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法院拍賣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0 筆)

司拍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拍字第32號 聲 請 人 保證責任高雄市第三信用合作社 法定代理人 林昶彤 代 理 人 梁婉嫃 相 對 人 林晃安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程序費用新臺幣肆仟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 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上開規定於最高限額抵 押權亦準用之,民法第873條、第881條之17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於民國112年1月7日以其所有如附表所 示之不動產,為擔保其對抵押權人現在(包括過去所負現在 尚未清償)及將來在本抵押權設定契約書所定最高限額內所 負之債務,包括借款、透支、貼現、買入光票、墊款、承兌 、委任保證、開發信用狀、票據、保證、信用卡契約、應收 帳款承購契約、特約商店契約,設定新臺幣(下同)13,410 ,000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確定期日:142年1月2 日,清償日期:依照各個債務契約所約定之清償日期,經登 記在案。嗣相對人於112年1月10日向聲請人借款11,170,000 元,借款期間自112年1月10日起至136年1月10日止,依本息 平均法按月攤還本息,如未依約清償本金或付息時,經於合 理期間以書面通知後,喪失期限利益,全部債務視為全部到 期。詎相對人自113年9月11日起即未依約清償,經定合理期 間以書面通知催告相對人後,未獲置理,依約喪失分期期限 利益,全部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積欠本金10,559,170元及 利息、違約金未清償。為此聲請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其 他約定事項、他項權利證明書、個人購屋貸款契約書、償還 借款催告書暨掛號郵件收件回執、土地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 等為證。本件抵押權既已依法登記,且相對人未依約清償, 形式上合於實行抵押權之要件;且已據本院發函通知相對人 於收受該通知後7日內,就本件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債 權額陳述意見,該通知業已合法送達相對人,有送達證書1 紙附卷可稽,相對人逾期迄今仍未陳述意見,依首開規定, 本件聲請,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如持本裁定聲請強制執行時   ,請一併檢附本裁定准許部分相對人收受裁定之送達證書影   本提出於民事執行處。 六、關係人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係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執   之。關係人如主張擔保物權之設定係遭偽造或變造者,於本   裁定送達後20日內,得對擔保物權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   訴。如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74條之1第2項   準用同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橋頭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任士慧 附表 土地: 編 號 土   地   坐   落 使 用 分 區 面 積 權利 範圍 市 區 段 地 號 平方公尺 1 高雄 左營 福民 334 (空白) 1,610.49   122/1000 備註: 建物︰ 編 號 建 號 基地坐落 建築式樣 主要建築 材 料 及 房屋層數 建物面積 (平方公尺) 權利 範圍 建物門牌 樓層面積 合  計 附屬建物用途及面積 1 2728 福民段334地號土地 鋼筋混凝土造14層 14層:89.43 合計:89.43 陽台:10.9 露台:40.52 雨遮:4.22 全部 高雄市○○區○○路000號14樓 共有部分 福民段2762建號,面積:4,326.7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37/10000 備註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申請。 二、嗣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3-31

CTDV-114-司拍-32-20250331-4

司拍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拍字第40號 聲 請 人 劉金貴 相 對 人 吳金派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程序費用新臺幣參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 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上開規定於最高限額抵 押權亦準用之,民法第873條、第881條之17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分別於㈠民國113年9月23日以其所有如 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擔保其對權利人(即抵押權人)所負現 在(包括過去所負現在尚未清償)及將來在本抵押權設定契約 書約定最高限額內所負之債務,包括借款、票據、代墊款等 債權及包括本金、利息、遲延利息、違約金等債務,設定新 臺幣(下同)2,400,000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確 定期日:113年12月20日,清償日期:依照各個債務契約所 約定之清償日期,經登記在案;㈡113年12月25日以其所有如 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擔保其對權利人(即抵押權人)所負現 在(包括過去所負現在尚未清償)及將來在本抵押權設定契約 書約定最高限額內所負之債務,包括借款、票據、代墊款等 債權及包括本金、利息、遲延利息、違約金等債務,設定新 臺幣(下同)500,000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確定 期日:114年3月23日,清償日期:依照各個債務契約所約定 之清償日期,經登記在案。。嗣相對人分別於㈠113年9月23 日向聲請人借款2,000,000元,借款期間自113年9月23日起 至114年1月22日止,詎屆期相對人未為清償,尚積欠本金2, 000,000元及其利息、違約金未清償;㈡113年12月23日向聲 請人借款300,000元,借款期間自113年12月23日起至114年1 月22日止,詎屆期相對人未為清償,尚積欠本金300,000元 及其利息、違約金未清償。為此聲請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等 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借據、本票、抵押權設 定契約書、他項權利證明書、土地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等為 證。本件抵押權既已依法登記,且相對人未依約清償,形式 上合於實行抵押權之要件;且已據本院發函通知相對人於收 受該通知後7日內,就本件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 陳述意見,該通知業已合法送達相對人,有送達證書附卷可 稽,相對人逾期迄今仍未陳述意見,依首開規定,本件聲請 ,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如持本裁定聲請強制執行時   ,請一併檢附本裁定准許部分相對人收受裁定之送達證書影   本提出於民事執行處。 六、關係人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係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執   之。關係人如主張擔保物權之設定係遭偽造或變造者,於本   裁定送達後20日內,得對擔保物權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   訴。如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74條之1第2項   準用同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橋頭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任士慧              附表 土地: 編 號 土   地   坐   落 使 用 分 區 面 積 權利 範圍 市 區 段 地 號 平方公尺 1 高雄 岡山 劉厝 288 (空白) 67   全部 備註: 建物︰ 編 號 建 號 基地坐落 建築式樣 主要建築 材 料 及 房屋層數 建物面積 (平方公尺) 權利 範圍 建物門牌 樓層面積 合  計 附屬建物用途及面積 1 16 劉厝段288地號土地 加強磚造2層 1層:40.09 2層:40.09 夾層:11.87 合計:92.05 x 全部 高雄市○○區○○路000巷00號 備註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申請。 二、嗣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3-31

