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吳東霖

共找到 77 筆結果(第 71-77 筆)

司促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20071號 債 權 人 屏東榮民總醫院 法定代理人 吳東霖 債 務 人 蘇奕銓(原名:蘇元章)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台幣貳萬柒仟捌佰陸拾肆元,及自 本支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 利息,並賠償程序費用新台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 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張佳誼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申請。 二、嗣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4-10-29

KSDV-113-司促-20071-20241029-1

司執消債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20號 債 務 人 楊全普 代 理 人 吳東霖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權人會議可決如附表一所示之更生方案應予認可。 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應受如附表二之生活限 制。   理 由 一、按法院得將更生方案之內容及債務人財產及收入狀況報告書 通知債權人,命債權人於法院所定期間內以書面確答是否同 意該方案,逾期不為確答,視為同意;同意及視為同意更生 方案之已申報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過半數,且其所代表 之債權額,逾已申報無擔保及無優先權總債權額之2分之1時 ,視為債權人會議可決更生方案。又更生方案經可決者,法 院應為認可與否之裁定;法院為認可之裁定時,因更生方案 履行之必要,對於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 生活程度,得為相當之限制。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同) 第60條第1 項、第2 項及第62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 文。 二、查本件債務人聲請更生,前經本院112年度消債更字第115號 裁定自民國112年12月28日17時起開始更生程序,其所提如 附表一之更生方案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9月13日以士院 鳴民司流113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20號函通知無擔保及無優 先權債權人等於文到10日內以書面確答是否同意該更生方案 ,並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54頁至第165頁)。 而債權人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書面表示同意; 債權人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新加坡商艾星國際有限公司、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匯誠第一資產管理股份 有限公司逾期未表示意見,應視為同意;債權人臺灣新光商 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逾期表示不同意更生方案,依法視為同 意更生方案,則同意及視為同意之債權人已超過本件已申報 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之半數(11位債權人中共8人同意 ),且其所代表之債權額亦逾已申報無擔保及無優先權總債 權額之2 分之1 (合計共占債權額69.21%),應視為債權人 會議可決更生方案。再觀諸債務人所提之更生方案無第63條 所定不應認可之消極事由存在,當應予認可。復消費者債務 清理條例之立法目的,為保障債權人公平受償,並謀求消費 者經濟生活之更生,另依第62條第2 項之規定,在債務人未 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活程度,裁定為相當之限制 ,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顏淑華 附表一更生方案(單位:新臺幣/元): 壹、更生方案內容 1.自認可裁定確定之翌月起,每1 月為1 期,每期在每月15日給付,共計清償72期。債權人每期可分配金額分別如下貳每期可配金額欄位所示。 2.債務總金額:5,496,445元。 3.清償總金額:744,480元。 4.總清償比例:13.54%。 貳、更生清償分配表 編號   債權人   債權金額     每期可分配金額 1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27,456 428 2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7,676 90 3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61,923 1,622 4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497,599 936 5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327,409 2,497 6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80,344 527 7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17,033 596 8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56,950 1,236 9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560,655 1,055 10 匯誠第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452,439 851 11 新加坡商艾星國際有限公司 266,961 502   合  計 5,496,445 10,340 參、補充說明 一、債務人於履行更生方案前,應自行向各債權人詢問還款方式,並依期履行。如債權人為金融機構,債務人得以書面請求最大債權金融機構統一辦理收款及撥付款項之作業。 二、有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發生,致債務人遲延給付,應許延緩一期給付,但履行期應順延一期。 附表二: 准許更生之債務人未依更生條件完全履行完畢前,應受下列之生活限制: 一、不得為奢靡浪費之消費活動。 二、不得為賭博或為其他投機行為。 三、不得為不動產之處分或受讓。 四、不得為金錢借貸之行為。 五、不得搭乘計程車、高鐵及航空器,但因公務所需且由公費支付者,不在此限。 六、不得從事國外遊學或出國旅遊等消費行為。 七、不得投資金融商品(例如股票、基金等)。 八、不得從事逾越通常生活程度之贈與。 九、每月應製作收入支出帳目。

2024-10-28

SLDV-113-司執消債更-20-20241028-1

司促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30526號 債 權 人 屏東榮民總醫院 法定代理人 吳東霖 債 務 人 廣展成有限公司(原名:廣展成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 法定代理人 黃柏琪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伍仟貳佰參拾肆萬伍 仟玖佰陸拾伍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伍佰元, 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司法事 務官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如債務人未於第一項所示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民事第八庭司法事務官 蔡松儒 附註:事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4-10-28

