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雅莙

共找到 5 筆結果(第 1-5 筆)

附民緝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緝字第117號 原 告 黃雅莙 黃雅莓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江政峰律師 被 告 何志浩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113年度易緝字第256號),經原告提起附 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因其案情確係繁雜,非經長久之時 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 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凡瑄 法 官 張意鈞 法 官 簡志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陳品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2025-03-12

TCDM-113-附民緝-117-20250312-1

易緝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侵占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緝字第256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何志浩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0年度偵字第13870 號),本院依簡式審判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何志浩共同犯侵占罪,處有期徒刑柒月。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 幣貳拾玖萬玖仟元與蔣佳芸共同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 不宜執行沒收時,與蔣佳芸共同追徵其價額。未扣案之犯罪所得 克瓦查幣壹萬伍仟參佰柒拾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 一、何志浩、蔣佳芸(蔣佳芸所犯侵占犯行,業經本院以113年 度簡字第816號判決處刑在案)於民國108年5月前某日,招攬 蘇晉松、馮思侑(原名:馮筱惟)、黃雅莓、黃雅莙投資「 黃金貿易案」,蘇晉松、馮思侑、黃雅莓、黃雅莙遂於如附 表一所示之日期,以如附表一所示之交付方式,交付如附表 一所示之款項予何志浩、蔣佳芸。嗣何志浩、蔣佳芸明知告 蘇晉松、馮思侑、黃雅莓、黃雅莙所交付之上開款項應用於 黃金貿易專案使用,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侵占之 犯意聯絡,將其中新臺幣(下同)50萬元用於清償何志浩、 蔣佳芸之自身債務;何志浩另於如附表二所示之日期,接續 將蘇晉松、馮思侑、黃雅莓、黃雅莙所交付之上開款項,挪 用以支付如附表二所示之私人花費,共計克瓦查幣1萬5370 元。 二、案經蘇晉松、馮思侑、黃雅莓、黃雅莙委由江楷強律師告訴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被告何志浩所犯之罪,屬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所定 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 亦非高等法院管轄之第一審案件,被告於準備程序進行中就 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且經本院告知被告簡式審判程序之 旨並聽取檢察官、被告之意見後,依前揭規定裁定進行簡式 審判程序;是本案之證據調查,依同法第273條之2,不受同 法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 第164條至第170條之限制。 二、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均坦承不 諱,核與證人即告訴人蘇晉松、馮思侑、黃雅莓、黃雅莙於 偵訊、本院審理時、同案被告蔣佳芸於偵訊時證述之內容相 合,並有切結書、專案合作契約書、支出明細、玉山商業銀 行存款回條、被告與同案被告蔣佳芸之玉山商業銀行帳戶之 歷史交易明細、同案被告蔣佳芸之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帳戶之 歷史交易明細、109年1月31日開會錄音譯文在卷可稽,足認 被告上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堪以採信。綜上,本案事 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以認定,應依法論科。 三、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5條第1項之侵占罪。被告與同案 被告蔣佳芸就上開犯行具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 同正犯。被告於前揭期間所為侵占之各舉止,係於相近之時 間密接為之,且犯罪目的與所侵害法益同一,在刑法評價上 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 為合理,應論以接續犯。 四、爰審酌被告不尊重他人財產權益,侵占告訴人蘇晉松、馮思 侑、黃雅莓、黃雅莙交付之投資款,所為實屬非是,惟念及 被告終能坦承犯行,但尚未與上開告訴人達成和解及賠償其 等所受之損害,並考量被告之素行、犯罪之動機、目的、手 段、於本院審理時自述之學歷、職業、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 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五、沒收: ㈠、被告與同案被告蔣佳芸共同為本案犯行而侵占50萬元,依卷 存事證尚不足認其等已經明確實際分配前揭犯罪所得,參以 其等係配偶等情形,堪信其等對於前揭犯罪所得均享有共同 處分權限,自皆應就此負共同沒收之責(最高法院104年度 台上字第3937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同案被告蔣佳芸案發後 已給付告訴人黃雅莓、黃雅莙共計7萬元、給付告訴人蘇晉 松、馮思侑各3萬元、10萬1000元乙節,業據證人黃雅莓、 黃雅莙、馮思侑於本院審理時證稱在卷(見本院卷二第26至 27頁、第38頁、第66頁),並有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交 易明細在卷可查(見本院卷二第483頁、第485頁),可認被 告已給付告訴人黃雅莓、黃雅莙、蘇晉松、馮思侑共計20萬 1000元(計算式:7萬元+3萬元+10萬1000元=20萬1000元) ,倘再宣告沒收此部分犯罪所得,將使被告面臨雙重追償之 不利益,而有過苛之虞,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不宣告 沒收之;至其餘犯罪所得29萬9000元(計算式:50萬元-20 萬1000元=29萬9000元)未經扣案,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 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與同案被告蔣佳芸共同沒收之,併 予宣告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與同案被 告蔣佳芸共同追徵其價額。 ㈡、被告為本案犯行而侵占克瓦查幣1萬5370元,為被告之犯罪所 得,且未經扣案,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 定宣告沒收之,併予宣告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楊順淑提起公訴,檢察官王宜璇、游淑惟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十八庭 法 官 簡志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陳品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之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5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自己持有他人之物者, 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3 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一: (時間:民國;金額:新臺幣) 編號 告訴人 日期 交付方式 金額  1 蘇晉松 108年5月22日 現金給付 85萬元  2 馮思侑 108年6月10日 現金給付 60萬元  3 黃雅莙、黃雅莓 108年5月24日 匯款至被告蔣佳芸之玉山商業銀行烏日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號帳戶 57萬7000元 108年5月29日 匯款至被告蔣佳芸上開帳戶 6萬元、7萬3000元 108年6月9日 現金給付 15萬元 108年7月16日 匯款至被告蔣佳芸上開帳戶 15萬元 附表二: (時間:民國;金額:克瓦查幣) 編號 日期 項目 金額 1 108年7月26日 按摩拔罐 1250元 2 108年8月4日 JEFF新婚紅包 500元 3 108年8月10日 按摩 1100元 4 108年8月11日 理髮 240元 5 108年9月4日 按摩 1400元 6 108年9月10日 按摩 700元 7 108年10月1日 按摩 1500元 8 108年10月3日 按摩 500元 9 108年10月6日 動物園 1280元 10 108年8月12日 按摩 500元 11 108年8月18日 按摩 1000元 12 108年9月15日 按摩 1200元 13 108年8月28日 按摩 1400元 14 108年9月24日 按摩 1400元 15 108年9月28日 按摩 1400元

