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江沛涵

共找到 156 筆結果(第 71-80 筆)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400號 原 告 羅菊蘭 訴訟代理人 游雅鈴律師 被 告 黃義真 蕭弘紋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林三元律師 複代理人 廖宛淇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黃義真(原名黃美真)及被告蕭弘紋(原名張弘紋)分 別為原告女兒及女婿,緣被告黃義真於民國104年11月8日遭 胞兄即原告兒子黃文譽砍傷,亟需後續醫療及相關費用支用 ,原告因此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350萬元予被告黃義真 ,及借款286萬元予被告蕭弘紋(以下合稱系爭款項),並 經原告於105年1月間全數交付其等二人收受;然其後,被告 二人即搬離原住處,未曾再對原告為聞問,且未曾清償系爭 款項,迄至112年9至12月間,原告因生活困頓而向被告二人 催款,然被告二人均不置理;原告不得已以起訴狀繕本之送 達為催告被告二人返還系爭款項之意思表示,然被告二人並 未於催告期限即收受前開起訴狀後1個月內清償系爭款項, 當負清償系爭款項及利息之責。為此,爰依消費借貸之法律 關係提起本訴,請求被告2人返還系爭款項。  ㈡並聲明:⒈被告黃義真應給付原告1,350萬元,被告蕭弘紋應 給付原告286萬元,及均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 二、被告抗辯  ㈠否認兩造有消費借貸合意,黃文譽前多次對原告暴力相向, 被告黃義真因出庭作證因遭黃文譽怨隙,方遭黃文譽持刀砍 致重傷,原告心生愧疚遂給付被告二人系爭款項以表彌補及 慰問之意,系爭款項非屬消費借貸,原告應就兩造間有消費 借貸合意為舉證之責。  ㈡並聲明:⒈原告之訴駁回,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予假執行 。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交付系爭款項予被告二人之事實,為被告二人所不 爭執,然原告主張兩造就系爭款項成立消費借貸合意乙節, 則為被告二人所否認,是本件爭點厥為:兩造間就系爭款項 是否有消費借貸合意存在?原告據以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款項 是否有理由?  1.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民事 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次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 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 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民法第474條第1項定 有明文。依此規定,消費借貸契約,於當事人間必本於借貸 之意思合致,而有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之 行為,始得當之。倘當事人主張與他方有消費借貸關係存在 ,自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規定,就該借貸意思互相表示 合致,及本於借貸之意思而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 於他方之事實,均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102年台上字第192 9號裁判意旨參照)。而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 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 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 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17年上 字第917號判決要旨參照)。本件原告主張:被告二人向其 借款1,636萬元,為被告二人所否認,依前揭說明,原告應 就兩造間就系爭款項確有消費借貸合意,且原告亦本於借貸 之意思而交付系爭款項與被告二人等事實,負舉證之責。  ⒉查原告固主張證人即原告之小女兒羅美芝清楚兩造間借款之 原因、金額、過程、給付方式等語。然查:證人羅美芝於本 院審理時證稱:原告與被告黃美真協商系爭款項時,我曾經 有一次在場,時間是104年11月某日下午,地點在我表姊家 ,我沒有聽到原告跟被告黃美真講什麼,因為我一直跟表姊 在講話,當時我跟表姊都有避開,我沒有參與兩造協商的過 程,只有聽到一點點被告黃美真跟原告提到關於我哥哥即黃 文譽犯案砍傷被告黃美真的過程;另外被告蕭弘紋有提到被 告黃美真因視神經受損,可能要到國外做治療,需要一大筆 錢,原告說會想辦法賣地。其後我有參與匯款的過程,我只 知道原告叫我匯款給被告黃美真等語(本院卷第99至103頁 ),徵之證人羅美芝證述內容,既然證人羅美芝並未參與兩 造協商系爭款項之過程,自無從知悉兩造關於系爭款項之約 定及法律關係為何,從而,原告據以主張兩造間有消費借貸 之約定,即難認可取。此外,原告所提金額為56萬元匯款單 及契約書,僅得證明原告匯款及出賣土地之行為,尚難憑以 為兩造間確有何消費借貸合意之認定;而原告就兩造有消費 借貸合意乙節,並未能再提出其他事證以為其佐,準此,原 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二人返還系爭款項,即 難認有據。    ⒊至證人羅美芝固另證稱:我假日去看原告,是事後聽原告提 到這些協商借款的事,原告跟我轉述說,她借被告黃美真1, 000萬元,被告蕭弘紋在電話中說不夠,原告又再增加300萬 元,並開了150萬元支票兩張給被告二人;另我在電話中有 跟原告確認給被告二人的款項是借款;又當時被告黃美真在 長庚住院,被告蕭弘紋說可能需要一大筆醫療費用,原告叫 我先匯款2筆80萬元借給被告二人。此外,被告黃美真對黃 文譽提起刑事訴訟需要律師費,所以又跟原告借調56萬元等 語。然原告與被告黃美真為母女,而被告黃美真既因遭胞兄 黃文譽砍傷致重傷而需款孔急,則原告交付系爭款項與被告 二人原因為何,實屬多元,而證人羅美芝並未實際聽聞兩造 協商內容,即無從知悉兩造就系爭款項之約定為何,自無從 遽以原告事後轉述內容,推認兩造間就系爭款項具消費借貸 之合意存在,從而,原告迭主張:依照證人羅美芝證述,即 可推認系爭款項為被告二人前向原告之借款等語,實有誤解 。  ㈡末查,原告既未能證明兩造間具消費借貸之合意存在,揆諸 上開說明,本院即無再就被告抗辯事由為調查之必要,附此 敘明。 四、綜上,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兩造間消費借貸之合意存在,原告 依照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款項及利息,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至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 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結果 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陳航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江沛涵

