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忠和

共找到 6 筆結果(第 1-6 筆)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壢簡字第572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忠和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 偵字第6234號、114年度偵字第6568號、114年度偵字第6587號)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張忠和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及沒收。應執行 拘役15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 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張忠和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累犯之認定   ⒈被告前因竊盜案件,經法院判刑處有期徒刑4月確定,經與 被告其他罪刑合併定應執行之刑後,已於民國112年6月4 日將上開有期徒刑執行完畢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 可參,且經檢察官於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實欄指明 在案。被告受徒刑之執行完畢,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 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   ⒉參酌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本院審酌被告於前案已 因竊盜案件經法院論罪科刑,猶再犯本件相同罪質之罪, 顯見被告對於刑罰之反應力薄弱,適用上開累犯之規定加 重,亦不致生被告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導致 其人身自由因此遭受過苛之侵害,而有不符憲法罪刑相當 原則,進而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之情形,是本院認應 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自力賺取所需,竟 竊取他人店內商品,侵害他人財產權,破壞社會治安;再考 量被告過往已有多次竊盜經法院論罪科刑及執行之紀錄(成 立累犯之罪不納入評價),本次又再犯案,實屬不該。惟念 被告徒手行竊手段尚稱和平,兼衡其所竊財物價值、自述之 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職業(偵6587卷第7頁),犯本 案之動機、目的、手段及其犯後坦承犯行等一切情狀,分別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部分:  ㈠被告關於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㈠竊得之藍芽喇叭1組,為其犯罪 所得,惟上開物品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有贓物領據(保 管)單在卷可參(偵6568卷第39頁),爰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5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㈡被告關於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㈡竊得之防風噴火槍1個、白鐵圓 型環1個,及關於犯罪事實欄一㈢竊得之銅鎖1個,亦均為其 犯罪所得,此部分贓物未據扣案且迄今尚未合法發還或賠償 被害人,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宣告沒收,並於 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 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庭提出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李允煉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十六庭 法 官 楊奕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陳崇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號 對應之犯罪事實 主文 1 犯罪事實欄一㈠ 張忠和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1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2 犯罪事實欄一㈡ 張忠和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5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未扣案犯罪所得防風噴火槍1個、白鐵圓型環1個,均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3 犯罪事實欄一㈢ 張忠和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5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未扣案犯罪所得銅鎖1個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 盜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4年度偵字第6234號、114年 度偵字第6568號、114年度偵字第6587號聲請簡易判決處 刑書。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字第6234號                    114年度偵字第6568號                    114年度偵字第6587號   被   告 張忠和 男 6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             (現於法務部○○○○○○○○另              案羈押中)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忠和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11年度壢簡 字第1497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4月,與另犯多起竊盜案件經 接續執行,有期徒刑部分於民國112年6月4日執行完畢。詎 其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分別為下列行為: (一)於113年11月7日晚間11時50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 號娃娃機店內,徒手竊取簡德銘所有、置於娃娃機臺上方之 藍芽喇叭1組(價值新臺幣【下同】800元,已還),得手後 離去(114年度偵字第6568號案)。 (二)於113年11月8日晚間9時8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 家佳五金百貨店內,徒手竊取該店店長余秀萍所管領、置於 商品架上之防風噴火槍1個、白鐵圓形環1個(共計價值145 元),得手後未結帳即離去(114年度偵字第6234號案)。 (三)於113年11月11日晚間8時8分許,在上址家佳五金百貨店內 ,徒手竊取該店店長余秀萍所管領、置於商品架上之銅鎖1 個(價值170元),得手後未結帳即離去(114年度偵字第65 87號案)。 二、案經簡德銘、余秀萍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園分局報告偵 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 (一)本署114年度偵字第6568號案件部分:  1.被告張忠和於警詢時及本署偵查中之自白。  2.證人即告訴人簡德銘於警詢時之證述。  3.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園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贓 物領據(保管)單各1份、現場及監視器錄影翻拍照片共13張 。 (二)本署114年度偵字第6234號案件部分:  1.被告張忠和於警詢時及本署偵查中之自白。  2.證人即告訴人余秀萍於警詢時之證述。  3.現場及監視器錄影翻拍照片共12張。 (三)本署114年度偵字第6587號案件部分:  1.被告張忠和於警詢時及本署偵查中之自白。  2.證人即告訴人余秀萍於警詢時之證述。  3.現場及監視器錄影翻拍照片共10張。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被告上開 3次竊盜罪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又被 告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曾受有期徒 刑之執行完畢,有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1份附卷可稽,其於徒刑 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 ,且所犯罪質相同,請審酌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及司法院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加重其刑。至未扣案之 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宣告 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 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檢 察 官 李 允 煉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 記 官 許 弘 楷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3-31