CTDV-114-司拍-40-20250331-3

司拍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拍字第79號 聲 請 人 楊美津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王南梅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參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 院,拍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前開規定於最高 限額抵押權準用之。民法第873條、第881之17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以其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 為擔保聲請人對於債務人之債權,經設定登記如下之抵押權 :   (一)登記日期:民國113年12月18日。  (二)權利種類:最高限額抵押權。  (三)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下同)6,000,000元。  (四)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債務人對抵押權人現在(包 括過去所負現在尚未清償)及將來在本抵押權設定契約 書所定最高限額內所負之債務,包括:借款、透支、貼 現、墊〈付〉款、票據、違約金、與抵押權人交易〈往來〉 法律關係所生之債務。  (五)清償日期:依照各個契約約定。  (六)利息(率):依照各個契約約定。  (七)遲延利息(率):逾期處本金年利率百分之二十。  (八)違約金:逾期處本金外加新台幣200萬元整作為懲罰性 之違約金。  (九)其他擔保範圍約定:1、取得執行名義之費用。2、保全 抵押物之費用。3、訴訟擔保種類及範圍等所生損害賠 償金。  (十)債務人及債務額比例:王南梅,債務額比例:全部  嗣債務人王南梅於民國113年12月16日向聲請人借款6,000,000  元,詎已屆期未為清償,本金500萬元連同懲罰性違約金250萬 元,尚積欠7,500,000元,為此聲請准予拍賣抵押物,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他項權利證明書、 土地、建物改良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土地暨建物登記謄本、 相對人最新戶籍謄本等影本為證,經核尚無不合,且已據本 院發函通知相對人於收受該通知後7日內,就本件最高限額 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陳述意見。相對人王南梅於民國114 年3月27日具狀陳報:伊經友人介紹投資虛擬貨幣,然今年1 月12日獲知投資案為詐騙集團所為,雖已報案至今仍在偵察 中,且因資金需求,於當時與房屋仲介簽約銷售此屋,以備 未來還款之需,並請代為轉答楊美津金主考慮延後還款以維 生計等情。惟相對人對於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上有抵押權設 定登記存在及抵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之事實既無爭 執,聲請人依據首揭規定,即得聲請本院裁定准予拍賣如附 表所示之抵押物,且拍賣抵押物屬非訟事件,法院所為准許 與否之裁定,無確定實體法上之法律關係存否之性質,只須 其抵押權已經依法登記且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法院 即應為准許拍賣之裁定。是相對人所陳上情縱使屬實,亦係 實體法上之爭執,依前開說明,應由相對人另行提起訴訟或 另與聲請人協商以資解決,本件非訟程序不得加以審究,仍 應為許可拍賣抵押物之裁定。 五、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1,500元。 七、關係人如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係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 執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附表: 編 號 土     地     坐      落   面  積 權  利  範  圍 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  號 平方公尺 1 臺中市 南區 下橋子頭  206-11 2,898.00 100000分之75 4 編 號 建號 基 地 坐 落 -------------- 門 牌 號 碼 建築式樣主要材 料及房屋層數 建物面積(平方公尺)   權利  範圍 樓 層 面 積 合  計 附屬建物主要建築材料及用途 1 23637 臺中市○區○○○○段000000地號 主要用途:集合住      宅 主要建材:鋼筋混      凝土造 層  數:12層 三層:76.50 合計:76.50 陽台:10.06 雨遮:1.17 全部 臺中市○區○○○街00號三樓之1 共有部分:臺中市○區○○○○段00000○號,面積10,492.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00000分之693(含停車位編號B2:64號,權利範圍100000分之294)

