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寶華

共找到 66 筆結果(第 61-66 筆)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束縛身體處分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946號 陳 報 人 法務部○○○○○○○○ 被 告 曾文彥 選任辯護人 陳寶華律師(法扶律師) 林建宏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殺人等案件,經本院裁定羈押,陳報人認有對被告為 束縛身體處分之必要,陳報本院核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法務部○○○○○○○○對曾文彥於民國113年10月12日至同年月14日因 急迫先行施用戒具,應予准許。   理 由 一、陳報意旨略以:被告於民國113年10月12日17時35分許,在 法務部○○○○○○○○舍房內,因心情不好故意踹踢舍房門,經值 勤主管柔性勸導未果後,又持續踹踢舍房門數下,已有擾亂 秩序之行為,故於113年10月12日17時50分施予手銬1付及腳 鐐1付,於113年10月12日21時10分解除手銬,於113年10月1 4日16時0分解除腳鐐。爰依羈押法第18條第4項前段規定, 檢具臺南看守所對被告為束縛身體處分陳報狀陳報本院裁定 准許等語。 二、按看守所對於刑事被告,為達羈押之目的及維持秩序之必要 時,得限制其行動。被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經為羈押之法院 裁定核准,看守所得單獨或合併施用戒具、施以固定保護或 收容於保護室,並應通知被告之辯護人:一有脫逃、自殘、 暴行、其他擾亂秩序行為之虞。二有救護必要,非管束不能 預防危害。第2項情形如屬急迫,得由看守所先行為之,並 應即時陳報為羈押之法院裁定核准,法院不予核准時,應立 即停止使用。又每次施用戒具最長不得逾48小時,並應記明 起訖時間,但被告有暴行或其他擾亂秩序行為致發生騷動、 暴動事故,看守所認為仍有繼續施用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4項措施應經看守所長官核准,但情況緊急時,得先行為 之,並立即報看守所長官核准之。羈押法第18條第1項、第2 項、第4項及第5項後段、但書、第6項前段各有明定。  三、經查,被告因殺人等案件,經本院裁定羈押在案(自113年9 月11日起代最高法院接押),被告於113年10月12日17時35 分許,在法務部○○○○○○○○舍房內,因心情不好故意踹踢舍房 門,經值勤主管柔性勸導未果後,又持續踹踢舍房門數下, 已有擾亂秩序之行為等情,有法務部○○○○○○○○對被告為束縛 身體處分陳報狀數份及檢附之光碟1份、暨本院法警室值班 人員處理電話通知事項報告書1份在卷可憑,本院審酌被告 上開所為,確已屬擾亂秩序之行為,且屬急迫情況,故認法 務部○○○○○○○○為,即於113年10月12日17時50分施予手銬1付 及腳鐐1付,係為確保羈押目的之達成,合於上述羈押法規 定施用戒具之事由。再查,本次總計施用手銬、腳鐐等戒具 之時間,均未逾羈押法第18條第5項所定每次施用戒具最長 不得逾48小時之限制,復並未逾合理及必要之範圍,與比例 原則無違,合於上述規定意旨。從而,陳報人依上開規定, 對被告為前述束縛身體之處分,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羈押法第18條第2項第1款、第4項,刑事訴訟法第220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郭玫利                    法 官 曾子珍                    法 官 林臻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本裁定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劉素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2024-10-16

TNHM-113-聲-946-20241016-1

司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285號、345號 聲 請 人 施正雄 黃冠英 相 對 人 施正祿 施廷翰 黃章恩 黃佩瑜 簡富華(黃呈濱之承受訴訟人) 黃皓汎(黃呈濱之承受訴訟人) 黃皓澤(黃呈濱之承受訴訟人) 黃珮鈞(黃呈濱之承受訴訟人) 黃欣嵐(黃呈濱之承受訴訟人) 黃秀停 黃秀湖 黃秀能 黃永龍 黃呈春 黃呈着 黃呈皆 李美慧 黃全誼 黃吳蘭芬 黃維緻即黃永福之繼承人 黃文辰即黃永福之繼承人 黃勝茂 黃呈結 黃呈村 黃梅芝(即黃秀儀之繼承人) 黃永宸(即黃秀儀之繼承人) 黃培蒝(即黃秀儀之繼承人) 施芳妤(即黃秀儀之繼承人) 黃崇瑋(即黃秀儀之繼承人)(國內公送) 陳寶華律師(即黃杰遺產管理人) 黃宏杰(魏順如、黃啓泉之承受訴訟人) 黃慧華(魏順如、黃啓泉之承受訴訟人) 黃慧貞(魏順如、黃啓泉之承受訴訟人) 蘇玉花(黃呈樹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確定如附表所示,並均應自本 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 利息。 理 由 一、程序部分:聲請人施正雄於民國113年7月9日具狀聲請確定 訴訟費用額,經本院以113年度司聲字第285號受理後,聲請 人黃冠英復於113年8月5日具狀聲請確定同一訴訟費用,經 本院復以113年度司聲字第345號受理,因前開二案之聲請確 定訴訟費用判決相同,爰一併處理。 