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楊青豫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毒聲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請觀察勒戒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毒聲字第26號 聲 請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勇智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3年度毒偵字第1108 號),經檢察官聲請送觀察、勒戒(114年度聲觀字第20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施用第一級毒品,應送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其期間不得逾 貳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書之記載。 二、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之罪者,檢察官應聲請法院裁 定,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先裁定,令被告或 少年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其期間不得逾2月;依第2項規 定為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後再犯第1 0條之罪者,適用本條前2項之規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 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甲○○於聲請書所載之時、地,以聲請書所載之方 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之事實,業據其於警詢及偵訊時 均坦承不諱,並有屏東縣檢驗中心檢驗報告(申請單編號: R113X00884)、刑事警察局委託辦理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 監管紀錄表(尿液檢體編號:0000000U0746)等件在卷可參 ,是被告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犯行,洵堪認定。又被告前 於民國89年間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89年度毒聲字第92 7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再經本 院以89年度毒聲字第1164號裁定送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 嗣經本院以89年度毒聲字第2231號裁定停止戒治處分並付保 護管束,於89年10月12日停止戒治處分出監,並於保護管束 期滿後,由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以90年度戒毒偵 字第144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等情,有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 、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是被告於上開強制戒治執行完 畢釋放後,3年後再犯上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之罪, 依法應再次令其入勒戒處所施以觀察、勒戒。 四、又按被告有下列情事之一時,不適合為附命完成戒癮治療之 緩起訴處分。但無礙其完成戒癮治療之期程者,不在此限: 一、緩起訴處分前,因故意犯他罪,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或判 決有罪確定。二、緩起訴處分前,另案撤銷假釋,等待入監 服刑。三、緩起訴處分前,另案羈押或執行有期徒刑,毒品 戒癮治療實施辦法及完成治療認定標準第2條第2項定有明文 。查被告前於偵查中陳稱願意自費參與戒癮治療等語,並經 檢察事務官命其接受戒癮治療評估,被告雖於113年11月5日 接受評估,此有緩起訴個案分流評估報告及處遇建議書在卷 可參,然被告嗣於114年1月8日因不能安全駕駛案件入監執 行等情,有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附卷可參,足認客觀上顯已 無法配合完成戒癮治療療程,而有礙其完成戒癮治療之事由 。是依前開規定意旨,檢察官斟酌具體個案情形後,聲請本 院令被告入勒戒處所施以觀察、勒戒,經本院審核上述卷證 資料,堪認檢察官並無裁量怠惰或濫用之瑕疵,本院自應予 以尊重。從而,檢察官就被告本案所為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 行聲請觀察勒戒,於法自無不合,應予准許。 五、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3項、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楊青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並敘述 抗告之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宛陵

2025-03-14

PTDM-114-毒聲-26-20250314-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7號 聲 請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高聖筌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高聖筌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貳年肆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高聖筌因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 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 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又宣告多數有期 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 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罪,先 後經本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且於如附表所示日期分別確 定;其中如附表編號1至4所示之罪,曾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 月確定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相關刑事判 決書及裁定書在卷可稽。惟檢察官既聲請就附表各罪定其應 執行刑,審酌受刑人於附表編號1至4所示之罪判決確定後, 有因增加附表編號5至10所示另案判決確定合於數罪併罰之 犯罪,致原裁判定刑之基礎已經變動,而有另定應執行刑之 必要,則之前各罪曾定應執行刑即當然失效,符合最高法院 110年度台抗大字第489號裁定所謂「一事不再理原則」之例 外情形,本院自可不受上開原確定裁判實質確定力之拘束, 而就附表所示各罪更定其應執行刑。又附表所示各罪分別有 得易科罰金、不得易科罰金者,業經受刑人請求檢察官就如 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合併聲請定應執行刑,此有更定應執行 刑聲請書在卷為憑。從而,本件聲請核與上開規定要無不合 ,應予准許。 四、爰審酌附表編號1至4、9、10所示之罪均為施用第二級毒品 罪、編號5為行使偽造準私文書罪、編號6為漏逸氣體罪、編 號7、8則分別為加重竊盜及竊盜罪,各罪間犯罪時間介於民 國111年12月至112年11月間,相距尚非密接相近、犯罪之性 質部分相同、部分相異,責任非難重複性程度非高,兼衡法 律所規定範圍之外部性界限,及比例原則、公平正義原則之 規範,謹守法律秩序之理念,體察法律之規範目的,使其結 果實質正當,合於裁量之內部性界限,並考量限制加重原則 、罪責相當及受刑人復歸社會之可能性,暨參酌本件受刑人 請求從輕定刑之意見。本院綜合審酌上情,裁定如主文所示 之執行刑。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第2項 、第51條第5款、第53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楊青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宛陵