2025-03-31

TCDV-114-司拍-79-20250331-2

司拍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拍字第103號 聲 請 人 林書立 張瑀埕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林裕田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參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 拍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民法第873條定有明 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林裕田於民國113年8月16日向聲 請人借款新臺幣(下同)7,200,000元,約定清償日期為113 年11月16日,並以其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設定7,200,00 0元之普通抵押權予聲請人(債權額比例:聲請人林書立為2 分之1;張瑀埕為2分之1),經登記在案。詎屆期未為清償 ,為此聲請准予拍賣抵押物,並提出土地暨建物登記謄本、 抵押權設定契約書、他項權利證明書、債權證明(本票)、林 裕田最新戶籍謄本等影本為證,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1,500元。 五、關係人如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係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 執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附表: 編 號 土     地     坐      落   面  積 權  利 範  圍 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  號 平方公尺 1 臺中市 豐原區 柑宅   614  78.61  全部 編 號 建號 基 地 坐 落 -------------- 門 牌 號 碼 建築式樣主要材 料及房屋層數 建物面積(平方公尺)   權利  範圍 樓 層 面 積 合  計 附屬建物主要建築材料及用途 1 601 臺中市○○區○○段000地號 主要用途:住家用 主要建材:加強磚      造 層  數:2層 一層:46.20 二層:46.20 夾層:15.12 突出物:3.83 合計:111.35 陽台:3.76 全部 臺中市○○區○○○道○段000巷00弄0號