二、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第一審受訴法 院於訴訟終結後,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上開確定之訴訟 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 息。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當 事人分擔訴訟費用者,法院應於裁判前命他造於一定期間內 ,提出費用計算書、交付聲請人之計算書繕本或影本及釋明 費用額之證書。他造遲誤前項期間者,法院得僅就聲請人一 造之費用裁判之。但他造嗣後仍得聲請確定其訴訟費用額。 又當事人分擔訴訟費用者,法院為確定費用額之裁判時,除 前條第二項情形外,應視為各當事人應負擔之費用,已就相 等之額抵銷,而確定其一造應賠償他造之差額。民事訴訟法 第91條第1及3項、第92條、第93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第77 之23條第1、4項分別規定,訴訟文書之訴訟文書之影印費、 攝影費、抄錄費、翻譯費,證人、鑑定人之日費、旅費及其 他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其項目及標準由司法院定之。郵電 送達費及法官、書記官、執達員、通譯於法院外為訴訟行為 之食、宿、舟、車費,不另徵收(郵電送達費部分另有司法 院96年1月8日院台廳民一字第0960000572號函可資參照)。 依上開規定,除證人、鑑定人之旅費外,當事人自行支出之 郵電送達費,均非屬訴訟必要費用之項目。 三、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分割共有物事件,業經鈞院判決確定 ,聲請人施正雄等二人支出之訴訟費用,未於裁判內確定數 額,爰提出相關證書,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等語。 四、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經本院109年度 訴字第71號判決,訴訟費用由兩造依附表所示應有部分負擔 比例,並已確定在案,經本院調卷審查無誤。次查,兩造所 預納、支出之訴訟費用,詳如費用計算書所示。是依首揭規 定,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相對人、應賠償之對象及金額,依費 用計算書核計後,確定如附表所示。爰裁定如主文。 五、至於聲請人施正雄主張其曾支出選任遺產管理人費用新台幣 (下同)1,000元,依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2年度司繼字第349 號民事裁定諭知:「聲請程序費用由被繼承人黃杰之遺產負 擔。」是聲請人於本件聲請裁定確定此部分訴訟費用額,於 法自有未洽;再者,聲請人所主張關於繕本影印費用1,017 元,因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3所謂之影印費,係指當事人就 卷內相關訴訟文書有必要影印之情形而言,並不包括當事人 就所提出之相關書狀應交付繕本予他造所支出之影印費在內 ,故不予列入;另關於寄送繕本郵資1,111元及法院傳真15 元,因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3第4項規定,郵電送達費不另 徵收,此已非由當事人負擔之訴訟費用,於法院確定訴訟費 用額時,無須予以納入,亦應予剔除;至於聲請人所提出之 109年6月9日之界標費240元,因非法院指定履勘期日,故無 從審認是否為本案之訴訟必要費用,於此附帶敘明。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郭浩銓 費用計算書: 項目 金額(新臺幣/元) 預納人 備註 裁判費 20,602 施正雄 地政規費(複丈費、謄本費、勘查費) 29,565(4,155+16,955+1,600+4,000+955+1,700+200) 同上 地政規費(謄本費) 1,295(160+115+120+140+140+20+20+280+20+120+20+120+20) 公示送達登報費 360 同上 戶政規費 765(45+15+315+45+60+75+45+60+45+60) 同上 地政規費(複丈費、謄本費、勘查費) 21,055(20,855+200) 黃冠英 合計:73,642元。 施正雄預納:52,587元。 黃冠英預納:21,055元。 附表:(新臺幣/元) 訴訟費用負擔比例 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 應給付聲請人施正雄之訴訟費用額 應給付聲請人黃冠英之訴訟費用額 黃章恩 24分之1 3,068 2179 889 黃佩瑜 80分之1 921 654 267 黃呈濱(繼承人:簡富華、黃皓汎、黃皓澤、黃珮鈞、黃欣嵐) 16分之1 4,603 3,269 1,334 黃秀儀(繼承人:黃梅芝、黃永宸、黃培蒝、黃崇瑋、施芳妤、陳寶華律師即黃杰之遺產管理人) 32分之1 2,301 1,634 667 黃秀停 32分之1 2,301 1,634 667 黃秀湖 32分之1 2,301 1,634 667 黃秀能 32分之1 2,301 1,634 667 黃啓泉、魏順如之繼承人:黃慧華、黃宏杰、黃慧貞 24分之1 3,069 2,179 890 黃永龍 160分之1 460 327 133 黃呈春 32分之1 2,301 1,634 667 黃呈着 48分之1 1,534 1,089 445 黃呈皆 48分之1 1,534 1,089 445 黃永福(繼承人:黃維緻、黃文辰) 80分之1 921 654 267 李美慧 160分之1 460 327 133 黃全誼 160分之1 460 327 133 黃吳蘭芬 80分之1 921 654 267 黃冠英 16分之1 4,603 0 0 黃勝茂 160分之1 460 327 133 黃呈結 96分之1 767 545 222 黃呈村 96分之1 767 545 222 施正祿 6分之1 12,274 8,716 3,558 施正雄 6分之1 12,274 0 0 施廷翰 6分之1 12,274 8,717 3,557 蘇玉花(黃呈樹之繼承人) 96分之1 767 545 222 總計 1 73,642 40,313 16,452 備註: 1.