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溫家緯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31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敬賢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調偵緝字第2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蔡敬賢犯竊盜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手機壹支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另觀諸被告之法院前案紀錄表記載之前科紀錄,本案檢察官 未於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中就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 其刑之事項,提出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方法,依最高法院11 0年度台上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本院自無從遽論累犯並加 重其刑,惟本院仍得以其前案紀錄作為刑法第57條第5款之 審酌事項,附此敘明。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蔡敬賢不思循正當途徑 獲取財物,任意竊取告訴人趙亮穎之手機,顯然欠缺尊重他 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非可取;兼衡被告之素行(參本院 卷附之法院前案紀錄表)、高職肄業之智識程度、生活狀況 ,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竊取之財物價值,及犯 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刑 ,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四、至被告所竊得之手機1支,為其犯罪所得,雖未扣案,仍應 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於主文第2項宣告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陳楚妍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調偵緝字第23號   被   告 蔡敬賢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蔡敬賢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7月14日12時58分許,在址設新北市○○區○○○路0號8樓之 名流旅社,徒手竊取趙亮穎所有之REDMI NOTE 11S手機1支 (價值新臺幣【下同】6,000元),得手後徒步逃離現場。 嗣經趙亮穎發現遭竊,報警處理,經警調閱監視器畫面,始 悉上情。 二、案經趙亮穎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蔡敬賢於偵查中坦承不諱,核與告 訴人趙亮穎於警詢指訴之情節相符,復有監視器畫面翻拍片 4張、被告照片1張在卷可稽,堪認被告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 相符,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又被告 竊得之REDMI NOTE 11S手機1支為其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 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如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請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檢 察 官 陳楚妍

2025-03-17

PCDM-114-簡-318-2025031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191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鈤清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 年度偵緝字第6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張鈤清犯行使偽造私文書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偽造之「張日高」署押壹枚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犯罪事實欄一第1 行「5時10分」更正為「5時18分」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 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按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均應由檢察官 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之方法後,經法院踐行調查、辯論程序 ,方得作為論以累犯及是否加重其刑之裁判基礎(最高法院 刑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參照)。而 本案檢察官就被告張鈤清是否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否加重其 刑之相關事項,均未主張及具體指出證明方法,揆諸上開說 明,本院自無從遽論累犯並加重其刑,惟本院仍得以被告之 前案紀錄作為刑法第57條第5款之審酌事項,附此敘明。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冒用其兄「張日高」名 義接受員警稽查,顯然欠缺法治觀念,所為除影響交通監理 機關對於道路交通管理及警察機關對於交通違規事件舉發之 正確性外,亦將使張日高無故蒙受損害之虞,所為應予非難 ;並考量被告曾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法院為有罪判決之素行 (見本院卷附之法院前案紀錄表);兼衡其大學畢業之智識 程度、生活狀況,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及犯後坦 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 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四、被告偽造之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 知單,已交付員警而行使,非屬被告所有之物,故不予宣告 沒收;惟其上偽造之「張日高」署押1枚,不問屬於犯人與 否,應依刑法第219條之規定宣告沒收之。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周彥憑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10條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5年以下有 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第210條至第215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 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緝字第67號   被   告 張鈤清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鈤清於民國111年7月19日5時10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 00號普通重型機車,行經新北市板橋區國光路與漢生西路路 口,因未依規定配戴安全帽,為警員攔查,詎其為免遭裁罰 及遭發現其未領有駕駛執照駕駛機車,竟基於行使偽造私文 書之犯意,冒用其兄「張日高」之名義,向警員表示其為「 張日高」,並在警員製作之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 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上偽造「張日高」簽名,並持交予警員 而行使之,表示「張日高」係本件交通違規行為人,且已收 受該通知單之意思表示,足生損害於「張日高」及監理機關 對於交通違規處理之正確性。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海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前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張鈤清於警詢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且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 張日高戶役政資料各1份、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海山分局新海 所職務報告2份及現場照片3張等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 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 罪嫌。被告偽造「張日高」簽名之行為,係偽造私文書之階 段行為,偽造後復持以行使,其偽造私文書之低度行為應為 行使偽造私文書之高度行為所吸收,均不另論罪。被告於舉 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上所偽造之「張日高」簽名 1枚,請依刑法第219條規定宣告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檢 察 官 周彥憑