2025-03-31

TCDV-114-司拍-103-2025033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219號 原 告 謝台生 訴訟代理人 黃元秀 訴訟代理人 楊榮富律師 複代理人 蔣志明律師 被 告 謝德英 訴訟代理人 陳健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1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共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應予變價分割,所得價金由兩造按 附表所示之應有部分比例分配。 訴訟費用由兩造按附表所示之應有部分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明知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兩造所共有,應有 部分各1/2,卻讓其子占用全部供為居住,且水電、瓦斯費 及管理費均由原告1人繳納,極不公平,因被告避不見面, 致無法達成分割協議,是兩造間既無不分割之約定,爰依法 提起本件共有物分割之訴訟,以解消共有之法律關係,併消 弭不公平之現象。又兩造共有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建物為10 層大樓之第4層,僅有一出入門戶,致無法原物分割。故本 件建議應予變價分割,並將所得價金按兩造比例分配為宜等 語。並聲明:兩造共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應予變價分割, 所得價金由兩造按附表所示之應有部分比例分配。 二、被告則以:兩造共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原係繼承自兩造 之兄謝德生,被告於謝德生過世後,即罹有廣泛性焦慮症, 進而有腳腿無力之情形,實有遷居至附表所示不動產之需要 ,因被告有實際使用需求,主張兩造應繼續維持共有,無須 分割,如兩造協商不成,被告願以300萬元承購原告之應有 部分,請求判決由被告取得附表所示不動產之所有權等語。 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可分割之期限 者,不在此限;又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 之。分割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 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 命為下列之分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 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 人。二、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 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 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 有人中有未受分配,或不能按其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 金錢補償之。以原物為分配時,因共有人之利益或其他必 要情形,得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持共有,民法第823條 第1項、第824條第1項至第4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附表 所示不動產為兩造所共有,兩造應有部分比例各1/2乙節 ,有附表所示不動產之登記謄本在卷可稽(見113年度中 司調字第912號卷第15頁至第19頁),且為兩造所不爭執 ,而被告就附表所示不動產表示不同意變價分割,足見兩 造就分割方法顯不能達成協議。從而,兩造既為附表所示 不動產之共有人,且無法就分割達成協議,又依附表所示 不動產之使用目的並無不能分割之情事,兩造間亦無不為 分割之約定,復查無何法令之限制,是揆諸前揭規定,原 告訴請裁判分割附表所示不動產,核屬有據。 (二)次按裁判分割共有物,屬形成判決,法院定共有物之分割 方法,應斟酌當事人之聲明、共有物之性質、經濟效用及 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等,而本其自由裁量權為公平合理之分 配,但並不受當事人聲明、主張或分管約定之拘束(最高 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797號判決意旨參照)。另按分割共 有物雖以原物分割為原則,惟究以原物分割或變價分割為 適當,法院應斟酌當事人意願、共有物之使用情形、經濟 效用及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等情形而為適當之分割,不受共 有人所主張分割方法之拘束(最高法院29年度上字第1792 號判決、105年度台上字第2056號判決意旨參照)。又法 院於裁判分割時,得將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原物分配 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所 謂原物分配有困難,係指共有物性質上不能以原物分配或 以原物分配有困難之情形,例如共有物本身無法為原物分 割,或雖非不能分割,然分割後將顯然減損其價值或難以 為通常使用(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223號判決要旨參 照)。而共有物之分割,無論原物分割或變價分割,均應 按應有部分之比例分配於各共有人,以謀分割方法之公平 均衡。經查:    ⑴依附表所示不動產登記謄本可知,附表編號1所示之土地 為附表編號2、編號3所示建物坐落之基地,自不宜分由 不同人取得,合先敘明;又附表編號2所示之建物,係 總樓層為10層之第四層鋼筋混凝土建物,對外出入口僅 有一個,構造上無從區隔不同部分;而附表編號3所示 之建物,則位在該棟大樓地下層,作為停車空間使用等 情,有附表編號2、編號3所示建物之建物登記第三類謄 本為證(見113年度中司調字第912號卷第17頁至第19頁 ),足見附表所示之不動產,顯然難以原物分配於兩造 。又依原告所提請求變價分割之方案,顯見原告並無意 願取得附表所示不動產全部;至被告固表示願取得附表 所示不動產全部,並以300萬元補償原告等語(見本院 卷第56頁、第60頁),然附表所示不動產之交易總價, 前經本院認定為1295萬元,有本院113年度訴字第2219 號裁定(見本院卷第24頁)為憑,則原告依其應有部分 比例1/2計算,主張不同意被告以300萬元承購原告應有 部分(見本院卷第65頁),而應以市場價格600萬元購 買其應有部分(見本院卷第88頁),然被告迄至114年2 月20日所定陳報期限前(見本院卷第89頁),均未提出 書狀陳明是否以該金額補償原告,則本院亦無從逕行採 取此種分割方式。    ⑵而原告主張採行變價分割方式,在自由市場競爭之情形 下,將使附表所示不動產之市場價值極大化,對於兩造 而言,顯較為有利,且日後是否交由法院拍賣,僅為執 行方式之一,如兩造得以合意協調交付他人出售,亦無 不可。又兩造得依渠等對附表所示不動產之感情上或生 活上是否有密不可分之依存關係,暨評估自身之資力等 因素,自行決定是否於變價拍賣程序參與競標或行使民 法第824條第7項之優先承買權,以單獨取得附表所示不 動產之所有權,對兩造而言更具彈性。基上,本院審酌     附表所示不動產使用情形、經濟效用、兩造之利益及意 願等一切情狀,認將附表所示不動產予以變價分割,將 所得價金依兩造各1/2應有部分比例予以分配,將有利 於附表所示不動產之整體利用,發揮附表所示不動產之 經濟價值,且符合公平分配之原則,最屬妥適。是原告 主張附表所示不動產應採變價分割方式,將拍賣所得價 金,按兩造應有部分比例分配,實為允當可採。 四、綜上所述,本院審酌附表所示不動產之性質、使用情形、經 濟效用及兩造之利益等情狀,認附表所示不動產以採變價分 割,並由兩造按附表所示之應有部分比例分配價金之方式為 分割,最為妥當,是原告主張應屬可採,爰諭知如主文第1 項所示。 五、按因共有物分割事件涉訟,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 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 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本件分割共有物之訴,本質 上並無訟爭性,兩造本可互換地位,本件原告起訴雖於法有 據,但被告應訴實因訴訟性質所不得不然,本院認為訴訟費 用由兩造之任何一方全部負擔,均顯失公平,而應由兩造依 其應有部分各1/2之比例分擔,較為公允,爰諭知如主文第2 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簡佩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 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郭盈呈      附表: 編號 不動產 所在位置 應有部分比例 1 土地 臺中市○○區○○段000地號 (面積:4,31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202/200000) 謝台生:1/2 謝德英:1/2 2 建物 臺中市○○區○○段0000○號建物(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街000號4樓) (權利範圍:全部) 3 建物(停車空間) 臺中市○○區○○段0000○號建物(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街000號地下層) (權利範圍:2/188)

