兩造既已就本件委任關係因非可歸責於受任人即被告之 事由,於事務處理未完畢前已終止之情況,針對被告報酬為 如系爭契約第8條第7項之特別約定,本件自排除民法第548 條第2項規定之適用(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303號民事 判決意旨參照)。故原告依民法第548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 告分別返還已收取費用,亦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本件請求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告之 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依據,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2025-02-14

TPDV-111-訴-1455-20250214-1

勞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工資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勞訴字第300號 原 告 林嘉巧 訴訟代理人 陳信憲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家裕環境清潔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國瑋 訴訟代理人 楊敏玲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資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9萬9,955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19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應提繳新臺幣4萬3,080元至原告之勞工退休金專戶。 三、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四、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42%,餘由原告負擔。 五、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如被告以應給付之金額為 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伊自民國110年11月19日起受僱於被告,所應聘之職務為夜班 清潔人員,每日工作時間4至5小時,每日薪資新臺幣(下同 )750元至800元不等,被告於伊入職後向伊告知尚須配合被 告其他工作地點之輪班,額外輪班薪資另計,故伊上班地點 及時間即須依被告所排班表前往絕色影城、哈拉影城、基隆 秀泰影城及欣欣秀泰影城完成清潔打掃工作。嗣伊於112年3 月25日因臨時有事欲向被告請假,同時反應伊長期以來都沒 有正常休假,被告諸多規定似有違反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 法)之情事等,被告竟惱羞成怒威脅伊如要正常上班就請伊 離職,更於當日凌晨3、4點交付離職單予伊填寫,是日,伊 迫於無奈放棄請假,然被告於6月發薪日時故意不發給伊5月 份薪資,更於112年6月21日無預警地將伊6月21日以後之原 訂班表全數取消,並將伊解僱。依被告112年5月及6月份之 班表計算,伊5月、6月份未領薪資分別為5萬7,850元、3萬4 ,250元,伊自得依勞基法第22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 上開未付工資;又依被告所交付110年12月至112年4月份之 薪資單及112年5月、6月份之排班表所得每日工作時數明細 表可知,伊自110年12月起至112年6月止,每月均會加班8至 124.5小時不等,伊自得依勞基法第24條第1項第1款及第2款 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延長工時工資29萬0,386元;又伊自110 年11月15日起至112年6月21日止共計上班83週,依法被告應 給予伊166天之例假及休假,且前開期間內之國定假日為22 日,合計被告應給予伊之休假總天數為188日,而伊僅休25 日,尚有163日國定假日或例假在上班,以伊每日平均工資1 ,500元計算,伊簡化計算而依勞基法第37條第1項、第39條 第1項及第2項規定,得請求被告加倍發給工資24萬4,500元 ;另伊年資為1年7個月又6日,伊遭解僱前6個月之月平均工 資為4萬7,158元,則依勞工退休金條例(下稱勞退條例)第 12條第1項及勞基法第16條第1項第2款規定,被告應給付伊 資遣費3萬7,792元及預告期間工資3萬1,440元;再者,被告 從未給予伊特別休假(下稱特休),則依勞基法第38條第1 項、第4項規定,伊得請求被告給付10日未休特休折算工資1 萬5,720元,合計被告應給付伊71萬1,938元。