2025-03-17

PCDM-114-簡-191-2025031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35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萬國興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 偵字第24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萬國興犯竊盜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青菜壹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犯罪事實欄一第1 行「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更正為「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 基於竊盜之犯意」、第4行「3,000元」更正為「3,200元」 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萬國興不思循正當途徑 獲取財物,任意竊取被害人張碧枝之青菜1袋,顯然欠缺尊 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非可取;並考量被告曾多次因 竊盜案件,經法院為有罪判決之素行(參本院卷附之法院前 案紀錄表);兼衡其高職畢業之智識程度、自述生活狀況貧 寒,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竊取之財物價值,及 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 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三、至被告所竊得之青菜1袋,為其犯罪所得,雖未扣案,仍應 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於主文第2項宣告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鄭皓文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字第249號   被   告 萬國興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萬國興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於民國113年11月22日下午1時 許,在址設新北市○○區○○街00號八二三紀念公園內,徒手竊 取張碧枝置放於公園椅子旁之青菜1袋(價值共計新臺幣3,0 00元),得手後即離開現場。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 (一)被告萬國興於警詢時之自白;   (二)證人即被害人張碧枝於警詢中之指訴; (三)監視錄影畫面翻拍照片、公務電話紀錄各1份。 二、所犯法條: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檢 察 官 鄭皓文

2025-03-17

PCDM-114-簡-358-2025031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405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郝調明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 偵字第529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郝調明犯竊盜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犯罪事實欄一第1 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更正為「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 有,基於竊盜之犯意」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郝調明不思循正當途徑 獲取財物,任意竊取告訴人舒敬倫所管領之泡麵,顯然欠缺 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非可取;並考量被告曾多次 因竊盜案件,經法院為有罪判決之素行(參本院卷附之法院 前案紀錄表);兼衡其小學畢業之智識程度、生活狀況勉持 ,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竊取之財物價值,及犯 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 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三、被告所竊得之泡麵1碗,雖屬其犯罪所得,惟客觀上價值低 微,且已經被告食用完畢而未扣案,倘諭知沒收或追徵,將 耗費相當司法資源,有違比例原則,實欠缺刑法上重要性, 為免將來執行困難,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不予宣告 沒收、追徵。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陳香君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字第5297號   被   告 郝調明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郝調明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於民國113年12月24日16時5 4分許,前往新北市○○區○○路000巷00號全家便利商店中和新 后店,趁店長舒敬倫未及注意之際,徒手竊取貨架上之滿漢 大餐蔥燒豬肉口味泡麵1碗,並立即在店內食用,嗣舒敬倫 發覺其未結帳而悉上情。 二、案經舒敬倫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  ㈠被告郝調明於警詢及偵查之供述。  ㈡證人即告訴人舒敬倫於警詢之證述。  ㈢監視器畫面暨翻拍照片。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檢 察 官 陳 香 君

2025-03-17

PCDM-114-簡-405-2025031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妨害自由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16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丁志銘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5085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丁志銘犯侵入住宅罪,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 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證據並所犯法條欄 一第1至2行「告訴人蘇烈燦」更正為「告訴人蘇烈城」外, 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丁志銘無故侵入告訴人 蘇烈城之住處,對於告訴人居住安寧及社會治安產生危害, 所為顯有不當,應予非難;兼衡被告之素行(見本院卷附之 法院前案紀錄表)、高職畢業之智識程度、生活狀況且領有 身心障礙證明,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及坦承犯行之 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陳佾彣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06條 無故侵入他人住宅、建築物或附連圍繞之土地或船艦者,處1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無故隱匿其內,或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者,亦同。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0858號   被   告 丁志銘  上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 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丁志銘明知無正當理由,未經他人同意,不得任意進入他人 之住宅內,於民國113年7月10日12時31分許,走路行經蘇烈 城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民治街(詳細地址詳卷)之住處前時, 見蘇烈城之住處大門未關,竟基於無故侵入他人住宅之犯意 ,未經蘇烈城之同意,擅自侵入上址住處庭院,並在該住處 庭院出言向正在客廳休息之蘇烈城借款,遭到蘇烈城拒絕後 始行離去。 二、案經蘇烈城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海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前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丁志銘於偵查中坦承不諱,且據告 訴人蘇烈燦、告訴代理人蘇竑達於警詢時指訴綦詳,復有告 訴人上址住處內外之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7張在卷可資佐證 ;況被告於偵查中供稱:我知道不能隨便進入他人住宅,我 進去上址住處前沒有按門鈴,當時我先在門口進入一點問了 一下,但裡面的人聽不到,所以我就進去大門等語,被告顯 具有無故侵入他人住宅之主觀犯意、客觀犯行,被告犯嫌應 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6條第1項之無故侵入住宅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檢 察 官 陳佾彣