2025-03-07

TCDM-113-易緝-256-2025030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簡字第331號 原 告 黃雅莙 訴訟代理人 黃雅莓 江政峰律師 被 告 陳品丞 陳玟榤 顏妗庭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廖英助 陳祈嘉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尚有事實待調查,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114年2月24日上 午10時,在本院民事第4法庭行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吳克雯

2024-12-30

TCDV-110-簡-331-20241230-2

中簡
臺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簡字第2816號 原 告 黃雅莙 訴訟代理人 江政峰律師 被 告 蔣佳芸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113年度簡字第816號),經原告提起刑事 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113年度附民字第28號),由本院 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16日言詞辯論終 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00,000元,及自113年1月10日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500,000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原告於判決確定前 ,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 應得其同意,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第262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及黃雅莓 新臺幣(下同)500,000元,及自民國111年1月31日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嗣於113年10月16日言詞 辯論期日就黃雅莓請求部分撤回並當庭減縮利息起算日為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合於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略以:被告與訴外人何志浩、陳紹華於108年5月間 向原告提出「黃金貿易案」投資計畫,向原告承諾於每次黃 金交易結束後給付0%至7%間之投資獲利,原告於108年5月24 日至同年7月16日陸續匯款至被告玉山銀行帳戶及交付現金 共1,010,000元款項,詎料被告收受原告投資款項後,與何 志浩基於侵占犯意聯絡,將其中500,000元用於清償被告與 何志浩之自身債務,致原告受有損害,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 項、第185條規定,請求被告負連帶賠償責任。並聲明:  ㈠被告給付原告5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供擔保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答辯略以:依被告於109年1月31日所立切結書,賠償金 額應以原告等出資者出資比例賠償,而非賠償原告500,000 元,且切結書上並無應給付利息,而訴訟期間被告有清償54 ,000元及給付70,000元利息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聲明均駁回。  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被告所為前開侵占行為,業據提出專案合作契約書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0年度偵字第13870號起訴書 等件為憑,復經本院刑事庭以113年度簡字第816號判被告共 犯侵占罪,處有期徒刑4月,有刑事簡易判決附卷可稽,並 經本院依職權調閱前開刑事案件卷宗核閱無訛,是本院依調 查證據之結果,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又「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第1分別定有明文。承前所 述,及參照上開刑事判決內容與刑案卷內之相關證據以觀, 足認被告與何志浩確有共同侵占原告交付投資款,核諸前開 法規,原告主張:被告應賠償原告所受損害一節,即屬有據 。  ㈢被告以前詞置辯,經查:   1.依卷附專案合作契約書(附民卷第19至22頁),系爭黃金 投資為原告與何志浩,至於被告與何志浩就侵占挪用500, 000元部分,依被告與何志浩書立切結書(本院卷第39頁 )除坦承挪用上開款項外,另承諾於111年1月31日前返還 各出資人投入2,450,000元資金,惟上開切結書為被告與 何志浩單方書立,是否有拘束原告,即非無疑;且訴外人 蘇晉松、馮思侑即馮筱雅、黃雅莓、林伊璿另同意將上開 資金返還請求債權各人可收分配部分讓與原告,由原告單 獨向被告即何志浩行使系爭債權,有卷附債權讓與協議書 可稽(本院卷第89至90頁),是被告辯稱賠償金額應以原 告等出資者出資比例賠償,而非賠償原告500,000元云云 ,即無可採。   2.