附表中關於金額之計算,小數點以下均四捨五入,惟為加總等 於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得酌情於1元之範圍內增減。 2.各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係以聲請人所預納訴訟 費用額,乘以各共有人訴訟費用負擔比例所得金額。

2024-10-14

CHDV-113-司聲-285-20241014-1

司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285號、345號 聲 請 人 施正雄 黃冠英 相 對 人 施正祿 施廷翰 黃章恩 黃佩瑜 簡富華(黃呈濱之承受訴訟人) 黃皓汎(黃呈濱之承受訴訟人) 黃皓澤(黃呈濱之承受訴訟人) 黃珮鈞(黃呈濱之承受訴訟人) 黃欣嵐(黃呈濱之承受訴訟人) 黃秀停 黃秀湖 黃秀能 黃永龍 黃呈春 黃呈着 黃呈皆 李美慧 黃全誼 黃吳蘭芬 黃維緻即黃永福之繼承人 黃文辰即黃永福之繼承人 黃勝茂 黃呈結 黃呈村 黃梅芝(即黃秀儀之繼承人) 黃永宸(即黃秀儀之繼承人) 黃培蒝(即黃秀儀之繼承人) 施芳妤(即黃秀儀之繼承人) 黃崇瑋(即黃秀儀之繼承人)(國內公送) 陳寶華律師(即黃杰遺產管理人) 黃宏杰(魏順如、黃啓泉之承受訴訟人) 黃慧華(魏順如、黃啓泉之承受訴訟人) 黃慧貞(魏順如、黃啓泉之承受訴訟人) 蘇玉花(黃呈樹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確定如附表所示,並均應自本 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 利息。 理 由 一、程序部分:聲請人施正雄於民國113年7月9日具狀聲請確定 訴訟費用額,經本院以113年度司聲字第285號受理後,聲請 人黃冠英復於113年8月5日具狀聲請確定同一訴訟費用,經 本院復以113年度司聲字第345號受理,因前開二案之聲請確 定訴訟費用判決相同,爰一併處理。 二、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第一審受訴法 院於訴訟終結後,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上開確定之訴訟 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 息。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當 事人分擔訴訟費用者,法院應於裁判前命他造於一定期間內 ,提出費用計算書、交付聲請人之計算書繕本或影本及釋明 費用額之證書。他造遲誤前項期間者,法院得僅就聲請人一 造之費用裁判之。但他造嗣後仍得聲請確定其訴訟費用額。 又當事人分擔訴訟費用者,法院為確定費用額之裁判時,除 前條第二項情形外,應視為各當事人應負擔之費用,已就相 等之額抵銷,而確定其一造應賠償他造之差額。民事訴訟法 第91條第1及3項、第92條、第93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第77 之23條第1、4項分別規定,訴訟文書之訴訟文書之影印費、 攝影費、抄錄費、翻譯費,證人、鑑定人之日費、旅費及其 他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其項目及標準由司法院定之。郵電 送達費及法官、書記官、執達員、通譯於法院外為訴訟行為 之食、宿、舟、車費,不另徵收(郵電送達費部分另有司法 院96年1月8日院台廳民一字第0960000572號函可資參照)。 依上開規定,除證人、鑑定人之旅費外,當事人自行支出之 郵電送達費,均非屬訴訟必要費用之項目。 三、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分割共有物事件,業經鈞院判決確定 ,聲請人施正雄等二人支出之訴訟費用,未於裁判內確定數 額,爰提出相關證書,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等語。 四、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經本院109年度 訴字第71號判決,訴訟費用由兩造依附表所示應有部分負擔 比例,並已確定在案,經本院調卷審查無誤。次查,兩造所 預納、支出之訴訟費用,詳如費用計算書所示。是依首揭規 定,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相對人、應賠償之對象及金額,依費 用計算書核計後,確定如附表所示。爰裁定如主文。 五、至於聲請人施正雄主張其曾支出選任遺產管理人費用新台幣 (下同)1,000元,依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2年度司繼字第349 號民事裁定諭知:「聲請程序費用由被繼承人黃杰之遺產負 擔。」