2024-12-27

TCDV-113-重訴-400-2024122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工程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建字第107號 原 告 林裡 林舒緹 訴訟代理人 歐嘉文律師 被 告 建奕工程行即王明信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工程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林裡新臺幣2,23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1 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林舒緹新臺幣1,78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 11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四、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兩造於民國113年5月14日簽立工程契約書(下稱 系爭契約)由被告向原告2人承攬住宅新建工程,工程總價 分別為新臺幣(下同)798、635萬元,並約定應10日內開工 ,且應於510工作天內完成,原告2人前已於113年6月5日分 別支付定金各223萬、178萬予被告。然被告迄至113年10月1 日止,除搭設簡易鐵皮圍籬及清運部分廢棄物外,未有其他 工程進度,幾經原告催告,仍未進行,前經原告於113年10 月4日以存證信函通知被告解除系爭契約,業經被告於同年 月8日收悉;為此,爰依系爭契約第30條第1項、第3項約定 ,提起本訴,請求被告前開返還定金。並聲明:如主文第1 至3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對原告主張均不爭執,同意為認諾判決等語。 三、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認諾者,應本於其認諾 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定有明文。次 按,被告既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認諾,法院即應不調 查原告所主張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是否果屬存在,而以認 諾為該被告敗訴之判決基礎(最高法院45年度台上字第31號 判決要旨參照)。經查,本件原告前開主張,經被告於本院 113年12月18日言詞辯論時認諾在案(見本院卷第71頁), 揆諸前揭說明,本院就原告之請求,自應本於被告之認諾為 其敗訴之判決。從而,原告林裡、林舒緹分別請求被告給付 223萬元、178萬元,及均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1 月23日起(見本院送達證書,本院卷第59頁)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均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判決係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 第1項第1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392條第2 項規定同時宣告被告提供相當擔保金額後,得免為假執行。 至原告就此部分所為供擔保假執行之聲請,僅在促使本院發 動職權,自無庸另為准駁之裁判。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陳航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江沛涵