另被告自伊受 僱時起即未依法為伊提繳勞工退休金,爰依勞退條例第6條 第1項、第14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補提繳4萬3,080元(計 算式:伊薪資總額718,000元×6%)。  ㈡被告購買車牌號碼「OOO-0000」機車(下稱系爭機車)供伊 代步,約定買賣價金每月由伊薪資中分期扣款,系爭機車之 分期款至遲於111年11月已全數支付完畢,然被告拒將系爭 機車過戶登記予伊,伊自得依民法第254條規定解除契約, 並依同法第259條第2款規定,請求被告返還業已受領之買賣 價金5萬9,500元等語。  ㈢聲明:⒈被告應給付原告71萬1,938元及自民事擴張聲明暨準 備㈢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⒉被告應給付原告5萬9,500元及自民事訴之變更暨準 備㈣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⒊被告應提繳4萬3,080元至原告之勞工退休金專戶;⒋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㈠原告自110年(被告誤載為111年)11月19日開始輪班清潔人 員之工作,初始係於基隆秀泰影城輪值大夜班,每日工作3 小時(0時至3時),報酬為500元,同年12月1日調整為550 元,同年月14日調整為700元,因原告表示想增加收入,希 望可以到其他地點支援,故於同年月25日開始支援基隆秀泰 影城中班(13時至21時),一日1,000元、內湖哈拉影城實 習3日大夜班(0時至2時30分),一日550元,112年1月1日 起開始支援哈拉影城中班(13時至21時),一日9小時1,000 元,同年4月份起原告全力支援欣欣秀泰影城大夜班(3時至 8時),每日750元,及早班(8時30分至15時30分),每日9 00元,如有餘力再輪值其他地點。原告所提排班表及line訊 息與實際工作情形不符,且原告於各工作地點尚與他人輪值 ,於當日同一地點當無延長工時之必要,是原告縱有延遲報 退情形,仍計至約定工作區間。  ㈡因原告時常有遲到、早退情形,並屢向伊預支,計至112年6 月1日止,伊以負責人即訴外人邱國瑋之國泰世華銀行帳戶 、伊帳戶及財務人員帳戶(帳號均詳卷)匯入原告及其所定 之訴外人林敬勳帳戶(帳號詳卷)之金額已高達140萬3,517 元,扣除其應得之勞務報酬41萬0,840元(已扣除因原告遲 到早退而應扣除之報酬14萬8,760元),並加計系爭機車之 價款及代繳之罰款,原告尚欠伊106萬6,277元。因原告於11 2年6月間又想預支,伊無法同意其要求,原告乃自行離職。 因原告預支之金額已超過其應得之報酬,故不得請求伊給付 報酬,另原告係自行離職,自不得請求伊給付資遣費及預告 期間工資。又縱伊應給付原告款項,伊自得以原告尚欠伊之 借款106萬6,277元抵銷之。  ㈢原告請求過戶之系爭機車,係以邱國瑋名義於110年12月24日 購買借予原告代步,系爭機車非登記於伊名下,原告請求之 當事人不適格,況系爭機車買賣價金亦未攤還完畢等語置辯 。  ㈣聲明:⒈原告之訴駁回;⒉若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均不爭執:  ㈠原告自110年11月19日起任職於被告擔任清潔人員。  ㈡原告之上班地點及時間須依被告所排班表前往絕色影城、哈 拉影城、基隆秀泰影城及欣欣秀泰影城完成清潔打掃之工作 。  ㈢基隆秀泰影城(中班)上班時間為13:00至21:00(8小時) 、哈拉影城(中班)上班時間為13:00至22:00(9小時) 、欣欣秀泰影城(大夜班)上班時間為3:00至8:00(5小 時)、(早班)上班時間為8:30至15:30(7小時)。  ㈣被告曾以抵充系爭機車之買賣價金為由,自原告薪資內為扣 款,金額合計5萬9,500元。