2025-03-31

TCDV-113-訴-2219-20250331-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閱卷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5號 聲 請 人 夏秋蘭 上列聲請人聲請閱覽本院103年度重訴字第639號所有權移轉登記 事件卷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109年6月3日經法院拍賣取得 亞洲時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亞洲時代公司)所有之臺中市 ○○區○○段0000號建物權利範圍100分之35(即門牌號碼臺中 市○○區○○路○段000號B1之4,包括停車位,下稱系爭房屋及 所附停車位),卻遭洛克斐勒中心大樓管理委員會以聲請人 無法提出停車位具體位置為由,否准聲請人對該停車位為使 用收益,而系爭房屋及所附停車位原由亞洲時代公司向華南 金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購得,該2公司就系爭房屋及所 附停車位之買賣契約內容等爭議,業經本院103年度重訴字 第639號審理判決(已判決確定,下稱系爭事件),系爭事 件應有系爭房屋及所附停車位之買賣契約及詳細資料,聲請 人為亞洲時代公司之繼受人,現為系爭房屋及所附停車位之 所有權人,自屬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聲請人為確認 該停車位所在位置(之後可能對該管理委員會提起確認有無 停車位訴訟),請求准予閱覽系爭事件卷宗等語。 二、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 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第三人經當事人同 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 院裁定許可,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而所謂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係指第三人就該訴訟卷內 文書有公法上或私法上之利害關係而言,不包括經濟上、情 感上或其他事實上之利害關係在內(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 字第1157號裁定意旨參照)。次按確定判決,除當事人外, 對於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者,及為當事人或其繼受 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亦有效力,民事訴訟法第401條第1 項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法第401條第1項所謂繼受人,包括 因法律行為而受讓訴訟標的之特定繼承人在內。而所謂訴訟 標的,係指為確定私權所主張或不認之法律關係,欲法院對 之加以裁判者而言。至法律關係,乃法律所定為權利主體之 人,對於人或物所生之權利義務關係。惟所謂對人之關係與 所謂對物之關係,則異其性質。前者係指依實體法規定為權 利主體之人,得請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之權利義務關係,此 種權利義務關係僅存在於特定之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倘以 此項對人之關係為訴訟標的,必繼受該法律關係中之權利或 義務人始足當之,同法第254條第1項亦指此項特定繼受人而 言。後者則指依實體法規定為權利主體之人,基於物權,對 於某物得行使之權利關係而言,此種權利關係,具有對世效 力與直接支配物之效力,如離標的物,其權利失所依據,倘 以此項對物之關係為訴訟標的時,其所謂繼受人凡受讓標的 物之人,均包括在內。本件訴訟既本於買賣契約請求辦理所 有權移轉登記,自係以對人之債權關係為其訴訟標的,而訴 外人某僅為受讓權利標的物之人,並未繼受該債權關係中之 權利或義務,原確定判決之效力,自不及於訴外人某(最高 法院61年度台再字第186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系爭事件係顏惠莉本於合夥協議請求亞洲時代公司辦 理系爭房屋及所附停車位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此有系爭 事件判決在卷可稽,則聲請人並非系爭事件之當事人;又聲 請人經拍賣取得亞洲時代公司所有之系爭房屋及所附停車位 ,固據其提出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384號裁定、系爭房 屋之建物所有權狀為證,惟系爭事件之訴訟標的為合夥協議 之債權請求權,聲請人僅係受讓系爭房屋及所附停車位之人 ,並未繼受該債權關係中之權利或義務,系爭事件確定判決 之效力,自不及於聲請人,難認聲請人為系爭事件有法律上 利害關係之第三人。至聲請人所述其因使用收益該停車位與 洛克斐勒中心大樓管理委員會發生爭議,並提出該管理委員 會會議記錄為證,然此充其量僅顯示聲請人與系爭事件具經 濟上或事實上之利害關係,尚難謂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又 聲請人亦未提出系爭事件之當事人同意其閱覽系爭事件卷宗 之證明,從而,聲請人聲請閱覽系爭事件卷宗,與民事訴訟 法第242條第1項、第2項之規定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42 條第2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依蓉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吳韻聆

2025-03-31

TCDV-114-聲-75-20250331-1

司拍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拍字第34號 聲 請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相 對 人 兼 債務人 宋榮貴 債 務 人 北區農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尚達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參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最高限額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 請法院拍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民法第881 條 之17準用第873條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於民國111年3月22日及111年4月21日 ,以其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擔保債務人對伊現在( 包括過去所負現在尚未清償)及將來所負債務,包括借款、 墊款、透支等請求權之清償責任,設定新臺幣(下同)1,21 5萬元、38萬元及360萬元之第一至第三順位最高限額抵押權 ,擔保債權確定期日分別為141年3月16日及141年4月19日, 債務清償期依照各個債務契約所定清償日期,經登記在案。 嗣債務人於112年1月13日起陸續向伊借款350萬元、150萬元 、210萬元、90萬元、80萬元及20萬元,其借款期間、利息 暨違約金計算方式均載明於授信契約書,如任何一宗債務不 依約清償本金時,即喪失期限之利益,應即全部償還。詎相 對人逾期未依約繳納,積欠本金合計8,937,117元及其利息 、違約金,依上開約定,本件借款應視為全部到期,為此聲 請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抵押權設定契約書、他項權 利證明書、其他約定事項、授信契約書、催告存證信函及土 地及建物登記謄本等件為證。又經本院依非訟事件法第74條 規定,通知相對人及債務人於5 日內就本件抵押權所擔保之 債權額陳述意見,相對人雖具狀陳述已提起確認抵押權不存 在及行員有偽造文書等訴訟,惟聲請拍賣抵押物,原屬非訟 事件,法院對於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或債權數額多寡、時 效等,無權予以審認,相對人如有爭執,應依訴訟結果途徑 解決。故本院就聲請人所提出之上開資料,依形式上審查, 已足堪認定本件抵押權已依法登記,且所擔保之債權已屆清 償期而未受清償,揆之首揭說明,聲請人之聲請,於法尚無 不合,應予准許。又如聲請人聲請執行,相對人有停止執行 裁定,得向民事執行處提出,併此敘明。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1,500 元。關係人如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係 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執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藍凰嘉