是聲請人於本件聲請裁定確定此部分訴訟費用額,於 法自有未洽;再者,聲請人所主張關於繕本影印費用1,017 元,因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3所謂之影印費,係指當事人就 卷內相關訴訟文書有必要影印之情形而言,並不包括當事人 就所提出之相關書狀應交付繕本予他造所支出之影印費在內 ,故不予列入;另關於寄送繕本郵資1,111元及法院傳真15 元,因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3第4項規定,郵電送達費不另 徵收,此已非由當事人負擔之訴訟費用,於法院確定訴訟費 用額時,無須予以納入,亦應予剔除;至於聲請人所提出之 109年6月9日之界標費240元,因非法院指定履勘期日,故無 從審認是否為本案之訴訟必要費用,於此附帶敘明。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郭浩銓 費用計算書: 項目 金額(新臺幣/元) 預納人 備註 裁判費 20,602 施正雄 地政規費(複丈費、謄本費、勘查費) 29,565(4,155+16,955+1,600+4,000+955+1,700+200) 同上 地政規費(謄本費) 1,295(160+115+120+140+140+20+20+280+20+120+20+120+20) 公示送達登報費 360 同上 戶政規費 765(45+15+315+45+60+75+45+60+45+60) 同上 地政規費(複丈費、謄本費、勘查費) 21,055(20,855+200) 黃冠英 合計:73,642元。 施正雄預納:52,587元。 黃冠英預納:21,055元。 附表:(新臺幣/元) 訴訟費用負擔比例 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 應給付聲請人施正雄之訴訟費用額 應給付聲請人黃冠英之訴訟費用額 黃章恩 24分之1 3,068 2179 889 黃佩瑜 80分之1 921 654 267 黃呈濱(繼承人:簡富華、黃皓汎、黃皓澤、黃珮鈞、黃欣嵐) 16分之1 4,603 3,269 1,334 黃秀儀(繼承人:黃梅芝、黃永宸、黃培蒝、黃崇瑋、施芳妤、陳寶華律師即黃杰之遺產管理人) 32分之1 2,301 1,634 667 黃秀停 32分之1 2,301 1,634 667 黃秀湖 32分之1 2,301 1,634 667 黃秀能 32分之1 2,301 1,634 667 黃啓泉、魏順如之繼承人:黃慧華、黃宏杰、黃慧貞 24分之1 3,069 2,179 890 黃永龍 160分之1 460 327 133 黃呈春 32分之1 2,301 1,634 667 黃呈着 48分之1 1,534 1,089 445 黃呈皆 48分之1 1,534 1,089 445 黃永福(繼承人:黃維緻、黃文辰) 80分之1 921 654 267 李美慧 160分之1 460 327 133 黃全誼 160分之1 460 327 133 黃吳蘭芬 80分之1 921 654 267 黃冠英 16分之1 4,603 0 0 黃勝茂 160分之1 460 327 133 黃呈結 96分之1 767 545 222 黃呈村 96分之1 767 545 222 施正祿 6分之1 12,274 8,716 3,558 施正雄 6分之1 12,274 0 0 施廷翰 6分之1 12,274 8,717 3,557 蘇玉花(黃呈樹之繼承人) 96分之1 767 545 222 總計 1 73,642 40,313 16,452 備註: 1.附表中關於金額之計算,小數點以下均四捨五入,惟為加總等 於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得酌情於1元之範圍內增減。 2.各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係以聲請人所預納訴訟 費用額,乘以各共有人訴訟費用負擔比例所得金額。

2024-10-14

CHDV-113-司聲-345-20241014-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22號 聲 請 人 即 債 務人 許漢中 代 理 人 陳寶華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提如附表所示相關資料證明 到院,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並未提出如附表所示相關資料 證明到院,爰定期命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施介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書記官 曾怡嘉 附表: 1.請說明聲請人有無領取政府、社福單位或慈善團體發給之中低 收入戶補助或其他津貼補助(例如生活補助等)、勞工退休金 或其他退休金?若有,起迄期間及金額為何,並應檢附完整證 明文件(如受領單據或存摺影本)(已提出者無需重複提出)。 2.聲請人如有以自己名義購買基金、股票、人壽保險單、投資型 保險單、儲蓄型保險單或類似之有價證券等其他財產或收入、 持有之貴重物品,及銀行存款、日常使用之交通工具,縱屬小 額或價值不高,亦應據實陳報,並為陳明其名稱、種類、數量 、所在地、現值金額及提出相關證明文件資料影本(如保險單 、平日往來銀行金融帳戶存摺,含定存及活儲、銀行名稱、帳 號首頁及迄至聲請日止之內頁、最近2年交易紀錄),請再予 查明財產資料是否漏未記載,如有,請重新提出財產資料。如 經本院查獲有虛偽或隱匿或脫產行為,依法可裁定駁回本件聲 請。 3.提出聲請人之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 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回覆書,並就回覆書內容提出現有保單 價值準備金證明。  4.提出聲請人於民國113年1月至113年9月之薪資單(含各項獎金) (勿以存摺匯款資料代替)。 5.提出聲請人之戶籍謄本。    6.提出聲請人之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 報告回覆書(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