TYDM-114-壢簡-572-20250331-1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壢簡字第154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忠和 上列被告因竊盜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 度偵字第1978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張忠和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犯竊盜罪,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執行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附表所示之物品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張忠和所為,係分別犯刑法第354條第1項之毀損他人 物品罪、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被告所犯之毀損及竊盜犯 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㈡聲請意旨主張被告有聲請書首揭所載之構成累犯的科刑紀錄 ,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其於前開有 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固為累犯,然在本罪之法定刑度範圍內已足以評價被告犯 行,不需再依累犯規定予以加重法定刑(然仍作為加重量刑 事由予以審酌,詳後述)。  ㈢爰以行為人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除構成累犯之科刑及執畢 紀錄外,前已有多次竊盜案之科刑紀錄,此有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參,竟又犯本件同罪質之竊盜罪 ,顯然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惡性非輕,又被告無故 損壞告訴人所經營之商店內物品,致生損害於告訴人;惟念 其犯罪後尚能坦承犯行,然至今未能賠償告訴人之損失或取 得其諒解。兼衡被告智識程度為國中畢業、無業,而家庭經 濟狀況富裕(見偵卷第7頁)乙節,暨其犯罪動機、目的、 手段、情節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又考量被告就本案犯行,所侵害之法益類 型均為財產法益,且犯罪時間均為同一日,可見其法敵對意 識尚非強烈;且參酌被告本案所犯所反應出之人格特性與整 體刑法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而為整體之非難評價後,定其 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三、沒收部分:   被告竊得如附表所示之物,核屬其犯罪所得,且未扣案,此 有本院辦理刑事案件電話查詢紀錄表在卷可佐(見本院卷第 57頁),是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 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 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郭法雲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刑事第十七庭 法 官 林欣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郭哲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附件: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19785號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19785號   被   告 張忠和 男 6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 (另案在法務部○○○○○○○○羈 押中)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 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忠和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11年度壢簡 字第86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於民國111年8月31日 執行完畢出監。詎仍不知悔改,於113年1月21日上午10時30 分許,在張宏吉所經營位在桃園市○○區○○路000號「金采大 賣場(觀音店)」外,因腹痛不適大便失禁而排泄在其所著 褲子內,明知其如此卻執意進入店內,糞便可能會沾染店內 之商品,仍基於毀損他人物品之不確定故意,恣意進入店內 ,致店內如附表所示之商品因沾染到張忠和之糞便而汙損, 已達無法清除之程度,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張宏吉。 又張忠和進入上址店內,另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 盜之犯意,徒手竊取貨架上之寶葳束褲1件(價值新臺幣【 下同】199元)及環保袋1支(價值12元),得手後,將竊得 之寶葳束褲1件穿在身上,環保袋1支則握在手中,未結帳欲 離開時,為店內員工當場發覺報警而查獲。 二、案經張宏吉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張忠和於偵查中坦承不諱,並經證 人即告訴人張宏吉於警詢及偵查中證述綦詳,且有桃園市政 府警察局大園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及贓物領據( 保管)單各1份、發票2紙、現場監視器錄影檔案光碟1片暨 翻拍照片6張、毀損商品照片7張等在卷可參,是被告犯嫌堪 予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第354條之毀 損等罪嫌。被告上開罪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 併罰。又被告前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 紀錄表附卷可參,於5年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各 罪,為累犯,請審酌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斟酌是 否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至被告之犯罪所得, 請依法宣告沒收,倘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則請追徵 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4   日                檢 察 官 郭法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 記 官 葛奕廷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 萬 5 千元以 下罰金。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於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 或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 以書狀向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簡易庭陳述或請求傳喚。 附表: 項次 商品 價值(新臺幣) 1 電器膠布1串 130元 2 茄至水壺1個 140元 3 皮包1個 249元 4 鮮峰100封口袋1包 370元 5 油漏1個 15元 6 高級伸縮登山杖1支 650元 7 3.5MM音源1條 199元 8 炫白密閉式耳機1個 89元 9 珊瑚絨萬用擦拭巾1卡 49元 10 寶葳束褲1件 199元 11 米諾諾薄型透氣護踝1個 59元 12 廚獅304意式單把鍋1個 400元 13 涼感冰涼紅色內褲1件 79元 14 雪尼爾地墊1片 396元 15 皮革愛心拍1支 25元 16 磁吸便利夾(3入)1個 59元 17 刺織球帽1頂1 129元 18 過年地墊1片 129元 19 嘟嘟牙籤罐1(500入)瓶 12元 20 環保袋(5斤-中)1支 3元     附表:     編號 遭竊物品 數量 一 寶葳束褲(價值新臺幣199元) 1件 二 環保袋(5斤-中)(價值新臺幣3元) 1支

