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遷移不明

共找到 186 筆結果(第 41-50 筆)

馬司小調
馬公簡易庭

給付電信費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馬司小調字第12號 聲 請 人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陳詩婷間給付電信費調解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調解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認調解之聲請,依法律關係之性質、當事人之狀況或 其他情事可認為不能調解或調解顯無成立之望者或其送達於 他造之通知書,應為公示送達或於外國為送達者,得逕以裁 定駁回,民事訴訟法第406條第1項第1款、第5款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以相對人陳詩婷積欠電信費未還,而向本院聲 請調解,惟其於民國110年2月1日向相對人戶籍住所地(即澎 湖縣○○鄉○○村○○000號)所送達之債權讓與通知書,遭郵政機 關以遷移不明為由退回,是相對人並未經合法通知,其債權 讓與對相對人自不發生效力,難謂其係相對人之債權人,自 有債權人不適格之情況;且相對人既已遷移不明,則其調解 之通知即應為公示送達或於外國為送達,自難於進行調解。 故其調解聲請,依當事人之狀況,可認為不能調解或調解顯 無成立之望,應以裁定駁回之。 三、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倂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馬公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24

MKEV-114-馬司小調-12-2025022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264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黃志仁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372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志仁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罰金新臺幣玖萬元 ,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黃志仁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 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7款,定其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併請依刑法 第42條第3項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 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3條定有明文。又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宣告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 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刑法第51條第7款亦有明文。 又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之事項,有其外部性界限及內部性界 限,並非概無拘束。依據法律之具體規定,法院應在其範圍 選擇為適當之裁判者,為外部性界限;而法院為裁判時,應 考量法律之目的,及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者,為內部性界限 。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不得有所逾越(最高法院80年台非 字第473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查受刑人因犯附表所示各罪,先後經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 均經確定在案,此有如附表所示之判決、法院前案紀錄表在 卷可稽,則聲請人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於法即無不合。衡 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之犯罪態樣、時間間隔、各罪 依其犯罪情節所量定之刑及合併刑罰所生痛苦之加乘效果等 情狀,復考量在不逾越前述法律之外部性界限,即不得重於 附表所示各罪之總和,並應受內部性界限拘束,定如主文所 示之應執行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另經本院發函 通知受刑人表示意見,然因受刑人設籍於法務部矯正署臺北 看守所,且居所地亦因遷移不明經退回,並另案通緝中,有 本院函文及送達證書、被告之個人戶籍資料、法院前案紀錄 表附卷可稽,是受刑人現仍逃匿中,而無從通知受刑人陳述 意見,且本案牽涉案件情節單純,顯無必要再命受刑人以言 詞或書面陳述意見,附此敘明。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7款 、第42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刑事第十八庭 法 官 張意鈞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南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   告  刑 罰金新臺幣7000元 罰金新臺幣12000元(2次) 罰金新臺幣12000元(8次) 犯  罪 日 期 112年6月30日 112年6月22日、 112年6月24日 112年6月15日、 112年6月19日、 112年6月20日、 112年6月23日、 112年6月24日 偵 查 機  關 年 度 案  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速偵字第2801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46110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37994號等 最 後事實審 法  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案  號 112年度沙簡字第408號 112年度沙簡字第584號 112年度沙簡字第568號 判決日期 113年1月31日 113年4月8日 113年4月8日 確 定判 決 法  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案  號 112年度沙簡字第408號 112年度沙簡字第584號 112年度沙簡字第568號 確定日期 113年8月29日 113年8月28日 113年10月29日 備      註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罰執字第792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罰執字第791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罰執字第1031號

