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若美

共找到 120 筆結果(第 51-6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塗銷抵押權登記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9號 原 告 張麗虹 訴訟代理人 林裕家律師 被 告 余奕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 判費。按因債權之擔保涉訟,以所擔保之債權額為準;如供擔保 之物其價額少於債權額時,以該物之價額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 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 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6、第77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訴之聲明 :㈠確認被告就原告所有坐落新北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及其 上同地段1645建號即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街0號3樓房屋(下合 稱系爭不動產),所設定之抵押權及所擔保之抵押債權,暨被告 所持有以原告為發票人、發票日為民國113年11月25日、本票號 碼SR597008、票面金額新臺幣(下同)4,000,000元之本票(下 稱系爭本票)債權均不存在。㈡被告應將系爭不動產所設定之抵 押權登記及預告登記均予以塗銷。查本件訴之聲明雖有請求確認 最高限額抵押權不存在、塗銷抵押權登記及預告登記之別,惟核 均屬債權擔保而涉訟,應認訴訟利益同一(即依原告主張之最高 限額抵押權不存在,方有塗銷抵押權登記及預告登記之訴之利益 ),經本院依職權查詢系爭不動產附近市價,1年內交易之平均 單價約為每平方公尺152,000元,有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 服務網查詢資料附卷可稽,是以系爭不動產之交易價值約為12,6 93,520元(計算式:83.51㎡×152,000元/㎡=12,693,520元),未 少於所擔保之債權額6,000,000元,故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核定 為6,000,000元。又原告請求確認系爭本票債權不存在部分,自 經濟上觀之,各項聲明之最終目的均為一致,應僅計為同一訴訟 標的價額,而以其中價額最高者即系爭抵押擔保債權額6,000,00 0元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徵第一審裁判費71,700。茲依民 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 內,如數向本院補繳,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若美 法 官 陳翠琪 法 官 蘇子陽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余佳蓉

2025-01-23

PCDV-114-補-49-2025012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違約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83號 原 告 三商家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翔玢 一、上列當事人間因請求給付違約金事件,原告曾聲請對被告發 支付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 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訟訴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570,00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6,170元,扣除前 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5,670元。茲限原告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 原告之訴。 二、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提出準備書狀一件,並 以繕本直接通知他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若美 法 官 陳翠琪 法 官 蘇子陽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余佳蓉