2024-10-14

TNDV-113-消債更-522-20241014-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08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高美淑 代 理 人 陳寶華律師(法扶律師) 主 文 債務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郵務送達費用新臺幣5,100 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 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 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 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 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 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 6條定有明文。再按債務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 1項聲請法院調解,徵收聲請費1,000元,債務人於法院調解 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更生或清算者,以其調解之聲請 ,視為更生或清算之聲請,不另徵收聲請費,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第153條之1第1項、第2項規定甚明。 二、查本件聲請人前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項之規定 向本院聲請調解(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566號)未能 成立,並經聲請人當庭以言詞聲請更生程序,有本院113年9 月9日調解程序筆錄附於上開調解卷可憑,則本件經本院調 查後,茲審酌更生程序期間有若干必要費用支出,認有命債 務人預納郵務送達費之必要,依聲請人所陳報之債權人及債 務人之人數,連同聲請人合計10人,暫以每人10次,每次郵 務送達費51元估算,應預納5,100元【計算式:10×51×10=5, 100】。茲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該 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4-10-14

TNDV-113-消債更-508-20241014-1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偽證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訴字第677號 上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蘇琮竣 選任辯護人 黃俊諺律師(法扶律師)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劉芸安 選任辯護人 陳寶華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偽證等案件,不服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2年度 訴字第914號,中華民國113年2月22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110年度偵字第24507號),提起上訴,本院 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蘇琮竣、劉芸安之刑之部分撤銷。 蘇琮竣前開撤銷部分,處有期徒刑拾月。 劉芸安前開撤銷部分,各處如附表編號1至2宣告刑欄所示之刑。 均緩刑貳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並應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壹 年內,完成陸小時之法治教育課程。   事實及理由 壹、本院審理範圍: 一、按上訴得對於判決之一部為之;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 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1項、第3 項分別定有明文。是於上訴人明示僅就量刑上訴時,第二審 即以第一審所認定之犯罪事實作為論認原審量刑妥適與否之 判斷基礎,僅就原判決關於量刑部分進行審理,至於其他部 分,則非第二審審判範圍。 二、本件上訴人即被告蘇琮竣、劉芸安(下稱被告2人)不服原 判決提起上訴,檢察官亦據告訴人吳佩涵之請求提起上訴。 