2025-03-14

PTDM-114-聲-67-20250314-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妨害秩序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97號 聲 請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邵彥鈞 上列被告因妨害秩序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1217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邵彥鈞共同犯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處有 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院認定被告邵彥鈞之犯罪事實及證據名稱,與檢察官聲請 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相,茲引用之(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50條第1項後段之在公共場所聚集 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  ㈡按刑法第150條之犯罪構成要件須聚集三人以上,為聚合犯之 性質,本質上即屬共同正犯,故除法律依其首謀、下手實施 或在場助勢等參與犯罪程度之不同,而異其刑罰之規定時, 各參與不同程度犯罪行為者之間,不能適用刑法總則共犯之 規定外,其餘均應引用刑法第28條共同正犯之規定。被告與 吳典穎、馮嘉煌、鍾任澔等人間,就上述犯行,有犯意聯絡 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  ㈢又按犯罪之情狀顯可憫恕,認科以最低刑度仍嫌過重者,得 酌量減輕其刑,刑法第59條定有明文。所謂「顯可憫恕」, 係指被告之犯行有情輕法重之情,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人同 情,處以法定最低刑度仍失之過苛,尚堪憫恕之情形而言。 而刑法第150條第1項後段之罪,其法定刑雖為「6月以上5年 以下有期徒刑」,然同為妨害秩序之行為,其原因動機不一 ,犯罪情節未必盡同,所造成危害社會之程度亦屬有異,法 律科處此類犯罪,所設之法定最低本刑卻同為6月以上有期 徒刑,不可謂不重。於此情形,倘依其情狀處以適切徒刑, 即足以懲儆,並可達防衛社會之目的者,自非不可依客觀之 犯行與主觀之惡性二者加以考量其情狀,是否有可憫恕之處 ,適用刑法第59條之規定酌量減輕其刑,期使個案裁判之量 刑,能斟酌至當,符合比例原則。被告所為,雖對社會治安 有一定程度之危害,然其與上開共犯間施暴攻擊的時間尚屬 短暫,且自被害人王金德傷勢觀之(頭部挫傷併鼻出血、右 側腕部挫傷),並未造成嚴重傷害。而鬥毆波及的範圍侷限 在本案卡拉OK之大廳,亦無擴大而嚴重波及公眾之現象,相 較於公然沿街喊殺追打的窮凶案件,情節並非甚重。本院綜 合斟酌上情,認就被告科以法定最低刑度有期徒刑6月,仍 嫌過苛,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人之同情,爰依刑法第59條 規定酌減其刑,以求罰當其罪,俾免失之嚴苛。  ㈣爰審酌被告不思以理性之方式解決糾紛,僅因細故,即在公 眾場所對被害人下手實施強暴,不但傷害他人身體,亦造成 公眾或他人之潛在危害,所為應予非難;惟念其犯後未否認 犯行,態度尚佳,且已與被害人達成和解,有如前述,犯罪 所生損害已有減輕,兼衡本案之犯罪動機、目的、手段、參 與鬥毆之程度,並考量被告前科素行(見卷附法院前案紀錄 表),暨於警詢自述之智識程度及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須附繕本),向本庭提出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何致晴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簡易庭  法 官 楊青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理由 (須附繕本),向本庭提出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宛陵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150條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脅迫者, 在場助勢之人,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首謀及下手實施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一、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犯之。 二、因而致生公眾或交通往來之危險。 附件: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12173號   被   告 邵彥鈞  上列被告因妨害秩序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邵彥鈞、吳典穎、馮嘉煌、鍾任澔(前3人涉犯妨害秩序部 分,另為緩起訴處分),因細故與王金德發生衝突,而於民 國113年9月17日5時許,在屏東縣○○市○○路000號之香水卡拉 OK店,明知該店大廳尚有員工在內工作及不特定之消費者會 經過該處,若聚眾毆打他人,將波及店內員工及其他消費者 ,影響社會治安秩序,仍共同基於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 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脅迫之犯意聯絡,共同 徒手毆打王金德(涉犯傷害部分,業據撤回告訴,詳下述) ,王金德因而受有頭部挫傷併鼻出血、右側腕部挫傷之傷害 。嗣經警獲報到場,調閱監視器影像,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王金德訴由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屏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邵彥鈞於警詢時坦承不諱,核與告 訴人王金德於警詢及偵查中之指訴、共同被告吳典穎、馮嘉 煌、鍾任澔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大致相符,並有案發時監 視器畫面影像、到場之員警密錄器影像、寶建醫療社團法人 寶建醫院診斷證明書1紙在卷可佐,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 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50條第1項後段之在公共場所聚集 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脅迫致生公眾危險罪嫌。被告與其 他3人就上開犯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請論以共同正 犯。 三、又被告對告訴人下手實施傷害,致告訴人受有如犯罪事實欄 所載之傷勢乙節,業據告訴人撤回告訴,本不得再行追訴, 惟此部分如成立犯罪,與經聲請簡易判決處刑之妨害秩序有 想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係,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附此敘 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檢 察 官 何致晴