2025-01-23

PCDV-114-補-83-2025012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撤銷贈與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976號 原 告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訴訟代理人 江至欣 黃家洋 被 告 鄒慶福 鄒寶惠 上列當事人間撤銷贈與等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間就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於民國112年12月27日所為贈與 之債權行為及於民國113年1月10日登記原因「贈與」所為之所有 權移轉登記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 被告鄒寶惠應將前項以「贈與」為原因,經新北市中和地政事務 所於民國113年1月10日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緣伊與被告鄒慶福(下逕稱其姓名)間清償 債務事件,業已取得本院97年度執實字第79396號債權憑證 ,詎鄒慶福迭經催討仍未清償。茲鄒慶福於民國112年12月2 7日,將其名下所有唯一財產即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無償移 轉贈與被告鄒寶惠(下逕稱其姓名,與鄒慶福則合稱被告) ,並於113年1月10日辦妥所有權移轉登記。而鄒慶福前揭所 為顯屬有害及伊債權之行為,依法伊自得訴請撤銷被告間前 揭所為贈與之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並依法訴請鄒寶惠塗銷 移轉登記回復原狀。為此,爰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第4項 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判決:如主文第1項、第2項所 示。   二、被告對於原告前揭主張之事實均無意見,且稱鄒慶福確實有 積欠原告之債務迄未清償。而鄒慶福名下僅有如附表所示不 動產之應有部分權利,並無其他財產。鄒慶福於為本件贈與 時及目前均無其他資力可供償還原告。伊等同意原告之主張 ,將如附表所示不動產回復至鄒慶福名下後,再行處理。並 均聲明判決:原告之訴駁回。  三、按債務人所為之無償行為,有害及債權者,債權人得聲請法 院撤銷之。債權人依第1 項或第2 項之規定聲請法院撤銷時 ,得並聲請命受益人或轉得人回復原狀。民法第244 條第1 項及第4 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民法第244 條第1 項規定 所謂債務人害及債權之無償行為,係指因債務人之行為,致 債權不能獲得滿足;意即因債務人行為而致積極的減少財產 ,或消極的增加債務,因而使債權陷於清償不能或困難或遲 延之狀態;至債務人及受益人是否認識該無償行為有害及債 權,尚非斟酌之列,此對照同條第2 項規定:「債務人所為 之有償行為,於行為時明知有損害於債權人之權利者,以受 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為限,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 」等語即可得知,且本條所定撤銷權之效力,不特及於債權 行為,即物權行為亦無例外(最高法院48年度台上字第1750 號裁判意旨參照)。查,原告對鄒慶福尚有前述債權未受清 償乙節,為被告所不否認(見本院卷第89頁),並有本院   板院輔97執實字第79396號債權憑證、繼續執行紀錄表在卷 可稽(見板簡卷第15頁至第19頁),堪信為真。而鄒慶福除 如附表所示不動產外,別無其他財產,且渠與鄒寶惠間所為 之本件贈與行為業已侵害及原告之債權等情,亦為被告到庭 所不爭執(見本卷卷第89頁),暨有鄒慶福之全國財產稅總 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如附表所示不動產之登記簿謄本以及異 動索引等件在卷可按(見板簡卷第21頁至第33頁、本院卷第 29頁至第44頁),同堪採信。則鄒慶福本應以其僅有財產( 即如附表所示不動產)對原告負清償責任,卻未以之供為清 償,反於112年12月27日以贈與為原因,將如附表所示不動 產無償給予鄒寶惠,並於113年1月10日辦妥所有權移轉登記 ,致使鄒慶福已無其他財產可供原告求償,堪認已害及原告 前揭債權,原告依據前開規定聲請本院撤銷所為之詐害行為 及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均屬於法有據。至被告主觀上是否 認識贈與及移轉所有權登記行為害及前述原告債權,則非所 問。   四、綜上所述,鄒慶福就如附表所示不動產於112年12月27日所 為贈與鄒寶惠之債權行為,及於113年1月10日所為移轉所有 權登記予鄒寶惠之物權行為,害及原告對鄒慶福之前述債權 ,原告依民法第244 條第1項、第4項前段規定,請求撤銷被 告間就如附表所示不動產所為之贈與債權行為及以「贈與」 為原因所為之移轉登記物權行為,並請求鄒寶惠應塗銷就如 附表所示不動產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均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未經援 用之證據,經斟酌後認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無庸逐 一論述,併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 2 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若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俊宏 附表:(不動產標示)      土地坐落 地號 地目  面積 權利範圍(應有部分) 編號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平方公尺 1 新北市 ○○區 ○○ 00 170.99 16分之1 備考 編號 建號 基地坐落 建物面積(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建物門牌 樓層面積 附屬建物面積 1 0000 新北市○○區○○段00地號 層數:4層 層次:二層 層次面積: 103.12 陽台:14.53 4分之1 新北市○○區○○街00巷0號2樓 備考

2025-01-20

PCDV-113-訴-2976-20250120-1

小抗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小抗字第18號 抗 告 人 鄭伊庭 相 對 人 和雲行動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富來 住○○市○○區○○○路0段00號00樓(北設工大樓西側)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0月28 日本院板橋簡易庭113年度板小字第2456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 ,不得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定有明文。復按 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納 裁判費,此為必備之法律程式。如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 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42條第2項 定有明文。此項規定,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於小 額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二、抗告理由略以:本院板橋簡易庭113年度板小字第2456號小 額民事判決(下稱原判決)以前後手方式推論,惟抗告人租 賃系爭車輛應歸還之地區為公共空間,無法排除係由第三人 造成車輛損害,相對人就因果關係尚未盡舉證責任,爰提起 本件抗告,求為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經查,依抗告狀所載,本件抗告並未具體表明原裁定有何不 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則依前引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 項之規定,抗告並不合法。且抗告人對原判決提起上訴,未 據繳納第二審裁判費,經本院板橋簡易庭於民國113年9月30 日以裁定命抗告人於收受送達後5日內補繳上訴裁判費新臺 幣1,500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該裁定已於113年10 月9日寄存於金城派出所,於同年月19日發生送達效力,有 本院裁定、送達證書(本院板小字卷第71頁、第73頁)在卷 可參。次查,抗告人迄至113年10月28日,仍未繳交第二審 裁判費,有本院收費答詢表可參,是原審法院認抗告人未繳 裁判費而上訴不合法,以裁定駁回其上訴,於法即無不合。 本件抗告亦無理由,併予敘明。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若美                   法 官  顏妃琇                   法 官  張智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劉冠志