2024-12-27

TCDV-113-建-107-20241227-1

勞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訴字第247號 原 告 泰陽橡膠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新民 訴訟代理人 陳峻偉 被 告 李竺憲 陳燕芬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定有明文。再依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組織法第3條第1款、智 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9條第1項、第2項、智慧財產案件審理 細則第18條第1項規定,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智慧財產權益 所生之第一審民事事件,專屬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管轄;智 慧財產民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涉及勞動事件法第2條第1項 規定之勞動事件者,專屬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管轄,不適用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9條第1項但書關於合意管轄、擬制合 意管轄之規定。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李竺憲自民國106年9月5日起至112年12 月22日止受僱於原告,惟被告李竺憲於離職前將任職期間內 之公務信箱信件全數刪除,並利用其職務之便,竊取原告之 供應商及顧客名單,而被告李竺憲刪除公務信件並竊取原告 機密文件之行為,業已違反兩造保密約定,且侵害原告營業 秘密,致原告受有損害;另被告陳燕芬為被告李竺憲之人事 保證人,應就被告李竺憲因職務上之行為而對原告負損害賠 償之責時,代付賠償責任。為此,爰依民法第184條、第756 之1條及原告與被告李竺憲間簽立之競業禁止暨保密同意書 第4條,請求被告連帶賠償原告100萬元等語。此外,原告並 自陳:前開同意書所稱營業秘密為營業秘密法第2條所指「 銷售及經營之資訊」等語(本院卷第299頁),既原告上開 請求內容,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智慧財產權益所生之第一 審民事事件,要屬智慧財產民事事件,依前開說明,本件應 專屬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管轄,爰依職權裁定將本件移送予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航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江沛涵

2024-12-24

TCDV-113-勞訴-247-20241224-1

勞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工資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848號 原 告 嚴郁青 被 告 林寬即台中熊派商行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 要件,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 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之規定。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勞動事件法第15條分別定有明 文。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資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4,717元,原應徵 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惟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 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會起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 費三分之二,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應暫 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即667元(計算式:1,000元×2/3=667元 ),是本件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333元(計算式:1,000元-6 67元=333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 三、爰檢送原告起訴狀繕本送被告,請被告於收受後7日內提出 答辯狀送本院,並逕將繕本送達原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航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江沛涵

2024-12-24

TCDV-113-勞補-848-20241224-1

勞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加班費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訴字第263號 原 告 黃詩淳 被 告 玉皇不動產經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名白 訴訟代理人 涂朝興律師 吳毓庭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 定期間先命補正。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勞動事件法之規 定;勞動事件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之 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及勞動事件法第15條 分別定有明文。本件給付加班費等事件,原告聲請勞動調解 ,經勞動調解委員會依勞動事件法第28條第1項提出解決事 件之適當方案,被告具狀就適當方案為異議,依勞動事件法 第29條第3項規定視為調解不成立,原告受告知調解不成立 後逾10日不變期間亦未為反對續行訴訟程序之意思,依勞動 事件法第29條第4項、第5項規定,應視為自調解聲請時,已 經起訴。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加班費等事件,原告起訴已繳納裁判 費2,000元。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3,036,058元(含積欠薪 資838,000元、特休未休工資87,333元、平日延長工時工資5 90,955元、休息日延長工時工資657,349元、國定假日工資1 06,519元、資遣費145,730元、業績獎金591,599元、勞退提 撥差額18,573元),原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1,096元。惟因確 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會 起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三分之二,勞動事件法第12條 第1項定有明文。基此,本件應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即20, 665元(計算式:31,096元×2/3=20,731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是本件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0,365元(計算式:31,096 元-20,731元=10,365元),原告僅繳納2,000元,尚欠8,365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 受本件裁定送達5日內,向本院補繳上述不足額之裁判費, 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航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江沛涵

2024-12-24

TCDV-113-勞訴-263-20241224-1

勞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工資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836號 原 告 石家華 被 告 銓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春輝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 定期間先命補正。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本法之規定;本 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之規定。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勞動事件法第15條分別定有明文 。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資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8,387元(含工資 33,828元、資遣費13,959元、預告工資10,000元及特休未休 工資600元),原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惟因確認僱傭 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會起訴或 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三分之二,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 定有明文。本件應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即667元(計算式 :1,000元×2/3=66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本件應徵 收第一審裁判費333元(計算式:1,000元-667元=333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檢送原告起訴狀繕本送被告,請被告於收受後7日內提出 答辯狀送本院,並逕將繕本送達原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航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江沛涵