PCDV-113-司促-30526-20241028-1

司促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促字第11265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呈展 一、上列聲請人即債權人聲請對相對人即債務人吳東霖發支付命 令事件,債權人未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500元。茲限債權人 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 此裁定。 二、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2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思頴

2024-10-22

SLDV-113-司促-11265-20241022-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繼續審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續字第2號 請 求 人 即 原 告 黃教耘 相 對 人 即 被 告 吳東霖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13年度金字第193號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 ,於民國113年7月30日在本院成立和解後,請求人請求繼續審判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請求駁回。 請求訴訟費用由請求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當事人得請求繼續審判, 民事訴訟法第380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訴訟上之和解,為私 法上之法律行為,同時亦為訴訟法上之訴訟行為,即一面以 就私法上之法律關係止息爭執為目的,而生私法上效果之法 律行為,一面又以終結訴訟或訴訟之某爭點為目的,而生訴 訟法上效果之訴訟行為,兩者之間,實有合一不可分離之關 係,故其行為如有私法上或訴訟法上無效或得撤銷之事由存 在,不問何者,均屬民事訴訟法第380條第2項所謂和解有無 效或得撤銷之原因,當事人自得以之為請求繼續審判之理由 (最高法院43年台上字第1075號裁判意旨參照)。所謂私法 上無效或得撤銷之事由,例如和解有內容違反法律強制禁止 規定或背於公序良俗,或和解有詐欺、脅迫、錯誤(錯誤應 受民法第738條之限制)等情形,所謂訴訟法上無效或得撤 銷之事由,例如和解之當事人無當事人能力或無訴訟能力、 當事人不適格、訴訟代理人無特別代理權等情形,且該無效 或得撤銷原因之有無,悉依和解成立時之狀態決之,不包括 和解成立前存在或和解成立後發生之事由在內,從而倘無民 事訴訟法第380條第2項之情形,自無繼續審判之可言(最高 法院52年台上字第500號裁判意旨參照)。又繼續審判之請 求顯無理由者,得不經言詞辯論,以判決駁回之,此觀之民 事訴訟法第380條第3項準用同法第502條第2項之規定自明。 二、本件請求繼續審判之意旨略以:本件請求人受詐騙之金額為 新臺幣(下同)100萬元,惟和解筆錄所載之金額僅有20萬 元,與請求人受詐騙之金額相差高達80萬元,這80萬元的損 失要由請求人承擔顯不合常理,故請求拋棄民國113年7月30 日之和解筆錄,並請求繼續審判等語。 三、經查:  ㈠兩造於本院113年度金字第193號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 中,請求人起訴請求相對人應給付原告100萬元。雙方並於1 13年7月30日言詞辯論時達成和解,和解成立內容為:「一 、被告願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0萬元,給付方法為當庭 交付2萬元(原告當庭點收無誤,簽名:黃教耘),餘18萬 元自民國113年8月起至116年7月止,於每月11日前各給付50 00元,如一期不按時履行,視為全部到期。被告應於各期到 期日前將款項匯入原告指定之帳戶(臺灣銀行土城分行,帳 號:000000000000,戶名:黃教耘)。二、被告如未依前項 約定履行時,應再給付原告懲罰性違約金80萬元。三、原告 其餘請求拋棄。四、訴訟費用各自負擔」等情,業經本院依 職權調取上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卷宗查閱無訛,首堪認 定。  ㈡請求人固以和解金額與其受詐騙之金額落差過大為由,主張 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並請求繼續審判等語,然上開 和解內容均為兩造當庭商討及確認,並經本院當庭向當事人 解釋和解方案內容,核其和解內容亦無違反強制禁止規定, 或有何背於公序良俗、詐欺、脅迫、錯誤等情事,亦無欠缺 當事人能力、訴訟能力、當事人適格等瑕疵,尚難認本件和 解筆錄有無效或得撤銷之事由。況相對人若未履行該和解契 約之內容,請求人得再向相對人請求給付懲罰性違約金80萬 元(與第和解筆錄第一項合計即為100萬元),並得以該和 解筆錄為執行名義向執行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尚難據此而認 為該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是本件請求人請求既不符 合繼續審判之要件,其請求就已終結之訴訟繼續審判,依上 開說明,顯無理由,爰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 四、據上論結,本件請求繼續審判為顯無理由,爰依民事訴訟法 第380條第4項、第502條第2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2024-10-16