2025-01-17

PCDV-113-小抗-18-2025011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救字第263號 聲 請 人 李進福 代 理 人 陳宗奇律師 相 對 人 李○霓 (真實姓名及住址詳卷) 李○霓 (真實姓名及住址詳卷) 上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曾○真 (真實姓名及住址詳卷) 李○賢 (真實姓名及住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信託登記事件(本院113年度訴第3736號 ),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與相對人間請求塗銷信託登記事件(下稱 本案訴訟),伊因無資力負擔訴訟費用,已向財團法人法律 扶助基金會(下稱法扶基金會)臺北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獲准 ,且本案訴訟非顯無勝訴之望,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規 定及法律扶助法第63條規定聲請准予訴訟救助等語。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法院認定前項 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經分 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 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 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有 明文可參。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就其與相對人間之本案訴訟前向法扶基金 會臺北分會申請法律扶助,業經審核准予扶助乙情,有法扶 基金會臺北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全部扶助)及專用委任狀 等件附卷可稽。復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訴字第373 6號請求塗銷信託登記事件卷宗,經核依聲請人起訴所為主 張,亦非顯無勝訴之望。是本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揆諸 上開法律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若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俊宏

2025-01-17

PCDV-113-救-263-20250117-1

小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承攬報酬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小上字第197號 上 訴 人 李莫華 被 上訴人 吳信宏 吳勝鐔即匠忠工程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承攬報酬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6 月21日本院板橋簡易庭112年度板建小字第31號小額民事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 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第43 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所謂違背法令,係指依同法第4 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68條所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 、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定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情形。故 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以同法第469條所列第1款至第5款為理 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 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如係以第一審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68條不適用法規 或適用法規不當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 之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 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未依上述方法 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 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 字第988號、111年度台上字第1361號裁定意旨參照)。又按 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71條第1項上訴 法律審之規定,小額程序之上訴人若未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 提出如上所述之合法上訴理由書於第二審法院,第二審法院 無庸命其補正,即得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4 4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逕以裁定駁回之。 二、本件上訴意旨略以:原審法官未行使闡明權,原判決認事有 誤,被上訴人未到庭,原審並未就事實當庭詢答,亦無檢視 證據,曲解兩造承攬契約內容;承攬工程無法完成係被上訴 人吳信宏之過失;追加債務不履行請求權,請求事實與一審 相同;並請求開庭勘驗證據,並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 新臺幣37,3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等語。 三、經查,上訴人李莫華(下逕稱上訴人)於民國113年7月12日 就本院板橋簡易庭112年度板建小字第31號小額程序第一審 判決提起上訴,核其上訴意旨,均屬原審依職權得為事實認 定之範疇,並未具體指出原審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68條、 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定如何違背法令之情事,更未指明 原審判決所違反之法令條項或其內容以及依訴訟資料有何判 決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參諸前開說明,自不得謂已合法表 明上訴理由,本件上訴顯難認為合法。本件上訴人既已逾上 開20日補提上訴理由之法定期間,迄今仍未補提合法之上訴 理由書,應認本件上訴為不合法,而毋庸命其補正,得不經 言詞辯論,逕以裁定駁回之。從而,本件上訴為不合法,應 予駁回。 四、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同 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確定其數額為1,500元,並應由上訴 人負擔。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71條第1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95條 第1項、第78條、第436條之19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若美                             法 官 陳翠琪                                      法 官 蘇子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余佳蓉