2024-12-23

TCDV-113-勞補-836-20241223-1

勞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薪資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839號 原 告 李麗雯 被 告 銓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春輝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 定期間先命補正。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本法之規定;本 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之規定。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勞動事件法第15條分別定有明文 。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薪資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27,745元(含工 資186,678元、資遣費30,334元、預告工資9,333元及特休未 休工資1,400元),原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430元。惟因確認 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會起 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三分之二,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 1項定有明文。本件應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即1,620元(計 算式:2,430元×2/3=1,620元),是本件應徵收第一審裁判 費810元(計算式:2,430元-1,620元=810元)。茲依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檢送原告起訴狀繕本送被告,請被告於收受後7日內提出 答辯狀送本院,並逕將繕本送達原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航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江沛涵

2024-12-23

TCDV-113-勞補-839-20241223-1

勞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薪資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833號 原 告 施瑞吉 被 告 仁鋒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甘馨惠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 要件,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 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之規定。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勞動事件法第15條分別定有明 文。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薪資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380,000元(含 車輛保修費補償金1,320,000元及差旅費60,000元),應徵 第一審裁判費14,66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訴。 三、爰檢送原告起訴狀繕本送被告,請被告於收受後7日內提出 答辯狀送本院,並逕將繕本送達原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航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江沛涵

2024-12-23

TCDV-113-勞補-833-20241223-1

勞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撤銷調解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703號 原 告 乙○○ 被 告 中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甲○○ 一、按勞動事件,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06條第1項第2款、第4款、 第5款所定情形之一,或因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2條所生爭議 者外,於起訴前,應經法院行勞動調解程序;前項事件當事 人逕向法院起訴者,視為調解之聲請,勞動事件法第16條定 有明文。次按調解之聲請不合法者,勞動法庭之法官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勞動 事件法第22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再按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 ,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 行法之規定。聲請勞動調解,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0所 定額數繳納聲請費,勞動事件法第15條、勞動事件審理細則 第15條第1項亦分別定有明文。是因財產權事件聲請調解, 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0第1項前段之規定繳納聲請費,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末按撤銷調解之訴,足使原具確定力 之調解紀錄之調解成立內容失其效力,性質上屬於形成之訴 ,其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乃係將調解紀錄之調解成立內容, 予以撤銷之形成權,如該調解內容所涉及者為財產權即屬財 產權之訴訟,應以原告獲勝訴判決所得之客觀上利益,為其 訴訟標的之價額而核徵裁判費。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調解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並無勞動事件法第16條第1項所列情形,視為聲請 調解,並應補繳聲請費。次查,依原告起訴聲明請求撤銷本 院110年度勞移調字第5號請求退休金差額等事件於民國110 年1月21日所為之調解,此外原告主張獲訴判決所能獲得之 客觀利益為新臺幣(下同)245,591元等語,有本院112年12 月12日電話記錄附卷可考,是本件訴訟標的應核定為245,59 1元,準此,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0第1項規定,應徵聲請 費1,000元。茲依勞動事件法第22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 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檢送原告起訴狀繕本送被告,請被告於收受後7日內提出 答辯狀送本院,並逕將繕本送達原告。 四、本件經以公務電話徵詢原告表示未調解過等語,乃本件即屬 強制調解案件,本件將待原告補納聲請費以補正聲請調解之 合法要件後,即進行調解程序。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航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關於命補繳裁 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江沛涵

2024-12-23

TCDV-113-勞補-703-20241223-1

勞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工資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830號 原 告 黃麗宜 被 告 銓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春輝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 定期間先命補正。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本法之規定;本 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之規定。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勞動事件法第15條分別定有明文 。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資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448,658元(含工 資380,233元、資遣費37,375元、預告工資23,000元及特休 未休工資8,050元),原應徵第一審裁判費4,850元。惟因確 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會 起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三分之二,勞動事件法第12條 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應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即3,233元( 計算式:4,850元×2/3=3,233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 本件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617元(計算式:4,850元-3,233 元=1,61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 三、爰檢送原告起訴狀繕本送被告,請被告於收受後7日內提出 答辯狀送本院,並逕將繕本送達原告。 四、本件非屬強制調解事件,經以公務電話徵詢兩造均表達願行 調解之意願(並另已徵詢兩造對於調解委員之意見),本件 將待原告補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之合法要件後,由法官審酌 是否依民事訴訟法第420條之1第1項規定移付調解。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航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江沛涵

2024-12-23

TCDV-113-勞補-830-202412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