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 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之事實即令 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 惟原告對於自己主張之事實已盡證明之責後,被告對其主張 ,如抗辯其不實並提出反對之主張者,則被告對其反對之主 張,亦應負證明之責,此為舉證責任分擔之原則(最高法院 106年度台上字第2752號、97年度台上字第425號民事判決意 旨參照)。若上述應負舉證責任之一方先未能舉證證實自己 主張、抗辯事實為真實,則他方就渠抗辯、主張事實縱不能 舉證或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仍無從認定負舉證責任之一方所 言可採。次按,當事人主張之事實,經他造於準備書狀內或 言詞辯論時或在受命法官、受託法官前自認者,無庸舉證; 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同 自認,民事訴訟法第279條第1項、第280條第1項亦有明定。  ㈡兩造不爭執兩造間為僱傭關係,原告主張被告應給付112年5 月、6月份未領薪資合計9萬2,100元、110年11月至112年6月 之延長工時工資29萬0,386元及國定假日或休、例假加工作 加倍發給工資24萬4,500元、未休特休折算工資1萬5,720元 ,為被告所否認。經查:  ⒈按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雇主延長勞工工作時間者,其 延長工作時間之工資,依下列標準加給:延長工作時間在2 小時以內者,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3分之1以上。再延 長工作時間在2小時以內者,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3分之 2以上。依第32條第4項規定,延長工作時間者,按平日每 小時工資額加倍發給。雇主使勞工於第36條所定休息日工作 ,工作時間在2小時以內者,其工資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另 再加給1又3分之1以上;工作2小時後再繼續工作者,按平日 每小時工資額另再加給1又3分之2以上;第36條所定之例假 、休息日、第37條所定之休假及第38條所定之特別休假,工 資應由雇主照給。雇主經徵得勞工同意於休假日工作者,工 資應加倍發給,勞基法第22條第2項本文、第24條、第39條 前段及中段分別定有明文。又依勞動部(改制前為行政院勞 工委員會)(87)台勞動二字第039675號函意旨,勞工假日 出勤工作於8小時內,應依勞基法第39條規定辦理;超過8小 時部分,應依同法第24條規定辦理。  ⒉原告主張其每月工作時數如附表1(見本院卷二第31-67頁) 所示,並主張其於絕色影城中班上班時數為8小時、哈拉影 城大夜班時數為4小時、中班時數為9小時、基隆秀泰影城中 班時數為8小時、大夜班時數為4小時、欣欣秀泰然影城早班 時數為7小時、大夜班時數為5小時;被告則提出原告之報班 、刷卡資料及出勤紀錄抗辯兩造約定哈拉影城大夜班上班時 間為0-2點半,時數為2.5小時、基隆秀泰影城大夜班上班時 間為0-3點,時數為3小時。查:  ⑴原告就被告抗辯哈拉影城大夜班及基隆秀泰影城大夜班時數 分別為2.5小時、3小時部分,並未提出任何證據證明其主張 ,而觀諸被告提出之報班紀錄所示,原告於110年11月間至 基隆秀泰影城上大夜班時,上班時間大致落於晚上11點48分 至57分間,下班時間大致落於凌晨3點至3點41分間(見本院 卷二第275、277頁),均未逾4小時,12月間上大夜班時, 上班時間大致落於晚上11點13分至1點52分間,下班時間大 致落於凌晨3點30分至8點30分間(見本院卷二第279、283、 285頁),最長為12月17日之8小時17分、最短為12月4日之3 小時13分;原告於110年12月間至哈拉影城上大夜班時,上 班時間分別為晚上0點33分、0點、0點44分,下班時間分別 為上午7點24分、未報班、上午6點58分(見本院卷二第287 頁),111年1月上班時間則分別落於晚上0點5分至2點57分 間,下班時間則自凌晨3點44分至7點15分間(見本院卷二第 289、295、297頁),最長為1月23日之5個小時47分、最短 為1月30日之3小時1分,111年2月上班時間則分別落於晚上1 1點24分至4點33分間,下班時間則自凌晨2點45分至6點49分 間(見本院卷二第299、305頁),最長為2月27日之6小時24 分、最短為2月19、20日之2小時7分,與原告所述4小時不符 。故原告就絕色影城中班、哈拉影城大夜班、中班、基隆秀 泰影城中班、大夜班、欣欣秀泰然影城早班、大夜班之上班 時數應分別以8小時、2.5小時、9小時、8小時、3小時、7小 時、5小時計算。