2025-03-17

PCDM-114-簡-166-2025031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妨害自由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283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魏宏城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59399),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魏宏城犯恐嚇危害安全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犯罪事實欄一第5 行「以此方式」更正為「以此加害生命、身體之方式」外, 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魏宏城遇事不思以理性 處理,竟以傳送手持開山刀照片之方式,對告訴人蔡榕霆為 恐嚇,行為實屬不該,自我克制能力顯有未足,更助長社會 暴戾風氣;兼衡被告之素行(見本院卷附之法院前案紀錄表 )、高職畢業之智識程度、生活狀況,暨其犯罪之動機、目 的、手段及否認犯行之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陳錦宗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9399號   被   告 魏宏城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魏宏城(所犯公然侮辱部分,另為不起訴處分)與蔡榕霆前 係同事,雙方因故發生爭執,詎魏宏城竟基於恐嚇之犯意, 於民國113年6月22日22時14分許起,以LINE暱稱「箱大師」 之帳號傳送訊息指責蔡榕霆後,見蔡榕霆未予回應,復於同 日22時48分許,傳送手持開山刀之照片1張,以此方式恫嚇 蔡榕霆,致蔡榕霆心生畏懼,足生危害於安全。 二、案經蔡榕霆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海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魏宏城承認有於上揭時間,傳送手持開山刀照片予 告訴人蔡榕霆等情,惟矢口否認有何上揭犯嫌,辯稱:係傳 錯照片等語。惟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證人即告訴人蔡榕霆警 詢供述明確,且觀諸被告LINE對話紀錄,被告係於指責告訴 人後,復傳送手持開山刀之照片,顯有以暗示加害於告訴人 之生命、身體之意思,此有被告LINE對話紀錄截取照片1份 在卷可佐,本件被告犯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5條之恐嚇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檢察官 陳錦宗

