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補正訴訟

共找到 183 筆結果(第 71-80 筆)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再審之訴(排除侵害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9號 再審原告 郭獅 再審被告 王大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再審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繳納再審裁判費新臺幣(下 同)3,645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再審之訴;並應補正訴訟代 理人之委任狀。   理 由 一、再審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按再審之訴,按起訴法院之審 級,依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4及前條規定徵收裁判費,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7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再審之訴形式上 雖為訴之一種,實質上為前訴訟之再開或續行,其訴訟標的 之價額仍應以前訴訟程序所核定者為準,不容任意變更(最 高法院41年台上字第303號裁定意旨參照)。經查,再審原 告就本院108年度簡上字第210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依 前揭規定及說明,本件訴訟標的應以前訴訟程序訴訟標的價 額226,000元核定之,應徵收再審裁判費3,645元。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505條準用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再審原告於 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再審原告之訴。 二、另再審原告雖於起訴狀記載「訴訟代理人郭政錩」,惟未提 出委任狀,是再審原告書狀程式之記載自有欠缺。茲命再審 原告應一併提出再審原告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蔡志宏                   法 官  趙彥強                   法 官  張新楣 以上正本係依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施怡愷

2025-01-20

SLDV-114-補-69-20250120-1

重家上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分割遺產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家上字第4號 上 訴 人 蕭華麗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蕭茂德等人間分割遺產等事件,上訴人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4日本院第二審判決提起上訴,核定其上 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868萬6,628元,應徵第三審裁判費15萬 4,759元,未據繳納;又上訴人起訴時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9萬7,5 24元,惟僅繳納7萬7,428元(見原審卷一第9頁),尚短繳12萬0 ,096元。另依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規定,對於第二審判 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釋明有同條第1項但 書及第2項所示情形,而上訴人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釋 明。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2條第2項前段、第466條之1 第4項規定,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10日內,逕向本院補 繳裁判費27萬4,855元(15萬4,759元+12萬0,096元)及補正訴訟 代理人之欠缺,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邱泰錄 法 官 高瑞聰 法 官 王 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吳璧娟

2025-01-17

KSHV-112-重家上-4-20250117-3

橋簡
橋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760號 原 告 觀湖大樓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林應專 被 告 溫宏遠 賴駿峯 曾煒智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琪苗律師 被 告 林楷雄 林皇吟 林峰正 兼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林王寶琴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 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民事訴訟法第262條第1項 定有明文。經查,原告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具狀撤回本件 訴訟,惟本件已分別於113年10月8日及同年11月12日行2次 言詞辯論程序(見本院卷第185至188頁、第245至247頁), 而被告溫宏遠、賴駿峯及曾煒智於114年1月6日收受撤回訴 訟通知10日內之同年1月9日具狀表示不同意原告撤回本件訴 訟(見本院卷第267至268頁),致原告上開之撤回行為,不 符法定程式,不生撤回之效力,合先敘明。 二、按原告之訴,有當事人不適格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或依其所 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 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 補正,此於簡易程序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 249條第2項第1款定有明文。次按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6條第 3項、第9條第4項、第14條第1項、第20條第2項、第21條、 第22條第1項、第2項、第33條第3款但書,固已賦予管委會 就上開規定事項,得訴請法院為必要之處置。惟管委會僅在 其職務範圍內,依規約約定或區權會決議,或基於權利義務 主體即公寓大廈區權人之授權,本於任意訴訟擔當法理,對 他人提出訴訟,使判決效果直接歸屬於區權人。基此,管委 會以自己名義為訴訟行為,應就其有訴訟實施權之原因,提 出證據資料證明,法院亦應就訴訟擔當之實施權有無為實質 認定,必要時應通知利害關係人即區權人,令其有參加訴訟 之機會(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087號判決意旨參照) 再按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管理委員會得行使管理權之範團 ,並不包括在未獲全體區分所有權人授權的情形下,本於管 理委員會決議,逕自代表全體區分所有權人提起該條例明訂 得訴請法院必要處置或依第36條職務以外之訴訟。管理委員 會就其「訴訟實施權」,應提出證據資料證明之(參李明洲 著,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逐條釋義,2021年7月初版,新學林 出版,第671至674頁)。 三、本件原告起訴之意旨,係指摘被告逾越原告及觀湖大樓住戶 之授權,假借輔助蓄水池工程之名,動用自來水基金,為無 關之土地進行整地,行圖利訴外人即被告林王寶琴之夫林自 立之實。然而,根據上開法律見解,原告所提告之圖利相關 事項,並非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6條第3項、第9條第4項、第 14條第1項、第20條第2項、第21條、第22條第1項、第2項、 第33條第3款但書等規定賦予原告起訴權限之事項,原告自 不得在規約未約定,亦未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之情形下 ,對被告提起本件訴訟,是原告起訴顯有當事人不適格之情 形。本院於113年10月22日函請原告補正訴訟實施權之證明 文件(如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授權提起本件訴訟之會議記錄等 ),以補正原告之當事人適格(見本院卷第207至209頁), 並經原告於本院113年11月12日言詞辯論時陳稱:應該可以 於113年12月10將開會結果陳報鈞院等語(見本院卷第247頁 )。然而,原告迄今已逾期未補正全體區分所有權人授與訴 訟實施權之證明文件,揆諸前揭說明,自屬當事人適格有欠 缺。從而,本件原告起訴即有當事人不適格之情形,爰逕以 判決駁回之。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蔡凌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郭力瑋

