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擔保提存事件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52號 聲 請 人 崧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廖郁昌 相 對 人 姚忠逸 康舒蓉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林穗文 相 對 人 姚泇伃即姚欣蓉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05年度存字第1812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124,000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另依同法第106條,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 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另假扣押執行程序如係因相對人 即債務人提供反擔保而撤銷,既非因聲請人即債權人撤回假 扣押執行之聲請而終結,且相對人即債務人所供反擔保係為 保障聲請人即債權人因撤銷假扣押執行所受損害而設,聲請 人即債權人既因反擔保之存在而獲有相當於假扣押執行之保 障,相對人即債務人亦因提供反擔保而可能繼續發生損害, 聲請人即債權人自不得以假扣押執行程序已終結為由,依上 開規定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然若相對人即債務人提 供反擔保而撤銷假扣押執行程序後,復取回反擔保,則其因 假扣押或提供反擔保所受損害額即已確定,尚無不能行使權 利之情形,此時聲請人即債權人自得以訴訟終結為由,依上 開規定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 抗字第290號裁定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鈞院105年度司裁全字第183 7號民事裁定,提供新臺幣(下同)124,000元為擔保,以鈞院 105年度存字第1812號提存後,經鈞院105年度司執全字第83 1號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執行,相對人提供擔保而撤 銷前開假扣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茲因兩造間訴訟終結,聲 請人已向鈞院聲請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 人行使權利(鈞院113年度司聲字第1485號),而相對人迄今 未行使,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本院依職權調閱相關卷宗,查明 屬實。本件假扣押執行程序固係因相對人提供反擔保而撤銷 ,相對人復於110年3月26日以本院110年度取字第430號領回 反擔保金369,862元,足認符合訴訟終結之要件。又上開程 序終結後,聲請人復向本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 於21日內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 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 為,此有本院民事庭查詢表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 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2025-03-17

TCDV-114-司聲-152-20250317-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61號 聲 請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代 理 人 何佳音 相 對 人 閎鈞綠能企業 兼法定代理 人 張博軒 張育棻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 有明文。次按有民事訴訟法第104條各款情形,法院應依供 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此項規定於其他依 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4條第1項、第106 條亦定有明文。又供擔保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規 定聲請返還提存物或保證書者,應向命供擔保之法院為之( 最高法院86年度台抗字第55號裁定意旨參照),與當事人實 際上提存之法院無涉(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6年法律座 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9號研討結果參照)。準此,此處之法院 應係指命供擔保之法院,則向非命供擔保之法院為返還擔保 金之聲請時,受聲請之法院就該聲請事件即無管轄權,應依 上開說明,將該事件裁定移送有管轄權之命供擔保之法院。   二、經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依臺灣士林 地方法院106年度司裁全字第387號民事裁定提供擔保,並經 本院106年度存字第507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有聲請人 所提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6年度司裁全字第387號民事裁定及 本院106年度存字第507號提存書等影本在卷可稽。揆諸前開 說明,聲請人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應由命供擔保之法院即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為之。故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 即有違誤,應職權裁定將本件移送於有管轄權之臺灣士林地 方法院,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黃鳳珠

2025-03-17

TNDV-114-司聲-161-20250317-1

司聲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3號 聲 請 人 徐吉臨 相 對 人 徐玉堂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1年度存字第450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88,600元,准予返還。 聲請訟訴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而所謂「訴訟終結」,於命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之情形 ,係指其本案訴訟已經確定或和解等情形者而言。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因遷讓房屋事件,聲 請人前遵本院110年度苗簡字第70號民事簡易判決,為免為 假執行,曾提供新臺幣(下同)88,600元為擔保,經本院以 111年度存字第450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嗣上開訴訟案 件經兩造上訴後,於本院110年度簡上字第70號事件審理中 成立訴訟上和解,是本件訴訟業已終結。另聲請人向本院聲 請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亦經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123號裁 定允許,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 三、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本院110年度苗簡字第7 0號民事簡易判決、110年度簡上字第70號和解筆錄、111年 度存字第450號提存書、113年度司聲字第123號裁定影本為 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審核無訛,堪信為真實。 本案兩造既已成立訴訟上和解,揆諸上開說明,堪認訴訟程 序已經終結。又聲請人另向本院聲請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 經本院以113年度司聲字第123號裁定命相對人於裁定送達翌 日起21日內向本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相對人於上開裁定 送達後迄今仍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 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經本院依職 權向本院民事庭分案查核無誤,是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 核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用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曹靖