2025-03-17

PCDM-114-簡-283-20250317-1

交重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交重附民字第3號 原 告 紀致翔 林素女 紀世欽 紀雅芬 紀朝親 被 告 范靜茹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本院114年度交簡字第19號),經原 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 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 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林鈺琅 法 官 徐子涵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PCDM-114-交重附民-3-2025031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144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柯郁麒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2年度 偵字第7503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柯郁麒幫助犯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另補充「簡訊截圖2張」 、「偽造之台灣大哥大網頁截圖2張」、「中國信託消費通 知截圖1張」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 刑書之記載。理由部分另補充:被告柯郁麒前因提供門號00 00000000號SIM卡(下稱前案門號)所涉幫助詐欺取財案件 ,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13年度審簡字第1970號判決(下 稱前案)處有期徒刑5月。又被告提供之前案門號與本案提 供之門號0000000000號SIM卡(下稱本案門號),雖均為民 國108年9月9日申辦,此有通聯調閱查詢單2份在卷可稽(見 偵卷第16-1頁、本院卷第135頁),惟被告於本案偵查中供 稱:當時老闆郭坤榮說需要一個門號給公司用,我就在112 年2、3月將本案門號交給郭坤榮等語(見偵卷第83頁);於 前案偵查中則稱:我總共申請過1張SIM卡給他,111年3月先 交付帳戶給郭坤榮,約半個月至一個月後,再將前案門號交 給他等語(見本院卷第140頁),是依被告2案中所述,本案 門號與前案門號之交付時點不同,2次交付相隔約1年,且每 次均係交付1張SIM卡給郭坤榮。而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 庭,後又拘提未果,故本院依卷內現存之證據,應認本案與 前案屬不同交付行為所生之不同案件,附此敘明。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 助詐欺取財罪。  ㈡被告雖有附件犯罪事實欄一所載之犯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 被告之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憑,其於受前開有期徒刑執行 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固為累 犯。惟考量檢察官所認構成累犯之案件,與本案所犯罪名、 犯罪類型、罪質不同,難認被告對於本案所犯幫助詐欺取財 罪有特別之惡性及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形,爰不依刑法第47 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但本院仍得以前開前案紀錄表之記 載作為刑法第57條第5款之審酌事項,附此敘明。  ㈢被告基於幫助之不確定故意而為本案犯行,為幫助犯,爰依 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明知目前社會詐騙案件 頻繁,竟仍任意提供本案門號予他人,使該門號淪為詐欺集 團用以發送詐騙簡訊之工具,非但助長詐欺犯罪風氣、擾亂 金融交易秩序,更使無辜告訴人受騙而受有財產上損害,且 造成執法機關不易向上追查詐欺集團之真實身分,增加告訴 人求償上之困難,實有可議;兼衡被告之素行(參本院卷附 之法院前案紀錄表)、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生活狀況、犯 罪之動機、目的、手段,及犯後否認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 處罰。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褚仁傑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2年度偵字第75035號   被   告 柯郁麒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柯郁麒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09年度士簡 字第780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上訴後,經同法院以110 年度審簡上字第38號判決上訴駁回而確定,於民國111年10 月1日執行完畢。渠竟仍不知悔改,在可預見提供行動電話 門號之SIM卡供他人使用,可能幫助他人實行詐欺取財之犯 罪行為,仍基於幫助詐欺取財之不確定故意,於112年2月、 3月間,將其向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申辦之0000000000 號(下稱本案門號)之門號SIM卡,交付與真實姓名不詳綽 號自稱「郭坤榮」之人。嗣該人即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 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於112年8月21日14時45分許,以本案 門號發送內容為「台灣大哥大積分計畫」釣魚簡訊予陳得霙 ,佯稱陳得霙的門號積分剩餘18564分,有效期至2023年8月 22日,須點選簡訊所附網址處理等語,致陳得霙陷於錯誤, 依指示點選簡訊所附之網址填寫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信用卡卡 號0000000000000000號等資訊後,該信用卡旋於112年8月23 日12時46分許,遭盜刷支付泰國華欣萬豪度假酒店之費用, 總計新臺幣(下同)2萬0,773元。嗣陳得霙察覺遭盜刷後, 報警處理,經警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陳得霙訴由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報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柯郁麒於矢口否認有何上開詐欺犯行,辯稱:於11 2年2月、3月間,伊當時的老闆郭坤榮跟伊說需要一個預付 卡門號給公司使用,故伊就去台灣大哥大門市辦理本案門號 ,之後郭坤榮給伊幾百塊購買本案門號,伊當時缺錢用,就 答應他,並在便利商店附近把本案門號交給郭坤榮使用等語 。經查:  ㈠詐騙集團成員於上開時間,以釣魚簡訊之方式,對告訴人陳 得霙施以詐術,致其陷於錯誤,於上開時間填寫上開中國信 託商業銀行信用卡卡號等資訊後,該信用卡旋於上開時間, 遭盜刷支付泰國華欣萬豪度假酒店費用,業據告訴人於警詢 時指訴明確,並有上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信用卡之交易詳細 資訊資料、台灣大哥大通聯調閱查詢單等附卷可稽,堪認被 告之本案門號確經詐欺集團成員作為實施本件詐欺取財犯行 之用無訛。  ㈡被告雖以前情置辯,惟當本署檢察官訊問被告,郭坤榮所開 設之公司名稱為何?被告覆以郭坤榮開設晶彩工程行,經本 署檢察官當庭查詢得知晶彩工程行之負責人為王惠嫆而非係 郭坤榮,顯見被告所辯係屬臨訟杜撰之詞,並不可採信。又 被告未能提出郭坤榮之年籍、地址及聯絡方式,即交付本案 門號予該人,其對該人持有本案門號用途一概不知,無意使 他人恣意以本案門號通訊,而容任他人以之作為詐欺工具, 主觀上自有幫助他人詐欺之不確定故意。  ㈢且行動電話門號之申請,並無任何特殊之限制,一般民眾皆 可提供身分證明文件,向各電信公司申請使用,一個人可以 在不同之電信公司申請多數之門號使用,並無何困難,此乃 眾所週知之事實。復依一般人之社會生活經驗,若見有非親 非故之人不以自己名義申請門號,反而尋詞藉由向他人蒐集 供己使用,衡情當能預見蒐集者,係將所蒐集之門號用於從 事犯罪以隱匿自己之身分。況觀諸現今社會上,詐騙者以蒐 集之人頭門號,作為詐欺之聯繫工具,業經報章媒體時有批 露,因此交付門號予不相識之人使用,受讓人將持以作為從 事各類犯罪時之聯繫工具,已屬一般智識經驗之人所能知悉 或預見。而被告聽從對方所言,提共上開門號予對方使用, 未究明其身分或取得門號之用途,使對方得以自由運用上開 門號,堪認被告主觀上應有幫助他人詐欺之不確定故意,是 其所辯難謂可採,被告犯嫌應堪認定。 二、按被告以幫助詐欺取財之犯意,參與詐欺取財罪構成要件以 外之行為,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罪 嫌之幫助犯,請依同法第30條第2項之規定,得按正犯之刑 減輕之。被告曾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 紀錄表可參,其於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為累犯,請參照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審酌是 否依刑法累犯規定加重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  日                檢 察 官 褚仁傑