2025-03-14

PTDM-114-簡-97-20250314-1

聲保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請假釋期中付保護管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37號 聲 請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余清荷 上列受刑人因竊盜等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假釋中付保護管束(11 4年度執聲付字第3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余清荷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余清荷因竊盜等案件,業經法院判處 罪刑確定在案,受刑人經入監執行後,嗣經法務部核准假釋 在案,爰聲請裁定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語。 二、經核聲請人之聲請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爰依刑事訴訟 法第481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楊青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並敘述 抗告之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宛陵

2025-03-14

PTDM-114-聲保-37-20250314-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4號 聲 請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謝元興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謝元興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刑,應執行有期徒刑拾年陸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謝元興因犯傷害等案件,先後經判決 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又宣告多數有期 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 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傷害等罪,先後經法院判處 如附表所示之刑,且於如附表所示日期分別確定;其中如附 表編號1至9所示之罪,曾定應執行有期徒刑9年8月確定等情 ,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相關刑事判決書及裁定 書在卷可稽。惟檢察官既聲請就附表各罪定其應執行刑,審 酌受刑人於附表編號1至9之罪判決確定後,有因增加附表編 號10所示另案判決確定合於數罪併罰之犯罪,致原裁判定刑 之基礎已經變動,而有另定應執行刑之必要,則之前各罪曾 定應執行刑即當然失效,符合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大字第4 89號裁定所謂「一事不再理原則」之例外情形,本院自可不 受上開原確定裁判實質確定力之拘束,而就附表所示各罪更 定其應執行刑。又附表所示各罪分別有得易科罰金、不得易 科罰金者,業經受刑人請求檢察官就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 合併聲請定應執行刑,此有更定應執行刑聲請書在卷為憑。 從而,本件聲請核與上開規定要無不合,應予准許。爰審酌 附表編號1至9所示之罪,分別為施用第二級毒品及販賣第二 級毒品罪;編號10所示之罪則為傷害罪,罪間犯罪均介於民 國107年2月至108年11月間,時間相距尚非密接、編號1至9 所示之罪犯罪之性質相近、編號10所示之罪則差異較大,彼 此間非難重複性程度較低,法定刑折讓幅度自為有限,兼衡 法律所規定範圍之外部性界限,及比例原則、公平正義原則 之規範,謹守法律秩序之理念,體察法律之規範目的,使其 結果實質正當,合於裁量之內部性界限,並考量限制加重原 則、罪責相當及受刑人復歸社會之可能性,暨參酌本件受刑 人請求從輕定刑之意見。本院綜合審酌上情,裁定如主文所 示之執行刑。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第2項 、第51條第5款、第53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楊青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宛陵

2025-03-14

PTDM-114-聲-44-20250314-1

聲保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請假釋期中付保護管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39號 聲 請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葉龍 上列受刑人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假釋中付保 護管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3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葉龍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葉龍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 經法院判處罪刑確定,受刑人入監執行後,嗣經法務部核准 假釋在案,爰聲請裁定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語。 二、經核聲請人之聲請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爰依刑事訴訟 法第481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楊青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並敘述 抗告之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宛陵