被告主張業已清償54,000元,固提出存摺影本、被告與黃 雅莓Line對話截圖等件為據(本院卷第41至63頁),對此 原告主張陸續清償黃雅莓54,000元部分,為黃雅莓與被告 間基於借貸關係而為清償,與本件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無關 ,並提出被告之民事執行聲明異議狀為憑(本院卷第235 頁),對此被告亦自承此部分為伊與黃雅莓之私人借貸, 且有簽立票面金額123,000元本票,惟辯稱其已清償黃雅 莓54,000元,但黃雅莓未歸還本票,所以被告可以主張該 54,000元為清償本案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債務云云(本院卷 第240頁)然上開兩筆債務不僅債權人不同,且原告清償 時已指定抵充上開借貸債務,顯無民法第321條規定:「 對於一人負擔數宗債務而其給付之種類相同者,如清償人 所提出之給付,不足清償全部債額時,由清償人於清償時 ,指定其應抵充之債務。」清償指定抵充之適用,被告所 辯,實屬無稽。   3.至於被告主張系爭黃金投資,已給付原告、黃雅莓、馮思 侑70,000元不等利息等語,此固為原告所不爭執,惟按損 益相抵,係指損害賠償之債權人基於與受損害之同一原因 事實並受有利益,其請求之賠償金額,應扣除所受之利益 而言,此觀民法第216條之1規定自明。則損益相抵之要件 之一,即為「被害人須因損害賠償之原因事實而取得利益 」,是債權人倘非基於與受損害同一原因事實並受有利益 ,自無上開規定之適用(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888號 、92年度台上字第803號判決參照)。查,原告等人投入 資金達二百餘萬元,有卷附債權讓與協議書可稽(本院卷 第89至90頁),而本件被告侵占挪用款項僅為當中500,00 0元,足認上開利息為非遭被告挪用之資金依約所生之利 息(獲利),依上開說明,原告受有利息(獲利)非基於 被告侵占挪用同一原因事實,自無民法第216條之1損益相 抵適用,被告所辯,亦無理由。  ㈣連帶債務之債權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 ,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連帶債務未全部履行 前,全體債務人仍負連帶責任,為民法第273條所明定。本 件被告及何志浩既應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第1項規 定,負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則依上開規定,原告自可得向 被告請求上開其所受之損失500,000元甚明。  ㈤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對於被告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 債權,其給付並無確定期限,被告應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 任。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原告500,000元,及自刑事附 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月10日(送達證書見附 民卷第33、35頁)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付遲延利 息,屬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四、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 易程序所為被告部分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 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 定,依聲請宣告被告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原 告勝訴部分,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無非係 促請本院依職權為假執行之發動,自無為准駁諭知之必要。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認均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   此說明。 六、本件係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合議裁定移送 本院民事庭事件,免納裁判費,本件訴訟中亦未生其他訴訟 費用,故無訴訟費用額確定及諭知負擔,併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嘉宏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書記官 林佩萱

2024-11-15

TCEV-113-中簡-2816-20241115-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簡字第331號 原 告 黃雅莙 訴訟代理人 黃雅莓 江政峰律師 被 告 陳品丞 陳玟榤 顏妗庭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鄭如妙 廖英助 陳祈嘉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尚有事實待調查,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113年11月25日 上午10時30分,在本院民事第4法庭行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書記官 吳克雯

2024-10-11

TCDV-110-簡-331-202410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