2025-03-13

PCDM-113-簡-4144-2025031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415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許承榮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5804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許承榮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參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 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就被告許承榮有如附件犯罪事實欄一所載犯罪科刑及執行情 形之構成累犯之事實,業據檢察官於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記 載、主張,並提出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為證,堪認檢察官對 此已盡舉證責任,是被告於上開案件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 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又檢察 官已於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中說明:被告所犯前案之犯罪類 型、罪質、手段及法益侵害結果均與本案犯行相同,足認其 法律遵循意識仍有不足,對刑罰感應力薄弱,加重其法定最 低度刑,並無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所指可能 使被告所受刑罰超過其應負擔罪責之虞,爰請依刑法第47條 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刑等語,堪認檢察官就被告應加重其 刑部分,亦已盡主張及說明責任。本院審酌被告前已因犯竊 盜案件而經法院判處徒刑執行完畢,理應產生警惕作用而提 升自我控管能力,不再觸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然而被告卻 故意再犯本案竊盜罪,足見其對於刑罰之反應力薄弱,爰依 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最低刑(依最高法院110年度台 上字第5660號判決之意旨,於主文毋庸為累犯之諭知)。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循正當途徑獲取財 物,任意竊取被害人黃俊元店內之捐獻零錢箱,顯然欠缺尊 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非可取;兼衡被告之素行(參 本院卷附之法院前案紀錄表,累犯部分不重複評價)、國中 畢業之智識程度、生活狀況勉持,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 手段、所竊取之財物價值,及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 狀,量處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以資處罰。 四、沒收:  ㈠被告所竊得之現金新臺幣300元,為其犯罪所得,雖未扣案, 仍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於主文第2項宣告 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 額。  ㈡被告竊得之捐獻零錢箱1個,業經被害人於警詢時稱有民眾撿 回,現已放回櫃檯等語,故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不 予宣告沒收。  ㈢至被告竊得捐獻零錢箱內之發票若干張,雖屬其犯罪所得, 惟未扣案,且客觀上價值低微,倘諭知沒收或追徵,將耗費 相當司法資源,有違比例原則,實欠缺刑法上重要性,為免 將來執行困難,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 、追徵。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陳伯青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8042號   被   告 許承榮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許承榮前㈠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於民國111年5 月19日以111年度簡字第1795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 ㈡復因竊盜案件,經同法院於111年9月7日以111年度簡字第2 723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3月、3月確定。上開㈠、㈡兩案 件,經同法院以111年度聲字第335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 0月確定(下稱案)。㈢再因竊盜案件,經同法院於111年12 月2日以111年度簡字第4507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 上開㈢、兩案件,再經同法院以112年度聲字第666號裁定應 執行有期徒刑11月確定(下稱案)。㈣復又因竊盜案件,經 同法院於112年3月30日以112年度簡字第487號判決判處有期 徒刑3月確定。上開㈣、兩案件,復再經同法院以112年度聲 字第2743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確定,與未執行殘刑8月 14日、拘役120日、罰金易服勞役2日併同執行,於111年3月 12日入監執行,113年4月28日執行完畢出監。詎猶未見悔悟 ,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113年10月1 5日13時58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梁社漢排骨 土城學府店」內,趁店家負責人黃俊元未注意之際,徒手竊 取放置櫃檯上之捐獻零錢箱1個(內有現金約新臺幣【下同 】300元及統一發票若干),得手後隨即藏放在所穿著衣服內 ,步出店門離去。嗣黃俊元發現遭竊,報警處理,經警調閱 監視器錄影畫面,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土城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許承榮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被害人黃俊元於警詢中之證述情節相符,並有 監視器錄影畫面光碟1片暨擷圖6張附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 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又查被 告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本署刑案 資料查註紀錄表1份附卷可憑,其於徒刑執行完畢5年內,故意再 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衡諸被告所犯前案之犯 罪類型、罪質、手段及法益侵害結果均與本案犯行相同,足 認其法律遵循意識仍有不足,對刑罰感應力薄弱,加重其法 定最低度刑,並無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所指 可能使被告所受刑罰超過其應負擔罪責之虞,爰請依刑法第 47條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刑。 三、沒收部分:  ㈠現金300元:   被告所竊得之現金300元,為本件竊盜犯行所得財物,未經扣 案,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如於全部 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則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3 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㈡捐獻零錢箱1個:   捐獻零錢箱已由民眾拾獲並返還被害人,業據被害人於警詢 中證述明確,是此部分犯罪所得既已實際合法發還,依刑法 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爰不另聲請宣告沒收或追徵。  ㈢統一發票若干:   至被告所竊之統一發票若干,業遭被告丟棄,此據被告於警 詢時供陳在卷,而依卷內證據資料,亦無從認定被告有將上 開竊得之統一發票兌獎,或變得財產上之利益及孳息,而前 開竊得之統一發票既未扣案,且無交易價值,為免日後執行 沒收或追徵價額而過度耗費有限之司法資源,爰依刑法第38 條之2第2 項規定,認聲請宣告沒收或追徵欠缺刑法上重要 性,亦不另聲請宣告沒收或追徵。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檢 察 官 陳伯青