2025-03-14

MLDV-114-司聲-23-20250314-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297號 抗 告 人 陳芝帆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陳素娟間聲明異議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4 年1月21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4年度聲字第32號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相對人前依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下稱臺北地院)109年 度重家繼訴字第23號民事判決,供擔保金新臺幣(下同)15 4萬元(下稱系爭提存物)為假執行,並以臺北地院112年度 存字第594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嗣上開案件業經本院 調解成立,相對人聲請取回系爭提存物,經臺北地院提存所 於民國113年12月17日以(113)取勇字第2685號函准許相對 人取回系爭提存物之處分(下稱原處分)。抗告人不服,聲 明異議,原法院114年度聲字第32號裁定(下稱原裁定)以 抗告人之異議期間於113年12月30日屆滿(113年12月28日、 29日為國定假日),抗告人遲至114年1月2日具狀提出異議 ,已逾法定不變期間等語,於114年1月21日駁回抗告人聲明 異議。抗告人不服,提起抗告。 二、抗告意旨略以:伊自113年11月15日車禍後,因頭部創傷造 成伊身心驚恐,注意力不集中,故未能於10日期間提出異議 ,且伊不應支付相對人320萬元,原裁定駁回伊之異議,自 有違誤。為此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按關係人對於提存所之處分,得於處分通知書送達關係人翌 日起1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提存法第24條第1項定 有明文。經查:  ㈠原處分於113年12月18日送達於抗告人之住所即台北市○○區○○ 路0段000巷0弄0號2樓,並由本人收受,有送達證書為憑, 異議期間應自原處分送達翌日即113年12月19日起算10日, 於113年12月30日(期間之末日113年12月28日及次日均為國 定假日,順延之)屆滿。抗告人遲至114年1月2日始聲明異 議,已逾異議期間,其異議自屬不合法。  ㈡抗告人另主張其因車禍受有頭部創傷、身心驚恐、注意力不 集中,未能於10日期間提出異議云云,雖提出臺北市立萬芳 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辦理診斷證明書為證(見本院卷第29 、31頁),然本件抗告人於113年11月15日因頭部鈍傷、左 小腿挫傷、左手臂挫傷急診入院,經診療後於同日離院,醫 囑為門診追蹤治療;同年月18日前往神經外科門診治療,醫 囑為門診追蹤治療,均未見有因車禍入院或因傷無法及時提 出異議之情事,前開診斷證明書亦無法證明其有身心驚恐、 注意力不集中致不能提起抗告之情形,抗告人前開主張,自 不足採。  ㈢從而,原裁定以抗告人聲明異議逾期,異議不合法為由,駁 回抗告人之聲明異議,並無不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 ,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抗告。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周美雲                法 官 古振暉                法 官 王 廷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王詩涵

2025-03-14

TPHV-114-抗-297-20250314-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限期行使權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765號 聲 請 人 王茂鴻 相 對 人 李家賢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27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 聲請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就其因本院一一二年度訴字 第二一四八號判決供擔保免為假執行所受損害,向聲請人行使權 利,並向本院提出為行使權利之證明。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於受通知後一定期間內未行使權利,或未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 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同法第106條亦定有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供假執行 或免假執行擔保之場合,係指宣告假執行之本案判決已經確 定或成立訴訟上和解,或原告撤回起訴等情形。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事件,聲請人依本院112年度訴字第2148號民事判決,提 供新臺幣100,000元為相對人預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並經本 院113年度存字第227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因該事件經臺灣 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55號民事判決確定,訴 訟可謂終結,聲請人爰依法聲請法院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 利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27 號提存書、本院112年度訴字第2148號民事判決、臺灣高等 法院臺南分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55號民事判決等影本為證,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27號擔保提存卷宗 、本院112年度訴字第2148號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民事卷宗等 歷審卷宗審核無誤,堪信為真實。茲因該假執行本案訴訟經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55號民事判決確定 ,訴訟已經終結,且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有本院 民事紀錄科查詢表1紙附卷可稽。從而,聲請人聲請通知相 對人限期行使權利,經核於法尚無不合,自應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應繳納裁判費用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 事 庭  司法事務官  黃鳳珠