2025-03-14

PTDM-114-聲保-39-20250314-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6號 聲 請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鈺閏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刑,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鈺閏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貳年肆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鈺閏因犯詐欺等案件,先後經判決 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又數罪 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刑法第51條第5款及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詐欺等罪,分別經本院判處 如附表所示之刑,且於如附表所示日期確定等情,有法院前 案紀錄表、相關刑事判決書在卷可稽。從而,本件聲請核與 上開規定要無不合,應予准許。爰審酌附表各罪間,均係被 告加入同一犯罪組織,擔任「車手」工作,提領被害人遭詐 騙後匯入之贓款,其等犯罪時間緊密相近、犯罪之動機、手 段及性質相同、所侵害之法益均非不可回復、責任非難重複 性程度較高,兼衡法律所規定範圍之外部性界限,及比例原 則、公平正義原則之規範,謹守法律秩序之理念,體察法律 之規範目的,使其結果實質正當,合於裁量之內部性界限, 並考量限制加重原則、罪責相當及受刑人復歸社會之可能性 ,兼衡受刑人對於本件定應執行刑之意見,定其應執行刑如 主文所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楊青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宛陵

2025-03-14

PTDM-114-聲-66-20250314-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325號 聲明異議人 即受 刑 人 胡孟慈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定應執行刑案件,對於臺灣屏東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執行之指揮(民國113年10月21日屏檢錦敬113執聲 他1439字0000000000號函),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詳如附件之「刑事聲明異議狀」所載。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0條第 1項前段、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又被告所犯數罪有二裁判 以上時,其所犯各罪是否合於數罪併罰規定,應以各裁判中 最初判決確定者為基準,凡在該裁判確定前所犯之各罪,均 應依刑法第50條、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案件之實體裁判確定後,即生實質之確定力,除因增加經另 案判決確定合於數罪併罰之其他犯罪,或原定應執行刑之數 罪中有部分犯罪,因非常上訴、再審程序而經撤銷改判,或 有赦免、減刑等情形,致原裁判定刑之基礎已經變動,或其 他客觀上有責罰顯不相當之特殊情形,為維護極重要之公共 利益,而有另定應執行刑之必要者外,法院應受原確定裁定 實質確定力之拘束。已經定應執行刑確定之各罪,除上開例 外情形外,法院再就該各罪之全部或部分重複定其應執行刑 ,前、後二裁定對於同一宣告刑重複定刑,行為人顯有因同 一行為遭受雙重處罰之危險,自均屬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 不以定刑之各罪範圍全部相同者為限(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 110年度台抗大字第489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胡孟慈(下稱受刑人)前因違反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等罪,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103年度聲字7 