2025-03-24

TYDM-114-壢簡-154-20250324-1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壢簡字第294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忠和 (現於法務部○○○○○○○○另案羈押 中)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 偵字第125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張忠和犯竊盜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又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犯罪所得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前案紀錄,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所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張忠和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被告所犯各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㈢被告雖有如附件所載之前案紀錄,且有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 可查,此固合於刑法第47條累犯之規定,惟依司法院釋字第 775號解釋意旨及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 ,檢察官就此並未具體指出被告有何特別惡性及對刑罰反應 力薄弱之情形,本院尚難僅因被告有5年以內受有期徒刑執 行完畢之事實,遽認對被告個人有何加重其刑予以延長矯正 其惡性此一特別預防之必要,況且本院認被告上開前案紀錄 應於本案之法定刑範圍內作為斟酌刑法第57條事項量刑因子 ,即可充分評價被告之罪責,故不予加重其刑。  ㈣爰審酌被告恣意竊取他人之財物,顯見被告法治觀念薄弱, 且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要無可取,另考量其坦 承犯行但未賠償告訴人張嘉文損失之犯後態度,兼衡被告自 陳之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復參酌被告為本件犯行之動 機、目的、手段、情節、所生危害及前案素行等一切情狀, 分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 資懲儆。 三、沒收  ㈠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能 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條第1 項前段、第3項分有明文。  ㈡查被告於本案之犯罪所得詳如附表所示,且被告未返還予告 訴人,自應依上開規定宣告沒收,併諭知於全部或一部不能 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 ,向本院合議庭提起上訴(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七庭  法 官 林莆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郭怡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附表 編號 物品名稱、數量 1 綠色空桶1個 2 B膠劑1桶 3 油漆5加侖1桶 論罪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字第1252號   被   告 張忠和 男 6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             (現於法務部○○○○○○○○另案             羈押中)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忠和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11年度壢簡 字第1497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4月,與另犯多起竊盜案件經 接續執行,有期徒刑部分於民國112年6月4日執行完畢。詎 其竟不知悔改,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分別為下列行為: (一)於113年9月29日下午4時47分許,在桃園市○○區○○街00號張 嘉文居所前停車場,徒手竊取張嘉文所有、置於該處之綠色 空桶子1個,得手後旋即騎乘腳踏車離去。 (二)於113年9月30日上午7時37分許,在上開停車場,徒手竊取 張嘉文所有、置於該處之B膠劑1桶及油漆5加侖1桶,得手後 旋即騎乘腳踏車離去。嗣經張嘉文發覺遭竊,報警處理而查 獲。 二、案經張嘉文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張忠和於警詢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張嘉文於警詢時之證述相符,並有現場及 監視器錄影翻拍照片共14張在卷可稽,被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被告上開 2次竊盜罪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又被 告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曾受有期徒 刑之執行完畢,有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1份附卷可稽,其於徒刑 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 ,且所犯罪質相同,請審酌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及司法院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加重其刑。至未扣案之 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宣告 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 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02  月   07  日              檢 察 官  李 允 煉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02  月   11  日              書 記 官  葉 芷 妍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刑法第320條第1項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2-20