而檢察官於本院民國113年9月26日審理時已表示:本件上訴 範圍僅就原審判決量刑部分上訴等語(見本院卷第242頁) ,被告2人於本院同日審理時亦陳明:僅就原審判決量刑部 分上訴。對於原審判決所認定的事實、證據、理由、引用的 法條、罪名及沒收均承認,沒有不服,也不要上訴等語(見 本院卷第243頁),是檢察官及被告2人均已明示僅就判決之 刑提起上訴,依據前開說明,本案本院審理範圍僅限於原判 決所處之刑,不及於原判決所認定犯罪事實、所犯法條(罪 名)及沒收等其他部分。是本案關於犯罪事實及所犯法條( 罪名)及沒收等部分之認定,均引用第一審判決書所記載之 事實、證據及理由。 貳、撤銷改判之理由: 一、原審以被告2人罪證明確,予以論罪科刑,固非無見。惟刑 罰之量定,雖屬法院自由裁量之職權行使,然查,被告2人 於原審判決後,在本院審理期間,已與告訴人達成調解,賠 償告訴人之損害,並依約給付賠償金完畢,有原審法院113 年度移調字第55號、113年度訴字第756號調解筆錄,及玉山 銀行存款回條各1 份在卷可佐(見本院卷第197至198頁、第 225頁),此涉及被告2人犯罪所生損害等量刑事項之審酌量 定,即原審所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事由之量刑基礎已有變動 ,原審未及審酌於此,就被告2人所分別量處如原判決主文 所示之刑度,尚屬過重,客觀上要非適當,而有違罪刑相當 之原則,是被告2人上訴以原審未及審酌其等已與告訴人達 成調解,量刑顯然過重等語為由,提起上訴,並非無理由。 二、檢察官上訴意旨固指以:被告蘇琮竣前已因故意犯不能安全 駕駛罪,經判處有期徒刑4月,於108年1月7日執行完畢,5 年內又犯本件有期徒刑之罪,顯見其法遵循意識及對刑罰反 應力均屬薄弱,應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又 被告2人迄仍未向告訴人表示任何歉意、或有任何實質賠償 作為,被告2人僅係為求取刑事輕判而已,難認有何悔意, 且被告2人之住居所現竟位於同址,仍共同生活居住,顯見 被告2人為規避民、刑事法律責任,無所不用其極,犯後態 度極度惡劣,原判決未斟酌上情,所量處刑度尚屬過輕等語 。惟以:  ㈠被告蘇琮竣前於107年間,因犯服用酒類致不能安全駕駛動力 交通工具而駕駛罪,經原審法院以107年度交簡字第4138號 判決處有期徒刑4月確定,並於108年1月7日易科罰金執行完 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 份在卷可稽,其於前 案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 上之罪,為累犯,本應依法加重其刑。然參酌司法院釋字第 775 號解釋之意旨,法院就符合累犯要件之被告,仍應以其 是否有其特別惡性或對刑罰反應力薄弱等事由,依職權本於 合目的性之裁量,妥適審酌被告所犯前後數罪間,關於前案 之性質(故意或過失)、前案徒刑之執行完畢情形(有無入 監執行完畢、是否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再犯之原因 、兩罪間之差異(是否同一罪質、重罪或輕罪)、主觀犯意 所顯現之惡性及其反社會性等情,綜合判斷各別被告有無因 加重本刑致生所受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情形,裁量是 否加重最低本刑。經查,被告蘇琮竣犯前述服用酒類致不能 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駕駛罪,固與本案被告蘇琮竣所犯 非公務機關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等罪均屬故意犯罪,然衡酌被 告蘇琮竣前案所犯服用酒類致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 駕駛罪之保護法益、罪質類型,與本案並非相同,尚難以被 告蘇琮竣曾犯服用酒類致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駕駛 案件等事實,逕自推認被告蘇琮竣有犯本案非公務機關非法 利用個人資料等罪之特別惡性或有何累犯立法意旨之刑罰感 應力較薄弱,而有加重其最低本刑之必要。揆諸前開司法院 釋字第775 號解釋意旨,裁量不予加重最低本刑,以符罪刑 相當原則及比例原則,而原審認就被告蘇琮竣本案所犯之罪 ,如依累犯規定加重該罪之最低本刑,實有過苛而違反罪刑 相當原則之情形,爰不加重其刑,檢察官此部分刑之加重主 張,難認可採等情,核無未合,是以檢察官上訴意旨執此指 摘原判決不當,尚非有理由。  ㈡按刑事審判旨在實現刑罰權之分配的正義,故法院對有罪被 告之科刑,應符合罪刑相當之原則,使輕重得宜,罰當其罪 ,以契合社會之法律感情,此所以刑法第57條明定科刑時應 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該條所列10款事項以為科刑輕重之 標準,俾使法院就個案之量刑,能斟酌至當。至於量刑輕重 ,係屬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苟其量刑已以 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而 未逾越法定刑度或有濫用權限情事,即不得任意指為違法( 最高法院75年台上字第7033號判例、103 年度台上字第36號 判決意旨參照)。