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審簡字第284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志全
上列被告因竊盜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492
23號、第49691號),經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
刑(原受理案號:113年度審易字第4603號),並判決如下:
主 文
王志全犯如附表三主文欄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三主文欄所示之
刑及沒收。所處罰金部分,應執行罰金新臺幣伍萬伍仟元,如易
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王志全分別為下列犯行:
(一)王志全於民國113年5月2日(起訴書誤載為113年5月4日)前
某時許,在不詳之地點,拾獲徐仲廷所有台新商業銀行信用
卡【卡號詳卷,下稱本案信用卡】,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
有,基於侵占遺失物之犯意,將之侵占入己。
(二)王志全侵占徐仲廷所有之本案信用卡後,利用信用卡在特約
機構或商店小額消費時,不須持卡人簽名之特性及該信用卡
兼具悠遊卡自動加值功能,復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
詐欺取財、詐欺得利及以不正方法由收費設備取得財產上不
法利益之犯意,分別於附表一所示之時間及地點,持本案信
用卡消費、加值,致附表一所示商店店員、計程車司機或悠
遊卡端末設備誤認王志全為持卡人本人或經授權之人,同意
其以刷卡方式支付交易金額或允為自動加值,王志全即以此
方式詐得如附表一所示價值之商品或財產上之不法利益。
(三)王志全於113年8月22日6時4分許,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
基於竊盜之犯意,在新北市板橋區縣○○道0段0號板橋火車站
地下1樓之星巴克內,徒手竊取魏吟妃所有如附表二所示之
物,得手後旋即離去現場。
二、證據:
(一)被告王志全於偵查及本院準備程序時之自白。
(二)證人即告訴人徐仲廷(見偵字第49223號卷第11至14頁)、
魏吟妃(見偵字第49691號卷第13至15頁)於警詢時之證述
。
(三)本案信用卡交易明細1份、被告於附表一編號9所示時間、地
點盜刷本案信用卡之監視器錄影畫面3張及購物明細簽單1紙
(見偵字第49223號卷第15至19頁)。
(四)113年8月22日之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及被告比對照片共16張
(偵字第49691號卷第17至24頁)。
三、論罪科刑:
(一)罪名:
1、犯罪事實(一)部分:
核被告此部分所為,係犯刑法第337條之侵占遺失物罪。
2、犯罪事實(二)部分:
⑴按發卡銀行與特約商店間訂有契約,特約商店依契約負有對
持有發卡銀行所發信用卡之人刷卡購物時,交付財物或給予
利益之義務,亦即特約商店須依發卡銀行之指示而交付財物
或給予利益,特約商店亦可依契約向發卡銀行請領價款,嗣
持卡人未依約於限期清償買賣價金,發卡銀行雖係被害人,
惟特約商店因誤信冒用持卡人為真正持卡人,而交付一定之
財物或給予利益,此財物交付或給予利益之本身,即使特約
商店喪失財物持有或喪失利益,是刷卡者所詐得者,仍係財
物或不法利益。再按刑法第339條第1項、第2項分別規定詐
欺取財罪及詐欺得利罪,前者之行為客體係指財物,後者則
指取得債權、免除債務、延期履行債務或提供勞務等財物以
外之財產上不法利益(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534號判決
意旨參照)。次按現今電子商務交易盛行,不論信用卡、悠
遊卡或其他電子支付工具,本質上均係一種以電子、磁力或
光學形式儲存金錢價值,並含有資料儲存或計算功能之晶片
、卡片、憑證或其他形式之載具,做為多用途支付使用之電
子票證,既係多方位用途,因使用所衍生之法律關係,自未
盡相同。是故,如行為人使用前述電子票證犯罪,在刑法評
價上,即應斟酌其究係使用該電子票證之何種功能定之,不
能一概而論。本件信用卡兼具電子錢包悠遊卡之雙面功能,
除可做為悠遊卡使用,在該卡已經儲值之額度內自由消費外
,如持卡消費,而卡內餘額不足時,尚可透過該次交易時商
家使用之電子設備(即端末機),自動由信用卡之信用額度
內,撥付一定金額對悠遊卡進行儲值(即自動加值),俾能
繼續以卡消費,據此論之,倘行為人持兼具悠遊卡電子錢包
功能之信用卡藉真正持卡人之信用為憑,透過該次交易之商
家端末機連線,向發卡之銀行借款後進行儲值,而使真正持
卡人另外再負擔該次儲值金額之損失,即構成另一次財產侵
害,復因行為人在使用該卡消費前後,可透過刷卡商家之端
末機顯示卡內餘額,進而可以推知該卡餘額即將用罄,如再
使用,將會自動儲值之故,而應認其對加值與否具有決定權
,從而,行為人持續使用該卡進行消費,放任機器自動為其
儲值,即係以不正方法,透過自動收費設備(即該次交易商
家使用之端末機)所取得,相當於該次儲值金額之不法利益
,而不能將之歸諸於兼具悠遊卡電子錢包功能之信用卡所預
設之自動加值功能。
⑵是核被告就附表一編號1至2、6至7、9、11至14部分所為,係
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就附表一編號3部分所
為,刑法第339條之1第2項之非法由收費設備得利罪;就附
表一編號4至5、8、10部分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第2項之
詐欺得利罪。
⑶公訴意旨認被告就犯罪事實欄(二)部分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
39條第2項之詐欺得利罪乙節,尚有誤會,惟起訴之基本社
會事實同一,且本院已當庭告知被告另涉犯詐欺取財罪名,
予被告表示意見之機會,又刑法第339條之1第2項之非法由
收費設備得利罪較之刑法第339條第2項詐欺得利罪之法定本
刑為輕,被告自偵查、本院審理時均坦承上開犯行,實質上
已就犯罪嫌疑為辯論,對被告之防禦權不生影響,爰依法就
附表一各該部分變更起訴法條。
3、犯罪事實(三)部分:
核被告此部分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二)罪數:
1、被告就附表一編號1、2部分、附表一編號12、13部分,雖各
有2次詐欺取財犯行,惟分別係在同一地點,各於密切接近
之時間為之,足見被告各係分別基於同一犯罪計畫而為,各
次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難以強行
分開,在刑法評價上,應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屬接續
犯,均應分別以包括一行為予以評價,而分別各論以一罪。
2、被告就附表一編號1、2部分所犯接續一罪、附表一編號12、