2025-03-14

TNDV-113-司聲-765-2025031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89號 聲 請 人 泰利事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建茂 相 對 人 陳正雄 陳德明 章媼彩 陳鈺媖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2年度存字第2047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80,000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於受通知後一定期間內未行使權利,或未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 明文。此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 6條亦有規定。又該款所謂「訴訟終結」,應從廣義解釋, 包括撤銷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及執行程序終結在內(最高法 院88年度台抗字第682號、92年度台抗字第379號裁定意旨參 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鈞院112年度司裁全字第126 1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臺幣80,000元為擔 保金,並以鈞院112年度存字第2047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 案。因聲請人已向鈞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 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依本院112年度司裁全 字第1261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臺幣80,000 元為擔保金,並以本院112年度存字第2047號擔保提存事件 提存、112年度司執全字第550號強制執行在案。因上開假扣 押執行程序業經相對人提供反擔保而撤銷執行程序,假扣押 裁定並經聲請人聲請本院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83號撤銷確 定,足認符合訴訟終結之要件。又上開程序終結後,聲請人 復向本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 ,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 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有本院民事 庭查詢表、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函文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 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3-13

TCDV-114-司聲-189-20250313-1

司聲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催告行使權利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72號 聲 請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代 理 人 徐至言 相 對 人 牛媽媽傳統美食即侯湘琪 上列當事人間催告行使權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一日內行使權利,並向本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 聲請訴訟費用新臺幣5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民事訴訟法   第104 條第1 項第3 款後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   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6 條亦有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強制執行事件,聲   請人前遵本院113度司裁全字第39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   押之執行,曾提出面額為新臺幣10萬元之中央政府建設公債 103年度甲類第13期債券供擔保供擔保,經本院以113年度存 字第132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聲請人已撤回前揭 假扣押之執行,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 項第3款規定 ,聲請本院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查明屬   實。而相對人尚未就因假扣押執行造成之損害對聲請人提出   任何損害賠償之請求,亦經本院依職權向本院、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及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分案查核無誤,故其聲請核與前 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異   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謝宛君

2025-03-13

MLDV-113-司聲-172-20250313-1

司聲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3號 聲 請 人 鄭清泉 相 對 人 李黃阿月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一三年度存字第一九0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壹拾捌萬元,准予返還。 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3號民 事裁定,為聲請停止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0653號強制執行 程序,曾提供新臺幣180,000元為擔保金,並以本院113年度 存字第190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嗣因該案業已終結, 且已依法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爰依民事訴訟法第 104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返還擔保金。 二、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 第3款前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 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規定。 三、經查聲請人之主張,有其檢附之存證信函影本及中華郵政掛 號郵件收件回執等件在卷可稽,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相關卷 宗審核無訛,而相對人於收受聲請人通知行使權利之信函後 迄未對聲請人提起相關民事訴訟、支付命令或聲請調解等, 此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及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之查覆函 文在卷可稽,揆諸上開法條之規定,聲請人之聲請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陳崇漢

2025-03-13

ULDV-114-司聲-23-20250313-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2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代 理 人 林首旗 相 對 人 黃嘉琪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3年度存字第245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 提存之擔保金新臺幣180,000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又債權人依假扣押裁定供擔保後,已經假扣押執 行,嗣撤銷該假扣押裁定或於收受假扣押裁定後已逾30日( 強制執行法第132條第3項),撤回假扣押執行者,債務人就 假扣押執行所受之損害,已得確定並能行使,於此情形,債 權人自得依上述規定,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於 債務人未行使後,聲請法院裁定發還提存之擔保物(最高法 院102年度第12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遵本院11 3年度司裁全字第366號民事裁定,提供新臺幣(下同)18萬元 之擔保金,以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3年度存字第245號提存後 ,遂以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3年度執全字第51號對相對人之 責任財產假扣押強制執行在案。因聲請人已撤回上開假扣押 執行程序、併撤銷上開假扣押裁定確定在案(本院113年度 司裁全聲字第167號民事裁定),是該假扣押程序業已終結 ,聲請人復已向本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 利,經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2051號通知在案,相對人迄未 對聲請人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聲請人上開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前揭假扣押民事裁定、 提存書、撤銷假扣押裁定、通知行使權利函文等件影本為證 ,復經本院依職權調閱前開相關案卷核實無訛,本件聲請人 確已聲請撤銷假扣押裁定並撤回假扣押執行程序確定在案, 足認符合訴訟終結之要件。又訴訟終結後,聲請人復向本院 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惟相對 人經受上開催告通知後,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 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 ,並向本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經調閱本院113年度司聲字 第2051號非訟卷宗核實無訛,復有本院民事庭查詢表、臺灣 彰化地方法院114年2月19日彰院毓文字第1140008592號函附 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依前 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2025-03-13