06號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以下主刑種類均相同)19年10 月,於民國103年6月4日確定(下稱A裁定);另因違反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等罪,經本院以104年度聲字1367號裁定應執 行20年3月,於104年11月17日確定(下稱B裁定),由臺灣 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下稱檢察官)以103年度執更字926號 、104年度執更字1707號執行指揮書接續執行。嗣受刑人於1 13年10月14日具狀向檢察官聲請重新定應執行刑,經檢察官 以113年10月21日屏檢錦敬113執聲他1439字0000000000號函 覆否准其請求等情,有各該裁定書、前開函文暨臺灣高等法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此部分事實首堪認定。而檢察 官否准受刑人重新定刑之聲請,屬檢察官指揮執行之範疇, 受刑人自得對此聲明異議,先予敘明。  ㈡觀諸前開A、B裁定附表經定執行刑之各罪,其最先判決確定 者,分別為102年8月13日(A裁定附表編號1、2之罪)、103 年9月2日(B裁定附表編號1、2之罪),經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就各該裁定附表所示之罪,分別合併聲請定應執行刑,經 法院審核結果認為聲請正當而裁定,可認係受刑人行使選擇 權之結果,於法並無違誤,亦無任何恣意組合之情形。參照 前揭最高法院110台抗大字第489號裁定意旨,本件受刑人請 求將上開已經定執行刑之數罪拆分為二,重新組合後以組合 甲(A裁定附表各罪與B裁定附表編號3、4、5、6、9、15、1 6、19、20之罪一組)、組合乙方式(B裁定附表編號1、2、 7、8、10、11、12、13、14、17、18、21、22之罪一組), 再另定應執行刑,係將上開經裁定各罪之全部或部分重複定 其應執行刑,依前開說明,已屬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即非 法之所許。況上開A裁定附表各罪之宣告刑總和為147年5月 ,經法院裁定定應執行19年10月,寬減比例約為13.45%;B 裁定附表各罪之宣告刑總和為133年2月,經法院裁定定應執 行20年3月,寬減比例約為15.21%,足認受刑人均已獲相當 定執行刑之刑期減少優惠,而無對其責罰顯不相當之過苛情 形。  ㈢受刑人固稱檢察官聲請法院裁定應執行刑時,自應以最有利 於受刑人之方式裁定其應執行之刑,然依其主張之組合甲、 組合乙方式,另定應執行刑,組合甲之刑期下限為11年10月 、上限(內部界線)為30年,組合乙下限為8年8月、上限為 30年。前述組合方式與A、B裁定相比較,A裁定、組合甲之 下限同為11年10月,並無差異,但B裁定、組合乙之下限分 別為10年5月、8年8月,差距1年9月,故其主張之組合在下 限部分較有利於受刑人。又前述組合與A、B裁定之上限雖均 達30年,然這只是依形式計算,如實質考量有無過度評價、 比例原則、刑罰邊際效應、法院對於受刑人所犯之罪平均量 刑、各級法院針對同類型案件量刑基準、受刑人復歸社會之 可能性、人之平均壽命等一切情狀,其有極大可能受到更低 之執行刑等語(見卷附受刑人刑事聲明異議狀第4、6、7頁 );惟查,A、B裁定均係檢察官依受刑人之請求向法院聲請 ,經法院審核結果,認為聲請正當而為裁定,係受刑人行使 選擇權之結果,並非檢察官自行恣意選擇而分別聲請定其應 執行刑。又A、B裁定接續執行結果為40年1月,並未逾受刑 人所主張依上開組合甲、乙所定應為執行刑而接續執行之最 長期(60年),對受刑人而言,尚非必然不利,況法律規定 之定應執行刑下限,與實際定刑之「結果」,未必有邏輯上 之關聯,受刑人徒憑己意以執行之下限為定刑結果有利與否 之準據,並認為依其主張之組合方式定刑,極可能受更輕之 執行刑,無寧是以自身「想像上」可能存在有利於己之重新 定刑結果,遽予推翻原確定裁定之實質確定力,自與上述「 客觀上有責罰顯不相當之特殊情形,為維護極重要之公共利 益,有另定應執行刑之必要」之例外情形有別。 四、綜上所述,上開定應執行刑之A、B裁定既已確定,復無原定 執行刑之基礎變動或因客觀上有責罰顯不相當,為維護極重 要之公共利益,而有另定應執行刑之必要,則檢察官拒絕受 刑人重定應執行刑之請求,其執行之指揮並無違誤或不當, 受刑人就此聲明異議,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楊青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吳宛陵