PCDV-113-續-2-20241016-1

原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原易字第120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思嚴 選任辯護人 吳東霖法扶律師 陳鴻基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56207 號、第79873號、113年度偵字第3959號、第9816號、第15203號 、第2000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張思嚴共同犯竊盜罪,共貳罪,均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 ,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執行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 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 實 一、張思嚴與詹智偉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 意聯絡,為下列之行為:  ㈠於112年8月29日22時31分許,由詹智偉騎乘車牌號碼000-000 號普通重型機車搭載張思嚴,至新北市○○區○○○路00號對面 ,以不詳之方式,竊取丞發有限公司所有、王志宏所管領, 停放在該處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小貨車1部(已發還), 得手後駕駛上開自小貨車離去。  ㈡復於112年8月30日3時許,由張思嚴駕駛上開自小貨車搭載詹 智偉(所涉竊盜犯嫌,由本院另行審結),至新北市○○區○○路 00號對面新莊運動公園,徒手竊取該公園管理員鄒宜辰所管 領之水溝蓋3片及綠色燈桿4支得手(均已發還)。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報告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張思嚴於偵查及本院中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同案被告詹智偉、證人即被害人王志宏、鄒宜辰 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相符,並有如附件證據清單所示證據 資料在卷可參,足認被告張思嚴之任意性自白,核與事實相 符,可以採信。本案事證明確,被告張思嚴前揭竊盜犯行堪 以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張思嚴就犯罪事實一㈠㈡所為,均係犯刑法320條第1項 之竊盜罪。  ㈡被告張思嚴與同案被告詹智偉就上開犯行,有共同犯意聯絡 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  ㈢被告張思嚴所犯上開各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 論併罰。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張思嚴前有多次竊盜前 科,素行非佳,此有被告張思嚴之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 錄表在卷可參,其正值青壯,不思以正當方法獲取財物,竟 與詹智偉共同為本案竊盜犯行,侵害他人財產權益,實有不 該;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於本院中自陳高中肄 業、離婚、任板模工、無人需其扶養之智識程度及家庭經濟 生活狀況,其犯後始終坦承犯行,態度尚可等一切情狀,分 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暨定 其應執行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 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國宸偵查起訴,由檢察官詹啟章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刑事第十九庭  法 官 許博然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張如菁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證據清單 壹、被告供述 一、被告詹智偉 (一)112.07.01警詢(112偵56207第7至10頁) (二)112.10.23警詢(112偵79873第7至11頁) (三)112.11.04.1時16分警詢:犯罪事實二㈠㈡(113偵9816第9 至11頁) (四)112.11.04.0時27分警詢:犯罪事實四(113偵3959第13 至15頁)      (五)112.12.30偵訊(112偵56207第87頁) (六)113.02.20警詢(113偵20005第7至10頁) (七)113.03.15偵訊-兼具結(112偵56207第111至123頁;另 參112偵79873第51至57頁、113偵9816第159至165頁【結 文167頁】、113偵3959第97至103頁【結文105頁】) (八)113.04.19偵訊(113偵20005第55至57頁)    二、被告張思嚴 (一)113.03.22偵訊-兼具結【視訊】(113偵9816第184至212 頁) 貳、本案卷存事證(含被告以外之人供述、非供述證據) 一、犯罪事實一㈠ (一)被害人王志宏     ⑴112.08.30警詢(113偵9816第13至17頁)     ⑵112.08.30警詢(113偵9816第19至21頁)     ⑶112.09.12警詢(113偵9816第23至25頁) (二)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112年8月30日扣押筆錄、扣 押物品目錄表(113偵9816第33至37頁) (三)被害人王志宏之贓物認領保管單(113偵9816第41頁) (四)監視器錄影畫面光碟、擷圖、查獲照片(113偵9816第45 至50頁) (五)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2年10月31日刑紋字第112604 4065號鑑定書(113偵9816第55至60頁;同卷第79至84頁 ) (六)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刑事現場勘察報告暨所附現 場勘察照片、勘察採證同意書、證物清單、刑事案件證 物採驗紀錄表及新北市政府警察局112年9月28日鑑驗書 (113偵9816第61至85頁) (七)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113年4月8日函及所附員警職 務報告、照片各1份(113偵9816第218至222頁) (八)被害人王志宏報案受理及尋獲車輛相關資料(113偵9816 第87至101頁) 二、犯罪事實一㈡ (一)被害人鄒宜辰112.09.01警詢(113偵9816第27至29頁) (二)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112年8月30日扣押筆錄之扣 押物品目錄表(113偵9816第37頁) (三)被害人鄒宜辰之贓物認領保管單(113偵9816第43頁) (四)查獲照片(113偵9816第47至48頁)