至於薪資單上另記載洗地毯(例如本院卷 二第137頁)、或大夜班(全)或大夜班但薪資以1,050元( 例如本院卷二第167頁)計算部分,因被告未提出任何證據 證明兩造就該部分之工時約定為何,應認原告主張之工時為 真正。  ⑵被告固提出原告報班、刷卡紀錄及依前開資料所製作之出勤 紀錄表抗辯原告提出之薪資資料不實,然被告不爭執原告提 出之排班表及薪資單(即原證5,下稱系爭薪資單)為被告 所委任之企業顧問團隊以line帳號「文盈」傳送予原告(見 本院卷二第270頁、卷三第89頁),又依被告提出之報班、 刷卡紀錄及其所製作之出勤紀錄表所載,被告亦不否認原告 上班時常未報班或未刷卡,則被告提出之原告報班及刷卡資 料雖與系爭薪資單所載日數不同,尚不能認系爭薪資單所載 之原告薪資資料不實。而被告復未提出其他證據證明系爭薪 資單所載內容與原告上班情形不符,則被告前開抗辯尚不足 採。是原告之出勤及薪資狀況應以排班表、系爭薪資單所載 出勤狀況,並參酌原告所提附表1每日工作時數明細表之記 載為據,則原告之出勤時數即如附表A所示。  ⒊原告得請求112年5月、6月份未領薪資7萬2,350元(未含國定 假日及休例假日出勤、延長工時工資):  ⑴原告雖提出112年5月、6月份排班表主張其於當月出勤日班狀 況如附表1所示,並主張於112年5月5日基隆秀泰影城大夜班 6小時、5月份於欣欣秀泰影城共出勤30日,其中有22日大夜 班因欣欣秀泰影城大夜班人數減為2人,故每班上班時間增 為7.5小時,每班薪資1,050元,6月份有2日之大夜班為7.5 小時云云。然依原告提出之排班表所示,就欣欣秀泰影城大 夜班於其他月份亦有僅有二人上班之狀況,但薪資並未有增 加,且原告主張上班時間為7.5小時之日期,其班表上亦有 排定三人上班之情形(例如5月5日、5月12日,見本院卷二 第65、123頁),且依原告提出之Line對話紀錄顯示,原告 要求欣欣大夜班增加費用時,被告表示須做7.5小時,然原 告僅表示「無所謂,反正工作做完,等時間而已」、「承攬 契約法條是責任制」等語,並未明確同意工作7.5小時,再 參諸被告提出之原告刷卡紀錄,原告主張其5月11、16、17 日大夜班上班時數7.5小時,但被告提出之刷卡資料僅4小時 餘(見本院卷二第469頁),故就欣欣秀泰影城大夜班部分 尚難認原告有上班7.5小時之情形;另原告於112年5月5日並 無基隆秀泰影城刷卡資料,而其於同年月6日、7日、29日之 大夜班上班時間分別為0點2分至3點8分、0點1分至2點32分 、0點39分至2點48分(見本院卷二第463頁),並無上班6小 時之情形,則原告前開主張自無足採,仍應以兩造原約定之 大夜班時數計算其出勤時數,故原告5、6月之出勤時數即如 附表A所示。  ⑵則原告得請求之5月份未加計延長工時、休息日及休假日加班 費之薪資為4萬4,600元(計算式:哈拉影城大夜班550元×8+ 基隆秀泰影城中班1000元×3+基隆秀泰影城大夜班700元×3+ 欣欣秀泰影城早班900元×14+欣欣秀泰影城大夜班750元×30= 44,600元),6月份未加計延長工時、休息日及休假日加班 費之薪資為2萬7,750元(計算式:哈拉影城大夜班550元×1+ 基隆秀泰影城中班1000元×2+基隆秀泰影城大夜班700元×3+ 欣欣秀泰影城早班900元×9+欣欣秀泰影城大夜班750元×20=2 7,750元),合計為7萬2,350元。   ⒋原告得請求110年12月1日至112年6月21日之延長工時工資5萬 4,672元:   原告主張被告應給付其延長工時工資29萬0,386元,為被告 所否認,而承前所述,原告之出勤及薪資狀況應以排班表、 系爭薪資單所載出勤狀況為據,而依系爭薪資單之記載,被 告僅按約定工時、工資給付薪資,顯未就當日超出8小時之 工時部分,按勞基法第24條第1項第1款、第2款規定加給3分 之1、3分之2之工資。又兩造就絕色影城中班、哈拉影城大 夜班、中班、基隆秀泰影城中班、大夜班、欣欣秀泰然影城 早班、大夜班之工資分別約定為1,000元、550元、1,000元 、700元、900元、750元,依被告提出之出勤紀錄表記載, 其上班時間分別為15時30分至23時30分、0點至2點30分、13 時至22時、13時至21時、0時至3時、8時30分至15時30分、5 時至8時,則就每日工作超出正常工時部分之工資,應按當 日工作時間序,以超出8小時之該班之工資除以約定工時, 就超出8小時部分之工時,按延長工時2小時內加給3分之1、 超出2小時部分加給3分之2計算延長工時工資,故被告就110 年12月至112年6月應給付之延長工時工資如附表A應加給之 延長工時工資欄所示金額,合計為5萬4,672元(即如附表B 應加給之延長工時工資欄所示金額-167元)。  ⒌原告得請求國定假日出勤工資2萬1,191元:   原告自110年11月19日至112年6月21日間受僱於被告,期間1 11年之國定假日有1月1日、除夕至初三即1月31日至2月3日 、2月28日、4月4日及5日、5月1日、端午節即6月3日、中秋 節即9月10日、10月10日,共12日,而其中原告1月31日、2 月28日未工作;112年之國定假日有1月1日、除夕至初三即1 月21日至1月24日、2月28日、4月4日及5日、5月1日,共9日 ,故被告就111年1月1日、2月1日至2月3日、4月4日及5日、 5月1日、6月3日、9月10日、10月10日,112年1月1日、1月2 1日至1月24日、2月28日、4月4日及5日、5月1日部分應加倍 給付薪資,而原告前開日期之8小時內工資分別如附表A國定 假日出勤工資欄所示,合計為2萬1,191元。另就國定假日超 過8小時部分,因前已依勞基法第24條第1項第1款、第2款加 計工資,不再重覆計算。  ⒍原告得請求休、例假日出勤加倍工資14萬1,312元:   原告主張其應有休假及例假日合計166日,但其含國定假日 僅休25日,扣除國定假日外,尚有143天休假日及例假日未 休,應以每日1,500元計算休、例假工資云云。然查,原告 並未提出每日薪資為1,500元之依據,又兩造並未就休息日 及休假日如何計算為約定,則依前開規定,以連續7日應有1 日休息日、1日休假日計算,因原告係自週五受僱,故一週 如未有休息,則以次週星期三、四為休息日及例假日,如有 一週內休息超過2日,則向下依序扣超休日為休息日或休假 日。又原告就休息日及休假日之工資僅請求以一倍計算,其 中休息日部分低於勞基法第24條第1項第3款規定,爰以其請 求之計算方式計算其得請求之休息日及例假日加倍工資。原 告各月應休日期如附表A所示(如休例假日遇國定假日,依 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第5條之1規定,以國定假日之前或後 一日計算),經扣抵已休日後,各月應得之休息日及例假日 工資分別如附表A休例假日工資欄所示,合計為14萬1,312元 。  ⒎原告得請求特休未休折算工資1萬430元:  ⑴按勞工在同一雇主或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應 依下列規定給予特別休假:6個月以上1年未滿者,3日。1 年以上2年未滿者,7日。勞工之特別休假,因年度終結或契 約終止而未休之日數,雇主應發給工資,勞基法第38條第1 項第1、2款、第4項本文分別定有明文。又本法第38條第4項 所定雇主應發給工資,依下列規定辦理:發給工資之基準 :㈠按勞工未休畢之特別休假日數,乘以其1日工資計發。㈡ 前目所定1日工資,為勞工之特別休假於年度終結或契約終 止前1日之正常工作時間所得之工資。其為計月者,為年度 終結或契約終止前最近1個月正常工作時間所得之工資除以3 0所得之金額,勞基法施行細則第24條之1第2項第1款第1目 及第2目亦有明文。  ⑵原告自110年11月19日受僱於被告起至勞動契約終止時即112 年6月21日止,共有10日之特休未休,依前開規定,最近1個 月正常應112年5月23日起至112年6月21日扣除每日延長工時 工資後之正常工作期間所得工資即3萬1,282元(計算式如附 表C)除以30日即每日1,043元計算前開特休未休之工資,故 原告得請求之特休未休折算工資為1萬430元。  ⒏綜上,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112年5月份工資4萬4,600元、6月 份工資2萬7,750元、延長工時工資5萬4,672元、國定假日出 勤工資2萬1,191元、休假及例假日工資14萬1,312元、特休 未休折算工資1萬430元,合計為29萬9,955元。  ㈢原告不得請求資遣費及預告期間工資:   原告雖主張其係遭被告解僱,惟為被告所否認,並抗辯係原 告自請離職等語。查原告並未提出任何證據證明被告單方終 止兩造間之僱傭契約,再參以原告提出之離職申請書所載離 職原因為「其他」,說明欄記載「個人因素」(見本院卷二 第133頁),且觀諸原告提出與文盈之Line對話紀錄所示, 文盈表示原告跟兒子要上班時,原告稱「我希望以後只代基 隆」,文盈表示都排好班時,原告稱「欣欣我無法上 不是 不願意上班 是無法過去 我兒子明天要補課」,文盈詢問 為什麼欣欣沒辦法上時,原告稱「我身上沒錢 壓力太大」 ,文盈表示「如果真的沒辦法上班,就離職單寫一下」時, 原告稱「這樣是今天開始不用上了嗎?離職單,寫很快」、 文盈希望原告按照班表不要有臨時狀況時,原告表示「我並 沒有不正常上班」、「別人都有臨時狀況我就不能嗎」,文 盈表示「現在我們就明講,妳要就好好上班,我們就照原定 班表下去走……」,原告回稱「離職單,我還是會去寫」、「 帳清完,我也不做了」等語(見本院卷一第57至71頁),足 認被告本無單方終止與原告之僱傭契約之意思。原告既未證 明係被告單方終止兩造間僱傭關係,則其請求被告給付資遣 費及預告期間工資,即屬無據。  ㈣原告得請求被告提繳勞工退休金4萬3,080元:  ⒈按勞退條例第6條第1項規定:「雇主應為適用勞工退休金條 例之勞工,按月提繳退休金,儲存於勞工保險局設立之勞工 退休金個人專戶」、第14條第1項規定:「雇主應為第七條 第一項規定之勞工負擔提繳之退休金,不得低於勞工每月工 資百分之六」、第15條規定:「於同一雇主或依第七條第二 項、前條第三項自願提繳者,一年內調整勞工退休金之提繳 率,以二次為限。調整時,雇主應於調整當月底前,填具提 繳率調整表通知勞保局,並自通知之次月一日起生效;其提 繳率計算至百分率小數點第一位為限。勞工之工資如在當年 二月至七月調整時,其雇主應於當年八月底前,將調整後之 月提繳工資通知勞保局;如在當年八月至次年一月調整時, 應於次年二月底前通知勞保局,其調整均自通知之次月一日 起生效。雇主為第七條第一項所定勞工申報月提繳工資不實 或未依前項規定調整月提繳工資者,勞保局查證後得逕行更 正或調整之,並通知雇主,且溯自提繳日或應調整之次月一 日起生效」。同法施行細則第15條第2項、第3項並規定:「 勞工每月工資如不固定者,以最近三個月工資之平均為準」 、「新進勞工申報提繳退休金,其工資尚未確定者,暫以同 一工作等級勞工之工資,依月提繳分級表之標準申報」。  ⒉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未依法為其提繳勞退金至勞退金專戶乙 節,被告並未爭執,而原告每月工資總額如附表A「工資總 額」欄所示,每月工資不固定,依前揭規定,應以最近3個 月工資之平均為準,並於每年2月底、8月底通知勞保局,於 通知次月生效,又原告任職之前3個月之投保薪資,因其未 提出同一工作等級勞工之工資為何,故以其第1個月所領得 薪資換算全月薪資後計算月提繳分級表之標準,並依附表B 所示之110年11月至112年6月之「工資總額」、「前三個月 平均工資」、「月提繳級距」欄,計算其應提繳金額如「應 提繳金額」欄所示,總計4萬3,247元。惟原告僅請求提繳4 萬3,080元,爰依原告請求之金額准許之。  ㈤原告不得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機車買賣價金5萬9,500元:  ⒈按契約當事人之一方遲延給付者,他方當事人得定相當期限 催告其履行,如於期限內不履行時,得解除其契約;契約解 除時,當事人雙方回復原狀之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 約另有訂定外,依左列之規定:由他方所受領之給付物, 應返還之,民法第254條、第259條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  ⒉原告主張兩造約定於原告付清被告就系爭機車之代墊價款後 ,被告即應將系爭機車過戶予原告,因被告受原告請求給付 後仍拒絕辦理過戶,故其得解除兩造間契約,並請求被告返 還已受領之買賣價金,被告則抗辯其非系爭機車登記名義人 ,原告前開請求之當事人不適格。按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 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民法第153條 第1項定有明文。依原告提出之系爭薪資單所示,被告業於 原告之薪資中按月扣除系爭機車價款(見本院卷二第135至1 43頁),且被告亦不爭執已自原告薪資扣除系爭機車價款5 萬9,500元,是兩造就系爭機車之移轉登記契約(下稱系爭 契約)已成立。然原告雖於民事擴張聲明暨準備㈢狀中請求 被告將系爭機車過戶予原告(見本院卷二第207頁),惟並 未定相當期限催告其履行,至被告於訴訟中所為抗辯乃屬合 法訴訟權利之行使,尚難認屬斷然拒絕履行,則原告主張解 除系爭契約云云,與前開規定不符,難認有據。  ㈥被告固提出原告之出勤紀錄主張原告有遲到早退之情形,而 應扣薪,然被告並未提出兩造就遲到、早退應如何扣薪之約 定,且原告提出之薪資單上亦無因遲到早退而應扣薪之記載 ,故被告此部分之抗辯,並不足採。又被告雖提出邱國瑋帳 戶之匯款紀錄主張其給付予原告及其指定人林敬勳帳戶之金 額達140萬3,517元,扣除原告應得之勞務報酬41萬0,840元 ,並加計系爭機車之價款及代繳之罰款,原告尚欠其106萬6 ,277元,得主張抵銷云云。然查,邱國瑋匯款之原因眾多, 且林敬勳亦為被告之受僱人,並領有薪資(見本院卷二第14 3、145、147、149、151、163、165、167頁),且依被告提 出之匯款紀錄,邱國瑋匯款時部分有記載原因為薪資、部分 未記載匯款原因,則邱國瑋匯入原告及林敬勳帳戶內之金額 難認全部為原告之薪資及借款,又依原告提出與文盈之對話 紀錄及薪資單所載,其固有向被告預支薪資之情形,然原告 亦有匯還款項予邱國瑋之情形,且薪資單上亦有記載預支日 期、金額、罰單金額、匯回款項,並記載當月尚欠金額(見 本院卷一第323至331頁、卷二第135至167頁),被告復未提 出其他證據證明原告對其尚欠款項之確切金額為何,則被告 抗辯得以原告對其之欠款抵銷前開應給付之款項,自不足採 。   