2025-01-16

CDEV-113-橋簡-760-20250116-1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給付買賣價金等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字第236號 上 訴 人 微創生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清和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國軍左營總醫院間請求給付買賣價金等事 件,上訴人不服本院民國113年12月18日第二審判決,提起上訴 。查本件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2,530,367元,應徵第三審 裁判費46,827元,未據上訴人繳納。又上訴人提起上訴,並未委 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民事聲明上訴狀雖有列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但未併提出委任狀),亦未釋明有符合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 第1項但書或第2項之情形。茲依同法第481條、第442條第2項前 段、第466條之1第4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正本10日內 ,如數逕向本院補繳裁判費及補正訴訟代理人之欠缺,逾期未補 正,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邱泰錄 法 官 王 琁 法 官 高瑞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沈怡瑩

2025-01-15

KSHV-113-上-236-20250115-2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字第260號 上 訴 人 王舜立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王政欽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不服 本院民國113年12月18日第二審判決,提起上訴。查本件上訴利 益為新臺幣(下同)1,860,000元,應徵第三審裁判費34,893元 ,未據上訴人繳納。又上訴人提起上訴,並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 理人,亦未釋明有符合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 之情形。茲依同法第481條、第442條第2項前段、第466條之1第4 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正本10日內,如數逕向本院補繳 裁判費及補正訴訟代理人之欠缺,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邱泰錄 法 官 王 琁 法 官 高瑞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沈怡瑩

2025-01-15

KSHV-113-上-260-20250115-2

重再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再字第7號 上 訴 人 蔡素珍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新加坡商艾星國際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間 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17日本院1 13年度重再字第7號判決提起第三審上訴,上訴利益為新臺幣( 下同)9,515,251元,應徵第三審裁判費169,326元,未據上訴人 繳納。又上訴人提起上訴,並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亦未釋 明有符合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之情形。茲依 同法第481條、第442條第2項前段、第466條之1第4項規定,限上 訴人於收受本裁定正本7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裁判費及補正 訴訟代理人之欠缺,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許明進 法 官 周佳佩 法 官 蔣志宗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駱青樺