2025-03-13

PCDM-114-簡-415-2025031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30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高昇煥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41990、44350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高昇煥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又犯竊盜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安全帽壹頂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犯罪事實欄一㈡第1 行「12時6分許」更正為「11時56分許」、「板橋區生路3段 」更正為「板橋區民生路3段」、㈠第4行「顏色:藍、白」 更正為「顏色:藍、白、黑」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按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均應由檢察官 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之方法後,經法院踐行調查、辯論程序 ,方得作為論以累犯及是否加重其刑之裁判基礎(最高法院 刑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參照)。而 本案檢察官就被告是否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否加重其刑之相 關事項,均未主張及具體指出證明方法,揆諸上開說明,本 院自無從遽論累犯並加重其刑,惟本院仍得以被告之前案紀 錄作為刑法第57條第5款之審酌事項,附此敘明。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高昇煥不思循正當途徑 獲取財物,任意竊取告訴人劉訓搴之安全帽及告訴人陳世彬 之機車鑰匙,顯然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非可 取;並考量被告曾多次因竊盜案件,經法院為有罪判決之素 行(參本院卷附之法院前案紀錄表);兼衡其五專畢業之智 識程度、生活狀況勉持,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 竊取之財物價值,及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分別 量處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以資處罰。 四、沒收:  ㈠被告所竊得之安全帽1頂,為其犯罪所得,雖未扣案,仍應依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於主文第2項宣告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㈡至被告竊得之鑰匙1把,客觀上價值低微,倘諭知沒收或追徵 ,將耗費相當司法資源,有違比例原則,實欠缺刑法上重要 性,為免將來執行困難,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不予 宣告沒收、追徵。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黃國宸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41990號                   113年度偵字第44350號   被   告 高昇煥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高昇煥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分別為下 列行為: (一)於民國113年6月9日21時27分許,在新北市○○區○○街00號(新 莊棒球場)前,徒手竊取劉訓搴所有、放置其車輛號碼NLA-8 505號普通重型機車前座墊上之安全帽1頂(型號:ZEUS,顏 色:藍、白,價值約新臺幣【下同】8000元),得手後離去 。 (二)於113年6月14日12時6分許,行經新北市○○區○路0段00號前 ,見陳世彬所有、停放在該處之車輛號碼NEY-7792號普通重 型機車鑰匙未拔,徒手竊取該機車鑰匙,得手後逃逸。 二、案經劉訓搴、陳世彬分別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海山 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 (一)被告高昇煥於警詢、偵查中之供述及自白。 (二)告訴人劉訓搴、陳世彬於警詢之指述。 (三)監視器錄影檔案、翻拍截圖。 (四)被告為警拍攝之全身照片。 二、核被告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被告所犯 前開各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被告竊取 上開財物,為其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規定宣 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則請依同 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檢 察 官 黃國宸

2025-03-13

PCDM-114-簡-308-202503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