原審既於判決理由欄內詳予說明量刑基礎 ,且敘明係審酌被告2人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犯罪時 所受之刺激;犯罪行為人之生活狀況、品行、智識程度;   犯罪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關係;犯罪行為人違反義務之程度;   犯罪所生之危險或損害;犯罪後之態度等項情狀(詳見原判 決第8至10頁),又就被告劉芸安所犯偽證罪部分,特別審 酌其為迴護被告蘇琮竣,避免面臨高額民事賠償,進而於審 判時,具結後仍為虛偽陳述,不當影響司法權之行使,自應 予相當之非難,並認被告2人所犯非公務機關非法利用個人 資料罪均應處不得易科罰金之自由刑方屬恰當,而分別就被 告蘇琮竣所犯非公務機關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罪,處有期徒刑 1年6月;就被告劉芸安所犯非公務機關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罪 、偽證罪,各處有期徒刑1年、3月,顯已斟酌刑法第57條各 款事由,並基於刑罰目的性之考量、刑事政策之取向以及行 為人刑罰感應力之衡量等因素而為刑之量定,且以行為人責 任為基礎,未逾越法定刑度,亦無違背公平正義之精神,客 觀上不生量刑明顯失出失入之裁量權濫用情形,核屬法院量 刑職權之適法行使,難認有何不當而構成應撤銷之事由可言 。是檢察官上訴意旨關於量刑之指摘,顯係就原審量刑職權 之適法行使及已經原審論斷、說明之事項,再事爭執,亦無 足取。 三、據上,檢察官上訴意旨雖無理由,然原判決關於被告2人之 刑之部分既有上開可議之處,自應由本院將原判決關於上開 部分予以撤銷改判。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2人為要求告訴人出面 處理被告蘇琮竣與告訴人間婚外情所生紛爭,而因被告蘇琮 竣不滿告訴人避不見面,斷絕與其之聯繫,由其單獨承擔告 訴人當時配偶對其之指控及索賠,被告劉芸安則不滿由被告 蘇琮竣單獨承擔與告訴人發生婚外情之後續紛爭及訴訟,且 亦不滿告訴人破壞其婚姻,竟不思以正途解決問題,採取散 布告訴人性影像、婚外情之方式,以為報復,而個別或共同 為原判決附表一編號1至12所示強制未遂、恐嚇、散布猥褻 物品等犯行,及共同為原判決附表二編號1至9所示散布猥褻 物品、行使偽造準私文書、加重誹謗、非公務機關非法利用 個人資料等犯行,被告劉芸安復另為偽證犯行,嚴重影響社 會秩序、善良風俗,並造成告訴人身心受創至鉅,被告2人 犯罪情節非輕,且被告劉芸安之偽證犯行,亦影響司法權之 行使,均所為非是,及被告2人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所生損害,惟衡酌被告2人於本院審理期間已與告訴人成立 調解,賠償告訴人所受損害,詳如前述,而告訴代理人於本 院審理時亦陳稱:被告蘇琮竣部分,請參酌被告蘇琮竣犯行 及犯後態度,及後來有跟告訴人達成調解並履行等情,依法 量處妥適刑度。被告劉芸安部分,請斟酌被告劉芸安亦與告 訴人和解並履行,請斟酌是否有緩刑之適用等語(見本院卷 第248至249頁),兼衡被告2人自述之智識程度、家庭生活 經濟狀況(見原審卷第201頁),暨被告2人於原審、本院審 理時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及被告蘇琮竣前於96年、100年 、107年間,均有因犯服用酒類致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 具而駕駛罪,經法院判處罪刑之紀錄;被告劉芸安則並無任 何前科紀錄之素行,有其等之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在卷可佐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第2 項、第3項所示 之刑。 五、末查,被告劉芸安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 告,有上開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考,其因一時失慮而為本 案犯行,惟犯後已坦承犯行,並與告訴人成立調解,顯現思 過誠意,經此偵審程序,當知所警惕,慎重行事,而無再犯 之虞,復參諸上開調解筆錄調解成立內容三部分之記載(見 本院卷第198頁),告訴人表示同意就本案給予被告劉芸安 緩刑之機會,及前揭告訴代理人於本院審理時所陳述之意見   (見本院卷第249頁)等情,本院因認被告劉芸安經此偵、 審程序及科刑教訓,當知所警惕,應無再犯之虞,上開所宣 告之刑均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 定,均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另為深植被告劉芸安守法 觀念,培養正確之法治觀念,記取本案教訓,確切明瞭其行 為之不當與所生危害,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8款規定,命其 應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1年內完成6小時之法治教育課程,以 使被告劉芸安培養正確法律觀念,以收矯正被告劉芸安及社 會防衛之效,並依刑法第93條第1項第2款規定,諭知於緩刑 期間付保護管束,以促其於緩刑期間徹底悔過。