2025-01-13

KSHV-113-重再-7-20250113-3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醫字第20號 原 告 石千鈺 上列原告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醫院、陳茂俊、吳守正、臺北 市政府衛生局、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臺北市 政府民政局、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新北市政府中和戶政事務所本所及員山辦事處、新北○○○○○○○○○○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店分局、曾文章、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 設醫院、蔣萬安、蔣孝嚴、蔣孝慈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略以:原告自幼無父無母於私立臺北市私立義 光育幼院(下稱義光育幼院)長大,嗣民國77年間於婦幼醫 院(現已改制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生產時生下一子 即訴外人曾俊棠,然實則當日原告所生育者為雙胞胎,原告 於產後並不知悉係生雙胞胎,直至原告前配偶曾文章於電話 中、當面告知此情,始隱約回憶起疑尚有另名子女之存在。 陳茂俊係另一子曾俊棠出生證明上具名之醫師,應係負責原 告接生事宜之醫療人員,然於接生過程與後續將子女歸戶時 有過失,導致原告其中一名子女未為出生證明,無法登記為 原告子女,侵害原告身分法益。吳守正為當時之婦產科主任 ,而婦幼醫院係該醫院相關醫療人員之僱用人,均應負擔連 帶賠償責任。原告、曾俊棠及另一名雙生子為蔣家親生後代 ,曾俊棠一出生就會開口說話,及沒學過日文卻會說日文等 ,可證其為已故蔣中正之投胎轉世,其與曾俊棠生來被賦予 使命及天命,係因原告為蔣家後代才遭隱瞞當時所生產為雙 胞胎一事。書名為「中國第一家庭」一書中所載蔣家第四代 為77年間,原告直覺猜測即為曾俊棠。而蔣萬安、蔣孝嚴及 蔣孝慈等人均非蔣家親生,為冒牌蔣家後代,其等以不正手 段取得現有姓氏。原告前夫曾文章與蔣萬安及蔣孝嚴、蔣孝 慈一眾人等,聯合義光育幼院之前後院長,及其他有權人士 、臺北市政府與新北市政府有關機關聯合隱瞞原告,侵吞蔣 家遺產,共同犯侵占罪,自應賠償原告。依民法第82條、第 83條、第184條第1項、第188條、第195條第3項準用第1項、 第197條、第767條等規定,請求法院判決被告等賠償新臺幣 (下同)60萬元。並聲明:㈠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60萬元。㈡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按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㈧起訴 基於惡意、不當目的或有重大過失,且事實上或法律上之主 張欠缺合理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8款定有明文 。揆其立法意旨,係使國家有限司法資源能為合理運用,同 時維護被告權益,倘原告起訴所主張之事實或法律關係,以 客觀合理標準之一般人施以普通注意即可知所訴無據,此屬 起訴有重大過失情事,堪認為濫訴之一種,即屬欠缺合法訴 訟要件,如其情形不可以補正者,法院應以其訴為不合法, 裁定予以駁回。   三、經查,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客觀上並未提出合於經驗及論理 法則之理由與依據,復未提出得支持其主張之證據,而原告 近年已多次以與本件相類似之事實,即「尋根」、主張自己 或其子為蔣中正後代等理由提起訴訟,而多次遭法院駁回, 此前業經本院以112年度訴字第1385號裁定以附表臚列甚詳 (即本件附表編號1至10),卻仍一再起訴主張相類似之事 實,即自己或其子為蔣中正後代、其子為蔣中正投胎轉世, 其所生為雙生子,因原告為蔣家後代才遭隱瞞,遭侵奪蔣家 之財產等理由提起訴訟,而經本院駁回(即附表編號11、12 );甚至前已因濫訴而分別經本院110年度訴字第3716號、1 10年度訴字第5819號、112年度訴字第1385號、113年度訴字 第873號先後各裁定裁罰1萬元、3萬元、5萬元、6萬元,顯 見原告已明知關於其本件主張欠缺合理依據。且原告前以陳 俊茂、婦幼醫院為被告,就與本件主張相同事實即其於77年 間生子,其於產後並不知悉係生雙胞胎,直至其前配偶曾文 章於電話中、當面告知此情,始隱約回憶起疑尚有另名子女 存在,然負責原告接生事宜之婦幼醫院醫療人員陳茂俊竟過 失致該名雙生子未有出生證明等節,經本院111年度醫字第1 8號案件調查審理後,認原告之主張無理由而判決駁回原告 之訴確定。然本件原告仍執陳詞,主張其與曾俊棠之真實身 世應為蔣家後代,且尚有一雙生子,而遭被告等機構、機關 及有力人士等合謀隱藏等語,而起訴請求被告等人應連帶賠 償,其起訴主觀上具有重大過失甚明。本院審酌原告起訴有 重大過失,且主張事實欠缺經驗及論理法則之合理性,已無 從補正,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8款之規定,逕以 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四、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黃愛真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林姿儀 附表: 編號 案號 裁判日期 被告 裁判/撤回情形 1 108年度訴字第1087號 108年3月15日 胡李世美、李其順、北市中正區戶政單位及社會科及警察局單位、陳明麗、北市萬華區戶政單位及社會科單位及警察局單位、北市市政府單位、二樓社會局單位、一樓衛生局單位、五樓勞工局單位及九樓民政局單位及都市發展局單位、基隆市戶政單位安樂區及中山區戶政單位、曾文章 原告因未補正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以及未補繳裁判費,經本院認定起訴不合法,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2 108年度訴字第642號 108年4月29日 