TYDM-114-壢簡-294-20250220-1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壢簡字第129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忠和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58407、5843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張忠和犯附表所示之罪,各處附表「主文」欄所示之刑及沒收。 應執行有期徒刑拾壹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張忠和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被告所為如附表所示之犯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分論 併罰。  ㈢查被告前因竊盜案件,分別經本院以111年度3369號裁定應執 行有期徒刑7月確定及111年度壢簡字第1497號判決判處有期 徒刑4月確定,嗣兩案接續執行,於民國112年6月4日執行完 畢,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被告於有 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均為累犯,審酌其前案與本案之犯罪型態相同,且既曾因 竊盜罪受罰,理應產生警惕作用而提升自我控管能力,然而 被告卻故意再犯相同罪質之本罪,足見其對刑罰之反應力薄 弱,基於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爰分別依刑法第47 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已有多次竊盜犯行經 法院判決並執行完畢之紀錄(已論累犯部分不予以重複評價 ),竟仍不思以正途取財,率爾竊取他人財物,所為實應非 難;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兼衡其犯罪動機、目的 、手段、行竊之地點、所竊得物之種類及價值,及被告自陳 之職業、教育程度、家庭生活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 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並考量其 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均為竊盜罪,犯罪類型、行為態樣、動 機均相同,且犯罪時間相近,責任非難重複程度較高,以及 審酌其所犯各罪之法律目的、受刑人違反之嚴重性、所犯數 罪為整體非難評價,及貫徹刑法量刑公平正義理念之內部限 制等,定其應執行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  ㈠被告本案竊得之白色積木車1台及咖啡機1台,均為其犯罪所 得,未據扣案,然既均未發還且無證據證明已賠償告訴人傅 軍強、曾仁頡,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 ,均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追徵其價額。  ㈡至被告本案竊得其餘物品,雖為其犯罪所得,然均已合法發 還予告訴人,有贓物認領保管單在卷可稽(見偵字第58407 卷第47頁),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或 追徵其價額,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陳品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黃瓊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附錄本件論罪科刑所依據之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主文 1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實一、㈠所載113年9月23日上午6時許之竊盜犯行 張忠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白色積木車壹台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2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實一、㈡所載113年10月5日凌晨1時13分許之竊盜犯行 張忠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咖啡機壹台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3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實一、㈢所載113年10月10日下午5時40分許之竊盜犯行 張忠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4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實一、㈣所載113年10月11日晚間6時52分許之竊盜犯行 張忠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8407號                   113年度偵字第58434號   被   告 張忠和 男 6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             (現於法務部○○○○○○○○另案             羈押中)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忠和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11年度壢簡 字第1497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4月,與另犯多起竊盜案件經 接續執行,有期徒刑部分於民國112年6月4日執行完畢。詎 其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分別為下列行為: (一)於113年9月23日上午6時許,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 百年娃娃屋」,徒手竊取傅軍強所有、置於娃娃機台上方之 白色積木車1台(價值新臺幣【下同】800元),得手後離去 (113年度偵字第58434號案)。 (二)於113年10月5日凌晨1時13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 號「熊貓三兄弟娃娃機店」,徒手竊取曾仁頡所管領、置於 娃娃機台上方之咖啡機1台(價值2,000元),得手後離去( 113年度偵字第58407號案)。 (三)於113年10月10日下午5時40分許,在上址「熊貓三兄弟娃娃 機店」,徒手竊取曾仁頡所管領、置於娃娃機台上方之手持 吸塵器1台(價值800元,已還),得手後離去(113年度偵 字第58407號案)。 (四)於113年10月11日晚間6時52分許,在上址「熊貓三兄弟娃娃 機店」,徒手竊取曾仁頡所管領、置於娃娃機台上方之皮卡 丘GK-公仔1隻(價值2,000元,已還)及慵懶小新手機支架1 組(價值不詳,已還),得手後離去(113年度偵字第58407 號案)。 二、案經傅軍強、曾仁頡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園分局報告偵 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 (一)本署113年度偵字第58434號案件部分:  1.被告張忠和於警詢時及本署偵查中之自白。  2.證人即告訴人傅軍強於警詢時之證述。  3.監視器錄影翻拍照片4張。 (二)本署113年度偵字第58407號案件部分:  1.被告張忠和於警詢時及本署偵查中之自白。  2.證人即告訴人曾仁頡於警詢時之證述。  3.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園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 、贓物領據(保管)單、本署公務電話記錄各1份、現場及 監視器錄影翻拍照片共17張。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被告上開 4次竊盜罪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又被 告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曾受有期徒 刑之執行完畢,有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1份附卷可稽,其於徒刑 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 ,且所犯罪質相同,請審酌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及司法院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加重其刑。至未扣案之 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宣告 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 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01  月   03  日              檢 察 官  李 允 煉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01  月   08  日              書 記 官  葉 芷 妍