又被告劉芸 安上揭所應負擔之義務,乃緩刑宣告附帶之條件,依刑法第 75條之1第1項第4款之規定,違反上開負擔情節重大,足認 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得 撤銷上開緩刑之宣告,併此說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73條、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 條、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許友容提起公訴,檢察官周文祥提起上訴,檢察官 廖舒屏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郭玫利                    法 官 曾子珍                    法 官 王美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未 敘述上訴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蘇文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68條 於執行審判職務之公署審判時或於檢察官偵查時,證人、鑑定人 、通譯於案情有重要關係之事項,供前或供後具結,而為虛偽陳 述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第210條至第215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 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0條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5年以下有 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220條 在紙上或物品上之文字、符號、圖畫、照像,依習慣或特約,足 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關於本章及本章以外各罪,以文書論 。 錄音、錄影或電磁紀錄,藉機器或電腦之處理所顯示之聲音、影 像或符號,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第235條 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 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科或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 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 前二項之文字、圖畫、聲音或影像之附著物及物品,不問屬於犯 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04條 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者,處3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310條 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 罪,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萬 元以下罰金。 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與公 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0條 非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利用,除第6條第1項所規定資料外,應 於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為 特定目的外之利用: 一、法律明文規定。 二、為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 三、為免除當事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之危險。 四、為防止他人權益之重大危害。 五、公務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基於公共利益為統計或學術研究而 有必要,且資料經過提供者處理後或經蒐集者依其揭露方式 無從識別特定之當事人。 六、經當事人同意。 七、有利於當事人權益。 非公務機關依前項規定利用個人資料行銷者,當事人表示拒絕接 受行銷時,應即停止利用其個人資料行銷。 非公務機關於首次行銷時,應提供當事人表示拒絕接受行銷之方 式,並支付所需費用。 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他人之利益,而違反第6 條第1項、第15條、第16條、第19條、第20條第1項規定,或中央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第21條限制國際傳輸之命令或處分,足生損 害於他人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下罰 金。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宣告刑     1 原判決事實一所示 (即原判決關於被告劉芸安共同犯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之非公務機關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罪部分) 有期徒刑柒月     2 原判決事實二所示 (即原判決關於被告劉芸安犯偽證罪部分) 有期徒刑貳月

2024-10-08

TNHM-113-上訴-677-2024100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