陳明麗、曾文章、胡李世美、李其順、馬英九、郝龍斌、蔣孝嚴、蔣萬安、北市中正區(原古亭區)戶政單位及社會科單位、北市萬華區戶政單位及社會科單位 原告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即屬顯無理由,依110年1月20日修正前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之規定,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 3 108年度訴字第1499號 108年5月20日 私立義光育幼院等 原告因未補正訴訟標的及具體明確之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以及未補繳裁判費,經本院認定起訴不合法,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4 108年度醫字第38號 108年9月18日 李世美、李其順、胡大興、曾文章、陳明麗、陳文龍、蔣萬安、馬英九、郝龍斌、臺北市中正區戶政單位、臺北市萬華區戶政單位、臺北市社會局、臺北市警局、臺北市婦幼醫院、新北市新店戶政單位 原告因未補繳裁判費,經本院認定起訴不合法,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5 109年度訴字第701號 109年2月10日 曾文章、私立義光育幼院前前院長胡李世美、胡大興、私立義光育幼院前院長李其順、私立義光育幼院現任院長胡林淑珍、陳明麗、陳文龍、蔣萬安、蔣孝嚴、章孝慈(歿)、馬英九、郝龍斌、北市中正區(古亭區)戶政單位及社會科及警局單位、北市萬華區戶政及社會科單位、新北市新店戶政單位及警局單位、新北市政府2F社會局及9F民政局及5F勞動部及6、7樓環保局及都市發展局單位 本院裁定命原告補正被告、法定代理人之姓名及住所或居所、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與明確、具體之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嗣後原告撤回起訴。 6 109年度訴字第1477號 109年3月19日 曾文章、陳茂俊、私立義光育幼院前前院長胡李世美、胡大興、私立義光育幼院前院長李其順、私立義光育幼院現任院長胡林淑珍、陳明麗、陳文龍、蔣萬安、蔣孝嚴、章孝慈(歿) 、馬英九、郝龍斌、北市中正區( 古亭區) 戶政單位及社會科及警局單位、北市萬華區戶政及社會科單位、新北市新店戶政單位及警局單位、新北市政府2F社會局及9F民政局及5F勞動部及6 、7 樓環保局及都市發展局單位 本院裁定命原告補正訴之聲明,並依訴之聲明計算應徵收之第一審裁判費,扣除已繳裁判費3,000元後補繳之,嗣後原告撤回起訴。 7 109年度訴字第6753號 109年11月2日 胡李世美、陳明麗、陳文龍、蔣萬安、蔣孝嚴、馬英九、郝龍斌、章孝慈(歿)、臺北○○○○○○○○○及社會科及警局單位、臺北○○○○○○○○○及社會科及警局單位、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及社會局及民政局及環保局及都市發展局 原告因未補正被告法定代理人之姓名及住所或居所、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等事項,經本院認定起訴不合法,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8 110年度訴字第1614號 110年2月19日 胡李世美、李其順、陳明麗、曾文章、蔣萬安、蔣孝嚴、郝龍斌及馬英九等9人 原告起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8款所定起訴有重大過失之情事,且起訴主張之事實欠缺經驗及論理法則上合理性,無從補正,經本院認定起訴不合法,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9 110年度訴字第3716號 110年6月30日 胡李世美、李其順、陳明麗、曾文章、蔣萬安、蔣孝嚴、馬英九及郝龍斌等8人 原告起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8款所定起訴有重大過失之情事,且起訴主張之事實欠缺經驗及論理法則上合理性,無從補正,經本院認定起訴不合法,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10 110年度訴字第5819號 110年9月28日 胡李世美、李其順、陳明麗、曾文章、蔣萬安、蔣孝嚴、郝龍斌及馬英九等8人。 原告起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8款所定起訴有重大過失之情事,且起訴主張之事實欠缺經驗及論理法則上合理性,無從補正,經本院認定起訴不合法,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11 112年度訴字第1385號 112年8月31日 曾文章、胡李世美、李其順、臺北市政府、蔣萬安、臺北○○○○○○○○○、臺北市中正區公所、臺北○○○○○○○○○、臺北市萬華區公所、基隆市安樂戶政事務所、新北○○○○○○○○、新北○○○○○○○○、新北市政府警察局 原告起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8款所定起訴有重大過失之情事,且起訴主張之事實欠缺經驗及論理法則上合理性,無從補正,經本院認定起訴不合法,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12 113年度訴字第873號 113年3月15日 蔣萬安、蔣孝嚴、林佑昌、蔣家的第一代及第二代及第三代及第四代後代的人、臺北市中正區(原古亭區)戶政單位及社會科及警局派出所單位、臺北市萬華區戶政單位及社會科及警局所出所單位、基隆市安樂區戶政單位及新店區戶政單位及警局派出所單位、臺北市政府單位的社會局以及勞動局及民政局以及衛生局單位及環保局及都市發展局單位、台大醫院及婦幼醫院及和平醫院及衛生局單位 原告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即屬顯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2款之規定,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