2025-03-31

SLDV-114-司拍-34-20250331-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訴字第1631號 原 告 趙守文 訴訟代理人 張智超 被 告 黃永玲 張銘庭 徐慶裕(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徐金鶯(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劉菁華(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劉國華(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湯美玉(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徐嘉宏(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徐三宏(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榊原龍一即徐瑞斌(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黃鈺嵐(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徐富斌(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徐富菁(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徐佳妡(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洪芹菜(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徐世維(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徐世杰(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徐羽亨(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徐金枝(即徐水清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4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一名冊次序3至19之被告,應就被繼承人即共有人徐水清 所遺臺北市士林區海光段三小段五九、五九之一、六○、六○之一 、六一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均為二分之一)辦理繼承登記。 兩造共有之臺北市士林區海光段三小段五九、五九之一、六○、 六○之一、六一地號土地,應予變價分割,所得價金按如附表二 「權利範圍」欄所示之比例分配。 訴訟費用由兩造按如附表二「應負擔訴訟費用之比例」欄所示之 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 ,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6條定有明文。本 件原告訴請分割兩造共有之土地,於起訴時原以土地登記謄 本上登記之共有人趙水清、黃永玲、張銘庭為被告,嗣因查 悉徐水清於起訴前之民國67年2月14日已過世,乃具狀更正 為以其繼承人即徐慶裕、徐金鶯、劉菁華、劉國華、湯美玉 、徐嘉宏、徐三宏、榊原龍一即徐瑞斌、黃鈺嵐、徐富斌、 徐富菁、徐佳妡、洪芹菜、徐世維、徐世杰、徐羽亨、徐金 枝(按徐金枝之戶籍資料如附件甲所示,查無證據顯示已過 世)等17人(即如原告所提出之附表一名冊次序3至19之被 告;以下合稱徐水清之全體繼承人)為該部分之被告(見本 院訴字卷㈠第112至192、288、358頁,及訴字卷㈡第614至626 頁),經核原告上開所為,僅屬更正事實上之陳述,不生訴 之變更或追加之問題。   二、除被告湯美玉、徐嘉宏以外之其餘被告,均經合法通知而未 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 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兩造共有之臺北市○○區○○段0○段00○0000○00○000 0○00地號(相鄰)土地(以下合稱系爭土地),依登記謄本 所載,原告、黃永玲、張銘庭、徐水清就各筆土地之權利範 圍,均為1/4、1/8、1/8、1/2;而徐水清於67年2月14日已 過世,依法應由其全體繼承人繼受其權利義務,惟其繼承人 迄未辦理繼承登記;又系爭土地未經共有人以契約訂有不分 割之期限、亦無依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之情事,惟共有人 不能協議分割;再系爭土地合計之面積僅共63平方公尺,若 以原物分割,各當事人分得之土地,面積過小,顯然不能作 何用途,徒然減損土地之經濟效用,故本件不能原物分割而 應予變賣,所得價金按應有部分比例分配予兩造。至於部分 被告固質疑原告承受取得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之價格不合理 、對土地有感情而希望維持共有云云,惟未就此舉證以實其 說,原告迄今仍為系爭土地所有權人,自得依法行使共有人 之分割請求權。為此,爰依民法第823、824條規定提起訴訟 ,併請求尚未辦理繼承登記之徐水清之全體繼承人辦理繼承 登記,以分割兩造共有之系爭土地,且採變價分割方式等語 。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之意見: ㈠、黃永玲、張銘庭陳稱:原告取得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是因為 其親屬欠錢而抵債,希望維持現狀、原物分割,若要拍賣, 則僅拍賣原告之應有部分即可等語(見本院訴字卷㈠第74、7 6頁)。被告徐金鶯、湯美玉、徐嘉宏、徐三宏陳稱:其等 不認識原告,懷疑原告取得土地應有部分之資格;又土地上 有其等之老家,不希望分割,不同意原告提出之變價分割方 案;因為無法找齊所有的被告,故無法提出具體的分割方案 等語(見本院訴字卷㈠第465頁,及訴字卷㈡第109、662頁) 。並答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㈡、被告榊原龍一即徐瑞斌陳稱:就祖父徐水清遺留之土地應有 部分,請由法院拍賣等語(見本院訴字卷㈠第344頁)。 ㈢、其餘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提起分割共有物之訴,參與分割之當事人,以共有人為限 ,此觀民法第824條規定自明,而分割共有物若為不動產, 其共有人為何人,共有人之應有部分各為若干,以登記簿之 登記為準(最高法院67年度台上字第3131號判決意旨參照) 。