五、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原告29萬9,955元,及自民事 擴張聲明暨準備㈢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3年4月19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民法第203條、第229條 第2項、第233條第1項本文規定參照),暨請求被告提繳4萬 3,080元至原告之勞退金專戶,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 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為勞動事件,就勞工即原告如主文第1項、第2項所示金 錢給付勝訴部分,依勞動事件法第44條第1項、第2項之規定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同時宣告被告得供擔保,而免為假執 行,並酌定相當之金額。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 則失所依據,應併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2025-02-13

TPDV-112-勞訴-300-20250213-1

勞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僱傭關係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訴字第28號 上 訴 人 崔展富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萬寶華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間11 3年度勞訴字第28號確認僱傭關係等事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到院 ,惟未繳納上訴費用。查本件上訴人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 33萬7,116元,原應徵第二審裁判費5,460元,依勞動事件法第12 條第1項規定,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故應暫先繳納之裁判費 為1,82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 受本裁定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毋得延誤,逾期即駁回其上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2025-02-10

TPDV-113-勞訴-28-20250210-3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6206號 上 訴 人 陳筠扉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113 年度訴字第6206號清償借款事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到院,查本件 上訴人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50萬6,648元(含起訴前之利 息2萬7,775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8,265元未據上訴人繳納,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 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毋得延誤,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2025-02-03

TPDV-113-訴-6206-20250203-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