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姵慈

共找到 4 筆結果(第 1-4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85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程一萍 籍設桃園市○○區○○街000號(即桃園○○○○○○○○○)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8433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程一萍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 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 一、程一萍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犯意,於民國111 年1月20日晚間10時52分許,在桃園市桃園區正光路與吉安 街口之「璟都米蘭招待會館」(下稱該招待會館)內,徒手竊 取該招待會館內代銷人員林峻緯所有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物 品,及代銷人員陳姵慈所有如附表編號2至7所示之物品,並 使用該招待會館內櫃檯上之水杯(下稱該水杯)飲水後離去。 嗣警以棉棒採集留存於該水杯杯口唾液中之去氧核糖核酸( 即deoxyribonucleic acid,下稱該DNA),並經DNA-STR鑑定 法鑑定後,該DNA-STR主要型別與程一萍之DNA-STR型別相符 ,始悉上情。 二、案經林峻緯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下稱桃園分局) 報告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同一案件經不起訴處分確定後,固不得再行起訴,但如發 現新事實或新證據,依刑事訴訟法第260條第1款之規定,自 得再行起訴;而所謂新事實或新證據,祇須於不起訴處分時 ,所未知悉之事實或未曾發現之證據,即足當之,不以於處 分確定後新發生之事實或證據為限;亦即此之新證據,不論 係於處分確定前未經發現,抑或處分確定後所新發生者,均 包括在內;且該項新事實或新證據就不起訴處分而言,僅須 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為已足,並不以確能證明其犯罪為必要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6266號判決意旨參照)。又被告 程一萍於本院準備及審理時辯稱: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就本案 之犯罪事實已於111年間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本案起訴不合 法等語(見本院易字卷第157、181頁)。查,起訴書所載之犯 罪事實,經桃園地檢署檢察官於111年7月18日以111年度偵 字第21209號(下稱該案)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有該案不起訴 處分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見偵字第2 1209號卷第163至164頁、本院易字卷第32頁)。然該案經不 起訴處分確定後,桃園分局於112年9月4日以桃警分刑字第1 120063511號函檢附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下稱刑事局)1 12年8月22日刑生字第1126015781號鑑定書,函請桃園地檢 署檢察官賡續偵辦,有上開函文及鑑定書在卷可參(見他字 卷第5至8頁)。經核該鑑定書之鑑定結論屬不起訴處分確定 前未經發現之新證據,而桃園地檢署檢察官依該鑑定書之鑑 定結論,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提起公訴 ,依上開說明,本案起訴合法,先予敘明。 二、本案據以認定被告程一萍犯行之供述證據,其中屬於傳聞證 據之部分,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表示同意有證據能力(見 本院易字卷第157頁),且檢察官、被告在本院審理中迄言詞 辯論終結前均未聲明異議(見本院易字卷第175頁),復經本 院審酌認該等證據之作成無違法、不當或顯不可信之情況, 非供述證據亦查無公務員違背法定程序而取得之情事,揆諸 刑事訴訟法第158條之4反面解釋、第159條之5規定,均有證 據能力。 貳、實體部分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訊據被告矢口否認有何竊盜犯行,辯稱:我從未進入該招待 會館,現場採集到的DNA不是我的,我並沒有竊取附表編號1 所示物品等語(見本院易字卷第157、180頁)。經查: (一)告訴人林峻緯、被害人陳姵慈所有如附表所示之物品於上開 時間、地點遭竊,業據證人林峻緯於警詢、偵查中證述明確 (見偵字第21209號卷第32頁、第129頁),並有桃園分局埔子 派出所照片黏貼紀錄表(見偵字第21209號卷第57至65頁)、 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勘驗筆錄(見他字卷第111至125頁)在卷可 參,此部分事實,堪以認定。 (二)關於附表所示物品是否由被告所竊取乙節,再查: 1、經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勘驗現場監視器之錄影光碟,勘驗結果 略以(見他字卷第115、117、122、123、125頁): 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勘驗內容 與左列內容對照之畫面截圖 【111年1月20日晚間10時34分】犯罪嫌疑人站在櫃檯前方翻找東西。 【111年1月20日晚間10時36分】犯罪嫌疑人翻找包包裡面的物品。 【111年1月20日晚間11時2分】犯罪嫌疑人將財物放入袋子中。 【111年1月20日晚間11時6分】犯罪嫌疑人再將桌上的財物放入黑色袋子中。 【111年1月20日晚間11時10分】犯罪嫌疑人拿了一個藍色袋子走進櫃檯搜刮財物。 2、由上開勘驗筆錄內容可知,監視器畫面所示之人先在櫃檯前 方翻找物品,接著翻找放置在櫃檯之包包內物品,約莫半小 時後,開始將財物放入袋子中。佐以告訴人林峻緯、被害人 陳姵慈所有如附表所示之物品於上開時間、地點遭竊之事實 ,業經本院認定如前,足見監視器畫面所示之人即為竊取附 表所示物品之人。 3、復經本院當庭勘驗現場監視器錄影畫面,勘驗結果略以:監 視器畫面所示之人持續在畫面中櫃檯之前後方徘徊,並將 放在櫃檯後方桌子上之杯子以左手拿起,拉下口罩喝水, 約9秒後,該人放下水杯,並持續在畫面中徘徊,該人從 畫面右方門口離去,離去前均未返還原處更動該水杯的位 置等情,有上開勘驗筆錄在卷可稽(見本院易字卷第174頁 )。可徵竊取附表所示物品之人,有使用放置在該招待會 館內櫃檯後桌上之水杯飲水,並將該水杯遺留於原處。又 桃園分局偵查隊將留存於該水杯上之唾液轉移至棉棒,並 送往刑事局進行鑑定比對後,該局出具鑑定書之鑑定結論 以:「涉嫌人程一萍DNA-STR型別經輸入本局去氧核醣核 酸資料庫比對結果,發現與貴局桃園分局111年1月22日桃 警鑑字第1110181044號刑事案件證物採驗紀錄表送鑑「00 0-00-00 林峻緯財物遭竊案」編號2棉棒(採自櫃檯上方竊 嫌使用之杯子杯口)之DNA-STR主要型別相符,該15組型別 在臺灣地區中國人口分布之機率為1.08×10-19。」等語, 有刑事局112年8月22日刑生字第1126015781號鑑定書在卷 可證(見他字卷第7頁),考量DNA-STR鑑定因獨特性高、錯 誤率極低、穩定可重複且為目前國際公認之可靠個體識別 技術,足證被告即為上開時地竊取附表所示物品之人。 (三)綜上所述,本案事證明確,被告上開所辯均屬臨訟卸責之詞 ,不足採信,其犯行洵堪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及沒收: (一)論罪:   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二)量刑:   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己力謀取財物,以 進入該招待會館方式竊取他人財物,顯見其欠缺基本財產法 治觀念及對社會規範之尊重,該行為不僅侵害告訴人林峻緯 、被害人陳姵慈之財產法益,亦影響社會對財產安全之信賴 ,所為殊非可取。又被告前於104年、106年、109年間均有 因竊盜案件分別經法院判處拘役、罰金之前案紀錄,品行不 佳,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按。兼衡被告犯 後否認犯行,未見積極賠償告訴人林峻緯或被害人陳姵慈之 損失,且從其陳述內容及開庭應對程度為觀察,毫無悔改之 意。再考量被告自述高職肄業之教育程度、從事販賣中古衣 之職業收入、家庭經濟狀況(見本院易字卷第180頁)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以示儆懲。 (三)沒收: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2項之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 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查,被告所 竊得附表所示之物品,均屬被告之犯罪所得且未據扣案,亦 未返還告訴人、被害人,為避免被告無端坐享犯罪所得,復 查無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過苛調節條款之適用情形,應依上 開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 時,追徵其價額。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姿妤提起公訴,檢察官王俊蓉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刑事第十七庭  法 官 謝長志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鍾巧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品名 所有人 數量 1 COACH名片夾 林峻緯 1個 2 ZARA黑色大衣外套 陳姵慈 1件 3 璟都米蘭招待會館樣品外套 1件 4 Stella McCartney黑色手提包 1個 5 Aesop護手霜 1條 6 Jurlique護手霜 2條 7 CHA CHA THÉ禮盒 1盒