2025-01-08

TPDV-113-醫-20-20250108-1

簡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易字第23號 原 告 廖唯君 上列原告與被告廖羽翔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 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113年度交附民字第537號)移送 前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七日內,具狀補正訴訟標的及其原因 事實,逾期未補正,裁定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提出於法院 為之,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又按原告 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 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同法第249 條第1項第6款亦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賠償新臺幣100萬元本息,惟未記 載請求之原因事實、損害項目、金額及理由,難認已具體表 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予補正。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7日內具狀補正上開事項,並應同時檢附書狀影本1 份及提出相關證據,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準用第463條再準用第249條 第1項第6款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張季芬                    法 官 王雅苑                    法 官 謝濰仲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蘇玟心

2025-01-08

TNHV-113-簡易-23-20250108-1

家調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離婚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調字第1418號 原 告 甲○○ 上列原告113年12月26日家事起訴狀,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拾日內補正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受 判決事項之聲明,如起訴聲明除請求離婚外,尚有其他請求事項 ,請依其訴訟標的價額補繳第一審裁判費,逾期未補正並補繳即 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二、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三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家事事件法第38條第1 項定有 明文。次按「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 正:一、訴訟事件不屬普通法院之權限,不能依第31條之2 第2 項規定移送。二、訴訟事件不屬受訴法院管轄而不能為 第28條之裁定。三、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四、原告或 被告無訴訟能力,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五、由訴訟代 理人起訴,而其代理權有欠缺。六、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 他要件。七、起訴違背第31條之1 第2 項、第253 條、第26 3 條第2 項之規定,或其訴訟標的為確定判決之效力所及。 八、起訴基於惡意、不當目的或有重大過失,且事實上或法 律上之主張欠缺合理依據。」,「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 形之一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 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一、當事人不適 格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二、依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 無理由。」,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2 項定有明文。又 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亦有 準用。 二、經查,本件原告113年12月26日家事起訴狀,未據表明訴訟 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亦未按其訴訟標 的價額補繳第一審裁判費,爰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 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 並補繳,逾期未補正並補繳即駁回其訴。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温宗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黃郁暐

2025-01-07

TPDV-113-家調-1418-20250107-1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109年度上字第151號 上 訴 人 黃聰霖 被上訴人 黃文章 黃文昌 黃建仁 黃建成 黃建霖 黃仁雄 黃秋和 黃基明 黃文賢 黃世芳 李木加 黃明揚 黃友仁 黃鶴(原名黃嘉成) 黃嘉祥 黃春發 黃春來 謝振豐 劉盧恆味 黃文雄 黃文華 黃復榮 洪一修(即洪憲治之承受訴訟人) 洪懿瑤(即洪憲治之承受訴訟人) 蔡素珍(即洪憲治之承受訴訟人) 洪嘉謙(即洪憲治之承受訴訟人) 洪嘉宛(即洪憲治之承受訴訟人) 朱容瑩(即李翁任之承受訴訟人) 李雨濃(即李翁任之承受訴訟人) 李翌維(即李翁任之承受訴訟人) 李佳臨(即李翁任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7 月29日本院109年度上字第151號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   ,原第二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   以裁定駁回之,為民事訴訟法第481條準用同法第442條第2 項所明定。次按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依同法第77條之16第1 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依同法第466 條之1第4項規定,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未委任律師 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經第二審法院定期命 其補正,而逾期未補正,亦未依同法第466條之2為聲請者, 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人於民國113年8月21日對於本院109年度上字第151號判 決提起第三審上訴,未依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 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亦未據繳納第三審裁判費, 經本院於113年9月3日裁定命上訴人於收受裁定送達後10日 內補繳第三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33,665元及補正訴訟 代理人之欠缺,該補正裁定於同年月6日送達上訴人,有送 達證書在卷可稽(見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846號卷第59 頁)。上訴人嗣就本院上開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及命 補正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 部分聲明不服,提起抗告,惟業經最高法院於113年11月27 日以113年度台抗字第846號裁定駁回確定,上開裁定於113 年12月17日送達予上訴人(見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846 號卷第81頁)。查上訴人茲已逾相當期間,迄未補繳上訴裁 判費及補正委任狀,有本院收狀及收費查詢表、答詢表在卷 可查(見本院卷七第221至225頁),依上開規定及說明,其 上訴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洪能超                      法 官 李珮妤                      法 官 郭慧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按他造當 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馬蕙梅

2025-01-07

KSHV-109-上-151-20250107-5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