TCDV-114-司聲-226-20250313-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924號 聲 請 人 台灣客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之晨 相 對 人 鐘立杰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度存字第699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 擔保金新臺幣77萬8,601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定有明文。而此項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 之,同法第106條亦定有明文。而所謂之「訴訟終結」,在 供假執行或免假執行擔保之場合,係指宣告假執行之本案判 決已經確定或成立訴訟上和解,或原告撤回起訴等情形而言 。再按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係就供擔保人聲請返還提存 物或保證書所為規定,與債權人聲請對該擔保金強制執行之 情形無涉,該擔保金是否因其他原因被查封,致事實上不能 取回,係屬另一問題,與法院應否裁定准許返還提存物無關 ;執行法院對提存物實施扣押命令,並不影響應否准許返還 擔保金之裁定,至提存所在扣押命令撤銷前,雖返還擔保金 之裁定已確定,而提存所不將提存物返還提存人者,乃由於 其尚未脫離扣押命令之處置所致,要難因此遽謂提存人不得 聲請法院裁定准許返還擔保金(最高法院84年度台抗字第17 3號、104年度台抗字第244號裁定、71年度台抗字第484號裁 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事件(下稱系爭事 件),聲請人前依本院111年度勞訴字第37號民事判決,為 免為假執行而供反擔保,曾提供如主文所示擔保金,並以臺 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度存字第699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下稱 系爭擔保金)在案。茲因系爭事件本案訴訟業經最高法院11 2年度台上字第2709號判決確定已告終結,且聲請人於訴訟 終結後,曾向本院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一定期 限內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 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 2年度存字第699號提存書、系爭事件歷審判決書等件為證。 復經本院依職權調閱前開卷宗查核無誤,堪認系爭事件歷經 本院111年度勞訴字第37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2 年度勞上字第16號判決、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709號 判決而告確定在案,足認符合訴訟終結之要件。又訴訟終結 後,聲請人向本院聲請催告通知相對人行使權利,經本院以 113年度司聲字第508號行使權利事件通知相對人應於通知函 到21日內對聲請人行使權利。查相對人固於該事件中陳報略 以:系爭擔保金正由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強制執行 中,應供擔保之原因尚未消滅云云,有相對人陳報狀附於本 院113年度司聲字第508號卷宗可稽。惟按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項第3款所謂「受擔保利益人權利」,係指受擔保利益 人因供擔保人不當訴訟行為而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而言(最 高法院101 年度台抗字第534號、97年度台抗字第230號裁定 意旨參照);又所謂「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則係指其於 催告期間內向法院起訴或為與起訴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如 聲請調解或聲請發支付命令)而言,不包括供擔保人已向法 院聲請返還提存物後始為請求之情形(最高法院111年度台 抗字第306號裁定意旨參照)。準此,相對人雖曾於本院上 開通知行使權利事件催告期間內表示意見如上,然相對人迄 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 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4 年3月4日北院信文查字第1149052728號函在卷可稽,堪認相 對人並未合法行使權利,則聲請人依首揭規定,聲請返還系 爭擔保金,於法自屬有據,應予准許。至於聲請人之債權人 (包括相對人)縱對本件擔保金有聲請強制執行之情事,依 首開說明,此與聲請人得否聲請返還系爭擔保金無涉,僅提 存所因執行法院之扣押命令,就扣押部分之擔保金無從返還 聲請人而已,附此敘明。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祥榮

2025-03-13

TCDV-113-司聲-1924-202503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