2025-02-12

TYDM-113-易-850-20250212-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塗銷查封登記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訴字第1162號 聲 請 人 陳力維 陳姵慈 侯鳳嬌 相 對 人 䥲亞廣告事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義智 黃義超 黃祐成 陳瑜如 李姵儂 李黃翠梅 黃翠娥 黃翠莞 黃翠櫻 黃翠珠 黃陳秀妹 黃義清 黃義能 黃順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查封登記事件,本院於民國111年11月11 日所為之判決,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之附表,應更正為本裁定之附表。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規定:「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 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 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 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蘇玉玫 附表                  土地坐落 應有部分 所有權人 應塗銷之登記事項 桃園市平鎮區東社段504、504-1、505、505-1、690、690-1、690-2、688、688-1地號 各172,800分之2,025 陳燕騰 依臺灣桃園地方法院83年義民執全一字第385號函辦理之查封登記,債權人:金歐亞廣告事業有限公司、限制範圍:172,800分之2,025、債務人:陳茂興、83年4月20日14時10分登記。

2025-01-03

TYDV-111-訴-1162-20250103-3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塗銷查封登記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訴字第1162號 原 告 陳力維 陳姵慈 侯鳳嬌 被 告 䥲亞廣告事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義智 黃義超 黃祐成 陳瑜如 李姵儂 李黃翠梅 黃翠娥 黃翠莞 黃翠櫻 黃翠珠 黃陳秀妹 黃義清 黃義能 黃順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查封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為陳力維、陳姵慈、侯鳳嬌原告陳燕騰之承受訴訟人。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168條規定:「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 有繼承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同法第178條規定: 「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 續行訴訟。」 二、經查,本件原告陳燕騰已於起訴後之113年7月5日死亡,有 除戶戶籍謄本在卷可參。陳燕騰死亡後,其繼承人為陳力維 、陳姵慈、侯鳳嬌,有親等關聯查詢結果在卷可參。且上開 繼承人均未拋棄繼承,亦有家事事件公告查詢結果在卷可參 。茲因當事人均未聲明承受訴訟,故依法由本院依職權裁定 命其承受訴訟。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 理由(須附繕本,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蘇玉玫

2025-01-03

TYDV-111-訴-1162-20250103-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865號 原 告 陳姵慈 未載住居所 訴訟代理人 唐正昱律師 被 告 胡家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 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 益為準;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及 第77條之2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原告起訴請求為:㈠被告 應將坐落於新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上 之鐵皮增建物與雜物,拆除及移出騰空,並將上開土地返還予原 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2萬7,104元,及自起訴暨 調查證據聲請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五計算之利息,暨本起訴暨調查證據聲請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 至拆除及移出騰空第一項所示之鐵皮增建物與雜物並返還系爭土 地予原告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萬2,373元。揆諸上開說明,聲 明第二項中按月給付原告1萬2,373元部分,不併計價額;被告請 求應給付原告62萬7,104元部分,則應與第一項合併計算價額。 而聲明第一項應以原告請求之系爭土地價額利益為據,原告主張 系爭土地遭占用面積為58平方公尺,此有系爭土地謄本及本院公 務電話紀錄表在卷可參,是聲明第一項訴訟標的價額為928萬元 【計算式:58平方公尺×113年度1月公告土地現值160,000元/平 方公尺=9,280,000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990萬7,1 04元【計算式:9,280,000元+627,104元=9,907,104元】,應徵 第一審裁判費9萬9,10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 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10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瑞東 法 官 趙悅伶 法 官 謝依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邱雅珍

2024-11-01

PCDV-113-補-1865-2024110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