2024-10-16

PCDM-113-原易-120-20241016-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248號 抗 告 人 林陳碧珠 林妙秋 林禮潭 林麗惠 共 同 代 理 人 翁偉倫律師 陳睿瑀律師 相 對 人 吳東霖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6月7日 本院所為113年度司票字第1616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本件相對人主張:相對人執有抗告人四人(下合稱抗告人) 於民國78年5月30日共同簽發之本票1紙,付款地未載,票載 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400萬元,利息約定自發票日起按 週年利率20%計算,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到期日113年5月30 日(下稱系爭本票),詎於到期後經提示未獲付款,為此提 出系爭本票,聲請裁定就系爭本票之票面金額及自78年5月3 0日起至清償日止,依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 等語。嗣經原審審核後,就相對人「系爭本票票面金額2,40 0萬元,及自78年5月30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 20%,自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 利息」之範圍內之請求裁定准許在案。 二、抗告意旨略以:兩造素不相識,抗告人從未共同簽發系爭本 票,系爭本票發票日與到期日相距35年之久,顯不合常理, 況抗告人林妙秋於系爭本票票載發票日時年僅15歲,實難想 像其會簽發系爭本票,故系爭本票顯係偽造。縱認系爭本票 非偽造,因相對人未曾對抗告人為承兌或付款之提示,難認 已完成票據法規定之提示票據行為。爰依法提起抗告,請求 廢棄原裁定。 三、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法 條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 事件程序。法院僅就形式上審查得否准許強制執行,此項裁 定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 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 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714號、57年台抗字第76號民事裁定 意旨參照)。又本票既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則執票人聲 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 發票人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 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84年度台 抗字第22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另簽發票據乃單獨行為, 若發票人為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民法第78條規定,其未得法 定代理人允許所為之單獨行為無效。經查: (一)相對人於原審主張抗告人為共同發票人,聲請就系爭本票 准予強制執行,業據其提出系爭本票為證,經原審就系爭 本票為形式上審查,認已具備本票之法定記載事項,而依 票據法第123條裁定就「系爭本票票面金額2,400萬元,及 自78年5月30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自 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部分准許強制執行,而逾109年12月30日修正、110年7 月20日施行適用之民法第205條所規定年息16%部分之利息 ,則認無理由,予以駁回,均核無不合。 (二)抗告人雖稱系爭本票係他人所偽造,然無論屬實與否,因 屬實體上法律關係之爭執,應由抗告人另行起訴以資解決 ,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審酌。又抗告人林妙秋為00年0月 生,於發票日為年僅15歲之限制行為能力人,而抗告人林 陳碧珠為林妙秋之母親,其於發票時為抗告人林妙秋唯一 法定代理人等情,有抗告人林陳碧珠、林妙秋個人戶籍資 料附卷可參,並有臺北○○○○○○○○○113年9月20日北市安戶 資字第000000000號及113年9月24日北市安戶資字第11360 09419號函所附訴外人即抗告人林妙秋父親之戶籍資料及 死亡登記申請書在卷可佐(本院卷第43、49頁),復觀諸 系爭本票上「發票人兼有左六人法定代理人」之手寫文字 下方有抗告人林陳碧秋印章之印文(見本院113年度司票 字第16162號卷第7頁),足認其允許並代理抗告人林妙秋 為發票行為,抗告人林妙秋於系爭本票之發票行為形式上 符合規定。 (三)抗告人另稱相對人未曾提示系爭本票等語,惟系爭本票載 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免除承兌之聲請」(見113年度 司票字第16162號卷第7頁)之文字,依上開說明,應由主 張未為提示之抗告人負舉證之責。況系爭本票已依票據法 規定記載法定應記載事項,依形式審查即為有效之本票。 (四)從而,原裁定認相對人提出系爭本票符合票據法之形式要 件而准予強制執行,並無不當,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 ,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 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第85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495 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薛嘉珩           法 官 莊仁杰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2024-10-04

TPDV-113-抗-248-202410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