2025-02-08

TYDM-114-壢簡-129-20250208-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81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張忠和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3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張忠和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 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張忠和因毀棄損壞等案件,先後經判 決確定如附表所示之刑,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規 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 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 條及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 上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為刑法第53條 所定;而刑法第53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規定,定 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檢察官 ,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受刑人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先後經本院判處如附表所 示各刑確定,有各該刑事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 可稽,經核本院為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且附表編號2 至3所示之罪為最早判決確定案件(即附表編號1)於民國11 3年8月16日判決確定前所犯,堪認檢察官聲請為正當,應予 准許。又受刑人犯如附表編號1所示2罪,經本院以113年度 易字第776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月確定,揆諸首揭規定 ,本院定其應執行刑,不得逾越刑法第51條第5款所定法律 之外部界線,即不得重於附表編號1至3所示4罪宣告刑之總 和即有期徒刑8月,且亦應受內部界線之拘束,即不得重於 附表編號1所定應執行刑及附表編號2至3宣告刑之總和即有 期徒刑7月。本院復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分別為 毀損罪、恐嚇危害安全罪、違反保護令罪,被害人均為受刑 人之親屬,亦均係以恐嚇之言詞,而以口出為之,並附隨持 物破壞住家門板、窗框等物之行為,是其犯罪方式均屬相類 ,且如附表編號1、3所示之罪犯罪時間間隔僅1日,並與如 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犯罪時間間隔不到4月,是前開各罪之責 任非難重複程度較高,兼衡其不法及罪責程度,以及對受刑 人施以矯正之必要性與適當性,並考量刑罰之邊際效應、受 刑人就本件定應執行刑無意見(本院卷第55頁),就受刑人 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 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併援引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受刑 人張忠和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資為附表。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李佳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金湘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附表: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受刑人張忠和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2025-02-06

TYDM-114-聲-281-20250206-1

司促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5608號 債 權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債 務 人 張駿韋 張忠和 謝秋桂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連帶清償新臺幣(下同)94,931元,及如附 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並連帶賠償督促程序費用500元, 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一)緣債務人張駿韋前就讀醒吾科技大學即醒吾技術學院 邀同債務人張忠和、謝秋桂為連帶保證人向聲請人訂借就學 貸款放款借據共1筆,金額總計為472,269元,約定應於借款 人該階段學業完成或休、退學或服義務兵役退伍後滿一年之 次日起開始分期償還,每滿一個月為一期平均攤還本金或本 息,倘借款人不依期償還本金或本息時,除應自遲延日起按 約定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另按遲延還本付息部份,本金自 到期日起,遲延利息自付息日起,照應還款額,逾期六個月 以內者,按借款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以上者,按 借款利率百分之二十加計違約金。(二)詎債務人張駿韋自 113年7月10日起即未依約履行債務,迄今尚欠本金94,931元 未還,經聲請人催討未果,依據借據條款第七條約定任何一 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或攤還本金時,即視為全部到期。另債務 人張忠和、謝秋桂既為連帶保證人對本債務自應負連帶清償 責任。(三)本件就學貸款係政策性貸款,懇請 鈞院向債 務人住所送達,無法送達時,酌情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 十八條第一項之規定,准予寄存送達,又本件係請求一定數 量之金錢債務,依民事訴訟法第五○八條之規定,狀請 鈞 院鑒核,依督促程序對債務人等發支付命令,實感德便。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吳銀漢 附表-113年度司促字第005608號 利息: 本金 序號 本金 相關債務人 利息起算日 利息截止日 利息計算方式 001 94931元 張忠和、張駿韋、謝秋桂 自民國113年6月10日起 至民國113年11月25日止 年息1.775% 001 94931元 張忠和、張駿韋、謝秋桂 自民國113年11月26日起 至清償日止 年息2.775% 違約金: 本金 序號 本金 相關債務人 違約金起算日 違約金截止日 違約金計算方式 001 94931元 張忠和、張駿韋、謝秋桂 自民國113年7月11日起 至清償日止 逾期在六個月以內者依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部份依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 ◎附註: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 庸另行聲請。

2024-12-02

ILDV-113-司促-5608-2024120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