13部分所犯接續一罪,及就如附表一編號3至11、14部分所
犯各罪,係分別於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向不同特約商店為
盜刷或加值行為,非於密切接近之時、地實施,難認係出於
同一犯意所為,復觀諸被告實施上開行為之歷程,各該行為
間亦無行為部分合致之情形,犯罪行為明顯可分,應予分論
併罰。
3、被告所犯上開侵占遺失物罪1罪、詐欺取財罪7罪、非法由收
費設備得利罪1罪、詐欺得利罪4罪、竊盜罪1罪,共14罪間
,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三)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均應由檢察官主
張並具體指出證明之方法後,經法院踐行調查、辯論程序,
方得作為論以累犯及是否加重其刑之裁判基礎(最高法院刑
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參照)。查,
本案檢察官就被告是否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否加重其刑之相
關事項,均未主張及具體指出證明方法,揆諸上開說明,本
院自無從加以審究。然基於累犯資料本來即可以在刑法第57
條第5款「犯罪行為人之品行」中予以負面評價,自仍得就
被告可能構成累犯之前科、素行資料,列為刑法第57條第5
款所定「犯罪行為人之品行」之審酌事項。於此情形,該可
能構成累犯之前科、素行資料即可列為量刑審酌事由,對被
告所應負擔之罪責予以充分評價(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大
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參照),附此敘明。
(四)爰審酌被告不思以正途獲取所需,竟侵占本案信用卡,進而
以上開方式詐得財物、不法利益,又恣意竊取他人財物,顯
然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法益之觀念,其犯罪動機、目的及手段
均無可取,所為應予非難,且其前有因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
危險案件,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並執行完畢之紀錄,有法院
前案紀錄表可參;兼衡其高職肄業之智識程度(見本院審易
字卷附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於本院審理時自陳之家庭
生活與經濟狀況(見本院準備程序筆錄第3頁)、各次犯行
致告訴人及被害人等所受損失之程度,及被告犯後坦承犯行
,表明有和解賠償之意願,並與被害人台新商業銀行達成調
解(履行期尚未屆至),有本院調解筆錄影本1份可佐,告
訴人徐仲廷、魏吟妃則因未於調解期日到庭,以致未進行調
解之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附表三所示之刑,並
各諭知如易科罰金、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及就所處罰金部
分,定其應執行之刑,並諭知如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四、沒收: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
,依其規定。前二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
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
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宣告前二條之沒收或追徵,有過苛
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所得價值低微,或為維持
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者,得不宣告或酌減之。刑法第38
條之2第2項亦有明文規定。查:
(一)被告就犯罪事實(二)部分盜刷本案信用卡所分別詐得如附表
一所示價值之商品及財產上之不法利益;就犯罪事實(三)部
分所竊得如附表二所示之物,均屬其犯罪所得,未據扣案,
亦未實際合法發還告訴人等及被害人台新商業銀行,且均無
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所定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
犯罪所得價值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等情形
,爰均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於被告
各該犯行之主文項下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二)至被告就犯罪事實(一)部分所侵占之本案信用卡1張,雖亦
屬被告之犯罪所得,惟此物並未扣案,然該信用卡一經告訴
人徐仲廷掛失即失去原有功用,單獨存在不具刑法上之非難
性,並衡酌避免徒增執行沒收困難,認沒收欠缺刑法重要性
,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附
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本件
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法 官 白光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蘇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7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
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1萬5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
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之1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不正方法由收費設備取得他
人之物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一:
編號 刷卡時間 刷卡特約商店/加值地點 刷卡/加值金額(新臺幣) 備註 1 113年5月4日3時47分許 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全家便利商店土城新學店) 價值195元之商品 左列商品價值合計610元 2 113年5月4日3時45分許 同上 價值415元之商品 3 113年5月4日2時15分許 臺北市○○區○○○路○段0號 悠遊卡自動加值500元 4 113年5月4日1時5分許 新北市○○區○○路000號(極品旅館) 價值1,680元之住宿費用不法利益 5 113年5月3日10時30分許 臺北市○○區○○街000號(台灣大車隊6199) 價值340元之車資不法利益 6 113年5月3日3時許 臺北市○○區○○○路0段00號(全家便利商店中央店) 價值150元之商品 7 113年5月3日時56分許 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麥當勞-臺北民生餐廳) 價值252元之商品 8 113年5月3日時5分許 新北市○○區○○路000巷00號(挪威森林新店精品館) 價值1,500元之住宿費用不法利益 9 113年5月3日6時21分許 新北市○○區○○路0段0號(家樂福新店店) 價值206元之商品 10 113年5月3日3時40分許 臺北市○○區○○街000號(台灣大車隊5667) 價值500元之車資不法利益 11 113年5月2日9時10分許 臺北市○○區○○○路00號(7-ELEVEN金鑽門市) 價值95元之商品 12 113年5月2日7時6分許 新北市○○區○○路000號(好師傅企業社) 價值119元之商品 左列商品價值合計608元 13 113年5月2日6時52分許 同上 價值489元之商品 14 113年5月2日6時9分許 新北市○○區○○街0號(梁社漢排骨蘆洲長榮店) 價值222元之商品 上開商品及財產上之不法利益價值合計為新臺幣(下同)6,663元
附表二:
編號 竊得之物 1 PORTER黑色手提包1個(內有現金、高鐵車票、悠遊卡等物,價值共計2萬0,209元)
附表三:
編號 犯罪事實 主文 1 犯罪事實(一) 王志全犯侵占遺失物罪,處罰金新臺幣伍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1、2 王志全犯詐欺取財罪,處罰金新臺幣陸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價值合計新臺幣陸佰壹拾元之商品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3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3 王志全犯非法由收費設備得利罪,處罰金新臺幣伍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4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4 王志全犯詐欺得利罪,處罰金新臺幣壹萬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壹仟陸佰捌拾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5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5 王志全犯詐欺得利罪,處罰金新臺幣肆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參佰肆拾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6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6 王志全犯詐欺取財罪,處罰金新臺幣參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價值新臺幣壹佰伍拾元之商品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7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7 王志全犯詐欺取財罪,處罰金新臺幣參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價值新臺幣貳佰伍拾貳元之商品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8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8 王志全犯詐欺得利罪,處罰金新臺幣壹萬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壹仟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9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9 王志全犯詐欺取財罪,處罰金新臺幣參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價值新臺幣貳佰零陸元之商品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10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10 王志全犯詐欺得利罪,處罰金新臺幣陸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11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11 王志全犯詐欺取財罪,處罰金新臺幣貳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價值新臺幣玖拾伍元之商品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12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12、13 王志全犯詐欺取財罪,處罰金新臺幣陸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價值合計新臺幣陸佰零捌元之商品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13 犯罪事實(二)附表一編號14 王志全犯詐欺取財罪,處罰金新臺幣參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價值新臺幣貳佰貳拾貳元之商品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14 犯罪事實(三) 王志全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如附表二所示之犯罪所得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PCDM-114-審簡-284-20250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