2025-02-24

TCDM-113-聲-4264-20250224-1

馬司小調
馬公簡易庭

給付電信費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馬司小調字第7號 聲 請 人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洪雨瑄間給付電信費調解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調解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認調解之聲請,依法律關係之性質、當事人之狀況或 其他情事可認為不能調解或調解顯無成立之望者或其送達於 他造之通知書,應為公示送達或於外國為送達者,得逕以裁 定駁回,民事訴訟法第406條第1項第1款、第5款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以相對人洪雨瑄積欠電信費未還,而向本院聲 請調解,惟其於民國112年3月22日向相對人戶籍住所地(即 澎湖縣○○鄉○○村○○○00號之1)所送達之債權讓與通知書,遭 郵政機關以遷移不明為由退回,是相對人並未經合法通知, 其債權讓與對相對人自不發生效力,難謂其係相對人之債權 人,自有債權人不適格之情況;且相對人既已遷移不明,則 其調解之通知即應為公示送達或於外國為送達,自難於進行 調解。故其調解聲請,依當事人之狀況,可認為不能調解或 調解顯無成立之望,應以裁定駁回之。 三、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倂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馬公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24

MKEV-114-馬司小調-7-20250224-1

馬司小調
馬公簡易庭

給付電信費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馬司小調字第3號 聲 請 人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許瑞昇間給付電信費調解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調解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認調解之聲請,依法律關係之性質、當事人之狀況或 其他情事可認為不能調解或調解顯無成立之望者或其送達於 他造之通知書,應為公示送達或於外國為送達者,得逕以裁 定駁回,民事訴訟法第406條第1項第1款、第5款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以相對人許瑞昇積欠電信費未還,而向本院聲 請調解,惟其於民國112年6月7日向相對人戶籍住所地(即澎 湖縣○○鄉○○村○○00號之2)所送達之債權讓與通知書,遭郵政 機關以遷移不明為由退回,是相對人並未經合法通知,其債 權讓與對相對人自不發生效力,難謂其係相對人之債權人, 自有債權人不適格之情況;且相對人既已遷移不明,則其調 解之通知即應為公示送達或於外國為送達,自難於進行調解 。故其調解聲請,依當事人之狀況,可認為不能調解或調解 顯無成立之望,應以裁定駁回之。 三、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倂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馬公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24

MKEV-114-馬司小調-3-20250224-1

司拍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拍字第116號 聲 請 人 嚴瑞生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吳政勲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參仟元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書狀應載明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次按非訟事件之 聲請,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非訟事 件法 第30條第1項第4款及第30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又按債 權之 讓與,非經讓與人或受讓人通知債務人,對於債務人 不生效 力,民法第297條第1項亦有明文。是抵押權人如係 受讓第三 人移轉之抵押權擔保債權及抵押權,應先對債務 人踐行債權 讓與通知之程序,方堪對抵押義務人主張有抵 押權擔保效力 所及之債權存在,而許其行使抵押權。又對 於無訴訟能力人為送達者,應向其全體法定代理人為之;本 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於法人之代表人準用之,此觀民事 訴訟法127條第1項及第52條規定自明。是對法人為送達,自 應送達於其法定代理人。另廢止之公司除因合併、分割或破 產而廢止外,應行清算;股份有限公司之清算,以董事為清 算人,但本法或章程另有規定或股東會另選清算人時,不在 此限,公司法第26條之1準用第24條、第322條第1項亦分別 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關係人敬偉綠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敬 偉公司)曾為向第三人梅林天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梅 林公司)擔保現在(包括過去所負現在尚未清償)及將來債 務之清償,於民國107年12月1日以其所有之基隆市○○區○○段 000地號土地及同區段616建號建物為擔保,設定新臺幣(下 同)1100萬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予第三人梅林公司,並經登 記在案。又敬偉公司向梅林公司借款800萬元,詎其屆期未 為清償該借款債務。嗣後,梅林公司將其對關係人敬偉公司 之債權讓與聲請人,並完成抵押權讓與登記。又敬偉公司業 已廢止,聲請人業就其全體法定代理人等寄發債權讓與通知 ,為此聲請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 三、經查,聲請人聲請拍賣抵押物,雖據提出抵押權設定契約書 、他項權利證明書、債權確認契約書、不動產登記謄本、債 權讓與通知函、遭郵務機關退回信封及掛號郵件收件回執等 件為證。又依民事訴訟法127條之規定,就敬偉公司所為送 達應向其全體法定代理人為之。惟查,聲請人所寄發之債權 讓與通知僅合法送達於法定代理人葉珈薰,其餘部分均以遷 移不明、查無此址等由退回。又聲請人就法定代理人潘順興 部分係向桃園市○○區○○路○巷○號○樓寄發,然依本院依職權 調閱相對人最新戶籍資料所示,法定代理人潘順興現設址於 臺北市○○區○○街○號○樓,此有戶役政資料查詢單在卷足憑。 是聲請人所為之債權讓與通知依民事訴訟法127條之規定, 並未合法送達於敬偉公司應認尚未生債權讓與之效力。本院 復於114年2月5日通知聲請人應於文到7日內補正債權讓與通 知合法送達於敬偉公司之具體事證。詎聲請人迄今仍未提出 上開事證或業已聲請公示送達之釋明文件,本院形式上無從 認定聲請人所為之債權讓與通知是否對敬偉公司產生效力。 又聲請人本得依民法、民事訴訟法等相關規定聲請公示送達 程序以踐行債權讓與通知,非無其他債權讓與通知之途徑。 是以,本件聲請人於聲請拍賣抵押物前,既未合法將債權讓 與情事通知關係人敬偉公司,債權讓與對其即不生效力,聲 請人自未取得債權人之地位,準此,聲請人聲請拍賣抵押物 ,於法尚有未合,不應准許,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基隆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簡正忠