復按分割共有物,性質上為處分行為,依民法第759條規 定,共有不動產之共有人中有人死亡時,於其繼承人未為繼 承登記以前,固不得分割共有物,惟於分割共有物訴訟中, 請求共有人之繼承人辦理繼承登記,並合併對其及其他共有 人為分割共有物之請求,不但符合訴訟經濟原則,抑與民法 第759條及強制執行法第130 條規定之旨趣無違(最高法院6 9年度台上字第1012號判決意旨參照);共有之不動產之共 有人中一人死亡,他共有人請求分割共有物時,為求訴訟之 經濟起見,可許原告就請求繼承登記及分割共有物之訴合併 提起,即以一訴請求該死亡之共有人之繼承人辦理繼承登記 ,並請求該繼承人於辦理繼承登記後,與原告及其餘共有人 分割共有之不動產(最高法院70年第2次民事庭會議決議㈡意 旨參照)。查依土地登記謄本所示,系爭土地登記為原告、 黃永玲、張銘庭、徐水清(歿於64年2月17日)共有(上開 人等就各筆土地之權利範圍均為1/4、1/8、1/8、1/2)(見 本院士司調字卷第17至26頁);雖部分被告質稱原告取得土 地之價格不合理、所有權人之資格有疑云云,惟原告迄至本 件言詞辯論終結時仍登記為系爭土地之共有人,自為合法所 有權人而得行使共有人之分割請求權;又系爭土地登記之共 有人徐水清已過世,依法由其全體繼承人繼受權利義務,惟 其繼承人迄今未辦理繼承登記,則原告請求徐水清之全體繼 承人就所繼承之系爭土地權利範圍辦理繼承登記以為共有物 之分割處分,堪認有據。 ㈡、次按各共有人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 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在此限;共有物之分 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 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 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分配,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 4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按民法第824條規定之裁判分 割方式為:「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 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 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 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 金分配於各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 未受分配,或不能按其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 。」。且按請求分割共有物之訴,由法院依民法第824條命 為適當之分配,不受任何共有人主張之拘束;定共有物分割 之方法,可由法院自由裁量,但以其方法適當者為限,應斟 酌各共有人之利害關係、使用情形、共有物之性質及價值、 經濟效用等,符合公平經濟原則(最高法院49年度台上字第 2569號、90年度台上字第1607號判決意旨參照)。 1、查系爭土地面積合計63平方公尺,其上未登記坐落建物(見 本院士司調字卷第17至26頁之土地登記謄本),惟實際坐落 有一棟兩層樓磚造及鐵皮建物(納稅義務人為黃永玲、張銘 庭,持分比率各1/2),現況1樓有人居住(勘驗期日到場之 被告湯美玉、徐嘉宏等均表示不認識)、2樓目視空置等情 ,有房屋稅籍證明書、本院113年1月25日勘驗筆錄及相片、 臺北市士林地政事務所113年7月9日函檢送之土地複丈成果 圖(見本院訴字卷㈡第130至131、198至209、212至240、278 至280頁)附卷可稽。又系爭土地未經共有人以契約訂有不 分割之期限、亦無依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之情事,然共有 人間迄未能就分割方法達成協議,為兩造所未爭執,則依民 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1、2項規定,原告訴請法院裁 判分割,自非無據。 2、次查系爭土地面積如前述僅63平方公尺(即約19坪餘),如 以原物分配由兩造均取得土地之方式,顯然面積過小而有礙 土地利用,並不可行;又系爭土地上目前雖坐落有前述地上 物,惟非合法登記建物、目前之居住使用人亦不明,且兩造 均無人於訴訟中表示願受土地之全部分配,而以金錢補償其 他未受分配之共有人者,則將系爭土地以原物分配予部分共 有人,而由其等以金錢補償其他未受分配之共有人之方式, 亦不可行;是系爭土地以原物分配顯有困難。 3、再按「若不能原物分割,只得予以變賣,所得價金各按應有 部分比例分配予各共有人,如此始能將不動產發揮最高之經 濟上利用價值,並符合分割共有物應澈底消滅共有關係及公 平合理之旨」(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字第512號判決意旨參 照)。查系爭土地如前述無適宜之原物分割方案,而如以變 價分割方式,兩造得按權利範圍之比例受價金分配,不致損 及特定共有人之利益;且變價分割方式在自由市場競爭之情 形下,藉由良性公平競價之結果,將使市場價值極大化,可 讓共有人分配合理價金,兼顧各共有人之利益及公平,復依 民法第824條第7項規定「變賣共有物時,除買受人為共有人 外,共有人有依相同條件優先承買之權,有2人以上願優先 承買者,以抽籤定之」,兩造於變價分割實行階段仍得依自 身對取得共有物之意願、評估自身之資力等,決定是否參與 競標或行使優先承買權而取得所有權。 4、從而,本院審酌系爭土地之狀況、兩造之公平利益等情形, 認系爭土地之分割方法以採變價分割,將所得價金按兩造權 利範圍之比例分配為適當。 四、綜上所述,本件原告訴請裁判分割系爭土地,為有理由,爰 判命系爭土地變價分割,並將所得價金按兩造權利範圍之比 例(即如附表二所示)分配。 五、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   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   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 。本件分割共有物之訴,其性質屬形成訴訟,法院不受原告 聲明分割方案之拘束,如准裁判分割,原告之訴即有理由, 並無敗訴與否之問題,且兩造本可互換地位,原告起訴雖於 法有據,然被告之應訴乃法律規定所不得不然,而兩造並因 裁判分割而均蒙其利,訴訟費用自應由兩造依權利範圍之比 例(即如附表二所示)分擔。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決之 結果不生影響,不另一一論列。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孫曉青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葉絮庭 附表二 當事人   權利範圍 應負擔訴訟費用之比例 趙守文 1/4 1/4 黃永玲 1/8 1/8 張銘庭 1/8 1/8 徐慶裕、徐金鶯、劉菁華、劉國華、湯美玉、徐嘉宏、徐三宏、榊原龍一即徐瑞斌、黃鈺嵐、徐富斌、徐富菁、徐佳妡、洪芹菜、徐世維、徐世杰、徐羽亨、徐金枝(即徐水清之全體繼承人) 公同共有1/2 連帶負擔1/2