2025-03-13

PTDM-113-聲-1325-20250313-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違反藥事法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18號 聲 請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勝偉 上列被告因違反藥事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 3年度偵字第15373號、113年度偵字第15374號、113年度偵字第1 537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黃勝偉幫助犯藥事法第八十三條第一項之意圖販賣而陳列禁藥罪 ,處有期徒刑貳月。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壹萬伍仟元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時,追徵之。   事實及理由 一、本院認定被告黃勝偉之犯罪事實及證據名稱,與檢察官聲請 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相同,茲引用之(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藥事法第83條第1 項之幫助意圖販賣而陳列禁藥罪。  ㈡又被告出租其蝦皮購物帳戶帳號及登入密碼予「比樣」、「 陳連登」使用,係對他人遂行意圖販賣而陳列禁藥之犯行資 以助力,並未參與意圖販賣而陳列禁藥犯行之構成要件行為 ,情節顯較正犯輕微,爰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 刑。  ㈢爰審酌被告因一時貪念而出租自身網路購物帳戶,幫助他人 得以販賣未經核准擅自輸入如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附 表所示之商品,有害主管機關對藥品之審核控管,並危及消 費者用藥之安全,所為應予非難;惟念其坦承犯行,態度尚 可,兼衡本案犯罪動機、目的、手段、前科素行(見卷附法 院前案紀錄表),暨被告於警詢自述之智識程度及家庭經濟 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三、沒收: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二項之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 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犯罪所 得及追徵之範圍與價額,認定顯有困難時,得以估算認定之 ,同法第38條之2第1項前段亦有規定。查被告於偵查中供稱 :出租蝦皮帳號,每月租金新臺幣(下同)3,000元;出租 不到半年,不知道總共收了多少租金報酬等語(見113年度 他字第2654號卷第30頁背面至31頁)。而被告於民國113年5 月4日註冊本案蝦皮帳戶,113年5月31日經新竹縣政府衛生 局人員發現該帳戶刊登、販售如附件附表編號1所示之商品 ,且最遲於113年9月9日起,上開帳戶即經新加坡蝦皮娛樂 電商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下稱蝦皮公司)停權等情,有新 竹縣政府衛生局113年8月22日新縣衛食藥字第1133801388號 函檢附蝦皮購物網站網頁資料、蝦皮公司113年9月9日蝦皮 電商字第0240909003J號函檢附會員帳號資料在卷可憑(見 同上卷第6至8頁背面、113年度他字第2918號卷第14頁至14 頁背面)。可認被告於113年5月4日註冊本案蝦皮帳戶後, 於當月即出租他人,嗣該帳戶於113年9月9日遭停權,故認 其出租蝦皮帳戶之期間應為113年5月至9月間,而獲有1萬5, 000元租金之不法所得(計算式:3,000元×5個月=1萬5,000 元),應依前揭規定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時,追 徵之。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 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件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須附繕本),向本庭提出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邱瀞慧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簡易庭  法 官 楊青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理由 (須附繕本),向本庭提出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吳宛陵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30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 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藥事法第83條 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 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 千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 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7千5百萬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5 百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15373號                   113年度偵字第15374號                   113年度偵字第15375號   被   告 黃勝偉  上列被告因違反藥事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黃勝偉明知申辦蝦皮購物帳號使用並非難事,一般人若支付 代價取得他人蝦皮購物帳號,將使用做為販賣違法物品之工 具,使警方追查無門,亦即使用網路賣場販賣禁藥之不法份 子為掩飾不法行徑,避免執法人員追緝,經常利用以他人名義 申請註冊之蝦皮購物帳號或露天拍賣帳號,以隱匿真實身份 避免遭到查獲,竟基於縱若他人利用其所提供之蝦皮購物帳 號從事不法犯罪即實施販賣禁藥行為,亦不違背本意之幫助 他人販賣禁藥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3年5月前後某日,以 每月租金新臺幣(下同)3,000元之代價,將其向蝦皮購物 網站註冊申請之帳戶「85j2k61qzv」帳號及密碼出租予真實 姓名年籍不詳,暱稱「比樣」、「陳連登」之人使用。嗣「 比樣」、「陳連登」取得上開蝦皮購物帳號及登入密碼後, 明知附表編號1至3「品名欄」所示之商品(下合稱本案藥品 ),分別含有各編號「成分欄」所示之中藥成分,屬藥事法 所規範之藥品,倘未事先向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申請核准,即 屬藥事法第22條第1項之禁藥而不得販賣,竟為牟不法利益 ,以上開蝦皮購物帳號,在蝦皮購物網站開設「益康生活護 理館」賣場(下稱本案賣場),並基於販賣禁藥之犯意,在 該賣場上刊登本案藥品之販售廣告,以如附表編號1至3「販 售價格欄」所示之價格陳列。嗣新竹縣政府衛生局、臺北市 政府衛生局查緝人員瀏覽上開蝦皮購物賣場後,疑該等商品 為禁藥,遂函轉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再函送本署偵辦。 二、案經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函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黃勝偉於偵查中坦承不諱,復有臺 北市政府衛生局113年10月15日北市衛食藥字第11330639722 號函、113年11月8日北市衛食藥字第1133068471號函、屏東 縣政府衛生局113年8月23日屏衛食藥字第1139008276號函、 衛生福利部112年6月28日衛部中字第1120127057號函、113 年8月6日衛部中字第1130134366號函、新加坡商蝦皮娛樂電 商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113年6月12日蝦皮電商字第02406120 35J號函、113年9月9日蝦皮電商字第0240909003J號函、113 年10月7日蝦皮電商字第0241007024J號函、本案賣場之客戶 基本資料查詢結果,及本案賣場暨本案藥品之刊登廣告截圖 各1份在卷可參,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藥事法第83條第1 項之幫助意圖販賣而陳列禁藥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檢 察 官  邱瀞慧 附表: 編號 品名 成分 販售價格 (新臺幣) 1 燒燙傷膏(邦克牌抑菌) 狼毒、苦參、蛇床子、白鮮皮、百部 59元至76元 2 雲南本草苗藥斷癢王抑菌乳膏 蛇床子、黃柏、苦參、地膚子 70元至105元 3 百養夫硫磺軟膏 硫磺萃取液、苦參、地膚子、白鮮皮、黃柏、五倍子、鞭蓉葉、皂角刺、獨角蓮 105元至145元

2025-03-13

PTDM-114-簡-18-20250313-1

簡附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簡附民字第133號 原 告 林宜靜 被 告 陳盈雅 涂雅茹 黃士豪 上列被告等因毀棄損壞案件(本院113年度簡字第1757號),經 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 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5條第1項、第504 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涂裕洪 法 官 潘郁涵 法 官 楊青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吳宛陵

2025-03-13

PTDM-113-簡附民-133-202503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