2025-02-20

KLDV-113-司拍-116-20250220-1

士小
士林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士小字第300號 原 告 和雲行動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富來 被 告 李若喬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 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 條第1 項前段、第28條第1 項定有 明文。另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又小額事件當 事人之一造為法人或商人者,於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 ,約定債務履行地或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時,不適用民 事訴訟法第12條或第24條之規定;但兩造均為法人或商人者 ,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1項前段、第436條之9亦 有明文。查兩造間自助租車租賃契約第14條雖約定以臺灣臺 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然原告為法人,被告則為自 然人,且原告係以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為上開合意管轄 之約定,而本件係屬小額訴訟事件,依照上揭規定,自不適 用民事訴訟法第24條合意管轄之約定,合先敘明。 二、經查:本件係因財產權發生爭執,其標的金額在新臺幣10萬 元以下,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8 第1 項規定,應適用小 額訴訟程序,且本件被告起訴時住所地係在新北市中和區, 此有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稽,是依民事訴訟法第1 條第1 項之規定,本件自應由被告住所地之臺灣新北地方法 院管轄,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 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至起訴狀內雖記載被告之住所 地為「臺北市○○區○○○路000巷00號2樓之5」,然依本院調取 之個人戶籍資料及遷徙紀錄查詢結果所示,被告業於起訴前 之111年2月25日將戶籍自前開臺北市士林區址遷至前開新北 市中和區址,且依卷內所附寄送至該臺北市士林區址之存證 信函,業因遷移不明而退回,此有該存證信函之寄送信封影 本在卷可參,自難僅以原告片面之記載而逕為被告住所之認 定,附此敘明。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黃雅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及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 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香君