2025-01-16

PCDV-113-小上-197-20250116-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修復漏水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462號 原 告 屠秀慧 訴訟代理人 高亘瑩律師 李松霖律師 被 告 王振村 周瑞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修復漏水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 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 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 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 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 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本件原告訴之聲明:「一、被告 王振村應將新北市○○區○○街00號5樓房屋為漏水修復工程,至原 告所有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街00號4樓房屋不漏水狀態。二、 被告周瑞和應將新北市○○區○○街00號5樓房屋為漏水修復工程, 至原告所有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街00號4樓房屋不漏水狀態。 三、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 卷第9-10頁)。核原告訴之聲明第一、二項請求,其訴訟標的價 額,應以原告因修繕漏水回復原狀所受利益為準,是依預估修繕 費用之價額定之,而原告陳報系爭建物修繕費用各為20萬元,有 估價單2紙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45-47頁),是此部分訴訟標的價 額應合計為40萬元(計算式:20萬+20萬=40萬);原告訴之聲明 第三項請求損害賠償部分,乃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是依前開規 定,其價額應合併計算之。從而,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90 萬元(計算式:40萬+50萬=90萬),應徵第一審裁判費9,800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 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起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若美 法 官 陳翠琪 法 官 蘇子陽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余佳蓉

2025-01-15

PCDV-113-訴-2462-2025011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399號 原 告 鄭雅云 蘇建勳 被 告 鄭彩萍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事件,原告起訴雖 已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5,400元,惟按訴訟標的之價 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 額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 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 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發票人請 求執票人返還本票,該本票依票載文義具有客觀上之財產價 值,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客觀上之交易價額而定,而本票 為有價證券及金錢證券,乃表彰一定之財產權(金錢),自 應以其票上所載金額作為核定訴訟標的金額之標準(最高法 院106年度台抗字第1055號裁定意旨參照)。末按二者訴訟 標的雖不相同,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 終局標的範圍,依首揭規定,訴訟標的價額應以其中價額最 高者定之(最高法院104年度第8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 )。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聲明為:「一、確認被告對原告二人就 本院簡易庭113年度司票字第3719號本票裁定(下稱系爭本票 裁定)面額為99萬2,000元、到期日為民國112年8月5日之本 票(下稱系爭本票),逾50萬元及自112年8月5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部分之本票債權不存在 。二、被告不得執系爭本票裁定於逾50萬元及自112年8月5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為執行名 義,對原告二人聲請強制執行」(見本院卷卷(一)第9頁 )。經核,原告訴之聲明第1、2項請求之訴訟標的雖異,惟 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均係排除被告行使系爭本 票逾50萬元之本票債權及利息債權,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 以系爭本票之逾50萬元票面金額及計算至起訴前一日之利息 核定之。又系爭本票之逾50萬元部分票面金額為49萬2,000 元(計算式:992,000-500,000=492,000),依本院113年度 司票字第3719號裁定核准系爭本票得為強制執行之利息起算 日至本件起訴前一日,即自112年8月5日起至113年5月15日 止之利息(計算如附表所示,元以下四捨五入),與本金合併 算後,為51萬4,987元(計算式:492,000+22,987=514,987) 。從而,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51萬4,987元,應徵收第 一審裁判費5,620元。扣除原告已繳納裁判費5,400元(本院 卷㈠第7頁),尚應補繳第一審裁判費220元(計算式:5,620-5 ,400=220)。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220元,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若美 法 官 陳翠琪 法 官 蘇子陽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余佳蓉 附表: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1 利息 49萬2,000元 112年8月5日 113年5月15日 (285/366) 6% 2萬2,986.89元 小計 2萬2,987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