2025-03-31

SLDV-111-訴-1631-20250331-2

司拍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拍字第91號 聲 請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代 理 人 葉乃源 相 對 人 楊安禹 上列聲請人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肆仟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最高限額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 請法院拍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民法第881 條 之17準用第873 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主張:相對人於民國112年9月25日,以其所有如 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擔保對伊現在(包括過去所負現在尚 未清償)及將來所負一切債務之清償責任,分別設定新臺幣 (下同)2,748萬元、773萬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 確定期日為142年9月24日,債務清償期依照各個契約約定, 經112年9月25日登記在案。嗣相對人於112年9月25日向聲請 人借用2,290萬元、644萬元,其借款期間、利息暨違約金計 算方式均載明於貸款契約書(購屋貸款專用借據)、貸款契約 書(借據)內,如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時,即喪失期 限之利益,應即全部償還,並應依約支付違約金。詎相對人 僅繳納本金、本息至113年11月4日止,依上開約定,本件借 款應視為全部到期。為此聲請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並提出 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影本、他項權利證明書影本、土地及建物 登記謄本、貸款契約書(購屋貸款專用借據)影本、貸款契約 書(借據)影本等件為證。 三、經本院依非訟事件法第74條規定,通知相對人於5 日內就本 件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陳述意見,相對人雖具狀以該抵押 物已簽約賣出進入交屋階段為由聲明異議,惟本院審酌上開 書證後,經核聲請人之聲請尚無不合,自應予准許。至聲請 人取得准予拍賣抵押物裁定後,是否或何時向執行法院聲請 拍賣抵押物,要屬聲請人之權利,而相對人亦得與聲請人另 行協商,期能獲得圓滿解決。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1,500 元。關係人如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係 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執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宣如

2025-03-31

SLDV-114-司拍-91-20250331-1

司拍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拍字第28號 聲 請 人 姚建賢 代 理 人 陳清進律師 王心瑜律師 相 對 人 兼 債務人 陳僾玲兼何光偉之繼承人 債 務 人 何賢燁即何光偉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參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 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民法第873 條定有明文 。又繼承,因被繼承人死亡而開始;而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 ,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一切權利、義務。此觀諸民法第1147 條、第1148條第1 項前段規定自明。 二、本件聲請人主張:相對人之被繼承人何光偉(設定義務人兼 債務人)以其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擔保對伊於民國 97年7月31日之金錢消費借貸(承包工程所用)之債務清償 責任,設定新臺幣(下同)500萬元之普通抵押權,債務清 償日期為113年12月31日,經101年2月10日登記在案。而何 光偉於111年4月24日死亡,相對人、債務人依法繼承其財產 上之權利、義務,此有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司法院家事 事件公告查詢在卷可稽。詎債務人屆期未為清償,為此聲請 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並提出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影本、他項 權利證明書影本、土地及建物登記謄本、本票影本等件為證 。 三、經核聲請人之抵押權業經登記,且債權清償日期已屆至,是 其主張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聲請本院准許拍賣抵押 物裁定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1,500 元。關係人如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係 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執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宣如

2025-03-31

SLDV-114-司拍-28-202503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