2025-02-19

SLEV-114-士小-300-20250219-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公示送達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7號 聲 請 人 余景登律師即破產人簡春肇之破產管理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王敦德為公示送達事件,本院司法事務 官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居所者,得依民事訴訟 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民法第 97條定有明文。次按對於當事人於國內為送達,應為送達之 處所不明者,受訴法院得依聲請,准為公示送達,民事訴訟 法第149條第1項第1款亦規定甚明。而所謂「應為送達之處 所不明」者,係指已用相當之方法探查,仍不知其應為送達 之處所者而言。其「不明」之事實,應由聲請公示送達之人 負舉證之責任,而由法院依具體事實判斷之(最高法院82年 台上字第272號判例意旨參照)。又所謂不知相對人之居所 者,係指相對人遷移他處,致表意人不知其居所,而無從為 意思表示之通知而言。是以,倘相對人並無遷移不明之情事 ,僅因當事人拒收、逾期招領或人在國外等原因,致表意人 所寄送之通知遭退回,而非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者,即與公 示送達之法定要件不合。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破產人簡春肇與相對人同為高雄市○○區 ○○段0000○0000○0000地號土地共有人,因破產人上開土地經 公開拍賣拍定,為依土地法第34條之1第4項規定通知相對人 行使優先承買權事宜,業於民國(下同)113年6月27日對相 對人國內戶籍地址寄送高雄凹仔底郵局存證號碼第000644號 存證信函(下稱系爭存證信函),以通知相對人上開事宜, 惟遭郵務人員以招領逾期為由,將原件退回,為此聲請裁定 准為公示送達,並提出系爭存證信函、退回信封等件正本為 證。 三、查聲請人寄送之存證信函經付郵向「臺南市○區○○○街00號」 址寄送後,遭郵局以「招領逾期」為由退回,且相對人現仍 設籍於前開戶籍址,固有聲請人提出之退回信封正本及本院 依職權查詢之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稽,惟經本院囑 託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訪查後,查得相對人現仍實際 居住前開戶籍址,有該分局114年2月3日南市警一偵字第114 0043774號函在卷可稽。足見相對人之居所並非不明,亦無 遷移行方不明之情事,故本件聲請核與前揭聲請公示送達之 要件不符,聲請人之聲請與法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 事 庭  司法事務官 項仁玉

2025-02-18

TNDV-114-司聲-27-20250218-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公示送達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772號 聲 請 人 均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朱祐宗 代 理 人 謝明華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梁柱為公示送達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人以其欲將均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通知函通知 相對人(內容為通知相對人債權讓與事實),惟遭郵務人員 以遷移不明為由,將原件退回,為此聲請裁定准為公示送達 ,並提出相對人戶籍謄本、均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通知 函、債權讓與證明書等件影本為證。 二、按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居所者,得依民事訴訟 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民法第 97條固有明文。然非訟事件法關於前述民法意思表示公示送 達之程序,係依法律規定,在符合一定要件下,於表意人之 意思表示未實際到達相對人可收受支配範圍,但已踐行民事 訴訟法之公示送達程序之情形時,仍擬制使之發生到達相對 人之效力;惟以公示送達方式通知相對人時,其意思表示究 未真實到達相對人,為免影響相對人權益,如表意人發出意 思表示時雖確不知相對人之住居所,但嗣後已可查得時,即 無捨實際通知方式不用,而逕以公示送達方式通知相對人之 理由。 三、查聲請人寄送之信函經付郵向「臺南市○○區○○○路000巷0號 九樓之2」址寄送後,遭郵務人員以「遷移不明」為由退回 ,且相對人現仍設籍於前開戶籍址,固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 謄本影本、退回信封正本及本院司法事務官依職權查調之相 對人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附卷可憑;惟經本院依職權查詢 相對人之在監在押紀錄後,查得相對人目前於法務部矯正署 宜蘭監獄因案在監中,有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全國紀錄表 在卷可稽。則依前開說明,聲請人即應另向前述相對人居住 地址為實際通知,而不得逕以公示送達方式通知相對人,故 本件聲請人公示送達之聲請於法尚有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張哲豪