2025-01-15

PCDV-113-訴-1399-20250115-1

小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小上字第171號 上 訴 人 劉勝為 被 上訴人 李日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6月4日本院三重簡易庭113年度重小字第874號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 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第43 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所謂違背法令,係指依同法第4 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68條所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 、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定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情形。故 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以同法第469條所列第1款至第5款為理 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 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如係以第一審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68條不適用法規 或適用法規不當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 之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 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未依上述方法 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 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 字第988號、111年度台上字第1361號裁定意旨參照)。又按 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71條第1項上訴 法律審之規定,小額程序之上訴人若未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 提出如上所述之合法上訴理由書於第二審法院,第二審法院 無庸命其補正,即得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4 4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逕以裁定駁回之。再按於小額訴訟程 序,當事人於第二審程序不得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但因 原法院違背法令致未能提出者,不在此限,亦為民事訴訟法 第436條之28所明定。 二、本件上訴意旨略以:上訴人於原審判決日前將債權讓與同意 書寄出,但因時間差未能於判決前送達。為此,依法聲明上 訴,並聲明:原判決廢棄等語。 三、經查,上訴人劉勝為(下逕稱上訴人)於民國113年6月17日 就本院三重簡易庭113年度重小字第874號小額程序第一審判 決提起上訴,核其上訴意旨,並未具體指出原審判決有民事 訴訟法第468條、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定如何違背法令之 情事,更未指明原審判決所違反之法令條項或其內容以及依 訴訟資料有何判決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參諸前開說明,自 不得謂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本件上訴顯難認為合法。且本 件上訴人已逾上開20日補提上訴理由之法定期間,迄今仍未 補提合法之上訴理由書,應認本件上訴為不合法,而毋庸命 其補正,逕以裁定駁回之。又上訴人提出債權讓與同意書, 係屬新攻擊防禦方法之提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28規 定,需因原法院違背法令致未能提出者,始得於第二審程序 為之,而本件依卷附資料,原審乃係於113年5月22日言詞辯 論終結,並諭知同年6月4日宣判,而上訴人所提出之債權讓 與同意書係於113年5月25日製作,並於同年6月4日始行提出 ,顯然縱令上訴人所稱債權讓與乙事屬實,亦屬言詞辯論終 結後始提出之新證據,是原審未予審酌,堪認並無任何違背 法令之處。易言之,就上開證據未能於原審即時提出乙節, 尚難認係因原審違背法令所致。上訴人上訴後雖又提出債權 讓與同意書為據,憑以有所主張,惟此核屬上訴人於第二審 程序中提出之新攻擊防禦方法,上訴人復未說明有何原審違 背法令致其未能提出前揭攻擊防禦方法之情事,是上訴人此 部分主張之提出,顯違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8前段規定 ,本院依法亦無從加以審酌。至上訴人得否執前揭債權讓與 同意書為憑,據以主張債權讓與(及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 ,另訴就系爭機車之修理費用部分請求被上訴人李日良應負 賠償責任,乃屬另一問題,不在本院審理範圍,附此敘明。 從而,本件上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四、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同 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確定其數額為1,500元,並應由上訴 人負擔。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71條第1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95條 第1項、第78條、第436條之19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若美                             法 官 陳翠琪                                      法 官 蘇子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余佳蓉

2025-01-15

PCDV-113-小上-171-20250115-1

簡抗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簡抗字第1號 抗 告 人 金逸豐 相 對 人 新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昕紘 上列當事人間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抗告人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11月22日本院三重簡易庭113年度重簡字第2373號裁 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 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被告住所、不動產所在地、侵權行為 地或其他據以定管轄法院之地,跨連或散在數法院管轄區域 內者,各該法院俱有管轄權;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 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15條第1項、第21條及第2 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生活起居皆在新北市,原裁定依職權 裁定移送至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對抗告人造成極大不方便,請 求廢棄原裁定,並准將本件訴訟留於本院等語。 三、經查,抗告人之住所地為新北市新店區,此有原審依職權調 取之抗告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附於限閱卷可稽,依民事訴訟 法第1條第1項前段規定,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具有管轄權。又 依相對人起訴主張之事實,係抗告人駕車行經新竹市公道五 路2段處,撞擊相對人所承保之車輛,致車輛受損之侵權行 為事件,其行為地位於新竹市等情,有新竹市警察局113年9 月11日竹市警交字第1130037609 號函及其附件在卷可憑( 見本院重簡字卷第31至55頁),依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 規定,臺灣新竹地方法院亦具有管轄權。上開法院均為有管 轄權之法院,然因侵權行為之發生及損害賠償之範圍,相關 證據資料,均與行為地有密切關係,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 實有利於法院發現事實真相及證據之調查,原審基此,依民 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等規定,職權將本件裁定移送由臺灣 新竹地方法院管轄,並無不當,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 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若美                    法 官  顏妃琇                   法 官  張智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劉冠志

2025-01-14

PCDV-114-簡抗-1-202501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