2025-02-18

TNDV-113-司聲-772-20250218-1

撤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撤銷緩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撤緩字第60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彭家煜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撤銷緩刑之 宣告(113年度執聲字第36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彭家煜因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本院以113年度訴字第175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1年10月, 緩刑5年,緩刑期間內付保護管束,本案於民國113年10月8 日確定在案。茲因受保護管束人經傳喚未到,並經警查訪稱 :依址未遇、行蹤不明,其行為違反保安處分執行法第74條 之2第2款之規定,情節重大,爰依保安處分執行法第74條之 3第1項、刑事訴訟法第476條規定聲請撤銷其緩刑宣告。 二、按受保護管束人在保護管束期間內,應遵守左列事項:……二 、服從檢察官及執行保護管束者之命令。……受保護管束人違 反前條各款情形之一,情節重大者,檢察官得聲請撤銷保護 管束或緩刑之宣告,保安處分執行法第74條之2第2款、第74 條之3第1項固分別定有明文。惟前揭規定所謂「服從命令」 ,自以知悉命令之內容為前提,始有服從與否之論斷,如受 保護管束人未經合法送達,而根本不知命令之內容,自無違 反該款所定應遵守事項可言。另按對被告之送達應向其陳明 或所知之住、居所或事務所送達文書,並得將應送達之文書 掛號郵寄,如被告之住、居所、事務所及所在地不明,或掛 號郵寄而不能達到者,應為公示送達,觀諸刑事訴訟法第59 條第1款、第2款規定自明。 三、經查: (一)本件受刑人因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3年度訴字第175號判 決判處有期徒刑1年10月,緩刑5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 ,並應向檢察官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 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180小時之義 務勞務,且不得非法持有或施用第一級至第四級毒品乙節 ,有該刑事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 稽,首堪認定。 (二)又受刑人受前開緩刑宣告後,新北地方檢察署(下稱新北 地檢署)命受刑人應於民國113年11月26日下午14時前往 報到執行,而將執行傳票寄往受刑人位於「新北市○○區○○ 路0段000巷00號」之戶籍地(下稱系爭戶籍地),因未獲 會晤本人,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或受僱人,乃於113年1 1月12日將該送達文書寄存於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峽分局 三峽派出所,向受刑人戶籍地寄送之執行傳票,惟受刑人 屆期未到;再命受刑人應於113年12月17日下午1時30分報 到執行,執行傳票仍寄至系爭戶籍地,因未獲會晤本人, 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或受僱人,乃於113年12月2日將該 送達文書寄存於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峽分局三峽派出所等 情,有送達證書在卷可佐,惟受刑人仍屆期未報到,嗣檢 察官另囑警查訪受刑人是否居住於系爭戶籍地,經警查訪 系爭戶籍地,經受刑人之父親表示:受刑人未居住在該處 ,已好幾個月沒有返家,不知其現居在何處等語,亦有新 北市政府警察局三峽分局114年1月20日新北警峽刑字第11 33595446號函暨檢附電話訪談紀錄表在卷可查。此部分事 實,亦堪認定。 (三)則本件綜合上情,足認受刑人已未居住於系爭戶籍地,其 遷移不明,且所在地亦不明,而按被告之住、居所、事務 所及所在地不明者,應為公示送達,刑事訴訟法第59條第 1款定有明文,是本件即應對受刑人為公示送達,始能生 合法送達之效力。然綜觀全卷,執行檢察官就上開執行事 項並未對受刑人為公示送達,是受刑人既未經合法通知, 難認已知悉執行命令之內容猶未為服從,而有違反保護管 束命令情節重大之情事存在,是本院認聲請人本件聲請, 於法尚有未合,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王麗芳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定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8

PCDM-114-撤緩-60-20250218-1

雄司聲
高雄簡易庭

聲請公示送達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雄司聲字第10號 聲 請 人 均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朱祐宗 代 理 人 謝明華 相 對 人 蔡武龍 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公示送達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聲請人對相對人如附件所示意思表示之通知為公示送達。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居所者,得依民事訴訟 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民法第 97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緣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原本之不 良債權受讓自寰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其債權係受讓自 台灣永旺財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已於民國112年11月22日 將其對相對人蔡武龍之債權讓與聲請人。聲請人遂對相對人 之戶籍地址寄送債權讓與通知,惟遭郵務機關以遷移不明為 由退回,爰依民法第97條規定,聲請就上開債權讓與通知裁 定准予公示送達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有其提出之債權讓與證明書、債 權讓與通知函、因遷移不明而遭退回之信封及本院依職權調 取相對人之個人戶籍資料在卷可稽,形式上堪信屬實。再查 ,本院於114年2月3日函囑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小港分局派員 查訪聲請人所寄發之地址即高雄市○○區○○○路○○巷0○00號。 經該分局函覆相對人未按址居住,此有114年2月17日高市警 港分治字第11470476700號函在卷可稽。綜上,相對人之住 居所客觀上可認已陷於不明之狀態,本件公示送達之聲請於 法尚無不符,應予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95   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高雄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18

KSEV-114-雄司聲-10-202502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